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综合化服务深度和广度不足。小微企业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金融需求并不相同。但目前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信贷服务,对于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为一体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方面尚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部分银行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整合财务管理、现金管理和理财管理等业务线提供一揽子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银行竞争存在同质化趋势。尽管监管政策正向激励持续加强,各商业银行均发力小微金融业务,但同质化竞争趋势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同质化,各家银行的产品创新程度有限,即使出现新产品也很容易被快速复制;二是客户同质化,银行更趋向于把目标客户锁定在接近企业划分标准上限或是具备第二还款来源的优质群体。由于竞争的加剧,部分金融机构甚至出现通过放松贷款条件来抢夺客户的情况,多头授信等问题也陆续浮出水面。
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仍然突出。目前,部分小微企业仍没有规范的财务会计报表,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也不够完善。信息的不透明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低、频、急、散”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银行的管理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
部分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一是受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需减少的多重影响,部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销售下降较明显;二是受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的影响,小微企业生产成本逐步提升;三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传统产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小微企业行业风险传播速度快,抵御能力弱,钢贸、石材行业小微企业的风险积聚就是明证;五是部分大企业资金链紧张,配套的小微企业资金被大企业占用现象增多,拖累小微企业资金周转趋向紧张。
小微企业贷款相关财税政策落地效果有待加强。虽然财政部有关规定给予商业银行单笔500万元以下不良贷款的自主核销权,简化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程序,但由于税务部门并未给予银行有关不良贷款税前列支核销的优惠政策,因此,部分规模较小的银行机构对于利用现行政策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取证时面临涉及部门多、手续繁琐、取证费用高等问题,操作难度大,也不利于不良贷款的核销。
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价体系。小微企业信贷将会成为众多银行战略转型和业务调整的重要方向,应进一步调整金融服务评价方式,由单纯的数量指标考核评价向数量指标和机制建设相结合的监测评价转变,引导商业银行将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由监管强制性要求向机构内生性发展转变。
引导银行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银行与小微企业在多次博弈中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双方若能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就可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行为,从而实现利益共赢。而且通过长期的合作,也能够使银行充分了解和满足小微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广泛的金融需求,并为其量身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为一体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进一步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银行在拓展金融服务时要接“地气”,要进一步下沉客户重心,向金融服务薄弱区域和小微企业集中地区延伸网点以提高市场响应能力。要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运行和风险特征,在广泛的小微企业群中寻找目标客户,努力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关键词: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 改革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现今也已进入到平稳发展的“新常态”。再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显著提升,我国金融环境也随之产生了诸多的变化。这些都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的深化带来了不同层面的影响与挑战。
(一)小微企业自身层面
首先,我国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激活民间资本推动经济增长,对企业注册成立的条件逐渐放宽。因此,符合条件的社会群体范畴越来越广泛,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小微企业范围内,许多小微企业的投资人存在学历低、从业经验低、风险意识低甚至对所投资的行业基本情况的了解都十分有限的情况,再加之小微企业注册组建时其企业性质的约束也进一步被放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小微企业自身在经营层面的不稳定性与风险。
其次,小微企业的组织架构简单,制度不健全,管理涣散。规模小、架构简单是小微企业最重要的特点。这种模式既有管理经营决策制定执行迅速,生产与销售机制灵活,销售渠道多样化且推广迅速等优点,也有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企业经营者及所有者风险意识淡薄,经营管理涣散,企业运营状况不稳定等多方面的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对金融企业而言也会增大其形成不良贷款的概率。
(二)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方面
首先、银行多年延续下来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了其对贷款客户管理分析能力及效率上的不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态势,使得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难甚至是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但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内的小微企业仍然以较好的市场前景而备受瞩目。因此,作为银行如果在各类行业领域内的诸多小微企业中判断符合其贷款标准的企业,并作出恰当的经营管理水平及融资能力与风险,已然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次,银行旧有的高利率兼垄断式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今的金融市场环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利差逐渐变小等等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机制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就必须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金融产品结构。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传统金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融资成本较高,获取资金困难。因此,为了能够更好、更有效的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小微企业中,就需要银行运用更加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方式来运作自身的金融产品。精细化、市场化、个性化已经成为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
最后,提升综合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整个金融行业的首要课题。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相对有限,而银行仅仅以提供贷款资金的单一服务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其面对小微企业市场环境的要求。能够进一步的整合融资、理财、结算、财务筹划、金融投资指导等层面并形成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样式,这将进一步帮助提升银行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同时,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具有较高的经营不确定性,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相对较高,近年来的大量数据也表明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评估管理机制,积极的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做好风险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综合管理分析评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小微企业层面
首先,小微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资本结构有充分的了解。虽然国家放低了小微企业创建的门槛,但是小微企业自身应该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去规避不良资产的介入,避免在投资环节埋下经营安全的隐患。
其次,小微企业应该加强在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同时,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提升小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完善小微企业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在享受金融服务时所面临的负面影响与评价,打通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金融行业层面
首先,要提高金融行业对于此问题的认识。只有银行等金融类企业对于小微企业由足够充分的认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在贷款等环节所涉及到的风险。同时,加深对小微企业的认知,还可以在客观上保障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安全运营与健康发展。
其次,要对自身的金融产品进行升级,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小微企业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是存在的,并且市场基础广泛,只是苦于没有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种类。因此银行必须要结合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完善自身的金融产品结构,拓展小微企业市场。
