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检验专业

检验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检验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检验专业

检验专业范文第1篇

带着一份希冀和一份茫然步入了区医院检验科进行学习。尽管我仅在这里度过了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时间,但也正是这短短的两个星期使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以后进一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就业做了良好的铺垫。见习,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生梦想的前期准备。

首先,医院做了相关介绍和有关的规定,及其在院的个人形象,服务态度。在其中感受到了医院的辉煌成就也及严密程度。即此,暗暗的为自己鼓劲,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到更好。

医学重之于细心与责任。刚开始只感觉自己很碍手碍脚,不知道能帮上什么,但这只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在主任和老师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明白了许多试剂试管的用途和检验某种成分的方法。值得庆幸的是对血液的检验有了更大的明知, 在血液临检,看着自动做剖析的流式细胞仪,让我对之后的专业知识有了提前的了解。而在体液临检,老师经常会让我来看看样本。而这些来自不同人的、或阳性或阴性的体液样本才是我今后所要面对的。对于如何采集标本,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如何收集标本,如何分离,如何进行检测都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我学习了如何进行静脉采血。在静脉采血中的一却注意事项,如何做到快速准确的取血。以此,应做到几点:选明显的血管,扎带,部位消毒,30度角进针,回血后另一头连接试管,解带,拔出针,用棉签轻压。随之脱掉试管帽放在仪器下将会自动进行分析,最后只用打印出结果就可以了。形式虽简单,要有效力和熟练,就必须多练,取得质量触就成果。

感受这医学的严密,从而陶冶自己的严谨。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许他们就会获取一份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疾病不攻自破。病人手中一张张的报告,看似简单,其实这是经过一位位教师的质控、实验、检测、检查、复核,这一步步慎重操作得出的,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固然在外人看来检验人员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是当不测或者特殊病症呈现时,才发现日复一日的积聚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为什么检验人员不只仅请求对专业学问牢记在心,也更需求大量的实践操作经历。

认识到医学学习永无止境,能够认真学习。 有同情心地体察体谅他人 ,有责任感:正义感及负责尽职的态度, 有诚实地勇于面对及承认挫折,有虚心的态度以病人为良师,人外有人,有服务心的为人群谋福利的奉献精神,坦然开阔的胸襟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再次走进病房,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负担,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

检验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化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方法;试剂准备;标本准备

《临床生化检验》、《生化检验》(统称为生化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专科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课程。在临床上,生化检验项目在在临床检验项目中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检测的结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生化检验的发展速度飞快,对于生化检验实验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试剂准备、标本准备等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实验结果,而难以完成教学目的。经过这几年的实验课教学实践工作,我们对这几个问题总结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在临床检验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直接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实验来使学生更加熟练、准确的掌握医学技术。生化检验实验主要分为实验内容教学及仪器教学两个大的部分。在实验内容教学中基本还是以教师讲述示教为主,教师将实验的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等内容一一详细的和学生讲述。这种讲述方法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过少,加之实验讲述时间过长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一直保持高度的集中,经常会出现在实验讲解时强调的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没有注意到或者忽略,有时甚至会直接导致实验的失败。针对以上的问题,较常见的解决方法是以问答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内容的讲述,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实验,因为实验课在时间安排上总是后于理论教学,进行的基本内容也都是在理论课上已经提前讲解过的,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带着问题上实验课,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已知内容的理解。

第二个大的部分是仪器教学,在生化检验试验中仪器是整个试验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部分的教学主要是以示教为主,实验室中也配备了相应的仪器,但是因为实验教学仪器利用率低这一特点,实验室难以承担新型的高成本、高维护费用的新型仪器,使得实验室的设备相对而言会比较落后,赶不上现今仪器的发展速度。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仪器化教学,使实验教学中仪器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而在示教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整组集中教学,有时站在靠后的一部分学生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加之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限,使得学生有“只知表不知里”的情况。就是只明白了如何使用仪器,而不知仪器的操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样就完全达不到教学的目的。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和其他医疗检验机构如医院等进行联合教学,或者和其他检验科目进行综合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将小组再分使得每组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提高教学效率。

