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我国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特点

(一)原料供给较为充足

杂粮主食产品原料主要有谷子、高粱、荞麦、糜黍、燕麦、大麦(青稞)、芸豆、绿豆、小豆、豇豆、豌豆、蚕豆等小宗粮豆。我国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公顷左右,2012年总产量约为1200万吨,其中主食消费约占40%以上,同时工业化主食加工总量稳步提高,供应较为充足,原料价格随季节和国际市场波动,整体有所上升。

(二)加工生产需求旺盛

目前,由于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摄入过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种现代“富贵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加之工作压力过大,各种处在亚健康状况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据卫生部调查,我国有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富贵病”的治疗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医务工作者也多次发表调查报告,对富裕起来的中国“富贵病”的发展情况感到忧虑,预计2015年“富贵病”在中国更广泛流行。在杂粮总体热销的大背景下,发展杂粮主食加工产业,在改变传统消费方式、拓展杂粮消费群体和空间的同时,有效缓解我国各种“富贵病”的发病几率。

(三)领域不断扩展,产品趋向多元化

近年来,杂粮主食加工业适应消费趋势变化、拓展生产领域,逐步实现以生产传统杂粮米面制品为主,向以生产多种类主餐食品转变,品种多元化初步形成。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六类制品:一是杂粮面食类,包括杂粮馒头、发糕、面包、豆沙包、挂面、生鲜面、半干面、挤压预热面、免煮面等;二是杂粮米类,包括燕麦米、燕麦片、荞麦米、苦荞米、脱皮绿豆米、脱皮豌豆米、杂粮营养再造米等;三是粥羹类,包括八宝粥、青棵糌粑、黑芝麻胡、豌豆糊等;四是佐餐饮品类,包括苦荞茶、大麦茶、燕麦乳饮料、绿豆爽等佐餐代餐饮品;五是糕点类,包括苦荞萨其玛、绿豆糕、豌豆黄、杂粮饼干、月饼等;六是其他预加工杂粮制品,包括莜面窝窝、荞面猫耳朵、黄米面炸糕、蜜汁芸豆、冷冻食品等。

(四)杂粮加工企业规模数量进一步增加

各级政府相继规划地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出台引导扶持政策、招商引资办法,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增值,为加工企业营造了适宜的发展环境,使得一批龙头企业聪颖而出,目前全国杂粮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约2000家,制粉、碾米等初级加工企业占50%,以主食和特色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占50%。以燕麦为例,桂林西麦企业集团、内蒙古塞宝燕麦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鑫邦燕麦食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专营企业是国内市场燕麦片的主要供应商。2012年,桂林西麦企业集团投资3.1亿元,在河北定兴县新建的5.5万吨燕麦系列产品北方生产基地竣工投产;台湾钰统等外资企业在上海地区新建两条年产3万吨燕麦片加工生产线。燕麦米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杂粮主食制品,其营养价值较高、口感风味有特色,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已成为西麦、赛宝及张家口地区众多燕麦加工企业的新型骨干产品。内蒙古三主粮有限公司、山西晋西口农副产品公司等一批加工企业也形成了规模加工能力,对国内燕麦米市场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产品供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规模型燕麦主食产品加工企业就有近百家。

二、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竞争力

杂粮主食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点多面广,分散经营,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规模小,产品输出功能弱,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也很难满足出口需求。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和产品优化升级能力,是制约杂粮主食加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二)初级产品多,营养美味食品少

杂粮主食产品种类较多但多为初级或简单加工产品,以杂粮面粉、杂粮米或以杂粮米面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主食产品,主要凭借特色原料对有食用习惯、部分疾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的吸引,占有一定市场。但品种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营养、美味、快捷、方便和药用保健产品的消费需求。

(三)科企结亲少,创新机制弱

杂粮企业包括杂粮主食加工企业在内,普遍只重短期利益而缺乏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缺乏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科技的支撑,新技术应用、新成果转化的超前创新意识较淡薄。

(四)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管理混乱

杂粮主食产品种类繁多,但相关标准体系严重欠缺。产品以企业标准为主,部分产品借用大宗粮食食品的行业标准,无法体现杂粮的功能和效果。而且各类主食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范,已不能适应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要求。一些以手工作坊为主的产品,仅依靠一个卫生许可证进行监督控制,根本谈不上质量管理。

三、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引导

杂粮应享受与大宗作物相同甚至更优惠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主产区多集中在老少边贫地区,应以杂粮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强杂粮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重点建设规范性有机、绿色杂粮生产基地,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二)市场带动 促进杂粮产业化开发

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培植具有良好前景和高技术含量的杂粮深加工、贸易企业集团,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杂粮产业化开发实体和品牌主体,有效带动可持续发展的杂粮产业经济。

(三)引进和研制相结合 开发杂粮主食化加工设备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设备研究、设计和生产,主要是围绕大宗粮食加工而展开的,有些杂粮无完善的加工工艺,也无先进的加工设备相配套。以荞麦制米(糁)和制粉为列,加工出的荞麦粉,粉中有壳、壳中含粉、麸中带粉,粉质差、颗粒粗、出品率低。瑞士布勒公司曾为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设计建成了生产能力为1t/h的荞麦米和荞麦粉加工生产线。可以通过对国外关键设备的引进,与自行研制相结合,在荞麦产区建立现代化的荞麦加工生产线,分级生产荞麦米(糁)、养麦精粉、颗粒粉、疗效粉(外层粉)及全麦粉和洁净的养麦壳(用于枕头、床垫等),既能满足养麦产品出口的要求,又能为养麦主食与特色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多样的基础原料。

(四)整合资源 加大科技有效投入

规划和建设杂粮工程化专业技术平台、发展论坛等组织架构,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科学整合现有人才设施等科技资源,组建合理高效的科技开发和专家智能团队,加大相关学科的科技的有效投入,突出基础研究和深加工关键技术、工程化技术开发研究,以杂粮深加工增值、农民增收和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为突破口,促进杂粮产业的加速发展。

(五)挖掘民间美味食品

挖掘民间美味食品独特配方及工艺,加大功能性、营养性及独具口感和风味特色的大众化杂粮主食产品的研究开发;在功能性保健食品、营养性方便食品进行研发配方与创新工艺加大力度,实现杂粮主食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果冻市场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从喜之郎的出现,台尚、徐福记、亲亲的跑马圈地,再到金娃的战略颠覆,果冻市场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十年,150亿的市场份额,每年30%的市场增长率吸引了一大批食品经销商。然而,一个成熟市场的发展往往总是会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

2003年底,伴随着蜡笔小新、哆来阿梦的大举入侵,中国果冻市场又开始了继喜之郎、金娃之后新一轮较量,市场再次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竞争时期。与此同时,近两年来果冻噎死孩子、韩国果冻等负面事件的不断爆光,使得各品牌也不同程度上的受到了重创,行业市场重新洗牌已经刻不容缓!

