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三上化学知识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1、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有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2、水升高温度时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之间到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
⑵分子不断运动,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里能量,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的渗透作用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即实现了水的净化,有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6、水的人工净化:水的人工净化主要包括: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灭菌等方法(沉降过程中加入明矾,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7、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8、物质的提纯方法:
①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②蒸发:把溶于液体的固体和固体分开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一、水的分解
1、条件:通直流电,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2、现象:两积极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3、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着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说明是氢气;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阳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化学反应:2H2O2H2+O2
5、结论: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
6、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会和电极发生反应,因此开始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会大于2:1.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
7、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
8、水的合成:
㈠氢气燃烧:2H2+O22H2O(氢气具有可燃性)
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②点燃氢气前验纯方法: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凡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接触,加热或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㈡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来源广;放热量多;无污染。
9、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在分)
①有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分子,有些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有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有原子构成的物质
10、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产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11、氢气的性质: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㈠、α粒子轰击金箔
1、现象: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少数改变方向,极少数α粒子被方向弹回。
2、原因:大多数α粒子通过原子内部空间的空隙,不改变运动方向;少数α粒子碰到原子核方向改变甚至方向弹回。
3、原子的结构
4、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海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5、原子中的数量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一个中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③电子的多少决定原子的体积,电子越多体积越大。
6、注意:①不同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不同。
②同种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③所有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
④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㈡、原子中的电子
1、在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离核较远,能量低里核较近。把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成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
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
②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易得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③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极不易失也不易得。
4、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SO42-CO32-OH-NH4+NO3-等)
5、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原子核不变,质子和中子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不变,只是电子发生变化)
㈢、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千克)作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单位“1”通常不写)
2、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1”
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质量近似相等,都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⑤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成正比: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溶解过程:溶质分子均匀的分散到溶液分子中间的过程。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气体、液态、固体。
3、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一般为液态。
4、溶液的基本性质(特征):
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性质都相同。
②稳定性: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剂和溶质就不会分离。
均一、稳定的原因:分散到水中分子和离子直径小于1纳米,均匀分散到水中,跟水分子一起不停运动。
③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①固体、液态与气体之间形成溶液中一般把液体当作溶剂,固体和气体当作溶质。
②当两种液体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量多的当作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只要溶液中有水时,无论水的量多少,水总是溶剂。
③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简称氯化钠溶液。
6、电离: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够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7、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油和洗洁精并没有形成溶液。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值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2、公式:溶质的质量=╳100%
3、注意问题:
①溶液的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质量。
②一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③注意判断溶液中的溶质,特别是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质是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4、几个相应公式: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5、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以旧知带新知———教学衔
