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课堂

品德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德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德课堂

品德课堂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学生生活;课堂互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7-0043-0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课堂日益生动起来。但在繁华热闹的背后,品德课堂“失真”现象屡见不鲜:教学活动花样繁多,看似热闹有趣,却未能涉及学生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老师的殷切期望,学生回答不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就是高喊口号,勇表决心;辨析他人的行为,孩子们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而置身于真实的道德情境则不知所措。诸多“失真”现象,导致品德课堂走向假大空,有悖于“学校德育主阵地”之神圣使命。

为此,品德课教师应立足学生生活,寻找“真问题”,激发“真表达”,促成“真行动”,让品德课堂返璞归真。

一、课前采集,发现“真问题”

课前采集是发现学生生活“真问题”的有效途径,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找寻与课堂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素材。在采集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式感受现实生活,收集学习资源;教师则借助采集表,从中发现学生共性的或有代表性的问题与困惑,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从而让“问题”成为教学的起点。因此,采集表的设计及采集方式对于能否发现“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1.采集的问题要小,呈现方式要细

《做个“快乐鸟”》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主题。这一主题意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快,拥有健康的心理,愉快积极地生活。因此,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倾诉烦恼,在此基础上,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寻找让自己快乐的好办法。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前采集表:

《做个“快乐鸟”》课前采集表

同学们:

生活中,每个人难免都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说说你的烦恼,我们一起来寻找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好办法!

采集表将烦恼的事情细化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个小版块,学生只需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选择即可,降低了填写的难度,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采用匿名填写,收集方式以尊重学生隐私为前提,以此鼓励学生真实填写采集信息,确保采集有效。由此,学生填写的过程便是对自己真实生活经历的再现。借助采集表,教师便能了解学生丰富的生活,从中捕捉涉及学习主题的真实问题。

2.采集信息要适当加工,发掘问题要突出共性

所谓适当加工,可以是梳理学生不够简洁、准确的表达,可以是提炼和融合存在于不同生活情境中的不同个案的问题,从而让问题更集中,能引起多数学生的共鸣。例如,学生在采集表中这样表述自己的烦恼:

――练琴时,有一些曲子很长,我背不下来。

――上游泳课时,我不敢把头埋进水里,教练就批评我。

――我练书法的时候,老师让我站着写,写一会儿就累了。

对此,教师将其归纳为“兴趣班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烦恼?”这一问题涵盖了大部分学生的遭遇,是真实存在于许多学生生活中的烦恼,极易引起学生共鸣。以这样的问题为学习基点,品德课堂的学习活动自然能深入展开。

二、 有效互动,激发“真表达”

真实有效的品德课堂基于儿童生活的“真问题”,强调让儿童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用生动的课堂互动,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感受,不断提升成长智慧。

[教学片断1]:

师:图片中这两位小朋友为什么不开心?

生:这个同学可能不想练琴了。

师:正在学琴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你在练琴时有过这样的表情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1:我也会不开心,因为弹得手很累。

生2:我记不住谱子的时候最不开心。

生3:除了节奏要正确,还要弹出感情,一首曲子要弹一个星期。过关了再练另一首,我都没机会出去玩。

师:除了学钢琴,同学们在其他课外班学习中还遇到过哪些烦恼?

生1:我在游泳班学不好时被教练揪耳朵。

生2:我去学古筝,戴指甲很痛。

……

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我们要耐心倾听,循循善诱,鼓励儿童真实表达自我。在这一教学片断中,“猜一猜”,用图片引出生活烦恼这一话题;“说一说”,让儿童说出生活中的烦恼。教师用简单的提问,耐心引导儿童逐渐打开心扉,自然说出自己的烦恼。

[教学片段2]:

生1:我上游泳班的时候,总是不敢把头埋进水里,教练就揪我的耳朵!

师:这样啊!那真的很不开心!让老师摸摸你的耳朵,现在还疼吗?

生1:(望着老师,尽情享受老师的关爱)“不疼了,不疼了……”

生2(女孩):我最难过的事情是……同学们都叫我“男人婆”!

