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管理之知;管理之术;管理之道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193-02
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提出著名的“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的观点,明确指出作为管理科学的“管理之知”在管理实践中的局限性,他说:“当管理科学首次出现时,管理人员曾为之欢呼。从那以后,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职业——管理科学家。他们有自己的专业协会,有自己的学术杂志,在大学、商学院中有管理科学这门学科,但是,管理科学却使人失望,迄今为止,它未能实现其诺言,并没有为实际的管理工作者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事实上,很少有管理人员重视它。”本文从“管理之知”、“管理之术”与“管理之道”的角度论述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与管理哲学的区别,并试图说明只有“管理之术”和“管理之道”才是真正面向实践的管理智慧。
一、管理科学与“管理之知”
求真是科学的目的。按照传统的说法,科学是用仔细的观察和实验收集的“事实”和运用某种逻辑程序从这些事实中推导出的定律和理论。科学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物理学家伽利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伽利略认为,观察的事实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们承认的宇宙模式,但是,在伽利略看来,重要的事情是接受这些事实,并且建立符合这些事实的理论——这就是科学,科学问题起源于人类在认识世界中产生的困难。科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在伽利略看来就是不断修正这些“宇宙模式”,使之符合人们观察到的经验事实——这就是求真的过程。具体到管理领域,管理科学是对管理现象的科学解释,或者说,管理科学的目的是在求真的过程中获得“管理之知”。
二、管理技术与“管理之术”
致用是技术的目的,技术问题起源于人类在改造世界以符合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困难。技术问题产生于人类实际的或潜在的需要与当前条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也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目标与现有条件不足以达到目标的矛盾。解决问题就是想出方案,想方设法加入主观努力、技术思考和物质手段,以便达到目标。因此,与科学问题不同,要解决人们在改造世界中产生的矛盾,就需要从现存的东西推理到现时还不存在的东西(如技术工具、解决方案等),而不仅仅是对现存的东西进行解释。具体到管理领域,管理技术的目的就是“致用”,通过管理技术制定一系列的工具、手段、规则等来实现管理的具体目标,这可称之为“管理之术”。
并不是所有“管理之术”都来自于“管理之知”,企业家的创新,也很少是从管理科学中推导出来的,例如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丰田的看板式管理方法等看起来都不像是从管理科学中推导出来的,而更像一种结合了经验、文化与灵感的混合物。从理论自身来看,一些极为重要的管理理论,其产生过程也没有遵循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线性模型,例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就更像是一个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管理哲学与“管理之道”
在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与管理哲学的关系中,作为“管理之术”的管理技术并不全部都来自于作为“管理之知”的管理科学,这阐明了德鲁克“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的逻辑基础,然而,是不是作为“管理之术”的管理技术就能完全把握管理的本质呢?这需要我们从整体论的角度来认识管理。
整体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可以追溯至亚里斯多德,同时它也是东方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整体论,但各种整体论所共识的基点是“非加性”,即整体不是部分的加总。基于非加性,当我们逐一清楚了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之后,也许我们仍然不能实施管理,再往下一层,当我们弄清楚了SWOT、环境、目标之后,也许我们仍然不能实施一个完整的计划,换言之,管理是一个整体。从“管理之知”的角度看,管理不等于有关组织行为、战略、营销、财务知识的简单罗列;从“管理之术”的角度看,管理并不是所有细碎的管理规则的叠加。
