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质量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范文第1篇

一、了解基本格式,完整规范

1.试卷评价

包含命题依据、意图和导向、试卷结构、考点分布、难度预设等。试题紧扣课标要求,参照2012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又有所创新,内容比较丰富,不超纲。选择题题量适当,体现新课程理念,难度比较适中;材料题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考试范围为必修三第1~16课内容。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卷分为一卷和二卷两大部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其中一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二卷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计60分。预设难度系数为0.7,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考试总体分析

包含分段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学科均分或等级、及格率或等级率等数据,学生达成情况,同轨比较等。本班共53人参加考试,总的平均分84分,其中一卷平均分47分,二卷平均分37分,最高分104分,最低分53分。其中A等级即93分及以上共14人,B等级即76~92分共27人,C等级即58~75分共11人,D等级1人,B级率达到77.4%,在同轨文科班类别中名列第一。

3.试题得分率分析

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1)选择题:正确率为78.3%,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总体得分情况较好。正确率在90%以上的有第1、3题,在80%到90%间的有第2、7、9、10、13、17、18、19题,在70%到80%的有第4、8、15题,在60%的有第16题,错误率较高的在第5、6、11、12、14、20题。(2)材料解析题:得分较高的是第21、23题,可以看出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简单点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不错的;得分较低的是第22、14、15题,其中第22题是江苏高考题,需要掌握一定的综合概括能力。第24、25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不仔细,有些关键词和限制词语没有认真推敲,导致失分。

4.前阶段的教学得失

对学生而言,选择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的掌握不错,而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加强。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对部分重难点知识的记忆不准确,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2)审题不仔细,语言表达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3)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缺乏把握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的能力。(4)不善于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对教师而言,肯定前一阶段的成绩和正确的做法,但在课堂效率的利用上,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上,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上,仍需要得到提高。

5.下阶段的改进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高考方向。(2)抓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3)强化应试能力,学会准确解题,注意培养审题能力,掌握审题和答题的基本方法。(4)选题要“精”,尤其重视考查的立意和角度;讲解要“透”,尤其要重视审题步骤和解题技巧的引导,特别是要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的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训练要“实”,尤其要重视查漏补缺和答案规范。(5)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6)多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的缺陷。

二、注意有关事项,深入研究,抓住特点切实可行

1.深入研究,全面掌握,这是写好试卷质量分析的前提

首先一定要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再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非智力因素等,对试题和学生答卷情况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教师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可能分析得全面深入,正所谓站得高就看得远。

2.抓住特点,找准典型,不需面面俱到

每次考试下来学生试卷上形形的错误都有,因此在写分析报告时,一定要把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找出其共同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准症结,提出对策。

3.改进意见要切合实际,易于操作

教学质量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据仓库;OLAP;课程教学质量;多维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0977-07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HUANG Yan

(Jiangsu Radio & TV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6, China)

Abstract: Data Mining,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s a quite active research field which deals with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Ar? 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base etc.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how to apply the techniques of Data Mining and Data Warehouse to the education and implement the data mining on the data warehouse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 tem and subject-related data cube has become the key question of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fiel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grade-centered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cheme which references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d? opted b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ystem”based on Delphi.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ion of Data Warehouse and OLAP,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analysis model and data model of the system, and shows the results of OLAP on inform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Key words: data warehouse; OLAP;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multidimensional data model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程度越来越高,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俱,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学校的生源问题、专业课程建设等问题,都是学校急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对毕业学生能力的认可度,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生存能力。

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一般是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对教师进行测评打分,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课程教学质量;2)通过对课程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地进行总结,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获得相关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以上方法,尤其是在对课程成绩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与课程成绩相关的各种实际因素进行分析处理,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大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电子表格软件或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处理,由此产生的工作量是十分繁重的。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教学管理软件,但主要是侧重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一般只能完成简单的统计功能,不能够利用以往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功能相对较弱。

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测评软件系统应综合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数据仓库中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技术,来解决高等院校中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质量测评难题。

1数据仓库与OLAP

1.1数据仓库的概念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它从历史的角度组织和存储数据,并能集成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

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包含了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和前端工具四个层次,其中数据源是基础,数据存储与管理是核心。如图1所示。

数据仓库的基本功能包含:数据抽取,数据筛选、清理,清理后的数据加载,设立数据集市,完成数据仓库的查询、决策分析和知 识的挖掘等操作。

1.2多维数据模型的概念

多维数据模型是为了满足用户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基于事实和维的数据库模型,其基本的应用是为了实现联机数据分析。它包含事实表和维表两个部分。事实表用来记录具体的事件,包含每个事件的具体要素及基体发生的事情;维表则是对事实表中事件的要素的描述信息。基于事实表和维表,就可以构建出多种多维模型。

