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园林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园林讲求诗情画意。正所谓文章华美,只因意于笔先,再优秀的文笔,缺乏“意”的引导,也难成大器,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写意一直是精髓所在,这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合理的立意,在结合一定的主题形式,使园林从整体到独个景观建筑,都能够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气息。如景观或建筑的建设时,尽可能采用仿古的设计,并以匾额昭示其名,如此便能够给人以中国园林的感觉。而实现上述方法,并不依靠表面功夫,这也要求在勘察时能够合深入的挖掘当地文脉,以当地的文化特征建设景观,并将其融入到园林之中,如此才能够具有真正文化气息。

2巧于因借拓展

西方园林建筑,习惯于采用“借”的方式,这一点也值得我国设计师学习。虽然整体看上去,园林作为一个封闭的公园,但是并不妨碍将园林之外的景物借入到园林中。通过一定的设计,使视觉能够收入到景观,如此能够实现“借”。借景的方式有很多种,可采用仰视、俯视等方式,也能够选择远借、应时而借等,如附近存有景观,但园林无法扩展至此,则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仰视借景,或在道路的修建上能够让风景实时进入眼底。总体而言,西方园林建筑的“借”,讲求于将景观放入到园林中,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也有着“借”的形式,其名为借势,实质上是指一种组合而来的美,如在园林中以绿色烘托红色,成包围之势,众星拱月,体现出红色区域的华美。在现代园林中,可直接采用2种方式。西方的借景是指将园林融入到城市中,将园林与城市合而为一,以真正实现环境的交融,而借势则是园林建设的艺术手法,体现出宏伟、华美等气息所采用的手段。合理地运用2种方式,必然能够将园林的审美价值和城市功能极大的提升。

3以小见大

在上述内容中提到,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其它艺术形式相似,都有着写意的特点,而在园林中,则具体转化为“小中见大”。园林的空间往往有着限制,但是中国人总能够突破不可抗力的现实,在人的精神层面上给以无限遐想。这一方法完全应归功于自然给人的启迪,通过江南园林能够发现,假山假水依然能给人以逼真之感,这边是完全根据自然的形态,辅以能工巧匠雕琢,才使得能够在意境上以假乱真。事实上,假山水无论在比例,还是形态上都与真实的山水一模一样,也由此可以说明,我国传统园林的设计师是通过观察和感悟而创造的“小中见大”景物。对于现代园林设计而言,便是空间意境越发狭小。事实上古人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如错落起伏、蜿蜒曲折,在地形上设计出地势,同样仿照自然环境中的比例,但地势空间必须有效掌握,否则会由错落起伏变成凹凸不平,而曲折和蜿蜒所指的便是道路设计。曲折的道路虽然降低可达效率,但是能够延长线路,再结合地势设置,使园林中的道路蜿蜒无尽,如此便可极大体现“以小见大”。若是整体场地较小,可采取大量面积的统一植被,如草坪、疏林等,已达成视觉上扩充场地的目的。

4结语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立志写意”之说,寄情于山水,陶冶情操,更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终身追求。可以说,中国古人无论是对山水的描绘还是对山水的再创造,都是一种性情的陶冶,都是自身追求山水、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的寄托,都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乐趣。中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山水写意,寄情于景,这一点和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中国历史上画论、园论是混为一体的,很多绘画家也是古典园林的设计者,其在绘画中的写意、构图等元素均体现在园林的创作中。基于以上所述,中国传统绘画和古典园林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1)意境的相通

在山水绘画中,可以通过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来创造出画面独特的意境,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又很容易引人入境,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则可以通过山水、植物等空间缔造手法,营造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2)崇尚自然

两者都体现出自由、不受约束的自然理念,无论是对山水的描画,还是对山水的创造,都体现出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很难在山水绘画以及古典园林中感受到有异于自然的违和感,整体都表现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尊重自然”的创作和设计理念。

2当代园林设计对古典园林设计的承接

当代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设计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当代园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具体表现如下:

(1)布局结构的承接

现代园林设计继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移步换景的结构布局,以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有限的空间内赋予景观多层次的变化,在表现出重点景观的前提下,采用“峰回路转”的处理手法,完美体现整体的园林景观。

(2)情景交融的承接

现代园林设计与古典园林一样,都注重“意境”的运用。现代园林设计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新材料将山水加以更高程度的提炼,抛去刻意的模仿,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以及心理寄托,如放松心情、缓解生活压力、追求自然等情趣追求,不仅高度融合了建筑、美学、文化等,更是加入了设计师个性化的思想追求,以抒发人们心中的真实情感。

(3)自然观的承接

现代园林设计同样重视自然规律、崇尚自然,并将生态自然的理念融入到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在考虑生态适应性的同时,重视对空间格局以及过程的控制,不仅体现着自然资源的价值,更是融合了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3传统山水绘画对当代园林设计的美学影响

传统山水绘画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当代园林设计的美学影响,并结合时代特征,呈现出现代园林的美学特征,具体如下:

(1)传统山水绘画和古典园林都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珍品

其艺术设计手法和美学内涵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来讲,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代园林的发展不仅要求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出发,亦要实现自然美和人工再造美的完美结合。在当代园林美化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而美化作为一项功能,应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环境、自然生态成为一个完美的有机组合,体现综合美。

(2)纵观中国大家的山水画

可以得知,没有哪两幅画是完全一样的,既表现在立意的不同,又表现在绘画构图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所描绘山水的特色所在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不同。体现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就在于现代园林的设计应突出体现特色化,因地制宜,做到与当地文化的完美结合。在现代园林设计的空间布局中,一方面要结合所在地的地理特征、文化内涵、民族特色等进行构造,再者在山水的布局缔造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建筑特点、色彩等空间布局手法,如江南园林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传统设计手法等,设计出集生态、文化、使用为一体的艺术园林,体现特色美。

(3)在当代园林的设计中要充分重视对新科技、新材料的应用

如音乐喷泉等塑造园林的动态景观,为园林营造出勃勃生机的景观画面,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建筑材料的质感、轻盈性、色彩美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从而极大的提高现代园林的观赏效果,体现现代园林设计的灵动美。

4结语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观赏园景以视觉为主,而一个人的视觉是不尽可靠的,对若干景物的布置情况往往真伪不辩。这种在感觉和知觉上的误认或者误解,称为错觉。欣赏园景时不少错觉的产生并非反常的现象。某些景物在一定条件下布置,正常的人看来,视觉所得的印象仍与实际的情况有出入。例如伸向远方的直路,互相平行的道路边线,看来并非平行,而有聚拢的趋势,这种景象是符合透视学规律的。景物的形状和大时常受着环境其他景物的影响,看起来会多少发生改变。

2错觉效应的意义

错觉的作用有一定限度,超过这限度便容易被欣赏者察觉,产生反感,以致错觉的运用失败,所以必须慎重。运用时应该使错觉出现的景象看来一如真实,即使做不到这一步,也应该尽可能减少真假相差的程度,不致被欣赏者识破。根本上,错觉在造园中运用的目的,并非为了作假,而是使假的像真,来解决布局上一些难题,或者使布局的效果进一步扩大。运用错觉而布置的园景愈符合真实的景象便愈有效,这可以说是运用的一个准则。所以错觉的运用要合情合理,不能夸大歪曲。园林不能像舞台布景那样,使用绘画有自然景物的景片来布置,当和富于生趣的自然实物对比,假的就会显露出来。还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园景性状都能够产生错觉,能够产生的,效应也各有不同。变动可能性较大的性状,如形状、大小,较易产生错觉,运用的机会也多。色彩和组织的性状变更程度小,不易产生错觉,一般难以运用。

