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师鉴定意见

导师鉴定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导师鉴定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导师鉴定意见

导师鉴定意见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重在”和“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县乡村为主”的方针,遵循“重建与防灾减灾相结合、重建与改善灾区群众生活相统一、重建与当地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统一规划、科学重建。要节约土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切实把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与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其他有关支农惠农政策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全市灾区倒房重建工作有力有序进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基本要求

(一)科学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将灾后倒房重建与当地总体规划相衔接,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帮建对象意见,能进县城的进县城,能进小城镇的进小城镇,能进社区的进社区,能集中连片开发建设的集中连片开发建设,能建多层建筑的尽量建多层建筑,达到科学、安全、合理、适用、利于发展的居住目的。

(二)科学选址。要严把选址关,坚持安全至上、环境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质条件好、方便生活、有利发展的原则,避开风口、河道、行洪道、低洼地区和可能造成洪水淹没、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水库垮坝冲击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及环境条件恶劣的地段。要靠近国道、省道、县乡道路,便于资源共享,节约交通投入,促进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生产。

(三)确保质量。要严把质量关,实行质量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追究制,选择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要坚持速度快、质量高、费用低的原则,保质、保量、安全、按时完成建房任务。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竣工验收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确保使用合格材料,严格施工规模标准,建设优质工程。要实现所建房屋一户一档。施工期间,要在所建房屋显著位置悬挂《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责任牌》。竣工验收合格后,要在新建房屋设立规范、统一标识(所需费用由县级财政解决,严禁向帮建对象收取费用或扣减帮建资金)。

(四)确保进度。坚持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明确工程质量要求,明确施工进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实施倒计时督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克服一切困难,抓紧施工,确保明年汛期(2012年6月1日)前建成入住,完成帮建任务。要做好受灾群众过冬工作,保证受灾群众在入冬前有一间暖房入住,绝不允许出现灾民受冬挨饿等现象,确保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三、帮扶对象和标准

(一)帮扶对象。政府帮扶的重点是灾区无自救能力的倒房户,对低保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优抚对象和残疾人家庭等优先安排、重点帮扶。分散居住的五保户住房倒塌的,原则上不再分散建设,由各县(市、区)、各乡镇集中安排入住乡镇敬老院。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建房范围,加大帮扶力度。要在原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民政部关于倒塌居民住房的核定标准核清底数;依法按程序进一步核查确定政府帮扶对象,做到准确无误,不漏一户,确定的政府帮建对象,要及时建立台帐。

(二)建房标准。各县(市、区)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住房整体水平和灾民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帮建间数要根据帮建户的家庭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按每户1至3间主房、每间按15平方米左右的标准掌握。参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的《村镇住宅设计标准图集》,重建房屋要采用砖混结构或者砖木结构,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三)补助标准。建房资金补助要体现分级负担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认真解决建房所需资金。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支持灾区建房。各级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为平均每户不低于11000元(含中央、省和市级财政补助),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帮建对象每户不低于1000元的补助标准,先行下拨帮建资金,市级以上财政根据各地倒塌房屋所需帮建情况及财力投入情况给予补助。

倒房重建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必须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按照受灾群众自救能力不同,进行分类救助。资金分配要坚持集体研究,严格审批制度。要严格发放手续,按照《因灾倒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登记表》逐村逐户进行登记,登记表要一式两份,经帮建对象签名、盖章后,一份由乡镇政府留存,一份报县级民政部门备查。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自觉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对资金进行的跟踪检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灾后倒房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政府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当作一件大事、急事列入近期的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协调解决倒房重建工作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政府要尽快成立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倒房重建工作责任制,倒排工期,明确任务,明确责任。要按照下延一级的要求掌握倒房重建情况,县(市、区)要掌握到村,乡(镇)要掌握到户。实行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制度,形成层层有人抓、户户有人管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灾后倒房重建工作。

(二)强化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灾后倒房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民政部门负责倒房重建档案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扶贫部门负责与扶贫搬迁相关的灾后倒房重建工作;财政部门要保障倒房重建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水利部门要督促检查选址是否避开洪水威胁区等工作;规划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的规划和选址工作;住建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危房改造的规划、建设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倒房重建资金的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集中连片建房的审批和建材价格的监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用地的调整及地质条件的评估;供电和广电部门要保证用电和广播电视的畅通;工商、质检部门要加强对建材市场的管理;地震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工程场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制定灾区建房优惠政策,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为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创造宽松环境。

(三)动员多方筹资。采取“灾民自筹、政府帮扶、金融支持、社会援助、群众互助”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措所需资金,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争取资金的积极性,有效整合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利等各方面的专项资金,倾力支持倒房重建工作。要积极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金融资金扶持力度,多方支援灾后倒房重建工作。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实施灾后倒房重建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减免相关税费。市有关部门要特事特办,加快审批进度,促进倒房重建工作顺利开展。

