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营销学论文

营销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营销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营销学论文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概念营销;特点;适用性

概念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将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加以提炼,创造出某一具有核心价值理念的概念,并向目标顾客传播产品或服务包含的功能取向、价值理念、文化内涵、时尚观念和科技知识,从而激发目标顾客的心理共鸣,最终促使其购买的一种营销新理念。

一、概念营销的成因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信息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限的注意力与无限的信息构成了一对矛盾,使企业力求提升消费者对自身及其产品的注意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营销是通过塑造核心概念来吸引人的眼球,一种典型的注意力经济。

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对营销理念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消费者已不再满足雷同的产品,需要个性化的产品,这在高端产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个性需求引发了个性化营销,如何实施个性化营销?概念营销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方式,通过概念营销,可以彰显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目前,我国市场为买方市场,在这种条件下,卖方如何在产品同质的情况下占领市场?这就需要进行差异化营销,构造同质产品的不同点,展开概念营销,作为卖点来迎合消费者的买点。概念营销是在产品同质条件下的一柄利器,通过塑造概念,为产品的有形同质构造无形差异,进而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营销是市场竞争升级的必然产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层次也在不断提升。面对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形势,低层次的营销方式已不能赢得市场,概念营销理念也就应运而生。

二、概念营销的基本特征

概念营销有二种特征:一是通过推出某一特定概念,展现产品的核心价值,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引导出来,达到创造需求的境界。如采力提出“亚健康”概念被消费者认可,很快在市场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概念营销遵循STP理论,且有所突破,在市场细分、锁定目标顾客后,采取了主动定位姿态,有时定位甚至先于细分市场。是因为概念营销所要推出的概念在还没有推出前,谁也不知道,消费者也不一定清晰。只有当企业提炼出概念后,突破了产品的同质,引起了消费者的认同感,产品的市场空间和消费者才完全明晰。如“亚健康”概念,就是主动寻找不健康与健康之间尚存在的中间状态。二是差异营销和个性营销,这三种营销理念互有相通。概念营销既是差异营销,因为概念是唯一的,又是个性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为了满足个性的需求而产生的。

三、概念营销的运作方法

进行概念营销需要技巧和智慧。概念营销的运作方法有以下五种。

1.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这对概念营销来说非常重要,有时可以通过概念营销引导潮流。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包括:消费者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和社会发展观念的变化等。目前,社会发展观念倡导节能环保,企业在概念营销上,只要把握住节能环保,就能取胜。

2.与高新技术挂钩。高新技术能吸引大众目光,如果在概念营销中,把概念往高新技术上靠,就能提高产品档次,促使消费者现实购买。

3.与重大新闻事件联系起来。重大新闻事件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通过将产品的核心价值和重大新闻事件联系起来,在概念营销中经常使用,有时为了概念营销的需要制造新闻事件,新闻事件有轰动效应。

4.与顾客切身利益相契合。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与顾客的切身利益相契合,在概念营销中经常运用。目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特别关注,因此,在食品概念营销中突出健康概念,能引起消费者的认同。

5.与顾客消费心理相匹配。消费者心理需求和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因此,在概念营销中,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至关重要。

四、概念营销运作的注意事项

1.概念营销必须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它是营销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市场调研,才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市场、降低营销风险。如果概念的运作没有以需求为基础,消费者不能接受,即使接受了,也不一定有购买的欲望。

2.概念营销需要产品质量的跟进。在概念营销中,产品本身要体现概念营销,否则消费者即使被概念吸引,但由于对产品不满意,也会造成购买力下降。因此,产品质量要持续跟进,以确保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确保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体现概念。

3.概念营销需要营销渠道的整合。从概念营销到现实购买力,中间还有营销渠道,因此,需要进行营销渠道的整合,从而确保消费者最终购买。如在概念层次取得了成功,吸引了消费者,但是没有进行终端整合,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中虽然认同了概念,但却选择了其他品牌的产品,概念没有促成最终购买。这就需要对终端销售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并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概念营销的实际效果。

4.概念营销需要实现价值最大化。概念营销的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报酬分析,科学合理地做出是否进行概念营销的决策。二要从整个企业层面来看概念营销,在打造某一概念的同时,也可以带动本企业的其他类型产品;有时为了竞争的需要,在概念营销中,应为跟随者制造进入壁垒,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清豪译.营销管理(第1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陈汉林.“争夺眼球”的营销新方式——概念营销[J].财会月刊,2000.

