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教育

课程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教育

课程教育范文第1篇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课程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物教育类课程;路径探析

1生物教育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生物教育类课程承载着学生的生物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的塑造工作,在培养教师的专业底蕴上关注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深层次专业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脉络.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构建了以“知识为底、能力为核、思政为魂”的三位一体育人目标体系.“以知识为底”构建高中生物学知识结构,研究高中生物学习题类型与解题思路;“以能力为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思政为魂”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明确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课程兼有专业课和教师教育类课程性质,其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围绕两方面:一是在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中,通过从教引领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系好职业生涯第一颗扣子”,培育学生高尚的师德修养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二是教学素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生物习题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命观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内容,借助这些载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

2生物教育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开局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校级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仍不完善.评价是衡量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重要尺度,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课程思政更好地落实与发展.部分高校对教师考核的重点落在科研指标评价上,同行与学生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各维度掌握高中生物习题,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或进行思政教育的质量如何,校级层面还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二是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还不够,教师的思想政治理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三是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仍不尽合理.思政教育是隐形教育,需要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担当.高校教师不但要意识到课堂思政的重要作用,还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主要以“题”为中心,教师在挖掘高考生物试题中的思政元素时,倾向于将其从题目中提取出来,以说教的方式表达题目中所体现的思想道德观念,表达很刻意,学生并不能从内心上完全接受.

3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实例

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育融合,做到“五个融入”———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方案、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实现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连接.

3.1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方案

把分散在各类生物习题中有关生命观、生态文明、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整合[3],分类融入于教学方案之中.通过对生命自然属性、生命伦理、生命健康和安全、生命责任等相关习题的解析,实施正确的生命观教育;通过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习题,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生态的保护意识,落实生态文明教育;通过生物科学史的相关习题,引导学生树立质疑、实证的科学精神;通过挖掘我国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辉煌成绩,认同科学家们的爱国、奉献、敬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实施以“导、展、悟、扣、竞”为核心的“新五步”教学模式,把思政目标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之中.[4]导标激趣———围绕目标、激发兴趣;展标置境———设置情境、教书育人;悟标共振———互动探究、引发共鸣;扣标演练———回扣目标、演练巩固;竞标分层———层层递进、拓展延伸.

3.3将思政教育融入自主学习

将生物学家传记、生物学史、生物系列科普读物等列为阅读书目,指导学生查阅生命科学领域前沿问题及课堂有关内容的延伸拓展.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能力.

3.4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指导学生与校外导师、中学生物学教学名师交流,强化学生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的习题命制、试卷批阅、质量分析全过程,引导学生增长实践经验,感受一线教师的敬业、奉献、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践行科学精神,将所学、所思、所悟梳理成文,积极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在环保宣传、三下乡活动中争做生态文明保护的使者;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中学生物习题编制等工作,注重习题课程思政情境的创设,发挥习题的育人导向作用.

3.5将思政教育融入评价体系

把任课教师、小组成员、校外导师作为评价主体,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参与度、习题分析与讲解技能、基础教育衔接、习题册作业、期末考试六方面作为评价内容,进行全过程考核.使习题分析、讲解技能的评价成为课程思政考核指标之一,对学生进行多元立体的评价.[5]

4结语

生物教育类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过程始终秉承“真”“实”“润”三原则.“真”,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鼓励学生追求真知、保持本真.“实”,依托实际知识和学习材料,将课程思政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试题情境中,做到真实贴切,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而非流于形式.“润”,使课程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教学中注重从“细处”着手,把捕捉到的思政教育点做深、做透,真正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教师担负着教育教学重任,既要做人师,又要做经师,用责任和担当为师范生的成长铺路领航.

参考文献

[1]秦华,闫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25(01).

[2]张艳.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6):72-74.

[3]张晓军,吕云,郭志成,等.“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65-67.

[4]刘秋月,郑明顺.基于目标导向的“新五步”教学程序在一轮复习课中的应用———以“流动镶嵌模型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例[J].生物学教学,2020,45(07):29-31.

