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医学论文

急救医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救医学论文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于命题,初中的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高中的定义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这两个定义都不严格.两个定义中使用的“判断”一词,与语文中通常的意义不尽相同.在逻辑学上,它的意义是: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有真有假.所以,初中和高中的两个定义在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命题是这样一个语句,这个语句能够判断真假.例如语句“4的平方根是2”,作为一个判断,它是错误的,所以它是命题,是假命题.

2关于“或”、“且”的含义

复合命题“p或q”与“p且q”是用逻辑联结词“或”与“且”联结两个命题p与q,既不能用“或”与“且”去联结两个命题的条件,也不能用它们去联结两个命题的结论.

例1(1)已知p:方程(x-1)(x-2)=0的根是x=1;

q:方程(x-1)(x-2)=0的根是x=2,

写出“p或q”.

(2)p: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q: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写出“p且q”.

错解:(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x=2;(2)p且q: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分析:(1)(2)两题中的p、q都是假命题,所以“p或q”、“p且q”也都是假命题,而上述解答中写出的两个命题却都是真命题.错误的原因是:(1)联结了两命题的结论;(2)联结了两命题的条件.

正确的答案是:

(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方程(x-1)(x-2)=0的根是x=2.

(2)p且q: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

但是,在不影响命题真值的情况下,又可省略第二个命题的主语,这是符合语言习惯的.

例2已知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写出“p且q”.

解:p且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这个命题中括号内的部分可以省略.

文[1]中“4的平方根是2,或4的平方根是-2”,就不能简写成“4的平方根是2或-2”.

3关于“非”的含义

“非”的含义有下列四条:

3.1“非p”只否定p的结论

“非”就是否定,所以“非p”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但“非p”之“非”只否定命题的结论,不能否定命题的条件,也不能将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这也是“非p”与否命题的区别.所以欲写“非p”应先搞清p的条件与结论.

例3p:有些质数是奇数.写出“非p”.

错解:有些质数不是奇数.

分析:因为p是真命题,所以“非p”应为假命题,上述命题不假,故答案错.错误的原因是对p的条件与结论没有搞清楚.这个命题的条件是“质数”,结论是“有些是奇数”,正确的解法:先将p写成等价形式,质数有些是奇数,“非p”:质数无奇数.

不是用“不”否定“是”,而是用“无”否定“有些是”.

例4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分析:命题p的条件是“方程x2-5x+6=0”,结论是“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所以“非p”应否定“有”,而不能否定“相等”,所以“非p”应为: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2p与“非p”真假必须相反

例5写出例1(2)中命题p的否定“非p”.

错解: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是正方形.

因为p是假命题,“非p”必须是真命题,而上述命题也是假命题,所以上述命题不是“非p”.

正确答案为

“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都是正方形.

“是”的否定有时为“不是”,有时为“不都是”,要视“是”的含义而定,此例的“是”,其含义是“都是”,故其否定为“不都是”.

3.3“非p”必须包含p的所有对立面

逻辑联结词“非”相当于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假定p与“非p”的结论所确立的集合分别是A、B,则A、B必须满足A∪B=U(全集),A∩B=Ф.“非p”的结论必须包含p的结论的所有对立面.这一点如果不注意,使用反证法证题时就可能发生错误.因为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欲证p为真,可证“非p”为假,如果“非p”不包括p的所有对立面,反证法就站不住脚了.

例6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与例4相同)

正像写一个集合的补集必须先搞清全集一样,这个题目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有三种,任何一种的否定都应该包含另外的两种,所以p的对立面是“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或无实根”.但“非p”不能这样写,而写成等价形式: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4“非p”必须使用否定词语

写“非p”时还要注意,必须使用否定词语对正面叙述的词语进行否定.

例7p:方程x2-5x+6=0有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虚根.

尽管“虚”是对“实”的否定,但“虚”不是否定词,“方程x2-5x+6=0有虚根”仍是简单命题,正确答案为:方程x2-5x+6=0无实根.

4给定一个复合命题,写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例8指出构成下列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

(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

(2)4的平方根是2或-2;

(3)方程(x-1)(x-2)=0的根为1或2;

(4)四边相等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解:(1)p:实数的平方可能是正数;

q:实数的平方可能是0.

注:因为实数的平方只有正数或0两种情况,所以由p、q构成的“p或q”中,“可能”一词就可省略而成为“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文[1]中认为它是简单命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同样,后三个小题的答案为:

(2)p:4的平方根可能是2;

q:4的平方根可能是-2

(3)p:方程(x-1)(x-2)=0的一个根是1;

q:方程(x-1)(x-2)=0的一个根是2.