2004年初,kidoki亮相中国,截止到他们7月份找到我们,kidoki已经先后在广东、浙江、贵州、四川等十几个省市销售近半年时间,企业也曾参加全国性的蒙交会、糖酒会数次,大大小小的广告、活动在各地市场更是推出了不少,然而,产品却始终是不促销不卖货,不是最低价、没有巨额支持经销商不拿货,最终导致企业利润微薄,长期处于疲软状态,被动操作市场。

透过Kidoki现象看食品营销

一:定位清晰是食品营销的市场基础

从市场发展大的营销环境来讲,产品的定位其实就是产品的生命线,是产品能否赢得消费者,巩固市场地位的基本出发点,一个具有市场独特优势的产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定位,好的方向,再好的产品也依然会被淹没在竞品的海洋。对于食品行业来讲,更是如此!

在对企业的深度诊断过程中,我们发现,具有中医博士学位的几位kidoki中国地区老总,对于产品研发和产品的质量尤为重视,在新产品上市之前,几乎有2/3的时间和费用都花在了研发上,对于研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似乎要远远大于产品营销,而当真正产品需要上市销售了,面对消费者、经销商和市场一线的疑问,却茫然了,甚至说不清楚产品的基本卖点是什么?典型的例子就是无论是终端人员面对消费者,还是企业主面对经销商,最困惑、从根本上回答不了的一个问题:kidoki是具有开胃健脾功能的果冻,那究竟是卖果冻?还是卖开胃健脾?定位的模糊,导致kidoki逐渐由大张旗鼓的宣传到避而不谈,使得产品原有优势一点点丧失。

透过kidoki,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些行业中的巨头,喜之郎曾在市场上黯然销售多年,最终因为一个“果冻布丁=喜之郎”的全新定位,最终座上了行业市场的第一把交椅?金娃不也是打着“营养”的旗号跟在了喜之郎之后?无可否认,如果创新仅仅是立足于产品本身,而不是在正确定位方向下,那么这种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短期的、破坏性的创新!

二:细分,功能性食品成为市场发展趋势的核心动力

食品行业是一个门槛低,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速度惊人的行业,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同质化的产品,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消费吸引力。近年来 ,随着保健食品的不断出现,功能性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当功能性食品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细分,则成了新产品上市快速占领市场,争取消费者,占据行业地位的核心动力!

人群细分

在对果冻、保健开胃行业进行的大量市场调研,和对食品行业多年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产品功能上,无论是喜之郎还是金娃,或是台尚、亲亲、蜡笔小新等其它品牌,虽然产品形式、包装、诉求经常更换,但产品的立足点始终都是休闲食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具有可选择性的非必要品!而这一点,也是食品行业其它品类的一个通病,产品往往为“鱼肉”,而消费者为“刀俎”,在市场出发基点上没有任何的主动权!

另外一种情况就象kidoki一样,产品实属保健食品,却没有保健批号,把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仅作为食品贩卖,企业认为是贬低了产品的价值;真正到药店贩卖食品,价格与形象又不匹配,相对药品来讲又过于高端,消费者根本不买帐!

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又可以看到,当大鳄喜之郎面对这样的困难时,它推出了喜之郎cc,消费人群上细分出年轻时尚一族!金娃面对这样的困境,它从产品原料上横向切了一刀,打了个营养的概念。那kidoki想要成功进入果冻市场,该从哪里切入?它保健开胃的功效又应该卖给谁?

在消费人群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在中国,12岁以下的孩子中,85.7%的孩子肠胃状况低下,99%都挑食、厌食,孩子“吃饭难”问题已经成了中国现代社会年轻父母们最为头痛的事情!同时,他们也是果冻市场消费最大的一部分人群,据统计,仅吃一项,平均一个城市家庭每年在孩子身上最少也要消费4000元以上,中国近3亿家庭,这该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由此看来,儿童,无疑是与kidoki产品特质最匹配的消费人群!

找到了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用来战胜竞争对手,构成目标人群购买的卖点又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再次细分。

卖点细分

再次回到产品本身,我们发现,kidoki与前两代果冻的一个显著区别:它不是采用传统的卡拉胶为主,而是采用了中国四大药材基地之一的贵州特产——魔芋!而且无论是在配方上,还是辅料上,企业均采用纯天然的中药调制而成!也就是说kidoki在原料组方上等于开辟了一个非卡拉胶的健康果冻时代!

再次分析,我们看到:以喜之郎为代表的一线品牌,卖的是时尚;以金娃为代表的二三线品牌,卖的是营养;以亲亲、蜡笔小新为代表的低端品牌,卖的是价格!而kidoki要卖的应该是一个以目标消费者——儿童为基点的健康果冻时代!我们从产品本身延伸到了一个行业时代的划分,同时,以“儿童自己的健康果冻”,有效建立了需求者(儿童)与购买者(父母)之间的关联!更直观的讲,kidoki卖的是一个时代,卖的是一种新的育儿方式!

从一种混沌的状态升级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细分,不再是医药保健品行业的专利,而是食品营销,不可或缺的一种长期使用手段!正如功能性食品必然会成为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市场细分工程,也必然会成为食品营销的核心武器!

三:合作,厂商平衡,经销商不再需要半成品

在信息泛滥成灾的今天,食品行业招商也已经开始日益展露头脚。然而,现代招商已经告别了原始的赌博时代,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市场都已经开始趋于平衡,对于经销商来说,只有产品,没有营销的半成品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战略到战术的整合,才是食品经销商越来越愿意看到,越来越愿意踏踏实实操刀的产品!

