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龙应台散文

龙应台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龙应台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龙应台散文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1篇

【作者介绍】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1974年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中国台湾、德国的多所大学。著有《野火集》《银色仙人掌》《百年思索》《孩子你慢慢来》等十多部作品。她的作品针砭时弊,论述鞭辟入里。她以客观的批判精神,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她的文字风格变化极大,所著的文学论述、散文、小说等,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貌。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上开辟“龙应台专栏”,开始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接触,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1999年―2003年,龙应台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内容梗概】

《目送》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抒写亲情的感人至深的文集。由于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作者表现出脆弱和失落,表达出缠绵不舍的情感和无奈的痛楚。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温柔宛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让人感到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令人感到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风格越来越深沉。

这本书里除了七十三篇精彩的散文,还收录了龙应台用相机在台湾、香港等地捕捉的风景,图文并茂地呈现人生风貌,淡雅运笔表现春满花枝的生活。作者曾说自己为人父母后开始上人生之课,且自谦成绩不佳,而她口中的这堂无比困难的课,正是我们所有的人必上的一堂百味杂陈的课。

【精彩选段】

回 家

龙应台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红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大多是背着背包、拎着皮包、推着带滚轮的庞大行李箱、扶老携幼的,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

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一点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低头走起碎步来。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我仿佛听见窗外有一只细小的蟋蟀低低在叫,下沉的夕阳碰到大武山的棱线、喷出满天红霞的那一刻,森林里的小动物是否也有声音发出?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赏析】

本文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我们找不到家了。那个家,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而人生之无奈亦不过如此。作者将深刻的感悟寓于平静的叙述中,但情感是如此的激荡,仿佛大海与礁石相触时撞出的浪花。龙应台的文字既波澜起伏又柔软可亲,这种波澜是平静中的波澜,柔软是温暖里的柔软。

【阅读思考】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2篇

寒假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了,躺在沙发上看着书,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这样美好的感情,这样温柔的成长,让我心亦变得如斯温柔。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独特的封面所吸引了,一个只有5岁左右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徒步在金色树叶铺成的小路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那么安静。封面上还有这么一段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话慢慢的,似乎还有很多的话,很多的言语,但是全部已经不重要了,作者龙应台已经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来欣赏……

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着称,但这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是一个母亲从心里流出来的潺潺溪流,两岸风景无有突兀,但美如画卷。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己“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看到封面我没有认为封面及插图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了其实每张插图都是真实的照片。看得出来,每张照片的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甚至有些泛黄,家具及汽车也都和现代挂不上钩,即便如此,我却从中发觉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照片中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有绿草红花,也有金黄的落叶。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是日记,又像散文。她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现在有些家长,很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一下子就成功,一下子就望子成龙,于是就给孩子报了许多的兴趣班,一个周末就只有半天的时间做回家作业,时间紧张极了。我认为,这样不但让孩子学不好学校里的课,更使孩子外面上的课给没有学进、学透,这样,又花钱,又花时间,还在弄个体力透支,这样又有什么用?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3篇

二十多年前挚友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留下一句:“活着就是不断地失去。”当时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即使有一些离愁,也是——淡淡的,轻轻的,浅浅的。因为我们坚信:前面是康庄大道,光明美好的未来正等着我们。我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然而,时间的速度之快,真的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时间,真的是一把锋利的刀。

老了的父母,行动上已经极为不便了,需要别人照顾着:“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缓缓遗忘的老人,一开始还能和孩子练练令人心酸的“绕口令”,慢慢的,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少,“突然之间不再说话了”。直至“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

看龙应台的文字,会猛然心惊,在她真实细腻又有些残酷的笔触下,展现着老年人的生活特别是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如何走向萎缩,走向萎靡,走向令人心碎又无能为力的消亡。

去年的春天,爸妈从北京旅游回来,我看他们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突然心酸:他们真是老了,不是头上有多少白发,脸上有多少皱纹,而是神色的木讷,姿态的呆板,透着一副老年人的畏畏缩缩的劲儿,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繁华热闹的环境里,看上去如此渺小卑微而格格不入——他们真的是老了。我想起二十年前同样的北京之旅,身穿明媚的白底蓝花羊毛衫的妈妈戴着褐色墨镜,站在一树灿烂的桃花下,脸上是同样明媚的笑容,周身洋溢着夺目的光彩。我的心一阵刺痛。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慢慢地变老了?是谁偷走了他们挺拔的腰肢、自信的笑容、坚定的眼神和敏捷的动作?

