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动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过程的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学习过程,这段历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书写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意外的收获,教师作为个体,具有“教”与“学”的双重任务。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路中得到启发,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师生间才会实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既要实现与学生整体之间的互动,又要注意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一堂好的课,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活跃的,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同,学习过程相似,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间的学习、帮助就非常重要了。这种互动又可分为小组互动和同桌互动,而同桌间的相互帮助尤为重要。
交流互动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环境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共生关系。教师教学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么课堂将会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们将因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精彩。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传统教学 基本类型
央视《对话》、《今日说法》、《艺术人生》、《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栏目收视率较高,节目深受大众欢迎,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这么三个因素:一是内容有“卖点”,紧贴生活实际。二是形式新颖,符合观众“口味”。三是方法高明,主持人不知不觉牵着观众“鼻子”走,让观众在谈笑中获益。成人函授教学不同于“对话”,教师也不同于节目主持人,但有一条是相通的,这就是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教师要拥有节目主持人的眼光和手法,不留教育痕迹地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不是“捏住鼻子硬灌”,就要改革现行教育方法和手段。近五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法及优点
所谓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差异在一个字:“动”。传统教学是教师主动,脑动、嘴动、手动,结果学员被动,神静、嘴静、行静,从而演化为灌输式,一言堂,“我打你通,不通也通”。而互动式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真正做到了“互动”,“教师主动”和“学员主动”,彼此交替,双向输入,多言堂,“我打你通,你打我通”,奏出和谐乐章。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互动式教学有四大优点。
1.发挥双主动作用。过去教师在台上滔滔然,学员在台下昏昏然,仅满足于学员不要讲话,遵守课堂秩序,“能否听懂”。现在教师学员双向交流,或解疑释惑,或明辨是非,学员挑战教师,教师激活学员。
2.体现双主导效应。传统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员为接受主体的教育过程。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权威性、思维方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教学的深度、广度、高度“三维空间”受到挑战,教师的因势利导、传道授业、谋篇布局等“先导”往往会被学员的“超前认知”打破,主导地位在课堂中不时被切换。一个学员的主导问题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基调。
3.提高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组编码”,让学员认知。这虽是教师一种创造性劳动,但其教学效果有局限性。学员独立思考能力强,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在某些方面与教师同步甚至超过教师,如何提升所教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员高于教师的创新水平,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这是大有可为的。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可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4.促进双影响水平。传统教学只注重让教师影响学员,却忽视了学员的作用。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进行民主平等协调探讨,教师眼中有学员,在与学员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观念的趋同。教师要尊重学员的心理需要,倾听学员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
二、互动式教学法类型及机制
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适应学员心理特点、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其基本类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严格地说,“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在教学中可广泛采用。就目前而言,较成功的有五种方式可借鉴。
1.主题探讨法。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主题。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作文章就不会跑题、跑调,类似于基础教育的“主题班会”。其策略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员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最后教师作主题发言,也可请学员代表做主题发言。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缺点是组织力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2.问题归纳法。先请学员提出,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及存在问题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目的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快,缺点是问题较单一,知识面较窄,解决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3.典型案例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将精选个案呈现在学员面前,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肯定正误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系统、不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
4.情景创设法。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启发性问题、提高学员思维活跃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场景。其策略程序为设置问题―创设愿景―搭建平台―激活学员。这种方法课堂知识容量大,共同参与性高,系统性较强,学员思维活跃,趣味性浓,缺点是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要求高、调控能力强,学员配合程度要求高。
5.多维思辨法。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掀起激情风暴,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明辨中寻找最优答案。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答案往往没有定论,缺点是要求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教师收放把握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关键词:互动教学 探究创新
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具体地说:其一,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课前,在熟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开始,师生交流,确立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了什么?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通过投影把春夏秋冬四幅画展现在同学面前),一下子,课堂就非常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无拘无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教师在学生间走动,听到了许多惊讶的谈话。这样,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了浓厚地学习兴趣。
其二,参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立,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实现多向互动。这一过程是由“我要学”向“我会学”的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在出示四幅图后,让学生自主观察,想象的基础上,根据图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1、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同学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有的说,春天花儿开了,是最美的季节。有的说,夏天我们可以到小溪里洗澡,还可以到小溪里捉小鱼,我喜欢夏天。也有的说,秋天最美,秋天桔子成熟了,黄黄的桔子挂在枝头上多漂亮。还有的说,冬天最美,冬天下雪了,我们在雪地上,追跑,玩耍,堆雪人,滚雪球……多有趣啊,我喜欢冬天。通过学生的讨论,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教师要在学完一课之后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后,师生共同反思:师: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生:畅所欲言。但是,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课堂,所以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和谐、充分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了解“学情”,搞好教学设计(即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媒体),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为学生架好从已知迈向新知的桥梁。创设好基本事实情境,并启发学生感悟基本原理,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留出空间。组织必要的讨论,对重点、难点进行适时点拨。进行学法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指向问题求解的过程。设计好练习,指导实践运用,启发创新意识。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发动―萌动);联动阶段(调动―主动);能动阶段(助动―自动)。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行为状态分为七个环节: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强化、拓展。互动发展分为七个过程:准备互动――开始互动――初步互动――充分互动――深化互动――内联互动――发展互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引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引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