[3]章守明.透析概念营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在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者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主导者。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各种教学实践环节下,更有兴趣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来,通过主动实践、创造性地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营销活动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二)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融入更多的情感去体验,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魄力。同时,在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学场景需要靠任课教师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互动才能完成,即改变了教师“一言堂”呆板枯燥的传统授课模式,也使学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教师,可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积累专业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并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强化。

(三)更合理地安排“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安排科学合理,以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为核心,内容既不能贪多求全,又不能因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感到所学的知识支离破碎。第二,教学内容时代特色鲜明。“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尽量运用营销理论新成果、营销实践新经验,通过各类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辅助,用时代特色鲜明的营销新动向及时充实原有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成为掌握最新营销理论与技能、紧跟时展的新型人才。第三,课堂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以实用为目的。有些教师,在课堂组织中过分看重教学形式,虽然在课前认真准备、精心安排,但由于重形式、轻本质,同样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位一体“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课堂教学中以理论讲授为主线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市场营销学”的课堂教学,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国内高校的MBA教育也往往采用案例教学。但是,对于几乎无任何社会实践经验、思维单纯的本科生而言,其洞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仅仅进行案例教学,他们无法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体系。在本科教学中,“市场营销学”必须以理论讲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理论讲授中,同样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比如穿插微型案例,播放视频、音频资料。对市场营销理论各模块的系统学习,既为教学中进一步使用其他教学方法夯实了理论基础,又为学生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为模拟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判断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辅助教学

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两种案例教学法,一种是课堂微型案例导入,另一种是利用2~4课时完成一个企业完整的案例讨论。课堂微型案例导入是指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对贴合本章知识的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在微型案例讲解时要注意,如果微型案例仅仅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而与课程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不紧密,则显得舍本逐末。在案例寻找与讲授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做到微型案例服务于营销理论的学习与理解。课堂案例讨论是指教师在课前寻找合适的企业营销经营活动实例,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删减,提前通过印刷或电子文档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进行认真阅读与准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交流与汇报的课堂组织与活动环节。所选取的案例必须是营销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包括成功的方法、途径和失误的症结所在。学生通过课前的案例研读,课堂的案例分析、讨论、发言,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营销技能分析案例,能够更好地领会营销内涵,领悟营销真谛。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代表小组发言、团队间辩论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行为模拟

角色扮演与行为模拟都属于体验式教学的范畴。这两种方法都是教师为学生预设某一教学主题,创设特定情境,按照模拟需要人数分组进行情景体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角色扮演的背景资料较少,更多是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注重结果;而行为模拟是按照预设的教学主题进行情景再现,更注重过程还原与领悟。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的需要,适时选择使用其中一种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营销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以当事人的角色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两种方法作为体验式教学法特别受学生欢迎。它们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动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营销知识和理论,学会灵活运用并留下深刻的记忆。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活动的体验

课堂时间有限,但通过课后的学习延伸,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市场营销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作为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企业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看,企业往往更注重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企业营销实践和与营销相关工作经验。因此,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进行市场营销的实践体验很重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规定动作的体验环节,并将体验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实践活动规范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成绩分布认识到实践环节对于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三、多位一体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跳出习惯思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形成一种新的习惯并不难,难的是改变旧习惯。”所以,如何让学生抛开多年因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对一门课程的固化学习思路与方法,是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第二阶段:塑造创新性思维模式。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抛掉旧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与模式,并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与方法。第三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巩固强化创新性思维方法,使之融入学生的思维模式并固化下来。这不应仅仅体现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还应将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其他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恰当选择与合理运用案例与体验式教学素材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学生对创业缺乏系统的认识

受中西部地区的人们的就业观念影响,大多数毕业生认为高职院校毕业,就是通过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找到就业岗位,没有正真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性,虽然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成功的人数较少,绝多数还是从事技术技能型岗位,但随着高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影响,高职学生必须提高个人的就业创业能力,去合理规划人生发展途径,从熟悉一项技能到经营一个企业,使用个人的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

1.2学生缺乏创业的心理

虽然目前据调查了解到,高职高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业心理准备,但过多夸大创业失败的心理因素,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创业前景比较迷茫,没有心理底气.