导师鉴定意见范文第2篇

2013年2月26日,灯笼、彩旗将一师一团文化广场装点得分外喜庆。阿拉尔市金银川镇挂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至此,金银川镇成为继石河子市北泉镇,五家渠市梧桐镇、蔡家湖镇之后,兵团管辖的第四个建制镇。

当天上午,参加仪式的干部职工兴高采烈,精神振奋。许多离退休老职工也穿着一新赶到仪式现场,他们激动地说:“我们一定要来看看,见证这美好的富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近几年来,兵团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已拥有6座城市、4个建制镇、170多个团场小城镇,城镇人口达到153万人,城镇化建设呈现出整体快速推进之势。

2013年,兵团在城镇化、服务业暨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上提出,兵团各级要坚定不移、提升质量、突出民生、创新机制、提高素质,走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这为兵团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各师、团场在城镇建设过程中积极落实这一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城镇,通过培育产业激发城镇活力、支撑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切实提高城镇发展质量,走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真正给广大职工群众带来了福祉。

如今,兵团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兵团从最初的外延式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内在品质正逐年提高。

点评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实现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近年,兵团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各地呈现出高楼平地起,职工喜开颜的可喜局面。但是,要把过去的团场、连队、农工变成城市、城镇、市民,突出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城镇化,兵团还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导师鉴定意见范文第3篇

作为党的执政活动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如何始终坚定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并作为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成效的最高标准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方面加以思考:

一、应进一步明确“人才是目的”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在看来,人是世间的最高价值。尽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决定、互为条件的,然而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至高无上的目的,因而各类社会建设相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则是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的途径、条件和手段。对此,党的十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建设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人才建设而言尤为如此,在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可见,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不仅应以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为价值取向,而且应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具体而言,人才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人才的素质得以整体提升,人才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才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人才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应成为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最终目的。

二、应充分体现“人才是主体”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进程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人民群众又是由每个人构成的,人民群众作用是每个人作用合力的结果。其中,人才又是人群中的先进和精华部分,其作用更为突出。今天,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党的十报告又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首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中国革命及建设的经验总结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体是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思想。据此,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更应如此,既要把人才作为开发客体,更要把人才作为开发主体。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才在建设中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人才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在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作为主体参与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策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基本环节。另一方面,应尊重人才作为主体的需要性,并始终以这些需要为出发点把人才需要与社会需要辩证统一起来,来制定人才建设的方针、政策、制度,以及人才开发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概言之,要以广大人才的需要,作为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基本依据,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应充分体现对人才的服务性。

三、应充分体现“人才是过程”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基本要求。世界万事万物均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整个世界即为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出现。作为人才来说,更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人才成长和发展,是由人才源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高级显人才领军人才的转化过程。人才创造又是一个由上升、发展、、持续、下降的过程。这就要求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不仅为人才某阶段成长和发展服务,而且要为人才终生发展服务,这种服务应是贯穿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力求达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从而促进人才的完整人格的实现。为此,应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终生学习服务体系和社会知识和技能创新体系。不仅如此,应把握各类人才创造的期――“人才创造最佳年龄区”,引导和组织人才参与社会创造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开发人才的创造潜能,提升人才的创造力,高效地促进人才的发展。

四、应充分体现“人才作为尺度”的思想

这是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尺。既然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那么就应根据人才本身发展状况来判断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成效。而人才的发展状况如何,显然人才自身最有发言权。可见,广大人才是最基本评价主体,以人才为本是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质量和成效的最高标准。据此,要认真倾听广大人才的评价、呼声和意见,人才群体应有代表参与人才评价工作,应以人才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发展度、满意度、凝聚度为最基本依据,作为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质量和成效的最基本尺度。

导师鉴定意见范文第4篇

“导游基础知识”,特别是其中“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因为涉及面广,知识要求高,所以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分析这一门课程的定位与特点,进而探讨该课程的教法与学法,将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课程的定位由于笔者认为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命名能较好体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定位,故以下皆以“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的课程和教材。

1.“知识”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功能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知识性课程。“知识”与“技能”相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上海市考试教材称为“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相对。我们常说导游是“杂家”,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也就是说导游要广闻博识,要有丰富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博的知识,导游技能也就无从发挥,导游服务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导游”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职业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导游的课程,也就是从导游的职业特点出发,明确导游“应知”的内容,基本框定导游的知识结构。

3.“文化”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范围定位,明确这是一门文化类课程。笔者认为“导游基础知识”的定位太宽,导游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科学到军事,从游客的职业知识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天文文/沈民权地理‘鸡毛蒜皮”,几乎都要了解,都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是,作为课程,却不可能无所不包,“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不同于“鸡毛蒜皮”,突出了“天文地理”的部分,强调的是对未来导游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大多数同样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相符。

