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信息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信息系统范文第1篇

(一)审计线索的改变

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系统中,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磁盘等存储器,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识别。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了、消失了。

(二)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

审计师要对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以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内部控制一般表现为对人的控制,强调职责分清、相互牵制,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纸面信息进行手工核对和检查,责任容易明确,结果也比较直观。而在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而且多数情况是以计算机内部控制为主。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会计信息系统特有的风险。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贮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

(三)审计内容的改变

在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内容却发生了变化,由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有关会计事项,系统就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四)审计技术的改变

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而在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是很重要的,但计算机辅助审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是肉眼不能识别的,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可以比手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查工作。同时,在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还需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这就必须运行计算机,让计算机执行各种操作和处理,也就是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而此项审查是不能离开计算机仅由人工来完成的。

二、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在内的信息系统进行事前与事中审计

针对审计可视线索自然消失的趋势,强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中,设置审计控制点,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有关审计所需线索,提供测试数据和比较标准。审计人员有权审查系统的全部技术文档资料,以及进行系统测试和评价。在系统总体设计过程中,主要审查系统的合法合规性、安全可靠性、可审计性及可维护性。

2.审计通用数据接口的设计

所谓审计通用数据接口,是指为了外部审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和财会管理进一步深加工信息的需要,要求各种商品化通用软件和专门开发的软件,设计一个统一数据结构、统一输入要求和有一定强制性的数据文件。规定在会计软件进行数据输出的同时,必须向该数据文件中输入数据,而且要保证审计通用数据接口文件中的数据永远与会计软件内部生成和输出的数据一致,任何人不得任意修改。

3.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对一切信息系统可能产生危害的原因,从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处理环境两方面来看,可分为环境性原因和数据处理原因两类。因此,针对危害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种。

会计信息系统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重构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技术

作为21世纪最主要的特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财务会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使会计理论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得大范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及实时信息的提供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使其嵌入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创造了可能,直接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一方面信息技术还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带动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FASB在《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中描述到,“概念框架是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协调一致的系统。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望引向一贯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及局限性作出规定。通过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结构和方向,促进公正的财务信息和有关信息的提供,以有助于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配置有限的资源”。

作为企业财务会计指导和评估基础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到之处组成的理论系统,它可以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

葛家澍教授(2006)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总结为五个方面:为每一个具体准则指引方向并规定应达到的目标(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和会计原则;确定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他们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同时也指出现行财务报表存在的局限性;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不断予以改进;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在缺乏会计准则的条件下,用来解决新的、复杂的会计问题的处理和报告。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若要长期保持协调发展,一方面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会计资源的整合,最终调整报告模式;另一方面必须与宏观会计政策协调一致,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引领下与其保持同步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会计业务流程将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而这一进程中必然涉及到如何整合,依据什么原则进行整合的问题,这也正是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变革的原因与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根源所在。

三、会计信息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软件比较注重系统的集成性,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实现自动转账功能,尽量实现其他凭证的自动处理;将管理思想融入到数据的采集、应用和控制过程中,注重对企业决策的支持,提供强大的财务分析功能;尽可能实现信息高度共享,不仅提供了会计规范所要求的凭证、账簿和报表,而且还满足了企业管理过程所需的信息。尽管如此,会计信息系统还是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设计理念落后。开发的软件大多以满足用户现有的管理方式为目的,在使用软件前并未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仍沿袭原有的不合理的管理流程,不是在引入最科学的管理流程之后再使用软件,而是让软件继续去适应旧的管理方法,从而使得许多企业所购买的财务软件只能满足暂时需求。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变动和新业务的出现,现有的财务软件极有可能不再完全适应企业管理和决策的要求,从而不断地面临着二次开发,甚至还有被完全弃用的可能。

(二)模块集成度低。由于模块数量较多且所有的模块都能够单独运行,从而使得系统间的耦合程度较差,整体集成度有所欠缺,业务流程显得比较松散。一些所谓的“集成软件”也仅仅是用若干接口程序定期将物流单据生成财务凭证,除了共享一些基础资料外,财务会计系统和业务系统并没有太多联系,一体化难以实现,无法对决策信息提供实时支持。

(三)重核算、轻管理,开放性差。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一般都分成两大部分:核算部分和控制部分。核算部分的基础是总账系统,后期发展起来的各类子系统也只是对总账系统的补充,整个财务会计部分是建立在总账中的各类会计凭证基础之上的。这种过分注重会计核算而忽视业务管理的设计思路,很难提供及时、全面的管理信息,在强调决策有用性的今天,自然就降低了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此同时,财务软件数据接口的开放性也较差,系统之间及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很难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共享性。