一些同学哄笑起来,还有一个男孩大声叫道:“她整天疯疯癫癫,就是个男人婆嘛!”

(女孩越说声音越小,头也低下去了!)

师:抬起头来,让老师好好看看你!多漂亮的大眼睛呀,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啊!大家来看看,她是不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呀!

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女孩抬起头来,眼睛湿润了。接下来,老师开始引导孩子们“发现”女孩的优点……

品德课堂上总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正是儿童真实想法的表露,往往蕴涵着儿童道德成长的契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真实的声音,用包容和关爱鼓励孩子真实表达自我。如此,才能抓住契机,促进道德成长的飞跃。

[教学片段3]:

当学生倾诉烦恼后,老师建议大家争当快乐小医生,一起寻找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好办法。一开始,孩子们的发言都是看书、听音乐等容易获得成年人认可的“好办法”,偏离自己的真实生活。于是,老师尝试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生活。

师:老师有时感觉很辛苦,下班回家还要自己带小宝宝,也会有很多不开心的时候。这时,老师就会去小区的健身广场运动一下,出一身汗,然后回家好好地洗个澡,再吃点小零食,心情顿时就好起来了!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也试过这个办法?”

(听了老师的倾诉,孩子们的眼睛立刻亮起来了。)

生:我不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去跑步!

生:我最喜欢看电视,一看动画片,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生:我也喜欢吃零食,吃零食的时候最开心!

……

师(相机回应):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了哟!零食最好要有所选择……

老师的生活分享激起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触发了孩子们对自身生活的感悟和表达。此时的师生互动顺畅自然,孩子们真情流露。

三、童心评价,促发“真行动”

评价是引领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时、准确的课堂评价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立足儿童天性,用充满童心童趣的课堂评价,引导儿童的道德行为,促进其品德发展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教学片段4]: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请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来自快乐岛的“快乐鸟”。小朋友们,你们想和她做朋友吗?今天我们有很多活动,哪个小朋友在活动中表现好,就奖励一张“快乐鸟”的卡片。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大组的小朋友获得的快乐鸟最多,就可以和快乐鸟一起游戏,做好朋友!

……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说看动画片是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好办法。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呢?老师想听听别的小组的意见。

生:我觉得这个办法好,上次我和弟弟吵架了,很不开心,我就看电视,看着看着就开心了!

生:我也喜欢看动画片!

师:还有谁也觉得这个办法好,举手表示一下!

师:这么多同学都觉得这个办法好,要不,就奖励大家看一个动画片,好吗?

生顿时欢呼,提出看动画片这个好办法的学生则一脸的自豪!

……

“快乐鸟”评价紧扣学习主题,而用动画片观赏作为激励,更符合儿童的需求和兴趣,充满了童趣。孩子们在活动中自觉调整自身的学习行为,争做快乐鸟的好朋友。课堂气氛愉悦,评价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快乐体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教孩子们学做真人、说真话,让品德课堂返璞归真,是品德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品德课堂范文第2篇

过多关注知识传授、缺少情感培养;强调考试成绩,缺少人文关怀的课堂越来越受到质疑。有学者提出建设有文化的课堂,即眼中有学生,激励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成长的课堂;心中有数,即考虑学生差异的课堂;手中有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采取有效教学方式的课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心得,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有文化”的品德课堂。

一、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著名的社会学家指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教师文化自觉,即自觉将教育目标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建立参与、研究教育的自主性,使教育教学成为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成就课堂文化的关键。

二、增强课堂的温度,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知识传授尽可能减少一味的灌输,教师要对传授的知识以充满热情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在讲授五年级下册《中国的文化遗产》一课时,我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及名胜古迹所在的省市时,所有的孩子都兴奋地期待着我手中粉笔将标明的地点。与使用投影仪相比,这堂课带给孩子的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我们的国粹——京剧》时,特地买了一件有花旦图案的衣服,作为教具向孩子介绍。这些尝试传递出教师对品德教学的用心、用情,自然也影响着学生对思品课的认识,促使他们产生对课堂的喜欢之情。