4.“基础”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基础”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强调两点,一是“入门”,定位在“入门教材”,即职业资格准入标准,也就是初级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二是“基石”,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必定是最能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而这时候的“基石”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它已经为导游员的职业成长搭建了文化知识的基本框架,起“索引”的作用,以便他们顺藤摸瓜地去学习和积累,为导游今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面广点散”四个字来概括。“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等,真正地体现出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面广”的特点同时必然带来“点散”的特点。以“中国历史”一章为例,篇幅较多的教材,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一般在1.8~3万字之间,而篇幅较少的教材,如广东、海南、江西等,就只有1~1.5万字了。其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在陕西、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市的教材中已经缩减为短短的一首《中国历史歌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只是罗列式的“选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要浓缩在l~3万字的篇幅里面,必然被压缩、抽干,呈现出来的只能是零散的、缺乏逻辑关联的“点”。其他章节也是这般情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面广点散”的特点,给教学上带来很多难题,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学生没头绪,常常记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老师也没有头绪,常常以“划书(重点)”代替授课,以“做题”应付考试,或者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代替严谨的课堂教学。

因而,我想在《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与学上,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导游的培养与成长有所裨益。

三1、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1.反对灌输,不提倡“背书”导游知识犹如浩瀚海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吸收和掌握;导游知识也是生动鲜活的,很多“知识点”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提倡让学生背书。很多学生起先都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津津乐道,可是到后来却对它望而生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太死板了12.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游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的课时量有限,导游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更少,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导游员的讲解服务必须在研究游客、了解游客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那么,在导游的教学培训中,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站在学生——未来导游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教学。

其次,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既然有“面广点散”的特点,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寻找一条“线”,从而完善“点线面”的关系。就像夏夜的满天繁星,如果我们用“线”串起,便能明确地指认这是“××星座”了,知识也就容易辨识和记忆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笔者推荐几种本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共建博客。笔者和学生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导游俱乐部”的博客,在博客成员中,又分为“普通成员”“高级成员”“管理者”等几个级别,鼓励学生发贴和晋升。其中“旅游文化”一栏,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一些知识。然而书本和网络的知识难免鱼龙混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共建博客,也建立起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显著。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游文化知识量大,学生学得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而教师设计好学案,提示学习的路径,使得学习内容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景区网站虚拟游,以及众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过教师切忌被大量影像资料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分使用影像资料,而是应该有所选择、组合与提炼。

3.热爱传统,自觉传承

导游是“文化使者”,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导游员实则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而,教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老师应当树立“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识,并且自觉践行之,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导游成长,素质优先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的不断深化,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良好的内在素养支持外在形象,导游的整体形象才能立起来。导游必须多读书,通过“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导游的内涵,修炼涵养,做好文化使者。知识是优秀导游的“源头活水”,导游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找到与游客共鸣的话题,越容易使游客作出“这个导游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评价。

2.活读书本,活用教材

导游要博览群书,更要活读书本、活用教材,千万不能迷信书本。由于受编著者水平与教材篇幅的限制,现行考试教材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局限,学生死读死记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学生既然把教材当作入门之本,不妨以此为导游知识学习的线索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顺藤摸瓜地学习。

3.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导游的学习,靠勤奋,二靠方法。

(i)列表归纳法。正是对应于导游知识的“面广点散”,所以老师们往往会建议学生用“列表法归纳法”来学习,这是非常适用于《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方法。不过笔者不是很赞成老师给学生列好表格,也不赞成学生把表格列得很大,写得密密麻麻,因为表格是为自己学习用的,表格里的知识点是学生自己提炼出来的,所以,这些知识点的归纳力求简洁精练,~目了然。

导师鉴定意见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132-02

科技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加,目前交通工具使用率已经极大的超过了道路设施发展建设,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趋势,导致交通伤亡事故频发,死亡人数急剧上升。不遵守交通法规,无证驾驶,醉酒驾车、超速行驶等人为因素也是交通事故死亡的主要原因。 所以进行交通事故中的法医学死亡损伤检验,能够对交通事故致伤的原因、性质、死亡原因提供重要的线索及依据,具有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 提供事故原因、死亡原因证据