管理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因果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多种原因与结果关系共存,存在着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和多因多果等现象。在自然界中,同样是适应自然界的水生环境,自然界发明了几乎无限多的水生生物,它们的身体结构存在无线差异。而在管理实践领域,同样是适应市场竞争,企业家们可以发明出多种多样的应对方法,它们绝不是某一领域知识或规则的简单叠加或复合。换言之,当进入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环境里,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以前在组织行为、战略等各个分支领域内的知识或规则的适用性。
另外,在传统的管理科学中,我们通常强调上行因果关系,上行因果关系的本质是从部分来解释整体,认为整体是由部分所构成,因此,整体的因果关系能够分解为部分之和。然而,在整体论中,还存在由整体到部分的下行因果关系,例如,在社会中人的行为受社会道德与规则的约束,主要约束力不是生理或心理因素。所谓下行因果关系就是处于低层次的所有过程受到高层次规律的约束,并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因此,管理的研究应该从整体的“管理之道”下行至“管理之知”和“管理之术”,而非相反。
关键词:梨树;管理;修剪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102-03
1 引言
梨树是主要栽培果树之一。梨树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性好、经济寿命长、果实营养价值高,发展梨树生产已成为我国广大梨产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提高梨树的产量,梨树的管理至关重要。
2 春季梨树管理技术
2.1 抓好花期管理
梨树是异花授粉果树,一般授粉树占15~20%左右,若果园授粉树搭配不当,应采取人工授粉或喷施糖水诱引蜜蜂促进授粉等措施来增加坐果率。对花量大、坐果多的梨树应合理疏花疏果,疏花一般是将后开的花、较弱的花和位置居中的花疏除[1]。疏花比为3∶1(即4朵花中疏掉1朵),疏果一般在花谢15~30天进行,将畸形果、病虫果、弱小果疏除,疏果量以叶果比30∶1~35∶1(即30~35片叶子保留1个果子)。
2.2 抓好肥水管理
在花谢80%~90%时用“维果”保花保果型叶面肥600~1000倍液喷施1~2次,可提高梨树坐果率。天旱时对梨园及时灌水能提高花质,帮助抽梢展叶。对较贫瘠的土壤可在花谢15天左右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同时,用“维果”高氮型叶面肥800倍液进行喷施。
3 夏季梨树管理技术
夏季是梨树一年中营养生长量最大、生殖生长(即果实发育)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梨树受外界条件影响最大的时期。此期,梨树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而又易受病虫的危害。所以,此期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措施的好坏,对梨树的产量和果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2]。
3.1 肥水管理
(1)肥水管理 5月下旬~6月上旬,花芽分化前,追施一次磷、钾为主,氮素为辅的果树专用肥,根据树龄大小和结果多少,土壤株施1~1.5kg,施肥后立即灌水。并结合喷药,树上喷施1~2次3‰氨基酸复合肥。
(2)土壤管理 夏季气温高、土壤湿度大,易生杂草。通常在大雨过后或灌水后,应对土壤及时松土锄草。有条件的果园,可进行果园覆草。
3.2 夏季修剪
夏剪的目的是控制树势过旺生长,促进成花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3]。
(1)正常结果树 严格控制骨干枝背上和密枝和旺梢。要综合应用摘心、折梢、疏除、拉枝等方法。
(2)旺长无果或少果树 要加强上述促花措施。主要运用拉枝、摘心、还割和疏枝技术。结合整形,去强留弱疏除背上旺枝。拉开主枝,使主枝腰角呈50度生长,以缓和树势,增加光照,促进成花。
4 秋季梨树管理技术
为确保明年梨树产量增长和品质提高,要切实抓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在秋季采果后立即进行一次病虫普防工作,冬季病虫害防治主要工作有:
4.1 刮树皮
俗话说“要吃梨,刮树皮”。在修剪完成后,应立即对多年生梨树主干上的粗老皮、翘皮、裂皮刮尽,以减少粗老树皮缝隙中的越冬病虫。
4.2 清园打封园药