1.3学生缺乏市场营销学相关知识

据调查,高职高专院校还没有把市场营销学做为一门公共课程面向每个学生授课,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少数学生能接受到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从而减少了学生具有利用市场营销学知识进一步创业的几率和能力.

2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与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来获得其所[1].学习市场营销学知识可以培养经营产品的分析能力,实现通过不断的满足市场需求来实现创业,创业教育是以学生为目标,培养他们具备创业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需要开设市场营销学知识.开设市场营销学的必要性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2.1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体内容

市场营销学课程做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主要在财经、企业管理类专业开设,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市场环境分析、市场机会威胁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市场营销方案、产品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等内容,各学校在具体专业不同其内容也有区别.目前,除市场营销专业对该门课程分为若干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外,经济、企业管理类高职专业做为一门必修课程讲解,其他高职专业只能通过有限的选修课程开展学习,进一步调整市场营销学在各个专业的教学比例,提升市场营销学在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

2.2市场营销学可以培养学生开拓市场的能力

市场营销学课程主要从市场学的基本理论讲起,将人类交换商品的产生发展到升级过程讲解的很详细全面,尤其是通过市场营销中的一些具体案例,充分讲解企业或个人在市场环境分析包括内部环境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内容,学好市场营销学的内容,可以具备在实际创业当中进行产品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进而制定出详细的产品市场营销方案,整个过程可以帮助具备和提升学生开拓市场的能力,从营销基础、营销策划、营销策略、营销拓展四个方面全方位深层次讲解市场营销学主要内容,对全面提升创业能力起到很大的启发和提升作用.

2.3市场营销学可以使学生具备市场意识

学生创业的基础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市场意识产生创业动力,是创业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具备市场意识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目前在校大学生接触市场的机会很少,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把顾客需求当成市场商机去讲解,鼓励学生去积极挖掘身边的市场商机,提高学生的市场观念.其次应培养学生的对市场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市场产生了兴趣,才会关注市场,调查市场,抓住市场机遇,开展创业.本人在日常教学中曾深刻讲解了蒙牛的成功的营销案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下课后学生反映强烈并很感兴趣,这样每个学生都在试着寻找市场机会.

3利用市场营销学知识提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当前国家进一步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大好形势下,结合自己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日常教学的实际,就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创业的几点措施总结如下:

3.1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学认识

提高对学生创业中市场营销学知识的认识,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善于发现市场机遇的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段内,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提升市场营销思想,激发学生发现市场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3.2增加课程教学比例

逐步提升市场营销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群体,安排不同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计划,适当增加财经类学生市场营销课程的学时数,专门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有条件可以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创业计划中全方位贯穿市场营销学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头脑.

3.3专业技能教学中结合市场营销知识

在教学中将专业技能与市场营销学知识相结合,将市场营销学知识渗透到专业技能教学当中,切记将市场营销与专业技能分开讲解[2],在实践教学中,多应用市场营销学的方法和方式讲解专业技能课程,争取做到实践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感悟创业产品或开创商机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水平.

3.4积极开展校园创业园建设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4篇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指企业为搞好与公众的关系而采用的策略和技术,其目的是改善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公众舆论,是一种间接的促销手段。市场营销组合营销组合是指企业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的综合运用。这些因素包括:产品、渠道、定价、促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对顾客需求的细分。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将市场上存在需求共同特征的顾客划分成若干个顾客群,每一个顾客群构成一个小市场,即将整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小市场,不同的小市场间,顾客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市场细分旨在更针对性地运用营销组合制订营销战略,是选择目标市场的基础。

市场细分的作用有:(1)有利于企业发掘新的市场机会;(2)有利于企业针对目前市场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3)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获得竞争优势。一个有效的细分市场应该具备“可计量、够规模、可操作、可进入”等四个方面的特点。

