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与卫生

小学体育与卫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与卫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体育与卫生

小学体育与卫生范文第1篇

1、加强对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均有分管副校长负责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并由教务处、团委、总务处、体艺组、卫生室等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组成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时传达、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以及体卫艺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

2、学校将体育、艺术师资及校医纳入教师培训计划。

二、学校体育工作

1、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及时掌握学生体质状况,同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好学生体育活动的考勤记录;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活动。

2、学校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

3、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含体育课),积极组织学生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并力求规范化、制度化。

4、各学校建立体育运动项目的课外兴趣小组。如乒乓球队、篮球队等。并积极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各级各类运动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5、各学校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并开展相关培训。本年度,组织全县体育师资参加新广播体操培训。同时,还组织各校优秀班主任老师参加校级学生广播体操培训。

6、多数学校按规定设置体育场地、配备体育器材和教学用具、用品等,并做好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的安全工作。

三、学校卫生工作

1、教学卫生: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进行检查,教室平均照度基本达到150LX,教室黑板无破损、无眩光。

2、学校食品卫生:各学校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与食堂承包者签定《卫生安全责任书》,建立卫生责任追究制度;总务后勤部门有专人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学校食堂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与措施,食堂环境与设备、食品加工、存放器具符合卫生要求,食堂布局合理。县城学校各班统一向学生供应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确保水源卫生安全。

3、健康管理:学校定期开展学生的体质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根据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4、健康教育:全县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并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图片、讲座、黑板报、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资料等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和远离病毒的健康教育,并根据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特点,进行预防宣传教育;健康教育的时间以健康教育课和晨会为主;师资由各班主任兼任和校医兼任。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健康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四、艺术教育工作:

1、各学校按省颁课程计划积极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并按课程标准和计划要求进行授课;

2、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了“书法”、“美术”、“电子琴”等不同门类艺术兴趣小组,班主任老师能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定期进行成果展示,定期开展专职艺术教师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

4、部分学校配备有专用教室、配备教学器材、教具、挂图等,基本符合教学要求。

五、存在主要问题:

小学体育与卫生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892名,教职工46名;完全小学13所,初小1所,教职工144名,在校学生3867名,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全乡现有中小学体育专职教师2名,其中心小学1名,其他村小均配兼职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二、自查工作情况

从自查情况看,我乡中小学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认真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并把其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通过全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乡基础原本较为薄弱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逐步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体育工作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和目标。从自查情况看,中小学对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知与理解、态度与情感、观念与理念等都有了明显变化,各学校都能把体育工作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加强了体育教学工作,通过举办运动会、越野赛、体育单项比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主要体现在:

1、认真学习宣传,使体育工作重要性深入人心

近年来,学校体育教学与常规工作改革力度较大,特别是体育科目进入新课程后,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广大教师大大增强了搞好学校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2、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各学校都有主管体育工作小组,中学还单设体育教研组,承担教研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活动、有效果、有考核、有评价,从而形成了一个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学校体育工作格局。

3、加大体育设施投入,狠抓常规教学活动

器材设施是体育教学和活动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通过上级部门配置和学校自制等办法,体育设施和器材按《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更新,基本满足了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需要。通过发动师生自制体育教具、器材,增加器材设施,基本可以满足体育课教育教学和活动需要。二是加强了运动场地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新建中学在征地过程中同步规划运动场地,新修了标准较高的操场;硝口小学改变了无操场的现状;从而保证了学校正常开设体育课,开展体育运动,确保学生经常性锻炼的需要。三是体育教学常规及活动得到了加强。各学校都能把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始终作为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严格按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列入课表、保证课时,实际中基本做到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达到了有教材、有教师、有场地、有器材、有计划、有课时、有活动、有考核的“八落实”目标,体育教学常规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两课(体育课、活动课)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成为一项常规制度得到坚持,特别是大课间操受到重视和加强,大课间活动以全体学生做规范广播体操为主体,辅之以其他活动形式。同时,各学校基本都能坚持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冬季越野赛、体育单项比赛、趣味运动会,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体育的竞技功能得到了有效体现。