正是看到了中国经销商的影响力,所以kidoki中国策略的第二步就是招商,拓展品牌全国版图。然而,由于前期策略方向的错位,使得企业面对经销商始终无法大展拳脚。很多资源、支持、策略基于行业市场原有层面,而非切实性的与产品、市场紧密结合。最终导致在与经销商谈判的过程中,纠缠于广告支持、铺底货、返利等细节问题,而对战略战术无一可述,既降低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同时又为产品成功推广上市削减了筹码!

这一点也是很多初次接触招商,想要进行资源整合的食品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具有一定优势的成型产品的同时,还要有一系列的整合策略,实效性的帮助经销商快速启动市场,赚取利润!而非向经销商销售没有策略、没有方法的半成品!我们为kidoki量身打造的市场策略,之所以能够在2个月内迅速启动,就是有效地避免了这一问题,整合制胜,以文化营销为主线,全面帮助经销商炸开行业市场:

1、重视食品的面子工程,从包装上升到品类

包装是食品的门面,是消费者构成消费的第一语言。一个不成功的包装必然会带来一个不成功的品牌。Kidoki上市之初,之所以消费者不买帐,经销商不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包装!

作为一个国际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品牌,完全从需求者——儿童的视觉喜好出发,而忽略了最终购买者——父母对于品牌功效的关注!在接触产品之后没有产生任何记忆点,是很多食品无法撼动黄金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虽然kidoki包装创新性的采用盒式,但无论从设计、品牌背景、质地、功效体现上没有一点可以与产品20.8元的高端价格匹配!

因此,我们认为:包装设计需要市场化、功效化,在满足孩子喜好的同时,体现产品的专业性,促进父母购买是我们重新整合kidoki之后赢得消费者的首要元素!

2、代言人不是平面表现,贴身互动大于明星效应

在明星泛滥成灾的时代,如何让kidoki以一个差异化、更易于消费者接受,并能够与日增值的形象出现?

在一次消费者访谈中,我们发现,食品行业对于具有需求的孩子和最终决定购买的父母来说,具有文化内涵的卡通形象要远远超过明星效应,父母希望通过有教育意义的卡通形象建立与孩子之间沟通的平台,在孩子喜欢产品“吃”的背后,赋予卡通人物对话,“玩”的乐趣!基于此,我们和企业一致通过,大胆采用卡通人物做为kidoki的形象代言,将其命名为kidoki小子!同时,赋予卡通人物人性化,寓教于乐,通过大量的活动、宣传,让孩子亲身接触kidoki,认可产品!带动孩子父母购买!

3、品牌内涵本土化,赋予消费附加价值

我们在kidoki国外背景下,赋予了产品更多本土化的内涵。如杯膜建议企业印上代表中国文化的十二生肖,既增加了整体销售的生动性,同时,带动了孩子购买的娱乐性,并在后续产品线开发上赋予产品延伸性,以果冻小子历险记、kidoki家族等连环画系列故事的形式鼓动孩子和父母参与,在丰富产品品牌内涵的同时,刺激购买!

正如一位知名的营销大师曾经说过“食品营销,除了产品的品质要过关,文化,更是中国大多数企业所欠缺的短板所在!谁作好了文化营销,谁就等于抓住了中国食品行业未来50年的命脉”!

四:模式,市场需要经销商、消费者、终端三方统一

面对具有近十年本土市场基础的喜之郎、金娃等产品,kidoki前期在国外市场多年的口碑行销显然是在中国市场行不通,至少在短期内是行不通的,如何找到适合产品自身的营销模式,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复制,有效解决经销商、消费者、终端三方统一,是现代食品企业最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碗里的商超

食品企业,乃至整个快速消费品行业如今最困惑的就是终端费用,商场和超市似乎成了此类产品进驻行业市场的唯一途径,终端费用也因此大抬特抬,经销商叫苦不迭,厂家无可奈何。商超几乎成了所有食品上市的一道“鬼门关”!

kidoki上市之初,也面对这样的困境,产品亮点不突出,经销商只关心进商超厂家的铺货量,上了商超后,企业在当地的广告投入,进店费、陈列费、促销费、人员费,几乎所有的费用都成了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好一点的情况也无非就是和经销商平摊,或者低折扣、返利等等,最后算下来,企业没赚到钱,经销商也没赚到,反倒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就了商超!

难道中国食品企业除了商超就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吗?

保健品经营模式成就多样化渠道

在综合了kidoki前期的市场操作情况,和各地区经理的市场报告之后,我们得出结论:中国食品企业决不会饿死在商超这一碗饭里,kidoki一定有更多的碗,甚至更好的“锅”!针对kidoki功能性食品的特性,我们为kidoki中国总部制定了一套特色服务营销模式:针对具有不同资源的经销商开展不同的市场启动策略、经营策略!为经销商提供特色的市场服务!

譬如,浙江台州的经销商幼儿园资源丰厚,那我们就主攻城区幼儿园附近的杂货店、便利店,并结合一系列的幼儿园活动公关方案,带动团购市场;山东青岛的经销商媒体资源丰厚,社区基础雄厚,我们就为该经销商提供系列的媒体组合策略,与社区营销互动,带动家庭市场;广东经销商药店网络丰厚,我们就结合该经销商特点,制定药店营销方案……

简单来讲,就是把企业由一个货物支配中心变成一个经销商营销服务中心,将国外的营销手法与中国国情结合,开辟出一条更适合食品企业,更适合经销商操作,更适合产品特色的个性化营销模式!

在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操作,对于经销商来讲,风险更小,更容易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更能够有效实现终端、经销商、消费者三方统一。这种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特色经营模式,在国外已经广为流传,结合中国食品企业发展的速度和现状,行业人士预言“特色营销必将成为营销的新风向,最先触及的、且最容易成功的就是食品行业”!

新形势下食品营销的四大实效策略

在kidoki的首轮招商和整个市场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食品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正在失灵,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在也不会出现了,面对日益挑剔的消费者,面队日益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在综合种种之后我们发现,新形势下,食品营销有四大实效营销策略值得一谈:

实效策略一:主题传播组合,高空声音的炸弹效应

主题,已经成为近年来越来越时尚的一个词儿,随之而来的主题营销也成了众多营销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单拿2004年的饮料市场来讲,功能性饮料这一主题,就风风火火的炒了一年,更肥了不少厂商的口袋!