多维数据模型主要采用的是星型模型和雪花模型。其中星型模型结构比较简单,它以事实表为中心,周围链接维表而构成星型的结构,特点是设计简单、便于建模,容易理解和使用。雪花模型则是星型模型的扩展,它在星型模型的基础上,将维表分解成主维表和次维表,其中主维表与事实表直接关联,而次维表是与主维表关联。其特点在于减少了数据的存储量,但增加了查询的复杂性。

1.3 OLAP的基本概念

联机分析处理(OLAP- 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是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它通过多种可能的观察角度对多维数据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它允许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对数据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可以根据分析人员的要求快速、灵活地进行大数据量的复杂查询处理,并且以一种直观而易懂的形式将查询结果提供给决策人员。

联机分析处理的主要特点,是直接仿照用户的多角度思考模式,从用户的不同分析角度预先为用户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再对数据进行切片、切块、旋转、挖掘等多种操作,让用户能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数据,深入了解包含在各种数据中的信息。它具有分析的快速性、多维性、灵活性和信息性等特点。

图1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系统设计

2.1数据仓库系统设计

数据仓库的系统设计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1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1)对系统进行边界界定;2)对系统的主要主题及其内容进行确定。概念模型通常用实体-联系法(E-R法)的形式表示,其结果在于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概念模型。由于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可以不用考虑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

2.1.2技术准备工作

该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评估,技术环境准备。成果是形成技术评估报告、软硬件配置方案、软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3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是数据仓库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它能直接反映用户的需求,同时对系统的物理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工作有:1)分析并确定装载的主题域;2)粒度层次划分;3)数据分割策略;4)关系模式定义;5)记录系统定义。其结果是对每个当前要装载的主题的逻辑实现进行定义,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数据仓库的元数据中。

2.1.4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所做的工作是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确定索引策略,确定数据存放位置,确定存储分配,是逻辑模型在数据仓库中的具体实现。

2.1.5生成数据仓库

这一步所要做的工作是在具体环境下进行数据接口的编程,并装入数据。其结果就是形成一个具有相对完整数据的数据仓库,以便提供在其上的各种数据操作。

2.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结构设计

2.2.1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从对课程质量分析的需求角度出发,整个系统按其实现功能的层次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基础数据的采集、数据归纳与管理、数

1)基础数据的采集

这部分数据是系统分析所需的基本数据信息,涉及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针对学生、教师、专业及课程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筛选、归纳、整理和传输,加入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同时通过特定的数据抽取机制收集和截取在评测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等子系统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更新补充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

2)数据归纳管理

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通过确定的分析主题建立相应的多维数据模型,同时设置刷新的机制,及时更新数据。本系统主要建立了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分析主题的多维模型,同时采用了定时(按学期)、增量更新的机制来更新数据仓库,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数据联机分析处理

按照确定的分析指标,通过对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挖掘处理,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本系统主要从影响课程质量的几个主要方面(课程、时间、教师、学生、地区等)入手,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4)展示应用

将前面的分析处理结果,通过直观的图形、表格或其他方式进行展示,为分析者提供相关反馈信息。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

2.2.2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整个系统按层次化结构方式进行设计,以数据仓库为核心,集成各种数据采集、归纳、分析、管理、更新、展示应用等模块。系统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的最下层由基础数据源(各种数据信息库)、数据抽取器和数据源监视器三部分构成,它是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的部分。系统中间层以数据仓库为中心,集成数据集成器和数据管理两大模块,是整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核心。系统的最上层是面向最终应 用的部分,主要由多维数据建模、联机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三大部分构成,它是整个系统的重点,是直接面对用户、满足用户需求而设计的部分。

2.2.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模型设计

1)概念模型设计

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需求主要是以课程的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结合课程、时间、班级、地区、教师、学生情况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不同的因素对课程质量的影响程度,以达到分析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概念模型设计结果如图4所示。①分析的主题

本次概念模型的设计原则是以学生成绩分析为主题。

学生成绩分析主题:课程的考试成绩是反映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角度入手,分析课程、时间、教师、学生以及地区等各方面因素对课程教学的影响程度。

