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艺体类院校低起点英语学习者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以激发低起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激活了学生以前学的知识和技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过程,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以真实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学会在交际中学习英语。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我们可以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定义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任务型课堂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是否正确,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 这个目标的设定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该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教学思想,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又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应该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特别是艺体院校中,最能具体体现英语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有益作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等,但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来自来对语言习得的研究。研究者根据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认为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即语言的真实使用。基于此,任务型教学法也应运而生,该方法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语言学习动机。在语言的使用方面,教师若能有效地采用各种各样的任务,学生就有机会综合地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汇,在交流中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以运用语言和完成任务为其最终目标,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逐渐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2 低起点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特点
作为艺体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往往比普通高校大学生薄弱。艺体类特色院校的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一脸茫然,毫无反应,英语学习效果很差。那些在艺体舞台上聪明伶俐的学生对英语却总是望而生畏,不想学,不愿学,甚至主动放弃。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较之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他们只能被看作是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这样的定位并不是贬低艺体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IQ智商,而只是与艺体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英语学了对智力因素(如良好的模仿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良好的逻辑能力等)有要求之外,对非智力因素(如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艺体类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和影响。
首先,艺体类大学生的性格相对来说比较外向活泼,他们既大方开朗但同时也较浮躁、情绪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外向开朗的性格促使他们更积极的配合英语教师,开开心心参加到课堂的各种任务教学活动中去,但是浮躁不安却使他们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时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好于表现自己,而不会真正在课堂任务中去思考、去有效运用自己的所学的语言知识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其次,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们在学习态度上也迥于普通大学生。这些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是由于他们学习中因多次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是多次消极情绪体验积累的结果。艺体院校的学生,由于他们都是从小开始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他们没有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散漫、无目的的。他们在表演、比赛或者是专业练习之余,如果有时间则可以安排英语的学习,如果没有时间则放弃英语学习来进行专业练习。因此从小到大的英语考试总是屡战屡败,深感积重难返,缺乏信心,形成严重的挫折心理。这样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了“学习英语即痛苦”的消极情绪反应。正是由于这种情绪上的原因,他们虽能在认识上懂得英语学习的重要,但还是不爱学、不愿学,甚至逃避英语学习。
最后,艺体类院校的大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几乎都是以考试为动机,以考试过关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艺体类的大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在重视自己专业的情况下,从小就放松对文化课,尤其是英语这样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课程,他们很少有时间去进行学习和练习。他们一直都认为只要能学好专业就可以在艺体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而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他们没有多大用处。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或者习惯也远远不如普通大学的学生。
3 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把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低起点的英语学生中去呢?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包含:教师设定任务并启动课堂-学生课堂自主任务学习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巩固任务教师评定。
教师设定任务并启动课堂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设计交际场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句型和语言知识,完成交际任务,从而发展交际能力。”[3]这样的课堂是完全情景化的,互动式的。但是在艺体院校,低起点的学生应该设定什么样的任务是值得艺体院校英语教师们思索的问题。
笔者因工作关系,与低起点的英语学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也深知他们的学习特征和内在需求。因此,对于艺体类学生,笔者首先提出了以下的任务设定:任务不能过大过偏,过大过偏的题目让学生无从着手,导致其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艺术院校的低起点学生其专业性决定了其知识面比较窄,因而任务应该跟他们的专业、生活、认知能力和水平相关。但是任务也不能过小,过小的题目无法让英语学习者展开思维的空间,限制了英语学习者的能力的发展,毕竟艺体学生的生理心理已经成熟,认识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对这类学生,任务最好是综合性的,应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进行讨论、探索和学习。从“国内外构建主义的教学实践看,其选择的主题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综合性的主题可以为学习者的自我构建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4]所以,任务最好是学习者比较熟悉的。任务最好有较多的辅助材料支持。在艺体院校中,我们以情景小品为例子。英语教师给出和艺体类学生专业相关的小品题目,然后请学生自编一个对话不多的小品。经过笔者课堂实验,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艺体类学生的英语基础虽然很差,但是对于自己专业的了解和表现欲望都很强,所以大家都会踊跃用有限的英语句子和表情,肢体动作等来表现自己对于英语教师任务的理解和积极完成任务的态度。"
从上述任务的设定可以得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给出较容易、较简单的任务时,英语教师们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如情景小品;而在英语教师给出较复杂、难度适中的任务时,教师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让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在各种任务完成中都有信心,从而能从任务型教学法中获得快乐和益处。
