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学离子共存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排除法是一种解答选择题的技巧方法,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就可以将答案选项确定在一定范围内,对没有落在这一范围内的选项就可以直接排除,对于落在答案范围内的选项进行重点的分析。排除法适用于选择题或者选择填空题,能够快速排除错误答案,具有一票否决的意义,例如在化学选择题解题中,确定四种离子能否共存,只有判定有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就可以直接排除掉这个选项,应用排除法可以提高解题速度,比“肯定式”的解题方法要容易一些,确定选项的正确率也较高。
2.高中化学选择题的特点
首先是抽象性,高中化学选择题逐渐从直观的化学现象转向了更加理论化的公式和概念,因此其抽象性逐渐增强,我们在巩固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建立抽象化的思维模式,把化学概念和公式镶嵌到题目中,把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融入到解题思维中,从而形成逻辑性较强的题目。其次是化学选择题的复杂性,化学选择题考察内容深度逐渐加深,从最初的化学反应最终引申到原子的电子分布,其知识内容更加有深度和难度,同时选择题中涉及的方程式更多,这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记忆和理解,避免知识量过大造成记忆的混乱。最后是选择题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性较强,很多化学选择题都和现实生活中知识联系较为紧密,选择题中知识点和生活之间可以找到衔接的桥梁,有些选择题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因此,在化学选择题解答时,我们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题目中潜藏的化学机理和化学现象,把生活中的经验纳入到选择题解答中,从而扩展了解题思维,能够更好的应用“排除法”进行解题。
3.“排除法”在高中化学选择题中的应用
3.1依据化学原理排除法
根据化学原理可以对选项直接进行排除计算,在选择题解题中应用“除杂不加杂”的原则排除不相关的选项,例如,为了除去MCl2酸性液体中的Fe3+,可以在加热搅拌的添加下加入哪种试剂,经过过滤处理后再加入盐酸,这种试剂是哪一种:给出的选项分别是NH3H2O、NaOH、Na2CO3和MgCO3,根据除杂不加杂的原则,应当要避免新的杂质离子加入其中,因此可以直接排除NH3H2O的加入,同时也应当排除钠离子加入,因此通过排除法可以得出答案是MgCO3。
3.2比较排除法
比较排除法是把不同选项答案进行比较,并结合题目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答案,例如题目:过氧化氢易于分解,但是其沸点高于水,某试剂长制备了8%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打算采用蒸馏的方式将溶液的浓度浓缩为3%,下列最适应采用的方式是哪一种?给出的选项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加入生石灰常压蒸馏、加圧蒸留四个选项。对于这道题目的求解,我们应当明确其考察内容对应用几种蒸馏原理,生石灰的加入目的是吸收水分,而题目要求要降低浓度,同时过氧化氢的沸点高于水,应当把水蒸发来实现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排除加生石灰常压蒸馏的方法,其余三个选项的区别在于蒸馏的压强不同,由于过氧化氢受热后容易分解,因此蒸馏温度要控制较低,而减压蒸馏是在低温下进行浓缩,因此要选择减压蒸馏的处理方法。
3.3反例排除法
在选择题解答时,可以找到一种情况使选项不成立,就可以采用选项反例进行排除,对于化学选择题而言,命题结论为真的前提是存在的特殊情况也成立,题目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内部,通过反例可以否定题目成立的选项,在选择题目解答时,我们可以列举出成立的反例,就能够轻松排除不符合规定的选项。例如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不能存在于阴离子中;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金属原子;C原子晶体一定不含有离子键;D不可能用个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我们知道AlO2-是存在的,因此可以排除A选项,而铵盐都是离子晶体,不存在金属原子,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氢气可以还原出多种金属,因此D选项也可以排除,因此正确答案就是C选项。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选择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的方式来分析题目,针对不同的题目采用不同的排除原则,我们可以秉承化学原理排除、比较法排除、反例法排除等方法来分析题目选项,从而可以把没有落在答案范围内的选项排除,找出正确的选项。我们在平时的化学选择题解读锻炼中,要注重“排除法”解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化学知识点基础的夯实,及时总结“排除法”解题心得,从而提高技巧解题应用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作者:申翔宇 单位:长沙市周南中学
参考文献:
[1]朱文赫.“排除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33)
[2]马玉芹.高中化学选择题解答方法分析[J].现代教育,2013(04)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 教学思考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难点。人教版的教材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三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如下: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必修1教材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要求很低,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能根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化合价的升降确定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能进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就可以了。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对出现的某些反应进行分析,以巩固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知识。这样的反应有很多,必修1中有钠和水的反应,氯气和水的反应,次氯酸光照条件下的分解反应,氯气分别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反应,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浓硫酸和碳的反应,浓、稀硝酸分别和铜的反应。这些都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很好的素材。对学生来说可以分散重点、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的识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学生做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习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还有一些反应不适合分析,比如过氧化钠分别和二氧化碳、水的反应还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在应用方面还需要另外的加强学习。学生在应试时,经常会遇到如下问题: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和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这些都是学生不易得分的地方。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渗透讲解。
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氧化还原反应以另外的形式出现。在必修2中,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必须以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为基础,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之一。原电池原理是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电池的两极上进行。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原理是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电解池的两极上进行。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镀是电解原理的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是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实例。
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一般涉及到反应热的计算的习题都有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方程式的配平,还有在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是对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拓展和深入学习)。本章包括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四部分内容全部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进行学习。
在选修5中有两大类反应,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称为氧化反(有机物加氧去氢的反应)和还原反应(有机物碳氧双键加氢的反应),实质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这块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在试题中也极少出现考查这个知识点的相关题目,学生能识别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就行。
