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幼儿游戏

小班幼儿游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班幼儿游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班幼儿游戏

小班幼儿游戏范文第1篇

一、以游戏性的教学情节,培养幼儿的操作常规

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孩子们的东西乱了也经常由成人去帮他们整理。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帮助纠正:“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让孩子说一说、找一找,给动物宝宝们找家,同时也给笔宝宝找家;同时我还可以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啦,让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支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良好的绘画操作习惯。

我们还可以用游戏情节来使幼儿掌握色彩规则和装饰画技巧。比如在绘画活动中我们常常运用丰富的色彩作画,那么如果对小班孩子说“渐变”“对比色”这样的术语,对他们来说就会如同天书一般无法理解。这时我就用“好朋友”手拉手、“好朋友”抱一抱、“好朋友”去串门的游戏语言,来描绘这些绚丽的色彩,讲解颜色如何过渡等等,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二、以游戏性的指导语言,引发幼儿的创作状态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教师可以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导入语,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比如在进行手工活动“美丽的风筝”之前,我事先告诉幼儿,在作品完成后将进行一场“比比谁的风筝飞得高”的游戏活动,一下子激发了幼儿参与制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立即吸引了幼儿学习的注意力。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绘画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孩子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车”,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车。练习螺旋线条可以说“画棒棒糖”。在“五颜六色的棒棒糖”的绘画活动中,有些幼儿就只用一种颜色画,并且画得很大,这时教师适时提醒他:“这根棒棒糖太大了,都吃不完了。老师想吃X颜色的棒棒糖,你能分一个给老师吃吗?”这时幼儿就兴致勃勃地换颜色继续画棒棒糖,并且说还要画好多棒棒糖分给他的好朋友。此时幼儿的积极性就被再次调动起来了。

又如在让幼儿学习画封闭的圆形时,我设计了活动《小鱼学唱歌》。当我出示纸剪的鱼:“小鱼游来了,想请小朋友教它学唱歌。”让幼儿边唱歌边画圆。幼儿唱一句,就在纸鱼的身上画一个圆,句子长就画大圆,句子短就画小圆。老师鼓励幼儿多教小鱼唱几首歌——在鱼形纸上多画圆。画完,引导幼儿看一看,小鱼都唱了哪些歌?小鱼的歌都变成美丽的鱼鳞了。游戏化的练习由于它的游戏性,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积极因素的情绪中,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三、以游戏性的教学内容,启发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对有丰富认知和生活经验的事物比较乐于表现,也易于表现。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内容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事物,最好是孩子身边刚发生和熟悉的故事、游戏、动物等。如《好吃的糖果》、《淘气的小猫咪》等,这种题材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并能发挥出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如活动《笔宝宝跳舞》,以舞会开始了,笔宝宝都来跳舞引入活动。接下来我就演示:红笔宝宝跳个圆圈舞——画圆;绿笔宝宝跳个方饼干舞——画方。再引导幼儿讨论蓝笔宝宝也想跳舞,跳个什么样的舞蹈呢?让幼儿大胆想象,如冰箱舞、苹果舞等。让幼儿边画图像边想象舞蹈的名称。这个活动既满足了幼儿涂鸦,又初步培养了幼儿大胆创造的能力。

四、以游戏性的教学情景,激发幼儿的表现力

小班幼儿的思维尚处于直觉行动阶段,他们喜欢说说、唱唱、跳跳、做做,如果通过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等的介入,借助游戏情节将绘画教学的目的、内容巧妙与游戏结合,使幼儿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并表现出积极地投入。如在绘画活动《种子宝宝长大》中,我们通过游戏让感知种子的生长。小朋友扮成种子,老师当园丁:“快给宝宝喝点水,宝宝长高了、长大了!”(教师带领孩子伸出胳膊,体会一点一点长高的样子。鼓励孩子把种子宝宝画下来“种子一点一点向上长,它们直着长、斜着长、螺旋着长……看看谁的种子宝宝长得高,谁的叶子多。”)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绘画创作。