目标营销目标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基础上,通过评估分析,选定一个或若干个细分的消费全体作为目标市场,并相应地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企业的目标营销策略有三种: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差异性营销策略、集中性营销策略。整体产品整体产品是指产品是能够给购买者带来任何有形和无形利益的载体,能满足购买者需求与欲望的物体与服务。整体产品包括:一是核心产品,即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所希望得到的根本利益;二是有形产品,即产品的实体,如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装;三是附加产品,即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所得到的附加服务或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安装维修、售后服务、产品保证等。有些企业还能够为客户创造某种惊喜,如酒店为客人提供豪华车辆接送、建立客人的生日档案,届时寄送贺卡。大营销观点大营销观点是在市场营销观点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根据该观点,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其营销活动的重点不仅仅是利用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营销观点单纯适应和满足市场需要,而是还要依靠权力和公共关系突破目标市场所在国政府和特殊利益集团所设置的市场的环境障碍,进入市场。权力指企业由自己或其代表----国家采用政治或其它策略及技巧,从目标市场所在国政府,立法机构和企业那里取得进入该目标市场的特权,以及取得这种特权所采取的强制性手段。公共关系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强有利于企业的舆论力量,影响公众的态度,争取公众的支持,建立并保存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形象。潜在市场潜在市场是指该市场上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或称购买欲望)正处于潜在状态。市场潜量市场潜量是指市场需求的最高界限,既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以及一定营销环境和一定的营销费用水平条件下,消费者可能购买的商品总量。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指一定的顾客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市场营销环境和一定的市场营销方案下购买的总量。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分为介绍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型为主要受到动机、直觉、习得行为和态度四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影响。

一、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愿望和理想。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它推动和诱发人们从事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向。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有许许多多,动机也就有多种多样。在一定时期,许多动机中只有一个最强烈的动机能引起人们的行为。

消费者购买动机,就是推动消费者实行某种购买行为的一种愿望或念头,它反映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要。消费者购买动机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类:

1、生理性购买动机。也称为本能动机。就是指消费者由于生理上的需要(如吃、穿等)所引起的购买满足生理需要的商品的动机。

2、心理性购买动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激起人们购买行为的心理性动机往往占重要地位。心理性购买动机比之身理性购买动机更为多样。心理性购买动机,一般可分为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感情动机包括情绪动机和情感动机两种。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是消费者基本情绪表现形式。凡是有这些情绪所引起的购买动机,称之为情绪动机。由情绪动机所引起的购买行为,具有冲动性,即景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情感动机是由道德、集体感、美感、愉、幸福感等人类高级情感引起的动机。由情感动机引起的购买行为,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往往可以从购买中反映出消费者的精神面貌。

理智动机是建立在人们对商品的客观认识之上,经过分析、比较以后产生的动机。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控制性等特点。在理之动机驱使下的购买,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讲求实用、可靠、价格适宜、使用方便、设计科学、效率较高,服务周到等等。

回顾动机基于感情与理智的经验,对特定的商店、厂牌或商品,产生特殊的信任和偏好,使消费者重复的、习惯的前往购买的一种行为动机。惠顾动机往往产生于企业较高的信誉、周到的服务、完备的设施、价廉物美的商品、便利的交通等。

二、知觉。知觉就是理解了的感觉。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必须对商品有一个从感觉到知觉的认识过程。消费者要通过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形成对某一商品个别属性的反应,这就是感觉。随着感觉的深入,将感觉到的材料通过大脑进行综合分析,对商品的各种属性进行理解、整理,得到知觉。人们会对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知觉,这是因为人们会经历三种知觉过程,那就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曲解和选择性记忆过程。

1、选择性注意。在人们感觉到的刺激物中,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少数,多数被忽略掉。有关调研结果表明,人们对以下三种刺激较为注意,它们是:与当前需要有关的刺激、人们期待的刺激和非同寻常的刺激。

2、选择性曲解。人们倾向于对自己的先入之见,用支持而不是用挑战的方式来对信息做出阐释。每个人总想得到的信息适合于他或她现有的思想形式。选择性扭曲就是人们将信息加以扭曲,使之合乎自己意思的倾向。

3、选择性记忆。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容易记住那些与自己态度、信念一致的东西,而忘却与己无关的东西。

三、习得行为。

习得行为是人们经后天学习后所表现的行为。人类除本能驱使力(饥、渴、性)支配的行为外,其他行为皆属习得行为。习得行为是某一刺激物与某一反应之间建立联系时所发生的行为。心理学家陶拉德和米勒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分成驱使力、刺激物、提示、反应与强化等。

该模式又称“刺激——反应”模式或“S——R”模式。这个模式中的驱使力是指人受本能或心理动机的作用而产生的购买商品的冲动力;刺激物是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的动机需要的商品或劳务;提示物是加深对“刺激物”印象的次刺激物,如广告宣传、商品的外观形态、陈列展览等;反应是指购买者对“刺激物”采取的具体行动;强化是具体行动之后进一步加深对刺激物的印象。比如,一个行人在路上突然感到饥饿,产生了食欲。他正好看到路旁小吃店在卖宁波汤团,于是想起宁波汤团的招贴画,他就决定去小吃店买宁波汤团来充饥。这位行人吃了非常满意,打算下次感到饥饿时再去购买。在这个例子中,行人的食欲就是驱使力,小店的宁波汤团是刺激物,宁波汤团的招贴画是提示物,行人买宁波汤团来充饥是反应,吃后的满意感就是强化(一种正向强化)。

