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眼科这门临床医学科学,目前发展比较迅速,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有限的课时中,不能涉及众多病种,而且在简短的临床实习中,由于学生比较多,不能够观察到细致的病变情况,在加上昂贵的眼科仪器有限,只能通过文字进行表述,教师在讲解中困难重重,学生也不容易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在检查眼视光学屈光中的检影验光,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用挂图来展现检测过程,在静态的状态下很难理解动态的过程,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件变成动态视频,直观的表现出检影中影光顺动和逆动过程,学生从中可以很容易理解原理,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大量的信息内容融入到课件中,而且用较短的时间展示更多的知识,学生也根据直观的表现,容易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既节省了时间,也能够充实课堂教学,还可以留出时间深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广。
二、较强的表现力
眼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一种,它主要是以形态学为主。眼部范围小,结构精细,大部分眼病的阳性体征需借助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镜才能看清,所以直观式教学在眼科教学中有非重要的作用[2]。例如,解剖眼球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很抽象,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把眼球的各个解剖角度都表现出来,无论是侧面、正面,还是从里到外的位置,都能看到,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解剖结构,教师在讲解中也能把解剖的各个部分讲清楚,学生也易于理解知识。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表现眼底病彩色图片及荧光血管造影图片,用来讲解视网膜病,然后在结合教师的讲解,相比传统挂图,不仅图片清晰好看,而且能够生动的表现出病变情况,在整个动态的教学中,使眼底病变知识更深入的展现给学生,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眼科临床教学
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辅助课堂教学,它还可以构建知识互动交流平台,在这样开放的互动学习环境中,能给教和学提供很大的空间,通过这样的网络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前设定教学素材,在平台上预先思考内容,提示学生预习的范围,启发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为课上做好准备。学生可以提前对课堂病例分析题预习思考,并利用网络资源,将问题思考答案提交至网上。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指导,课前分组预讨论。课后可于网上提供更多相关的病例及浏览资源帮助学员学习。还可以把教学的视频放在交流平台,在开放一些交流群,如QQ、微信等,师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及时交流,促进学生有效自学,同时建设网络课程题库,进行实际的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建设评价教学问卷模块,在互相评价的机制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1.1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方案”的临床诊断标准判定,本次研究的15例SAP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占9例,女性患者占6例,患者年龄段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33.52±2.69)岁,其中胆源性患者占6例,酒精性患者为4例,高脂饮食患者占3例及原因不明的患者占2例。
1.2临床症状
15例SAP患者具有:腹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血尿淀粉酶增高等临床症状,CT检查显示胰腺增大、腹腔积液、回声增强、胰周渗出。15例SAP中,10例脏器功能衰竭,以肾脏、呼吸功能衰竭常见,1个脏器2例,2个脏器2例,3个脏器1例。
1.3治疗方法
该次选中的患者中选择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有7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为能够及早发现心、肺、肾等器官是否产生功能障碍,对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进行密切的检测;对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管喂及灌肠的方法以达到利胆导泻的作用;为抑酸抑、制胰液的分泌,也可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及生长抑素(奥曲肽);同时对患者水、电解质失衡进行纠正;积极扩容抗休克;并给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选用手术治疗的有8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对胰腺及胰周的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对患者进行置管引流,主要含:胆囊、胃及空肠造瘘;对患者腹腔进行灌洗;对患者进行胰腺包膜进行切开术等。
2结果
非手术组相较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手术组死亡例数(37.50%)高于非手术组(28.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儿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据国内外权威的统计资料:大部分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交流不够,缺乏互相理解造成的。全国有7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辱骂、殴打、威胁医务人员,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医务人员及医院领导的现象,而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交流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3]。交流沟通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可有效避免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儿童疾病有患病急、变化快、病势凶的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所患疾病的种类不同,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中表现为相同临床症状的病因亦不相同;而且儿童自我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不适症状,患病后就诊时因精神紧张而经常哭闹不安,尤其是有打针体验的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时感到紧张甚至恐惧,查体不能配合,干扰医生诊断治疗疾病。有些家长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孩子患病就诊时为引起医生的重视,有时甚至会夸大病情,还有个别家长甚至对医生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医护人员百般挑剔。由于儿科临床中存在这些特殊性,从而导致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部门。在儿科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够有效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及需求,及时处理病变、缓解疾病痛苦,预防医疗纠纷的产生。实习生处于医疗工作的一线,直接与病人及家属打交道,应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
