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第1篇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学校的改革实际,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使教育思想"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使"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形成共识.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树立敬业勤业,无私奉献的典型,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才"深入人心,确立校级领导亲自督导制,校级领导蹲点各年级,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观点.

二,加强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

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对骨干教师多任务,要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本学期要把教师们广泛关注的课时津贴,奖励制度重新修订,使之更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抓实公开课,高级教师,学校领导的示范课,建立健全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带头多听课,多督促,定期检查听课笔记,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抓实,抓细,深刻认识做好德育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基本行为规范抓起,从细节抓起,从一言一行抓起,从最后一名抓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注重过程管理,优化教学要素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复习,考查等若干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组成教学单元,若干教学单元首尾相接,组成一定的教学周期,若干教学周期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就是在一个个教学环节,教学单元,教学周期,以至整个教学过程中一项项形成,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提高的,忽略了哪个阶段,哪个步骤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进展,影响整体质量的提高,为了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学校成立检查小组,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组成员如下:

组长:**副组长:*

组员:丁*

将每次的检查结果向老师们反馈,并在校园网上公布,学校明确提出目标――教师在培优补差上加大力度,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初三第八节课后,开展补差活动,每班学生合格率定标准,优秀率不断提高标准,具体要求是:起始年级人人过关,段段过关,避免分化,学校定期组织测试,检查培优拔尖,优化差生的效果.

四,坚持"科研兴校",提高科研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集体备课,开展"我为提高质量提建议","我的经验"等研讨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人;太极拳教学;问题;教学质量;措施

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被誉为21世纪人类的健康工程。许多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对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以及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均大有好处。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今天,普及和推广太极拳运动,运用太极拳健身理论调整学员的身心状态、增进身心健康,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然而,由于太极拳自身的运动特点及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却不理想。为此本文从提高教学质量入手,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和维持学员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使教学逐步做到教师教太极拳到学员学太极拳再到学员自觉练习太极拳,直至学员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一、培训院校太极拳运动比其他运动项目更易普及

(一)运动量适宜。在学员健身活动中,太极拳以其舒缓轻柔的运动节奏,合理适宜的运动强度,能适应不同性别、年龄和体质的学员;且太极拳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方式(球类、田径)运动耗能带来紧张和疲劳,整个运动过程耗能极少,运动结束学员感觉身体轻松,精神气爽,毫无倦意。

(二)锻炼方便。众所周知,培训院校能提供给学员用于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且设备器材不能及时维护更新。许多学员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这大大阻碍了学员健身的积极性。而太极拳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锻炼方便,更符合学员健身需求。

(三)经济实惠。目前中国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6%,但仍然占相当比重,西部地区比重更大。学员对体育的投入受经济收入的制约。太极拳运动无需花很大的经济投入,不会给参与健身的学员带来经济压力,是一个支出较小的运动项目。

(四)学员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培训学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修养,有较为完善的人格和人生观,在练习中能明拳理,善品位,易体会太极的内涵文化和深邃哲理,也易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其次学员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对传统健身、养生文化也较热爱;再有不少学员身体处于患病或亚健康状态,不良的体质状况使学员迫切需要一种锻炼方式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肌体适应自然、抵抗疾病的能力,太极拳既能全面增强人的体质,又能调节人的心理和社会交往,符合学员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培训院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学员来自全国或全省各地,学员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以处级任职班为例:1.年龄跨度大,在35-55岁之间,且年龄分布不均。由于年龄差异大,体质上差异也呈显性表现。2.兴趣、爱好不同。40以上的学员,处于中年时期,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由成熟稳定逐渐转向衰退,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萌发期,这部分学员能认识到太极拳这种锻炼方法对身体的好处。相反40岁以下的学员,处于青壮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由于体质好,运动爱好广泛,认为太极拳是中老年人的锻炼项目,节奏太慢,对学习太极拳缺乏兴趣。3.运动素质不同,对动作的协调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二)教学组织形式。培训院校一般教学组织形式是全班组织形式,通常称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同时面对全班进行教学,所有学员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及采用的教学行为是一样的。这种组织形式缺点是忽略了学员年龄、生理、心理及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差异,也忽略了学员在学习起点和学习速度上的差异,易造成能力较好的学员不够学,能

