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习单位考核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一)方法与内容。
结合医学院校自身实际,采取调研法、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文献,分类整理、比较分析,依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建立学生能力训练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完善实习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3]。鼓励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医学生全员参与,开展实习教学改革。
(二)实习教学研究成果。
1.规范实习教学管理。制定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实习教学管理办法,加强对实习教学、中期检查、出科考核等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成立由教务处、附属医院(实习单位)、临床检验科室组成的三级管理模式,并在每个层级指派专人负责具体的实习教学管理,在学校层面建立实习教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教学安排、落实任务,加强对各附属医院(教学单位)的实习教学检查力度,对存在问题和管理漏洞的单位限期整改。
2.建立实习管理指标。(1)修订实习计划:根据教务部门修订的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增加实习学时,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习成绩评定项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实习中期考核(30%)、出科鉴定考核(50%)、实结报告(20%)。这种比例分配增加了中期考核的权重,体现了过程性教学质量评价思想,降低了原有单一的出科鉴定成绩权重,增设了/实结报告0环节,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2)增加能力测试:在实习结束前,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理论和技能测试。对学生实习应掌握的各科目知识点作详尽考查,同时在临床检验实验室由学生随机抽签、任选一道题目进行能力测试。测试结束后,将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化分数,使测试更具有客观性、可比性。理论和技能测试成绩均有详细的评分标准,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从各教学医院检验科室中临时抽调考官,现场随机抽签决定监考人员,每个考站由2名中级以上职称考官负责监督和评分,理论与技能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各占50%。
3.制定量化考核指标。(1)印发实习考核表:在完成修订实习计划、建立实习管理指标的基础上,学校综合考虑各实习单位的实习教学特点,广泛听取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和专家意见,制定并印发校内统一的实习考核表,实施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量化考核,便于各有关单位对该专业实习学生进行标准化客观评价。(2)考核表内容及指标:¹明确规定一系列量化指标,包含检验工作理论知识(如实习记录、学术会议、科研方法)及检验仪器设备操作记录、操作时间、指导教师等。º涵盖出科鉴定记录、指导教师意见等教师填写内容,同时要求给予评价的教师必须亲笔签名和盖章。»从日常表现、实习科目两方面制定出科鉴定指标,并赋予各指标相应的分值,形成量化的出科鉴定评分标准,每方面各占50%权重。如附表所示。
二、实习教学改革反馈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4.2%的被调查者认为考核指标能明确反映医学检验专业特点,96.5%的被调查者认为考核内容符合医学检验专业要求、可操作性强,88.7%的被调查者认为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兴趣,66.7%的被调查者对该考核指标及医学检验实习教学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管理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68-02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但是对于不少职校来说,学生的顶岗实习依然是个突出的难题。究其因,不少职校将责任归咎于企业没动力。其实,高职本身对顶岗实习的理解和操作,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良性的顶岗实习制度的建立。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校企双方都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培养实施者。
1.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有关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1)部分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岗位、实习效果、待遇关心较少,也缺少相关法律文件约束。一方面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当出现纠纷时,学校只能与企业协商解决。
(2)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考虑,认为学生实习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还会由于他们的不规范操作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而把校企合作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大部分学生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学习”,导致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3)部分学生责任心较差、缺乏吃苦精神,在工作中挑三拣四,一旦发现工资、待遇与理想中稍有出人,便怨声载道。
1.2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发现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1.2.1 企业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多岗的矛盾
学生希望到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多个岗位上去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当他们到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后,面对单一岗位,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安心实习的现象。
1.2.2 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实习不稳定的矛盾。
由于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使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1.2.3 企业对学生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的矛盾
企业需要能够胜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顶岗学生,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尚缺乏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等的适应性。
2 校企良性、深度合作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保障
高职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校企深度合作,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加强高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核心价值。
2.1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按照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由于企业需要具备基础功底强、岗位适应性强,一专多能的人才。
2.2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提升双方专业人才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充实对外交流的途径,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学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桥梁,通过其联系更多的企业、行业等相关组织,拓展学校信息接受与合作办学事业的延伸与手臂;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宣传,学生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2.3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优化专业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解决高职教育中资金短缺、实践环节薄弱、教材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提高办学层次。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共建实训室或者企业实习等形式,解决上述问题。