例如欣赏活动《西班牙之旅》就是在情境中从多纬度地展现米罗作品。整个活动以去西班牙的旅行情境为线索在游戏情境中,孩子们来到美丽的西班牙,观看风光DV,感受异国风情;在老师表演的斗牛舞中,米罗作品从西班牙舞裙上进行了呈现,动态地感受到大师名画;在欢跃的拍点、激情的旋律、狂热的舞蹈中,孩子们踏着节奏感受米罗作品的奇特变换;在奇幻莫测的点线游戏、神奇的魔术变换诱导下,孩子们自由想象着米罗名作上点、线、色彩的万种变幻,天马行空地解读名画在自己眼中的趣味故事,并大胆地在米罗式“线条”上添画,书写自己的涂鸦语汇……充分地感受艺术的美。

小班幼儿游戏范文第2篇

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的理解还浮与表面,他们生活经验的缺乏以及社会经历的单薄,导致他们在角色游戏中不能很好地发挥,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们通常表现的是独自游戏,与同伴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不能把自己与角色相融。对游戏材料的使用也不充分,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方能简单地利用起来。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随意性大,对成人的活动充满了好奇与渴望,总喜欢去碰一碰,学一学,但是由于扮演角色的能力差,模仿起来总让人忍俊不禁。针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进行情况,我作了了以下经验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应注意的适宜

1、材料的投放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小班幼儿年龄尚小,材料投放不要过于复杂,这样即使能一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一会他们就会感觉到乏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他们会容易松懈,不愿认真投入。但是如果材料过于单调又引不起幼儿的兴趣,因此要根据主题的更换时常投放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符的游戏材料。

2、材料的投放既要保证有品种,又要保证有数量。

小班幼儿的活动比较简单,容易受他人影响,而且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很强。一旦发现他人的游戏很好玩,自己马上会跟着模仿,而且兴趣很浓。因此我们必须为幼儿准备足够量的材料,保证他们想模仿别人时能拿到与他人一样的材料进行游戏。如在小吃店放上足够品种的点心,随时供应幼儿来品尝。幼儿看到同伴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点心,自己肯定也会蠢蠢欲动,但是如果材料投放的不多,就满足不了幼儿的游戏欲望了。同时品种得到了保证,数量也应该多些,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游戏材料在数量和品种上有了保证之后,幼儿才能在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了。

二、为幼儿创设合理多样的游戏环境

1、结合主题创设游戏环境。结合主题活动,创设合适的游戏区域,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情境化的游戏形式,能使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同时游戏对主题的发展也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常常有些内容光靠一个教学活动是难以达成的,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则会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发展。而当游戏和主题相结合时,主题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对游戏的发展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能使游戏的发展进一步深入,更加丰富。因为在主题的开展中,幼儿能获得相应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使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应用,从而促进游戏的更好发展。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体现整体性,而且也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因此,每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往往都是围绕幼儿的兴趣所在,通过结合主题来创设相应的环境是较适宜可行的。如:主题活动《我的故事》, 幼儿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很感兴趣,当把幼儿自己的照片与成长经历中的相关材料投放在区域游戏中的时候,幼儿马上对其产生了兴趣,和同伴交流着自己成长中快乐的事情。这不仅加深了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认识和了解,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符合的游戏环境。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生活经验的浅薄,很多时候,游戏环境的过于复杂会直接影响他们在游戏中的角色投入。如在小班创设“我与时间赛跑”游戏区,让幼儿学会看时间,懂得时间的宝贵性。虽然幼儿开始会兴趣满满,但是他们对于钟表或者说是时间没有多大的概念,很快的就会消失对该游戏的兴趣。因此,为小班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必须在他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筹划。小班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当境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环境,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创设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活动中更好地发展。例如,我们在开展“车轮滚滚”这一主题时,创设了“逛车市”、“加油站”等游戏环境,幼儿置身其中,能更好地投入其中,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大大地提高了。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已经了解了汽车的作用,认识了常见的交通标志,也知道了加油站的作用。所以玩的时候,幼儿更加投入,把自己的所知所想都融入在了游戏当中。