四、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基础

(一)会计信息载体的变化。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载体全部表现为纸制单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会计报告等。重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载体将变为电子化的各种单据,如各种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等。当企业进行业务交易时,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与其他业务系统衔接,利用电子数据进行交换,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另外,通过网上银行、网上报税认证、网上纳税申报、网上采购和网上销售等途径交换各种电子票据和电子单证,大大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降低了业务成本,实现高效快捷的信息双向式交流,同时保证了业务数据及与之相应的资金流动状况随时处于企业管理层的监控之下。

(二)会计信息存储条件的变化。会计信息存储形式由硬盘、磁盘、内存等磁介质与光盘等光电介质向电子化、集中化的数据流和网络页面数据存储方向转变。不同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在对提供的信息是综合或是明细、定性或是定量、文字式或是数字式的描述和图表等直观信息的要求上,在重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他们可以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随时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查阅有关信息,获取财务分析资料,并可以“随机存储”信息。

(三)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由于会计信息处理是自动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输出控制机制,以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输出控制机制执行监督管理的任务,对业务交易流程严格核实,如识别销售商品的条形码和客户的信用卡,经核实之后,方可输出交易结果。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概念框架产生了影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重构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重构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会计的目标与用户的信息需求两方面进行的,即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等方面,所提供的信息应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一)利用事项理论采集会计数据。传统会计是使用会计科目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六大要素变动的价值展现会计数据,这一方面遗漏了一些对决策有用的非货币性信息,另一方面夹杂了很多会计的职业判断因素(分配、递延、预计、摊销、汇总),导致会计的信息类型、信息详细程度、可靠性受到影响。事项理论的核心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即事项会计的会计要素就是事项本身。在日常核算中,仅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特征,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函数、个人的偏好函数、个人的决策模型以及决策者的心理类型等,并且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信息要求。事项会计克服了传统会计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属性的缺陷,将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分为不同类型的事项,如交易活动信息与环境变动信息。不同类型的事项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不同信息用户的意义也不相同,这就要扩大会计计量属性的范围,对不同的事项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因此,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如客户满意程度、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在事项会计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真实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二)利用事件驱动原理处理会计数据。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模式是按照“凭证-账簿-报表”顺序化处理程序进行会计数据加工的。会计数据通常在业务发生后采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差。事件驱动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应用到会计数据处理上,就是对会计源数据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处理即可随时满足其要求。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划分为若干种事件,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三)利用XBRL技术披露会计信息。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专门用于企业会计数据和会计报表信息的标识语言。信息者一旦输入了信息,就无需再次输入,通过XBRL就可以很方便地转换成书面文字、XLS文件、PDF文件、HTML页面,或者其他相应的文件格式。XBRL技术主要由技术规格、分类标准、实例文档组成。各企业可以依据分类标准将本企业的会计数据XBRL化。XBRL能自动、清晰地转换信息使用者选择的包括数字和文字的所有企业信息,当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网页或把数据导入电子表格、运用程序进行计算和分析时,应用软件能识别每一个数据。XBRL技术的优势表现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转换各国会计报告格式的速度;降低了信息交换成本,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获得性;通过互联网提供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解决了从互联网上获取HTML格式的会计信息不能转换的问题。因此,专为数字化报告而设的XBRL对业绩资料的影响是任何其他科技手段无法比拟的。

(作者单位:济南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柳燕,田月昕.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

会计信息系统范文第3篇

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反映,这使得集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为一体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必须对系统的安全进行,建立起必要的内部、外部安全制度,以抵抗来自系统内外的对系统硬件、软件的各种干扰和破坏。只有严格的安全措施,才能保障会计信息系统实现连续而全面地进行业务处理。

限于篇幅在此不作安全系统实现的讨论,仅就系统的安全需求进行分析,这是安全系统实现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对其安全可分为五方面来讨论,即可靠的硬件资源配备、具有后继支持的软件、周密的运行环境设计、具有良好素质的员工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等。

一、 可靠硬件资源配备

可靠硬件资源配备,其重点在于配备。对于硬件资源,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性能价格比进行选择。并不是要求价格越高越好,功能越多越好,因为有些功能在系统中用不上,有了也没用。