3 校企合作是前提:注重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要向纵深发展,就需要互相沟通和交流,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理想效果,所以需要修筑一条便于双方沟通信息和需求的“合作之路”和全体人员参与的“沟通之桥”。就是找出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和让校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的科学办法,组织一套校企合作领导班子,落实一套科学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使校企合作的设计蓝图得以顺利实施。
3.1 以管理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架设校企合作之“桥”
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首先确保有“桥”。这就需要合作双方进行一定的管理体制改革,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人事架构建设。就是企业和学校的上层、中层、下层都相互挂职。挂职的目的是让校企合作双方互相熟悉对方,了解双方的需求并能够及时沟通。只有校企合作的领导班子和相互挂职,信息沟通才可以畅通无阻的往返于校企合作双方,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3.2 以课程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铺好校企合作之“路”
合作之“桥”架设好之后,还必须铺好校企合作之“路”,作为校企合作的双方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实施,即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面临的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师资培训、学生就业有了企业的参与就迎刃而解了,企业面临的降低成本、人才培养和技术公关也变得省心省力了。
3.3 以科学管理促进办学水平提升,护好校企合作之“航”
校企合作的“沟通之桥”和“合作之路”建好了,护“路”和固“桥”的工作也要长期开展。要让信息沟通的小车长期通行,就需要定期进行反馈和监督。因此就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校企高层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检讨校企合作的成果和不足,定期提出改善的目标和任务。比如:成立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适时地引入企业对于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制度,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的培养体系,通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多元角度的评价建立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水平。
4 强化管理是关键: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制
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必须校企合作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
4.1 成立两级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学院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检查、评价,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模式保障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4.2 革新顶岗实习管理的模式
一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中参考外聘专家意见,使制定的培养计划更切合实际。二是实施“双重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要处于学生守则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双重管理下。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对顶岗实习单位选定、校外基地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行为及安全管理、实习成绩评定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三是专业技能实习与学生道德培养相结合。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信等方面教育;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教育;实习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等。
4.3 实施以指导、协调为主的柔性管理手段
在学院相关实习、实训等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相关实施细则,使之更具体更便于操作,以此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要深入实习现场,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业务指导,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帮助,关心学生生活和身体健康,稳定学生情绪并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督促学生记好实习日记,听取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审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参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地协助指导教师教育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学院与企业建立实习工作协作组织,双方安排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5 科学考核是保障:严格顶岗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顶岗实习在考核评价环节上大多以实习小结等形式考核学生,由带教老师或师傅写评语、盖图章。这种考核评价形式单一,方法简单,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整个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训练状况无法实现实时跟踪,不能对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5.1 建立“双考核制”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
学生的顶岗实习考核可分两部分:一是由合作企业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工作报告进行考核和评价,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5.2 实施“三监控制”
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情况的考核。学校要求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并规定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二是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后要撰写实结,学校组织学生座谈及述职答辩,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真实体会和收获。三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提出综合的自我评价意见,为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提供参考意见。
6 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顶岗实习是个永恒的课题。为了做好顶岗实习这个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对实习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对今后的顶岗实习工作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更新理念、巩固和发展实习基地、融洽各种关系,不断地提高学生做人的思想觉悟和做事的本领、增强敬业精神。以更加有效的培养贴近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全铁.试论高职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1(14).