三、观察介入,巧妙开展随机教育

游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这时需要老师及时、有效地介入并教育,促使游戏继续开展。那什么样的介入才是适时介入呢?上海著名的游戏专家徐则民认为:在观察的基础上确定介入的时机和方法,或平行游戏、或扮演对应性角色、或适度引导必须因人而异。”不难看出,学会观察是一个老师必备的品质,与随机教育相辅相成。在此,我结合班内游戏现象,来进一步阐述观察和随机教育对提高小班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性。

实录一:“麦德龙超市”里,芸芸是服务生,正耐心地等待客人上门买东西。可是许久没有客人来。我察觉到了她的“无所事事”,于是我以客人的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却拿也拿不动。这时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此后,超市的服务员就多了一项送货上门的服务,深受顾客的欢迎。

分析:当游戏内容贫乏、情节单一时,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会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游戏内容,丰富了游戏情节。

实录二:当大家专注地玩游戏时,一阵不和谐的声音从赛车场传了过来。我循声望去,只见豪豪和家乐正为一面裁判用的小红旗争得面红耳赤。家乐是赛车队员,他紧紧地拽着红旗的一角:“我要拿这个!”豪豪是裁判、个头大,他也不示弱:“不,我是裁判,应该我拿。你去拿赛车。”旁边的队员也纷纷说:“裁判才可以拿红旗。”“不,我要做裁判。”家乐还是执拗着不松手,并用求助的目光寻找着老师。 看到场面依旧僵持着,我灵机一动,觉得该我出场了。我拉着娃娃家的妈妈和宝宝去赛车场,边走边大声说:“听说今天赛车队里有个队员叫家乐,开车很棒的。我们去看他比赛吧!”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坐在看台上等候,他俩还在犹豫着。我顺势喊道:“裁判,比赛可以开始了吗?我们来帮家乐加油了!”没等豪豪回答我,家乐赶紧回去拿起赛车来到了起点处准备。豪豪看看我,我示意他可以发令了。于是,豪豪很神气地开始指挥起来:“预备-―开始-―我宣布――第一名家乐,第二名展鹏――好,下一队,准备。”有模有样地指挥让现场气氛越来越高涨。

家乐因为得了第一名也很开心,兴冲冲地跑过来:“老师,我得了第一名。”“对呀,你这个赛车手真厉害!下次我还来看你比赛,为你加油!”听了我的话,家乐开心地跑去告诉伙伴,早忘了争红旗的事了。

分析:角色间发生冲突是小班游戏中常出现的现象,关键是看老师如何进行随机教育。案例中家乐的转变,从争抢角色到投入角色并获得满足源于老师巧妙的隐性指导。倘若老师直接干涉,以成人的身份和权威来解决孩子们的纠纷,使游戏继续,这显然不是治根的好办法。但如果老师积极转换角色,放下自己的身份和权威,投入到游戏中,那么你的指导和建议就会很自然,孩子们也容易接受,矛盾解决了,交流变多了,游戏水平也会提高。

四、机制回应游戏中的生成内容

注意观察的老师会发现:幼儿常常会在游戏中突发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为,生出一些奇思妙想,像“娃娃家着火了”“娃娃尿床了”这些想法从幼儿的脑子里蹦出来,往往会给老师临场的考验。老师如何接住孩子抛出的火花呢?