4、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8月有7所学校为《标准》实施和数据上报学校,将之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测试数据库中。

(二)卫生与健康工作

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校卫生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健康第一”思想的统一指导下,学校高度重视,从自查看,学校卫生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强化食品卫生管理

各学校都能把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作为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重

要内容来抓,围绕学校食堂及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通过中心校下发规范性文件,督促学校加强对食堂及食品卫生工作的规范管理。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学校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督查工作的紧急通知》,使该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二是开展了专项督查,在每年对学校校长履职情况及办学绩效考评中,把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分解为四条,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指标,认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和纠正。还通过定期、不定期抽查和突击检查,学校食堂卫生大为改观,管理逐步规范。三是针对中学食堂卫生及后勤服务基础设施滞后现状,通过积极整改,使学校食堂卫生及后勤服务得到极大改善。寄宿制学校都做到了学生有开水喝,有热饭菜吃,非寄宿制学校基本上都按班级配备了饮水设施,定时供应开水等措施,基本可以保证学生饮用开水。

2、规范实行了学生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免疫

近年来,各学校开展了对学生的常规体检,以校为单位,由卫生疾控部门、乡卫生院安排一次对学生的全面体检,结果记入体检档案中。同时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还特别注重了对突发性、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针对流行性传染病突发都能及时告知学生进行预防和自愿接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突发性和流行性传染疾病在学校和学生中蔓延。三类(甲、乙、丙类)传染病纳入学校的公共卫生管理范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两年来,学校没有出现因流行性传染疾病大面积感染引发重大事故。

3、规范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各学校全面开展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明确了将健康教育列入课表,安排课时,开设课程,落实了每周1课时的授课任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健全了学生健康教育档案,规范了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有效推进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三、存在问题

1、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支持和帮助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中央7号文件颁发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重视程度提高。但是学校体育基础仍相当薄弱,需要大力支持。如学校运动场地建设上,校园面积极其狭小,学生规模却很大,基本只有院落,而无操场;中学虽有操场,但操场还不达标,与学生规模大形成很大反差;使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教育教学、学生体育锻炼均受到制约,也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

2、学校体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氛围还有待于进一步营造,形成内外合力,扩大学校体育的社会支持度仍有待于加强。从自查中看到,多数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方面还比较滞后。

3、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学校经常性体育活动的规范开展。从自查看,列支专项学校体育经费仍很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包括运动会),多是挤出学校有限公用经费进行,导致学校体育赛会规模相对较小,项目较少,学生参与面有限。同时体育比赛等激励机制也不太健全和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面、学生全员参与、走向自然、走在阳光下运动还有诸如经费等诸多限制而显得不够深入。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和测试数据上报还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受场地、设施条件限制,另一方面也受限于体育教师素质,学校领导的认识水平。尤其是测试数据上报,几乎每年都要督促,但测试数据上报情况仍不太理想。

小学体育与卫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山州卫生学校 课余体育活动 体育课程改革

1.前言

课余体育活动是指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和多种方式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体育意识,提高体育学科能力,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也强调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2004年周济提出:“让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经调查发现,文山州卫生学校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不多。我们认为,文山州卫生学校应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实施改革的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推广,借鉴高中选项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自主地参与课体育锻炼。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样文山卫校的学生共2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对文山卫校体育的现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出调查表280份,收回264份,有效表264份,有效回收率94.3%。

2.2.2统计法。对调查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2.3逻辑法。对统计结果和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2.2.4面谈法。直接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以此补充问卷调查无法得到的资料。

2.3研究时间

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文山卫校体育课余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1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文山卫校经常参加课余体育和偶尔参加体育课余体育的同学分别占29.9%和35.6%,反映了文山卫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一般。

3.1.2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从表2可以看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课外体育活动分别为29.5%和33.7%,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同学分别为29.1%和7.7%,反映了文山州卫校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较一般。