二、试剂准备

近几年随着生化检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诊断试剂的试剂盒。试剂盒的使用减少了各实验室自行配试剂的麻烦和浪费,也避免了各实验室因自配试剂差异而造成的测定结果无法比较,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试剂盒也存在着一些有待于改进的缺点,比如有些试剂盒只适用于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而不适用于手工操作;标准液配备较少;规格种类较少,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实验室的需要,易造成浪费等。在实验室试剂准备方面,实验准备老师基本上是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使得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学生只需将配好的试剂和标本进行混匀检测就可以了。整个过程相对单调,很难引起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使得实验只是为了得到结果而进行的,很少会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思考。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实验试剂准备时只提供试剂盒中原始的试剂给学生,将学生可以操作的试剂配制过程放在实际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根据实验步骤的要求自行进行反应液的配制。这样可以进一步的让学生了解到这个反应试剂是怎样配制而成,其中所含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可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兴趣。

三、标本准备

要获得满意测定结果必须要准备好理想的实验标本。在生化检验中大部分的检测项目所需的标本都是血清标本。学校的血清标本一般来自于献血员的血液或是体检时所剩余的正常人的血清。由于标本采集时间相对集中,因此血清标本基本上都是要进行冷冻保存的,在使用时再取出解冻。在实验过程中,在血清标本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蛋白纤维沉淀,这个现象对于大部分实验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或干扰。比如,离子选择电极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标本中存在蛋白纤维沉淀很容易造成仪器的堵塞,致使仪器瘫痪无法使用。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验标本准备时,可以提前对血清标本进行离心操作,将血清中的蛋白纤维去除,再进行实验,避免蛋白纤维对实验的影响,或者可以准备相应的动物血清标本,进行一系列处理后来进行相应的模拟实验,以避免因为血清标本的问题所导致的实验测定结果的不准确。将标本可能影响或干扰实验的因素尽可能的在准备阶段消除,以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四、结语

教学方法、试剂准备及标本准备这几个在实验课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我们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的总结,主要从学生的接受方式以及实验的具体操作的可行性等方面来进行改进。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探索,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当然,除了自身的经验总结外还应多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共同的改进生化检验的实验课教学。除了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外,生化检验实验课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实验课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思考。使得生化检验实验课可以更高效、更直接、更准确的达成其教学目的,完成其教学任务,培养出“有理论动手能力强”的优秀的医学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世滨. 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验教学体会[J].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5(4).285-286.

检验专业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自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指导委员会先从宏观上对本专业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分类,再按类抽样调查128家,其中有江苏省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各40家;其他相关医疗机构或公司8家,其中医学检验中心2家、生物科技公司2家、血液中心2家、民营男科专科医院2家。

1.2方法调查对象为医院检验科、病理科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并收集相关资料;为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对部分数据缺失或人才需求量大的单位采用重点单位约谈法和个人访谈法调研并补充相关资料。调查内容包括4个方面:行业的人才需求总体情况、需求变化的原因、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结果

经问卷调查,并结合重点单位约谈法和个人访谈法调研,本次调研共调查128家行业单位,回收有效数据114家。

2.1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需求变化情况114家提取调研资料的医院和医疗机构中,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的(2014年相较于2011年)有66家,其中,三级医院15家(占45%),二级医院23家(占59%),基层医疗机构20家(占59%);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人才需求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见表1。

2.2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原因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医疗机构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需求增大原因以医院发展和提升业务能力为主。

2.33年制高职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医疗机构或公司中,有29家单位有用人需求,具体数据见表3。三级医院需求很少,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需求较为旺盛。

2.43年制高职人才职业岗位及岗位技能要求调查分别对对本专业3年制高职29家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调查,结果见表4、5。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医疗机构对岗位及岗位需求各不相同,有较大差别。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对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寄生虫检验的样本采集、收集和处理方法,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具有一定的检验仪器保养、维护和维修的技能,掌握咨询服务的技巧。具有生物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病理检验标本收检处理的能力并能协助医师取材;掌握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及细胞涂片的能力。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对献血者招募、动员以及体检征询、献血者监护的能力;熟悉血液采集、贮存、发放以及血液出入库和运输工作注意事项;熟悉血液样本规定项目的初、复检的方法;营销方向岗位技能要求:熟悉检验试剂及仪器工作原理、性能、流程,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营销能力;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标本采集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能进行结果分析;掌握咨询服务的技巧。

