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业实训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
进出口业务模拟
实验地点
07-404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了解进出口业务流程 全面学习国贸实务知识
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从进出易磋商开始,详细模拟了交易磋商、函电往来、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履行及业务善后等环节中各项具体操作及单证的制作。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系统、规范、全面地学习国际贸易实务,以达到了解、熟悉进出口业务的流程,并熟练地进行各个业务环节实际操作的目的。
实验内容:
1.交易准备
2.交易磋商
3.签订合同
4.信用证业务
5.备货
6.租船订舱
7.出口报检
8.办理保险
9.出口报关
10.装船出运
11.结汇
12.出口核销与退税
13.进口报检
14.进口报关与提货
15.进口付汇核销
实验总结:请从学生实验项目的总体完成情况、学生实训效果、存在的问题、实验设计的优缺点、今后的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通过本次实训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更加地了解了国际贸易中各个角色的职责和作用,出口商有及时交货、投保、按时缮制单据并交单等职责;进口商对出口商有付款、提货等职责。同时还对进出口的各个流程所要的各种手续及单据有了更深的了解,熟悉各单证这间的联系,更加学习到了如何正确地填写这些单据。也知道利用英语函电和对方公司 建立业务关系,询盘,发盘,还盘,信用证这些流程 学会怎么填写合同 模拟进出口磋商,系统规范的学习国际服务贸易知识。 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生来说,又可以温故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二)你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让我认识到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英语有的不会翻译,不知道怎么写 。做题不是很熟练,还需多实践 多去练习 课后要去思考为什么是那样做的
(三)你对本次实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可以更加强化提高技能训练,进行就业指导,增强对学生综合技能培养,能更高效的让学生吸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学 生:
关键词:北部湾 保税物流 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U652文献标识码: A
广西作为北部湾的最前沿,有着联结东亚的重要地理位置,随着东盟合作的日益深化,东盟各国之前的经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而物流在其中支撑保障的作用也随之凸显。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广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以往注重国内物流的同时也应体现这一区域经济背景,调整现有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北部湾保税物流体系的综合实训项目,服务于广西新的区域经济特点,使学生所学所更能适应新环境下企业的用人标准。
一、广西保税物流体系日臻完善,保税物流服务不断扩大
广西北部湾现已形成了以以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和北海出口加工区为重点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构成了广西保税体系的基本框架,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高效便捷“通道”。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体系是以南宁为枢纽,进行货物集中组合,发往各口岸,实现区港、区区联动,面向西南地区乃至世界各国提供保税物流服务。随着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的不断入驻,促使保税物流服务的业务需求也不断扩大。
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体系的背景下,保税物流服务的需求量将会随之而呈现较快的增长,对于适合该类型服务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需求也会出现快速增加。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类项目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适应保税物流服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的完善,意味着对该类型物流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同时大部份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进入到或涉及到保税物流的工作流程,因此对保税物流应用型和技能型物流人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由于目前高校物流相关实训项目主要是以国内物流流程为主,基于保税物流为前提的综合实训项目较少,还没形成针对保税物流实训项目的开发与研究,这将会造成物流人才技能水平与保税物流下物流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该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市场对具有保税物流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保税物流领域后不能较快适应工作的流程。因此,从总体上看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保税物流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差较远,广西高职物流教育培养出的物流人才难以适应保税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
(二)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各个高等院校对于物流实训课程内容的选取各有特点,常见的内容包括仓储、运输等环节的流程演示再现、基本物流设备的操作、物理软件的实用等等大多是立足于目前本校的特色,例如有的学校引入原有的 E R P管理软件等,一些高职院校更是将其直接定位于叉车等特种设备的使用资质认证上。这样的实训课程内容体系在现代教学倡导宽专业、 厚基础、 重能力的要求下,不能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学生获取的知识范围比较窄,对于物流核心作业能力的训练没有体现,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不利。
(三)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各个院校的物流实训课程主要集中在物流基本流程的再现上,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作业形式简单,在一定程度上课程内容在广度上的不足掩盖了课程内容在深度方面欠缺的问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参与感不强,对深化专业课程内容的帮助有限,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定位于单纯性实际操作所致,割裂了实际作业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培养之间的连接关系,没有搭建起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架构体系。
北部湾保税物流体系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开发探索
按照高职人才模式,结合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基于保税物流涉及的作业类型和作业模式为前提,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思路”,通过与保税物流公司合作,在实训项目设计上,依据保税物流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制订全新的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建设和开发一批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以北部湾经济区域的保税物流为平台。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平台,构建保税物流下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案,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需从国际物流企业及保税物流园区内的中小物流企业用人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基层管理岗位进行设置,对相关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学生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并着重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培养(构建思路如图下图所示)。
深化校企合,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从实训项目内容的选取、设计、方案的制定到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深化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实训项目。与保税物流相关的企业密切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由现场专家和学校物流教学团队老师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开发与研究。
(一)国内高等院校对房地产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房地产专业教育无论是人才数量还是人才质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①专业设置方面单一没有细分,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普遍不明确。在房地产的专业设置中,专科专业设置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目录(2012年),只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物业设施管理三个,本科专业设置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目录(2012年),只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一个,而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性、综合性行业,产业链长,相关行业多,单一的专业设置无法满足行业细分的要求,也导致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差异很大。