3错觉的分类

3.1形状错觉这一类错觉包括透视、角度、地形3种。透视是利用几何形的线和面在透视上所产生的错觉。前面曾经提过,两平行线在透视上有向远处聚拢的现象,因此不是真正平行的两线或一组直线,只要它们不平行的情况像透视上的,向远处聚拢,这样不但不会看出它们的不平行,而且会把它们当平行线看待。在受地形限制,不能采取真正平行布置而又需要看来好像平行的线条或种植行列,按透视的原理把线条向远方的一端稍许靠拢,就可以取得所要求的效应。方形和圆形在透视中也会改变形状,长方形看来好像梯形,正圆好像椭圆。在远处观看,这种改变更明显。1个近于正圆的椭圆形看起来和正圆差不多,若不能布置真正的正方或长方形,将距离远的长边稍许缩短做成正梯形,看起来仍似正方或长方形。

3.2尺度错觉这里使用“尺度”一词,和讨论布局法则时提出的尺度,在含义上有所不同。这里“尺度”所指的范围很广,除景物本身的大小外,还包括高矮、深浅、远近、宽狭等空间上的尺度关系。这一类性状常常可以进行错觉的处理。

3.2.1大小错觉一般的运用,多在使小的景物或地面看起来比较大。可以调整比例尺度,把相对尺度的景物适当地缩小。缩小的程度以保持园景的自然比例,以及不妨碍游人使用为原则。例如一块小草地,需要筑路环绕,将路的宽度稍许缩减,可使草地看来较大,但不能缩得太小,如果路旁有花坛或其他边沿种植,彼此对照起来,道路更似羊肠小径,失去悦目的比例,而且使游人行走不便。

3.2.2远近错觉这种错觉主要是应用透视的现象,对景物线条、形状进行远近错觉的处理。两平行线伸展愈远,在透视上愈在远方聚拢,反过来说。远方一端愈聚拢的两平行线,即表示它们伸展愈远。所以对含有平行线条的道路、绿篱、树排等景物,将它们一端适当地聚拢,可以使它们产生较为长远的错觉。要注意,这样使平行线聚拢的处理不能过分,被人看出是故意的造作。

3.2.3高矮错觉园林中建筑物的高度常常利用这种错觉来调整,主要是控制建筑物和它周围树木高度的对比。同一高度的建筑物,种植低矮的树种,会比种植高的显得高些。选用圆锥形的针叶树,效应还更显著。不过借树木和建筑物高度对比所产生的高矮错觉,作用常不及上述形状和远近错觉明显。一般是在建筑物显得过高或者过矮的情况下,用这种错觉的效应来纠正。

3.2.4深浅错觉这种错觉在处理园林水体深浅的时候应用,主要是对人工筑造的浅池,使它产生较深的错觉。当受水源或经费的限制,池子不能筑深,但使它看来较深,常常是需要的。因为自然界池水的美丽,和它碧绿的色彩有关,这种色彩在水深时才能美好出现,一般在池底沉积的泥污,水浅时容易看见。

3.3材料错觉为了解决经济或者某种材料供应的困难,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模仿设计所要求的材料,来制作布置景物,这样产生的错觉称为材料错觉。不过,这种错觉运用的范围不大,因为并非每种造园材料都能够模仿制作,一般多限于少数几种造园土木材料。常见的是庭园建筑物,采用人造的石块来模仿真的。不过这种错觉的效应多用于模仿表面斧凿平整的细石工,棱角嶙峋的粗糙石块较难仿造。园林工作者固然需要研求模仿制作的技巧,但是也要弄清哪些材料是适于仿造来发挥错觉效应。当设计者熟悉多种造园材料的性能,是可以换用他种材料来取得类似的效果,不一定都靠材料错觉来解决问题。