最后,服务升级,严控风险。银行应将金融领域及其相关的诸多事项都纳入到其提供的金融服务范畴之内,增大其产品的覆盖范围。同时,金融行业还要针对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健全自身的风险管控机制,规避金融风险,健康有序发展。
风口浪尖中的中小金融机构何去何从呢?2012年1月初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在讲话别强调了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明确防止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减少金融投机泡沫,其后在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各项措施。为深入理解和掌握国家出台的有关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银行家》杂志社举办了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与完善”为主题的圆桌论坛,邀请来自身处一线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行长、央行和银监会等金融调控监管部门官员及金融界的知名学者,重点探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点、难点,总结商业银行从事小微金融服务的经验,开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渠道与完善路径。现选登会中各位专家发言摘要,以百家争鸣来繁荣金融学术园地。
景学成: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责任不仅限于银行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格局依然存在。国有大银行的资源很大的一部分用到了大企业、大项目上。小微企业对于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最近提出了一个金融产品,并将其命名为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SPE”)。普遍来说PE规模都比较大,无法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而且目前有些泡沫化了。我们把PE的低端拿出来,资金规模不要太大,几百万元的规模就可以,以股权的方式进入这些小微企业,服务生产,技术改造,回归本质。我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把非法集资规范起来,然后让它以股权的方式而不是贷款方式进入到企业内部,为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服务,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服务,把小微企业搞活,把小微企业的一个行业搞活。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金融机构还应该进行一种变革,有必要考虑把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来。2012年中央财政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微企业。但是我认为减税建立起来的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不够,财政部应该出资专门建立起给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财政出资的方式以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
最后,我们应该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服务。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可以把大家联合起来。目前,国务院同意小微企业可以上市融资,所以通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盟的IPO部门来培育小微企业上市,摆脱找银行贷款的狭窄区域,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突破指日可待。
(作者系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
魏加宁:加快金融改革,服务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大多都从事实体经济业务,它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担当了技术创新先锋。
目前小微企业急缺人才、技术和资金要素。如何通过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来为小微企业服务?我认为需要三个方面的改革。
首先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压缩民间借贷的空间,防范金融资金的体外循环。我们一方面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又维持着负利率的状态,结果很多资金脱离正规银行体系,流向非正规银行体系,流向民间借贷。为了纠正这种扭曲,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挥金融市场配制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克服负利率下金融机构对存款人的掠夺,有利于反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差异性,反映各自供求关系的变化,反映这个金融机构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这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另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金融行业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有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也有一定的条件。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财务约束。那么如何来加强,我认为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民进”,放开市场准入,让民间资本进来,开办民营银行。这样一方面促进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适当压缩非正规金融体系的空间。另一方向是“国退”。各级政府从商业银行领域退出去,有助于强化银行的财务约束,有利于促进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还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其次,政府资金退出后,我主张首先就是要做好政策性银行业务,以防商业银行都去给政府融资平台做贷款了。政府把政策性银行办好,而从商业性银行业务退出来,让民间去竞争。中国应该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因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为中小企业服务要有一套服务的体系,在项目审核这方面,给中小企业要提供很多的咨询服务。此外,政府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发展中小银行。
最后,要加快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金融安全网的核心有三大支柱,第一是审慎监管;第二是最后贷款人;第三是存款保险制度。审慎监管这道防线我们要做两件事情:一是理顺经营方式和监管方式的关系;二是理顺金融领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就是要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密切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到大银行,这样对中小银行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根据作者发言整理)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陈伟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主体,所以,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但就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澄清一些模糊概念。
第一,什么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对于金融系统来说,最大的社会责任是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维护存款人的利益,这是最大的社会责任。如果这件事做不好,一味强调救穷救贫做善事,那是本末倒置,只有在主要职能完成好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尽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
第二,理性选择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实体经济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鱼龙混杂,有的发展前景不好,有的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有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这样的企业,回报再高银行也不能盲目支持。银行应该多扶持那些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对民生贡献大、对社会贡献大的企业,把有限的钱用到最需要帮扶的经济实体上。
第三,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对于银行来说,在哪些方面扶持也体现了责任感。银行要尽可能在企业的自主创新、产业转型以及提高附加值的攻坚克难方面多加支持,特别是对那些向环保、可持续发展转型的企业,应重点扶持。
第四,要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中国的银行种类很多,有的适合做大企业,有的适合做小企业,有的适合做跨国集团,有的适合做乡镇企业,不能强求一致,更不能强迫自己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
第五,要在创新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银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活力。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更不要把眼睛只盯在衍生产品上,要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考虑创新。比如,理念观念创新、体制编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等,最大限度创出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就应当是让别人无法复制。
第六,要在品牌上狠下功夫。品牌是最具附加值的,同样是手提包,价格相差一百倍,但为什么贵反而有人买呢?因为口碑好,信誉度高。银行也一样,要努力创品牌,尤其在同质化竞争这么剧烈的情况下,更要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顾客。品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是千锤百炼炼出来的。比如现在银行收费项目多,老百姓有意见,银行就可以从这里入手树形象。如果有哪一个银行家敢于喊出“我的银行不收中间业务费”的口号,那才叫有战略眼光,才叫有魄力。其实,现在的中间业务费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9%,如果出奇招让自己的存款额增加一倍,远远高于中间业务费的收入,趁现在高利差的时代,让出中间业务这块小蛋羔,去争取存款这个大蛋糕,不失为一个合算的买卖,既增加了利润,又树立了形象,这才叫名利双收。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副主任)