因此,新课伊始,英语教师们就应先根据艺体院校的低起点英语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任务,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及其所需准备,明确任务后,学生自学(可课前或课后)。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任务进行打好基础。在这一个总的任务目标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分步进行自学,准备交流。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受新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开始进行任务的讨论交流。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即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而且要参与到学生的任务完成中去,比如在情景小品中,英语教师如果能与学生一起表演,成为学生们的玩伴,则能使学生解除思想包袱,尽情地表现自己,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在师生同台表演后,再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一起探讨最佳的表现手法、技巧以及最得体的英语语言表述。在这个时候,整个课堂就成为自主的任务学习课堂。教师如想有效实现任务,首先要革新自己的思维,在课前、课中、课后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机会。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新课, 理解、消化、记忆、发现问题, 这有利于学生上课时有时间进行各种教学活动, 如知识点专项训练、听读练习、主题演讲、角色扮演、写作等,使语言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言语技能。在上课前二、三分钟, 英语教师在班内巡视一圈, 检查预习情况, 表扬预习好的同学, 督促不按要求做的同学, 坚持下去, 即便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
最后,英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在课后以小作文方式写下来当天任务的主题,下节上课时要求当天值日生再以其中一些任务主题开展操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学生巩固任务教师评定是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用来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课堂操作方式,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实施监控的一种手段。”[6]我国现行的外语评价方式总的来说,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考分评定学生的能力,误导学生片面认为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这种体系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学科为本位,它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检测,而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的评价。可以看出,终结性评价体制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对于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就不能以单纯的考试或者测试测评分数作为衡量他们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任务型教学方法之所以在低起点英语学习中比较有效,是因为该方法更加重视课堂教师评价,它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这就使得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英语教师不应该仅仅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更应该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英语课程评价不再只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英语教师应该着重考查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如能进行日常交流,能写出小作文,能进行简单的主题演讲,能背诵课文等)而不是考查他们在语言知识方面还存在哪些缺陷。英语教师对于低起点英语学习者的评价只有关注其已经取得的成就,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才能真正使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感觉自己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任务的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任务的圆满完成也离不开英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教师在任务实施的任何环节都应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信息提供者、思想启迪者、问题解决者、精神引领者、成绩评判者、情感沟通者等,对学生的思想、语言表达、语音语调的监控应该是及时的、中肯的。缺少教师在任务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指导,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预期的学习效果就很难实现。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在任务型教学中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社会需要的艺体人才, 因为英语教学也是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结语
【论文摘要】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艺体类院校低起点英语学习者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以激发低起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激活了学生以前学的知识和技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过程,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以真实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学会在交际中学习英语。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讨论最多的也许就是教学法了。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是能够让语言在日常生活里进行真正的运用。”[1]其核心思想是“用语言完成有意义任务的活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2]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我们可以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定义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任务型课堂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是否正确,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 这个目标的设定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该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教学思想,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又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应该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特别是艺体院校中,最能具体体现英语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有益作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等,但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来自来对语言习得的研究。研究者根据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认为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即语言的真实使用。基于此,任务型教学法也应运而生,该方法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语言学习动机。在语言的使用方面,教师若能有效地采用各种各样的任务,学生就有机会综合地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汇,在交流中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以运用语言和完成任务为其最终目标,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逐渐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2 低起点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特点