图4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分析模型

②维度与指标

针对该分析主题的维度与指标的设计结果见表1。

表1维度与指标

2)逻辑模型设计

本系统采用星型模型图来构造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逻辑模型。

星型模型图包括维度、指标和详细类别三种逻辑实体。星的中心是指标实体,也是用户查询的中心。在学生成绩分析这一分析主题中,指标实体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维度实体可以使数据仓库的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浏览指标数据,在实际设计中还可以帮助用户减少指标实体内数据的行数。我们根据考试成绩这一指标实体,定义了课程、时间、教师、班级、学生、地区等维度实体。通过将E-R图转换成星型图,完成了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见图5)。

图5星型图中的指标实体和维度实体

为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确定的事实表和维表的属性如下:

学生成绩事实表:学号、专业代码、课程代码、班级代码、教师代码、地区代码、考试时间、考试性质、成绩学生维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代码、班级代码、地区代码、联系方式

课程信息维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专业代码、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教师维表: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部门代码、学历、毕业专业

时间维表:年、月、考试时间、学期、周

地区维表:地区编号、地区名称

班级维表: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专业、班级人数、班主任姓名

3)物理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完毕后,可以进行多维数据库的物理模型设计。其设计过程与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相类似。通过对事实表和维表进行分析、定义,确定其数据标准、定义实体及特征、数据容量及更新频率等相关内容,完成物理模型的设计。

以学生成绩为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设计结果见图6。图中同时列出了主要字段的类型,主、外键及不同表间的关联关系。

图6成绩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

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实现

3.1开发环境与工具

本系统采用的开发环境为Delphi,它是一种方便、快捷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它使用了Microsoft 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

本系统的开发也采用了TeeChart控件,它是西班牙Steema SL公司开发的一个图表类控件,可以生成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的图表。

3.2用户分析界面

系统可采用单机运行的方式,用户在输入必要的数据后,即可进行分析,其主界面如图7。左边可以选择分析的维度,右边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分析的结果,例如图8。

图7用户分析主界面

图8多维分析展示界面

3.3数据库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共创建了以下几个数据表,各个数据表之间可通过关键字段相互关联。

图9数据表

3.4分析结果的实现与展示

本系统是从与课程质量分析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也就是从时间维、地区维、班级维、教师维、课程维和学生维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的,下面作简要说明。

1)时间维度分析(图10)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的学期里成绩的变化。

2)地区维度分析(图11)

分析在相同学期里,不同地区的相同课程的成绩比较,从而得到课程教学质量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情况。

3)教师维度分析(图12)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教师教授过程中,学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教师的教学质量。

4)学生维度表(图13)

分析在一个班级或整个地区中,相同课程男、女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可以看出哪些课程对于男生相对容易,哪些课程对于女生相对容易。

5)课程维度分析(图14)

分析同一地区或同一班级中,不同课程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出哪些课程教学质量好,哪些质量差。

6)班级维度分析(图15)

主要从班级的角度出发,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班级中的考试成绩的比较。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4结束语

本文的工作是以笔者所在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为实际应用目标的对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系统实现的尝试。所开发的“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以课程的考试成绩分析为主线,结合本校的分层管理的特点,从时间、地区、学生基本情况、课程教师情况等影响课程成绩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模型设计,并对数据进行切块、切片、旋转、钻取等联机分析处理操作,实现了对分析结果的图表化展示,基本达到了辅助教学质量测评的目的。但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仅是着重于课程成绩这一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因此,如何针对其它因素进行课程质量综合分析,还是以后需要继续补充和钻研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康晓东.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曹煜.高校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开发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的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5.

[3 ]陈志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兴会.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吴建兰.基于数据仓库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D].厦门:华侨大学,2005.

[6]雷松泽,李文轩.基于数据仓库的高校OLAP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5(20).

教学质量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熵;双语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35-02

一、引言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对学习者进行教育或教学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1]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学主要采用中文和英文进行。对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可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英语授课比例、学生理解程度等关键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通常,我们采用学生对课堂质量各指标直接打分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得到的评价结果仅为一个总分,不能直接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不能够全面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具有一定片面性。本文提出基于熵值法的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方法,直接利用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二、熵值法的原理

熵的概念源自热力学,后被引入信息论,现已被工程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在信息论中,离散信源的熵[2] H(X)=-∑p(xi)log2p(xi),是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即系统无序性的度量,且等概分布时熵最大。