(4)p: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

q: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

在由p、q写“p或q”、“p且q”时,有些词语可以省略,反过来由“p或q”、“p且q”写p、q时,省略的词语必须补上.而由“非p”写p时,必须先搞清“非p”的条件和结论.

结束语:命题的结构问题是很复杂的,中学只研究结构简单的命题,本文的一些观点只是笔者的一点教学体会,不当之处,欢迎同行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坚定信念,锻炼记忆。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祝”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二、身心健康,增进记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

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三、理解融会,增强记忆。

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体积才是22.4升,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四、适当复习,强化记忆。

“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五、利用联想,提高记忆。

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

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

六、浓缩知识,择要记忆。

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七、语言用韵,利于记忆。

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八、注意集中,容易记忆。

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九、不断运用,巩固记忆。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前言

遗产动机是探讨家庭内代际之间交换的一种经济理论模型。一般来讲,老年人持有大量的财富,并且可能会留下一大笔遗产。因此,从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来看,或从接受遗产的家庭户的行为受到怎样的影响来看,遗产动机研究都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它对于解决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金融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等具有积极的政策意义。发达国家在遗产动机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笔者对其评述,以期推动中国老龄经济学的发展,为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提供借鉴。

1、遗产动机理论和经济模型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突出的遗产动机理论主要有三个:利他遗产动机、策略遗产动机和偶然遗产动机。这三个理论对于指导具体的经验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1遗产动机理论

利他遗产动机是指年长一代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和财富留给下一代的经济行为,反映的是年长一代对未来一代福利的关心和无私奉献,特别是他们的孩子和孙子(女)。利他遗产动机成为家庭内世代连接的一种纽带,可以使家庭香火延续不断(Barro,1974;Becker,1981)。代际之间的利他遗产动机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遗产将取决于下一代的相对经济状况,即当代际之间的经济状况大体相当时,遗产将是少量的;当年长一代相当富足时,那么留下的遗产将丰厚。第二个方面的意义是在家庭户的层次上,上一代将会把最大的遗产留给最不富有的孩子(HurdandSmith,2002)。

策略遗产动机特指遗产是代际之间达成或明或暗的契约的结果。代际之间的财富转移以下一代的行为表现为条件,也是说遗嘱人用遗产来影响遗产可能的接受者的行为。当父母威胁要剥夺不孝子女的继承权,或当父母用祖传遗物奖赏很孝顺的孩子时,这种影响或许非常明显(Bernheimetal.,1985)。例如,父母可能会以在未来留下遗产为诱饵来诱导孩子在他们年老时提供照料服务。

偶然遗产动机指的是,消费者没有遗产动机,但由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存在着固有的不确定性,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留下遗产作为必要的预防措施(Davies,1981;Yaari,1965)。个人有可能在死亡前消费掉他所有的资产,但是由于死亡的日期是不确定的,他们在死亡时还有资产没有消费完,因此,会留下一部分遗产。这种遗产动机相对于其他遗产动机来说,是偶然的、不确定的。

1.2经济模型

经济学家通常用迭代模型分析代际之间的交换。在利他遗产动机分析中通常假定有两代人,父代(p)和子代(k)。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是自私的,他的效用只他自己的消费函数,ck。相反,父代是利他的,不仅关心自己的消费,cp,还关心孩子的效用,他们各自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k(ck)、Up[cp,Uk(ck)]。如果a表示孩子向父母提供的服务,那么:

Up=Up[cp,a,Uk(ck)]

策略遗产动机延续上述模型,假定捐赠人的效用函数为Up(cp,a1,…,an,U1…..,UN),an是第n个受益者的服务行动,Un是这个受益人的效用,进一步讲,Un是an和cn(第n人的消费)的函数,Un(an,cn)。Un(an,cn)。βn表示每个受益人得到的那部分遗产,yp表示父代的收入。那么,捐赠人的效用为:

maxU(cp,a,U1…..,UN)

a,β,cp

因此:Un=Un[an,cn+βn(yp-cp)](详见Bernheimetal.,1985)。

偶然遗产动机的经济模型假定消费者用保险票据,而不用定期票据持有资产,这使得消费者的遗产自动为零,不管他什么时间死亡(详见Davies,1981;Yaari,1965)。

还有一种方法用生命周期消费模型来分析预期遗产和实际遗产及其遗产分配,以此检验上述的三个遗产动机理论(详见Yaari,1965;Hurd,1989、2002;HurdandSmith,2001)。