黄隽:大中型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财务上不透明,规模比较小,又没有合格的抵押品和担保品,它是适合小银行的服务对象,小银行需要花费比较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和客户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差异化的服务才是小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其成本比较高,收费自然也比较高。
对于大中银行来讲,其客户比较适合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规范,报表也比较规范,有比较好的抵押资产。所以说,大银行的交易贷款,有差异化的评分模型,也很容易取得透明的硬信息;同时大银行可以将金融产品商品化、规范化、批量化,提供无差异的产品。
目前大家有一种共识,小银行适合中小企业,而大银行不适合中小企业贷款。但是可以看出,其实这样的一种所谓的主流的观点,和银行具体的实践,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美国的富国银行是世界前十大银行,但是其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做得非常出色。我认为大中型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贷款关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其实对小微企业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普遍认为这个市场有非常好的利润前景。我们看到很多大中型银行,特别是一些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把发展的战略定位到了中小企业的市场。
第二,关系贷款并不是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唯一的出路。许多创新的技术手段和金融工具都可以服务于中小企业,比如标准化的评分模型、风险评估、以资产为基础的贷款、保理业务、租赁保险业务等。
第三,贷款只是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一个内容,交叉销售是银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从国外的例子来看,比如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它们超过60%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是来自非贷款类产品。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已经开发了大量针对小微企业非贷款类的收费服务,这些产品在盈利方面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包括了银行很多后续服务,例如支付、财务管理等。非贷款类的产品有很大的空间,通过这些产品的销售,可以深入到中小企业内部,和小企业一起成长,最后成为服务小企业的一个最主要的银行。
第四,在新型模式下,大中型银行在竞争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和大企业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大中型银行可以接触到很多大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这种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围绕着核心企业,管理和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和物流,对单个企业的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这样一种供应链的整体的可控风险。这极大拓展了大中型银行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大中型银行的技术优势和后台优势。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赵瑞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政府税收、法律支持
我认为,在过去的五年,银行在为小微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业绩。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民间借贷比较活跃,规模比较大,说明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还有巨大的空间。
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需要政府更多政策支持,尤其是在税收、法律方面。
第一,人民银行、银监会制定的促进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该债券对应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计入贷存比考核,该政策使商业银行有资金、有信贷规模来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人民银行对中小企业票据的再贴现政策,使商业银行有资金、有信贷规模来为小微企业提供票据贴现融资。希望今后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能不能不实行信贷额度控制,如果有这样一条政策,我们中小银行就可以对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服务小微企业的动力更足。在税收政策方面,建议对商业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减半征收营业税。如果有这样一个政策,商业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更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了,未来国家的税收会增加。小微企业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需要不计其数的银行为其服务,所以我不建议再设新的中小企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只要小微企业贷款营业税减半了,各种类型的银行都会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从根本上改变。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小微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高,建议对小微企业贷款损失准备在税前计提。
第二,发挥中小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在地域上具有天然联系,中小银行具有服务小微企业的便利性。在产品和业务流程上,中小银行也都具有优势,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简单的融资产品,审批速度快。北京银行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建立了中小企业特色支行和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了营销批量化、信贷审批标准化,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处理效率。
第三,尊重小微企业融资权。小微企业能够促进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增强社会经济活力,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完全靠市场机制小微企业发展无法达到社会需要的水平。所以,政府要在政策、制度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美国国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通过了《平等信贷机会法案》等一系列信贷立法,禁止信贷歧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信贷权利。我国应加快信贷公平立法进程,尊重和保护小微企业融资权,在法律上,给小微企业更多支持、更多关怀。
总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商业银行、立法部门长期不断的共同努力。
(作者系北京银行副行长)
郑志瑛:对银行收费问题的思考
针对我国银行业收费,目前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社会和媒体普遍认为银行业收费很高,银行业应该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水平;许多银行业人士认为收费尚少,差距仍大,应该进一步提高手续费和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完全不同的认识,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历史地看待银行收费问题,摒弃“中间业务崇拜”,减少收费,建设廉价、高效银行。
商业银行不应以“学习西方银行”之名扩大收费。发达市场经济体长期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存贷款息差只剩下1个百分点左右,还不够资本占用成本,仅仅依靠息差银行难以生存,不得不挖客户之潜、收客户之费――要知道发达经济体的广大客户也是不欢迎银行收费的,几十年前他们也没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到位,保持着3个以上百分点的息差,社会上关于银行业暴利和收费的民怨甚多。中国的商业银行动辄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突破1万亿元,资本回报率高于一般企业的一倍。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照搬发达市场经济体银行的做法,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水平,不合时宜。――不可想象,在3个百分点的息差之外,再向客户收取另外3个百分点的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不应以“中间业务”之名扩大收费。中间业务的本意是银行居间、不占资本的业务。因基本的自营存贷款业务而派生的正常成本,如账户管理费、年费等,本身并不是中间业务,不宜再以“中间业务”的名义收费,而应该在存贷款息差中覆盖这类成本。一般认为,发达市场经济体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40%~50%。我国商业银行2011年非利息收入占19.3%,是不是低了?实际上这里有许多不可比因素:一是我国商业银行较低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是与较高的息差收入相比的。假如我国的息差由3个百分点降至1个百分点,则19.3%的中间业务收入便可以提高到接近60%、超过发达经济体银行的水平!二是我国商业银行受分业经营限制,难以实现发达经济体银行那么多的投资银行等中间业务收入。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我国银行目前的实际收费水平是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银行的!待我国银行息差因利率市场化而足够小时,再学习西方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以费补价,也不为迟。
商业银行应放弃“因成本而收费”的思维。银行在不同环节收费的似是而非的说辞是“服务有成本”。实际上,在一个统一核算的法人企业内部,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成本只能一口对外,统一通过单一价格获得补偿;即使是实行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制内部管理体制,也应将各种成本内部化,通过内部转移定价的方式分摊解决,而不能因成本分散产生而分别收费。很难想像,我们在饭店吃饭除了支付餐费外,还要分别支付饭桌费、座椅费、餐具费、餐纸费、佐料费、空调费、采光费,虽然这些都有成本。“服务有成本”的说辞也不利于企业包括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据统计,一个员工1年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10万分钟,如果银行满足于雁过拔毛、收取一两元的蝇头小利,即使全年不停地收费,恐怕连员工的工资成本都收不回来!