硬件要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来配备,会计信息系统有以下几种特性:保密性、连续性、性。从保密性的角度看:在网络上应配置具有较强功能的防火墙设备。如添加专用防火墙服务器,给数据加密的专用设备或黑盒,具有加密算法和多数位加密的路由(ROUTERS)等。从连续性及历史性的角度来看,应有足够的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存储的配置,如在服务器上配置双硬盘作镜像处理,在硬盘出故障时保证系统能充分的备份。当系统数据一旦丢失时,便可即将其现行的及历史的数据进行恢复处理,恢复至遭破坏前的状态。

二、 具有后继支持的软件

在这里着重探讨软件,它包括会计信息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和附加在网络设备的一些软件(如网络协议、压缩、加密算法等)。

对于会计软件,其后继支持主要在于具有升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这些能力当然应由软件制作者或系统管理者负责实现。由于操作平台的更新,如DOS更新成WINDOW平台,单机系统更新成网络系统,会计软件势必作相应的升级,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畅通运行。另外系统中的数据遭病毒的破坏或遇上千年虫之类的,也需靠软件的后继支持来解决。

对防病毒软件,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般来讲,总是有某种病毒后,才产生消除该病毒的软件。因此在系统中,应不断地升级防病毒软件或采用新的防病毒软件来御防病毒的侵害。升级或采用新的软件便是防病毒的后续支持。

至于附属在网络设备上的软件,所需的后继支持,在于能满足不断完善的网络系统和数据压缩,加密算法的改动或更新。例如:各种路由所适应的网络协议或隧道协议。因为在创建安全隧道方面,存在着众多的遂道协议,如:IPSEC,PPTP以及L2TP等,然而并非所有的产品都能够支持这些协议。另外,某些针对这些协议的标准仍在制定过程中。其中带宽也在不断地调整加宽。因此,当你选择某些产品时,一定得向供应商索取后续支持的承诺。压缩加密算法的改动,更新更是不可避免。一般来说,有加密,就有解密。世界各地的黑客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例如:各种控制符加上大小写的字母,共有95个字符,若此95个字符组成的密码,在P II的机器上只需运行一天便可解开。因此,要想我们的系统安全,不仅要尽量加长密码而且还要经常更新。

三、 安全的运行环境

环境的设计,应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要明确系统内外部界限、数据流经的环节及出入口。安全的环境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系统所处几何空间的设计。如:某人办公桌的位置安排,在哪设置防盗门,在机房设置缓冲间等。第二部分为机环境的设计。如:保密隧道、操作权限、系统监控。

从布局上,考虑到信息系统应相对独立于机构内的其他系统,以减少数据泄露和病毒感染的机会,在局域网上,对于机构内的一些端口,也应设置权限,什么情况下可改写,什么情况下不能改定应有所控制。对于远程通讯或广域网上,都必须设置可靠的加密关口和防火墙。对会计信息系统而言,数据在漫长的线路上传输,确实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若铺设一条专用的光纤,对安全而言当然是较理想的,但其费用实在太高,若广泛使用,难以承受。

四、具有良好素质的员工

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除了前面所提及的方面,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无论系统有多完备的防护措施,也难以抵御其带来的负面。

众所周知防火墙可以用来保护机构内部网络,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保护信息免受无关人员窃取,数字签名技术能确定收到的信件是否有人伪造等等。是不是有了这些安全技术或措施,我们的系统就安全了呢?许许多多的案例已经作了否定的回答。对于外来攻击者,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渠道,如文档的存放、草稿的处置、甚至垃圾堆、碎纸机中的材料、闲谈的等等来得到他们想要的目标信息,而不需要太高级的手法。若员工们在这方面有所警惕,便可杜绝不少漏洞。

许多系统被攻破是因为它们过分依赖用户创建的口令,由于不便于记忆,人们通常不会选择保密性很强的口令,如用某些名词的单词或拼音字母头、用诸如生日等日期作为口令,当这个口令被用作加密系统的密钥时,比起随机生成的密钥,它们更易于被破解。另外,出于某些原因,有的员工会把自己的口令告诉同事;不仔细检查收到邮件的证书;安装系统软件时,贪图方便不改变软件的缺省安装值(尤其是Windows 9X/NT 用户)等都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这表明了,看一个系统是否安全,我们不应该只看它采用了多么先进的设施,更应该注意员工日常工作行为的规范。观察近几年在Internet上发生的攻击,可以看出这样的威胁依然存在。所以说我们的员工不管是普通财会人员还是系统管理员,都应该接受所用系统在安全方面的,全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学会选择好的口令,管理好口令记录表,保持警惕,掌握处理系统的突发紧急情况以及如何安全升级系统等技术。