2、遗产动机的经验分析

2.1数据来源

实证研究需要大量和大型的纵向追踪调查,美国调查主要有:健康与退休研究调查(HRS)、高龄老年人的资产与健康活力调查(AHEAD)、大萧条时期的儿童调查(CODA)、战争-婴儿同批人调查。HRS是一项全国性调查,1992年进行首次调查,大约调查了7,60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中至少有一人是1931-1941年出生的同批人。AHEAD包括6,052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至少有一人在1923年或更早年份出生,1993年进行首次调查。这两项调查每两年实施一次,到1998年,共完成了4次HRS和3次AHEAD调查。1998年,这些调查访问的出生同批人分别扩展为1924-193(CODA调查的同批人有2,320个家庭户)和1942-1947(战争-婴儿调查包括2,528个家庭户)。英国主要有1968-1995年家庭支出调查(FES),调查了约7000个家庭户。意大利主要有1985-1996年家庭预算调查(SFB)等等。正是所有这些调查为遗产动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2检验遗产动机理论的经验分析

有学者发现遗产趋向于在兄弟姐妹之间均分,这个结果对“遗产是补偿性的”说法提出了质疑(Menchik,1980、1988)。另一项经验研究也证明遗产不是补偿性的,大多数遗产在孩子中间均匀分配,对于大多数富有的家庭,经验数据不支持利他遗产动机理论,但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有更多的证据支持利他遗产动机理论(Wilhelm,1996)。但也有研究证明大多数父母并不是均匀地分配他们的遗产,在家庭之间和家庭内,遗产是补偿性的,在接受者-死者的关系和接受到的遗产之间存在相反或零关系,这个结论说明“作为支付手段的遗产”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Tomes,1981、198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保障产生的终生财富的增加不影响遗产行为(DavidandMenchik,1985)。

有学者利用交换模型研究遗产行为,发现经验分析支持策略遗产动机理论,用孩子探望和电话问候的频率来测量孩子提供的服务,与潜在的资产的多少存在正的相关关系,而且,服务与潜在的资产的相关关系取决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更多的潜在遗产意味着更多的服务,但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关系不存在(Bernheimetal.,1985)。然而,赫德等(HurdandWang,1991)认为他们的研究方法不恰当,没有发现作为遗产的财富与孩子的照料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他们使用退休史调查(RHS)的数据,分析结果不支持策略遗产动机理论。一项关于日本的研究指出,拥有大量资产和收入的老年人与孩子共同居住的概率提高,愿意是父母的策略遗产动机(Otake,1991)。

2.3遗产动机与消费储蓄行为

代际之间的财富转移在总资本积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估计美国财富积累中大约有五分之四来源于代际财富转移(KotlikoffandSummers,1981;Kotlikoff,1988)。也有学者估计这个数字不到四分之一(Modigliani,1988)。

关于遗产动机的强度,有经验研究表明:私人储蓄受到遗产动机的强烈影响,这项研究的假设前提是:遗产动机从根本上改变对保险的态度。这项研究特别指出,在老年人中,社会保障中的年金收益显著增加了人寿保险财产的持有金额,减少了私人年金财产的持有金额,这种模式显示即便保险市场完善,家庭户仍愿意选择采取遗产的形式保持一定比例的资产(Bernheim,1991)。使用同样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却不同。赫德(Hurd,1987)认为,有孩子的老年人家庭户并不比没有孩子的老年人家庭户更快地动用储蓄,大多数遗产动机是偶然的,是由于保险市场不完善而做出的预防反应。赫德(Hurd,1989)在另一项研究中指出,遗产的边际效用几乎为零,他的估计基于两个重要的假设:一是对于那些没有孩子的老年人家庭户来说,遗产的边际效用为零;遗产的效用是线性的。当然,他的研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日本老年人愿意给孩子留下遗产对日本的高储蓄率起着重要作用。日本银行199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日本父母打算把金融和房地产作为遗产留给孩子。遗产动机或是利他的,或是策略的。60%的老人回答说他们无条件地留下遗产,40%回答说,如果他们的孩子同意在他们退休后照料他们的生活,那么将愿意将遗产留给孩子(Yashiro,2002)。

遗产动机如何影响对于住房资产如何影响消费和储蓄的预测。有两个遗产模型:一是遗产仅仅产生效用和价值;另一个是后代的效用进入效用函数中。在前一个模型中,住房资财在年轻时被消费掉,而先前作为遗产用途的非住房资财用来为退休时的消费提供资金,并且额外的住房资产用做遗产。在后一种分析模型中,父母考虑孩子的效用函数,这就可能意味着住房财富是一种次要财产。如果住房价格上升,父母可能选择将这笔住房财产转让给孩子,换句话说,这种动态的遗产动机可以中和住房财富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Skinner,1996)。

3、遗产动机的政策意义

遗产动机与现实经济政策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1)遗产动机对政府的再分配计划有何影响?