商业银行要树立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经济学一个最基本原理是“需求是价格的函数”,薄利多销,利厚客少,银行业同样逃不脱供求规律的制约。银行过度收费、抬高价格并不利于自身发展,免费低价的金融服务才能引客户、树形象、促发展。邯郸银行长期实行“邯银卡,免费刷”、“邯银网,免费上”和“票单证、免费用”三项大规模免费政策,全部免除了政府定价以外的银行卡、网上银行、票单证等各种收费,2011年减免费用943万元,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邯银卡从2009年末的2.6万张,发展到2010年末的11.6万张、2011年末的22.3万张;网上银行公私用户从2010年末的102户,发展到2011年末的1万户;2011年末存款余额260亿元,比上年增加74.7亿元,增长40.4%,总量在河北省城商行的排名由第四位晋升为第三位,在邯郸市银行业的排名由第六位晋升为第五位;2011年实现利润总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68.3%。
商业银行要努力办成“普通的企业”。商业银行要摒弃自己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之自恋幻觉,按照“生产决定分配”的政治经济学观点,摆正位置,放下身段,不仅要办成“真正的银行”,还要办成“普通的企业”,学习普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普遍做法。普通企业不会在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层层收费,自找麻烦,增加成本,降低效率。让企业适应客户,而不是让客户适应企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通企业的基本“教义”和起码“礼仪”。银行业与其费力不讨好地“说服”客户理解自己,不如让自己适应客户――这也是商业银行作为普通企业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邯郸银行行长)
王洪林:持续增强中小银行融资能力,实现小微企业平等融资权
小微企业融资权的问题,现在已成为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却又始终解决不了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把小微企业获得平等融资权的问题很好地予以解决,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家企业抑或一个个人,想不想做成一件事,能不能干成一件事,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一是意愿,二是能力,三是环境。从意愿上来讲,我们这样的区域性中小银行,解决小微企业的贷款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小银行天生就是为小企业服务的,我们跟小企业门当户对。我们稠州银行从创办至今,服务了将近十万个客户,现在留下来的一万多个客户中91.89%是小微企业,目前贷款余额的61%是小微企业,我们愿意服务小企业。从环境上来讲,小银行要做小微企业也没有问题。外部的监管政策、监管环境和监管要求都是要求小银行去服务小企业。既然意愿没有问题、环境没有问题,那么我想,剩下的就是能力问题。
首先,我们考虑一下,小银行有没有能力支持小微企业?从银行本身来讲,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来源。就存贷比而言,我们这些区域性的小银行存贷比是最低的,只有63%。所以从资金运用的角度来讲,区域性小银行还有很大的空间来做这件事。但是现在做不了,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资金来源跟不上,很多国家垄断性的财政资金不允许到我们这种区域性的小银行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歧视政策,涉及到国家垄断企业和财政性存款;第二,大银行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小银行是门前冷落,冷冷清清。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家不放心,宁愿到国有商业银行去排两个小时的队,也不愿来我们小银行。所以我想,能不能在利率市场化放开之前,把存款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样,大家的钱就会到小银行来。但这一个点提高了以后,又增加了小银行的经营成本和经营压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能不能补一点?这样在资金来源上,小型银行的压力就能得到一些缓解,就能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资金和实力。
其次,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小银行做不做支持小微企业这件事?我想,一要靠小银行的自律,二要靠监管部门的他律。自律加上他律,那我相信,在有能力的时候小银行一定会加大力度去支持小微企业。因为小微企业虚拟经济很少,基本上都是实体经济,而且大多数是短期信贷,跟银行流动性要求相匹配。对我们区域性小银行而言,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实体经济。我们稠州银行始终把发展战略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通过今后几年的努力,希望能够在支持小微企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一些。
(作者系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副行长)
章张海:信用风险分散助推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我从风险分散的角度来讲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问题,基本点是如何建立信用风险的分散机制。
我们小银行的战略定位就是服务小微企业,而不是因政府说要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我们才去支持小微企业,这是我们一直的选择,不是阶段性工作。我们嘉兴银行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与小企业共同成长,在这一市场里精耕细作,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做到持续、健康的发展。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金融安全为代价,这是股东的要求,也是社会责任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就是我们要有风险控制能力。小企业的特点,实际上就决定了它的高风险,小企业的生命周期通常比较短、抗风险能力弱,这也决定了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绝对性,银行虽然有全面的风险防控措施,但也不可能在企业发生风险的时做到全身而退。所以我要讲的就是小企业它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银行要控制风险,但银行风险控制严了,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就会提高,一旦银行放宽标准,风险又会增大,只有平衡好这一矛盾,才能实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小企业解决融资,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是一个根本。
2012年2月1日国务院会议上四条措施再次强调了要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提高不良容忍度,也可以说是我们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虽然股东很有意见,但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也体现了我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但这项政策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操作细则,在银监会对我们的监管评级当中,还是按照实际的不良率情况来评分、评级。一方面要求银行提高不良率的容忍度,但是评级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准,这样一来,政策就失去了实际操作意义,影响了银行的评级,就影响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新业务、市场拓展都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银行更好地支持小企业融资。退一步说,即使我们能容忍不良率的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断加大,担保公司、企业互保的风险也会持续加大,当这一风险链断裂的时候,这个风险最终还是要由银行来承担,如果风险积累不能化解,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在资本约束下,如果不良率持续走高,也会影响银行股东的资本补充意愿,那么银行的持续、稳健发展也将成为空话。
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问题的根本是怎么解决风险的分散机制。我们当时思考怎么引入保险的理念,向政府提了一个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的设想,当时我提出了一个运作模式,政府也很感兴趣,牵头做了一些讨论和协调,这是涉及到所有银行的问题,一个银行做不到,需要政府的主导,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最终没能实现。于是,我们开始寻求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前年,我们开始主动接触一些保险公司,和它们进行交流,向它们灌输这个理念。最后,长安责任保险公司愿意与我们合作,通过探讨,申报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责任险”。这是一个新的险种,企业申请贷款,担保公司担保以后再向保险公司购买担保责任保险,如果发生损失,那么由保险公司来补偿80%。通过保险的三大功能:转移风险、均摊损失、风险补偿,把原来集中在局部的风险分摊到整个体系共同承担,来实现风险的分散,确保银行、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我们签约合作了七家担保机构,也做了几千万元业务,但由于整体经济形势收紧,跑路老板带来了负面影响。看起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大了,于是相应提高了核保要求,影响了业务的拓展。但浙江经济总的来说还是健康的,这个模式不是说简单地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关键是这个分担比例可以调整,收费可以调整,只有确保保险公司有盈利,游戏才可以继续下去。所以我们的思路不是牺牲银行的不良率来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是在不良率得到控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外部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再担保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分散机制,注册资本较小,由政府主导,相对来说在操作层面上,跟市场还是有一点距离。我想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以后是不是允许以民营资金建立再担保公司,能够更市场化一点。今年我们在业务推进上也遇到了一些瓶颈,现在正计划和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展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我们努力持续推进这一项风险分散机制,为小企业融资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政府的政策也不能说根本地解决市场问题,但是政策可以改善我们的融资环境,市场问题还是要靠市场来解决,风险控制机制也还是要适合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嘉兴银行副行长)