3.1.3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由表3可知,男生和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相同,排在首位的是促进身心健康,占总人数的63.6%。排在第二位:男生中的有18.9%是促进人际交往;23.5%的女生则是通过考试,其次才是调节紧张情绪。为了达标而参加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3.5%,说明女生中多数学生在被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对此,应加大宣传体育价值与功能的力度,让学生在心中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3.1.4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频率。从表4可知,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同学只占总人数的一半多点,还有接近一半的同学每周锻炼只有1―2次,说明文山卫校学生课外锻炼有待加强,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课外体育锻炼。

3.1.5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的项目。从表5可知,男生喜欢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运动,女生则喜欢健美操、羽毛球、跑步等项目。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4.1.1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上已正确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实际经常参加者却受到一些因素限制,这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相比悬殊较大,参与情况不容乐观。

4.1.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表现为增强体质,健美健身,消除学习中的疲劳,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明确认识,动机是健康、积极的,这与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是相应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如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清,为应付考试及格而参加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学校体育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动机,养成锻炼的习惯。

4.1.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调查发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比较喜欢的项目,男生以球类为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女生以健美操、羽毛球等对抗性小的项目为主,选项差别较大。说明男生喜欢激烈、对抗性强、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女生则喜欢对抗性不太强烈,身体接触少,无须在专门场地上进行锻炼,易于控制运动量,并有利于形体发展的项目。这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课外活动具体项目的喜好,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项目依据。

4.1.4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训练及开展课余训练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而文山卫校仅有一块200米的跑道而且篮球场还在中间,还要满足中一年级和中二年级同时上课。由此可以看出多学生的活动面积每人平均太少了。这是严重影响学校开展课余活动的主要因素。

4.1.5调查显示,领导对开展课余活动的重视不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与升学率,是目前多数学校办学的主导思想,对于统考、中考学生的成绩学校相当重视。而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学校领导只是作为办学水平的一种点缀。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方式,有时间、有经费的时候,可以开展。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关心、支持、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4.2建议

4.2.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4.2.2将学生课外活动纳入教学管理的范畴,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和评定体育课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规定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并进行考勤、考核。并依照教学文件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2.3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体育教师除了要积极向学校领导争取经费投入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根据学校的场地和校园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简易的体育器材体育教师可自制或通过旧物改造而成,同时也可发动学生自带体育器材回校,等等。

4.2.4体育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每学期要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比赛,以及要成立各种各样的体育兴趣小组,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如体育教师不足,可利用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让学生会来协助组织工作,甚至可以挑选体育特长生或体育骨干担当课外体育活动指导。

4.2.5提高体育教师敬业精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爱心。要大力宣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以此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锻炼。

参考文献:

[1]吴锦毅,李祥.学校体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二版):12.

[2]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第3章第10条).

[3]周军华.胶东半岛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8.

[4]范立仁,顾美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体育科学大学,2000,(2):7.

小学体育与卫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职校 体育教学 改革 体育需求

1.研究目的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上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了学校的体育氛围。然而,当前职校体育教学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职校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还未养成,“健康第一”的理念还未形成,学生的体育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体育教学内容不能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对体育教学法的要求。

2.现代职校学生的特点

2.1职校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

职校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日趋成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体。他们作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社会规范、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具有较高智力发展水平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会对各种现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选择。这不仅表现在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上,还表现为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塑造和锻炼自己。

2.2职校学生是规范化教育中以学习专业知识为己任的能动个体。

职校有学制、校纪和校规,有系统的课程安排,按照明确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实践。这种规范化学习使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化关系,也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系列固定化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点。学生要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经过学校循序渐进的教学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3.现代职校学生的体育需求

3.1对体育知识内容的需求。

从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有55.7%的学生认为对体育知识的需求首先是实用性;其次是广泛性,占32.1%;认为是层次性的和抵触性的分别只占9.9%和2.3%。这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职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用这些体育知识武装头脑,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3.2对健身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需求。

从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有80.7%的学生想培养体育特长,79.9%的学生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愿望。职校学生在这种社会环境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自己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还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随着“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课余时间的增多,以及健康教育的加强,职校学生的健身意识也大大加强。职校学生在继续追求体育锻炼的健康效益的同时,也在开始重视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学习和掌握健身、健美运动技术的知识和方法,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生活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3.3对体育健美内容的需求。