(2)遗产动机对于人口领域干涉项目意味着什么?

(3)遗产动机对政府开征遗产税有什么样的意义?

(4)遗产动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怎样?

3.1遗产动机与政府再分配计划

这里,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的再分配概念,“再分配”概念通常指从富人征收财富转付给穷人,这个概念太狭窄,不能很好地说明政府再分配计划的范围。我们需要区分四种再分配类型:(1)垂直的:由于不同水平的收入和财富,在个人或家庭户之间进行的再分配。(2)水平的:在相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内,根据个人或家庭户的具体特征进行的再分配。(3)个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将个人或家庭户在某个时点的钱挪到相同个人或家庭户另一个时点上使用。(4)在不同的同批人之间的再分配:如果在某时刻出生的人必须支付给先于他出生的那些人多于(或少于)他从之后出生的人得到的,这是有利于先他出生(之后出生)的同批人的代际再分配。第一、二、四种类型是人与人之间的再分配,第三种类型是个人自身的再分配(Rosner,2003)。因此,分析遗产动机与政府再分配计划时,必须要考虑这几种再分配类型。

在利他主义的经济框架中,调整家庭户内部的代际财富转让可以消除与社会保障相联系的强制性的代际财富转移,破除社会保障与消费行为之间的联系。利他动机可以抑制公共转移支付,如公共教育支出、最低工资法等政策实施的结果取决于私人的财富转移,所以说,家庭内代际之间的利他主义遗产动机不仅对政府的再分配项目的作用,而且对资源分配中市场价格的作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Cox,1987;BernheimandBagwell,1985)。遗产动机对于社会保障金的增长和普及年金形式的私人养老金可能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部分的解释是:即便年金的利率相当有吸引力,消费者也不情愿购买年金,因为年金限制消费者从孩子那里购买照料和关心的机会。

另外,政府为实现代际之间财富再分配的努力不会被遗产所抑制。政府操纵大部分社会保险计划,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等。这些计划减弱了作为预防措施的储蓄动机。换句话讲,政府的社会保险计划有可能会削弱作为储蓄手段的遗产动机。因此,面对遗产动机,政府如何改革政府支出模式,制定有效的社会保险计划,以实现经济资源再分配的帕累托最优,具有积极的意义。

3.2遗产动机的人口学意义

通过留赠遗产,父母可以成功得影响孩子的教育、迁移、婚姻和生育率,并由此产生具体的经济后果。不断下降的人口增长率意味着更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因而,父母用来购买孩子孝敬和服务的储蓄动力减弱。同样的原因,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生活的延长,地理上人口流动的增加也会影响国民储蓄率(Bernheim,1984)。

在中国传统上,生儿育女与家庭财产之间的继承关系存在密切关系,遗产是保持家庭世代延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增强父亲、孩子、妻子及家庭成员间的友爱关系,维护家庭代际关系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2以下,家庭规模减小,平均只有1-2个孩子,同时,人口流动和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一种人口变动趋势下,人口领域的干预政策应当注意的是:父母如何把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甚至为了孩子的将来而进行作为遗产的财富储蓄;遗产对于孩子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家庭养老的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通过遗产巩固家庭养老的功能;如何通过有效的代际财富转移促进代际之间的和谐等等。

3.3遗产动机与开征遗产税

1986年,美国的遗产约有1,050亿美元(GaleandScholz,1994)。在法国,遗产占GDP的3%。在德国,老年人在老年阶段消耗很少的金融资产,一个推测是留遗产,但经验研究证明老年阶段,由遗产动机驱动的储蓄的增加的证据不足。大量的遗产似乎是无意图的遗产,因此,反对征收遗产税的效率观点——曲解有效的代际财富转移——不是真正适当的(Börsch-Supan,1994)。