力较差的学员学不会的尴尬局面。

(三)教学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前面背对学员,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名称,教师领做,学员模仿。由于教学方法简单,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双边性,没有发挥学员的主动性,造成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特别在学习之初,学员动作不会用力,没有韵味,身体重心不会随动作变化而移动时,这种教学方法更易使学员产生知难而退的惰性。

(四)教学进度。按常规该课程一般安排15课时,每个课时必须完成2-3式的教学内容。由于学员年龄偏大,体力、记忆力下降,运动持续时间不长。在短短50分钟内,既要安排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时间,又要安排复习时间,还要安排学员必要的休息时间,这样对于新授动作的练习时间相对较少,教学进度难以保证。目前健身课一周一次,有时因调课、学员考察,节假日休息等原因,课程间隔时间竟达2-3周。由于课程间隔较长,对于前次课的教学内容几乎重新传授,更难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成。再有太极拳是一种需要经常练习的运动项目,如果仅依靠每周一次课,课后没有一定时间的练习,势必造成这次课的动作没学会,上次课的动作已忘记的情况发生,即使每节课开始阶段安排复习,也会因动作不熟或忘记而影响教学进程。

三、提高培训院校太极拳教学的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指出,影响成人学习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而是成人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其身体状况等因素。兴趣是促使学员主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为:1.加强校园太极拳文化建设,组织学员收看太极拳比赛录像,成立太极拳辅导中心和学习小组,使集体练习太极拳成为风尚。2.开设太极拳理论课,使学员了解太极拳对身心的锻炼效果;有条件可外请体育专家、锻炼有方的老领导、老寿星来校进行讲学,谈自己练习太极拳的感受和锻炼效果,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欲望。3.教师言传身教,通过优美的示范吸引学员,动人的讲解满足学员,适当的表扬肯定学员,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4.教学中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进行简单的太极推手练习,来维持学员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分组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种:全班组织形形式、分组组织形式和个别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并分组进行教学。1.按照学员的年龄结构分组。40岁以上为一组,40岁以下为一组。由于年龄相仿,学员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大致相同,对太极拳教学的接受能力也基本一致。2.按照学员的武术基础分组。一般是参加过太极拳培训的学员为一组,初学者为一组,这样,教师能按照学员的武术基础和需求进行教学,提高授课效果。3.按照运动素质分组。突破以教学行政班上体育课形式,采用合班上课方式,将学制时间相近的班级安排统一时间授课。通过调查问卷、身体素质测试,将学员按优、中、差分成三个层次,分别制定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内容和指导方法。另外,在学员对基本动作基本掌握后,也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可在各组巡回指导。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员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动作。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1)先示范,后讲解。初学阶段,在学员对太极拳运动有初步的理性认识后,教师应通过对全套动作的演练示范,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示范时教师应做到动作准确规范、舒展大方、神形兼备,充分体现太极拳柔美、顺畅、飘逸的特点,给学员留下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动作要领、要求及完成方法,必要时再做一次示范,建立动作表象,加深学员对动作的理解。(2)边讲解,边示范。在讲解动作时要利用太极拳本身动作,借用喻义名称特点,用语言加以描述。讲解同时进行示范,学员不仅加深对动作的印象,而且启发想象力。如白鹤亮翅,两臂好像白鹤两个翅膀一样张开、放松、自然、悠闲。(3)先讲解,后示范。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动作形成泛化阶段,极易不自觉出现错误,这时教师一般先讲解后示范。针对动作做技术性的分析,并运用正误对比进行示范,防止学员产生错误的动力定型。(4)重点讲解,重点示范。针对关键的技术环节重点讲解,重点示范,反复演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2.分解与完整相结合。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有机结合,其好处体现在(1)便于学员模仿,领会和记住动作要领。(2)有利于学习“定式”,使躯干、四肢所经过的路线和到达的部位正确。(3)教学时,可以使每个动作在那个姿势上停下来,便于教师和学员之间相互检查和纠正动作。(4)便于消除动作分解的痕迹,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规律,体现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如:云手是两手在体前交替划立圆,同时两脚向左侧方连续移步,上下配合,连贯一致。教学中第一步先模仿手的动作,了解手的运动轨迹,先练习单手由内向外划立圆,再练习两手交替划相切立圆;第二步模仿步法的转变,练习腿部侧向移步;第三步过渡到上下肢的连贯配合,做整个“云手”动作。再如:揽雀尾是由棚、捋、挤、按四种上肢手法和原地前移后坐的下肢步法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前移―棚,后坐―捋,前移―挤,后坐―按,前推移”分解教学,体会用力方向,路线、时机,再进行完整传授,以加强该动作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加深对动作特点、要求的认识,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