这种通过传播、推广、活动、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从某种形式上说,是人们消费水平、文化理念的一个提高,伴随着社会知识水平、消费层次的升级,带有文化性质的主题营销必然成为中国企业,食品企业,乃至整个营销界的点睛术!尤其是对于kidoki这样,具有一定背景的大企业,新兴产品,在市场具有一定成熟的基础上,主题传播、主题推广、主题互动定将辅助产品立于不败之地!

酒是这样,饮料是这样,巧克力是这样,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更会这样!

实效策略二:杂交营销,食品营销快速制胜之道

对于早已成熟的医药保健品市场而言,食品行业的营销手段苍白的不堪一击!然而,单靠一个明星,一个电视片,一个产品名就能打开市场,可见食品行业的根基还是极其厚重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杂交,正在开始向食品行业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杂交对于食品营销的推动意义!

Kidoki独创性的特色经营模式,就是来自于保健品营销模式的翻版,产品是不同的,但行业是相通的,就象好记星用保健品营销模式操作教育产品一样,用一个成熟行业的营销模式嫁接一个极需革命、极需输入新鲜血液的行业市场,并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有效运用,提炼一个精确的概念,分析一个独特的卖点,实现品牌延伸或快速制胜都一定会成为必然!

实效策略三:样板市场,食品营销的下一个春天

当食品行业日益成熟,更多的产品,更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食品行业也是需要样板市场的,而且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民族、地区特点,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个性化的活动方式,个性化的销售方式,更加具有市场前景。

例如椰奶在北方,尤其是在冬天是非常抢手的,而在南方,却很少有人知道椰奶的存在,对于其细分的品牌更是无从谈起;kidoki也是一样,南方市场很多地区反映,由于kidoki全部是中药成分,略苦,南方人普遍比较喜欢吃甜食,所以在南方市场,尤其是广东一带,消费者普遍是把kidoki放在冰箱里冰一下在给孩子吃;

有针对性的建立与产品特质匹配的样板市场,更容易为品牌打开全国市场,创造销售新高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于经销商、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力也极其深远!

实效策略四:招商,食品渠道扩张的第四条通道

当招商已经在医药保健品领域成为最普通的词汇时,招商,正在食品行业开始崛起!市场发展的规律就是,谁最先抢占了先机,谁就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招商,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对于企业扩展实力,快速推广品牌是一条最佳捷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招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无论是对与已经成熟的医药保健品企业还是尚未成型的食品企业来说,它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行为!

Kidoki,应该说是食品企业最先进入招商领域的一个典型企业,前期的不理想和后期的火爆,告诉我们,招商,既是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是利于食品企业渠道扩张的第四条通道,但同时也需要产品力支持、市场奠基,和样板市场的推动!

对于成熟的医药保健品营销来说,食品营销才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食品行业的营销战争早晚都要来临,企业需要有更多的营销手段,更多的策略来迎接食品行业接下来的营销大战,谁走在前面,谁准备得最充分,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在这里,我们深深地祝愿食品行业一路走好!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道康宁和瓦克两大化工集团近日在华联合斥资12亿美元建设有机硅生产基地。该基地选址于张家港市,占地一百万平方米,计划投产建筑业、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业、能源业以及汽车制造业专用的有机硅原料,包括硅氧烷和气相二氧化硅,预计2010年即可达到完全产能,产量高达20万吨/年。

除基础原料外,基地还计划生产各类硅制成品。中国对硅原料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促使了道康宁和瓦克两大化工巨头决定在华建设这一专业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大型项目。就此,道康宁首席执行官Stephanie Burns博士说:“中国以及亚洲的大部分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使用硅原料可以改进产品性能,因此硅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我们此次在华投产的这个项目将极大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帮助加速这些企业的发展。”

在个人护理用品领域,硅原料也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它可以使产品具有丝般顺滑的触感,同时还能增加产品的润湿度和延展性,从而进一步强化产品使用感和外观。根据欧洲硅化合物研究中心(CES)在2008年初的硅原料工业对社会经济贡献的调查报告称:2006年欧洲化妆品行业对有机硅的采购额就高达1亿欧元,不仅如此,若以硅原料为个人护理产品带来的附加值计算,这个数目竟然十倍于其价值,高达10亿欧元。

编译 / 星晴

伊丽莎白雅顿:利润下滑,仍可接受

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消费者购买力受挫,各大化妆品企业纷纷了下一年度的财务预期,对2009年形势并不看好。伊丽莎白雅顿的财报虽姗姗来迟,却也表现出同样的担忧。 2008年末,雅诗兰黛、欧莱雅、雅芳等企业纷纷下调了2009年的预期利润,这表明化妆品行业在经济危机的大潮中也未能幸免于难。

对2009年销售额增幅的预期,雅顿最初估计范围在12.5%~14%,而最新的预期销售额增幅却降到了6.5%~8.5%。援引报告原文说道,调低的原因来自于“全球企业对消费者和零售链激烈竞争的状况”以及货币汇率的较大变动。

根据近日截至9月30日的报表显示,雅顿销售额增幅4.6%,净利润2.842亿美元。之前收购Liz Claiborne香水虽然使雅顿的高端产品系列得到完善,但消化新品牌的过程也让集团投入了大量财力。据估算,相比去年同期40万美元的损失,今年本季度集团净亏损1250万美元。

并购Liz Claiborne公司前后花费了约1900万美元,这使雅顿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是雪上加霜。对这次公布的数据,雅顿首席执行官E.Scott Beattie称:“综合2008年全球经济疲软、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并购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即将结束。同时,集团的其它新香水新品牌,包括Juicy Couture、 Usher、 Mariah Carey、 Rocawear 9IX的销售状况也都非常不错。”

编译 / 星晴

欧洲有机与天然产品认证标准即将出台

据“天然化妆品峰会”的相关权威认证小组称:经过长期研讨,欧洲有机与天然产品认证标准有望在2009年春天出台。 欧洲土壤协会称,他们已将标准草案发放给协会会员评审,下月即向全欧盟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期为三个月,标准有望在2009年4月正式生效。认证小组将依据新的标准开始工作,认证期为两年。这一标准由欧洲土壤协会、德国药品、改革商品、副食品与美容产品工业与贸易联合会(BDIH)以及欧盟国际生态中心(Ecocert)等相关欧盟组织机构历时四年研究完成。