中国每年有多少遗产,我们还没有确切的数据,主要原因是中国还没有做过此类大型的调查。中国政府现在还没有出台《遗产税》,目前,中国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是否成熟,存在很大的争论。但不管怎样,笔者认为现在着手进行数据调查和科学研究,对于摸清底数,发现问题,即(1)健全个人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确认遗产数量;(2)及时获得死亡人口信息,防止遗产在计征遗产税以前不被分割或者转移;(3)明确遗产类型,综合掌握死亡者的全部遗产;(4)完善财产评估制度等等。为开征遗产税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3.4遗产动机与经济增长

日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储蓄率有关,而高储蓄率与日本老人与孩子居住在一起、老人的遗产动机强有一定的关系。储蓄与投资高度相关,高储蓄率意味着高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如果遗产是家庭孩子数量的函数,而且占国民资本存量的大部分,那么,家庭规模的缩小可能推动遗产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因而减少储蓄。政府干涉,增加政府储蓄和政府投资,是提高储蓄率,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必要手段。德国政府有几项特殊的津贴储蓄的激励计划,其中一项是在低收入群体中培养资本积累。德国的储蓄的税收政策有利于高储蓄,对年轻人来说,普遍的社会保障对工资收入的高替代率和医疗保险减少了储蓄的动机,但对于老年人,严密的安全网增加了净储蓄,因为充足的退休收入不仅可以防止德国老人消耗掉资产,而且提供足够大的收入水平来诱导在老年时期储蓄(Börsch-Supan,1994)。

有两种方法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的影响。一种是检验微观数据,即个人储蓄,然后加总得到国民储蓄;另一种方法是检验宏观数据,即考察人口结构的时间系列变化,以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国民储蓄。两种方法导致明显不同的结果:微观数据显示老年人的储蓄不减少;而宏观数据显示有大量老年人口的国家趋向较低的储蓄率。用强调遗产的作用来调和这两种方法显示,老年人不耗尽储蓄意味着老年人临终时持有大量财富,因此留下大量的遗产,即使这些遗产是偶然的结果而不是遗产动机的结果,这些遗产也不能被忽视,因为有人要接受遗产。这些接受者将会消费得更多。因此,有大量老年人口的国家不一定储蓄更少,因为老年人不动用储蓄,但或许可能因为年轻人消费更多,以反应接受遗产更多可能性。有理由相信这个机制的重要性:大量证据表明遗产是财富积累重要的组成部分,很难证明那些接受遗产的人不受到遗产的影响(Mankiw,1994)。有学者预测1980-2025年人口变迁对美国私人储蓄率影响,储蓄率估计下降3.8到10.5个百分点(Heller,1989;MassonandTryon,1990)。这种以微观和宏观数据为基础的预测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家庭户之间的财富转移。老年人通过财产转让、遗产等方式将财富转移给他们的孩子,减少了孩子储蓄的必要性,因而,大量老年同批人的出现可能通过减少年轻一代的储蓄率来减少国民储蓄。

关于遗产动机与储蓄、经济增长的研究还存在争议,但对于中国研究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启发意义。4、进一步的分析

4.1数据开发

检验发展遗产动机理论、进行经验分析、跨国跨地区跨时间的比较分析以及制定相关政策需要纵向追踪数据:用横截面数据分析是说不通的,因为老年人的遗产动机和遗产数量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而目前中国还没有老龄经济问题方面系统的纵向追踪调查,以至于中国的遗产动机乃至整个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无法深入下去。据笔者所知,尽管学者的呼声很高,中国政府也成立了老龄机构,但似乎对老龄经济问题的调查仍然重视不够,因此,为了迎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政策依据,中国政府界和学术界必须重视老龄经济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建议由政府出资,老龄部门牵头,学者参与,共同实施老龄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

4.2遗产动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本文介绍的只是遗产动机的经济理论,如果开阔一下视野,我们会发现,还可以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阐释和丰富遗产动机理论。像上个世纪后五十年出现的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学理论(Becker,1981)、社会学理论、人口学理论等等,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人口学理论的研究,并为指导人口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干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类似地,代际的社会交换理论、生育率下降的“财富流”理论(Caldwell,1983)、伊斯特林的生育率理论(Easterlin,1975)、家庭养老的“血亲价值论”(姚远,2001)、“理解社会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等,都可以为遗产动机研究提供借鉴。中国要制定遗产法,必须要有数据和理论支持,我们必须重视。

4.3生命进程的方法

经济学研究遗产动机,主要依靠生命周期等经济模型和经验数据,但生命周期理论毕竟有它的局限性,用生命进程的方法可以扩展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手段。生命进程方法作为连接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一种分析范式,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的角度,既可以研究老龄人口总体的遗产动机,也可以研究老龄个体的遗产动机。具体地说,生命进程方法可以研究遗产动机变化的动态过程,社会背景、社会规范和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相互作用、文化意义以及社会结构定位对遗产预期和实际遗产的影响等等。生命进程方法一个长处是强调遗产动机变化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一个个人或一个同批人生命中的某个截面(Bengston,1997),这样的分析方法与纵向追踪调查的数据可以更好地吻合起来。

