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科技实践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 A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育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四年制) 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1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实意义
1.1 素质教育依然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全面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真正内涵的有效途 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特长和潜能,使之能够更好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懂得如何思维,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因专业技能训练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往往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但对包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就业择业时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语言表达不畅、教态与教法组织不良、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等劣势。这些不足,使该专业学生往往会给人一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主观偏见,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渴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在这次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行为、新的课程评价观念的出现,强烈冲击着现有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首先,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成了身体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融合了包括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领域,因此,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其次,新课程要求不仅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再次,新课程提出的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弹性和地方特色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最后,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并将人文教育融入课程之中。这样,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又将如何改革,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见、创立、创新来源于实践,“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现实意 义便在于此。
2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及其构架依据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它是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实践内容落实到1-8个学期的每门课程,在不同学期的不同课程 教学中侧重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并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学训练与竞赛强化相结合” 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多角 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就实践教学形式而言:从分布在各课程内的微格教学实践到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强化实践 ,再到综合性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改变毕业前的一次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全程性实践”。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从课程单项实践裁判考级实践外出观摩优质课体育基本功 、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教育见习以公共体育学生为对象的校内实习专业教育实习。集 “行为规范、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多项裁判工作实践,教师基本功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 ,社会体育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人文素质检验”等内容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到重视综合的体育教师基本功、体育教师基本素养实践,扩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涵。
就实践教学平台而言:从以各课程为实践平台到以社区、乡镇、企业、校内公共体育课、中小学等实践基地为实践平台,拓展了实践平台的外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就实践教学的时间而言:从每生课程内的3-15分钟实践到全堂课教学实践,从原半学期左右的实践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增加了实践的时间。
“智力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在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仍然是很弱的,当客观世界和科学发展需要长时间等待一个新思想产生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下,使它实际产生。一个重大的突破要 有环境,新思想的产生也好,学术水平的突破也好,重大贡献也好,不仅靠钱、人,还要营造一个氛围,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叫“外部刺激”,我们称之为“智力生态环境”。
早在1937年 7月撰写的《实践论》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阐 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 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 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 要的飞跃。并深刻地指出,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爱因斯坦关于“智力生态环境”的论述和的《实践论》及现代教育的特点无不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3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3.1 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内容又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构建和优化与“全程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无疑对该模式的实施具有先导作用。
第一,创新与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内容。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增大学校课程设置自由度”;“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这为创 新“全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因此,本着“少而精、新而实、薄而通”的原则,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小型化、专题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 理渗透,注重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和形成学生自信心为主的教学效能感培养的课程。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过分强调各 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缺乏相互间的渗透和衔接,缺少优化统筹,课程庞大琐碎,教学效率低下。一方面不同课程中往往涉及较多相似内容,另一方面某些课程间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特点,如果各科任课教师只注重课程讲授的纵向深入,忽视了课程与课程之间、专项与专项之间的横向联系,无疑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炼出各学科课程中与实践能力有关的课程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规律以及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提炼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进行优化,使之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行,帮助学生将课程目标不断再现、巩固、反馈,最终“内化”为教师技能。
3.2 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方式和学习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对此,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互动不能与这个世界分割开来,我们不能只看到情景或是环境,也不能只看到个人,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们和环境的相互协调,所以只把重点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坏互动,是抹杀情境对认知和行为的作用。由此而构建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而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同时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并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
3.3 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论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的往复循环的过程。由于体育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在运动技能教学的某些领域,如情景多变、紧张应激、事物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确等学习情景中,传统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感知不 强的劣势便表现出来,此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优势。学生在尚未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时,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情景的复杂感知,同时又无意识的将这些感知加以运用,可以对日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受意识控制的外显学习创造机会。
4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为了营造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心理品质,且具备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 造精神,笔者制定了“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和实施步骤。
4.1 以人才培养计划为保障,强化实践教学地位1)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30学分,保证了各课程都包含25 %的实践教学课时。2) 在各课程组充分研讨、达成共识、确定本课程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的基本内容之基础上,拟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DD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并从培养时间的阶段性和空间结构的层次性两个维度建立“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3) 将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 践教学”培养模式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会同校教务处,形成体育院(系)与学校教务处共管,体育院(系)技术和基础部门及各课程组老师共抓,举全院(系)、全校之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课内外一体化,落实实践教学任务
4.2.1 实践教学融入课堂第1-4学期:实践类课程内实习。例如,在课内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方面,由任课教师提 出课堂教学内容后,要求带队学生对该专项该堂课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分析,不但要认真考虑相关肌肉运动特点和能量供应特点,还要“挖空心思”地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准备活动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并最终实施。
第1-5学期:裁判工作实践。一是利用术科教学组织课内教学比赛,让学生轮流进行裁 判实习;二是利用校内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赛等各单项比赛,组织并指导 学生制定竞赛规则、编排秩序册及临场执法;三是学校联系本地、市体育局、教育局,派遣 学生组织执法各部门系统及中小学比赛;四是各运动项目裁判员考级实习辅导。
第5-6学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学类课程 课内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学生分组,将部分难度较浅的内容实行组间分配,根 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写准备教案,课前由任课教师审阅、修改,再由学生实施讲解,教 师课后简单小结并给予评分,计入考评。
4.2.2 走出学校,步入教育实际第5学期:外出观模优质课。要求学生到中小学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让学生熟悉中学教材、教学大纲,熟悉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体育教师一起进行体育教学、训练等。
第6学期:教育见习。
第7学期:教育实习。利用本学期一半以上的时间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是全面地、独立地承担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7、8学期:毕业论文习作。
4.2.3 强化各类技能考核第3学期:体育各运动项目基本功大赛和文化基础知识大赛(英语、计算机、三笔字等)。
第7学期:面对全校公体学生进行两周试教,组织体育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教师着装、精神面貌、教态、队列、口令、口哨、基本徒手操、广播体操、课堂常规等。
每年在院(系)内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比赛(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迎新、新年晚会、卡拉OK比赛等);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文体表演,鼓励学生创建各种俱乐部(如轮滑、健美操、跆拳道等),并将其列入评奖、评优及入党参考条件。
5 结 论
1) 虽然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 出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却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培养 方式呆板等诸多缺陷,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畸重畸轻。面对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市场经济 的诸多挑战,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 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3) 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包括: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M].国发[2007]14号文件.200 7,5,18.
[2]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1-6.
[3] 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26( 1):60-63.
[4] 黄双成.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7):96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