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舞蹈教案

幼儿舞蹈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舞蹈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舞蹈教案

幼儿舞蹈教案范文第1篇

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让幼儿体验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活动中表扬能听音乐准确做动作的幼儿,使其他幼儿也学会合拍做动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舞蹈教学案例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幼儿舞蹈教学案例一

《欢乐颂》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欢乐的气氛。

2、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学能力。

【活动准备】

1、图谱两张,歌曲《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2、五个小组的标记(白、红、黄、蓝、绿五种颜色的花形标记,幼儿各有一枚,活动室地面贴上相应花形标记)

3、舞蹈用小道具(腕花),幼儿人手一副。

【活动过程】

1、随《母鸭带小鸭》律动音乐幼儿愉快地进活动室。(要求幼儿能随音乐形象而有节奏地表演小鸭走路,游水的动作)

2、练生曲《你好,你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能与同伴自然地面对面表演唱,声音整齐动听)

3、复习歌曲〈欢乐颂〉

请外圈的小朋友站起来唱歌词,里圈的小朋友哼唱“啦”,合唱的时候声音要整齐和谐。

4、创编舞蹈〈欢乐颂〉

(1)幼儿听音乐想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初步设想舞蹈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编〈欢乐颂〉的舞蹈动作,首先请大家仔细地听音乐想动作。”

(2)幼儿分组商量讨论,设计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小组协商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

师:“接下来要请每队小朋友站到标记上,互相商量,为这首乐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开始。”

(3)引导幼儿集体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及时记录动作——画在图谱上。(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引导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优美的动作,并着重表扬动作富有创意及在创编时能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儿)

师:“刚才小朋友都编得很认真,现在哪一队先来试试,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4)回忆创编动作,为连贯舞蹈作准备。(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图谱,想象动作)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的舞蹈动作已经全部编好了,先请大家看着图谱来回想一下动作。(播放音乐)

(5)看图谱学跳舞蹈。(能在参照图谱的基础上,初步随音乐完整练习)

师:“现在请大家找好舞伴一起来跳。”(特别提醒幼儿在需要合作舞蹈时两人能互相配合好)

音乐连续播放两遍。

(6)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带上腕花来跳,你可以学图谱上的动作,也可以自己想动作。(幼儿集体戴上腕花练习,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地表演)

5、结束。

小朋友的舞跳得真美,以后我们再到小舞台上去表演,好吗?现在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幼儿随《母鸭带小鸭》音乐愉快地出活动室。)

幼儿舞蹈教学案例二

瑶族舞曲

活动目标

1、知道舞曲的名称,初步感知舞曲优美、柔和的旋律。

2、会用优美的动作跟随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教师弹奏乐曲)。

2、刚才的曲子叫《瑶族舞曲》,好听吗?我们再听一遍录音,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听完乐曲,让幼儿说一说(叔叔阿姨在跳舞……)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

3、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音乐。

二、组织幼儿分段欣赏乐曲。

1、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2、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

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

3、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4、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的生活多美好。

三、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四、欣赏、学习铃鼓舞,体验舞曲的优美、柔和。

1、欣赏老师的表演。(老师自编)2、幼儿徒手模仿老师的动作,用身体和手臂表现乐曲的柔美。

3、幼儿持铃鼓随音乐练习,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柔和。

幼儿舞蹈教学案例三

《火车舞》

活动目标:

1、学跳《火车舞》能较合拍的随着音乐做小跑步和找“车厢”的动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动作

3、体验“火车头”与“车厢”协调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火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火车舞》乐曲旋律

1、全体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小跑步进教室

2、合着音乐一拍一下的拍手。

3、幼儿创编其他身体动作,合着音乐可以做做拍腿,拍肩等。

二、出示火车图,认识火车头和车厢,用动作表示火车行进

小朋友,火车是怎样开的?请一些幼儿模仿。

三、学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1、学习火车行进的动作

小朋友,老师也想到了一个火车行进的动作,你们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2、幼儿随音乐做行进动作

3、今天火车头想邀请车厢跳舞,想想看火车头会怎样邀请车厢呢?(幼儿讨论)

4、练习幼儿想出的邀请动作,老师哼邀请的音乐旋律。

5、车厢怎样表示对火车头的感谢呢?请幼儿用动作表示。老师哼感谢处的乐曲旋律。

6、完整的随乐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提醒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的动作