为人子女的龙应台及其兄弟都是身居要职,公务繁忙,“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而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也同样要为生计奔波忙碌,种种事务之下,留给父母的时间自然而然地被一再压缩,也许在我们的心里,父母还是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身强力壮、年富力强,以致于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遗忘了他们的衰老。

家里用了几年的足浴盆坏了,我在网上买了多功能足浴盆。几天后下班回家,在门口就听见“嘀嘀嘀”的声音不绝于耳,进了门,妈妈正在鸣叫的足浴盆前手足无措。看到我,妈妈像做错了事的孩子,嗫嚅着:“想拿出来泡泡脚,不知道怎么会一直响。不会坏了吧?要好多钱的!”我拿出说明书一看,只是水的温度高了点。见我修好了足浴盘,妈妈这才放心地坐下泡脚。我却开始自责:这个足浴盆功能多,还带遥控,早就应该给爸妈培训一下,这样他们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想起网上流传很广的一段视频“爸,送你的IPAD用着还顺手吧?”用IPAD当砧板切菜的老爸在让我们发笑的同时,是不是也给为人子女者提了个醒呢?现在那么多高科技产品,我们想让爸妈也体会到快捷和乐趣,不是光买给他们就行了,我们要教他们如何使用,而且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就像小时候他们教我们一样。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4篇

目送读后心得一

读龙应台的书很早了,杂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心赤城火热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质和文学内核剥茧、刻画得丝丝入扣,直指核心。她关心时事、热爱和平,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众知识分子,大家对她的评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而我的感觉则是:如果说索尔尼仁琴被誉为是“俄罗斯的良心”,那么龙应台可否说是“台湾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主打温情牌,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本书的同名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上大学,父母送校后离开时我并没有回头,反而是马上扎入新生火热的报名中去;生孩子出产房,他们炙热的眼神送来的温暖和关切,在得知父母双双得重病,去医生办公室代表家属签字时,那被迅速关在大门外焦虑的眼神……

打开邮箱,第一封邮件永远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结婚后给我发的一封信,题目是《女儿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情人》这篇转载的文章,结尾他写道“音音,老爸没有息,你知道吗?在你结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泪一晚上啊!不知道别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这样?”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标题就已泣不成声,一切也都尽在不言中,而此时,远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会常常透过天幕冲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亲人“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以为理所当然,但当父母都渐渐老去或去世时,曾经的点点滴滴会经常无意识地在浮现在脑海,年纪越大,浮现的时刻就越多……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低低浅浅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那几乎可以穿越时光的眼神指引着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送别,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读后心得二

201x年的暑假即将结束,在这个假期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亲”这个词。

《目送》,这本其妙的书。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完全没有华丽的影子,也没什么大悲大喜。但却能让人很认真地读下去,在无形间净化着我们那被尘埃腐蚀的心灵。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多么朴实的文字,却触动了我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细想想,好像也真的是这样。年幼时的我们,总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向着朝阳迈去,而顺着我们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会发现,在那个最隐蔽的角落里,总有一个或两个人,他们的眼神,从我们出现在这世界上时,就从未离开过。他们或许期待,或许渴望我们的一回眸,一丝观注,但我们一直没给过。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们的眼神时,那里总是带着说不清的深情与期盼。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我们也成为那个望背影的人时,才会真切的体会到父母那份痛楚与沉默。小时候父母把我们当孩子,父母老了我们把他们当成孩子。那时,我们可能会懊悔,懊悔曾经的无知,但时间不留给我们一点机会,我们想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一切的感受,可被时间悄声无息地挡住了。时间让我们变了,让我们懂得了一切,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不管是时间也好,亲情、爱情、友情也好,该经历的会经历,该遗失的会遗失。生命是一条无法回转的轨道,我们必须按照这轨道上的路标走,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有些感受只能一个人体会,有些眼泪只能一个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个人承担,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走。明白了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长了吧。