[5]杨昕卉,陈宝玲,张冰,等.教学设计:物理学史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62-64.

[6]郑友进,孙婷婷,邹敏秀,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质量评价机制的建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78-80.

[7]蔡悦,常飞,夏明,等.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22(02):94-98+101.

[8]邓小军.“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5-67.

课程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术;运动教育;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82-05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Siedentop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198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联邦运动会会议上,Siedentop建立了“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应用框架[1]。从那以后“运动教育”模式就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体育教育中开始普及。“运动教育”模式是基于“游戏理论“(Play Theory)思想建立起来的。这个模式把运动(sport)定义为游戏性的竞赛(playfull competition)。Siedentop认为,如果运动作为一种游戏的形式是社会有价值的一部分,那么社会有责任形成一种正式的途径使得人们能够去学习和参与到运动文化当中去[2]。体育运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通过对新一代人进行教授而实现。然而就学习者而言,最合适的环境之一就是学校的体育课。也就是说“运动教育”模式是一种传承运动文化的途径[2]。总之,“运动教育”模式在西方学校体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目前我国也在进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运动教育”模式的引入,无疑可以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WTHZ]

1 “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概述

1.1“运动教育”模式的主体思想[WTBZ]

Siedentop认为,“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有三个。第一,促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有较强运动能力的人。第二,使学生成为熟练掌握运动各方面知识(包括运动形式和运动文化)与技能的人。第三,使学生成为运动的积极参者,也就是说让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Siedentop,1994)。“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使得体育教育更加的趋向于运动竞赛的特点。“运动教育”模式充分运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以竞赛活动为主要的载体,试图让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体验并亲自经历到真实的、丰富的运动实践中。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练习者,还是团队的管理者、竞赛的组织者、裁判员等各种角色。通过这些角色的扮演,他们能学习到运动技能知识、竞赛知识,还能广泛的学习运动的传统、运动文化和运动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其主要的思路如下:

(1)划分运动季(Sport Seasons)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把一个年度或学期的体育课程划分为若干个“运动季”而不是传统的教学单元。而运动季是以教学的项目内容为主题的。如传统课程的篮球教学单元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就是“篮球季”;田径教学单元就是“田径季”。一个运动季又划分为“练习阶段”、“季前阶段”,“正式阶段”、“季后阶段”。Grant认为一个运动教育模式的运动季的时间跨度不应少于20次课[2]。

(2)强调团队协作(Team Affiliation)和学生的自主性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从运动季一开始就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学生都是各自团队中的成员,一直持续到运动季结束[1]。在运动季开始时,学生选择或者被指定加入到某个运动团队。在整个运动季里,学生都是以这个团队为基地,在这个团队中一起学习,共同为运动季中各种竞赛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竞赛努力的提高自己和团队的运动水平与竞技能力。运动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己负责本团队的学习与训练任务(Siedentop,Mand,和Taggart,1986)。也就是说学生对自己团队的学习、训练计划、比赛战略等涉及整个团队各个方面的事务都是通过团队协作一起做出决定,而教师在这里的角色更像是教练员,且这个教练员的大部分权利都下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团队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

(3)以竞赛为载体

Siedentop 特别的强调,在社会心理范畴里,竞赛角色是一个基本的目标。他认为竞赛是体育的本质,他倡导经常举行定期的竞赛或活动,这些竞赛活动要涉及到运动项目传统、项目习惯和项目礼仪等各个方面。Siedentop认为这些方面已经在许多的体育课程中被忽视了。“运动教育”模式就是充分的利用竞赛去刺激学生,使其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并在比赛中获得成功。所以,“运动教育”模式在整个运动季会举行各种竞赛,包括季前赛、正规竞赛等等。在一个运动季结束时还有一次决赛(Culminating Event)决定最后的冠军。竞赛以学生自己组织为主,在各阶段的竞赛中,学生自己充当赛事中的各种角色如裁判、统计员和赛事管理者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修改竞赛的规则,也可以采取多样措施实现竞赛的公平竞争。