初步互动――耦联: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提出学习提纲,教师指导学法,组织学生自学,运用学法,了解、摄入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兴奋趋于明显热烈――理解知识。充分互动――加速: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在讨论中畅所欲言,
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情绪高涨,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消化知识。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作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再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内联互动――强化:学生各自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内在能动式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情绪强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识。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影响。民主、平等、宽容、合作、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的程度,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记忆效果,提高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要成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到:(1)相互尊重。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2)教学民主。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情感最融洽。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达到师生间彼此尊重,教学相长。(3)以情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
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倡导,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要了解、把握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挖掘教学情景和素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和有话能说,使学生乐学、爱学和会学。
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视野开阔、对时事要闻和社会热点问题颇为敏感,教师可以亲自选取或引导学生收集来自于报刊、广播、因特网等媒体的时事、赛事、时尚和娱乐新闻和信息,并将这些材料带进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让学生迅速接触新的词汇、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
3 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动”字上,要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教师启动”即教师发动、调动;“师生互动”即师生配合、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即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导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努力做到师生人格上平等、思想上一致、情感上相通,教师真正能以知、以德、以理服人。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变被动的听取和接受为积极的思考和参与。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自主运用语言。
4 提倡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互动式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不仅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参与,并充分展示各自的个性,而且也有助于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在互探、互学、互帮、互促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共同的财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促进了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在互动式英语教学活动中,若小组成员太多,可能会因意见分歧太大而不易形成一致的见解;若小组成员太少,学生之间的讨论又不易产生新的思路,因此,每组以4至5名学生为宜,并给予时间上的充分保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教师可巡视或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然后在每组组长带领下,经过共同探究,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得出较完整的答案之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各自的意见,进行组际间互相交流。发言中如出现错误或遗漏,可由本组其他成员纠正或补充。如有疑问,其他组可以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在交流时,也可采取小组集体表演的方式汇报讨论的结果。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展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组际交流之后,教师应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将各组的观点、答案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形成共识。
5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心理品质
由于互动式课堂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因此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多维互动的信息传递活动。这不仅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形成联系,推动了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互动的模式
一是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二是归纳问题式互动。就是课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互动问题。教学开始,教员一一向学员抛出,学员广泛思辨、争论,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思路。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备课。
三是精选案例式互动。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够系统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
四是多维思辨式互动。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二、互动的前提条件
“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确保交互式教学的实施,教员课前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一是“动”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员熟悉,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问题生僻、学员不熟悉,互动就可能开展不起来。一些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课程,热点互动问题还可以提前告诉学员,让学员预有准备。二是“动”在教学重点上。教学重难点关乎学员素质能力的生成。教员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员的兴趣,使学员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动”在教学疑点上。“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员探索欲望,换来学员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启动。
三、交互式教学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既是交互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员能力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交互式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必须营造民主氛围。交互式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双向互动”能够形成,必须经由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机制、学生的求知内在机制和师生的搭配机制共同形成,根本上取决于教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所以,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交互式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必须突出多边互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全息的过程,要促使每个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教员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对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抛绣球”的方式,触动其思考回答问题,也可点名回答。只有互动教学的全员性、广泛性,才能实现教学互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使全体学员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必须鼓励学生探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员“空白地带”,让学生去质疑、解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推动交互式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确立学员的疑问意识。同时,应尊重学员提问,鼓励学员积极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