在落叶后,要及时清扫果园落叶,清除枯枝和废果袋,摘除僵果,铲除果园的杂草,集中烧毁。对于吊枝绳和顶枝杆等在用后应及时烧毁,对于采果筐、果箱要喷杀虫剂后再使用。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应立即对全树喷波美度5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虫。
4.3 树干刷白
为防止病虫和冻害,11~12月应对梨树主干部分刷白。涂白剂的配制方法为生石灰6.0~6.5kg,加石硫合剂原液。
5 冬天梨树管理技术
5.1 深翻扩穴重施基肥
对没有秋施基肥的果园,继续采取补救措施重施基肥,结果梨树隔年在梨树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深翻,沟深50cm、沟宽50~60cm,并逐年外移将全园翻完为止。高密度(200株/亩以上)梨园,不进行深翻但也要开沟施肥。梨园开沟后根据树冠大小,每株埋压腐熟稿杆、绿肥、杂草、渣肥50kg,油枯2~5kg,果树专用复混肥1~2.5kg,深翻埋肥要及时。
5.2 合理整形修剪
在落叶以后,休眠期中进行修剪,这是梨树的主要修剪时期。这时因叶落后,工作方便,观察枝芽好坏及枝的分布较清楚,便于统筹安排。这时期修剪的主要方法如下4种。
5.2.1 短截
对一年生枝剪去一段,留下一部分的剪法叫短截。梨树的多数品种萌芽率高,成枝率低。在春梢中部短截的成枝比在夏梢中部短截成枝力低:成枝率高或生长势弱,在春梢中部短截也不如在夏梢中部短截成枝率高,但萌发的长枝生长势较强。对长枝短截越重,发枝量越少,长枝数不减而短枝数大减,不利于花芽形成。中枝生长势较长枝弱,枝条上部的芽,越近顶端越充实,不同程度的短截,对新梢的影响不同。
5.2.2 疏枝
疏枝就是把枝条自基部疏去。疏枝可以使枝条稀疏,改善通风透光,有助于花芽形成。疏轮生枝、邻接枝,可避免 “掐脖”。一般枝密处可多疏,发枝多的品种可多疏,强树强枝可多疏,强旺处可多疏;反之,小树少疏,弱树弱枝少疏。在一个枝群上(如主枝、侧枝、辅养枝或枝组),疏去的枝条愈多、愈大,减少的枝叶也愈多,造成的伤口也愈多、愈大,对母枝的长势削弱愈重。由于梨树多数发枝力弱,发枝少,所以梨树疏枝应较慎重。
5.2.3 甩放
甩放就是不剪。一年生发育枝甩放,比短截成枝率低,所发新梢的生长势逐年转弱,但新发枝的生长总量增加。长枝甩放增粗明显,萌发中短枝数量增多,易形成花芽;中枝不剪,顶芽生长势强.可长出与母枝长短近似的新梢,下部则发出较多短枝。如果对长枝或中枝连续数年不剪,往往会造成枝条紊乱,枝组细长,结果部位外移较快等不良现象。所以长枝甩放1~2年以后,有时需要短截或缩剪。
5.2.4 缩剪
在多年生枝上一个侧生枝分叉口上部剪,叫缩剪,又叫回缩。缩剪是降低先端优势的位置,以增强后部枝条的生长;缩剪可以改变先端枝延伸的方向,使枝的开张角度增大或缩小;缩剪可让出空间,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缩剪可以通过选留强枝或弱枝,加强或削弱枝条的生长势;缩剪还可以控制树冠的扩大。
6 病虫害防治
6.1 梨树虫害
6.1.1 梨蚜虫
主要是树上喷药防治。
(1)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5%敌杀死2500倍液,20%杀灭菊酯2500倍液。
(2)保护和引放天敌,例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对二杈蚜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6.1.2 梨小食心虫
(1)果园内设黑光灯或挂糖醋罐诱杀成虫,糖醋液的比例是红糖5份、酒5份、醋20份、水80份。
(2)用性诱捕器和农药诱杀,一般每亩地挂15个性诱捕器,虫口密度高时,要先喷一遍长效专用杀虫剂然后再挂。
(3)药剂防治在成虫高峰期及时用药,药剂可用5%的阿维虫清5000倍液或25%的蛾螨灵3000倍液等。
6.1.3 梨木虱
主要是树上喷药防治。第二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下旬)在果实套袋前,可选用的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虫螨光)3000倍液,0.6%海正灭虫灵3000倍液,28%硫氰乳油2000倍液等。
6.1.4 梨黄粉虫
(1)花前及麦收前后,喷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并添加0.3%洗衣粉,以增加粘着性。
(2)梨黄粉虫害果期,喷药的重点是果实的萼洼处。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0~10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4000倍液。
6.1.5 臭椿象
(1)人工防治。对成虫越冬期进行捕捉,实行套袋栽培。
(2)化学防治。以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效果好,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2.5%敌杀死乳剂2000倍加入或速灭杀丁2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等。
6.2 梨树病害
6.2.1 梨黑星病