4、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态度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他或她对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态度所支配。态度是一个人对他人或外界事物、环境所持有的一种较具持久性和一致性的行为反应倾向。态度本身包括信仰、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消费者信仰包括对产品或服务所具备的知识;情感包括对产品或服务的喜、恶、爱、恨及其他在情绪上的反应;行为倾向则是指对产品或服务所采取买或者不买的行为。

如何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来确定广告促销策略?

广告促销策略是一种紧密结合市场营销而采用的广告策略。此种广告策略,不仅告知消费者购买广告商品有什么益处,以说服其购买,而且结合市场营销的其他手段,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附加利益,以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收到即效性广告效果,有力地推动商品销售。

确定广告策略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第一,要确定广告的目标和目的,解决为什么要做广告,做什么广告,如何做广告和达到何种广告效果。广告的目标和目的,不在于广告的内容如何,而在于广告能否改变或加强人们的观念,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如让消费者了解本企业及产品,让企业及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化、观念化,可以作为广告的目的和目标。

第二,决策目标市场。就是把产品投向已有的市场还是开辟新的市场;是面向国内市场还是面向国际市场。不同的市场,应采取不同的广告促销策略。

第三,决策预算分配。不同的广告方式,需要不同的推销方式配合。在预算费用的分配上也应作出相应的决策,以保证不同产品的不同推销组合顺利展开,达到预期的促销决策目标。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的学科,没有发展与创新市场营销就会裹足不前,缺乏生命力。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市场营销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以市场营销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市场营销专业,其最大的特点也是要不断创新,培养满足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要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两大基本特性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其实施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重要性。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

创新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鼓励创新和重视实践,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必须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这种创新体现为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教育政策和体制的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这一切的基础依赖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突破与创新。

(一)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必须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商务策划、电子商务等深度理论知识,拥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事工商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的中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研究、市场策划、企业管理、广告及公共关系、企业形象设计及品牌规划、投资项目分析及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市场可谓瞬息万变,只有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2.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国际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要求现代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对未来市场变化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敢于不断进行营销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强,国内企业受国际竞争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经济一体化浪潮促使企业竞争国际化。既懂得国际企业运作的规则,又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满足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

3.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成为“抢手人才”。随着国外公司的大量进入及本国企业的加速发展,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趋势是既要懂现代营销管理,精通国内外业务,又要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据对现有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统计,市场营销类人才的需求位居前5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市场营销专业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实践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毕业实习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重视不够。以现有的毕业实习为例,四周实习课经费每生不足百元。从学院管理层而言,对学生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和过程管理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2.学院领导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鉴于市场营销专业的自身特点,我们增加了市场调查、营销实习等环节,但执行中缺乏学院必要的经费支持,且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上受到歧视性待遇,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鉴于专业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我们在大三增设了学年论文并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奠定先期的基础,这无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工作量的计算上按每生3学时对待,明显偏低,缺乏学院有效的政策支持。

3.缺乏实验教学的完整计划和系统的教学指导大纲。现有的实验设备特别是营销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虽然对校内开放,但学生用于非教学性用途,诸如打游戏、聊天、QQ等多,用于教学性的实验不多。这一方面是现有的实验课设计不合理,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指导不足有关。现有的实验“软件系统”的建设不足,必要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软件匮乏,学院缺乏对实验室的进一步投入。

4.市场营销专业课的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拓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的实验内容已是当务之急。从已增加的实践环节看,普遍存在着过程管理不严格,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经费支持及政策保障力度不够等现象。

二、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从教学改革入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控制。对理论课内容及讲授方法进行创新,多用启发式,反对填鸭式,采用互动式,摒弃僵化式,切实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动脑、动手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及专业基础理论课要从教学内容的更新入手,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现代内容与经典内容的关系。既要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又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在不断摒弃陈旧内容的同时,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必要的实践(实验)教学内容,使两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2.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变一味的理论教学为引导式、互动式教学。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课程设计、问题研究、配合老师进行课题研究等多种主动学习活动。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