3讨论

3.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分析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对3年制高职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中,三级、二级综合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分别为9%、15%、35%。分析原因是三级医院有本科学历的达标要求,尤其是一些准备升三级的医院由于学历比例的限制,需求量受限。但不可忽视的是基层医院的数量多,需求量也大。相关的专科医疗机构和公司用人需求也较旺盛。(2)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原因调查发现,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主要原因为提升业务能力需要,业务量增大、医院扩大发展的需要;而基层医疗机构中60%是因为人才流失。(3)对专业方向调查中,医院就业岗位,主要需要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和病理检验技术方向人才。三级医院因为病理检验任务重,医技各负其责,因此病理检验技术人员需求大;一些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为减少购买高昂的仪器设备和用人成本,外检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临床检验技术方向、病理检验技术人员需求也增大。医学检验中心因业务量大面广,主要需要大量的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和病理检验技术方向人才,另外因业务扩展的宣传需要,也需要营销人员。生物科技公司、血液中心、男科医院都分别需要有临床检验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的人才。因此,根据岗位调查,确定本专业方向是:主要职业岗位是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其次是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再次是输血与输血技术、检验仪器及试剂营销、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等。

3.2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方向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4-6]。根据调查结果,需对高职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构建满足实际岗位的需要。

3.2.1特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应构建“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7-8]。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由职业基础课模块和职业技术课模块组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特色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分为:(1)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模块:包括病理检验技术、病理切片技术等课程;(2)输血与输血技术课程模块:包括输血与输血技术、人际沟通等课程;(3)检验仪器、试剂营销课程模块:包括检验仪器综合、检验仪器维护、人际沟通、市场营销等课程;(4)男科实验室课程模块: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等课程。

3.2.2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学生入学后,请相关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座谈;利用见习和第二学期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关岗位的需求、工作职责、流程、知识和技能要求,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奠定基础;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课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

3.2.3培养模式的改进为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减少上岗培训的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要进行培养模式的改进。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取和编写等各个环节,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强化“做中学、学中做”。采用课堂内讲授和课堂外实训、校内培养和校外岗位培养、“定单培养”相结合的全方位培养模式。如男科实验室操作技能的培养,由于男科检验过程独成体系,又因本院地处南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有定单培养的需求,故授课方式采用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并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参与岗位调研和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并邀请校外兼职教师和行业技术能手参与教学。鉴于高职总课时的限制,建议适当减少职业基础课模块的学时比例,加大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比例,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部分课程可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完成(如市场营销、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等)。此外,在一年的实习期内,前6个月安排到医院内实习,保证临床检验平台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后6个月主要是强化特色专业方向技能训练,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转实习到就业岗位,突出岗位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检验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卫生检验与检疫;课程设置;培养特色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水平卫生检验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被誉为预防医学的“前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卫生检验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素质的专业卫生检验人员短缺;大多数从业人员是非专业或低学历职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知识老化,对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不甚了解;在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期,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同时具有预防医学、微生物检验、物理化学检验及现场处理技能的人员明显不足。卫生检验人员知识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掌握、高级检验队伍的充实,是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1我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卫生检验高级人才的正规培养起始于1958年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开办的卫生检验专业。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开办卫生检验或卫生检验方向的院校大约有20多所,每年招收约1000余人[1]。2006年,根据卫生检验专业本科教学的需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分析化学》、《食品理化检验》、《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水质检验》、《空气检验》等卫生检验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10种,规范了卫生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2]。然而,国内各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办学方式多样,现有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卫生检验学专业”;二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预防医学专业”后期分流的“卫生检验方向”[3]。2001年,南京医科大学设置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培养五年制医学学士,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前四年所学专业与预防医学专业相同,仅仅在第五学年开设检验专业课程。经过4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趋向、职称评定等要求不同,五年制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培养模式已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此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够完全胜任用人单位对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四川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于2005年和2007年分别成功开设四年制卫生检验专业。我校于2009年起设置卫生检验学专业,培养四年制理学学士。2013年至今,已有3届毕业生,培养的学生对于检验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更强,岗位胜任力更高。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正式将卫生检验学专业名称更名为卫生检验与检疫[4]。

2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目前,国内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院校不乏少数,各具特色。南京医科大学自2009年起设置四年制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35名左右的本科生。根据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我校在卫生检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培养了一批“具备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食品检疫、职业卫生检验、环境监测、商检、质检等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理化、微生物、免疫学检验或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1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