杨小波:“四个推进”创新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我行根植于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活跃的浙江台州。台州作为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目前“两多两难”并存的问题日益凸显,即民间资金多,但民间资金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一家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地缘、血缘、人缘”关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我行自成立以来努力践行“与中小企业同发展,与地方经济共繁荣”的企业使命,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最便捷、最可靠、最贴心的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末,我行小企业贷款余额197.28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89.65%;小企业贷款户数占全行贷款总户数的91.81%;全行户均贷款余额不到95万元,以实际行动赢得 “小企业之家”的赞誉。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行逐步建立了一套服务高效、特色鲜明、风险可控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并将其归纳为“四个推进”。
(一)加强客户研究,推进创新化产品。针对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先后推出灵活方便的“商惠通”贷款、专为小企业周转资金设计的“商惠通”信用卡和“民泰随意行”手机自助循环贷款等。其中“商惠通”贷款被中国银监会评为2010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民泰随意行”作为全国首个金融IC卡手机信贷平台,可通过手机短信实现24小时自助循环小额贷款功能,被人民银行总行列为科技创新项目。
(二)突破融资瓶颈,推进多元化担保。大力推行以保证担保为主、其他担保为辅的灵活多样贷款担保方式,采取离散式和捆绑式的“多重担保、多人担保、多户联保”等。如多户联保模式,通过在同行业、同地区、产业链、生意网、亲友圈等小企业客户群体内设立联保小组,形成利益共同体,对小组成员实施综合授信,强化组内成员的相互监督和约束。2011年末,我行保证贷款占到了贷款总额的98%左右。
(三)优化流程环节,推进高效化服务。坚持“精简、精益、高质、高效”的流程法则,致力于业务流程的便捷化、高效化。一方面,在简化授信流程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以风险可控为前提,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环节。客户首笔贷款一般情况下当日申请当日即可发放,最长不超过三天,周转贷款一般在一天内资金到账。目前,全行85%左右的贷款都是在分支行审批办理。
(四)抓准贷审视角,推进实用化风控。针对小企业特殊的风控问题,我们不唯书,重实效,逐步总结出了“看品行、算实账、同商量”的风控九字诀。“看品行“即在贷款服务中注重分析判断借款人的个人品行,做到对借款人品行“知根知底”,及时充分地掌握非财务信息。“算实账”即做到“一查三看”。一查,即查征信。“三看”,即一看“三费”,水费、电费、税费;二看台账,即存货进出、应收账款等;三看流量,即资金结算情况,并以此判断贷款是否存在风险。“同商量”即针对每一位客户设计个性化的融资方案,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临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但经营尚好、有还贷意愿的企业,与之协商解决资金问题、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或以资产债务重组等形式让企业正常运转。
(作者系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副行长)
雷丰新:汉口银行的创新实践和改革思路
首先我谈三个观点,只代表个人,不代表单位。
一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容易把这种矛盾焦点对准金融系统,把银行业推向风口浪尖,认为这是银行提供信贷支持方面出了问题,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表象,它不是一个深层次根源上的原因。应当看到,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不是单方面的,有小微企业行业特性、经济大环境、市场经济制度等多方面导因。从经济基本原理来说,还是经济决定金融。
二是要解决表象反映出来的融资难问题,还是应该回归和上升到金融改革和发展这个层面,既需要金融改革和发展加快步伐,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一系列配套改革,通过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三是城商行在积极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扶助和支持。从规模上来讲,城商行本身大多也算是金融行业里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从这个角度,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有必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城商行的发展,为城商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其次介绍一下汉口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一些做法,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指导。2011年汉口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额的23%,增量贷款中小微企业占到60.88%。我行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第一个是机构创新。我行率先挂牌成立湖北省第一家专业科技支行,随后提升为光谷分行,同时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搭建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该中心联合政府、风投、担保、保险、中介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开展现场办公、协同作业,通过建立“直接融资、贷投联动、政策金融、增值服务”四条流水线,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工厂式的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
第二个是审贷方式创新。将行外科技专家和风投专家引入科技金融审贷会,并赋予投票权。对于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受到地域和专业的限制,银行不可能对每一家企业及产品都很熟悉,我行与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建立了合作关系,引入科技专家并建立我行科技专家档案库,涉及哪一方面企业和产品,就请哪方面的专家对这个产品进行评估,如果经过专家评估认为这个产品有发展前景,银行通过考察觉得企业家也具备相应素质,那么就可以减少审批环节,走绿色审批通道,这样依托外部科技和风投专家提高科技金融信贷审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011年我行有20笔项目通过专家贷审会,共审批授信贷款8.25亿元。
第三是产品内容创新。前面专家谈到的PE设想做法,实际上汉口银行已经在这样做了,通过积极开展与联想投资、省高新投等风投机构的合作,充分借助其在科技和投资领域的专业优势,创新推出“先投后贷、先贷后投、直接服务”等贷投联动作业金融产品,2011年通过这种模式成功给13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5.39亿元的贷款。对于我行科技金融业务模式,银监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专门编发过简报,予以推介。
最后关于小微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首先应把同业存款计入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的分母中,承认银行吸收同业存款也是资金来源之一,完成在银行系统内适当调节资金平衡。
其次允许银行适当混业经营。比如银行看中一家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通过贷款也可以参与其部分股权,这样做10笔业务即使可能有两三笔损失,也可以通过另外几笔股权收益来弥补。
第三是建议创建全国小微企业征信平台。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业务面临一个难题是不能形成供应链式经营,很多只能一单一单做,从而增加了成本支出。如果建立一个全国小微企业的征信平台,把全国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公司概况、产品特点、行业前景等信息录入到这个平台,银行与这些企业发生业务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企业及行业信息,从而提高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
(作者系汉口银行副行长)
华而诚:为小微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而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微金融机构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尽管高层给予城商行和其他以小微金融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很高的期望,但是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金融宏观环境却不是十分理想。这主要表现在缺乏一个和大银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公平并不是要给小微金融机构更多特殊待遇。下面我谈三点考虑:
第一,我觉得我们的监管单位(包括中央银行),关心更多的还是大型金融机构。从“维稳”的角度来讲这没有错。因为大银行支持的是国家重点项目, 同时它们的信贷规模的占比大,可能产生系统性的风险。上个世纪90年代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就采取了“抓大放小”战略。银行商业化的改革也是从“抓大”开始,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进行改革并成功的上市了,但是还没有“放小”,也就是说我们对小型金融机构的关注度仍不够到位。但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以及关键的结构转型不能仅靠大中型企业,为数众多小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壮大才是关键。因此,讨论金融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时,我们必须把注意点转到如何填补小微金融,这仍是一大块空白。虽然大、小银行都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显然,大银行至少在过去并没有把它们的主要客户定位在小微企业之上,否则,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该如此的突出。小银行由于资本金的限制,很自然地会把其经营的重点放在小客户上。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鼓励以提供小微金融为主业的金融机构的发展。但是,2011年贷款规模“一刀切”的管理,使我们包商银行这个以小微金融为主,存贷比不到40%的金融机构不能充分满足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同时在市场上处于与大行(大信贷额度)竞争不利的地位。
第二,利率市场化已经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下一步是具体策略的设计和实施。利率市场化将使得小银行和大银行在面对同样的金融市场时处于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再受信贷规模管理的扭曲。同时,市场化的利率可以增加资本的效率。但是,利率市场化也必然给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波动,增加了金融风险,使小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适时推出才能有助于在后利率市场化时代,小银行和大银行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第三,在不鼓励城商行及小型金融机构盲目的跨区经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以小微金融为主业、为品牌,并且经营优良的城商行及小型金融机构跨区经营。因为,中国幅员广大,有众多的小微企业都需要好的金融服务,但是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突出的问题不限于一区、一地。因此我们不需要限制这些小微金融机构做跨区经营,这样可以把小微金融服务拓展到更广大的中华大地,能够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得到帮助。假如说跨区经营不成功,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不需要监管部门过分的担忧。同时,有更多的地方、更多的金融机构从事小微金融,这也促进了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小微金融、小微企业的发展。
(作者系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方峰杰:如何推动村镇银行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要从机制上解决,一定要有小银行、小微银行来解决这个问题。前两年在银监会的支持下,我们也积极参与了村镇银行的建设,从我们感觉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了门当户对的问题,因为村镇银行绝大部分处于县城以下这一区域性问题,加上单户比例问题等,所以它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去放大贷款,支持大企业。从目前我们所发起的两个村镇银行来说,户均贷款都在100万元左右,没有房地产贷款,没有政府性平台贷款,也没有其他的一些虚拟经济的贷款,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刚开始的时候还因为有一些资本金,略微放了几笔相对较大的贷款,但未来总的方向来说我们户均贷款都要低于100万元,事实上我们浙江很多村镇银行总的平均额度已经低于100万元的额度,所以靠这些小的银行去做,它肯定是做小微贷款,这是没问题的。如果让大银行去做,勉为其难,因为它要利润最大化,做小微业务充其量是尽社会责任,没有可持续性。所以说关键的问题要建立和发展门当户对的类似城商行的小银行,村镇银行更是如此。但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当中,面临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政策方面,比如说它的结算渠道、汇路等都很难;第二就是经营方面,主要是存款,因为社会美誉度不够、网点少等,拉存款很难;第三是风险管理薄弱。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推动村镇银行这种小微银行发展,从而破解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借鉴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建立深圳特区这么一种模式,可以先把一些政策放在村镇银行这种小微银行来试点。对于一些问题的突破,因为现在它的规模小,地域性很强,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也是在国家可控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小,不像国有银行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我想需要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公司内部治理的股权问题。一是尽量将优质的民营企业资金引入到银行系统来,建立起民营企业经营机制;二是经营管理层可适当持股,用股权的形式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这样,一方面有效激励快速发展业务,另一方面风险控制会更谨慎处理;三是政府可以拥有一部分股权,但是,量要小一点,比如说5%以下,它不能参加董事会和经营层,它主要的功能是什么?是解决大家对这个村镇银行的信誉问题,政府在里面大家就放心多了,把政府的利益也捆进来,政府也有这个积极性,为什么?地方一级法人银行,它的税收要交给地方,因此政府有很大的积极性,一个银行所交的地方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政府是很愿意做的。
其次,经营困难问题,主要是存款来源问题。一是是否可以在利率市场化之前,主要是存款利率(比如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允许村镇银行这些弱势银行有一定的浮动幅度(比如上浮1%以内),可以吸引一部分居民存款;二是银行间的同业存款,比如一定期限之上的同业存款,主要是主发起行的同业存款,是否可以计算存贷比,拓宽村镇银行放贷资金来源渠道;三是村镇银行是否可以建立起对接国家财政、社会基金、国家政策性银行转贷款等支农支小的商业化服务渠道;四是可以加大人民银行对村镇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等力度,规模控制更趋宽松,准备金率优惠等。
最后,税收和补贴的一些政策问题。目前中央财政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按照贷款的季平均数的2%左右,这是一笔很可观的补贴。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补贴的钱,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再拿出一部分钱,建立一个存款保险制度,在村镇银行来试行。这个保险机构可以是政策性的,换句话说存款保险制度是不是可以率先在村镇银行先试点。村镇银行一些营业税、所得税等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是可以返还给银行建立一个风险基金,它发展得越快,交税越多,按照一定比例返还,支持小银行的发展。这些小银行发展好了以后,提高了它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就可以填补我们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空白,从而也可以为农户、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优惠的利率。
(作者系湖州银行副行长)
王锦: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三大挑战
对银行而言,中小企业业务是有利可图的――如同沙里淘金,只要有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就会有好的回报。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银行业务,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方向,即战略;二是机制和模式;三是技术和平台。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真正把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做好。
首先是确定方向,包括明确目标客户是谁、应该采用什么产品去满足客户等问题。
其次是明确业务模式和机制。中小企业客户很多,选客户如同大海捞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一个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确定优质客户。分析表明有两种业务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关系型,也称“按图索骥”,即找准一个集群或价值链,然后上下延伸出去,国内银行多采用这种模式;二是交易型,也称“沙里淘金”,这种模式基于数据分析,筛选出目标客户,国际大银行多采用这种模式。两种模式的运用,与银行管理的成熟度和数据有关,对银行自身能力、资源配备,技术采用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先把模式确定下来。关于组织架构,有总分行式、矩阵式事业部制和事业部制三种。三种方式各有利弊,抉择时更深层的是要决定客户如何划分,如何能在目前总分行制下调动各层面积极性,如何充分共享平台资源。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单独设立中小企业部,而是要在资源分配、规划与政策、考核等方面,切实体现重视。比如,在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政策方面,如何能真正符合中小企业客户的要求,做好中小企业业务?这些要有全套机制的配合。