此外,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于分析遗产动机也是有意的尝试。

评论

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只能局限于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学者研究今后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笔者目前还没有能力就中国的遗产问题进行系统的经验分析,用中国的数据来检验国外的理论,发展中国的遗产理论,并提出有效的、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中国学者研究,国外的遗产动机研究的成果,本文的参考文献基本上列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1.Barro,RobertJ.AreGovernmentBondsNetWeal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21095-1117,1974.

1.Becker,GaryS.ATreatiseontheFamily.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81.

1.Bengston,V.L.Theory,Explanation,andathirdgenerationoftheoreticaldevelopmentinsocialgerontology.JournalofGerontology.B.52(2):S72-S88,1997.

1.Bernheim,B.Douglas.IntrafamilyConflictandItsResolution:ImplicationforDemographicChoice.Mimeographed,StanfordUniversity,1984.

1.Bernheim,B.Douglas.HowStrongAreBequestMotives?EvidencebasedonEstimatesoftheDemandforLifeInsuranceandAnnuiti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55,No.5:899-927,1991.

1.Bernheim,B.DouglasandBagwell,Kyle.IsEverythingNeutral?Mimeographed.StanfordUniversity,1985.

1.Bernheim,B.Douglas;Shleifer,Andrei;andSummers,LawrenceH.TheStrategicBequestMotiv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3:1045-1076,1985.

1.Börsch-Supan,Axel.AginginGermanyandtheUnitedStates:InternationalComparison.InWise,DavidA.ed.Studiesin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1.Caldwell,Johnc.TheoryofFertilityDecline.AcademicPress1983.

1.Cox,Donald.MotivesforPrivateIncomeTransfer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No.3:508-546,1987.

1.Davies,JamesB.UncertainLifetime,Consumption,andDissavinginRetiremen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9:561-577,1981.

1.David,MartinandMenchik,PaulL.TheEffectofSocialSecurityonLifetimeWealthAccumulationandBequests.Economica52:421-434,1985.

1.Easterlin,R.A.AnEconomicFrameworkforFertilityAnalysis.Studiesinfamilyplanning.March54-63,1975.

1.Gale,WilliamG.andScholz,JohnKarl.IntergenerationalTransfersandtheAccumulationofWealth.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8(4):146-160,1994.

1.Heller,P.Aging,saving,andpensioninthegroupofsevencountries:1980-2025.JournalofPublicPolicy9:127-153,1989.

1.Hurd,MichaelD.SavingsoftheElderlyandDesiredBequests.AmericanEconomicReview.77:298-312,1987.

1.Hurd,MichaelD.MortalityRiskandBequests.Econometrica57:779-813,1989.

1.Hurd,MichaelD.andWang,D.Somedoubtsabouttheempiricalrelevanceofthestrategicbequestmotive.NBER,1991.

1.Hurd,MichaelDandSmith,JamesP.AnticipatedandActualBequests.InWise,DavidA.ed.ThemesintheEconomicsofAging.2001.

1.Hurd,MichaelDandSmith,JamesP.ExpectedBequestsandTheirDistribution.RAND2002.

1.Kotlikoff,LaurenceJ.IntergenerationalTransferandSaving.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41-58,1988.

1.Kotlikoff,LaurenceJ.andSummers,LawrenceH.TheRoleofIntergenerationalTransfersinAggregateCapitalAccumula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9:706-732,1981.

1.Mankiw,mentInWise,DavidA.ed.Studiesin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1.Masson,p.andTryon,R.Macroeconomiceffectsofprojectedpopulationaginginindustrialcountries.IMFStaffPapers37:453-485,1990.

1.Menchik,PaulL.Primogeniture,EqualSharing,andtheU.S.DistributionofWealth.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94:299-316,1980.

1.Menchik,PaulL.UnequalEstateDivision:IsitAltruism,ReverseBequests,orSimplyNoise?InDenisKesslerandAndreMasson,eds.Modellingtheaccumulationandthedistributionofwealth.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1.Modigliani,Franco.TheRoleofIntergenerationalTransfersandLifeCycleSavingintheAccumulationofWealth.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15-40,1988.