(4)记录保存与公布(Record Keeping)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竞赛的成绩、时间、地点等竞赛相关的各个方面都会得到记录并保存,而且结果都会公布。对学生个人的成绩和平时表现以及团队的成绩和表现都会进行记录,对技能水平好的学生和团队进行嘉奖,对技能水平低的学生和团队进行鼓励。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种运动竞赛的传统。记录保存与公布的各项工作也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

(5)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为教练员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师已经转变成为教练员的角色,其主要的责任是教授学生技能和运动知识(包括运动规则、运动传统、运动礼仪等),并协同各个团队制定竞赛的策略,在竞赛结束后给学生和各团带进行反馈。

(6)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直接教授”、“合作学习”、“同伴教授”三种形式。“教师直接教授”,就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讲授教学内容和辅导学生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组成团队后,团队的管理和相关事务(如练习计划、练习活动的组织和竞赛战略制定等)都是由团队成员一起合作进行民主决定,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同伴教授”,是指技术水平高的团队成员帮助技术水平低的团队成员,从而有利于提高团队和个人的技能水平。

1.2 “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概念框架

“运动教育”模式的概念框架是以体育运动知识为基础构成的。运动知识由能够让学生理解的某些方式选择和组织。“运动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去掌握技能,充分理解各项运动包含的技术、文化以及传统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Sport for All理论”鼓励体育课程设计者在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健康允许的范围内设计教学单元,运用运动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心理上、生理上和认知上的发展。心理上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就团队协作和平等的进行各项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他们将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学会竞争,通过比赛竞争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和在运动中所采取的策略。学生还将学习到各项运动所包含的习俗和礼仪。通过这些运动经历的真实体验,让他们有更多的兴趣参与到运动中来,使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生理上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充分的参与特定的运动去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学生通过参与运动,掌握利用运动促进健康的相关原则。当他们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后就可以参与到竞争性比赛中,通过比赛又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当学生掌握了运动健康的基本原则和具有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后就可以根据运动能力的高低修改运动项目的规则、场地和器材,使不同水平的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参与。认知上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比赛去培养学生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包括团队的选择,竞赛日程安排、裁判、赛事管理等多方面。由于“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具有很搞的自主性,所以还可以发展他们对团队战略制定、选择和实践的能力。1992年Grant就研究认为,大多体育教师认为“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运动技能和战略规划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由于“运动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充当教练员、裁判员、和赛事与课堂、课后管理者等各种角色,所以学生在心理上和认知上都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而且,当学生变成了一个积极的运动参与者的时候,就被赋予一种责任去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并帮助别人参与到运动中来,为别人参与运动提供帮助。Hastie通过研究认为,“运动教育”模式能够给运动技能水平较差者和不经常参与运动的人提供一个更多的参与运动的环境,而且学生学习的机会、学习次数和学习质量都得到提高。这样就可以让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平等的参与到运动当中来。

1.3 “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与存在的相关问题

Hastie研究显示,相对于过去传统的模式而言,“运动教育”模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情景体验,学生更加喜欢“运动教育”模式(Hastie, 1998)。而且Hastie与 Carlson 通过研究认为,运动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这也是促使学生喜欢“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原因(Carlson and Hastie, 1997)。“运动教育”模式施行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增进友谊,Carlson和 Hastie认为,这种团队学习相对与传统的个人学习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Carlson and Hastie, 1997)。Carlson研究认为,运动技能较低的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中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运动当中,而且学生感觉在这种团队学习中更加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而Kinchin对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研究后发现,在“运动教育”模式中,高技能的学生会变得更加的宽容,并会积极的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Kinchin,2001)。当然“运动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比如,“运动教育”模式是实行“运动季”教学,而“运动季”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单元来说要求更多的教学课时。而且在团队合作中可能会出现男女不平等现象。如Hastie通过研究后发现,在团队学习中,许多女同学都感觉在竞赛中受到男同学的控制,没有获得平等的运动机会(Hastie, 1998)。所以我们在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充分的考虑到“运动教育”模式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2 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的建构