1、商务英语教研阶段听评课制度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应用英语教研室规定每个学期本教研室的老师听课,主要检查教师的教案、上课的板书、课堂掌控、学生掌握、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转变等情况。教师在听评结束后,会对授课老师的教学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这种听课制度的设计初衷当然是好的,但是其实际效果值得考量。一是对教师的激励有限。对本年度新进教师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是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师来说,都是走个过程,形式主义。其重视程度并不高,尽管他们都会在上公开课之前认真准备,在班上进行提前试讲,期待在公开课时能有精彩表现,但是在听评课一结束,有些老师上课就会马虎了。二是评课内容深度不够。评课的时候,老师们往往是从上课老师的仪表仪容,声音大小、板书、师生互动、英语课堂用语等几方面来进行评议。没有评议到上课内容与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结合及运用情况,没有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三是老师之间相互碍于情面,在评课的时候光挑好的方面说,至于改善意见,教学改革等方面都不提出来。四是部分听课老师对相关课程不熟悉,在评课时很难给出专业性的意见。例如《商务英语视听说》,《函电与单证》、《商务英语口语》、《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其专业性、实操性都非常强,往往都是一个老师在带,其他的老师由于对课程不熟悉,在评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些套话、空话,更是没有落到实处。
2、学生座谈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大都采取向学生发放教师评价表,召集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意见与建议。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如人意。一是参加座谈的学生人数少,往往一个班级只有班长、学习委员两人参加,其意见很难代表全班同学。二是书面填表及当面座谈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对老师先天地予以尊重的心理,除非某名老师师德奇差,否则学生们根本不可能当着院系领导的面直接指出老师的“问题”。三是学生们对院系领导在心里上有一层敬畏感,在座谈会上,都是领导问一些问题他们就回答相关问题,很难做到敞开心扉,真诚地跟领导们进行交流。所提的往往也只是就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教师上课声音太小,有些教师的英语发音不标准,板书不规范,老师没有讲授课堂以外的内容。
3、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存在的问题
每个学期,学院都会对各个系部进行常规性地检查。教师所上交的材料分别有教案、教学工作手册、听课记录、教师评议打分表、批改的作业、实训报告等等。通过这样的检查,学校可以跟踪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但是对于教学质量的优劣很难从上交的材料中看出来。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在实训环节,教师会要求几组同学做角色扮演,表演完毕后,上交实训报告。学院的检查组只能确定教师有实训这个环节,但是很难推断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
4、缺少企业的参与
虽然高职院校无法与学生就业的企业全部取得联系,但是可以选择本院校学生就业相对较多的地区与企业,采取邀请企业代表和毕业学生代表来校座谈、院校派人去企业实地调查、院校对毕业学生回访等形式,了解本院校在专业与课程设置、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从而间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以“就业为导向”建立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理论课程质量监控
一是科学选择专业教材。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在选择教材时,商务英语专业应遵循的原则是:教材内容紧贴岗位能力需求。选择“十三五”规划教材,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校本教材。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教材难度要适中。教材最终选择要求教研室全体老师,企业行业人员的一致认可才能征订。二是精心挑选专任教师。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有外贸行业的相关工作经验,有从业资格证书,比如外贸员证、跟单员证、秘书证、翻译证等。同时从企业聘请企业专家做为我们的外聘教师,每个月,外聘教师要给商务英语学生上一次课,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每一门核心课程,要求本教研室教师至少上三年,然后再上其它课程。在没有对本门核心课程熟悉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换其它课程。然后教师之间再对所带课程进行交换。要求本教研室所有老师对核心课程都熟悉,教研室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研室教师组织团队,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三是抓好教学管理。教师在学期初要熟悉教材,准备好本门课程的授课计划,授课教案,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在学期初,以教研室为单位,分管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各个教研室交叉对教师的基本资料进行抽查。对于期初教学资料不完善的教师,按照目标责任考核对教师进行相关处罚。期中教学检查,不采取听本系全体教师的课程,而是一个教研室推荐一名教师上课,全系进行评议。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要求企业专家来进行听课,评课,对教师专业上的不足给出建议。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评议,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而不是要求每个班的班长,学习委员参加。学生对教师评议采取匿名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直言不讳,对教师教学有更好改进。四是抓好教师顶岗实习工作。寒假、暑假期间,要求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顶岗实践结束,教师必须写总结,向全系老师汇报成果同时还要上交企业顶岗实践鉴定表。系部依靠企业的顶岗实践鉴定表对顶岗教师进行考核。对于寒暑假期间,顶岗考核不及格的老师按照目标责任考核对教师给予相应处分。