作为艺体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往往比普通高校大学生薄弱。艺体类特色院校的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一脸茫然,毫无反应,英语学习效果很差。那些在艺体舞台上聪明伶俐的学生对英语却总是望而生畏,不想学,不愿学,甚至主动放弃。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较之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他们只能被看作是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这样的定位并不是贬低艺体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IQ智商,而只是与艺体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英语学了对智力因素(如良好的模仿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良好的逻辑能力等)有要求之外,对非智力因素(如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艺体类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和影响。
首先,艺体类大学生的性格相对来说比较外向活泼,他们既大方开朗但同时也较浮躁、情绪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外向开朗的性格促使他们更积极的配合英语教师,开开心心参加到课堂的各种任务教学活动中去,但是浮躁不安却使他们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时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好于表现自己,而不会真正在课堂任务中去思考、去有效运用自己的所学的语言知识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其次,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们在学习态度上也迥于普通大学生。这些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是由于他们学习中因多次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是多次消极情绪体验积累的结果。艺体院校的学生,由于他们都是从小开始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他们没有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散漫、无目的的。他们在表演、比赛或者是专业练习之余,如果有时间则可以安排英语的学习,如果没有时间则放弃英语学习来进行专业练习。因此从小到大的英语考试总是屡战屡败,深感积重难返,缺乏信心,形成严重的挫折心理。这样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了“学习英语即痛苦”的消极情绪反应。正是由于这种情绪上的原因,他们虽能在认识上懂得英语学习的重要,但还是不爱学、不愿学,甚至逃避英语学习。
最后,艺体类院校的大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几乎都是以考试为动机,以考试过关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艺体类的大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在重视自己专业的情况下,从小就放松对文化课,尤其是英语这样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课程,他们很少有时间去进行学习和练习。他们一直都认为只要能学好专业就可以在艺体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而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他们没有多大用处。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或者习惯也远远不如普通大学的学生。
3 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把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低起点的英语学生中去呢?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包含:教师设定任务并启动课堂-学生课堂自主任务学习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巩固任务教师评定。
教师设定任务并启动课堂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设计交际场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句型和语言知识,完成交际任务,从而发展交际能力。”[3]这样的课堂是完全情景化的,互动式的。但是在艺体院校,低起点的学生应该设定什么样的任务是值得艺体院校英语教师们思索的问题。
笔者因工作关系,与低起点的英语学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也深知他们的学习特征和内在需求。因此,对于艺体类学生,笔者首先提出了以下的任务设定:任务不能过大过偏,过大过偏的题目让学生无从着手,导致其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艺术院校的低起点学生其专业性决定了其知识面比较窄,因而任务应该跟他们的专业、生活、认知能力和水平相关。但是任务也不能过小,过小的题目无法让英语学习者展开思维的空间,限制了英语学习者的能力的发展,毕竟艺体学生的生理心理已经成熟,认识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对这类学生,任务最好是综合性的,应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进行讨论、探索和学习。从“国内外构建主义的教学实践看,其选择的主题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综合性的主题可以为学习者的自我构建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4]所以,任务最好是学习者比较熟悉的。任务最好有较多的辅助材料支持。在艺体院校中,我们以情景小品为例子。英语教师给出和艺体类学生专业相关的小品题目,然后请学生自编一个对话不多的小品。经过笔者课堂实验,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艺体类学生的英语基础虽然很差,但是对于自己专业的了解和表现欲望都很强,所以大家都会踊跃用有限的英语句子和表情,肢体动作等来表现自己对于英语教师任务的理解和积极完成任务的态度。
其次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由此我们还可以知道:英语教师给出的任务还应该是难度适中的。对于艺体院校的低起点英语学习者而言,作文是令他们相当头疼的任务。谈到写作文,大部分的艺体类学生都选择了消极应付。但是作文又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对于此类学生,我们主张分阶段分难度系数给他们布置小作文。学期刚开始的前两个月,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写2-3句话,如果程度稍微高点的学生则要求5-6句话的一段小文章,而且一定用简单句子,用自己知道的熟悉的简单的常用单词,不要求文采,不要求句型的复杂多样。这样,学生即使是低起点的,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也会感觉任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类,虽然是作文的要求,要写出东西来,但是整体性要求的降低也给了学生极大的信心。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该方法后发现学生渐渐地就不排斥小作文了,而且在老师的鼓励下,也会经常写作了,乐意写作了。在学期的后两个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难度,把句子的要求从2-3,5-6句话加到7-8,9-10句话直到能写出80——120的规范性的作文。经过每学期这样循序渐进的梯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从上述任务的设定可以得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给出较容易、较简单的任务时,英语教师们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如情景小品;而在英语教师给出较复杂、难度适中的任务时,教师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让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在各种任务完成中都有信心,从而能从任务型教学法中获得快乐和益处。
因此,新课伊始,英语教师们就应先根据艺体院校的低起点英语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任务,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及其所需准备,明确任务后,学生自学(可课前或课后)。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任务进行打好基础。在这一个总的任务目标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分步进行自学,准备交流。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受新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开始进行任务的讨论交流。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即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而且要参与到学生的任务完成中去,比如在情景小品中,英语教师如果能与学生一起表演,成为学生们的玩伴,则能使学生解除思想包袱,尽情地表现自己,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在师生同台表演后,再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一起探讨最佳的表现手法、技巧以及最得体的英语语言表述。在这个时候,整个课堂就成为自主的任务学习课堂。教师如想有效实现任务,首先要革新自己的思维,在课前、课中、课后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机会。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新课, 理解、消化、记忆、发现问题, 这有利于学生上课时有时间进行各种教学活动, 如知识点专项训练、听读练习、主题演讲、角色扮演、写作等,使语言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言语技能。在上课前二、三分钟, 英语教师在班内巡视一圈, 检查预习情况, 表扬预习好的同学, 督促不按要求做的同学, 坚持下去, 即便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