2.1 建构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2.1.1 武术传统课程教育模式的弊端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是通过一代代中国人的继承和发展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它承载着几千年来华夏文明的精髓[3]。武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术自成体系,而且不同拳种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伦理思想。对于这么庞大的武术技术体系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武术课程模式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具体表现为:第一,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单元太小,其教学往往易导致“广而不深,多而不精”的现象,学生对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学习多停留在“初步体验”的水平上。比较典型的就是套路教学,学生仅仅学习了套路的外在形态,对套路中所蕴含的攻防技击内容却很少了解,这样就造成了武术技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意蕴都很难得到传承。第二,传统的武术教育不强调团队合作,都是学生自己单独练习第三,传统武术课程模式仅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自主性不强,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各种角色体验的机会,没有真实的情景体验。第四,学生缺乏竞争意识。第五,竞赛和练习没有形成传统,不利于使学生形成武术习练的习惯。当前大多数人提到武术越来越缺少文化内涵。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或多或少与武术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关联。由此看来,武术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Siedentop“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引入将为我们武术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1.2 武术教育实行“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

“运动教育”模式采用的是“运动季”的教学单元形式,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充分的学习各武术项目的技术、文化和传统,也就是说可以让学生对所学武术内容得到系统性的掌握。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核心本质的,在攻防技击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扮演攻击方和防守方,模拟实战情景,充分体验攻守技术。而“运动教育”模式强调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更好的掌握武术中的攻防技击技术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真实的掌握武术技术及其攻防含义。此外,在“运动教育”模式的各个运动季中,学生都自主的扮演各种角色,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武术技术、武术传统、武术文化和武术竞赛等多方面的知识水平,使武术得到真正系统性的继承与发展。

2.2 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的建构路径

2.2.1 确定武术课程新的教学单元――“武术运动季”

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的建立首先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武术教学单元,把一个年度或学期的体育课程划分为若干个“运动季”。Grant认为一个运动教育模式的运动季的时间跨度不应少于20课时[2]。对于武术而言,不同拳种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技术难度各有不同,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也不同。所以武术各个运动季的时间跨度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以20次课为一个参照标,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来决定各个武术运动季的长短。同时,根据邱丕相教授主编的《中国武术教程》中对武术分类的相关论述和当前武术教育的内容,我们把“武术运动季”具体化为若干个“子季”,包括“套路运动季”、“搏斗对抗运动季”和“功法与功力季”。“套路运动季”包含了“长拳季”、“南拳季”、“太极拳季”和“传统拳季”。“搏斗对抗季”包含了“散打季”和“太极推手季”。“功法与功力季”主要是根据目前开展的几种主要功法运动确定的,具体包括“单掌断砖季”、“石锁功季”、“梅花桩功季”、“绳镖击靶季”和“其它功法季”。具体见图2。

2.2.2 划分“武术运动季”阶段

(1) 确定各“武术运动季”的具体阶段和各个阶段的基本任务。

根据运动教育模式中运动季的阶段划分,我们把武术课程中各运动季也划分为“练习阶段”、“季前阶段”,“正式阶段”、“季后阶段”。各“武术运动季”阶段划分与各阶段任务见图3所示。

结合图3我们以“长拳季”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长拳季”的“练习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并掌握长拳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教材所涉及的具体套路内容,掌握长拳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以及赛事组织与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了解长拳项目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然后,学生以自己团队为基础,自行组织练习与提高,并制定“季前阶段”,“正式阶段”、“季后阶段”中的各次比赛的战略战术。

“长拳季”的“季前阶段”:主要是以各自团队为基础,进一步的提高团队成员的长拳运动技能水平和熟悉相关知识。同时,组织各种团队间的小比赛,如团队间的对抗赛、友谊赛和交流赛等,通过这些小的比赛不断的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