3.名称与口诀相结合。名称教学是指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要求学员将所学的太极拳套路的动作名称和顺序记忆或背诵下来,并有意识地进行提问,便于对动作的记忆和学习。口诀教学是指将动作名称及其运行路线的连贯过渡编成口诀,在教学中一边教授动作,一边口授口诀。如:白鹤亮翅口诀是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名称和口诀相结合,能促使学员记忆所学动作的名称、顺序、要领,并注意动作间转换时的重心移动及手、脚的运行路线,提高对套路动作的记忆能力,形成动作表象,避免遗忘。

4.口令与音乐相结合。在教学中运用口令,能不断刺激学员的感官,使脑内进行分析综合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充分强化,减少消退抑制,加深动作印象。太极拳的口令要柔和、缓慢、充分体现太极拳运动的松、柔、舒、缓的特点。初学阶段可用提示性口令,如“左右倒卷肱”口令是: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采用数码口令,“左右倒卷肱”的口令为:1―2―3―4。最后则直呼动作名称。在教学中采用音乐,可通过音乐的表现,烘托太极拳动作的特点,渲染太极拳动作的动静,使学员的思想感情随着音乐的快慢而起伏,增强学员对太极拳的领悟力。在教学中将口令与音乐有效的结合,在动作形成泛化阶段,为培养动作的整体感,应以听口令为主,兼听音乐;在动作形成分化阶段,为使学员精神集中,做到节节贯通,一气呵成,应以听音乐为主,辅以口令;在动作形成自动化阶段,为使整套动作流畅的演练下来,多采用音乐的伴奏,通过音乐调空动作的速度,通过音乐来帮助记忆。

(四)培养体育骨干,延伸教学领域。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优势,规范其动作,有意识布置体育骨干课后帮助其他较差学员练习,延伸教学领域。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重点难点动作,通过录像慢镜头或用“定格”方式,逐一体展现给学员;利用录像把标准动作和学员的动作进行对比,便于学员感知动作要领和用力顺序,提高动作质量,巩固课堂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图片资料和光盘,便于学员课后复习,消化已学过的内容,拓宽教学领域。

(五)注重课堂时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有效的成果。1.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①教师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案;②教师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员;③适时安排学员练习自练,注重效果,防止学员处于失控状态。④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重在引导点化。2.把握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第20分钟,这一时间段也是太极拳教学的最佳时域,对此教师必须很好的把握这一时域,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完成该节课的主要任务,解决该节课的关键问题。3.提高学员的专注率。专注率是指课堂时间内学员专注太极拳教学活动时间所占的百分比。①是要抓住可教时机及时施教,②是提高过渡时间效率,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衔接,③是提高学员学习时间效率。首先要求学员专注于学习活动,其次针对太极拳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课堂密度、课堂速度、课堂难度,保持轻快的教学节奏,保证学员学习的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5-327.