那么在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如何帮学生解决这个重难点呢?本人在进行高三复习时发现: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习题学生得分情况都不是很好。主要试题类型如下:离子共存中氧化性微粒和还原性微粒不共存的判断;给定某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可能未配平),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给定某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可能未配平),判断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无机推断题目中根据题目要求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配不平不得分);和电化学有关的习题中写出电极反应式或者计算两极上产物的质量或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根据酸碱中和滴定原理迁移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中的相关计算;某些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遇到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如下几点:不能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可根据题目信息或质量守恒确定);确定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不能将方程式配平;不能准确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确定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
针对这些困难应该如何解决呢?
根据题给信息确定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如果还有缺项的话,根据原子守恒确定所缺的微粒;确定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元素及其化合价,并据此判断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用双线桥进行分析:升――失――氧(始端对应的物质是还原剂,末端对应的物质是氧化剂),降――得――还(始端对应物质的是氧化剂,末端对应的物质是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将反应中氧化还原的部分配平;根据原子守恒将方程式配平并进行检查。
当然,学生要掌握并能正确解答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习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弱规律(即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跟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性较弱的还原产物和氧化性较弱的氧化产物),歧化(比如氯气和水的反应,氯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0价变化为反应后的-1价和+1价)归中(比如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反应,硫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2价和+4价变化为反应后的0价)规律,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其中一种性质),转化规律(相邻价态不反应,化合价变化时只靠近不交叉),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优先反应)。根据元素的金属、非金属活动性、化学反应的条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剂的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或者还原剂的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习题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逐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问题先进行分析,强化方法,强调规律。相信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将这个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化解。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
一、调查现状,分析不衔接的因素
1.与初中化学教材有关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与初中化学教师有关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初中教材变化频繁,与高中教材在知识体系与能力要求上脱节,造成高中教师未及时了解初中教材特征与学生能力水平,未能很好处理初三与高一衔接,出现高估学生能力水平,开快车,抓进度,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部分学生由于畏难情绪而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等等诸多因素影响限制了同学们的学习上的发展。
4.与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法有关
(1)大多数高中教师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初中《自然科学》教材体系的特点,不了解高一新生化学知识的真实水平。
(2)对学生能力了解不够,高中教师对升入高中的新生的学习能力估计过高,教学过程和教法不能准确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思维能力上跨度不大,记忆多于分析,宏观思维多于微观思维,直观思维多于抽象思维,而高中教师教学中往往更注重后者,使学生学习一下子很难适应。
(3)高中教师对学生能力了解不够的同时,往往忽视高一新生认知水平及心理发展的过程(即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由语言描述到综合推理、由定性到定量)。不能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和心理水平,导致教学的起点过高,人为地增加课堂教学的难度,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5.与初、高中教学的目的有关
初中化学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的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需要。
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除明确“是什么”外,还要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
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二、及时补救,抓好衔接教学
1.采用优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是衔接教学的关键
在转入新课时,教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切忌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设计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和良好的氛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暴露头脑中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知识体系,纠正片面的知识,完善不全面的知识结构,将零碎分散的知识点归纳、强化、小结,将无规律的知识变成有规律的知识,充分展现高中化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是衔接教学的关键。
2.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衔接教学的根本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可以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首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树,每节课结尾时做小结示意图,每个单元结束后做单元结构图,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来画概念图,由于概念图是学生自己思维加工的结果,往往能将人们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127-02
一、新课程以来化学试卷的试题特点
1.注重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的创新。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命题单位积极创新,全国出现了不同试卷结构以及考试方式。总体看来,主要有理科综合形式和单科考试形式。而从题型方面来看,化学试题题型主要有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非选择题。多数是填空式简答题。从对考生综合能力测试的角度来看,不定项选择题更能突出对考生化学能力的考查。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小考生的猜测误差,从而达到较好的区分度,另一方面也对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2.重考察主干和新增知识,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突出能力的考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包括两个必修的课程模块,这也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对基础性的重视。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通常会根据课程标准设置有必考内容,这些内容覆盖有基本化学概念、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学科主干知识,内容丰富,但也不回避重要的知识点(离子共存、化学用语、热化学方程式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对于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落实,并对顺利进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试卷内出现学科内综合题目是新课程下化学高考试题的另一个创新点。例如,在山东的化学高考试题中曾将化学平衡、离子方程式、溶度积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化学基础知识点综合成一道大题,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与以往相比,并没有降低对高中化学中核心知识的考查(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平衡、物质的量、电化学、离子反应、原子结构的主要性质等)。同时,化学高考试卷中的多数试题不只是对于单独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甚至于多知识点、多层面地考查,这样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于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同时也能考查考生所学化学知识的宽度、广度和考生个人的思维敏捷性。例如,福建省某一年的化学考题就以食用油抗氧化剂为试题背景综合考查考生对与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反应类型、同分异构现象、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联系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又如,海南省的化学高考试卷中出现过有关引导考生关注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尾气的治理等环境问题的试题。