“长拳季”的“正式阶段”:主要就是进行正式的所有团队和个人的比赛,学生在比赛中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拳季”的“季后阶段”:主要是进行长拳季的各个比赛的总决赛,评定所有团队和个人的成绩与名次,并进行总结与反馈,同时举办相关表彰与庆祝活动。

此外,在整个“长拳季”中的比赛其比赛形式和比赛项目都可以由学生或与教师共同确定。笔者认为,可将比赛按照竞赛内容分为基本功大赛,难度动作比赛,套路赛等多种内容的竞赛。按照学生参与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具体如图4所示

(2) 确定各“武术运动季”中各个阶段的时间跨度。

不同“武术运动季”各个阶段时间跨度是不相同的,我们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如项目技术的难易度、文化意蕴的深度等)进行科学的界定。如“搏斗对抗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复杂程度不高,其技能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实战对抗来提高,所以在“散打运动季”和“太极推手运动季”的阶段划分中可以相对的缩短“练习阶段”的时间跨度,加长“季前阶段”和“正式阶段”的时间跨度,也就是说加长了竞赛的时间段,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在竞赛对抗实战中提高技能水平。而在“套路运动季”的阶段划分中,由于有些套路技术难度较大,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去掌握,所以各种“套路运动季”的“练习阶段”应该相对的延长,“季前阶段”和“正式阶段”可以相对的缩短。具体的阶段时间划分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确定。

2.2.3 组建“武术运动季”中的学生团队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了“合作学习法”、“同伴教学法”,所以,“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区别与传统课程教育模式的一个显著性特点就是其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要建立武术运动教育模式就必须建立学生团队。具体就是:将整个年级的学生划分为若干的团队。教师确定基本的划分原则(男女比例原则、技能水平一致性原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按照老师确定的基本原则选择要加入的团队。每个学生一旦加入到某个团队,就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在整个运动季的学习、训练和竞赛中都是以这个团队为基础的,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协作管理自己的团队并完成整个运动季中所有的任务。此外,笔者认为,在整个武术运动季的某个子季结束后到下一个子季开始时,都应该重新划分团队。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得到与更多人相处、合作的机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团队合作的真实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2.4 重新定位学生与教师的地位以及角色与责任的确定

传统的武术课程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而进行的,学生在武术课堂上仅仅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运动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就是学生的“角色体验”或者说是“角色扮演”。就是在各个“武术运动季”中,学生的练习、训练和竞赛以及团队管理各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真实的充当了整个武术运动季中所涉及到的每个角色(如教练员、竞赛组织者、竞赛裁判员、记录员等)。武术运动季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与对应的任务责任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2.2.5 合理确定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学方法的权重

“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教师的“直接教授”、“合作学习”和“同伴教授”三种方法(Siedentop,1994)。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学方法也主要是以“直接教授”,“合作学习”,“同伴教授”为主。但是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武术运动季”中的权重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教学方法在各运动季中的不同阶段的权重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武术各运动季中,“练习阶段”主要是以教师的直接教授为主,以合作学习和同伴教授为辅;在“季前阶段”,“正式阶段”、“季后阶段”中以合作学习和同伴教授为主,以教师的直接教授为辅;在套路运动季中,教师直接教授的权重要高于搏斗对抗运动季中的比例,在搏斗对抗运动季中,合作学习和同伴教授的权重要高于套路运动季。所以,在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中,各种教学方法的权重要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进行确定。

3 结 论

运动教育模式自Siedentop创立以来受到了体育教育界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运动教育模式得到了成功的运用,现已是国外最为著名的体育教育模式之一。武术是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既有着丰富的技术体系也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武术教育是一个体育项目的教育,同时更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传统的武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武术系统性的传承与发展。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理论建构出的“武术课程运动教育模式”有[LL]利于学生武术技能、武术文化和武术传统等多方面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学习武术技能的同时学习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实现了武术系统性的继承。

参考文献:

[1]Ann E.Jewett,Lind L.Bain,Catherine D.Ennis.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Education [M].Wm.C.Brown Communications,Inc.1995

[2] MICHAEL.W.METZLER. Instructional Model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M]. Needham Heights: A Person Edu Company,2000:256-275

[3] 姜熙,朱东.论武术的软式化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1):49-52

[4] 邱丕相等.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 Alexander, K. and Taggart, A. (1995) Sport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Canberra:Australian Sports Commission.