最后,是技术、流程和管理平台。“信贷工厂”的特征是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流程化,并根据市场情况不断改进,才能真正适应业务的要求。同时,中小企业业务要按照集群、按照组合管理,而不像公司业务是单个客户管理。组合管理和预警管理的手段和技术,对做好中小企业业务至关重要。
(作者系德勤管理咨询合伙人)
史建平:客观评价银行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确实难,绝对不仅是银行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作为银行家研究问题的时候,从银行着手没有错,但是如果把这个视野放宽一点,就得从整个体制环境的角度审视中小企业的问题。只有我们能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提出一些高屋建瓴的,真正能够对中小企业问题有一个根本性解决或者缓解的政策建议,我总感觉到现在社会上的舆论对银行很不利,近两年我看都是攻击银行的,但是看看银行业呢,银行是在非常努力经营,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比如说收费问题,高利差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反正什么都是说银行不好,银行不对,但是银行工作很辛苦,“5+2”,“白+黑”就是其真实的体现。如果说银行收入高,那么从风险和压力的角度来讲,其实收入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有些银行现在收入并不高,目前舆论已经将此问题看得很严重,银行简直成为众矢之的、社会公敌了。我希望我们的银行家不光是从银行自身的角度,从整个的金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这个大的事业来分析,来思考一些问题,探讨可行发展路径,像《银行家》杂志这种阵地,多发出一些声音,客观地来谈一下这些问题,来思考这些问题,这必有益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赵怀方:小微企业和中小银行―一个硬币的两面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首先, 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目前在谈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时,大家谈得更多的是中小银行如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支持,共生共荣。莱商银行从1998年几家法人城信社合并重组并发展成目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现代商业银行,这个过程就是伴着对中小企业的真诚而执着的支持而走过来的。截至2011年年底,我行中小企业信贷客户达1539户,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20.26亿元,占全行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5%,同时,莱商银行的大多数业务和利润指标在当地同业持续多年位列第一。从全国的城商行看,莱商银行的主要财务和监管指标也是保持着比较好的位次,如目前我行风险监管评级持续保持二类行,人民银行综合评价中全部业务均为A级。对此,我们董事长几年前就总结出其中道理:支持有多大,发展有多快。
我想说的第二个看法是:支持小微企业必须做好“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小企业和小银行门当户对,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小银行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可以培育一片广阔的市场,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定位永远不能改变。二是服务到位。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切围绕小微企业的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量体定做服务产品,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效率需求等。同时要做到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只要企业经营正常,银行应保证其所用资金不断裂,不抽贷,不断贷,确保企业发展。三是考核机制到位。政府及监管部门要完善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如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允许在城商行存放财政资金和社保资金,建立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基金”等,营造适宜城商行发展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一、引言
在中国,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然而,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也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在银监会各项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之路。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逐渐意识到发展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将其作为优化自身信贷结构、分散风险、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以及占领市场、实现经营转型、整合资源发展壮大的重要契机。
截至2011年末,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300亿元,小微企业客户超过45万户,其中,贷款户接近15万户。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指出,民生银行“做小微企业的银行”,就是要让很多原本处于高利贷金融环境下的小微企业,开始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让小微企业在活跃市场、拉动内需、创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虽然民生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无论理论还是实务方面对于如何开展小微金融服务都处于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从民生银行的实践来看,公司也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尽合理,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营销策略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择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开展小微金融的必要性以及民生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公司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不断创新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产品、模式,不断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技术和水平,努力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一)开展小微金融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导向以及加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内在刺激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走上了大力发展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道路,逐步开始探索适应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业务模式、优化信贷评审与风险管理制度、积极进行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也逐年增长。对民生银行来说,从2010年开始公司逐步重视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公司加大了小微企业客户开发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建立新的营销模式,努力扩大业务覆盖面,抢占小微企业市场份额。对民生银行来说,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国家政策层面和公司战略层面。
1.应对利率市场化趋势的挑战
我国目前在维持银行基本的存贷利差条件下,采取了控制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的方式,如存款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制定、调整和公布。这种金融资源限制配置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商业银行利润的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推行将对商业银行在客户竞争和利润实现上带来较大的挑战。而对于利率敏感的大企业客户的营销竞争中,民生银行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的力量对比之下处于劣势。从而,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业务,成为民生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2.应对优质大客户“金融脱媒”现象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不通过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供应至需求方即融资者。首先,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民生银行的优质大客户将选择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融资,从而丧失大量的优质贷款大客户;其次我国大型的企业集团逐步建立自己的财务公司,企业内部自身实现资金调配,这将分流民生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量;最后,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企业短期融资债、中长期债券的发行将造成优质大客户的流失和优质贷款被置换,贷款利息收入下降。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业务,是民生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优化行业务结构、培育未来黄金客户