3.从构建全部的教学计划开始,设计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创新、实践为结合点的全新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应多渗透实践(实验)教学内容。

4.加强对课程设计、专题实习(实验)及毕业实习工作的指导。在总结以往实践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课程的组织设计不太合理,特别是“市场调查”实践及“营销实习”存在重复性和惯例化,缺乏内容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以营销课程设计的方式充实实践教学环节。

(1)第三学期开设“市场认知实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营销、学会做简单的市场调查分析,并写出专题分析报告,将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计算机文化理论等运用于实践。

(2)第四学期开设的“专题市场调研”则是配合“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课的教学深入进行的专题性研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的产品、产业或服务市场进行专题性研究,从调查市场需求、市场潜力、竞争者状况等等项目开始,培养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第五学期开设的“营销策划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结合企业的营销活动从产品、价格、广告、促销活动等入手设计策划方案。从内容和形式上多样化,可以是针对某一产品的广告策划与设计,也可以是针对企业的CIS策划与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创新性的思维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

(4)第六学期开设“推销实习”,它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种营销体验,也是结合所学的“推销学”理论课做的一次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会感受推销工作的“四个千”,即“千言万言,万水千山,千辛万苦,千方百计”,让学生拥有面对社会的思想准备。

(5)第七学期开设“学年论文”,是根据营销专业特色开设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成功的,是对学生进入大四后综合能力的锻炼。学生通过做学年论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查阅资料、解析问题、研究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得到了综合锻炼,在导师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进行专题研究。优秀的学年论文修改后还可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生既为毕业论文奠定了先期基础,又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6)开设“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培养了掌握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知识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中,应特别注意对选题工作的把握,选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题目要尽量新颖、专题化,尽量结合学科前沿和科研课题,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上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抓过程管理,抓每一项实习的深入指导与具体落实,配备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落实实习项目。

5.充分利用寒暑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及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研究,特别是结合专业特点在工商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参加第二课堂、创意设计大赛、专题项目研究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依靠系团总支、学生会、科协等社团开展多样的课题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总之,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基础,通过各种改革与创新设计而实施的复杂系统,它需要在理论上突破,实践上创新,落实上深入,管理上严格,是本专业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三、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靠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二靠实施这种计划的政策保障。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鼓励对理论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创新改革,把传统教育中的成功做法与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新手段、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评价体系、师资考核标准等方面引导教师的教学创新,结合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彻底改变只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实验)教学的片面做法。为更有效地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应从以下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将创新与实践教学的实施状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及师资考核标准中。评价一门课程的授课好坏,不单要看理论教学好坏,而且要看是否运用了鼓励学生实践创新的手段与方法。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衡量授课好坏的一个标准。对那些敢于教学创新,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师,在优质课评选、工作量的核算、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如对于那些使用多媒体教学,实践(实验)环节落到实处的课程在工作量计算上给予一定的鼓励。

2.由专家组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比例进行研究。对实践(实验)教学计划、具体内容的设计、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证与督导。

3.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课教学软件的投入力度。就目前我系已建成的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而言,极缺专业课教学软件,为此许多该开的实验课难以开出。同时要大力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目前学院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倾向,就是重实验室硬件投入,而轻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实习基地建设资金极度匮乏已成为制约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是随着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以及用人单位“主宰权”的强化,是否接受毕业生实习人数被许多企业大打折扣,实习已经由接受方需求转变为供给方需求,为此不断维护与建设实习基地是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实习经费而言,日常开展的市场调研、营销实习等实践环节没有经费,毕业实习经费每生不足百元,连四周实习的基本开支都难以维系,且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面缺乏有力度的支持。

4.本专业开展的学年论文这一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学院的有效支持,特别是在工作量的计算上,每生按3学时计算工作量明显偏低,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包括其他的实践环节,如营销实习、市场调研等均按参观实习计算工作量,使教师的劳动付出与获得极不相称,这也是重理论课、轻实践环节的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务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量计算标准,并给予政策支持。

5.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参与工商企业管理与实践活动。鉴于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允许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开展各种营销管理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设计、企业策划、市场调查与分析等活动,并根据实践成果减免学分。总之,大力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是本专业自身特点的要求。只有制定出科学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并强有力地实施这一计划的政策保证,才能真正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强的市场营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0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