②人才培养数量方面,设置房地产本科专业的的高校较少,应用型的房地产专业更少。根据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有46所高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具体如下图),且基本上都是研究型的,应用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很少,这个也直接导致了该专业的毕业生很难马上适应岗位的需求,绝大多数都要经过企业的就业培训。
③课程内容方面,与岗位实践存在差异。这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最为企业管理者诟病的问题,也是中国高校教育的通病,教育与实践脱节。作为一个发展变化很快、实践性有很强的行业,房地产的人才培养必须紧密联系实践,增强实践教学的意识应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④师资队伍方面,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现阶段各高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相对房地产行业的高收入水平,教师行业相对来说吸引力不足,导致已经供职在房地产企业的资深人才很少流向高校,高校只好把目光转向刚毕业的房地产专业人才,但这类人才理论经验丰富,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很难满足房地产行业的要求。
(二)加强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战型房地产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诸多地产公司被迫从非房地产专业引进人才,培养成本非常高的情况,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迅猛发展的形势,加强房地产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的行业及岗位要求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岗位要求越来越具体,房地产开发、经纪和估价、物业管理企业构成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主要需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对房地产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
通过对以上房地产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在房地产开发行业, 中小型企业偏爱动手能力强、受过良好的职业训练的毕业生;在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中,房地产经纪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等房地产中介行业更注重从业人员的实操能力,对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学历背景要求不高等。结合房地产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对应的行业岗位及专业核心能力如表1:
根据现实工作中对于人才的基本标准,我们可以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定义为:这种专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工作者在履行本专业岗位职责、执行本专业工作任务时所具备的专业的“特色能力”,是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该专业知识、实践该专业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是别人无法模仿,在执行岗位任务时所发挥的具有较强知识特征和持续优势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围绕培养这些专业核心能力去构建。
三、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出发,构建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
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或工程技术领域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的基本要求上,以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近期可能推广使用的技术为主要的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智力技能为目的,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又以实践为重,要求实践教学时间应占教学总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洲练和专业技术训练。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上应遵循这些原则:
①着重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特色和中心的教育,能力来源于实践,离开实践,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因 此,这就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技术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坚持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②适应岗位需要的动态培养原则。每个岗位所对应的行业情况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岗位的职能也能调整变化,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这个行业,这就要求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岗位需要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应随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要求。
③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将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按照一一定的能力层次,合理安排到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组织教学,就构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划分能力模块,设计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
根据以上分析, 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根据以上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分析,确实实践教学目标。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分析,实践教学目标可定位为, 系统掌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理论,熟悉房地产法规和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房地产项目投融资和营销策划领域有较坚实基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具备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咨询公司从事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项目营销、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
②划分能力模块,设计实训项目。根据所确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按专业大类将实践教学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三大模块(如下表2)),这三大块呈递进阶型。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再根据课程或专业要求将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一个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应注重模块化教学、组合型搭配和进阶式考核的要求,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分为基本技能训练项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三大类。
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训练项目有不同要求,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和专业技能项目应强调规范,注重动手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的培养;综合技能训练项目要求至少要有一项成果输出,可以是一个设计、一份报告、一个策划或是一项服务,强调突破低层次、感性认识和单纯的动作技能,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制订实训项目教学文件。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指导书、教材和实训项目、教学文件等等。实训项目是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将实训内容划分成的若干个可独立进行实训的基本训练单元。实训项目文件有实训项目单和实训报告。实训项目单是学生完成某一实训项目后的任务单,内容包括实训目的、方法、步骤,学生可根据任务单进行单独的学习和训练。实训报告是学生完成实训项目提交的规范化报告,是老师对学生考核的基本依据,并最终给出学生完成实训项目的考核成绩。
④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开展,除了需要按照实践教学项目有条不絮的去执行,优秀的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和职业考证制度是建立实践教学的必要保障。
