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二历史论文

高二历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二历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二历史论文

高二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维僵化;联想法;两极分化;因材施教;科学规划

高三的历史复习量大任务重,如何适应新高考模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每个高三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在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学生思维僵化,前后知识断链现象严重

一般而言,文科班女生偏多,纪律较好,但学习往往容易停留于表面。在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背诵某一节内容,效果肯定很好,但如果是综合考核几章甚至几本书的内容,或者换一种问题提问时,效果就不太理想。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通过联想法强化思维训练,效果很好。比如,我们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单纯地死记硬背那六部,很困难。但是,如果采用联想记忆法,效果立竿见影。首先我们把六部进行谐音,如下:“吏”“猎”,“户”“工”“礼”和“兵”不变,“刑”“行”;其次,我们再把它们进行串联并增减字,变为“猎户(遇见)工兵(要)行礼”,最后将这句话联想成“猎户向工兵行礼”的情景储存大脑即可。而六部的职能也可以通过联想法记住,如“吏”与“官吏的考核管理”挂钩,“工”与“重大工程建设”挂钩,“兵”与“军事管理”挂钩,“户”与“户籍管理、赋税征收”挂钩,“刑”与“刑事案件的审理”挂钩,“礼”与“礼仪制度和科举考试”挂钩,再将它们变成图像储存大脑即可。另外,联想学习法还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二、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进入高三下学期,特别是二轮复习期间,许多自认为学习无指望的学生基本就放弃了学习;而少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考个好点的大学,学习更努力了。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教师仍然因循守旧,继续采用同一个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状况不但不会改进,反而会更糟糕。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实行因材施教。

首先要把班级的整体状况和学生的个人状况向学生分析清楚,让他们有清醒的认识,从而确立自己的目标。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区别对待。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授课方式。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设计:(1)准备好不同的教学方案;(2)按不同层次把一个班级分成甲乙两组,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方案轮流上课,各上20分钟;(3)轮空的班级明确任务;(4)在最后五分钟时间里,老师给予解答疑问或个别辅导。这样就能够解决学生因认知水平的差异和基础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问题,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三、学生不太重视“+2”科目的学习

由于高考录取依据发生了变化,“+2”科目不计入总分,只是作为“等级”进行参考,所以许多明知无望考上本科的学生,更是对“+2”科目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科学规划,强化感情投入。

(1)抓两头保中间,即保证优等生人数,减少后进生人数,提高中等生人数。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中间这一块。优等生人数现在基本定型,后进生和中等生仍有变化的余地。在剩余时间里,作为历史科任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指导和帮助,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其真正想学、愿学。

(2)复习中要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经过若干次考试后,学生很容易疲劳、厌烦。这个时候,历史教师有必要谈一些历史小常识、小故事,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进行阐述。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但不会耽误复习工作,反而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其搜集历史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

(3)以历史教师的才学去感染学生,以历史名人去教育学生。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另外,教师还应通过讲述历史名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目标,燃起斗志,乘风破浪。

总之,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我认为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利用好联想教学和因材施教等手段,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