[2]许书琦.太极拳教学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102-104.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第3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全市教育系统各校领导教学为本的意识,认真分析各校教学质量现状,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我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和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制度,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为重点,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以规范管理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新型现代管理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思想,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优化学校内部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改变我市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校长队伍“人才库”,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评选奖励优秀校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加强常规检查,督促各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强化教育局业务科室的视导作用,经常深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全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狠抓教风的转变,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课堂,加强常态管理与监控,经常性地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促进教风的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二)把握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校要强化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引导广大教师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主动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落实中学以学科组为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分会要牵头开展分片、分校、分类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周每学科学校集体备课不得少于1次,特别要针对当前薄弱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创建“有效课堂”,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对个别听不懂、没学会的学生,要通过课后辅导及时帮助解决。各中小学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教研分会、学校为单位探索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努力探讨各种课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要创造一切机会,积极开展全员听课、说课、评课和上观摩课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为载体,引导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将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推广,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效益的最大化。每学期每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不得少于教师人数的一半,每位任课教师全年必须至少上一节公开课。为确保公开课质量,每位教师的公开课必须提前安排,并确定不同课型人员和比例,要有公开课教案、听评课记录,要真正把公开课作为深化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同时将公开课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力戒走过场、搞形式、完任务,对弄虚作假的学校、教师要在全市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教育局教研人员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农村中小学,下移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采取随堂听课、评课、当场反馈的方式,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以此引导教师全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课堂教学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效益最大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立足根本,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采用专、兼职教研员相结合的办法,充实教研力量,提高教研水平,切实发挥教研对教学工作的导向、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举办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人员骨干培训班,加大农村中小学短缺学科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城镇支援农村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区中小学教师轮流到村级小学或教学点任教、城区学校派教师到农村学校蹲点指导、农村学校派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等工作。健全教师评优制度,定期评选优秀教师,树立先进教师典型,开展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四)优化手段,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各校要强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进一步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紧紧抓住城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全面覆盖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教学资源库,加强系统设备维护、提高设备使用率、定期更新补充设备。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应用,确保先进的教学手段得以充分利用,避免闲置和浪费。优化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形象化教学手段组织指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视加大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提高,使城镇学校90%以上的任课教师、农村60%以上的任课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传输系统搜集、查找和获取优质教育信息和资源,能够独立或相互帮助制作开发课程软件和教学软件,进行电子备课和教学设计。

(五)着眼大局,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

树立“小学质量幼教找,初中质量小学找,高中质量初中找”的理念,统筹好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关系,提高幼教覆盖面,夯实小学教育基础,抓实初中教学质量,突破高中制约“瓶颈”。统筹好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学生之间的关系,各学校要根据本校现状,制定补差、推中、提优策略,寻找教学工作着力点,落实分层推进措施。要切实完善和落实控辍保学工作,重点是各初中阶段学校,要全力抓好因厌学而导致辍学的控辍工作。

(六)注重引导,建立完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制度。

我局将建立由行政管理科室牵头、教研室密切配合的工作组织,针对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有利于推动教法学法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关键环节,制定形成科学的、易于操作的学校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水平考核办法,按学期、年度进行检测与评估,由市教育局组织每学期对全市中小学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诊断、指导,建立全市中小学段成绩监测数据库。改革小学毕业考试组织办法,由招生的初中学校组织考试,全市统一阅卷,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初中段每学期由教育局组织对初一、初二部分学科进行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进行跟踪诊断、干预指导、适时监测。初三年级按毕业会考成绩建立全市各初中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高中阶段每年由教育局组织对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实行联考,建立以学校及班级为单位的成绩跟踪监测数据库,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质量跟踪管理。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建立后,以此为基础确定下年度质量提升的新目标。各学校要研究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学业成绩质量跟踪检测制度,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学生或家长参加的教学反馈座谈会,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教师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时间和步骤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与发动阶段。召开全市中小学校长会议,传达《滁州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各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我市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具体要求。组织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围绕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评估、教师素质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找制约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进措施,形成详细的学校活动工作方案,并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会、讨论会,对本项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活动氛围。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并于6月上旬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扎实开展各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并对每项活动进行广泛地讨论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不同方式呈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成果。