法医在交通事故中任务要求是:(1)民警进行事故现场勘查及事故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如:从车辆上提取一些生物物证等;(2)对交通事故尸体进行解剖,查明死因;判断死亡性质;推断死亡时间;确定死亡方式;推断致伤攻击;进行个人识别。(3)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情鉴定及精神状态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从2012年至2013年两年,共受理500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受伤人员的法医鉴定看,资料显示:500件中,死亡120人,轻重伤人员380人。在死亡的120人中,其中:颅脑损伤死亡102人,占死亡人数85%;胸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损伤)死亡12人,占死亡人数10%;其他损伤造成死亡6人,占死亡人数5%。在受伤的380人轻重伤人员中,其中颅脑损伤95人,占损伤人数25%;胸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损伤)38人,占死亡人数10%;肢体损伤(四肢长骨骨折) 247人,占损伤人数65%。从受伤人员看达到伤残的人员297人,伤残人数高达78%.以上。

(一)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损伤特点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的形成尽管错综复杂,但本质仍属于钝性的机械性损伤。汽车与摩托车、电动车或固定物碰撞受到速度、碰撞形态等方式的不同,损伤部位及程度也不同。

1.头部颅脑损伤多见。摩托车不带头盔或带次品头盔,对头颅根本就没有防护作用,电动车法律没有规定要带头盔,所以头颅易受到撞击伤或摔跌伤,造成颅骨骨折,常伴有脑组织对冲伤,如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脑肿胀及脑疝形成等。这类损伤多数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改变,严重危及生命。

2.内脏损伤。驾驶员驾车时不系安全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驾乘人员被抛摔,其胸腹部与物体(方向盘)或者从高空抛落到地面时遭到严重撞击,体表损伤不明显,但可能导致内脏破裂,特别是肝脏、脾脏、肾脏这些性质较脆的器官,器管内血管较丰富,破裂后出血量较多,严重的器官摘除,或者导致大出血或器官功能急剧丧失而死亡。例如2013年4月6日,杨XX驾驶云GT48XX号车(载普X)沿建设路由西向东行驶,4时10分行驶至州四医院路段时由于操作不当,单方肇事,该车车头与道路右侧的水泥护栏发生碰撞,造成驾驶员杨XX当场死亡(驾驶员当时未系安全带)。

3.肢体骨折。车辆驾乘人员及行人,在突然发生事故,其四周没有他物保护,肢体易与其它车辆或物体相碰,造成骨折,严重的可导致功能活动障碍甚至残废。

4.碾压伤。摩托车、电动车碰撞后,驾乘人员易被摔倒在地面上或被车辆卷入轮胎下面而碾压,如:2013年4月18日,国道326线长虹桥路段死亡一人事故,张某某驾驶云GXXX二轮摩托车,沿国道326线由楷甸驶往开远方向,行至长虹桥路段,超越大型厢式货车时,操作不当导致被大型厢式货车碾压头面部、胸腹部,造成张某某当场死亡的死亡交通事故。

(二)减少交通事故伤亡发生措施

1.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交通法深入人心,让交通参与者明晓交通违法的后果、法律责任。结合当前正在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等行动,采取多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教育,号召广大交通参与者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摒弃交通陋习、抵制危险驾驶行为。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以中小学生、务工农民、企业员工为重点,宣传要进学校、进企业,加强警示教育,发放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宣传资料,剖析点评,以案释法,并组织民警深入农村、社区、单位、企业、学校,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汲取教训、引以为戒。通过各种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无证驾车、无牌上路、酒后醉酒驾驶、超速、不按规定行驶等行为就是违法的观念,自觉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2.加强巡逻查处力度,排查并整改一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都添加了汽车,导致摩托车不年审、报废期限已过仍在道路上行驶的不少,电动车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由于不要驾驶证、不用入户,用得方便,即买即骑,导致驾驶的随意性随处可见,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加强路面的巡查,让无牌、无证、报废摩托车无空子可钻,电动车随意调头、行走机动车道等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要加强“联勤”,联合一切可利用的警力上路进行查处,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把整治触角向乡村、街道延伸,使无证无牌摩托车出现一辆,打击一辆,尤其是对肇事逃逸的摩托车驾驶人从重从严处罚,真正使车辆无牌无证上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3.切实加大处罚力度,营造围堵各种违法行为的氛围,对违法行为人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交通管理部门建议政法委牵头不定时在某一阶段对醉酒驾驶进行高压整治,形成快捕快诉快判决的工作流程,以杜绝酒后、醉酒驾驶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交警部门顶住说情风,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坚决处罚,可以并处的一律一并处罚执行,该拘留的必须拘留,该扣分的扣分,该培训考试的一个不放过,以高压态势进行处罚,营造围堵各种违法行为的氛围。如此严格处罚好似带有不和谐、不以人为本的音符,但是可以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家庭的伤害,真正达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目的。

4.摩托车、电动车必须戴安全头盔,电动车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前面分析过,摩托车电动车死亡原因主要有颅脑损伤,其中大部门都是由于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引起的,或者带所谓的“安全帽”来应付交警的检查而已。建议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必须佩戴具有缓冲层的安全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