(1)采取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5月份以后,根据梨树病情和降雨情况及时喷药。一般第一次喷药在5月中旬(病梢初现期),第二次在6月中旬,第三次在6月末至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可选用的药剂有1∶2∶20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6.2.2 轮纹病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性。轮纹病是弱寄生菌,树体衰弱则发病严重,树体健壮则发病轻或只感病而不发病。
(2)夏季对被害枝干上的病斑及时刮除,而后用波美度为5的石硫合剂或腐必清2~3倍液消毒伤口,并将刮掉的组织及清除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源。
(3)喷药保护。可选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20天喷药一次。
6.2.3 梨褐斑病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防止梨树座果太多,同时避免偏施氮肥、枝稍徒长及园内积水。
(2)果实套袋保护,早期发现病叶、病果及时摘除。
(3)喷药保护。套袋前,必须打一遍药,打后立即套袋。喷药在雨前效果好。可选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
(4)腐烂病。①科学施肥浇水,增施有机肥,控制产量,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是防治的重要环节。②秋季梨树落叶后对易感病的品种进行枝干涂白,防止冻伤和日灼。③夏季梨树发病时刮除病斑。刮治时要注意边缘光滑,刮到病斑以外0.5~1cm处,呈梭形,以便愈合。刮后要对伤口及工具用腐必清2~3倍液或9288等农药进行消毒,有良好防效。
参考文献:
[1] 魏 颖.梨树春季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
关键词 紫薇;生长习性;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85.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59-01
紫薇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的市花,亦称百日红,属千屈叶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长寿树种。作为优秀的观花乔木,紫薇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用于公园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企业绿化等,在实际应用中可栽植于小区、庭院、河边、草坪及公园道路两旁[1-2]。紫薇株型低矮、紧凑,花色富于变化,适应性强,花期长(7—10月),因其轻抚枝干全树动,故又被称为痒痒树。该文就紫薇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以为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1 生长习性
紫薇目前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地区成片种植,其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性喜温暖,而能抗寒,萌蘖性强[3]。紫薇还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是美化厂区、住宅区环境的理想花卉。
2 栽培管理技术
2.1 繁殖方式
紫薇栽培管理比较粗放,繁殖亦较容易,一般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方式。
(1)播种繁殖。传统的播种法一般适于大量繁殖。在常州市武进区每年11月及时采收种子,经晾晒,果开裂,去皮净种。于翌年3月,在紫薇园的育苗基地砂壤土上条播,播种后注意遮荫,保持湿润[4-5]。
(2)扦插繁殖。扦插在常州市武进区于6月进行。选取一年生木质化较好且无病虫害的壮枝,用消过毒的枝剪剪成长15 cm左右的插穗,剪去下部叶片,只留上部2~3片叶子。在紫薇园的育苗基地插入已中耕、消毒的苗床中,深度为插条的2/3,然后罩以塑料薄膜和荫棚,用于保湿和遮荫。插后灌透水,一般20 d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后将薄膜去掉,保留遮荫网,使苗床保持湿润。浇灌以渗透苗床为度,切忌大水漫灌,每隔3~5 d灌水1次,当年枝条可长到60~80 cm,成活率很高。
(3)压条繁殖。压条繁殖在紫薇的整个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以春季3—4月较好。
(4)分株繁殖。早春3月将紫薇根际萌发的萌蘖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浇足水即可成活。