对于一个评价指标中,某一项指标的评价得分相同(等价认为p(xi)相等),即可以描述为该项指标处于“有序”状态。此时,该项指标的区分作用为0,根据熵函数的性质,该指标的信息熵越大。若某项指标得分的差异程序越大(即p(xi)的差异程度越大),即可认为该指标处于“无序”状态,此时该项指标在评价系统中的作用越大,而该指标的信息熵越小。因此,在指标体系统,信息熵越大的指标,权重系数越小;而信息熵小的指标,权重系数越大。故可利用信息熵的反向矢量来确定一个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3][4][5][6]。熵值法的基本思想就是依据熵的概念和性质,把各种指标的信息量化,进而得到指标的双重系数的一种方法。

三、基于熵值法的双语教学质量定量分析

(一)评价指标

双语教学过程中,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内容理解程度、英语使用比例是否合适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实现对双语教学的质量分析,我们在《信息论与编码》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使用中文教材英语讲解、发放英文资料中文讲解、发放英文资料中英结合讲解三种不同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得到双语教学质量的评分数据如表1所示。

(二)将原始数据阵(xij)m×n转为“概率”矩阵

由于pij为某个信息的概率,且0≤pij≤1,因而对原始数据做归一化处理。

(三)计算第i项指标的信息熵

第i项评估指标的信息熵定义为:

(四)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权系数li

由上式可知,当Hi越小时,li越大,即当pij的值相差越大,该指标传递的信息量越多,作用越大,其权重也越大。

(五)具体应用

由问卷调查数据得到原始的评价矩阵:

再由式1将原始矩阵转化为“概率”矩阵:

按照公式2计算各项指标的信息熵,得到信息熵矩阵 Hi为:Hi=(0.736 0.791 0.842 0.754 0.794)

根据式3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重:li = (0.240 0.190 0.161 0.224 0.185)

(六)结果分析

从学生对双语授课不同方式下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英语使用情况以及课堂内容理解程度的熵权排名来看,这个结果是合理的。教材是教学的关键,我们的学生英语阅读基础比较好,因而双语教学首选英文教学资料。其次,双语教学是采用全部英语授课,还是按照学生的英语能力根据内容采取中英结合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开展双语教师关注的问题。最后,教学方法权重最低,因为对于同一名老师而言,讲课的风格几乎固定,虽然教学模式有所变化,但是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不变,因而熵权最低。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每种方式的具体得分,进行教学自我评价,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此外,从分析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三种双语教学方式中,熵权排前两位的是教材选择和英语使用情况,即其“无序性”较大,竞争最激烈,也就是说学生非常重视双语教学的中英文教学资料和语言的使用。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有必要对教材把关,并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自身英语水平和授课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信息论与编码》的双语教学实践,利用熵权,实际处理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数据,得出了各项指标的熵权,从而定量地得出影响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改进教学,有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良飞,李艳,涂保华,等.水质工程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252-254.

[2] 曹雪虹,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左巍.基于云模型和熵权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J].经济师,2012(8):116-117.

[4] 张少艳.信息熵在教学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红河学院学报,2007(2):77-79.

教学质量分析范文第4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的教学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被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所束缚,在音乐教学之时,总是循规蹈矩的使用“我讲你听”的模式,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或者是乐此不疲的演示,沉浸在自己的教学氛围中,而学生只是呆呆的坐在讲台下,只能强行接受教师的灌输,不能动手去实践,甚至是忘记了要去思考,这一方式是音乐教学的缺陷。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弊端,并且努力去克服,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参与音乐课堂的学习,让学生用全身各种感官来体验音乐的独特之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美丽世界。例如:教师在讲授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乐理知识之时,并不一定要对每一个音符音调去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地一字一句、一板一眼的去解释给学生听,这只会使学生的大脑形成混乱,理解起来反而不消化,学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去想象,甚至让他们去模仿。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不管是对同一首歌,或者甚至是同一句词,同一个调,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与见解不同,在音乐中所能领悟到的东西也不同,对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应该多加引导,对于学生的表现多给与支持与鼓励,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对音乐充满热情。

二、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课堂教育素养

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喜恶与态度,经常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教师个人的音乐素养与课堂教育素养。如果教师在课堂之上,态度散漫,或者是高高在上,把自己放在领导地位,不重视与学生交流,亦或者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卡词、教错知识、不能解决学生所提出的疑问等等这些问题,这无疑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态度提出质疑,长期以往处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之下,会让学生对音乐课堂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教师以身作则,不段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与课堂教育素质是重中之重,不容小觑的一环节。教师在音乐教学之中,应该起带头作用,以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身的榜样作用下,带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是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敢于创新