天然产品认证标识要求,产品中的化学合成成分占产品总量不得超过5%,但不需详细标注天然植物成分所占百分比。而“有机物认证标准”的限制看起来则更加严格,只有严密符合标准中所有的指标数据才能获得标签。

欧盟国际生态中心专家Valerie Lamere对“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做出了更明确的解释:第一,标准要求产品中至少95%的成分必须是有机原料。也就是说只要市场上有可供选择的有机物原料,生产商就不能为降低成本而购买化学合成的原料。第二,所有制成品,有机成分不得低于20%。第三,与“天然产品认证标准”相同,所有制成品中的化学合成成分不得超过5%。最后,如果含有经化学处理的农产品成分,两年内必须提供证明,保证其中至少30%是有机物,并确保生产商会继续完善配方提高有机物比例。所谓有机的化学处理农产品成分是指:选用有机的农作物原料,使用环保处理手段而得到的工业原料。

尽管标准经过漫长的协商和研究即将公布了,但实际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障碍。

编译 / 星晴

美国化妆品业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美国个人护理用品协会(PCPC)最近举办的“化妆品科技周”上,就如何使美国化妆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研讨会受到了广泛关注。会议上,美国个人护理用品协会邀请到多位美国权威化妆品专家出席,会后专家们参观了化妆品科技周展会。

研讨会安排的议题内容相当丰富,覆盖了从化妆品技术研发,到化妆品产品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了微生物、质量保证、产品安全、化妆品色料乃至INCI名(国际专业命名化妆品原料)等问题。今年,会议的一大热点围绕着化妆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

美国个人护理用品协会下设的环保工作委员会邀请了化妆品行业以及政府的专家到会演讲,探讨目前各类与化妆品业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现在,生物链解析、绿色化学、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s)等问题都已经排上了世界环境保护论坛的议事日程。而这些经验对于化妆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产品的包装、配方到生产工艺都有很大的改造空间。本次研讨会以创造真正绿色产品为目的,以科技研发为核心,引入了各类与环保有关的议题,为科研工作者、法规制定者以及企业经营者搭建了一个自由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化妆品科技周上,除研讨会外,美国个人护理用品协会环保工作委员会还向会员企业发放了关于化妆品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调查问卷。这份问卷包含了有关能源、包装、可回收和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各企业在阅读和回答的过程中形成绿色产业的意识。调查结果已于近日搜集完毕,并开始整理。

编译 / 星晴

爱美高推出新型防晒增效剂

陶氏化学旗下“爱美高”品牌在去年11月泰国曼谷举行的2008年度亚洲化妆品展上,率先推出全球防晒护肤领域全新产品――SolTerra™ Boost防晒增效剂。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款源自纤维素的防晒增效剂,它不但帮助配方师显著提高防晒指数,有效应对UVA与UVB,也为亚洲丽人充分体验“绿色”防晒新主张提供了机会。

与欧美人视古铜色皮肤为健康和地位的标志不同,亚洲人一直以皮肤白皙为美,因此防晒化妆品在亚洲市场上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针对亚洲地区对防晒的特殊要求,爱美高研发的SolTerra™ Boost防晒增效剂,可以快速增加防晒指数,达到双重防晒(UVB导致皮肤晒红、晒肿,甚至灼伤;UVA导致皮肤老化以及更多皮肤疾病)的效果。

爱美高全球防晒护肤市场发展总监Jim Gall 表示SolTerra™Boost防晒增效剂能让配方师在这场抗对UVA和UVB 的比赛中占尽先机,“在美国食品药检局通过审核的所有活性成分中,氧化锌的抗UV范围最广,结合SolTerra™ Boost,配方师能够实现高指标的SPF(SPF 50+), 同时避免由于使用油腻、黏着的有机防晒剂对皮肤造成的不适。”

在保持防晒指数的同时,SolTerra™ Boost防晒增效剂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添加量,从而可以减少配方成本。比如,配方师可以使用SolTerra™ Boost防晒增效剂来减少有效成分的添加量但保证SPF 15的防晒指数,也可选择使用SolTerra™ Boost防晒增效剂将产品的 SPF 15提高至SPF 30。

防晒护理是个人护理市场中最快的增长点。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预计至2012年其全球的销售额将达到90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上涨约28.5%。

CTR《2008北京奥运营销案例研究》

作为中国最大的媒介与市场研究公司,CTR凭借多年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洞察智慧,全力打造《2008北京奥运营销案例研究》,助广大企业全面解读事件营销的关键所在,洞察品牌价值,为日后的营销之路导航。

此次研究报告主要聚焦北京奥运事件,从品牌营销策略出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全面解读知名品牌奥运营销得与失;内容主要包括奥运营销理论总结、奥运营销中的体育明星代言分析、奥运营销成功案例如可口可乐、李宁和联想等、媒体与奥运和奥运广告政策效果分析。360°效果评估,深度剖析知名品牌在面对北京奥运这种大事件时的营销全历程。

陶氏加速实施转型战略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陶氏化学公司于2008年12月9日在上海宣布一系列积极举措,加速实施其转型战略。

自2009年1月起,陶氏将实施转型, 以加速削减高成本资产、摆脱集中式功能结构。 转型后的公司将由一个精简的公司中心、一个共享的业务服务集团和三种业务运营模式构成。陶氏公司宣布的举措还包括:裁减约5000个全职工作岗位,关闭高成本地区的20家生产设施,以及出售若干非战略性业务。此次裁员将使陶氏的全球员工总数减少11%。这些措施完全落实后,公司有望至2010年每年节省7亿美元的运营成本;此外,根据先前公布的信息,陶氏对罗门哈斯的预期收购可望在同一时间段内给公司带来额外的协同效应,每年节省8亿美元的成本。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品包装 绿色效能 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

据中国绿色包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愈演愈烈,包装层次过多、材料过当、体积过大,包装成本过高等,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约1600万吨,北京市每年产生包装废弃物83万吨,全国每年的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的比例超过30%。针对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产品设计师们有责任和义务在设计包装上面应用绿色设计思想,设计出实用、简约、环保的包装。

1、绿色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易降解、可再生和重复利用的一种环保型包装。包装产品要从原料的选择到回收、废弃的整个过程中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并能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要选用不会造成污染的绿色环保材料,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包装废弃物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等。

绿色包装的基本准则可以概括为4R1D原则:

在绿色包装成全球化趋势之际,有关专业人士给绿色包装设计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

(1)包装设计人员应尽量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并设计长寿命的包装材料,这样能极大地减少包装物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

(2)包装减量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超市鼓励消费者使用能多次使用的尼龙购物袋,而少用―次性塑料袋,在包装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尽量减少,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包装,提倡简朴包装,以节省资源。

(3)包装材料单一化。采用的材料尽量单纯,不要混入异种材料,以便于回收利用。

(4)包装设计可拆卸化。需要复合材料结构形式的包装应设计成可拆卸式结构,有利于拆卸后回收利用。

(5)重视包装材料的再利用。采用可回收复用和再循环使用的包装,提高包装物的生命周期,从而减少包装废弃物。

(6)包装材料的无害化。《欧洲包装与包装废物指令》规定了重金属含量水平(铅、汞和铬等),例如铅的含量少于100PPM。我国也应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或减少使用某些含有铅、汞、锡等有害成分的包装材料,并规定重金属允许含量。

2、绿色设计在产品包装中应用

将绿色设计理念引申到包装设计中,就构成了包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即绿色包装设计理念。

2.1 包装材料的应用

(1)选用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大地和森林是人类生态平衡的基础,木材的肆意砍伐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是不可预计的。人们可以考虑采用可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如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玻璃瓶反复使用或再生利用。再生利用包装,可用两种方法再生,物理方法是指直接彻底净化粉碎,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经处理后的塑料再直接用于再生包装容器。包装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再生,仅仅延长了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使用寿命,当达到其使用寿命后,仍要面临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

(2)选用可食性包装材料。人们熟悉的糖果包装上使用的糯米纸及包装冰激淋用的玉米烘烤包装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装。人工合成可食性包装膜中的比较成熟的是透明、无色、无嗅、无毒、具有韧性、高抗油性薄膜,能食用,可做食品包装。其光泽、强度、耐折性能都比较好。

这是解决食品包装废弃物与环保之间矛盾的好办法。可降解材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造成性能损失的特定环境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种塑料。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既具有传统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寿命之后,通过阳光中紫外光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环境中分裂降解和还原,最终以无毒形式重新进入生态环境中,回归大自然。如法国一家奶制品公司从甜菜中提取的物质与矿物质进行混合从而制造成一种生态包装盒。

(3)选用纸材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污染环境,也可回收重新造纸。因此许多国际大公司使用可回收纸用于年报、宣传品制作,用回收纸制成信笺、信纸以体现其关注环境的绿色宗旨,同时又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2 产品包装造型结构的应用

绿色包装设计要考虑商品的结构设计,它要求包装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包装结构简单化,并且对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绿色包装的造型可随着设计方案的改变而变化,例如金属罐作为包装容器时,绿色包装的造型也就随之而确定。因此绿色包装的造型设计取决于包装的定位、产品运输方式和材料选择等因素,包装的造型与结构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而不同的包装造型对应的材料利用率也是不同的,得体的包装造型可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在确定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包装结构设计。避免不合理的结构对产品产生不利影响,且保证包装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外包装的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物流的各个环节对绿色包装的要求,并且考虑到包装废弃后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

3、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包装装潢设计是根据商品特征及消费习惯、要求,运用美学艺术对包装进行外观、平面美化,包括图形、色彩、文字等,使包装显得更加美观、更具有促销功能。一件商品的包装装潢设计的好坏,不仅反映了该产品的品质,并且会影响到消费者对厂家商家的信赖程度,甚至对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图形设计的渗透

包装图形设计表达了包装设计年代人们的审美要求、情趣,还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面貌。包装的图形设计分两种,一种是图案设计,一种是标志设计。就包装而言,不是为了图形而设计图形,勾画一些漂亮的画面,却与产品毫无关系,喧宾夺主是包装设计的一大忌。现代图形设计注重视觉与心理的相互作用关系,注重消费者对图形的注意和兴趣度,注重强化视觉张力和心理张力的表现力度。

3.2 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色彩设计的渗透

设计是一个与人的需求紧密相连的学科。绿色设计理念要求包装色彩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方面,包装色彩设计应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使消费者产生轻松、愉悦、舒适之感。一些为寻求强烈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目光而进行的色彩设计,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因此,不为绿色设计理念所用。另一方面,包装色彩设计要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从多种途径提炼更多的色彩,发掘更多的色彩表现方式,体现绿色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3.3 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文字设计的渗透

随着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包装字体设计的理论不断完善。市场上很多包装的字体设计造型优美、富于现代感,但也有一些包装过分追求个性突出,文字看上去虽然醒目,但缺乏整体的协调统一,给人视觉上的不适应感。再有的一些字体设计,不易被人识别,消费者甚至对包装内产品的类别百思不得其解。绿色设计理念的引入,启发我们对文字设计更多的思考,从而必将使文字设计理论更加完善。尤其是非物质化绿色设计理念的指导意义,定能对包装文字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人_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包装文字设计的美感固然重要,但不是最先的。绿色设计理念要求文字设计体现识别性的特点,即让消费者易于了解内装物商品,文字简洁易读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绿色包装设计要求文字设计与整体包装设计和谐统一,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体现宜人性需求。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进出口产品快速上升;企业并购重组风起;营销策略出现新倾向;美容专业线悄然发展;化妆品质量良莠不齐,美容院用产品质量令人担忧;产品内涵加速改变;进口关税税率继续下调;消费税引起政府重视;政府出台多项管理法规,与时俱进的新法规在拟订。

生产快速发展 效益持续增长

2005年对中国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发展和市场活跃的一年,预计全国实现年销售额约960亿元,同比2004年的850亿元,增长13%左右。实现利税约450亿元,同比2004年的400亿元,增长13%,其中上缴税收约370 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11%。化妆品工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GDP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多年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对320家大中型化妆品企业统计,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310.3亿元,同比2004年的262亿元,增长19%,约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 33%,完成利润22.1亿元,同比2004的19.8亿元,增长12%。

在化妆品行业中,2005年处于领先地位的制造商,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隆力奇、上海家化、资生堂丽源、雅芳、安利、湖北丝宝、宝洁、玫琳凯、强生、联合利华、花王、松泽(深圳)化妆品等12家公司,其总销售收入约为200亿元,占全国总销售额的21%。