卫生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它不仅为现场调查、疾病监测、控制和卫生监督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和监测数据,而且为贯彻《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一系列的卫生法规、标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定性和定量执法依据,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及生态环境安全研究、防止和消除各种职业危害等提供基础资料。因此,我校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卫生学及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理论及分析检测技能,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按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加强对学生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并充分发挥我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资源优势,以理为主,医、文兼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经过充分调研,分别制定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大纲和各类实践性环节的规范文件。加强学生的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的实践能力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中实验课的比例较高,实验课理论课比例接近1∶1,有的课程甚至超过1∶1;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了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引入课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2.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了该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培养目标,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着重于培养具有卫生检验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然而,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直接将预防医学的课程体系纳入卫生检验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几乎没有考虑到课程之间的交叉性和互补性,盲目根据规划教材的内容设置课时数,从而导致了内容的重复性。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结合,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科发展迅速,因此,该学科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需要适应快速发展的变化,并要求我们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教学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课程建设体系仍然不断在完善和改进中。目前,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共开设必修课41门,167学分。必修课分为四大类,即公共基础课程、医学相关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医学相关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在第三、第四学年开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第四学年进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设的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的特色之一,医学相关课程共5门,包括人体结构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机能学、临床医学概论、人体寄生虫学。专业基础课程共10门,包括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仪器分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动物学、传染病学。专业基础课程中包括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了解公共卫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专业课程共10门,涵盖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相关课程,包括卫生微生物学、细菌学与病毒性检验、实验室管理与生物安全、免疫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学、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理化检验、卫生检验检疫学。除了必修课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要求学生选修10学分的选修课,其中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学习阶段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共20周。学生主要安排在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省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我院进行毕业专业实习,主要进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实践,包括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常规医学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等内容。通过毕业实习的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卫生检验能力,能够掌握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常用的现代分析仪器的结构、性能。

3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培养特色

3.1明确主干课程,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确保有条件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所需的核心基础课程。将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础理论融入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课模块的教学及实践中。合理设置每学年的课程进程,并随着相关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不断充实反映本学科领域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把理、工、医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加入教学内容中来。

3.2突出教学重点内容,体现专业特色

根据医科院校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给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科学规划专业建设。突出“一个理论、三种技能、五个模块”的重点内容:即卫生检验与检疫理论、卫生理化检验技能、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生物学效应检验技能以及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课模块、实习与实践模块、实战与发展模块。

3.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与国家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验教学队伍、仪器设备、实验室资源等方面融合共享。实验教学采用分层次并渐进提高的方式: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除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等校内外实习与实践基地(模块)外,还有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分析检测中心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平台(模块)。这些条件和措施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了基础。

3.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我校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即指定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科研思维的培训,专业导师的指导贯穿整个本科阶段。第二学年的暑期,开设大学生暑期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介绍专业文献的检索和阅读技巧,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推动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项目,通过资料查询、项目申报书的撰写、项目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研实践训练。第四学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地进行科研训练。这些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学科发展技术和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参考文献:

[1]谢惠波,雷章恒,刘杰,等.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18.

[2]张凯.构建应用型卫生检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2):190-192.

[3]谢惠波,雷章恒,陈润,等.对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与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28-31.

检验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双创能力;医学检验;课程体系改革

众所周知,医学检验专业作为我国医学领域中临床医学实践的重要核心架构,具有内容更新快、技术成熟且相对复杂以及学科实践性强等特性。目前我国全日制本科院校中开始大量开设医学检验专业,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医学检验与实践的专业能力,进而适应时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

一、我国医学检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合理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势

(一)存在的问题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近些年来的发展总体呈现稳定的趋势,并且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与调整,总体成效显著。但是优势与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伴而生的,虽然总体呈现的趋势良好,但其中仍然不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医学检验专业进行解决。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学生所学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思维。第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表现较弱,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出现的这两点现状来看,主要导致的成因归根究底是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课程缺乏创新性内容较为陈旧及院校学科发展比例不平衡息息相关,进而无法满足我国社会对于医学检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我国将加大力度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凸显双创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

(二)优势说到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应当对我国医学领域内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认识到综合性大学中医学检验专业与医学专业院校医学检验教育二者的区别性,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而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由于综合类大学医学检验专业学科融合性强,而医学专业院校医学检验教育具备较好的资源,因而在医学检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应采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凸显出医学检验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二、在我国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中培养双创能力的基本路径

(一)全面落实“两个提高”和“三个重点”合理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所谓“两个提高”指的就是提高医学检验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素质,而“三个重点”则是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新型的教学内容以及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课程中,要始终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要发展的核心,以培养人才为发展的原则,以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为发展的主要动力,进而加强教学实际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将新型的创新教学理念贯穿于医学检验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二)突出双创能力的核心价值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我国目前现有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要想有效的突出双创能力的核心价值,就要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革新。注重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并不断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以此进行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融合,较好的反映出检验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此外还应强化学生的素质教学思想,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与前瞻性思维。基于此,我国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还应始终遵循社会制定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构建医学人才体系,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以此增强医学检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开展医学检验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之中解决的能力,调动学生对于医学检验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