《目送》这个光阴岁月的故事是属于别人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在时光消逝中成长度过,我们的皮肤会由光滑到粗糙,我们的背影会由高大到佝偻,我们曾经拥有的也都会一一消失。这看起来是一场永恒的遗憾,但我们却能从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炼出最纯净的心灵,最温馨的回忆。

龙应台的文字是我最欣赏的,它如清晨的雨露,清新朝气,如黑暗的火焰,温暖明亮,带给我一种很平静的感觉。在这喧嚣杂乱的社会中读着她的书,我的世界竟也莫名的变得安静了......

目送读后心得三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次读到这句话内心都会为之一动!

当好朋友送我这本书时,读了扉页上这句话,感觉到的是生命的厚重,而内心又有无法言说的心酸和无奈,特别是再次翻开这本书又是两年后,在这中间多少找到了渐行渐远的我们自己的影子,那心酸和无奈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也将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我们目送着远去的背影,也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有时候我们必须走,有时候我们必须去送,走时大可一心离开,而送时我们在那个慢慢的远去的背影后承受不舍,那种滋味最是心酸。

我的童年时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那时每天上学,外祖父每天都会送我到村口,有时走了好远,一回头,他都还在那里。那时怎懂得他的目送中有着担忧和不舍,我又是多么容易从他的护送下溜走,到了路口拐个弯就消失在他的视线里。直到有一天我已经快二十岁,他也从哪个刚刚年过半百的人,进入古稀之年,记得最后一次回去看他,然后我要走,连胡子都已花白的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而那竟是最后一面,依旧是他看着我的背影离开,从此那头不再有他的那份牵挂,无论我怎么回头,先我而去的最后留给我的依旧只是一个背影。渐渐的我用“生老病死时间常态”看着那些必然先走的人。

上个寒假收假时,老妈在厨房里切菜,我在厨房里一边偷吃东西一边问老妈,“我就要上学去了,你都不留我?

老妈头都没抬说“留得住我就留了,等你工作了我就更难见你们一面了。”这中间有多少无奈和心酸大概老妈早就尝够了,干脆默默无语的看着我们每次离开,看着我们渐行渐远。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如果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唯有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将目光落在我们的脸上,而不是望眼相送。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5篇

与丁心仪的访谈

平时喜欢看哪一类型的作品,喜欢哪些作家?

我喜欢有故事性的作品,喜欢看小说。短小、哲理性的杂志也常用来消遣,像《意林》《青年文摘》,有时还会看批判性、议论性的文字,比如龙应台的《野火集》我也蛮喜欢的。漫画我也常常看,像宫崎骏的、庸的、卜劳恩的,这类能放松心情的漫画, 我觉得是最能触动人心的,它们往往蕴含哲理却不难嚼。名著还是比较喜欢《红楼梦》。

你觉得阅读对你写作有什么作用?

阅读对写作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浅层的阅读后,我会有意识地模仿阅读时遇到的好词句,或略加修改,把好句变成有自己特色的词句;而深度的阅读,就该是能读懂文章的内涵,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阅读对写作有帮助,但从来没有人能保证你读了书作文就能增几分,阅读是要靠积累的,要靠多样化涉猎,再加精读。我的语文老师说过:“读一本名著远比读一本满分作文书有用。”作文书的确能使考场作文多几分,但却不能使写作能力有很大提升,就好比竭泽而渔不是长久之计。

“两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如何收集写作题材?

只要细心观察,总能发现校园中的大大小小、细碎的事,它可能是最贴近你的生活题材,它们可能就是你作文的主角。比如,回家乘坐的公交车就是很好的观察点,车上各色各样的人,他们的对话、穿着,你都可以尝试着描写。选一个靠窗的位置,那些一闪而过的风景有时会激发你的灵感,我的一些作文就是在公交车上构思的。一年中总要旅行吧,肯定会遇到奇怪的人、有趣的事,不一定要写游记,只要把事记下来就好了,字数少一点有什么关系?只要多观察多记录就好了。