(5)嫁接繁殖。在每年春季紫薇枝条萌芽前,选择粗壮的实生苗作砧木,先在砧木顶端靠部分纵劈一刀(深3~4 cm),劈缝须从树心切下;再取长5~8 cm带2~3个芽的接穗,在其基部两侧削成3~4 cm的楔形,接穗外侧比内侧稍厚。将接穗稍厚的一面放外面插入砧木劈口对准形成层,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穗条枝全部包扎好,露出芽头。此法可在同一砧木上分层嫁接不同颜色的枝条,形成一树多色。嫁接2~3个月后解膜,此时穗头长可达50~80 cm,应及时将枝头剪短,以免遭风折断,并可培养粗壮枝,此培育法成活率达98%以上,且可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2.2 日常管理
(1)水肥管理。在整个生长季节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春季干旱时15 d左右浇水1次,秋天开花期浇水l~2次,入冬前浇足防冻水,雨季注意排涝。因紫薇花芽是当年形成的,要使紫薇年年开花,应保持土壤有足够的肥力,以利于花芽分化。肥料应以腐熟的人粪或饼肥为主,也可酌施化肥[6]。早春重施基肥,保证着花多。5—6月追肥,促进花芽增长。7、9月各施花期肥1次,使花开艳丽。
(2)修剪。因紫薇的花着生在当年萌发的新梢顶部,萌发力强,树冠不整齐,为保证正常开花,且形成大花序,故要进行整枝修剪。修剪分花后修剪和冬季修剪:①花后修剪:在开花后期,剪去一部分残花,不让其结籽,以减少养分损耗,促使其萌发新枝和开花。②冬季整形修剪:首先剪去所有的萌蘖枝、病枯枝、交叉重叠枝、弱小枝,再在上年留下的主枝基部剪去当年生的枝条,使来年紫薇发出壮芽,长成粗枝,开满大花。
2.3 病虫害防治
(1)紫薇褐斑病。紫薇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个别呈不规则形,紫褐色至灰褐色,边缘颜色较浅,不清晰,两面生有灰黑色小霉点,当叶面上出现数个病斑后,全叶很快变黄且提前落叶[7]。气温高、湿度大及降雨频繁利于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①对紫薇园或行道紫薇进行秋耕,将表层落叶翻入深层土中,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适时修剪,使其通风透光。②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紫薇白粉病。紫薇白粉病主要危害幼嫩组织,初发病时病芽和嫩梢上出现厚的白粉层,影响展叶和开花。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休眠芽内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新叶和新梢。多于4月发病,秋季进入发病盛期,10月以后病害扩展趋于停滞。雨季或湿度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紫薇萌枝力强,发病重的成树可于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枝条并集中烧毁,从而彻底清除病源。幼树清除病落叶、病梢,以减轻侵染。②发病时可喷洒20%粉锈灵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3~4次。
(3)紫薇煤污病。紫薇煤污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嫩梢。初发病时,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黑色稀疏的霉层,后扩展增厚,严重的融合成片,覆满叶面。该病以菌丝、分生孢子在寄主上或随病叶进入土壤越冬,翌年寄主表面出现蚜虫的蜜露或介壳虫的排泄物时,病菌的分生孢子即可在这些物质上营腐生活,致使病情日趋严重。常州市武进区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危害盛期,此间遇高温、高湿,煤污病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①寄主上发生蚜虫、蚧壳虫时及时喷洒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注意防治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②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雨后及时排水,适时修剪,使其通风透光,可减轻危害。③必要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1次或2次。
3 参考文献
[1] 李先英.紫薇栽培与管理技术[J].山西林业,2009(1):17.
[2] 杨丰波,马兆兰.紫薇的栽培管理[J].农业知识,2004(26):47.
[3] 熊明弟.紫薇的修剪[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11):32.
[4] 吕佩珂,段半锁,苏慧兰,等.中国花卉病虫原色图鉴[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1.