教师在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上,就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吸收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中值得借鉴的方面,摒弃其中存在问题的方面。例如:教师在教学之时,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是学生主动去学习,把学生以往那种“不学没办法、一定要学”的思想观念转变为“是我想学、是我要学”,这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可以使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持之以恒,兴趣可以让一件普通的事情变得格外美丽,格外耀眼,这样可以使学生发现音乐的另一种美丽。教师在改变学生这种从压迫学习的思想观念到主动学习的思想观念之时,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与音乐课堂相关的比较具有特色、具有教学价值与意义的音讯视频,从视觉和听觉上带给学生双重的体验,让学生深深的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其美妙与力量,给学生带来一种特殊的课堂体验,让学生爱上音乐,主动去追寻音乐的真谛,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的渴望。

四、结语

教学质量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1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民办教育在水平上呈现出参差不齐,总体的质量要低于公办学校,但也有个别学校在某些方面相比较于公办高校有出色的地方,如办学的模式,管理理念,运行机制等。而大部分民办高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教学质量并不是特别理想。民办高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高中毕业生及部分职业高中,技校。民办高校的招生工作通常是在公办高校招生工作之后,生源质量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同时由于社会错误认识,学生会存在自卑心理,产生不良情绪,从而造成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是完全放弃学习。这一部分学生在基础方面较为薄弱,学习方面有一定难度。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够,相关资源在分配时更容易倾向于公办高校,教学条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在就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问题的存在会反作用于民办高校,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从教学体系方面来看,民办高校由于在办学时间上不长,虽然在设计方面体现了一定的特色,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部分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采用了模块化形式。其出发点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但是这往往只是教育实施者主观上的最佳教育模式,学生并不能认识并理解到该种模式的目的及作用。理论学习时并没有相应的实践作为支撑。而在实践时又因为理论知识不牢固,实践效果不会很理想。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模块在设置时只能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部分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容易受到主观思维的影响,在各方面准备不足的条件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就会存在问题。从年龄结构方面来看,民办高校教师趋向于年轻化,老年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中年教师的占比较小。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较为缺乏,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而年龄大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又存有一定问题,难以有效的应对市场变化。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1]。

2教学质量不佳的原因

2.1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公立学校比较好,不管是在师资力量方面还是在办学条件方面。对于民办高校,人们对其定位往往更靠近营利方面,认为是借教育名义而获取利益,对民办高校存在不信任。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学生往往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选择复读也不会选择民办高校。从就业形势来看,应届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对于民办高校在就业方面存有一定歧视,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面临着学历等多方面门槛。民办高校学生在心理上存有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公办高校的学生。2.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需要政府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支持。首先高校在法人属性上较为模糊,造成了受到多方面的歧视。民办高校在资源投入方面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社会资源倾向于公办高校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管理方面倾向于公办高校。政府角色存在错位,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自身规模,经费等方面的信息无法有效获取,信息上存在不对称,这种不对称造成了民办高校对于形势的把握不到位,政府在某些方面对民办高校的行为存有忽视。第二点则是政府在某些问题上管得太多。比如教育法规明确规定了教育机构都享有招生权利。但是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却不同程度的遇到了问题,生源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对于后期教学质量没有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上不去,社会对民办教育就更加没有信心。2.3自身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其办学思想上。民办高校采用的是投资办学方式,自主经营,盈亏自负。当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逐利性就会体现出来。学校在获得了一定收益之后并未将其用于投资改善教学质量。民办高校在教育层次与类型上往往会涉及到多方面,比如统招与专科,成人教育与专科,合作办学,中专,以及短期的一些培训等,不仅是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与难度,更重要的是对教学质量无法有效的保证。对利益的追逐导致了民办高校的形象下降,民办高校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各方面的行为与企业越来越相似,而与教育的本身属性公益性越来越远,与社会大众的期望越来越远,信誉度日益下降。管理方式及管理人员能力。民办高校要不断发展就需要有一批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并不具备教育机构管理的能力,他们可能是在经济活动方面比较出色。部分民办高校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家族式管理,内部存在各种关系,在各种交织的关系中很难将管理水平提到新的高度。民办高校存在的逐利性导致了学校在人才方面不愿意付出成本,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无法被有效的吸引。而管理人员的来源也较为复杂,容易在学校中形成利益团体。管理人员自身水平存在问题导致了教学质量难以有效的提升[2]。除这些问题之外,民办高校还存在其它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解决民办高校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民办高校自身,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对内部问题及外部两个环境的改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改变这一现象。

3结束语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补充,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民办高校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民办高校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也有积极有益的方面,社会应该对民办高校有准确的定位,并促使其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作者:刘明洋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