园林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的必要性目前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园林企业,其工作岗位主要分为3类:(1)园林植物生产、销售、养护岗位群。(2)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制图岗位群。(3)园林施工、园林预算和工程管理岗位群。从这样的现状可知,学生在就业时可选择的方向多样。通过对园林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他们纷纷表示就目前的市场而言,不建议园林专业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比如纯施工方向。因为园林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生在就业时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在学校进行基础培养,对园林有基本认识,能够一专多能,而方向则可进入社会后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喜好进行选择。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掌握AutoCAD、Photoshop、SketchUp软件的操作技能辅助其他课程的开展尤为重要。培养目标为让园林专业学生了解园林公司的出图要求,掌握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应用,并能从事园林设计和绘图工作。这需要园林相关专业进行就业导向型高职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建设。

2课程体系的建立

2.1三门软件课程的关系

首先,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三类软件中,Au-toCAD是基础,因为无论是利用Photoshop渲染平面图还是SketchUp建立3D模型都需要用到AutoCAD绘制的基础图形,所以,首先要学习的是AutoCAD软件。其次,Photoshop作为后期效果图处理的软件可以放在SketchUp之后学习,先学习如何利用SketchUp建模,然后学习利用Photoshop处理模型效果,同时还可学习利用Auto-CAD绘制的平立剖面图进行渲染。综上,三类软件的学习顺序为AutoCAD———SketchUp———Photoshop。最后,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三类软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3类软件,实现灵活运用,需要足够的课时量,因此这三类软件不能放在同一个学期学习,分学期进行教学,每门课程之间以项目进行连接,以求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提高学生对软件应用的能力以及制作设计方案文本的能力。

2.2专业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三门软件课之间互有联系,同时与其他课程也应相互呼应,共同提高学生对园林设计的理解。以园林制图、园林美术基础、园林设计手绘、园林概论为基础课,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毕业设计为提高课建立软件学习的基础理论与提升应用能力。具体安排为大一上学期学习园林制图,规范制图要求,并学习园林美术基础,提升对形体、透视等的认知;大一下学期学习AutoCAD,同时学习园林设计手绘,提升对效果图的理解以及颜色的把握,学习园林概论,对园林设计有基本认识,为学习SketchUp及Photoshop打基础;大二上学期学习SketchUp,同时开设园林规划设计(1),一方面通过SketchUp加深学生对设计空间大小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学习,对于模型中的材质、配景设计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大二下学期开设Photoshop,同时开设园林规划设计(2)和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将AutoCAD和SketchUp学到的技能运用到课程当中,另外开设园林工程,学习相关知识,为提高课———园林施工图设计打基础;根据市场调研,确定高职园林相关专业学生首次就业岗位为施工图设计,因此在大三上学期,将重点提升园林施工图设计,再次将AutoCAD的运用专业化,同时,根据同学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方向做毕业设计,按照园林公司标准要求,在毕业设计中灵活运用三类软件。经过这一系列的培养,让学生在进入公司之前就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

3课程建设方法

3.1以基本方法为核心

发散学生思维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老师的依赖性强,自学能力较弱,为了让他们在就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思考。具体作法为任何一门软件只教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自己琢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AutoCAD课程重点强调图层的应用以及设计规范,SketchUp课程重点强调组与组件的创建,Photoshop课程重点强调分层,三种软件都要熟记快捷命令等,然后用由易渐难的项目层层推进他们对这些软件的认知,学任何一个命令或者方法都要举一反三,发散学生思维。

3.2以项目为驱动,创建课程体系

三门课程虽分属不同学期,但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学生能够连贯地运用这3类软件,可以用相同项目将教学串联,比如在AutoCAD课程中让学生绘制某现有的居住区平面图,然后在SketchUp课程中将此居住区建模,最后在Photo-shop课程中渲染平面图和效果图、做分析图,形成文本。再进行扩展的话,就是在园林规划设计课上让学生对此居住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对此居住区中的某景观小品进行设计,在施工图设计课程中绘制此居住区的施工图纸等等,每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有限,但是如果所有老师能够合作,用某一个或两个项目对所有课程进行串联,驱动课程体系的创建,并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相信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在毕业前将会对园林行业的运转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3.3以态度和实操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