[6] Bennett, G. and Hastie, P. (1997) ‘A Sport Education Model for a Collegiate Physical ActivityCours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8(1): 3944.

[7] Hastie, P. (1998) ‘Skill and Tactical Development during a Sport Education Season’, Research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9(4): 36879.

[8] Hastie, P. (1996) ‘Student Role Involvement during a Unit of Sport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6(1): 88103.

[9] Siedentop, D. (1982) ‘Movement and Sport Education: Current Reflections and Future Images’,Keynote Address, VII Commonwealth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Brisbane, Australia.

[10][ZK(#]Siedentop, D. (1994) Sport Education: 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s. 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

课程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课程;目标;任务;原则;内容

一、职业指导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与任务。

二、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内容体系

1.一年级“择业指导”内容及分析。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又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职校感到无以适从,不知如何学习,不知如何走好三年职校之路。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职业指导应从学生一进校就抓起。在构建“择业指导”课内容体系时,应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找到学生“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专业级组(部)和职业指导专职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一年级“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这样才能为今后创业、就业教育打下基础。“择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认识职业,寻找职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2.二年级“创业指导”内容及分析。“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谋取职业,谁愿创、敢创、会创,谁就有出路。然而,由于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不愿、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对今后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亲戚、学校的帮助,严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调查统计,职校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的占62.9%,不知道今后如何创业的占91%。因此,在二年级进行创业教育十分必要。重点应放在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能力的形成上。“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意义、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

3.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及分析。职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就业,这是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实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指导中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当地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等。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全体教师、家长、有关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指导[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绍奇,叶梓效.毕业生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课程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课教师素质能力

艺术课是世纪新兴的一门课程,它改变了过去以音乐、美术为主的唱歌、画画课,成为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即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综合课的相互融合。对现有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从观念到行动都要进行改革与转变,以适应新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艺术课程教师需具备以下多种能力。

一、艺术课教师要具有新艺术教育观念

教师要明确艺术课的教育教学目的,改过去“重技轻艺”的教育为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教学方法要灵活,由分科的知识技能教学,转向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一般由一科切入贯穿多个艺术学科及人文学科,鼓励学生进行感知、探究、交流、合作性地学习。教学内容要丰富,艺术老师备课时注意搜集材料,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与信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环境上说,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环境,艺术老师要善于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环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艺术老师要善于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艺术能力时,方式要科学,过去评价学生的好坏用的是比赛与选拔,今天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程度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艺术活动中得到能力的提高,都有成功感。

二、艺术课教师要具备综合的艺术教学能力

艺术课的特点就是具有融合性,作为音乐或美术教师对一科的教学较为熟悉,但同时具备四门学科(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的知识技能则会有困难。艺术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从熟悉的学科入手,上好综合性的艺术课程。比如一位舞蹈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从熟练的舞蹈知识或技能下手(切入),把音乐、美术、戏剧贯穿起来,以形成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比如一位美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从美术的角度着手(切入),把音乐、戏剧、舞蹈等连接起来,以顺利进行艺术综合课的教学。当然从哪门学科切入也并非只考虑自身的优势,有时也可从课程的需要出发,利用多人上课的形式,找出需要的艺术教师,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综合艺术课教学。