从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职校生除了对体育球类感兴趣以外,有68.1%和60.6%的学生对形体健美、韵律舞蹈也有强烈的需求意识。说明职校生的体育需求更广泛,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难以满足职校生的需求。但职校健美教学开展的情况与职校生的健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以往的体育以传授体育“三基”为中心,旨在增强学生体质,较少涉及有关健美的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更新,健美锻炼在职校校园里已成为一种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等各种肌体练习,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随着职校生体育意识的加强,健美这种体育锻炼将会成为现代职校生追求的重要体育目标。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4.1.1职校生的体育需求发生了变化,职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健美体育与娱乐体育的内容,这些将与体育知识一起,成为职校体育实践内容的三大支柱。同时,职校体育还应加强健身方法的传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1.2职校体育教学内容要全面和多样,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和实用性,吸引职校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满足个体与群众的发展需要。

4.1.3职校体育应建立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建立包括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锻炼习惯等内容的新的教学体系,旨在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及体育锻炼的本质,自觉投身于全民健身的行列。

4.1.4职校体育教育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容量和文化底蕴,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包括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美学、健康教育学等。

4.2对策。

4.2.1加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

职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指根据职校体育教学目标和职校学生特点,从体育内容和其相关素材中,选取适用的教材转化成教学成果,实现体育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4.2.2体育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为了实现新的职校体育教学目标,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职校学生,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既要注重体育技术和技能,又要兼顾体育人文学、体育方法、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学等。从广度上,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水平、教学条件和社会与学生的需要,编制偏重于非竞技的运动项目、注重健身、培养体育意识等方面的知识;从深度上,教学内容要具有极强的可接受性,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

4.2.3体育教学内容要具有地方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纲要》制定适合本地区职校使用的指导性教学大纲。”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纲要》规定的原则要求,结合职业学校的职业特点与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校体育的内容,从而反映不同地区与学校的不同特色。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小学体育与卫生范文第5篇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笔者选用《南京市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在本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选用四、五、六年级的八个自然班共180个学生,其中男生88人,女生92人。年龄为10―13岁,基本上来自个体户、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问卷从读书目的、课堂发言、作业完成、考试情绪、心中的秘密、委屈申辩、与父母交流、对竞选班干的态度、遵守纪律、帮助他人、同学交往、幸福指数等20个方面进行无记名调查,通过结果统计发现目前小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几大类心理问题:

(一)爱炫耀,易骄傲。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子女,因为家庭条件好,平时吃的、穿的、用的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相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充裕家庭的孩子,他们自觉高人一等,时常会表现出这一类的心理问题。

(二)敏感、自卑、嫉妒。主要表现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身上。他们有的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有的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低人一等。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心理脆弱、做事谨小慎微、行为瞻前顾后等现象。他们中还有人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穿得好,有好玩具等,心理失衡而产生嫉妒心。

(三)孤独、失落、脆弱。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寄宿在亲戚家或学校,当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会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产生孤独感;还有些小学生抱有许多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四)自私、挥霍、叛逆。这些性格集中在一些“空巢”的孩子身上。这类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为了弥补自己的爱,就在金钱上出手大方。孩子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治疗及行为矫治

针对调查研究得出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学生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治,可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四条途径来进行。

(一)社会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社会呼吁等,关爱学生,让学生处在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中。比如:团市委主办、团县委承办的“大手牵小手,金秋欢乐游”宿迁市义工结对留守儿童金秋关爱活动,来自合作银行、卫生局、国土局等单位的青年义工与留守学生现场结对,为留守学生捐赠助学金。关爱留守学生行动是对于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教育

以我校为例,学校成立了《宿迁晚报》小记者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心理健康讲座。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专业团队,把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了课表,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学校选拔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更加专业化,我校目前有30位教师参加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配备一名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建立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固定的开放时间,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

(三)家庭教育

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让孩子快乐成长。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多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扬赞美,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孩子快乐的性格不是在训斥声中养成的,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

(四)自我教育

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会一辈子受益。另外,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要善于写日记周记,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