有很多相关的知识点的,但高中化学内容更多、更深、更广,也更抽象。尤其是在高一上学期的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但同时又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因此,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教师利用好初高中有关联的知识进行衔接,由浅入深地过渡到高中内容。如在进行“摩尔质量”这一概念的教学时,可以从初中原子量、分子量的相关知识引入,再结合1mol物质的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摩尔质量的概念;又如在进行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时,则可以在初中基本实验操作(过滤、加热蒸发等)的基础上,总结出过滤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蒸发是用于分离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这一规律,进而引出对液-液互溶混合物分离的思考,从而将学生引入高中实验基本操作(萃取、分液、蒸馏等)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台阶,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所以说,挖掘初高中化学教材相关知识,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做好初、高中的过渡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
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转换
关键词:科学探究;提出问题;途径方法
据报道,1998年,第26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在美丽的冰岛举行。在这次竞赛中,中国队大获全胜,参赛的5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一,个人理论第一,实验第一,团体理论第一,最佳女选手。但是,在竞赛结束之后,举办国组织各国选手在冰岛游览一天。游览之后,竞赛组委会组织选手们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问题。结果,许多国家的选手提出大量的问题,如有的学生问冰岛的湖面上为什么有一股浓烈的硫磺气味。专家们从地质、化学等角度作了解释。唯独全获金牌的中国选手没有一人能提出什么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学生集体“失语”,难道是中国的学生天生就不会提问题吗?这显然不是!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与我国的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安分守己,以便培养他们循规蹈矩的、有定向的进取行为和思维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冲动逐渐消失,甚至变成了初进大观园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如果,我们的学生对什么都“不惑”安之若泰,麻木不仁,那我们的国家将失去创造力和竞争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予学生在提出问题方式方法上的指导。那么,好奇心就会自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造型人才必须的。
下面是笔者以一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课为例,阐明如何发挥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积极作用,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课题:《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的途径研究》
【教学思路与设计】
创设情境——用古今中外有关“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至理名言和对作者的竞猜作为导入的情景。并把教师本人的一句话列在其中,作为出奇制胜的“包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突出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所以,要把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的面面俱到讲清讲透,既不现实,也是舍本求末。因此,设计中我在课堂的导入部分,以复习诊断的方式让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步骤,在“活动探究一”中让学生完整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之后的活动探究中都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提问的途径和方法。
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由于学生期中考试后刚刚学完第六、第七两个单元,第八单元将要学习。所以,作为期末复习课在教学中一要尽量将教学内容控制第六、第七两个单元及相关的知识内容上;二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任意拔高。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学中一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二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丰富学生的常识和生活经验,把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教学过程】
1.聚焦、启思、宽松的情境和氛围营造
【创设情境】首先请同学们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有那几个步骤,(停顿几秒)请位同学回答。
【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1) (2) (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解释与结论(6)反思与评价。
【设计意图】问题(1)、(2)由学生在学案上填写,(3)至(6)步骤教师直接提供,目的是让学生既了解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突出重点,节省时间。
【教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教师拖长语气)——提出问题。毋庸置疑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无法探究。
古今中外关于“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许多至理名言,如教师通过多媒体边展示,边询问这些名言的作者是谁。为后面的“包袱”打开埋下伏笔。
(1)“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有不少学生答道。教师肯定学生
(2)“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
学生七嘴八舌。教师纠正到这句话是李政道博士说的。
(3)“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
学生感到困难,没人抢答了。教师告诉学生是巴尔扎克说的。
(4)“敢于质疑是硬道理,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当教师告诉学生是老师自己说的时,教室内爆发出一阵笑声。学生们被教师的幽默所调动,学习的热情被唤醒。(达到教师教学设计的预期目的)
2.小题大做、体验成功、熟悉过程
【活动探究一】教师演示趣味实验:用一块手帕(选择全棉面料,不要化纤面料),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溶液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坩埚钳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
【教师】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的问题和猜想。当火焰熄灭后,手帕。
学生回答,完好无损。
【教师】让一位学生摸一下实验后的手帕。(设计意图:为最后问题的正确解释打下基础)
这位学生补充说道:手帕是热而潮湿的。
【教师】根据现象,你想到什么问题?
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许多学生一起答道。
【教师】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请同学们做出猜想。
沉默,学生象是卡了壳,一时回答不上来。
【教师】及时引导,追问道:手帕没有燃烧,应从燃烧的条件上找原因。同学们想一想:棉布是否属于可燃物?
学生答:属于。
手帕燃烧时是否与空气没有接触?
学生答:接触
那么,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呢?
学生答:说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使温度达到手帕的着火点。
为什么会没有达到着火点?
课堂气氛一下又热烈起来,马上就有学生举起手来。
学生A:我猜想可能是因为手帕的面料问题。不同面料着火点不同,全棉面料的着火点比化纤面料的着火点高。
学生B:我还猜想可能是酒精的浓度问题。70%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大。
【教师】肯定两位同学的猜想是科学合理的,并给学生展示前面用于实验的手帕上的商标(化纤面料)已经完全烧掉,告诉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化纤面料更易燃烧。同时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学生B的猜想是正确的?