在艺术教师中,能具备全面艺术素质的人并不多,新时期的艺术课程教学给音乐或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熟知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学习、掌握多科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技术可能困难,但至少对常用的四科艺术门类的知识层面要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的艺术课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不仅要了解、掌握艺术的学科,而且对人文学科要求也很高。教师的知识面要宽,视野要开阔,对文学、地理、历史等学科要不断地学习,善于发现不同专业学科以及艺术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各学科间的连接与沟通的方法,把多领域的教学变成一个充满选择性,富有趣味、不断生成的有机整体。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或课程设计能力,学会探究性、活动性、生成性的教学,使学生愿意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艺术课教师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

(一)艺术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合作的能力

艺术课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可由一个人上课,也可由多个人上课,这就要求艺术课教师在备课及上课时,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就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要主动与人沟通,争取他人的理解与支持,以合作的形式备好课、上好课。

(二)艺术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的能力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有特殊的权利与地位。但当今的艺术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导演,同时也是演员,艺术教师要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探究、发现,以自己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去赢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三)艺术教师与社会沟通的能力

艺术课的教学,由于上课形式的转变,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艺术教师要有开放的思想,备课时就要考虑如何使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作教材,比如当地的文化遗址、博物馆,传统的戏曲文艺等,都可用作教学材料。艺术教师要学会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与人沟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顺利实施艺术教学活动。

四、艺术教师要具备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艺术能力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像种子发了芽,只要培育方法得当,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过去的音乐、美术课变成了成人式的教学活动,它扼杀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有时甚至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把艺术理解成知识与技能,使很多可能成为艺术家的人才在摇篮里就死亡了。因此,艺术教师要设计、上好每一节课,使每节课都生动有趣,让每节艺术课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激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欲望,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

(二)培养学生对艺术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力

中小学艺术课并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工作者,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其成为完美的人。因此,艺术教师对学生不能过多过高地要求表现艺术的能力,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各方面的环境及师资不允许。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艺术的观察、感知力,引导学生用美的标准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即学会欣赏美。

(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力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欣赏美的能力不是目的,最终要把对美的感知能力运用在生活中。对生活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比如有的学生在写作业时写得杂乱无章,教师改作业看也看不清,艺术教师就要提醒整齐就是美、对称美就是美的其中一个原则。由此,同学们会联想很多对称的东西,比如自己的课桌、自己的床铺等等。生活中处处有美好存在,关键是如何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教师可常指导学生创造美的生活,比如,把身边的环境卫生搞好,用废弃的物品做成艺术品来美化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要多表扬鼓励,艺术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今天创作的泥塑前卫汽车模型,也许就是若干年后的创新型汽车。艺术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能力。

五、艺术课教师要具备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如今的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现今的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的东西很多,如果作为艺术教师不能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查找、下载资料,不可想象他还能否当好艺术教师。教师备课时要能制作课件,把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多地储存起来,以备上课使用。艺术教师要熟悉录音、录像设备的使用方法,艺术课上课时也许经常用到,掌握好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每个艺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六、艺术课教师要具备科研创新能力

(一)创新上好每一节课

艺术课的教学有没有规律?有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总把备课寄托在参考书上,上课要求有一定的模式。然而现在艺术课的教学中,需要每节课都要有创新,同一节课也都有不同的上法。怎样在没有固定模式的教学中设计出最好的教案,是每位艺术教师追求的目标。备课时要尽可能多地查资料与他人一起设计多种上课的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案,因此,每次的备课、上课都是一种创新的工作。

(二)善于总结撰写论文,备存资料促进教学

艺术课的成功与失败,对于教师都是财富,教师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把较高质量的课都录成像,为以后的上课积累材料。艺术教师最怕的是闭门造车,要常听别人上课,学习别人的长处,把多个人的同一节课的不同教法作一比较,找出成功点。用写文章的方法把它写下来,也即教学论文。由于上课时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写出的经验论文对别人或自己以后的教学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中总结经验,结晶成科研论文,反过来以科研促进艺术的教学工作,是每个艺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当今,艺术教师需要多种专业素质,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必备的,新时代呼唤新的艺术教师,愿艺术教师们从艺术及人文学科方面提高自己的多方文化、艺术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当前艺术课的教学工作,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