截至2011年,民生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问题,始终困扰其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并引起高度的重视。小微企业大部分贷款是用于日常的流动资金周转,期限较短。如果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使得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占到整体贷款规模一定水平,那么优化贷款业务结构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同时,优质的有发展潜力的高端小微企业,将是商业银行未来的优质客户。民生银行本着与客户同成长的宗旨,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有利于民生银行优化贷款结构,并培育未来的黄金客户。
4.培育公司业务新利润增长点,提高资产、资本回报率,提升公司价值
2009年民生银行香港上市成功,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本回报率成为了各级总行分行机构的重点考核指标,那么提升和培育公司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便顺理成章成为发展的重要战略核心。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迎合了这一迫切的需求。
(二)小微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企业自身发展都要求民生银行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民生银行的实践来看,公司不断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从创新信贷模式、担保方式、合作方式等方面入手,研发了一系列面向小业的金融服务品牌产品和模式。本节将结合民生银行实际情况,分析开展小微金融面临的问题,为如何改进服务策略指明方向。目前,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组织结构、产品创新、营销策略3方面。
1.组织结构方面
民生银行2007年进行了事业部管理模式的改革,成立了房地产事业部、冶金事业部、能源事业部、交通事业部和机构金融事业部。2009年小微企业的专营机构沿用了事业部制的管理结构,对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实施事业部制度,实行责权利结合,激励约束配套,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统筹人、财、物管理。事业部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了专业化经营和独立、集中的风险管理。但是这种单纯的事业部管理模式也存在许多弊端:(1)在区域范围来看,分行辖区内的业务以事业部边界以外的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以及中后台支持为主,分行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由于各地区的小微企业发展情况不均衡,存在不重视小微企业发展、消极对待现有的小微企业客户资源的现象。(2)分行长期以来建立的销售渠道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分行与事业部内耗严重,沟通协调中矛盾突出,制约了小微企业服务的顺利开展。
2.产品设计方面
(1)融资产品的不足。
第一,小微企业传统的抵质押物不足;第二,对于有固定资产重置需求的小微企业,没有合适的期限较长的中长期贷款产品。
(2)投行类产品薄弱。
(3)缺乏有效的产品创新机制。
3.营销策略方面
(1)单兵作战的销售方式不适合小微企业;(2)客户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综合收益较低。
三、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构建授信风险的全面识别、主动预警机制
高度关注外部形势和政策变化,加强存量资产风险预警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各分行风险预警的主动性与时效性,完善系统内小微企业客户行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设。建立授信风险的全面监测、主动预警、差异化管理机制,实时对客户行为进行跟踪和分析,尽早识别有关“风险信号”。
(二)通过“售后服务式”的贷后管理、推进交叉销售
授信后检查与管理改变传统的“上下级、例行检查”的贷后模式,以服务客户为本,以深度营销为目的,建立“售后服务”模式,通过新产品的交叉销售、咨询顾问式的回访服务来搜集客户信息、验证客户经营、财务状况等。
(三)实行差异化贷后管理
实施有效的差异化贷后风险监测和管理策略。小微企业贷后管理根据小微企业业务特点采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差异化检查方式,结合授信开发方式、产品、区域以及客户信用等级的不同,突出差异化检点、执行差异化检查频率、使用相应的差异化贷后检查报告格式。
四、民生银行实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保障措施
(一)人才保障
1.构建小微企业“学习型组织”体系,加强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1)制定多层级专业资格标准,提升人员职业素养;(2)完善岗位资格审查机制,建立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队伍;(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大人才储备。
2.按专业化人才培养要求提升培训工作
(1)建立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专业化与差异化的培训体系;(2)拓宽培训形式和渠道。
(二)科技运营支持保障
1.电子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开发小微企业网上融资申请系统;(2)建立小微企业客户的多渠道信息服务平台。
2.提供前端销售人员使用的统一销售支持平台
建立为前端销售人员提供统一销售支持的服务平台。作为前端销售业务人员使用的主要平台,为业务人员提供全方位的销售支持,包括:额度试算、评级定价发起、风险限额试算、业绩及进度查询、押品价值查询、政策及案例查询。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销售管理,该平台也支持各类工单的分配及销售人员行为记录。
3.建立CRM系统,为交叉销售提供完善的后台技术支持
以客户为中心,在全行数据仓库的基础上,逐步开发CRM即小微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精细化的营销销售管理,实现效率和利润的双提升,并为最终的交叉销售及深入销售提供后台的信息及技术支持。开发完成后的小微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包含客户信息管理、产品服务管理、营销活动管理、工作任务管理、机构经营分析、销售团队管理等,全方位了解客户信息,提升客户价值,为营销和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数据支持。
4.建立全流程的信贷管理系统,提高业务处理的时效及效果
按照流程银行原理,搭建贯穿中小金融服务各业务流程的系统支持,提升小微企业业务的流程化、系统化及标准化水平。
(1)建立独立的“信贷审批管理系统”;(2)建立集中的小微企业放款作业服务平台;(3)建立符合小微企业业务特点的风险预警体系。
(三)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感受与认知。建立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就是树立一个明确的标识,帮助小微企业客户区别民生银行与其他竞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减少客户选择时所需花费的精力。塑造优质的符合小微企业客户价值观感与期待的品牌内容,应包括整体品牌名、品牌理念、基本设计元素、象征物、品牌标准口径表达等,并在整体品牌名之下,对产品、服务、客户情感、业界地位、社会责任等品牌支柱内容进行包装与润色,化为鲜明的视觉文字感受,应用于各种传播渠道。
参考文献:
[1]王佳宁,罗重谱.中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与总体趋势[J].经济观察,2012(3)
[2]张宝山.日本、美国及欧盟小微企业划分标准的演变与启示[N].中国贸易报,2011-5-11
[3]陈丽霞.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8(9)
[4]晁毓山.减税“输血”金融财政解困小微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3)
[5]杨如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竞争时代到来[R].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10),2011
一、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宣传月活动
我行认真学习《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精神(银监发20137号文),认真学习州银监分局开展第二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的工作精神,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到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人民群众就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加强领导,成立第二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宣传月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宣传月活动,以取得宣传月活动的实际成效,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精心组织,认真搞好宣传月活动
我行根据州银监分局的工作精神,按照制定的宣传月活动方案,认真开展宣传月活动,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在营业大厅门外悬挂醒目标语,营造宣传月活动的浓厚氛围,提高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积极到我行办理相关金融服务,解决小微企业发展生产缺少资金的困难,促进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我县小微企业发展的实力。三是在营业大厅设置宣传展板,摆放宣传资料,具体介绍我行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具体举措和工作方法,让小微企业了解金融贷款的申请方法和办理过程,使小微企业熟悉政策方针和业务流程,能够尽快办理好金融业务。四是设立咨询点,指定专人负责,详细解答小微企业办理金融业务提出的相关咨询,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指导小微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五是深入走访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小微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