四、学跳集体舞

1、全体幼儿坐成圆圈,老师先做火车头,用小跑步去找车厢,示范做动作。

2、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让幼儿体验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活动中表扬能听音乐准确做动作的幼儿,使其他幼儿也学会合拍做动作,在连接的时候提醒后面幼儿拉好前面幼儿衣服的下面。

五、复习《表情歌》

幼儿舞蹈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具体回答了如下问题:怎样使孩子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怎样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交往以及群体意识,怎样将音乐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近年来,特别是学前教育领域在学习、探索奥尔夫教学法的实验中有较大的发展,并通过大纲、教材、计划贯穿到实际教学中。而作为高师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探究方面仍然比较空缺,不能很好地与当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进行有效接轨。作为这门学科的传授者,我想我有义务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在高师院校的推广及普及尽一份微薄之力。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所在院校的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笔者的初步构想。

一、教学大纲的建设

教学大纲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它是教学的指路标。面对音乐程度参差不齐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制定一个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但笔者发现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新形势下从外引进的先进课程,在国内的不少院校里仅作为选修课开设,并无类似于钢琴、音乐等学科具有系统、规范的教学大纲。社会上办的培训班也只是根据授课教师的某项特长进行开课,并没有一套适合本土的、完善的、系统的教学大纲 。因此,笔者通过下到幼儿园挂职锻炼、参加培训班学习,搜集各方面相关资料,再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第一版教学大纲。

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教学方法的重要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遵循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奥音乐教育的理念,并运用这种理念为将来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立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优秀课例,通过“授课”的方式表述课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应达到下列要求:了解奥尔夫的生平与音乐活动,理解其音乐教育思想。通过课例的学习,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在能力方面基本能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开展幼儿园各项音乐活动。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提倡动手自制乐器,动脚踏出自己的舞步,动口唱出内心的情感,动眼看出视觉艺术的音乐流线,动心将这些元素整合运用在音乐艺术上,将创意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上。简单说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脚跳、动口唱、动耳听、动眼看。”因此设计了以下五大模块内容,使每一节普通的音乐课不再枯燥,全面提升音乐课的实用价值。

“节奏教学”

(一)节奏的培养与训练

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结合大自然的节奏、语言的节奏、动作体态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二)运用打击乐器

打击乐最容易敲击出声,音色鲜明,被孩子们喜爱,常可以运用在朗诵、给歌舞伴奏、给旋律伴奏等。包括:1.打击乐制作和利用;2.打击乐的使用方法;3.如何组建一支生龙活虎的乐队4、如何指挥乐队

(三)即兴演奏训练

奥尔夫教学中即兴演奏是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技术简单,和声单纯,伴奏常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幼儿一开始就作即兴性演奏。即兴演奏可以让孩子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为了将来能让学生零距离上岗,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模拟教学尝试:1.环境创设,模拟教学;2.布置课题,分组讨论如何开展教学;3.分组展示;4.讨论总结。

“唱歌教学”

(一)幼儿唱歌技能培养包括:1.听觉培养;2.感受培养;3.发声培养;4.呼吸培养;5.音的高低培养;6.音的强弱培养;7.音的长短培养

(二)怎样教唱歌

虽然现在不主张以往的唱歌教学模式(唱一句学一句),但用什么方法来使孩子真正的感兴趣?我们知道人在高兴时会情不自禁的哼唱歌曲,孩子也一样。设计情境,营造歌唱氛围:1.从歌词的道白节奏入手;2.结合语词替换、律动、图片、故事、游戏、戏剧等手段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3.进入旋律,水道渠成

“舞蹈教学”

音乐、舞蹈、语言、表演等融为一体,是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也是他的教育理念中颇有特点的组成部分。古人云:“动情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争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道出了语言、歌唱、舞蹈原是同根一体。这里的舞蹈是指没学过。舞蹈的人都能跳的舞,要求是:依据音乐,要有想象,自由设计1.动作由浅入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编;2.创作来源于幼儿生活的舞蹈语言;3.幼儿舞的教学浅析。

“欣赏教学”