出口创汇增长加快 进口数额快速回升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2005年中国化妆品出口到70余个国家(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非洲、东欧及亚太地区等),全年出口创汇额达8.8亿美元(出口化妆品总量为29.7万吨),同比2004年出口的4.39亿美元,增长101%,其中香水及花露水出口额为2035万美元;口唇用化妆品为1.05亿美元;香浴盐及其它沐浴品1.61亿美元;香粉(不论是否压紧)为3979.4万美元;美容类或化妆品及护肤类为3.09亿美元;洗发剂(香波)为 3961.7万美元;眼用化妆品5452万美元;烫发剂126.6万元等。

2005年,进口化妆品额为2.62亿美元(进口量为2.13万吨),同比2004年进口化妆品额1.35亿美元,增长94%,其中进口香水及花露水为1186.3万美元;眼用化妆品 1640万美元;其它美容品或化妆品及护肤品1.568亿美元;口唇用化妆品为1580.8万美元;其它护发品777.2万美元;洗发香波586.9万美元,香浴盐及其它沐浴用制剂447万美元等。

中国政府针对2002年进口化妆品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于2003年实行对来自发生“疯牛病”国家和地区,由出口国官方出据检疫证书,证明其含有的动物源性原料成分不属于“牛、羊动物源性原料成分清单”和“含有牛羊动物源性原料检疫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的防范措施,实施政策后进口化妆品的速度开始快速回升。当然,同中国政府对2004年化妆品关税税率,由2004年的14.2%降至2005年的10%左右,进口化妆品关税税率降幅比较大有关,使之2005年进口化妆品数额高速增长。

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健康发展

200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旺势不衰,生产企业普遍感受到压力大,企业受利润微薄、税收高所困惑,盘点2005年中国化妆品工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在呈现出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化妆品市场上,消费群体也在明显地区分化,名牌和高档产品为大城市的主流,服务于讲究品牌和质量的白领阶层或部分中高档收入的消费者;中高档产品行销中小城市或工薪阶层;中、低档产品及价格实惠产品为边远地区和农村消费者接受,且量大面广。洗发护发产品、护肤类、浴液类化妆品,仍为市场的主打产品,美容类和其它类化妆品的市场在稳步攀升。

――从东方药草的天然灵气追溯健康美丽的源头,已是洗发香波的发展潮流。由于洗发香波的市场的竞争已白热化,其利润十分微薄,因此近年来,各公司在其配方上采用中草药(人参、首乌、灵芝、黑芝麻、银杏、黄精、皂角、薄荷、洋甘菊等)来“帮忙”,适应市场需求,如飘柔、夏士莲、海飞丝、佰草集、力士、柏妮等等品牌。一般提示消费者选购时要注意阴阳调和,所选择的洗护发产品是否适合自己。

――洗护发产品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产品,普遍在打价格战,以降价的手段夺取市场份额。过去市场上高档名牌的洗发水(香波)400毫升装,每瓶约50多元,目前的市场这样高价位的洗发水,基本上见不到了,有的洗发水在一年中几次下调其价格。目前名牌洗发水,400毫升装一瓶的价格都在30元左右。有一著名商标品牌的洗发水,标有二合一、滋润、去头屑等等功效的洗发水,每瓶销售价仅为19.8元。有一批不出名的洗发水容量为400毫升,大型超市卖价一瓶售价不足15元。一些品牌继续向下移动产品价格。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05年洗发水和浴液抽查结果,抽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省市的35家企业,53种产品,49个合格,合格率为92.5%。其中洗发水抽查35个品种,抽样合格率100%;浴液抽查1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8%。2004年对润肤乳液和洗面奶产品进行抽查,共抽查江苏、上海、广东、福建等6个省市23家企业生产的40种产品,合格3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5%。共抽查了21种洗面奶,抽样合格率为90.5%;抽查了19种润肤乳液,全部合格。

――2005年12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24省市美容化妆品市场消费状况和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当前美容服务的总体满意率仅为21.3%;对化妆品使用效果满意率仅为19.7%,对美容服务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诱购产品”占31%;有24.2%的消费者因为使用美容化妆品导致皮肤受到伤害;对名人广告宣传81%的消费者不信任。美容化妆品亟待改变服务和诚信,亟待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强化对化妆品和美容的管理和法规。

――2005年,在中国化妆品业界,品牌的“贴牌加工”(OEM)在悄然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广东的制造商,为全国三分之一的日化产品品牌 “贴牌加工”,汕头和清远两地分别建立了中国最大规模的现代OEM基地。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有一定的规模,苏州日本科玛公司和北京妆盛公司等发展比较快。OEM在中国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但是真正能形成同国际接轨的OEM还需一定时间。

――越来越多的中国购物者在购买日用品时由以前的传统业态转变为现代的业态,超市和大卖场尤其受消费者欢迎,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目光投向了大型超市和大卖场,产品选购时比较集中的品牌为玉兰油、海飞丝、美宝莲、妮维雅、强生、旁氏、舒蕾、美加净、大宝、隆力奇、拉芳、蒂花之秀、郁美净、雅倩等品牌。

――各公司对销售终端和销售员的管理较为重视,它会对企业利益带来确保性、产品回款的及时性和管理的严格性,更重要的是市场信息的收集、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销售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普遍地加强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收到明显的效果。

――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生产厂商采用多元化的营销策略来应对,中国目前化妆品的营销已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进行销售,出现百货店销售、专卖店销售、超市(含大卖场)销售、专柜销售、美容店销售、连锁店销售和网络销售等。目前专卖店、连锁点销售和网络销售方式正在发展中。由于大型百货店中最亮美的地方,均被进口化妆品和国内“三资”企业的品牌占有,国内的企业和品牌是难容其身,因此进大卖场和中小商店在销售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2005年度,政府出台的化妆品管理法规和拟将出台的法规之多,是鲜有前例的。国务院颁布《直销管理条例》,于2005年12月1施行。颁布《禁止传销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施行。

卫生部对化妆品宣传“抗菌、抑菌、除菌”等作用作出规定,2005年7月1日施行。

商务部《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1月1日实行。卫生部《简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程序》的通知。

卫生部增加认定《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20项化妆品产品新行业标准,2005年6月1日实施。

卫生部2005年8月24日《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通知。

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程序》征求意见。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北京市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12月1日实施。