1、顺。即不介入,也不干预,以等待和观察为主,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与活动开展的需要,促使游戏开展得有声有色。

“娃娃尿床了,我来给她晒被子。”慧慧边对爸爸说,边爬到了椅子上,把被子挂在了栏杆上,再把娃娃的衣服、裤子都脱下来,和爸爸一起晾好。过了一会,“好了,晒干了。”两人开始忙着收被子、穿衣服,着实忙了一下午。我在旁边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并不参与,而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感到很有成就感。

2、引。即教师在观察个别幼儿的生成活动时,抓住关键问题,把小事放大,将个体经验引发为群体经验。如在回应“娃娃家着火了”的生成情节时,我在游戏评价时与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失火?着火后该怎么办?如何避免着火?通过与幼儿的讨论,知道了防火的知识,也能减少下次出现这种游戏情节的几率。

3、推。即当幼儿由于缺乏经验,生成的游戏情节留于表面时,教师就需要推幼儿一把,借助当时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材料,直接把幼儿的游戏经验推向。教师要成为幼儿生成活动的支持者。

如佳佳在娃娃家炒菜,因为没有人与她分享,只好悻悻地炒来炒去,也不见她盛出来,老师这时走过去,坐下来随口问了一句:“怎么没有客人来啊?”佳佳难过地说:“他们都不喜欢和我玩,说我笨。”说完要哭的样子。面对幼儿突发的自卑心理,老师在这时就要推一把:“谁说的,我就很喜欢佳佳,你看你多会炒菜啊。走,我们去找找也喜欢你的人”

于是,我带着佳佳到了美发屋、医院、超市,问问他们喜欢佳佳吗,喜欢她的什么地方?孩子们看到佳佳害羞的样子和老师期待的目光,开始很认真地回忆佳佳的好,最后都肯定地告诉我们,他们喜欢佳佳,因为她很乖巧、听话、对老师有礼貌,不争抢玩具等。佳佳听到孩子们的回答都破涕为笑了,很开心地回到娃娃家,开始热情地招呼客人。

是顺是引还是推,都要因人而异,见机行事,最终以幼儿活动状态和游戏发展来判断策略是否有效。

五、关注游戏主题的保鲜期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着每个游戏每样事物都有它的保鲜期。过了这个保鲜期,再好的东西也会索然无味。徐则民老师也提醒我们:“当游戏内容缺乏吸引力了,没有人玩了,就可以缩小或取消。”所以我们要多关注游戏主题的动态变化,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当主题已经不在适用,就应果断取消。

记得上学期我们开设了游戏区“手套铺”,是根据生成活动《大手套》延伸的,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正是寒冷的冬季,正需要手套取暖。所以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出了手套铺。但随着生成活动的结束,幼儿对买手套、给娃娃戴手套这样的游戏情节已经兴趣索然了,那么意味着手套铺该功成身退了。当然,教师在新开一个游戏主题时,要对该主题对孩子的吸引力做预先的价值判断,因为它将重新点燃孩子的游戏热情。

六、重点评价,积累游戏经验

游戏评价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为下次游戏积累经验。可能很多老师跟我有同样的疑惑,游戏结束时,如何进行有效地评价。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游戏虽结束了,幼儿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或者用期盼的目光等待着与老师交流分享,来获取肯定和表扬。对此,我心里也有一个原则:不要面面俱到,但重点交流不可少。重点交流不等于定点交流(只交流一个问题)。一次交流涉及到了情感、认知、能力、习惯和情感态度,就是好的交流。

小班幼儿游戏范文第3篇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区角

根据幼儿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我们创设了和幼儿生活贴近的六个平行的游戏区角,他们分别是娃娃家、厨房、餐厅、喂小动物、图书区和巧手区。在娃娃家,我们提供给幼儿各种毛绒玩具、靠垫、摇篮、婴儿衣物、梳妆台等等,让幼儿模拟家人在家所做的一切事务,让幼儿觉得进入娃娃家就像进入自己家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创设温馨的家的感觉。这样形象具体的情景化,让幼儿易于投入到角色游戏中去,扮演他们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厨房区角,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厨具如菜板、刀、锅碗瓢盆等等,还提供了新鲜蔬菜,让幼儿去体验自己动手做饭的快乐;在餐厅区角,我们营造了餐厅的氛围,这是配合厨房区角开展的,它可以让小厨师体会到做饭获得的成就感,同时让顾客(美食员)也能享受到被招待的感觉;在喂小动物的区角,幼儿可以模仿家人如何照顾他们的方式去照顾他们所喜欢的小动物。同时喂豆豆,能促进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在图书区角,幼儿可从书上的图片获得知识,开拓眼界;在巧手区角,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扣花花、扣苹果,或去贴扣子等等,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而且通过游戏能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