五、完善的管理机制

国外资料显示,解决安全问题的技术控制与存在非技术性的控制相比,更应该考虑的是非技术控制,其中管理的控制占58%,、法规、职工道德体系占有10%,物理占20%,技术安全占12%。

会计信息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我们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所以会计信息系统从内容上讲,应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会计信息处理流程,建立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从技术上讲,应建立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化模式,使会计信息系统向着网络信息时展。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简单概述

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将会计数据转换为信息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用计算机技术采集、存储、加工、传输会计数据,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用以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它的发展历程包括: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其中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会计恒等式、会计循环、会计科目表、分录和账簿,其缺点是:处理会计数据易出错、效率低、信息孤岛、丢掉了非财务信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之中,该模式正逐步化会计信息系统横向扩展,最后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纵向发展并按职能结构可分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而E化标志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开始,它的核心是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管理决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克服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因此称其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二、信息时代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思考

1.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根本性思考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正急待于进行运行的转换,其中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在人们寻求改革方法的历程中,无论是优化会计核算和会计治理,还是精简会计的组织机构;无论是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还是投资高水平的计算机系统,虽然也或多或少在实际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却并未能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只是利用技术将现有过程予以快速化或自动化,而并不更改过程本身。因此,要想使企业绩效大幅度的提高,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网络财务信息系统,创建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化的思考

在信息时代中,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信息进一步加工提炼成的系统知识,将作为21世纪的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最强有力的一种智力工具和克敌致胜的武器,企业利用它,可在电子计算机的模拟中,运用虚拟现实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求解企业所需的最优决策,这将大大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同时,信息时代使世界进入一个科技发展高新化、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经济决策科学化的崭新时代。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非常灵敏,要求能迅速、及时、正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又要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要求企业治理高度市场化、信息化、集成化,通过一个完整、高效、可靠的会计系统把企业内外部信息经过综合、提炼、创新、整理成系统的知识,由此提出科学的决策。

3.会计信息系统多元化构建的思考

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信息和网络技术支持下,以会计事项为核心,会计原始信息以多重标准进行处理,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构建完成的,最终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这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事项会计为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处于核心地位。这要求构建的数据库基本元素能够面向对象,具有独立性、集约性、共享性和多维性,能够配合多元化会计理论体系。然而这一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之中,要将其变为现实,还需要会计事项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和数据库技术的完美结合。而且,会计事项是要挂接在不同的会计规范、会计政策基础上的,虽然可以让信息使用者自行组合和分析原始数据,但是大多数信息使用者并不是会计专家,因此要想按照不同的规范提供多维的数据,这就要求在统一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会计规范进行多维分类,同一会计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即要求会计政策呈多元化体系。这是目前会计研究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构架将充分基于开放的网络,带给会计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将会使自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泄密。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不授权人员非法入侵企业信息系统,窃取商业机密,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秘密,造成信息滥用和信息流失。二是恶意攻击。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将使网络系统遭到攻击引起崩溃、陷于瘫痪。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复杂的,它涉及到技术、道德、立法等方面,需要系统的研究和多方面的配合。

三、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网络信息时代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以势不可挡之势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会计作为评价、反映、监督、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工具与手段,必然受到信息时展的深刻影响,为了使企业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使会计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间交流和应用,并在系统的开放性方面给予全面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改造与创新,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会计工作的需要。

1.网络信息时代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从事后转向适时

传统方式的会计核算,可以称之为“静态会计核算”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后,会计人员根据一定的会计核算程序,将经济活动转化为会计信息,并定期写出报表,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是以静态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流,由于信息从业务部门传递到会计部门客观上需要经历一定时间,企业管理者根据这样的会计信息难以做出有效的管理决策。而网络信息时代,企业已经按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提供了适时的会计报告,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的每一项变动都可以适时反映。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获得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企业的业务活动适时转化为会计的信息,有关部门能及时部署具体的经营活动和会计安排,实现各种经营和财务指令的在线管理。

2.网络信息时代促进企业之间会计信息传递与交流加强

随着网络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是依托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通过内部网、外部网和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商务的同时,将网络技术应用到会计中,完全代替人工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原始凭证的录入、复式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能够帮助企业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适时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使企业会计信息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网络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并建立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设计信息时代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

3.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复合型会计人才

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即要求有一批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重视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力度,多出、快出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会计审计专业,既掌握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又能适应国内经济技术环境与管理要求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使会计工作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