这些试题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科学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也突出了化学试题的教育功能,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科技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以及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在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些要求考生进行合理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的新型化学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设计、总结实验现象、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与交流等能力。除了必考部分的实验探究试题之外,在江苏省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还设置有“实验化学”选考模块,加大了对考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对教学工作和考试指导的启示和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努力用好化学教材。化学课程标准是进行化学教材编写、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工作的基础,而化学教材又是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最重要体现。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中的化学教师,就应该对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着深刻的认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从而准确把握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要求的迥异,从而充分发挥化学教材中各部分内容在具体教学中的作用,以达到科学规划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2.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化学学习能力。从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可以看到,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试题的出现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生产、生活和最新科技中的具体例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能力目标意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能力和知识同时提升的过程。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并发散思维,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广泛提出具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3.注重强化实验与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中明显加大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于化学课程中的实验与实践活动给予特别的重视。具体而言,可以给学生多提供进行自主探究化学问题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勤于动手,教师还需及时思考分析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全国不同命题省市结合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考试说明,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也要求化学教师要紧紧跟踪化学命题的趋势,分析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考生积极备战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考试。
参考文献:
[1]郑若玲.论高考的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2005,(1).
[2]陆震.中外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41.
[关键词]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高中化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究式教学,最早是由杜威提出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它的作用与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呢?下面谈谈自己实践的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真实情景中
化学趣味性在于它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其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在包含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中。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从化学在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应用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探究意识。通过每一节课。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感受到化学是鲜活的,生动有趣的。例如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节时,可先播放工人制备食盐过程的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工人们用了什么方法来提纯食盐?他们的实验步骤和程序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物质提纯的方法。
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她们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必然产生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的求知欲望,探究意识在这种欲望中自然形成。
二、创设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
课程内容问题化,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关键是真正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指某一问题学生给予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气氛,此时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转为一种探究的动力。比如,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教学时间和教学大纲等限制,在教学中先把盐类水解细分为四个小目标:1)盐类水解的含义2)盐类水解的本质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4)盐类水解的应用;四个小目标层层推进,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 情境:NaCl、NH4Cl、CH3COONa溶液是否都呈中性?
实验:用pH试纸测试NaCl、NH4Cl、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产生疑惑 释疑:a.溶液酸碱性的原因 b.此水溶液中存在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c.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
导出概念 归纳: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并与中和反应作比较
发现规律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盐都能水解?
总结:能发生水解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影响因素实验:用pH试纸测试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碱性强弱
分析:比较阴离子对应的酸酸性强弱
内因:越弱越水解
外因分析:联系影响化学平衡和水的电离的因素
应用问题:溶液配制、浓缩与蒸干、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改良土壤等
三、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发现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更是探究的动力。每一个探究过程,包含的要素不一定相同,但提出问题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并设法解决,就是一个探究的循环,就是一轮认识上的提高和能力上的增强。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励学生敢于质疑,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提问动机入手。再辅之与问题情境的营造和提问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
四、教师探究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探究课堂中要建立师生共同探究的和谐气氛。新课程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关系,而是教师诱导,师生一起完成的关系。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我在《镁铝性质实验再探》中,学生用镁、铝、稀盐酸构成原电池,发现镁铝两极上均有大量气泡,且随时间推移,镁条上气泡逐渐增多。这时我提出:为什么镁条表面仍有大量气泡呢?请充分发挥想象,探究其原因。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完全出乎我的想象,学生总结出如下原因:镁条不纯,镁和杂质在盐酸中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导致镁条上产生氢气;外电路由于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电阻过大,使电子不能顺利通过;铝电极上产生的氢气泡未能及时消失,引起铝与溶液间的电阻增大;镁铝两电极间的电位差太小;溶液温度过高;可能还与浓度有关等等。对于这些假设,我均给予了鼓励并继续设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