三、扩大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价值观

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在内容上,涉及伦理道德、心理品质、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在目标上,关注品德的认知形成和行为干预,比如态度、情感和行为形成机制和影响。

因此,品德课要善于从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着手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教学材料处理上,回归教育的原点,尤其要从价值层面上来思考问题。品德课教学通过文化传承造就人性,培育新人,品德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以其所领悟与感受到的文化中的智慧与力量去启迪学生的心智。

四、升华课堂的深度,使学习回归现实生活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学生生活中可触及的许多事物、事件都可能成为品德教育的话题。对教材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增强品德课堂的现实感,将会升华课堂的深度。

一位老师在执教《从我们眼中看战争》一课时,以争端为素材,组给辩论,学生们纷纷参与讨论,形成了主张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为了捍卫祖国尊严,也不放弃正义战争,做好当下的自己,迎接挑战的共识。正是有了对现实问题的情感升华,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文化的味道。

五、改造课堂评价尺度,增添课堂的文化味道

品德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心设疑;情感需求;教学方法;教育机智

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思想品德课堂走出枯燥、繁难、封闭的状态,把僵硬呆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学习乐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思想品德课堂真正“活”了起来,收到了良好效果。那么,如何让思品课堂“活”起来,笔者认为:

一、艺术性的导入是让思品课堂活起来的前奏

富有艺术性的导入,犹如说书中的开讲,虽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先声夺人;也像电影中的序幕,虽短小精悍,但别开生面、扣人心弦。导入的方法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如:漫画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珍闻轶事导入法、歌曲歌谣导入法等。但任何一种导入,绝无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如:在讲《正确认识自尊自信》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播放成语故事《夜郎自大》,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故事丰富的思想内容一下就吸引了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切入主题,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二、精心设疑是让思品课堂活起来的关键

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造成强烈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问题的热情,这样,课堂就会迅速活跃起来。当然,设置的疑问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又不能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价值,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

如:在讲“共同富裕”时,教师可这样设问:1.什么是共同富裕?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能带动其他人走向共同富裕吗?3.个人致富的正确途径是什么?当前社会上存在哪些不正当的致富手段?4.请你为宜宾实现共同富裕提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些问题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紧密结合现实,学生讨论激烈,发言争先恐后,从而形成一个教学。

三、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是让思品课堂活起来的核心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时时洞察其情感的需求和变化,体验他们的情绪状态,从而去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内容,可用5-7分钟的时间播放“中国顺利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等精彩片段,歌唱《走进新时代》,让学生完全融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中来,个个欢欣鼓舞、热情高涨,从而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组合应用是让思品课堂活起来的必要手段

在讲授法、谈话法、讲演法、讨论法等诸多教学方法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对之进行优化选择与组合,积极诱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与探究。

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读”、“问”、“议”、“说”、“讲”、“练”等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也可以开展时事点评、小品表演、即席辩论、知识抢答、模拟法庭等活动,还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在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

五、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品德课堂范文第4篇

近些年来,教材的巨大变化,新课程改革的势不可挡,使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停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那种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逐步得以改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是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1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时,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让学生感觉到生命的美丽,以及展示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甚至是人类为生命的抗争,都使学生受到震撼,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得多。为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新课引入的情境化,重视开端

教学中,新课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写作中强调“凤头豹尾”,我们思想品德课也非常重视开端,这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教学前奏。

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诸如:

2.1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教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引用诗歌诵、歌曲等形式,达到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

2.2引用故事导入法。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他们熟悉的或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给学生听,也能提升其兴致,进而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第九课有关宽容的话题时,讲述“六尺巷”的故事,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张英来信前,家人和邻居为三尺宅基地争执不休,而来信后却各让三尺,形成“六尺巷”的千古美谈?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2.3列举学生身边事例导入法。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为此,导入时可设计引用身边事例。如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课《难报三春晖》时,举出小峰的例子,小峰是一个好动又不爱学习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每一次家长会上,小峰妈妈总是得到老师对小峰的负面评价,可是每一次妈妈回来都对小峰笑脸相待,并说老师如何如何表扬他,结果小峰表现越来越好,请学生思考对小峰妈妈的评价,学生在体会妈妈良苦用心的同时,进入新课。