平时怎么练笔,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

以前,我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有心情、有感触才落笔。现在遇到好的素材,认为能有好文章产生,我还是很愿意尝试一下的。我讨厌写作如同挤牙膏的感觉,这种情况,我就干脆不写。所以我往往有周五构思作文,周日落笔的习惯。

(本刊记者:西西)

同学眼中的丁心仪

我觉得她是一个洒脱、坚强的女生,记忆当中她从未掉过眼泪。短头发的她看上去像是一个男孩子,也有男孩子一样的脾性,可看她写出来的文字,却不会有这种感觉。爱骑单车出去玩,尤其是当她写不出文章的时候,她说她会去公园走走,这样说来,她也算是一个“爱小情调,会小文艺”的人。

(同班同学:舒渊文)

她有个外号叫“大仪”,就是因为她平时性格大大咧咧的缘故。她很乐观,喜欢跟别人开玩笑,跟她相处你不会有压力。大仪热爱看书,不管是名著还是杂志,一拿到手她就要一口气看完,什么都阻挡不了。也正因如此,我每次跟她去书城做作业都备感压力:我正写着呢,不知何时身边空了——她又看书去了。我经常说她“毫无自制力”,她听了后哈哈一笑,略带点不好意思,但下一次仍旧我行我素。

(同班同学:袁欣晨)

老师眼中的丁心仪

她文静,像低飞的鹭鸶,却总能在要害处发表点睛之见,顿时教室的湖面鳞波荡漾,更宽广的天地出现了。之后更是惊喜连连,谈及名家,翻看随笔,总是能看到她清丽摇曳的文字和不断深入的思考。丰厚的积累令人感叹不已,是源于从小的家庭熏陶,还是因为博览群书时的兴趣使然?

她读龙应台的各种风格的作品,分析她的笔触和色调:“我觉得她文章的成功如同气势磅礴的瀑布,周围的悬崖峭壁都是衬托,最初靠的是源头,而源头即是观察与感触。……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她爱龙应台的杂文《野火集》,也喜她的亲子书信《亲爱的安德烈》,还爱她的散文集《目送》,她读出:“她告诉我们生与死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其实,在别人的笔端,读出的恰恰是自己的内心。

她读,更写,听从内心而写。

她用柔和似羽的眼逡巡童年的岁月,深思生活。就如这次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初赛作品《遗失的美好》,就是平常周末的随笔。文字清新亮丽,犹如透明而斑斓的水晶,却又不乏沉淀后的理性思考。很难得在一个初中女生身上看到,将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对生命的深邃体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而复试环节的命题作文,她选择了难度较大的《生活的味道》。令人欣喜地看到,在她细腻的文字基本功之上,将审美之境、理性之思结合得如此相得益彰。她开篇即写孩子眼里的傍晚:“明晃晃的太阳照了一整个白天。清澄的蓝天没有一丝云翳。晚了,蓝色渐渐变为苹果的颜色,再变成橙子的颜色,最后掉进了那片四合的葡萄色中。”她用节制的语句描述亲人:“此后的每天,他(爷爷——笔者注)都会准时把早饭喂给奶奶,然后招呼我去吃饭,且菜肴常变。今天白粥,明天馒头、咸菜,后天茶叶蛋、豆浆,从不重复。可是因为自己年少的倔强,还是不怎么亲近他。只觉得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日后坚定地长成遮天蔽日的模样。”她写亲情不矫情,在笔端的冷静中却富有张力。爷爷病去,她在结尾尝试描述时间的味道:“时间是柠檬糖的味道,没吃过的人觉得它是酸的,真的品尝过的人才知道,它入口是甜的。”这样的哲思,带着同龄人的特质,她还在文中如此过渡:“时间像不停翻滚的浪潮,把最初的温情冲走,几度轮回,再次席卷而来,露出一地金沙”。用以引出写于爷爷去世前几天的下文,如此拂去喧嚣的沉淀,铺出温暖与刺痛夹杂的去世,有一种文字回忆时的淡定和力度。

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其精神史,那么其精神史决定了其文章的格调,而文章的格调与其为人的静气浩然,更是如出一辙了。成人身上都可能浮躁的心,在她的写作上没有。面对荣誉和采访,成人都可能难免的激动和功利,她没有。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大学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