1.Otake,Fumio.BequestmotiveofagedhouseholdsinJapan.RicercheEconomiche45(2-3):283-306,1991.

1.Rosner,PeterG..TheEconomicsofSocialPolicy,EdwardElgarPublishingLimited,Cheltenham,UK•Northampton,MA,USA,2003.

1.Skinner,JonathanS.IsHousingWealthaSideshow?InWise,DavidA.ed.Advancesin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6.

1.Tomes,Nigel.TheFamily,Inheritance,andtheIntergenerationalTransmissionofInequalit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9:928-958,1981.

1.Tomes,Nigel.InheritanceandInequalityWithintheFamily:EqualDivisionAmongUnequals,orDothePoorGetMore?InDenisKesslerandAndreMasson,eds.Modellingtheaccumulationandthedistributionofwealth.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1.Wilhelm,MarkO.BequestBehaviorandtheEffectofheir’Earnings:TestingtheAltruisticModelofBequests.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86,No.4:874-892,1996.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外贸易与投资发展迅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逐渐凸现。技术进步是产业成长的核心,也是产业升级换代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发展加工贸易,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外资进入能够带来先进技术,产生技术外溢,进而带动本国产业的技术进步。

一、技术引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表现

1.技术引进的目的,方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随着企业技术引进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的目的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方式除了传统的购买设备与技术,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作股投资,补偿贸易等,还出现了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方式;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逐步被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引进所替代。这说明我国企业对技术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技术引进目标更加明确,方式灵活多样。

2.引进技术的来源多元化

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转让技术政策出现变化。技术引进主要来源地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瑞典,香港,意大利,法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部分发达国家注意到,只通过出口产品或设备方式而不转让技术将逐步失去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已开始调整政策,加强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并通过新一轮的技术合作达到重新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

二、我国在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技术引进总体水平偏低,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偏少

受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出口限制,我国引进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跨国公司输出的绝大部分技术属于二流的,所谓“市场换技术”只是集中在中低水平上,尤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方面,发达国家仍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封锁。产业技术的发展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整体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技术装备落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中型企业反应迟钝、复苏缓慢,必然阻碍技术引进向结构优化、有序发展的方向转化。其次,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我国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合创新。引进技术固然重要,但建立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制更为重要。

3.企业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投资不足

引进技术只有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因此,一些国家都大幅度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之比是1∶8左右,因而能做到第一台设备引进,第二台自主制造,第三台即能出口。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0.07.这就造成引进再引进,重复引进,长期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三、推进我国技术引进的对策建议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支持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形成比较健全的技术开发体系,在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效资源,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技术引进工作进行联合行动,开展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办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以企业为主、政府扶持、大学与科研院所参加的方式,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共同开展投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等工作,通过税收优惠和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力度,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加快建设企业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促进体系

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重点支持企业引进电子通信、生物技术、民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清洁发电、新材料、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具有市场潜力且在未来竞争中将取得优势的或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

积极开展多双边技术合作。通过加强政府间及非政府组织、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促进高新技术的引进;采取联合研究,合作攻关和对往等多种形式,扩大合作范围;拓展技术引进来源国,适应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不同层次的技术;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为双方企业和科研机构间进行研发和技术合作牵线搭桥。超级秘书网

3.政府要加强对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引导

由于技术的扩散和外溢,它具有一定外部性,政府应在技术引进与创新上加强引导与投入,这并不是忽视市场的作用,而是由于技术的外部性和现阶段缺乏有效的风险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政府应利用产业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急需的引进技术与二次开发创新给予支持和引导,解决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资金瓶颈。建立公用科技信息平台消除国内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分离,使国内自主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可以有效地结合。

4.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引进与消化再创新

要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和自主创新工作结合起来,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技术引进与消化再创新工作。国家要提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提出有利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财税、人才等方面的鼓励政策,既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引进,又要切实做到真正引进了“技术”,探索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7月.

