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二轮复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物高考;备考;指导策略
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策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完成复习内容,在全面系统的掌握了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能够对历年真题进行系统练习,最终达到提高高考成绩的效率,这就需要在高考前期制定可行的生物高考备考策略,让学生少走弯路,在通过对知识以及题型的综合整理之后,建立知识框架体系,最终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的前提下促进高考的成功率。
一、依靠《考试大纲》,狠抓基础知识
在制定高考计划之前需要认真仔细的阅读高考考试大纲,并且根据考试说明以及近3年的考试真题来系统的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在高考复习阶段,对考试大纲的阅读十分的重要,由于考试大纲它是对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理解了考纲的基础上对课本上的知识就有了具体的要求,能够通过教材的内容,来把握考试的方向,二者之间相互补充,制定考前最有效的计划,然而在考试说明的阅读中,就为学生提供了“考什么、怎样考”的思路,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高考中试题的难易程度,这样根据说明来系统的了解复习中对知识的分配,在备考阶段为基础知识的复习提供了指导方案。能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做好重难点突出,为备考阶段储蓄了丰富的知识量。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顺利的成功,因此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十分的有必要,这就需要在制定科学的计划中,首先要明确高考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逐步实施。通常在制定备考阶段的计划中,主要的是通过复习轮次时间具体进行的,因此这些计划具体的表现在: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是从高三入学开始到一模,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系统的复习基础知识,能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全面、系统的进行整理、归类,最终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需要做到查漏补缺,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最终在练习中进行进一步的消化。
第二轮复习: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在生物课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模块提炼,例如细胞、生物代谢、遗传、试验研究等奖所学的知识进行章节概括,这样根据练习来总结解题的思路以及解题的方法,最终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第三轮复习:在通过一、二轮复习之后,能够对生物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训练。这样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增强应试的能力。能够在高中的冲刺阶段,让学生在深层次训练中回归教材,在熟练做题的过程中,提高高考的自信心,能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做考前的最后准备。这些都需要在备考的阶段来根据时间以及内容的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在应试中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构建网络,提高效率
在备考阶段将生物学科所学的知识系统的进行复习,结合考纲以及考试说明全面的制定复习计划,这就需要在练习做题的过程中要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整理中将知识可以根据具体的章节或者是知识的模块进行系统化整理,建立知识网络框架。在通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中将练习的试题进行试题模块的整理,建立试题网络,在整理中建立详细的条理复习,这样能够不断的明确考试的动态,并且结合历年生物真题来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将重难点试题进行特殊化整理,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来精选适合学生自己的习题,这种模块整理有助于构建网络化的复习,并且能够通过创新型试题来进一步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以至于在题海或者是所有的知识框架中做到有针对的复习,能够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以及题海战术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快速的寻找解题思路,并且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四、加强实验,突破难点
在通过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题海训练后,基本上完成了生物学考试部分,但是由于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为了能够将生物高考在考试中形成比较有效的考试效率以及良好的考试效果,这就需要在此基础上重视实验研究,能够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进行重难点突出,将复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以及在题海中出现的难点题型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具体的试验验证生物结论,这种备考方式加深了对知识的更深理解,并且有助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样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出了实践验证,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
五、总结
通过对生物学进行系统复习,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将繁重的复习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将知识与题海更加有效的运用,在构建知识网络结构中,系统化复习了生物学科,缩短了复习的时间,并且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这就需要在《考纲》以及《考试说明》的前提下,掌握高考的复习策略,能够通过师生共同配合,将生物学更加有效的完成备考工作,能够系统的将基础知识、典型题型、专题复习以及实验相结合,在这种完整的复习计划中,增强考生的自信心,提高应试技巧,这种生物学科的复习计划,有助于在高考中与其他学科的复习相连通,在高效的复习策略中,提高考试中的成功率。因此备考策略十分的重要,有助于考生取得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张燕娜,孟康辉,任建军.生物高考备考中应加强学科综合能力培养――浅谈对生物解释性取向试题的备考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研究,2012(34).
[2]钟雪梅,万仲永,曹雪强,蔡星伟.生物高考备考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12(15).