师资队伍方面,建设一支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除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要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向学生传授这种能力。即同时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型”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要靠专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聘请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对于新引进的教师,可以要求第一年必须到实训室熟悉实践的各个环节,对于在岗的老师要求三五年内必须有半年到对口企业实践,来保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实践教学基地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物质保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践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得天独厚的实践环境,拓宽了实践教学的领域,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档次,为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对于综合能力模块中企业认识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都可以放在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
职业考证制度方面,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务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能力、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重要依据之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应重视职业考证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实践教学项目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将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严格规范教学过程,以认证考试代替校内考试,认证成绩即是课程成绩等,使学生在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获得名符其实的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 垣 我国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刍议 湖南大众传媒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关键词:房地产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1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界衍生了一个特殊的新兴职业——房地产策划师。据住建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65%的房产企业急需策划人员,有90%的企业出现岗位空缺。”这表明,目前中国从事房地产策划工作的人员还远远不够,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随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策划师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智联招聘十大热门职位。 2005年3月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策划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房地产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将房地产策划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将房地产策划师共分为四个等级。
房地产策划师可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投资分析、开发、策划、销售工作;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从事估价、咨询工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销售、咨询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土地拍卖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相关岗位等等多种工作。
2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特征
2.1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房地产市场营销及策划理论、销售与管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等知识,锻炼房地产市场调查、项目策划、房屋销售技能及管理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
2.2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
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房地产策划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等。这无疑为创建富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3.1科学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主要课程可以设计安排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房地产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策划、房地产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公关礼仪、房地产定价理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理论、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概论、房屋结构与识图、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开发经营、经济法实务、房地产法律法规等课程。
从事房地产策划与销售管理等工作,对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营销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要求较多,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材料等基础知识。房地产项目开发早期就较多涉及到与房地产营销后期的协调,如售楼处包装、样板房建设、销售培训内容等,但随着房地产营销意识的深入,房地产产品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而确定房地产产品定位,从营销角度出发指导规划设计已成为普遍做法,这就要求房地产策划师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
3.2加强校内“房地产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房地产产品概念展示厅(配置房地产主题概念的模型、效果图、沙盘及展示设备),满足形成房地产概念资料库,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筑产品从认知与运营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功能;
建设概念设计实训室(配置概念设计用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设计资料库),满足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等基本技能的实训功能;&n
bsp;
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大厅(配置楼盘沙盘,洽谈桌椅,销售管理软件及其它售楼道具),满足开展销售策划与销售实务技能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营销业务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样板间实训室,通过建筑构造、装饰构造节点剖析与展示,满足房地产产品销售、建筑构造、装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训需要,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物业设备实训室(配置各类物业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运行系统等),满足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运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提供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上岗培训需要。
在加强院内“房地产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3.3加强《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策划、销售等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可以帮助分析房地产市场,掌握策划与销售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本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1)自编教材、建立教材群,并重组课程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对执业人员的职业认证要求结合起来。采用“双教材”教学,即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
2)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边讲边练、社会实践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形成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薛长青.房地产营销管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房地产策划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关键词:物业管理;职业教育;人才瓶颈;培养途径