2、校内实训课程监控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直接影响培养学生质量好坏。对于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在高职院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外贸工作坊、商务英语语音室、商务仿真工作室,、并制定严格的实践与考核标准,切实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使用人才。以《外贸英语函电》为例,外贸企业人员和商务英语专任教师通过就业调研,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实践课程内容。例如,实训模块一:建立贸易关系。学生在函电实训当中要掌握的知识是跟建立贸易关系相关的词组,句型。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函电写作准确无误能力,快速回复函电能力。在函电实训中,结合岗位需求,按照实训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给函电背景,写出函电。考核要求:能够遵循外贸英语函电写作原则,掌握常用信函格式;能够掌握国际贸易术语、专业句型习惯表达方法;能够熟练处理外贸英语函电各项环节具体业务,运用书面英语与客户有效交流;能够利用巧妙写作技巧,在贸易谈判中促成交易。实践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60%。对于实践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学生重修一年。
3、校外实习监控
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实施
1.根据顶岗实习教学计划,落实好顶岗实习各阶段的教学,具体步骤:在每年的11月布置顶岗实习任务,要求学生对顶岗实习教学大纲、顶岗实习任务和顶岗实习考核办法进行了解,由专业老师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任务和要求。在12月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组织学生和生活老师到企业与企业老师见面。次年的1~2月利用假期组织专业老师到企业进行检查,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制订校外授课计划。2~4月开展校外教学,指导、考核学生顶岗情况,检查学生的实习手册,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遇到的问题,并组织现场教学。3~4月布置毕业设计课题,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不同岗位布置毕业设计课题或毕业论文。6月进行顶岗实结,专业老师根据生活老师和企业老师的评定及学生顶岗实习的表现和毕业设计质量进行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对毕业设计完成较好的学生组织毕业答辩。2.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单位。为确保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实施,首先要落实一批与应用化工专业紧密联系的对口企业。近几年来,专业系组织专业教师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主动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相关的企业联系,尝试校企联合办学,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重庆建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众城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化工集团公司等一大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了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单位的稳定,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教学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3.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管理。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实行“三师”制度,即专业老师、生活老师和企业老师联合教学方法。专业老师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负责顶岗实习的前期准备、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校外授课、布置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并负责与企业导师、生活导师沟通与联系,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进行评定;生活老师由辅导员担任,负责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组织纪律、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企业老师由实习单位的技术骨干担任,负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指导。有了三师制度,就保证了顶岗实习阶段校外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解决了学习内容与专业实践的统一,使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4.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实施。顶岗实习阶段教学的实施关键是“三师”制度的落实,三师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合作,还需各位教师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生活老师要解决好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生活,帮助学生做好由学生向工作者的转型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专业老师要深入企业做好调研,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工作中的情况,要围绕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涉及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指导,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准备校外授课内容。因授课内容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针对性强,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授课质量。企业老师除在实习阶段实行师徒的传、帮、带外,还根据学生实习阶段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地进行职业培训,如郴州化工集团公司桥口氮肥厂生产部长就“分离技术”进行技术培训,在株洲中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经理就“钛白粉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进行讲座,在长沙众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就“油产品开发”进行知识讲座等。企业导师的现场教学,注重对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又对化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既有实际应用性,又有理论指导性,教学效果较好。5.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考核。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考核要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考核学生专业技能,而且把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体现基本职业人素质要求的职业能力列入考核内容;不仅考核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和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在顶岗实验阶段的学习考核过程中,三师是重要的考核者,学生是被考核者也是考核者,也参与考核。学生参与考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体的自我考核,对教师给予的考核提出反馈意见;二是学生相互考核,给同学打分或提出对某某同学的考核意见。