[2]李喜岷:中国技术引进问题及其现状研究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01.3.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差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阐明了差异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克服了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信息技术课以前被称为计算机课,在我国部分中小学开设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自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改革上就有它的彻底性。但是新课程又缺少一定的教学理念,需要做出更多的尝试,在探索中前进。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地分组、有差异地教学。论文百事通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垫江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组、差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差异教学的含义

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具有层次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相反,有些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这样的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在学习。从该课程的内容上来看,有操作篇、编程篇、硬件篇、软件篇等,内容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同。在实践操作的课程中,如Windows,Office2000的操作,像这样的操作软件的学习,深入研究跟浅层的使用相差很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课程深度。如编程的课程,它与学生的数学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密切联系,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与学生从小所受教育都有一定的关系,学生之间的这种能力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实施差异教学有深刻的含义。再从硬件条件不同带来的影响来看,现在,城镇许多家庭拥有PC机,而农村家庭拥有计算机的相对较少,这在学习计算机的开始阶段就可以表现为拥有计算机的家庭的孩子们对计算机和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明显强一些,如果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论学生的知识水平如何,在课堂上由老师传授知识给他们,不可避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有的学生“吃不够”,有的学生“吃不好”,有的学生“消化不良”。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差异教学至关重要。

二、差异教学的实施

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差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符合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教学与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差异教学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实施差异教学必须完成下面的五个方面的差异。

2.1学生差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发挥他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主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程度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3个层次,即A,B,C组。A组为优等生,对计算机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B组为中等生,对计算机只有简单操作水平,不能熟练操作;C组为差生,对计算机很不了解,不能进行任何基础操作的。由于信息技术课是在计算机机房进行上课的,排位置时首先让C组坐在中间位置,方便老师经常对这些同学进行指导。B组同学挨着C组同学,坐在靠中间的位置。A组同学坐在两边的位置。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2备课差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有差异性地备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A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做完共同的作业,还可以再做一些额外的、难度大些的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时,要注意新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练习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习题让C组学生能操作能掌握,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习题,让A组同学操作、练习,增强他们的愉悦感,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提优”,更为“后进生”提供了辅的学习。

2.3课堂教学差异

2.3.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重点是差异施教和差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保证后进生基本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等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

2.3.2课堂练习。

设计差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从作业量上设计必做题、选做题,使学生练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饱”。从作业难度上也要注意设计难易程度,分为基本题、变式题和综合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和变式题,达到大纲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完成综合题。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可以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单靠集体指导是不够的,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A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很多,对计算机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另一方面让他们积极参加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小组,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B组学生基础稍微差一些,但能够掌握课堂上讲的基本知识,对计算机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独立思考的习惯稍差些,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C组学生计算机知识欠缺多,计算机基础薄弱。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C组学生做到三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演示、优先辅导。

2.4分类指导

学生做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展创新研究的各项比赛活动,组织成立计算机各个方面的兴趣班等,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这样可以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的精神,同时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2.5评价

评价是信息技术的灵魂和精彩之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进行传统的考试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再加上它不是一门高考的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如果像其他课一样进行书面的考试,一方面不符合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它更新较快,考试题目容易由于陈旧而失去考核的意义。

全国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出于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质,必须改变传统考试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的考试,应以注重学生主体在整个教学项目活动中是否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是否实现了主体发展,是否以有利于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根据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特点和各章节教学内容及平时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多方面以各种各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的差异可以分为平时表现评价和作业评价。平时表现评价是根据学生所属不同层次的表现来衡量,譬如有些属于C层的学生,虽然基础比较差,但他们学习认真,积极向上,尽他们的能力完成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这个表现方面的评价他们就是优等的。

另外,可以采用上机方式,考核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上交自制电子作品,以此来考核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根据信息技术学的工具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不应过多地注重所学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而应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上。这个评价可以体现同学的信息收集能力(高效与低效)、信息整理能力(阅读与提炼)、信息传递能力(能否以恰当的信息组织形式表现),教师需要通过每个单元的学习或者每个活动,有所侧重地提高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并建立同步评价表作为学生学习反馈和教学反馈。

要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互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实际地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教师给出相应的评价条例,这里的自我评价包括学生本人的自我表现评价和集体的自我表现评价。同时,在完成某个任务时,学生所参与的小组也有资格参与评价。因为虽然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想,但在自我评价时难免会失去一些客观公正性,因此他所处的小组评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产生一定的监督作用。这样,学生成绩评价要在注重教师评价的同时,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形成立体反馈,强化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由于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交流自己参与项目的体验、经验和教训,从而使学生获得较为真实的自我认识。同时,小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信息技术课在差异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3.1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把划分到低层次的学生称为“差生”,更不能歧视低层次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并更多地给予他们鼓励。

3.2要注意灵活性

任何学生都有其所长亦有其短,切忌不可把任何一名学生长期置于低层次中学习,否则对于他的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3要注意各层次的连续性

差异次教学并不是把各层次机械地分开,低、中层次教学只是一个阶段,他们最终应向高层次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衔接,保持其连贯性。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该层次的目标、要求和学习重点,也应鼓励每个学生努力向高层次发展,培养他们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