现象:在第一次游戏中,我们让幼儿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区角,结果大多数幼儿都首先选择了进入娃娃家。但进入之后,有的摆弄下娃娃,有的玩玩摇篮,有的动动梳妆台,然后就串入到其他区角去了,在其他区角时,他们也是东摆弄一下,西摆弄一下,毫无目的地玩着。

分析: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为他们的游戏提供了素材,也就是说游戏是以幼儿生活经验作为基石的。因此他们对与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也是最为熟悉的娃娃家表现出了强烈的欲望。但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再加上人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对新鲜的事物都想去尝试一下,所以会出现幼儿在各个区角中穿梭。

调整:我们在游戏后,和幼儿进行了讨论,每个区角都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让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加以运用,这样不仅让幼儿充分地了解各个区角的作用和功能,而且由于幼儿亲自加入讨论中,会加深他们对讨论问题的记忆。

二、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调整游戏材料

经过上次开展游戏时出现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整。(1)游戏之前,重温各个区角的功能,让幼儿清楚的知道,到每个区角里去,可以玩些什么。(2)在三个娃娃家门前,我们各增加了3双小脚,代表每个娃娃家区角就只能进三个小朋友。如果人数够了,幼儿可自主选择其他区角进行游戏。(3)增加了糖纸,让幼儿自己动手包他们最喜欢的糖果,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区角的材料,而且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在喂小动物区除了提供雪豆和勺子外,我们还添加了核桃和筷子,这样更能适合动手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所有幼儿进行操作。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通过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改善,给所有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材料,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幼儿的需要。

现象:开放各个区角游戏,没有出现第一次蜂拥而至到娃娃家的现象。大多数幼儿选择好喜欢的区角之后,就摆弄起来。如娃娃家的幼儿,有的照顾娃娃睡觉,有的给娃娃打扮,有的给娃娃穿衣服,有的给娃娃喂吃的;厨房区角的幼儿,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炒菜,有的给餐厅区的顾客送去美味的食物;喂小动物区的幼儿更多了,因为添加了不同难易的材料,让更多幼儿对此充满兴趣;图书区的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着自己和老师一起制作的自制图书;巧手区的幼儿,有的扣苹果,有的扣花花,有的粘花花。总之,各个区角的绝大多数幼儿玩的很高兴,并且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再有第一次进入各个区角的茫然。

小班幼儿游戏范文第4篇

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群体的果果,利用她与生俱来的“游戏力”――一种自信,活力,或者说是一种游戏的情趣,吸引了众多的渴望游戏却又缺乏“游戏力”的小“粉丝”,自然地成为这一个游戏群体的中心。在游戏中果果带给了教师不一样的一面。

在角色游戏中:

每次在开始进行角色游戏的时,个别幼儿只会自己玩耍。于是教师想通过能力强的幼儿领带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果果活泼、热爱交朋友,与九毛坐在一组上。于是教师让果果在家中担任妈妈的职责,活泼可爱的她经常会主动与内向胆小的小客人九毛进行交流。九毛对于果果的问题和热情无动于衷,这让果果感到很无奈。但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果果重新燃起了热情,不停地拿着自己的物品与九毛进行分享,最后九毛终于与果果开始了简单的交流,对果果展现出了笑容。

在区域游戏中:

果果和九毛在娃娃家中建立了初步的情感,在区域游戏时九毛会开始模仿果果搭建的玩具进行仿造,同时由于小班幼儿没有集体意识,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一会就会去抢他人的玩具。这时果果会主动告诉老师,有时还会帮九毛要回来。虽然九毛在旁边仍旧一声不吭,但是在九毛心里开始慢慢地信任果果,喜欢跟着果果游戏。在游戏时会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地与果果说话。