总之,信息时代的发展,使会计信息系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对目前的会计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网络信息时代可以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随时构建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同时系统也会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日趋完善,向着企业管理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如何向管理层提供最新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分析、预测、决策,提高经营效率,将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更大挑战。

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系统风险,风险控制

信息系统是信息内部传递和信息对外报告的技术手段,是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以及相关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建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提供支持保障。

鉴于新时期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我们在享受这一系统带来的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系统本身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风险。这种会计信息系统风险主要表现在系统硬件选配不当、软件自身、传输介质不安全、软硬件安装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计算机高级人员非法操作、合法用户的错误操作这几方面。

信息系统和数据很容易因人为错误或自然灾害而遭受破坏。因此,信息安全非常重要。为了保护公司的信息资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来减轻这些风险,

常见的信息系统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大类,而信息技术控制主要用于网络和软件的控制。

1、一般控制

一般控制,即管理控制,是贯彻内部牵制的主要方法。从总体上确保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一般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防止数据丢失。一般控制在人员控制、设备控制、逻辑访问控制和业务连续性这些方面进行控制。

(1)人员控制。涉及人员招募、训练和监督的人员控制必须确保程序和数据职责完成。人员控制包括部门内部职责的分离和数据处理部门的分离。例如,企业应立即停止已离开公司职员所有的访问权限;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培训,并签署安全保密协议。

(2)设备控制。设备控制包括物理保护及管理:对计算机设备进行物理保护。将新增、报废、流转的设备建档登记、统一管理。例如,机房使用门禁系统、安装摄像头,雇佣保安等。

(3)逻辑访问控制。逻辑访问控制对未经授权的访问提供了安全防范。最普遍的安全访问是使用密码,可对密码定义其格式、长度、加密和常规的变化。例如,要求系统用户定期更改密码包含至少八位数值,且其中必须包含数字、字母和符号。

(4)业务连续性。业务连续性是指企业在信息系统支持中断的情况下继续经营能力以及发生灾难性事件情况下的生存能力。通过灾难备份和灾难恢复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灾难备份是指为了减少灾难发生时或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各种防范措施,如:本地备份异地保存。灾难恢复是指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在远离灾难现场的地方重新组织系统运行和恢复营业的过程。

2、应用控制

应用控制指从技术上完善控制手段,来防范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基本内部控制措施,它与管理政策配合,对程序和输入、处理和输出数据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弥补一般控制的某些不足。

(1)输入控制。只有输入正确有效的原始数据,才能保证处理的最终结果是正确的、客观的。

(2)处理控制。在新时期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处理基本上是完全的自动化,处理控制主要应控制操作权限,也就是何人在何部门何终端可以进行何种操作。另外,还要注意流程控制。

(3)输出控制。单位内部各部门所需的数据输出,直接按照内部控制权限和功能使用权限、信息访问权限进行操作即可。企业向外部输出的数据,特别重要的是财务报告或机密数据,为了安全起见,这些数据向单位外部输出必须由特定的管理人员签字后方可向外发送。系统中应该设定限定条件,采用一定的防伪识别身份技术加以防伪,进行严格控制。加工生成的数据要送回数据库,以供有权访问的用户调用,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

3、网络控制

计算机和数据安全的具体问题来自于数据处理和电子商务的增长。主要风险是计算机病毒、电子窃听机密信息、计算机系统故障、黑客等。基于以上原因,控制必须存在,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最常用的网络控制措施有授权、病毒防护、防火墙、数据加密。

(1)授权。客户通过身份验证和密码进行注册。

(2)病毒防护。病毒能够修改、删除文件,甚至删除计算机硬盘驱动中的所有内容。因此,使用病毒检测和防护软件扫描病毒,更改用户和删除病毒有助于避免计算机数据遭到破坏。

(3)防火墙。它包括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存在于企业内部网和公共网络之间。

(4)数据加密。数据在传输前被转化为非可读格式,在传输后重新转换回来。这些数据只能被匹配的解密接收器读取。

4、软件控制

软件受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软件控制防止制作和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拷贝,防止因非法使用造成经济处罚的风险。因此,从有信誉的经销商处购买正版软件是重要的控制方式,可以减少上述风险,并且维护好所有软件的实物存盘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使会计信息更加有效地满足使用的要求,又好又快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当然,没有完美的信息系统,没有完美的风险控制,应对系统的成本、效率、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盲目地追求系统的高安全零风险,不同用途的信息系统应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在对系统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应允许系统存在一定的可以接受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荣华.高等职业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