2.4穿插社会热点导入法。以社会热点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如把近段时间从电视、报刊、网络上看到的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导入《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的学习;由减免农业税、加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导入《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等;由2009年召开的人大会议,代表们深入走访,集中民意,积极撰写提案,反映人民心声,导入《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内容的学习,以社会热点内容导入课堂教学,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

3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乐”中学

新课教学是一堂课的核心,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败,因此如何吸引学生,是激活课堂教学的关键。为此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置多种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产生兴趣,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竞争与合作》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邀请十位同学参与“狼吃羊”的游戏,然后设问: 1. “狼”捉“羊”时是什么关系?2.“狼族”两三个共同捕捉“一只羊”,“羊儿”们也齐心协力一致对“狼”,这说明他们内部什么关系?3、狼和羊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4、在游戏中为什么要宣布规则?你认为“狼吃羊”游戏规则在实践中完全公平吗?通过这样有趣的游戏,使学生的兴趣被点燃,而且在参予游戏中对竞争与合作有了一定的认知。又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五课《日新又新我常新》时,让学生课前准备卡片,写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上课时收上来,随机抽取,由老师念,学生猜,并说出为什么,这样使学生很有兴趣,在活动中知道了评价一个人可以通过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去评价,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一部分教学目标。

品德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真实生活 学习环境 活动教育

新课标要求品德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一、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反思,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活,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所以注意在学生活动体验中进行教学,这是学科的特点。以往的品德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就很难产生共鸣。

品德的东西不是讲道理能够将清楚的,过去一个很大的困惑就在这里。以往教师努力地给学生讲道理,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努力地听老师讲道理。揣摩老师让他怎么去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这样做。其实道德问题,课堂上讲的学生听得懂,但从愿意去做到习惯,中间是有通道的,让课堂上的东西回到生活中。这个通道,从知到行,中间有很多障碍,有困惑,需要我们帮助他解决,排除障碍。可能上完课后学生并不能讲出多少道理,或者说不太清楚,但能自己悟出来。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多彩的、活生生的生活,通过一个个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儿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加深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

二、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在这些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其好动的天性。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新课标也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角。

我们长期以来,由于从小在整个品德教育中,几百年、几千年都是在一种教化、教育中出来的。所以一般情况来讲,课上更多的是老师暗示学生,说一些空话。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哪儿呢?放在揣摩老师的意图上,是否跟老师的答案合上点。低年级的孩子开始时的思想是非常鲜活的,是最纯真的想法,可让老师慢慢地训练成全是套话了。本来想让学生讲真话,但出来的是磨合好的一种定势。教育的悲哀是学生没有自我了,没有自己的东西,最后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可能最大的收获是能揣摩别人的意思。磨合完了,只剩下表演了。那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讲真话?我们将来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认为,学生更需要更轻松更自由的环境展开学习。虽然开始表达时可能不太清楚,虽然幼稚可笑,但是学生需要在更淳朴、更原始状态下释放自己,我们老师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空间。

三、在活动中教育,在教育中活动

“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苏霍姆林斯基)。”巧妙的活动设计是进行教育一种途径。有些属于直接体验的活动,让学生自己直接做一做。如:站起来展示自己的精神面貌: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盲人的困难。有些是间接体验的活动,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让学生体验,挖掘它的教育意义。在小学阶段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让学生自己表演。这不仅仅是为了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课堂玩得高兴,表演得活跃,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其实孩子很善于表演的。例如:两个孩子打架,老师不是马上教育他们谁对,谁不对,因为这是外在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让他们表演,把刚才的情况再现,通过换位感受刚才他、我为什么会这样?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因为小孩子的表演绝对是他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设计表演时,要有这样的意识。不能只是为了教学活动的活泼、花样。活动的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体验,在思想上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