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成果
1.确保顶岗实习阶段教学质量。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历来都是教师头痛的问题。教学组织难度大,学生安全责任重,化工企业出于生产安全考虑不太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校外教学管理难到位,企业指导教师责任心难保证,学生难以学到知识等,学生顶岗实习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我院近年通过精心策划,强化管理,严格考核,明确责任,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难点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确保顶岗实习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2.实现与企业真正的接轨。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抓好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落实,使学生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在化工生产现场,在化工生产领域的不同岗位,受到实际的锻炼,使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留在顶岗实习的单位或岗位上,很快地适应专业工作的需要,做到与企业真正的接轨。3.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通过顶岗实习学校能提高办学水平以及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使教师掌握了化工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增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企业技术人员通过与教师交流,提高理论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可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寻找高素质的人才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学生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能操作先进的生产设备,学到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能与企业进行文化交流,感受企业的文化,经过较短的一段时间,学生毕业就能独立顶岗操作,缩短实用期,企业不需再对毕业生进行上岗培训,为用人企业节约了新员工培训成本,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作者:薛雪 郑越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听力学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校开设该专业的仅有少数几家,对于听力学专业实习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沿用的是医学生的考核机制和模式,考核内容过于宽泛随机,考核时间过于单一,难以真实反应学生学习的成效,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和自我提高。
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专业创办至今,培养了一批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在听力助残、服务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参考国外高校对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的机制,与加拿大UBC大学附属温哥华总医院听力中心合作,创新并实践学生实习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将我院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分为实习前教学质量控制、实习过程质量控制、实习后考核质量控制三个模块共六个步骤进行质量控制。本文对我院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所进行的创新与探索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听力学人才定位,修订实纲、实习计划
第一,修订实纲是统一和规范毕业实习工作的基本纲领文件。实习工作开展之前组织学生、教师、实习单位、研究合作单位共同参与讨论和修订《毕业实纲》,完善和规范实习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效果。提前分析和研究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做到有备无患。
第二,制定实习计划学校提前半年与实习基地沟通,联系安排实习事宜。根据实习基地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目的及要求、主要知识点及技能训练的重点、实施方法及步骤等。将这些教学计划与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协商修订,使双方对实习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学生按照实习计划,带着任务去实习,就会减少实习的盲目性,能够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学习。
二优化课堂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制度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和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课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将临床最前沿、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引入课堂;将用人单位最期待、最渴望实习生具备的技能引入课堂。用实践指导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紧贴实践需求,实现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严把教学质量关,建立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机制。
第一,建立课堂教学考核机制,建立课堂教学期中、期末考核质量控制制度,严控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各门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第二,建立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制度参照国外高校实习考核方法,与加拿大UBC大学附属温哥华总医院听力中心合作,共同制定听力学专业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的方法和内容。学生在完成学校课堂教学进入实习岗位前,进行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听力学各项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理论和实践操作。理论知识以书面形式进行,内容包括在校期间所学各门基础及临床课程。实践操作以动手实操形式进行,分为抽选项目和必考项目。