儿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方面。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儿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源自书本,但儿科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其涉及到成人内科学的各个系统疾病,也涉及神经、精神心理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等各门学科,临床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很多医学生的儿科理论知识不扎实,并且缺乏临床经验,与患儿或其监护人进行交流时,尤其是遇到家长所提出的医疗问题超过他们解答能力时,回答往往不能令家长满意,从而缺乏进一步与其进行沟通的勇气,失去了患儿及家长的信任,拉大了与患儿的距离。此外,由于实习生临床技能不足,缺乏沟通经验,在儿科实习中,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自己痛苦的婴幼儿和非常疼爱孩子的家长,都会产生紧张及胆怯的心理,不知怎样与患儿及家长进行交流。在当今医疗纠纷不断的情况下,实习生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学生害怕面对患儿家长,很难自觉地与患儿及患儿家长沟通以了解患儿病情,获得患儿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的机会几乎为零,严重影响了儿科实习教学的开展。临床带教方面。我国临床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几乎都是在毕业后的临床实践中及医学继续教育中逐步累积而来,这反映出我国医学教育的不足与缺陷。传统的临床带教,往往是重点地把临床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传输给实习生,带教过程往往忽视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注重患者的生理康复,而忽视病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在当今医患关系恶劣的情形下,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和保证医疗质量,多数情况下带教老师不愿让学生“动手”操作,医学生的医患交流多数是局限于临床实习中的病史采集过程,特别是在儿科,患儿依从性较差以及家长过分疼爱,教师更是不敢让实习生进行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减少了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机会,导致当今大部分实习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医患沟通障碍。患儿及家长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加上家长对医疗服务要求提高,维权意识增强,医学临床教学遇到了强大的冲击与困难。儿科临床实践和其他科有所不同,往往得不到患儿及其家长的配合,在临床带教中发现,患儿顺从性低,愿意配合的病人仅占20%[4]。在我国,患儿大部分是独身子女,比较任性,加上家长太过溺爱和迁就,往往一见到医生就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大哭大闹不愿配合,家长也不愿自己的小孩成为教学“道具”,处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也会拒绝实习生的临床实践,使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家长都希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给自己的小孩诊治,对年轻而且没有多少经验的实习生会有怀疑、不信任,存在排斥心理,大部分家长仅会给学生讲述病史而拒绝实习生给患儿体格检查,少数家长甚至不愿向学生讲述病史,导致实习生与患儿及家属程度的交流困难。
儿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教导医学生调整健康积极的心态,提高自身儿科学专业素养。在医学生进入儿科临床实习之前,具有“儿科工作难”的思想准备。我国国情导致现在很多患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度紧张,都希望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给孩子诊治,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存在一定的排斥、不信任态度。因此,临床实习生要有思想准备,不应出现消极畏惧的抵抗心理,更不应与患儿及其家属对峙,而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以自己的热情、真诚去感化患儿及家属,为患儿提供细心而耐心的服务,多与患儿及监护人沟通交流,赢得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尊重和认同,增进医患之间的信赖感,进而改善医患关系。做好儿科实习要求医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提高儿科常用临床操作技术水平(如骨穿、腰穿等),使实习生对儿科实习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实习生理论知识扎实,才能在遇到紧急情况及家长对相关疾病的各种询问时清楚准确的做出回答,不会因为知识缺乏导致答非所问,进而增强了与患儿及家属交流的自信,也加强了他们对实习医生的信任,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只有在思想上、行动上注重儿科专业理念,才能在儿科临床实习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增加沟通亲切感和知识性。临床医学所服务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并患疾病的人,临床医疗不仅是一个疾病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儿科实习中,儿童住院一般都有家属陪伴,实习生与家属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实习工作能否顺利进行[5]。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语
种:双语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5123
国内刊号:61-1419/R
邮发代号:52-23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com/)上查询。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设有18个大栏目,其中的内科11 个栏目外科3个栏目,以报道中医药临床研究为主。本刊在 对期刊中的文章进行筛选时,首选基金文章,由于版面需要, 再补充非基金文章,制作文摘。所以,本刊基本能完全收录 各期刊中的基金文章(中药类期刊除外)。本文首先对收录 的各类基金文章进行梳理分析,再结合栏目设置,探讨基金 资助的方向及中医各科的研究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对2011年全年共6期《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各栏目进 行进一步统计,得出每一个栏目的基金文章比。研究方法
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将各种基金按级别从高到低进行分 类,共分为五类:1类:863、973、十五、十一五、全军级、博士 后;2类:省部级(包括厅局级)、全国性学会、直辖市(包括局 级)、中医局、军区;3类:地市(包括局级);4类:院校级;5 类:区级及以下。使用Excel 2007软件,对《中国医学文摘- 中医》2011年度收录的1 348篇基金文章按各级别进行统计 分析,并生成透视图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18个大栏目、14个小栏目的收 录情况
对《中国医学文摘■中医》18个大栏目、14个小栏目的收 录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表3、图1。基金文章比超过50%的 栏目有10个:心脏血管疾病、消化系及腹部疾病、创伤感染、 骨伤科、肿瘤科、神经精神科、针灸针麻、按摩及其他疗法、中 药学、方剂学;其中中药学、方剂学的基金文章比分别高达 98.58%、6.27% ,说明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重视中药、方剂 的研究与开发,高于重视中医药的临床应用。
2.2 基金论文统计
使用Excel 2007软件的统计结果为,1类基金论文276 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20. 48% ;2类基金论文770篇,占全 部基金论文的57.12% ;3类基金论文180篇,占全部基金论 文的13. 35% ; 4类基金论文85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 6. 31% ;5类基金论文37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2.74%。
对收录的基金文章按各栏目进行分类,见表4、图2。对 1类基金文章进行分析,基金文章比為50%的栏目有结核病、 中药学;30% -50%的栏目有医史、历代医家论述、基础理 论、造血系及淋巴疾病、方剂学;1类基金文章为0的栏目有 寄生虫病、泌尿外科、男科、眼科、口腔科等。可以看出,在这 些中医药临床领域,重点基金资助为空白。
2. 3 文献来源统计
本刊以筛选中医药临床类文章为主,实验类文章均没有录用。限于本刊的录用范围,对各来源期刊的基金文章比的统计有失偏颇,仅供参考。见表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