一、物业管理行业的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表示,物业管理服务是新兴的行业,人才储备基础薄弱,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匮乏,部分管理人员与所任职务不适合,职工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跟不上行业发展等方面。
另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公布的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构成存在很大的问题,仅以表4进行说明②。
注:根据调查报告,2007年4月至12月底,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共调查物业管理企业总数为4 600家,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涉及128个城市和地区。在被调查的4 600家企业中,共有772 032名从业人员。其中统计数据的构成有一定误差。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业管理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吸纳我国剩余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从业人员的构成情况,对该行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其中,从各行业分流过来的人员占绝大部分,而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很少。总体学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该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尽快补充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设置及招生就业情况
为了使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在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各高校也顺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据统计,我国目前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近300所,每年招生近万人,其中以高职教育为主。全国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多的省份有山东(26所),广东、四川(均为24所),河北、湖北(均为17所)等,而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的省份有青海(1所),甘肃、天津(均为2所),新疆、云南(均为3所)等,具体情况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及教育资源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招收本科层次学生的仅有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和沈阳工程学院等少数院校,其余均为高职层次(沈阳工程学院亦招收高职层次学生)。每年的毕业生补充到物业管理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但因为物业管理行业本身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并不成熟。而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及自身发展,积极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努力扩大招生数量,缓解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较典型的包括:行业自身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待遇较低、社会舆论的影响等,导致许多学生不是第一志愿被录取,毕业后不愿意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据相关资料显示,有些学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本职业的比率,较低的可达12.5%。另外,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物业管理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校内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及工作效果。“我们培养的,是不是企业需要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部门深思。
三、完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第一,学校应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及社会活动,为物业管理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献计献策;努力加强宣传力度,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和熟悉该行业,懂得物业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社会舆论提高该行业的影响力,进而使更多的人愿意投身于物业管理行业,也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同时,把社会上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使其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据和目标。
第二,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制订科学实用的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方案。通过深入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及企业的共同感受就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目前很多学校采取的是“5+1”培养模式,即学生利用前5学期在学校内学习理论知识,最后1学期到单位进行毕业实习。随着教育教研的不断深入,“4+2”(也有的学校称之为“2+1”模式,如沈阳工程学院)培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即学生利用前4学期在学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后2个学期到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另外,一些学校还实行了“3+3”的培养模式,即每周3天在校学习专业知识,3天在物业企业顶岗实习,对物业管理专业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育培养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可谓“多赢”。
第三,“双证融通制度”切实可行。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就业为导向,都为就业创造条件;在培养过程中,两者都以能力为本位、把职业能力作为核心;同时,两者都以需求为目标,都把职业岗位、工作现场的生产、服务和经营管理活动作为工作和活动的目标。但高职教育是学历教育,以学科划分,拥有学科教育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职业分类,拥有职业资格标准。因此,在推行双证融通制度的培养模式时,必须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大纲和试题库,应成为制订教学计划的充分依据,必须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并且与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学分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将职业培训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
第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团队尤为重要。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必须首先培养出一流的师资。物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职结合、“双师型”的教师之路。通过校企合作,从物业管理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中引进优秀的师资,通过物业管理专家把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感受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道德素质教育。同时在学校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理论课教师要积极的深入物业管理企业,以提高其实践教学技能。
第五,教材建设、实训实习环节,校企合作不容忽视。由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材较为缺乏,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出现“学非所需”“教非所用”的局面,故应重视对实践教材的编写。实习实训环节,也应该积极利用校内外两个资源,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平时的教学及学生就业提供方便。
第六,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教育还须加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及媒体的发达,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作为学校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要担负起对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培养和教育。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要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康的体魄、敏捷的反应能力;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基本素质,也可以在大学阶段形成。另外,通过专业导向的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或讨论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等等,都可以为大学生的人生与职业生涯起到无法衡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