1 教师要认真研读生物考纲,把握生物学教学方向
今年是新课改实施后第一次高考,生物学科的题型有所变化、分值有所增加,教师对高考生物命题思路、指导思想不必有太多的疑虑。首先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生物命题指导思想,研究近几年率先实施新课改地区高考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学习《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学教学》等杂志,借鉴别人经验,把握生物学教学方向。从多年来的全国高考命题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命题范围遵循生物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教材。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综合能力立意,设计灵活,内容新、应用型、能力型、创新型试题繁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运用交叉、迷惑、隐含、综合、阶梯等命题技法,巧妙设计各种障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应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二轮复习中在学生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的同时,根据教学要求对学习目标C、D等级的内容重点突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知识,能力就失去了依附,也就没有能力可言,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基本知识的复习。综合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制作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自己看教材,以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不要满堂灌,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根据学案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疑问,这时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构建了一些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对生物二轮复习我认为:一是要抓主干知识的复习,避免纠缠于细枝末节性的零碎知识,避免把知识挖得过深过难。 二是加强基础知识薄弱部分的梳理,查漏补缺。三是备课时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对高考说明中所列考点着重理解分析,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要逐点扫描,逐个过关,扫除复习中的一些盲点,忌呆板机械的记忆。
3理好“二轮”复习中讲解和训练的关系
二轮复习的重点不是以“题海”来解决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应适当地进行模拟训练,限时训练,习题要做到精挑细选,适度适量。教师应坚持把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要精讲,既讲基础知识,又要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释疑解难,指点迷津;“讲”要讲出新水平、新信息;练要练出新题型、新思路。当然“少而精”也不是越少越好,原则是适量。“少而精”的本质是“精”,所谓“精”就是强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做到对各种试题进行归类复习,不盲目重复性做题。二轮复习时,要针对学生薄弱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坚持适量做题,不重复训练。不要以为做过的题目越多越好、越难越好。复习中切记不要稀里糊涂做题,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繁难题上。
训练学生在提高解题准确率的同时,也要提高解题的速度。要强化学生做题的时间意识,在规定时间内做对题目才算有效。防止高考的时候出现“感觉做不完,时间不够用”的现象。适当地安排一些限时解题的训练,重点解决“会而不得分”的问题,切实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含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审核是解题的起点,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要予以特别训练。坚持必要的审题训练,规避无谓失分。
在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原先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整理出来,看看自己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可以督促自己去进一步理解知识;如果是审题不严造成的,应提醒自己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在此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题目中“完全”、“都”、“至多”、“至少”、“根本原因”、“性状”等,应特别注意。
4把握好教学的基点,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
二轮复习的进度和教法应以中等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程度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通过他们排难解疑,带动全班。优等生要有一定得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进行自学,除要求掌握大纲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进行横向提高;对学困生可以多鼓励、多提高、多检查、多指导、优先面批作业。引导学生树立“学有所获,人人进步”的信心,是分层辅导的前提。特别注意对考生学习兴趣、意志品质、情感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复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距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让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让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
因粗心没有审清题意,答非所问,用惯性思维去解题,语言表达不完整和不清晰,答题不规范,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缺乏答题技巧等问题,教师要认真对待,通过专项训练加以克服。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复习方法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高三学生身心疲惫,学习激情和效率大大下降,况且生物学科知识点多面广,与生活联系紧密。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复习,取得好成绩,成为每一个高三老师所面临的一大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课标、考纲研究,瞄准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和纲要,代表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而试卷则是相关专家依据课标、考纲创造的考试用的“产品”,只要吃透《考试大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就能抓住高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就能瞄准高考的方向。
二、科学地制订一个全盘的复习计划
1.制订复习计划,把握复习进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年开学前,经备课组集体研究,认真讨论,制订出翔实的三轮复习计划,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时间安排、练习定位,甚至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心理辅导和训练都计划好。在班里张贴考试大纲,明确复习内容。同时在第一堂复习课上要向学生交代复习计划,使学生明确老师的复习安排和意图,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共振效应。
2.科学地选取复习资料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通常是以一定的复习资料为载体来展开全面复习,在选择生物复习资料时应注意:首先,知识结构正确且条理清楚。其次,每一节后的题量要适中,题目的设置应具有典型性且难题不宜多,题目新颖且与生活联系紧密。
三、把握课堂40分钟,确保课堂复习效率
有效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改进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教法要灵活多变
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要生动、幽默
学生一天坐在教室里要听九节课,他们怎么能够做到九节课全部都集中精力地去听呢?而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疲惫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2.指导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教材阅读、识图、绘图、审题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解题技巧等,如何运用时间、知识的重点、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考试过程的常见失误与对策等,这些对于生物学习来说都十分重要。如,对于生物曲线图的解析,引导学生按照“明标”“识点”“析线”三步走的方法分析,简单明了。同时也能使学生觉得生物学知识好学、易学,学起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树立学习信心,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科学的复习方法
(1)精讲多练,资源共享