第三阶段:推广与深化阶段。针对在实施与展示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与差距,各校要制定具体的对策意见,形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办法、措施,总结提升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

第四阶段:总结与表彰阶段。我局将组成“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检查组,采取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形式,对各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检查结果将纳入年终考核之中。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加强对全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决定成立明光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组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高中是普通高中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的是,职业高中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放在了首位,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英语教学来讲,考虑到其多用途的特点,职业高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了首位,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这种特点,我们要对职业高中英语学科的地位有正确认识,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英语学科在职业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目前职业高中的教学体系来看,英语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英语学科是职业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

在职业高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学科和普通高中一样,都是重要的学科,成为主力学科之一,保证了职业高中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健全。

2.英语学科是职业高中开展能力培养的主要学科

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和实用性,我们在职业高中教育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二、职业高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由于职业高中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我们在职业高中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要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英语教学的最终质量。

1.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听力能力是考验学生英语素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职业高中中,学生的英语能力被放在了教育的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听力教学的重视。目前来看,我们在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听力训练,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使学生的听力水平能够得到持续的提升,从而满足英语能力培养的要求。所以,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听力训练。

2.做好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从目前英语的实际运用来看,口语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口语教学的比重,提高口语教学的比例,将口语教学当做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将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作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3.加强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来看,阅读理解部分成为许多学生英语考试的难点,多数丢分项目都存在于阅读理解的题目中。为此,我们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把握阅读理解的教学原则,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在提高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时候,要重视阅读理解的训练。

4.对写作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同口语能力一样,英语写作能力也是衡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了满足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我们要对写作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要采取强化写作训练、开展写作常识教学、重点培养写作能力等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将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作为提高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具体手段。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职业高中教育中,我们要加强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不但要重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要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从目前来看,我们应对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开展重点教学,只有保证了这四部分的教学质量,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宁.多元化教学手段在职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林区教学,2006(07).

[2]张辉.浅谈如何创建英语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J].科技信息,2009(29).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教学基本功;具体措施;课堂讲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等院校化学验课教学所占比重常常高达三分之二以上,实验课不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1]。独立学院理工科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更要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2,3]。如何上好实验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

1任课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要上好实验课,实验课教师除必须具备讲解、板书、驾驭课堂能力等基本功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1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师对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都需要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本功底。因此,任课教师必须首先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胜任实验课教学工作。

1.2熟练的实验技能技巧

任课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以正确、规范的操作装配仪器和配制试剂,而且还要边讲解边演示,提高实验的示范性和启发性。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掌握娴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这是对实验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1.3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负责精神

“严师出高徒”,只有治学严谨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才能培养出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的技能技巧。教师的责任心有多高,治学过程就会有多严。

1.4善于运用演示实验和电教手段

对于操作难度大、不安全和不具备学生独立完成条件的实验,教师可以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见习得到提高。演示实验要求:(1)演示必须成功;(2)必须保证安全;(3)注重示范和直观性;(4)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对于装置繁琐、操作复杂、可能发生危险等实验;演示时间长、且效果不甚明显的实验,可制成录像,以多媒体方式展现。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基本功底。

2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组织好实验课的课堂教学,是实验课教学的中心环节[4]。为了获取实验的最佳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好下列相关工作。

2.1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实验课课堂教学,总体应抓好三个阶段,即预习、实验和结尾。其中预习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任课教师应着力向学生阐明预习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重视预习并认真写出预习报告或提纲。这种预习报告或提纲,可以是实验报告的雏形或初稿,可以保证学生离开实验讲义,能独立完成实验。