二、社会性的定义

幼儿从三岁开始有了社会性,即从小班开始幼儿有了社会性,开始关心周围的小朋友,逐渐能和小朋友玩了,也产生了同情心。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小社会里,而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可以扩大他们的生活圈子,让他们结交伙伴、学习交往与相处、增长认识和交往能力。

三、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

幼儿作为社会的一个独立成员,开始具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和起着一定社会作用,开始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与事,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态度、愿望与要求。

游戏中,小班幼儿的反应往往是非常直接与坦率的,在与同伴合作游戏时,不同的幼儿带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也会做出各不相同的具w表现,即使面对同样的玩具,也会玩出不一样的花样。由此可见同伴交往可为幼儿提供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

(一)角色游戏中幼儿社会语言的发展

角色游戏符合了幼儿爱玩、爱模仿、爱表现的天性,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世界。

在案例中,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刚入学的幼儿比较排斥教师的接触,但是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没有隔阂的。教师通过让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通过让活泼的幼儿带领内向的幼儿进行游戏;通过让能干的幼儿带领“糊涂”的幼儿进行游戏。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简单交流与互动,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二)区域游戏中幼儿社会规则的发展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要遵守活动的常规和规则,克服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案例中,九毛胆小,经常会有幼儿“欺负”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小班幼儿没有接触过集体生活,他们没有集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幼儿是家长的重心与宝贝,所以集体意识淡薄,没有团结、合作的观念。在区域游戏中经常会让幼儿一同玩同一款玩具,这就需要幼儿学着合作游戏、学着谦让游戏,慢慢树立集体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

四、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合作性游戏,引导幼儿积极的交往

在案例中,我们发现一些合作的游戏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接触交往机会,也能使小班幼儿有更多机会来模仿社会成员的良好交往行为,从而较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如角色游戏娃娃家,让幼儿在活动中模仿成人的劳动,可以让幼儿模仿爷爷奶奶煮饭烧菜,模仿爸爸妈妈上班照顾孩子。让幼儿在游戏中分工合作,引导幼儿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引导幼儿积极的交往。

(二)利用竞技类游戏,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

小班幼儿刚来园时还不会关心同伴,看到同伴不小心摔倒时不会主动帮忙反而还会讥笑他,在游戏中也不能很好地与同伴交往,没有集体意识。不知道怎样处理与同伴发生的争执,怎样与同伴分享快乐等。

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增加集体意识,让幼儿在欢乐的同时也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如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判断输赢,幼儿会为小组的优胜而努力,同时会为了赢得的比赛而齐声呐喊“加油”,此时此刻,他们每个人都融进了集体当中。幼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同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五、结语

小班幼儿游戏范文第5篇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在绘画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以乱涂乱画和涂鸦为主,满足于自身的动觉所产生的快乐感。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较弱,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都有明显的随意性。如:幼儿喜欢绘画,只是因为笔能在纸上划出各种痕迹,至于要画成什么,他们是从不关心的。在幼儿时期尤其是小班幼儿非常渴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他们缺乏独立从事活动所应具备的经验与能力,这就产生了实践与经验之间的重大矛盾。游戏活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形式,在小班幼儿不能完全区分绘画和游戏的时候,他们常常把绘画当作游戏,因此绘画也可以作为幼儿调节矛盾,表达自我的一种外在游戏形式。

二、以幼儿为主体,构建游戏化绘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定位

以游戏化绘画教学为特征的艺术课程,我们将其目标定位在:

1 创设和营造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内,体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形成事物的初步印象。

2 以游戏为载体,以初步形象为基础,鼓励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大胆地自我表现和创造,培养幼儿的美感。

3 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方式,灵活机动地给予幼儿意想不到的鼓励,让游戏化绘画在期待中延伸。

(二)游戏化绘画教学的内容选择。

1 广而浅。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决定了幼儿绘画内容的粗浅程度。只有选择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绘画内容,挖掘幼儿能直接感知体验的题材,才能使教育目标恰当地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如:“五彩的太阳”,“水果娃娃聚会”等等。这些内容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幼儿非常喜欢。