国家质检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草 案)征求修改意见。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化妆品GMP进行调研论证。

卫生部公告《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程序》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召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修订研讨会。

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程序》征求意见稿

国家税则委员会等部门2005年进口化妆品海关关税率。

――据AC尼尔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零售业现代的业态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传统的业态则是整体下滑趋势,化妆品专营店数量猛增到57000家,门店数量比去年增加28%。

亚洲最大的化妆品专卖店集团――莎莎国际已介入中国,2005年在上海开设了三家销售店,今后三年内还准备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地开设12家销售店。

全球奢侈品零售巨头法国LVMH(路易威登)集团在上海开店。

丝芙兰2005年在上海开设三家店。

欧洲三大折扣连锁集团之一的Foxtown(狐狸城)化妆品折扣店“洁茉莉”在上海,是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化妆品折扣店。

国际尚有许多家化妆品专营店,积极加盟中国化妆品营销行列,于2005年已紧锣密鼓地开场了,成为化妆品的一个新的营销趋势。

――2005年,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大批换(发)生产许可证工作已结束,获证企业近3500余家。由于贯彻《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对企业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通过换(发)生产许可证的过程,使一大批企业在产品质量、企业管理、员工素质、装备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化妆品行业普遍上了个新水平,也随之淘汰了一批不具备生产化妆品的企业,使行业得到净化。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含金量,近年来许多化妆品公司建立了“研发中心”,如宝洁、资生堂、欧莱雅、大宝、家化、丝宝、郁美净、拉芳、联合利华、名臣等公司,过去是“三资”公司,现在已在民营企业快速建立,这是企业向高度发展的追求和战略。

――2005年,一些化妆品生产企业继续在商洽重组和整合。继欧莱雅公司收购小护士品牌和羽西品牌,飘影集团收购具有142年历史的孔凤春化妆品公司,霞飞被转嫁等之后,索芙特收购金芭蕾化妆品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运行,都没有达到当初的承诺,有的被收购之后就未生产过,有生产的也未达到收购前规模的四分之一。

2005年中,南方国有化妆品大公司和北方一家化妆品大公司等化妆品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磋商易变其主重新组合,这是适应市场发展形势的需要,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必须保证民族品牌不丢,充分体现出其品牌、力量、技术、管理、效益、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集中的优势,是对企业的强化,对化妆品行业的推动。

回顾2005年中国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是快速增长的,市场的发展是健康的,竞争是激烈的。

2006年生产将继续快速增长,市场竞争将是更加激烈。

2005年化妆品行业提前完成国家“十五”经济计划。2006年,是中国五年经济计划的“十一、五”计划的开局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要,2006年化妆品行业的生产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化妆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总体将会呈现出生产与市场两旺景象。

――根据化妆品近些年的发展态势分析,2006年全国化妆品仍将以10%的速度增长,预计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

――为适应市场的需求,防晒化妆品、植物提取物添加的化妆品、应用生物工程的化妆品、儿童及老年用和男用化妆品、具有某些功能的化妆品、美容院专用化妆品、科技含量高的化妆品,都将得到大面积发展和提速。高档和中档次化妆品在中国到了发展时期,低档次化妆品的发展,受市场的需求和成本的影响,到了需要开始升级换代时期。

――当前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上,高价位产品区域空间小,甚至某些产品趋于饱和,对中低价位的市场区域占有量很少,甚至是空白。在前两年试探推出低价位产品尚有一定的市场,因此,2006年还将会继续试探推出低价位产品,从发展战略上取得市场份额,也是为长久发展战略上的需要。

――按中国加入WTO 的承诺,国家对进口化妆品海关关税率已做了多次大幅的下调,2006年对某些进口化妆品品种还有下调的可能,但是由于前年已做了大幅的下调,不会有更大的降幅,有的产品的关税率已接近和达到当初的承诺。

――进口化妆品通过几年的关税下调,进口产品利好。同时,国家出台了对普通化妆品进口不进行功能性的评价,从2004年7月1日开始执行备案制,这也将方便进口,进口速度将会增长较快。

2006年进口额仍然会保持快速上升,进口额约为3.5亿美元,同比2005年约增长21%。在中国的市场销售价格有下降的可能。进口化妆品虽然增长较快,由于消费群体的消费层次相关联,不会影响国内化妆品市场和生产的空间。

――出口化妆品仍将保持较平稳的速度增长,出口额约在10亿美元左右,同比2005年增长速度约在14%左右。由于中国生产的化妆品档次和品牌的知名度有限,目前出口量相对全国的生产量还是比较对称的,因此出口数额的增长速度不会有更大的突破。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美容院的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为美容院配套的产品,特别是功能性的化妆品,更适应“一对一”的服务,发挥其功能更有效。因此美容专业线的生产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化妆品生产的一支生力军。

――SPA作为美容的一种形式,现已风靡全球,主要表现在集美容、强体和保健于一体的新功效,在中国刚刚起步,已引得人们的青睐,在2006年仍将有一定的发展,在中国有发展空间。

――近年来在国内香薰精油美容已是时尚,具规模的美容院在其美容产品柜里,摆满各式各样的具有香气的精油产品,具有美容按摩、水中洗泡、净化空气、提神静气等功效。采用香薰精油美容来势甚猛,方兴未艾。但必须要考虑精油的安全性问题,有量和度的问题,也不是所有的精油对人都是安全的,也不是对所有的人群都适应,要加强安全评价和管理。

――2006年洗发水、护肤霜、浴液等产品仍将是价格下滑的一年。从目前市场走势看,几家大品牌洗发水已经在向下移动,洗发水打价格战是化妆品品种中在前几年里最为突出的,护肤类、洁面乳和沐浴等产品价格也在下调,消费者将得到实惠,企业效益如何有待研究,化妆品市场的价格战,实际是刚开始。

――中国化妆品从1994年缴纳17%的消费税,至2001年减为8%。对化妆品的消费税的问题,历经十余年的反复探讨,“化妆品是人民生活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的已经定论,取得国人的共识。近几年政府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反反复复地进行调查论证,2006年从目前的8%消费税率,有望取消消费税或采取对那些高档次的化妆品缴纳消费税,而普通档次的化妆品将采取免缴消费税等方案出台。由于政府非常重视,相信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会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