(一)全新意义的欣赏

说到欣赏,许多人认为就是静下心来认真听音乐,即使是老师也做不到从头至尾不走神,何况我们的幼儿,怎么才能让幼儿真正的读懂理解音乐呢?两个字“参与”。

(二)间接欣赏

即不在正式的音乐课上欣赏,在课间、在用餐、在睡前睡起等时间段,看似简单和随意,但却贯彻了奥尔夫教学中“让孩子通过自身活动去感受音乐”的原则。

(三)直接、有准备的欣赏

多变的活动形式:声势、律动、游戏、乐器演奏、独奏、伴奏、合奏、轮奏、齐唱、合唱、轮唱,几乎调动了音乐的一切手段,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又高度统一于欣赏。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教案编写教学”

目前许多幼儿园老师上奥尔夫音乐课都有现成、统一的教案,他们不用过多的思考和研究,因为在她们接受培训时,专家已经告诉他们每节课该怎么教,怎么做,做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和律动、游戏,将课程内容细化到每一步灌输给教师,教师们上课照搬培训内容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对教师们进行教材的指导以及培训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这些培训是否让老师们真正的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呢?将教学模式化、内容具体化所带来的结果会怎样?即老师们上课时所做的音乐游戏和活动一样,所有的教学基本相同。这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本意吗?本人持怀疑态度。无论有多少现成的优秀教案,毕竟是别人写的,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通过自身的思考、钻研编写出的教案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教案编写的教学,及时发现教案设计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教案。

三、注重教材建设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由引入到实践运用于我国的音乐教育,仅仅经历了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的时间里,奥教育理论经历了由照搬国外教育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实践的本土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出现了许多奥音乐教育专家,同时在专家们的努力带动下,通过各类培训班和学校开设的课程,在音乐师范教育中基本普及了奥音乐理论,同时培养出一批能够将此教学法运用于实际教学的音乐教师。我作为一名研究音乐教育的高校教师,了解和学习了奥音乐教育理论,也有幸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对此教育理论的认识由初步认知阶段到基本了解阶段。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后,我发现很多奥音乐教师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教材,但他们有的是丰富的课例,他们通过优秀的课例进行展示,让学员在展示中了解奥音乐教学。在200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适合本土教学的教材。该教材是奥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我想在更多音乐教育同行努力下,将会涌现出更多有价值的书。

四、注重实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始终贯彻“学生实训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锻炼”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穿行。同时,聘请幼儿园一线的专业教师把幼儿园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看到、学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对一名教师在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更使学生在专业的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在具体的幼儿园模拟教学任务中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工程,我们不是推崇一种潮流和时尚,不是认为不用奥尔夫教学就跟不上时代,而是看到了奥音乐教学给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其教学也完全充分体现了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而且更加完善了音乐教学手段。奥教学的真谛是以节奏作为连接各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文学等各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教学手段。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此同时,发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他人和谐合作的意识。以育人为根本,既为学习艺术专业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挖掘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潜能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合当今世界需求的人。这种真谛让我意识到一种崇高的使命感,虽然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推广和使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但我坚信有一天它必然会走出一条广阔的大路,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会在坎坷中一直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0

[3]郭亦勤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7,8

基金项目:

幼儿舞蹈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能力;培养

幼儿舞蹈教学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智力的开发、情操的陶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幼儿舞蹈教学大概分为四个部分,即:舞蹈基本功、幼儿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及幼儿舞蹈创编。幼儿舞蹈在这四部分中是教学中的重点和基础,难点则是幼儿舞蹈的创编,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创编幼儿舞蹈是幼儿舞蹈的延伸,但是如果没有幼儿舞蹈作为基础,创编幼儿舞蹈将无法进行;舞蹈基本功是学好幼儿舞蹈和民族民间舞的先决条件,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笔者对如何培养幼师学生舞蹈教学能力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围绕教学目标

幼师专业的舞蹈课与专业舞蹈学校的不同之处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于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师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也要兼顾幼儿的年龄特点[2]。

(1)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园教学的特点,要求幼儿教师不仅会跳舞、教舞更要会编舞。所以要选择舞蹈难度适中且种类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达到舞蹈表演应具备的软度和开度,芭蕾基本功训练必须学习;以汉、蒙、维、藏、傣族为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及不同风格的舞蹈也要广泛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舞蹈风格;学习并充分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和律动;使学生掌握编排幼儿舞蹈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舞蹈的积累,也开阔了学生的舞蹈知识面,为学生打下了厚实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基础。