2 趣而奇。

小班幼儿大多喜欢形状新奇,颜色鲜艳的事物,教师在选择“广而浅”内容的同时,要更多的考虑到有趣和新奇。如在进行“欢乐的曲线”教学时,我先请幼儿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地舞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曲线。并根据幼儿舞动彩带的情形,记录不同方向,不同形态的曲线。然后教师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情景:请小朋友帮我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接着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曲线形态自由地表现。最后请幼儿把彩带的一头塞在裤腰扮演小鱼,游到每个“池塘”看一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家”。整个活动,教师都努力营造着有趣又新奇的氛围,让幼儿在动中体验,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游戏化绘画教学的特征。

三、在绘画过程中努力创造、运用多种游戏手段。

(一)绘画活动以游戏的口吻导入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当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时,孩子们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幻想地尽情发挥。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绘画活动“气球宝宝”的开始部分,我先问他们玩过气球宝宝吗?气球宝宝是怎么样的?然后我再给幼儿边示范画气球边讲故事:“有一天,许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气球离开了妈妈到天上去旅游,他们飞到了高高的天上,有些气球因为看到美丽的风景而好开心,有些气球因为在这么高的天上有点害怕,有几只气球被风一吹,翻起了跟头,他们觉得真好玩,有的却被吓得哭了。”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画气球宝宝的兴趣,他们也是边讲边画,画出来的气球宝宝各不相同。教师利用小年龄段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二)选择的绘画材料要丰富,让孩子觉得绘画是在游戏。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毛线拖画,提供吸管吹画等。如在毛线拖画活动“美丽的手帕”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粗细不同的线,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在白纸上拖画,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交织在一起,一块美丽的手帕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要制作手帕――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年龄段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运用故事、儿歌游戏化教学。

在游戏绘画活动中,老师还可以将语言渗透在绘画活动中,把绘画主题编成一个个故事或一首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自由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绘画内容,陶冶情操。如:画小鸡时我们先把小鸡编成一首儿歌:

小鸡小鸡真可爱,

头儿身体圆又圆,

嘴巴尖尖捉虫子,

竹叶脚儿地上踩,

圆溜溜的眼睛,

骨碌碌地转呀,

哈哈--好大的一条虫子哟!

概括地描述小鸡的特征及基本的绘画步骤,使幼儿知道第一步画什么,第二步又画什么……然后我们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鸡妈妈,把小朋友分成六组,玩“给鸡妈妈找小鸡”的游戏。幼儿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引导和自己灵巧的小手,给鸡妈妈找回了许多可爱的鸡宝宝(在纸上画了许多小鸡)。绘画后,幼儿之间边念儿歌边找朋友,开心极了,兴奋极了。

(四)创设美术活动区角,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绘画兴趣和技能。

平时,除了较为正规的游戏化集体绘画活动外,老师还可以经常为幼儿准备一些美术材料,设置成美术角,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如在区角中投放了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幼儿在兔子旁边画了绿绿的小草:有的幼儿画上了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印上了嫩嫩的青菜;更有有趣稚拙的情景:苗苗小朋友在小白兔的脸上画满了黑点,并且自言自语地嚷嚷“下雨了,下雨了”,后来他又使劲画了个大圈,表示“小白兔撑着雨伞”。在这样开放性的游戏化绘画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兴趣更高了。

四、运用游戏化的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游戏化的绘画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画小鱼时,我们对幼儿说:“谁画的鱼儿最漂亮,小猫就会来钓鱼。”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为了招徕“小猫”,他们画鱼儿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评价时,教师一边观察巡视,一边在幼儿的作品旁印上不同数目的“小猫”印章。幼儿一边数,一边兴奋地交流着:“我有三只小猫来钓鱼,你呢?”“我比你更多,我有五只小猫呢。”洋洋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这儿只来了一只小猫,明天我画许多许多漂亮的鱼儿,你能多请几只小猫咪吗?”我微笑地朝他点头,表示非常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