[5] 孙立芹.紫薇的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2(5):21-22.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4313
国内刊号:11-5007/T
邮发代号:82-2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一、鱼种池的清塘消毒方法。生石灰清塘:在池塘中没有水的时候,每亩用生石灰50-75kg;在池塘中有水的时候,水深约1m,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带水清塘可在池连及池角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坑中让其慢慢吸水化开,不待冷却即向池中泼洒。或者将生石灰放入大木盆等大型容器中溶解化开,然后,操作人员穿防水裤下水,将石灰浆均匀泼洒全池,生石灰的毒性消失时间为7-10d。
二、肥水。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但注水时要用密眼网严格过滤,然后在池角释放有机肥料,培养鱼苗的适口天然饵料。施基肥的种类和数量应因地制宜,施人畜粪尿应提前3-5天,每亩300-500千克;施大草绿肥应提前5-7天堆沤,每亩300-400千克,另外,辅施化肥10千克效果更佳。鱼苗池注水施肥后,各种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出现高峰的顺序是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而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食性转化规律一般为:从轮虫和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在转向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适时下塘就是利用两者的一致性,在池水轮虫量达到高峰时把鱼苗放入池中,使龟苗在各个发育阶段都有丰富适口的天然食物。鱼苗下塘时对水的肥度要求是:每升水轮虫5000-101300个,生物量20毫克升,透明度25-30厘米,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pH应在7.0-8.5。
三、鱼苗放养。鱼苗放养环节,要先把鱼苗喂饱,放养池塘和鱼苗都要提前准备好,在放养时,要把鱼苗先放在盛器内,让鱼苗适应一会,待正常活动后,开始喂食蛋黄水,一般是把煮好的鸡蛋或鸭蛋蛋黄用纱布包裹,放在盛器内进行漂洗,这样蛋黄颗粒会透过纱布浮在水中,鱼苗会争抢分食,如果鱼苗消化道出现一道黄线,就说明吃饱了,然后过10~20分钟,在上风处,把鱼苗的盛器慢慢倾斜,让鱼苗随着水流倒入池塘。
四、合理密放。入池密度是影响鱼苗生长和成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密度过大,饵料和氧气供应不足,鱼苗生长慢,成活率低;密度过小,鱼苗虽然生长快成活率高,但浪费水体和饵料,成本高。目前认为适宜的密度是:育成的鲢鳙鱼苗为20-25万尾/亩;草、青、鲤鱼苗为15-20万尾/亩;养到夏花分池的鲢鳙鱼苗为10-15万尾/亩,草、青、鲤鱼苗为8-10万尾/亩,我国北方可减少10-20%。生产上确定放养密度时,还应根据鱼苗、水源、饲料和肥料来源,鱼池条件、饲养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
五、鱼苗饲养管理
1. 投喂方法。先将黄豆加水浸泡,然后磨成浆(约1.5kg黄豆磨成25kg豆浆)。浸泡黄豆的时间一般在磨浆前5-6h。浆磨好后要立即喂。豆浆要均匀泼洒。采用“三边二满塘”的投饲法,即上午(8-9点)和下午(2-3点)满塘洒、四边也洒,中午再沿边洒1次。
2.投饲量。饲养鱼苗的投饲量是以亩为单位来计算的,平均每天每亩投喂3-4kg黄豆磨成的浆,一周后增加到5-6kg,并根据水色掌握用量。
3.巡塘。要做好巡塘工作,密切关注鱼苗的生长情况,做到早、中、晚的“三查三勤”工作,即早上巡塘查鱼苗是否浮头,勤捞蛙卵;午后巡塘查鱼苗活动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巡塘查鱼苗池水质,勤作记录。根据巡查结果安排投喂、施肥、加水等工作,查看有无鱼病发生,以利防治。
4.鱼苗入池。池塘水深为50-70cm,然后每隔3-5d加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加水3-4次。注水时,在注水口处要采取过滤措施,过滤野鱼和害虫,同时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入池底而把池水搅混。草鱼池塘透明度保持35cm楹谩
5.管理记录。管理情况每天应建立日记,按时测定水温、溶氧量,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施肥投饲数量、注排水和鱼的活动等情况,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