(2)教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要明确 一年级主要以克服学生在日常自然状态下的一些毛病,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等舞蹈感觉为主,进行舞蹈基训并学习幼儿舞蹈。基训主要以姿态组合、幼儿基本舞步及手位组合为主要内容,腿和腰的技能训练和软度为辅,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接触舞蹈艺术的同时又进行了形体训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年主要学习各民族民间舞蹈,这也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一般以汉、蒙、维、鲜、藏这五大民族为主,进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每种民间舞的民族风格所具有的代表性、实用性和训练性为主。如:东北“手巾花”的秧歌组合,云南“小崴”的花灯组合,蒙古族的“硬肩”、藏族的“踢踏”和“旋子”组合,傣族的“基本手位步伐”组合,“三步一台”的维吾尔族组合等。通过学习以上舞蹈,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协调性、灵活性、表演能力及舞蹈语汇。舞蹈创编技法是三年级主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前两年的学习,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对舞蹈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作品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围绕教学内容

(1)“口传身授”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自古以来舞蹈教学就沿用传统的“身授法”,即边边做边讲解、做边边体会。舞蹈教学理论永远伴随着实践[3],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舞蹈课,它是理论与实践最为紧密联系的课[4]。因此,“口传身授法”与舞蹈教学规律是吻合的,是舞蹈基本的教学方法。

(2)开设舞蹈欣赏课,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欣赏舞蹈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人文知识和舞蹈艺术基本技能,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与舞蹈鉴赏力得以提高。欣赏课要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使学生宏观的了解所学的内容。

(3)培养幼儿舞蹈的创编能力。要求学生教学过程中尊重幼儿心理、生理及个性的发展特征,树立做一位热爱幼儿、富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幼儿教师的愿望。舞蹈是孩子们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他们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精神境界、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有效手段。高尔基在《儿童文学主题论》中提到:“有志于儿童文学的作家必须考虑读者年龄的一切特点。违背这些特点,他的著作就会成为没有对象、对儿童和大人都无用的东西。”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幼儿舞蹈教育[5]。幼儿在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性给舞蹈教育带来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去开展适宜的幼儿的舞蹈创编活动。尽量避免“成人化”,“专业化”的幼儿舞蹈创作倾向,创作出幼儿感觉好玩、易学、愿意接受的优秀的幼儿舞蹈。

(4)将学生的教学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把过去以舞蹈课为主的考试方法转变为以舞蹈实践教学和舞蹈基础两个部分相结合的考试方法。通过模拟教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写出教案并相互教授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舞蹈创编力、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还检验了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

三、重视社会艺术实践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对舞蹈基本技能和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进行社会艺术实践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感,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实践演出及表现的机会多了,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并在舞台上找到了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学校可以多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的艺术特长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在各种社会艺术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全方位地提升。

综上所述,要提高幼师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手,围绕教学目标并重视社会艺术实践等方面改革,为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表演及创编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

[2]廖海云.论幼师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3):156-157.

[3]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9(7):72-73.

幼儿舞蹈教案范文第4篇

场景一:

教师在进行大班童话诗《耗子娶亲》的教学活动中,开头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你们知道耗子吗?

幼:(教师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幼儿叫起来):知道。

幼1:耗子就是老鼠。

师:(满意状)对,小耗子喜欢吃什么?

幼2:(突然大声地说):小老鼠喜欢偷鸡蛋,我看过《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就有。

(其他幼儿也呼应起来,我也看过,我也看过……..活动里顿时热闹起来。老师显然没想到这个环节,皱皱眉头。)

师:那请这个小朋友说说你看到的《猫和老鼠》的动画片说了什么?