问题一出,立即有学生举手。教师请举手学生回答:用无水酒精替代70%酒精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脸上呈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教师】教师用95%的酒精溶液重复上述实验,实验中借机强调对比实验中,应当控制好实验变量。
学生们看到,用95%的酒精溶液浸湿的手帕,在酒精燃烧完后,手帕缓缓燃烧起来。快到一半时,教师将燃着的手帕浸入事先最备好的一杯水中,火立即熄灭了,教师追问,灭火的原理,学生一起答道: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这时,学生们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原有的紧张、拘束、沉闷完全没有了,课堂氛围更加宽松。
【设计意图】通过“烧不坏的手帕”这个小实验引入,即复习了同学们刚刚学完的“燃烧的条件”这一基础知识;同时,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之一——从“异常情况”或“化学实验”中提问;更主要的通过前后两次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再一次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活思维
【活动探究二】多媒体展示。请一位学生读实验步骤,另一位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为探究CO2溶于H2O,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和小王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教师】为此,小明和小王之间发生争执,如果你是化学老师,你将如何帮助他们解开谜团呢?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注意比较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中的不同之处,从而提出你的问题。
学生A:石蕊溶液变质。
学生B:不对,小明、小王所用的石蕊溶液相同,所以不是石蕊溶液的问题。可能是两种方法通入的CO2量是否相同?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B对材料的观察非常仔细。并追问还有其它问题吗?
学生C:为什么小王的实验中,红色的石蕊溶液加热后,没有变色?
学生D:碳酸到底稳定还不稳定?
学生E:实验室制取的CO2中是否含有其它酸性物质?
看来学生们提问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教师】肯定这些问题问得都有价值的同时,追问学生如何提出这些问题的?
【教师】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一是从“ ”中发现问题(异常或化学实验)
【活动探究三】多媒体展示。请学生座位依次回答。
下列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简要说明理由。
【结论】在实验室里,常用(填名称) 和 反应来制取CO2。(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教师】请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教师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下面我们只提出问题和假设,不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代表发言。
学生A.能否用粉末状大理石代替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学生B.能否用块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学生C.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学生D.改进发生装置后,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教师】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二是从“ ”思维中发现问题(逆向)
【活动探究五】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请你帮助解答这些问题,并想一想他们是如何发现这些问题的!
【教师】在学生对问题的逐一解答中,教师逐一帮助学生总结出提问的途径或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完成【活动探究一】后应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方向,而把验证实验方案留给学生课后去自主探究,这样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4.首尾呼应、强化激励、情感交流
【教师】45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在结束这节课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首诗《每事问》,并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
《每事问》——陶行知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设计意图】这首诗既浅显易懂,又振聋发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用诗歌结束本节课,又达到首尾呼应,做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
5.教后反思
这节课取得出乎预料的结果,课后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问出的问题更深入、更“刁钻”、更难以回答。例如以下我选取学生问的几个问题:
(1)石墨为什么能够导电,而同样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却不能导电?
(2)铁为什么会被磁铁吸引,而其他金属不会被吸?
(3)为什么炼钢是利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将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他杂质转化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这个过程中铁为什么不会被氧化成铁的氧化物。
可见,这节课成功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教师一要通过各种方法或途径,让学生了解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通过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二要创设提出问题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是难是易,是简单还是刁钻,是正确或是错误,教师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不嘲笑、不讽刺学生,认真地解释或解答,一时无法回答的,也应向学生说清楚,课后师生共同探究或探讨,以消除学生胆怯心理,这样有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三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2)精心设计“提问”。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如果教师在引问过程中能经常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范例,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问题的方式或方法。老师通过巧妙设计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出疑惑和问题。
(3)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提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抓起,使学生在模仿、体验、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本节课介绍了七种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①从“异常”、“化学实验”中发现问题。
②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
③从“探求因果”中提出问题。
④从“比较”发现问题。
⑤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
⑥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⑦从“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
4.教师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越是敢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个性能力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美国学者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质疑问题的过程是经历了不会到会的过程,所以,教师想“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师有计划地由自己提出问题过渡到学生提出问题,由简单浅显问题引导学生到反复深入地思索,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这当中,如果学生提出了独到有新意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的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教师由“教”过度到“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