2.2做好预备实验

教师做好预备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做预备实验时,任课教师应全面了解实验的准备情况,并与实验员密切配合,检查设备仪器是否完好;实验材料是否齐全;试剂是否符合要求;水、煤气、电等是否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将实验内容从头到尾做一遍,摸索最佳条件,找出实验成败的关键。对易发生的问题和操作技术难点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3实验课的讲授

实验课上,任课教师对实验内容、基本要求以及相关知识的讲解,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的基本保证。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没有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就不易顺利地完成好实验,就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实验课又是以学生操作为主,这就要求教师的讲授要精练,要抓住重点、难点,使讲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任课教师在讲授实验课时,至少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2.3.1讲授内容

实验课上,教师应讲清楚的有4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目的与原理。(2)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3)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4)仪器的使用、维护方法与安全规则。

2.3.2讲授时间

实验课上教师讲授的时间过长,势必大量占用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减少学生练习的机会。通常,实验课上教师讲授的时间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2.3.3讲授的基本要求

实验课的讲授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其次要保证科学性,准确运用基本原理和概念,科学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示范操作要熟练、准确、规范。同时讲授重点要突出,提纲挈领,贯彻少而精原则。为节省时间,有些板书如装置图、实验步骤等,可在课前完成或至少写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可节省讲授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操训练。

2.4实验课堂的巡回指导

学生开始实验后,教师应把全部精力用于对学生的巡回指导。所谓巡回指导,是指导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或对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这种巡回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教师的课堂讲授还要重要。巡回指导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1)随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实验中的错误,指出危害及产生根源。(2)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指导他们全面地调动感官,细致观察、感知实验现象,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准确恰当地做出解释。(3)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通过随时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教会学生准确无误地记录实验结果,培养严密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对于不能真实反映和记录自己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学生应给予严厉地批评和耐心指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科学实验,明白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水分”的道理。(4)考察学生的实验态度,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做实验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学生,应及时进行批评,责令其努力做好实验。(5)鼓励学生重视实验。很多学生对本门课程重理论轻实验,此种观念有待于教师经过长期、反复地个别教育,才能得以纠正。还有些学生害怕做实验,做化学实验怕燃烧爆炸,怕被酸碱腐伤。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必须在巡回指导中善于发现,及时引导鼓励他们,战胜自我,做好实验。

2.5实验课的小结

实验课临近尾声时,教师应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实验小结。小结的方式:一是教师结合实验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二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然后再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做最后的归纳。另外也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做出圆满解释。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实验趣事,如:实验剩余废液的利用,硫代硫酸钠巧除实验服上的碘污渍;草酸除掉高锰酸钾污渍;粘结玻璃塞或滴瓶的开启;凡士林堵塞的酸式滴定管的疏通等都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记忆。

2.6实验报告的指导和批改

学生写实验报告,是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5]。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概括总结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撰写科研论文都具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做如下要求:(1)实验报告应以简洁的语言写清实验目的及基本原理。(2)实验报告应扼要地阐明实验步骤,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做出透彻的分析和精辟的解释。(3)能用图表、专业术语表示和描述的,就不用文字去赘述。以实验装置图、反应方程式等替代语言描述。(4)对于解释不清楚的内容和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也应该鼓励学生以质疑和讨论的方式写入报告中。在批改实验报告时,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地批阅,绝不能敷衍。为鼓励实验态度好、报告做得认真的学生,实验报告最好给出成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不断积累素材,作为学生实验课考核的依据。总之,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是大学化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总结,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个大学化学实验课的重要任务。同时,作为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推进教育改革的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崔学桂,张树永,李建平,等.培养学生创新、综合思维能力是大学化学实验课的中心任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2):120-124.

[2]续旭.提高高校化学实验课质量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8):55-56.

[3]张剑,张开诚.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4:102-105.

[4]王现林.把握三个环节上好化学实验课[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