幼3:动画片是爸爸带我去买的,猫一直追老鼠,可是没有追到。很好玩。

幼4:我看到里面还有一只像狮子那么大的狗狗。

幼5:里面还有一个很胖的婆婆,拿着扫帚打它们呢。

师:是的《猫和老鼠》是有趣的动画片,但是猫和老鼠为什么会是敌人呢?原来啊………(老师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毫无保留地讲给了幼儿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间已经过去了15分钟,但关于的《耗子娶亲》孩子们还没有欣赏……)

深度思考:节外生枝使目标发生转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致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淡化了自己原来的教学目的。场景一就是这种案例。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没有采取回避的措施,而是迎合着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谈动画片的内容,接着又大讲。从新课标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来看,这种做法是好的。如果这时教师能正确地引导,完全可以把幼儿引入到《耗子娶亲》上来,但遗憾的是,由于教学生成性问题处理欠妥,到最后变成了“常识课”。

对应策略:正确筛选,目标明确。

文学活动要关注幼儿文学素养的提升,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因此,在我们文学活动中,关注成长中的幼儿的整个生命的活力,构建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

场景二:

教师上大班散文诗欣赏《蝴蝶舞会》时,为了使幼儿直观形象地了解舞会,播放了一段舞会的场景。正当大家看得聚精会神时,活动后面传来一阵嬉笑声,转头一看,原来两个孩子在模仿着舞蹈,滑稽的动作惹得周围的幼儿哈哈大笑。老师向他们走去,活动室的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那两个孩子紧张地低下了头,好像等待着“暴风雨”的降临。老师走到他们前面笑眯眯的说:“想不到我们我们班还有两个‘舞林高手’啊?”其他小朋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老师又说:“请他们给大家表演一段好吗?”“好”大家热烈地鼓起了掌,旁边一位幼儿说:“老师,他们会跳拉丁舞。”“是吗?”老师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是的”更多的幼儿叫起来。“那好,我们就请他们来展示一下,大家热烈欢迎。”老师说完,带头鼓起了掌。两个孩子在老师再次鼓励下,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热烈奔放的拉丁舞,赢得了满堂的掌声、喝彩声。他们的脸上乐开了花。

这时老师乘机引导幼儿们想象“蝴蝶舞会中谁也会来跳拉丁舞?”“除了热烈的舞蹈,蝴蝶们还会怎样舞蹈”……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积极主动地探讨着关于蝴蝶舞会的问题。

深度思考:换位思考使课堂焕发活力

文学活动中,常会有突发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打乱老师原本的教学流程。如果教师采用的处理方法、手段得当,非但不会影响正常教学,反而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场景二中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课堂教学要以幼儿为本,教师要会换位思考,要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为他们着想,要看懂幼儿行为,分析幼儿行为,正确了解、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幼儿模仿跳舞可能不是故意的,是兴致高所致。老师如果生气发火,必定会影响教学气氛,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场景二中的教师无意间发现了两名孩子的特长,通过鼓励、赞赏,最终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对应策略:善于捕捉,点燃火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让孩子们的智慧之花在巧妙一“拨”下熊熊燃烧,尽显其个性、灵性。

笔者感悟:

幼儿的课堂生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判断及活动环境的创设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生成的问题,突破原先教案的束缚,引导幼儿讨论、探索,幼儿的智慧就会得到尽情展现,教学活动才会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如果把幼儿的“生成问题”比喻成“琴”,那么教师的“回应”则是“瑟”。琴瑟合鸣,才能使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精彩无限、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宋志红.引发幼儿生成问题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6(4).

幼儿舞蹈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教育;舞蹈课程;系统教学

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占了很大比重,当今社会已经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注重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美育。小学教育专业根据实际需要来开设课程,在这种社会需求下构建了2111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许多师范类院校都将舞蹈作为一门选修或必修课程列入正式课表中。

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时存在的问题。

许多师范类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专业,也开设了许多艺术类学科,舞蹈课程也在其中。

(一)师范类院校招收的学生中多数没有舞蹈基础。由于在高考招生中师范专业内的小学教育专业没有设立单独的艺术加试,与普通的非艺术类考生一样,只要上了本科线就可以就读,所以造成了招收的学生中很大比例上都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对舞蹈的了解几乎是零。

师范院校在开设艺术类课程多而杂,却没有对这些课程有系统的设置,只是粗略的开设一到两个学期,对于这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一到两个学期的粗略学习,只能达到初步了解的阶段,根本谈不上运用。

(二)师范类院校开设舞蹈课程时没有配备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材和大纲。在舞蹈专业中,很少有为本专业准备的教材。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师范类院校选择自己编写教学大纲,并配合一些专业教材使用。也有一部分院校在本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时并没有系统的安排大纲和教学课时,只是作为一门辅修课存在,而且授课时间都没有一年。基于这种现状学生很多难在短时间内学好舞蹈,也不太重视这门课程,造成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舞蹈学科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意义。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目标。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高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其综合素质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二项基本功。