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落实复习教学任务呢?“精讲多练”是我们大家所认可的策略。精讲不是少讲或不讲,应该注意讲的方式和质量。应该注意考点的点拨,而不是简单的复述,应是立足于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概念图。多练不是多做题、滥做题。教师应该控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围绕几个考点通过课堂限时考试、当堂讲评,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考练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复习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借助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但选择课件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过精加工方可使用。
(2)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从历年生物高考试题来看,章节知识覆盖率均在90%以上,故一轮复习力求做到立足课本,以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细而全。而且,基础复习必须全面,但不能搞平均主义,因为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为以能力立意,不太强调覆盖面,所以二轮复习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必须突出重点,如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生态系统等。
(3)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升能力
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立足基础的指导思想十分明显。基因突变、食物链、营养级和种群的概念,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都有涉及,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1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4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试卷一般需要6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知识网络
一、深入研究,把握信息,掌握方向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三开学第一周至关重要。对高考复习也是如此。如何进行一般审查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以及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对多年来的高考问题进行研究,选准复习方向,确定复习重点,为圆满完成复习任务打好基础。
1.分析高考生物试题
每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经历了国内的高考,你就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试卷结构、试题、考试方法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对2014届全国高考试卷和山东省在过去五年里的高考试卷进行所有分析和研究,及时掌握命题和命题的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每一年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标准都会出现一些变化,第一周上课的时候就要把2014年调整内容进行梳理,分析高三生物教学中应具备的理念和注意的问题: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回归课本,增加研究的内容和生物的历史,新的技术和其他的阅读材料。很显然,在高考命题中将会出现这些变化,我们要做到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有利于把握准复习的方向和深度及难度,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二、夯实基础,掌握方法,整合知识
如果高考是一场战役,开学之初的准备就是战略方向的把握,第一轮复习则是打好这场战役的知识储备、能力培养过程,因此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努力:
1.对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理解和执行。
第一轮复习基本方法――五会、四基:
“五会”指:
会读:精读高考知识点;
会背:背熟概念、事实、原理、方法;
会默:默写名词性概念、生物学术语、结论性语句;
会理解:对基本概念要理解内涵和外延;
会应用:学以致用,力求规范、准确、全面、科学。
“四基”指:
基本知识:包括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基本技能:包括审题方法、解题方法、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基本方法:包括解答常见的、典型的、重要题型的一般思路与套路;
基本习惯:包括学习习惯、解题习惯乃至考试的习惯。
2.重视教材,处理好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生物重点复习的资料是教材,它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高考题来自教材,所以教材是落实“四基”最好的资料。在生物总复习中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不应该次序颠倒。在复习中始终坚持以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本”,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策略。
3.合理利用其他参考资料
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有很多,如全国各地名校、山东省各地模拟试题等。但是,在使用这些资料之前我们都要进行仔细研究和筛选,有效合理地使用,避免干扰正常复习、浪费时间。
4.在重视基础和知识拓展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1)建立知识网络
能力是目标,特别是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备考中,要回归到生物学的基础上来,先把各个知识点弄明白,然后逐渐理解、掌握生物学科的思想方法,并进行综合。在复习过程中对教材知识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网络采用以下的方法:利用教材目录建立知识网络;利用章首语、章首图建构各章的知识网络;使用流程图、模式图、关系图构造知识网络。
(2)加强学科内综合
高中生物研究的是生物学的特性、生命的本质。生物体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各种生理都是协调统一的,可见,生物学科内的综合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生物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将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专题讨论,突出重点,提升能力
主题教学是培养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第一阶段是根据本章建立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并与经典问题相协调,拓展骨干知识和关键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第二阶段是复习教学中的特殊学科,教学应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特殊主题,不是完全分离的。在第二轮复习前一个月进行信息收集,确定专题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轮复习专题的划分
1.体系专题。例如:物质与结构体系;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整系统;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生物与环境系统。2.实验专题可以分为:实验操作、原则、程序、现象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等实验项目;改正错误或增加不完整的实验;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的分析和解释,实践。3.热点专题。例如:(1)生态和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诺贝尔奖生物方面知识);(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
(二)思维方式是知识的本质,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命题方向可以反映思维主体的特点,近年来认真分析试题,会发现几乎所有试题都对考生的思想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思想方法。26题、28题、35题考查生物实验,测试考生的实验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调查方法,同时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其中第28(4)题考查科学研究方法。第27题以湿地生态系统为背景,36题以克隆为背景,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生物科学上,培养学生的自然和社会责任感。
(三)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从学生答卷的情况分析,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存在审题不仔细不认真、学科语言使用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文字表达不严谨等问题。未来的高考会非常重视学科语言的应用,生物有专用的生物术语,应尽量用规范的语言组织高考答案。
另外,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态度的变化和情绪的波动,及时找学生谈话,稳定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提高信心,经常进行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总之,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考试说明为例,落实考试内容,提高四个能力;以课程标准为魂,落实模块价值,提升科学素养;以学科教材为本,落实概念原理,理解生命现象;以有限的培训为规范,测试答题能力,寻找盲区,加强解题规范,消除疑问和困难,辅以补充信息,促进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崔金祥.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科技信息,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