三规范临床实习基地及带教老师准入条件
实习基地以及基地带教老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实习的水平和质量,只有合格的实习基地,高水平的带教教师,有效的带教机制,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一,依托听力学专业协会,提供可靠的人员和基地保证。在学校及学院努力下,以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CAAR)会为依托成立的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分会,从成立以来吸引了听力学行业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为培养高素质听力学人才奠定了基础。听力学专业协会鼓励专业人员,特别学员是本专业的人员加入CAAR,为实施临床实习的标准化提供可靠的带教人员力量和稳定的实习基地数量。
第二,建立实习基地资格认定机制。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的选择遵循一致性、先进性和效率性原则,主要选择临床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单位,使学生对实习单位产生认同感,增强对今后工作的信心。在实习基地的建立上,参照国外高校标准,所有从事听力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单位,要想成为听力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其资质必须经过统一认定。
第三,建立带教老师资格认定机制。带教老师必须满足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并从事听力学行业工作两年以上;或多年从事听力学工作并具备一定资历(以上三项条件满足一项即可),经统一认定后方可成为听力学专业学生实习带教老师。
四控制实习过程质量,建立中期考核制度
全面参考澳大利亚、英国等听力学教育发达国家的毕业实习质量控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听力学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符合中国听力学专业实习中期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对实习中期要求学生掌握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第一,业务能力要求完成完整的病案记录参照加拿大UBC大学附属温哥华总医院听力中心方法,制作病案记录空白样本。中期考核要求完成40份有代表性的听力障碍及相关疾病的完整病案记录,内容包括规范的病史记录、各种必要的听力检查测试记录及诊断处理意见、随访记录与总结反馈,对成人听力测试结果记录以及儿童听力测试结果记录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制定中期评估量表,评估综合能力参考国外成熟的实习考核内容和方法,结合国内听力学实习教学特点,拟定《听力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中期考核表》来评估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由带教老师按照表格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并签字确认,然后由实习所在单位核实盖章。表格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实习基本要求包括临床实习准备、守时、保密、专业素质、专业用语共五个问题。带教老师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定。第二,综合能力考核包括人际交往、技能评价、详细计划、沟通技能共四个项目。其中人际交往、技能评价、详细计划共四个问题;沟通技能共两个问题。四个方面共十四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突出”、“优秀”、“良好”、“一般”、“差”、“无法评定”六个等级评定。第三,后期实习计划实习生可针对实习岗位及带教老师要求,制定实习后期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项目、目标、方法步骤三个方面,项目数量不限。
实习中期考核成绩占实成绩30%。如中期考核成绩低于60分,评为“不通过”,要求学生返校重修,再次进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直到考核通过允许再次进入实习岗位。
五严控实习质量,建立实习结束考核机制
对听力学毕业生所要求掌握的能力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参照国外高校实习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拟定《听力学本科生毕业实习综合考核表》。此量表用于考核实习结束后学生独立的临床能力。通过考核量表的实施操作,对于以往学生实习过程中难监控的难点,建立有效的考核项,达到有条可依。表格内容共分两部分:
第一,实习基本要求包括实习前准备、守时、敬业、专业素养、沟通能力共五个问题。带教老师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定。若其中有一项评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该学生实习成绩不得评为优秀。
第二,综合能力考核共七个项目,包括人际交往、实习能力、基础听力诊断、小儿听力诊断、电生理和其他听力测试、助听器选配、言语康复。七个方面共六十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7、6、5、4、3、2、1和无法评定共八个等级评定。按照数字从7到1分别代表综合能力从高到低的不同等级,如学生实习期间未进行相关项目实习则评为“无法评定”。
实习结束后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70%。如中期考核成绩加本次考核成绩低于60分,评为“不通过”,学生不能获得实习学分。
六紧密联系社会,建立实习结束后的反馈机制
在实习结束或学生就业后,通过走访、电话、调查问卷等形式建立与学生、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回访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满意度、就业去向;实习单位、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及用人单位中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各类型、各层次单位所占比例。总结经验,不断对各项考核机制修订和完善,形成较为成熟的具有中国听力学专业特色的实习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并将其推广应用。
经过我院对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所做的创新与实践,使得我院建立了有效的适合中国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机制,制定考核量化表,努力做到院校教育与实习教育相融合、听力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听力学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相融合,对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听力学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涛.美国和加拿大听力学教育现状及中国的实践[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2):105-107.
[2]冯定香,苏俊.国外听力学教育现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