(二)舞蹈教育是小学美育中重要的学科。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召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舞蹈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如今它已成为了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途径,并且与美的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舞蹈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了能满足个体对艺术的强烈追求的、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的一种社会活动。舞蹈具有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仪态美、心灵美等方面的作用与目的。同时作为一种通过身体运动得以实现并直接作用于身体的教育形式,舞蹈又具又其独特的生理学作用与功效,那就是它对身体的良性效应,以及它对生命提升的健康价值。所以在中小学校里舞蹈教育教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中外小学如何开设舞蹈课程

最早提倡和发展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国家是美国。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普遍设立了舞蹈课,他们的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初期属于体育范畴,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健身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法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对学生来说,是比柔软体操更完备的一种体育课程。",在普通学校普及舞蹈教育,这不仅可以使舞蹈教育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提高了全民整体素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中要获得审美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而在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国普通学校都开设了舞蹈教育课程,分两类,一类是将舞蹈课列为必修课;一类是作为课外活动课,对全体或部分学生施行舞蹈教育,具有选修课性质。当然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前者的优势性更强,像美国就舞蹈作为了一种对学生身心、思想都有益的运动,把其列在必修课中。但在我国至今还普遍的采用后者。其实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在中小学中开设舞蹈课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系统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舞蹈,没有一点舞蹈基础,再加上身体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连孩童都可以做到的基础动作对这些大学生而言都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在进行舞蹈训练时就更加需要系统而有效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一)本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易到难、从单一到多样的系统的学习。

1、先学习理论再实践。哪怕是学习一组简单的勾绷脚练习组合,都让学生先了解了人体构造及孩童生理跟心理的特点,并学习本组合的教学法和教学要点后,才能进行示范教学等。因为在没有对人体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情况下,很难在教学中深入学习,因为舞蹈的工具就是人体,表现手段也是身体,只有充分了解了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后,才能理解和掌握舞蹈教学。

2、教学起点要低,从幼儿舞蹈学起。如果不让学生从幼儿舞蹈开始学,他们很多难理解一些专业舞蹈语汇,因为儿童包括幼儿、少儿、少年,而幼儿舞蹈是儿童舞蹈的基础部分。儿童舞蹈中有很多都是动律练习组合,很多少年时期的舞蹈都源于幼儿舞蹈。所以学生们要从最基础的幼儿舞蹈开始系统学习。

3、动作从简单动律组合学起。无论基训组合还是民族民间组合都要从单一的动作动律开始,只有打下扎实基础才可以赋予身体表现力。

(二)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舞蹈编排能力,这就更需要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在开设舞蹈时强调了舞蹈编排的内容,在提高了对学生的专业要求,同时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教学要求。

1、在舞蹈专业院校中舞蹈创编是单独的存在的独立专业,是最具难度的也是最难考的专业,对舞蹈者的要求是最高的。而许多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加入了舞蹈创编环节,这也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如何让毫无舞蹈基础的学生学会并掌握舞蹈创编这个技能,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果只是单一学习基训、民族民间组合或成品舞,是不足以让学会舞蹈编排的。一定要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有计划的将创编这一概念植入学生脑中。

2、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舞蹈创编练习融入每堂课中。如果只是简单的学习组合,老师示范学生学,效果是短暂和有限的。在教学时将学生作为主动学习一方,让学生学习舞蹈教案,并自己独立复制完成,使学生能看懂并运用教案中的成品组合和舞蹈作品。在每次课堂中让学生编排一些动律组合或舞蹈短句,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舞蹈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将舞蹈创编技法简化。舞蹈创编技法有很多,但是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有的过于专业,很难掌握和理解。一定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首先从节拍练习开始,再到空间的认识等等。要不断的用不同训练方法去刺激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完成舞蹈作品编排的能力。

4、要让学生把创编融入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比如小学有课本剧,中国其中就包括了舞蹈编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构想,创编出适合的动作语汇,增加课本剧的可看度。学生还可以将舞蹈中的肢体动作加入普通教学中,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氛围,真正实现快乐教学。

四、结束语

实现素质教育建立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上,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才可以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