最后,英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在课后以小作文方式写下来当天任务的主题,下节上课时要求当天值日生再以其中一些任务主题开展操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学生巩固任务教师评定是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用来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课堂操作方式,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实施监控的一种手段。”[6]我国现行的外语评价方式总的来说,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考分评定学生的能力,误导学生片面认为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这种体系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学科为本位,它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检测,而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的评价。可以看出,终结性评价体制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对于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就不能以单纯的考试或者测试测评分数作为衡量他们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任务型教学方法之所以在低起点英语学习中比较有效,是因为该方法更加重视课堂教师评价,它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这就使得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英语教师不应该仅仅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更应该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英语课程评价不再只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英语教师应该着重考查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如能进行日常交流,能写出小作文,能进行简单的主题演讲,能背诵课文等)而不是考查他们在语言知识方面还存在哪些缺陷。英语教师对于低起点英语学习者的评价只有关注其已经取得的成就,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才能真正使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感觉自己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任务的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任务的圆满完成也离不开英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教师在任务实施的任何环节都应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信息提供者、思想启迪者、问题解决者、精神引领者、成绩评判者、情感沟通者等,对学生的思想、语言表达、语音语调的监控应该是及时的、中肯的。缺少教师在任务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指导,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预期的学习效果就很难实现。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在任务型教学中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社会需要的艺体人才, 因为英语教学也是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结语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考试或者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果,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去发展语言能力。
对于任务型教学来说,虽无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针对艺体院校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这个特殊群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以人为本”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任务型教学可以引领教师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引导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使这一教学模式逐步规范,更富有生命力,对艺体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任庆梅,2006,《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10
[2] 束定芳,2004,《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204
[3] 束定芳,庄智象,1996,《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206
[4] 田晓燕,2006,《试论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直到思想及教学目标》外语界 增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37
一、加强宣传,达成一个共识
通过宣传、学习,使每位老师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接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意义,积极投入这项工作中。
二、领导重视,提供两种保障
1.组织保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工作,成立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教改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教务主任、各专业部主任、教研组长、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等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选拔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改项目实验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和目标。并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教改计划和各自的详细实施计划。
2.制度保障。我校将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思考和规划教学改革工作的策略、目标和措施;制订了关于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出台了《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实施意见》,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激励广大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教改项目建设工作专项经费,对评选认定的校级市级教学改革项目,给予经费支撑并给予一定奖励,并积极推广教学改革成果。
三、加强管理,实施三项举措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迈克·富兰在论及教育变革时提出:“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 很多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或者遇到问题而无法解决,这就需加强教师培训,增强其教研意识、反思意识及总结归纳意识,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为此,学校通过推行读书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及高新讲坛“四工程一讲坛”校本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与形式的培训,邀请教育学院、省市教科所、大学教授等教改专家进行讲座,转变教师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理念,增强教改意识,提高队伍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开办“高新讲坛”,校内外教科研骨干围绕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改革,展开即时、互动、有效的交流,引领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提升的内涵发展之路。
(二)加强组织协调和过程管理。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教务处成立了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督导小组,安排专人研究和规划全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和申报工作,并对各专业部、教研组给予必要的、正确的指导和督促。。协调媒体办公室在录像、录音、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方面进行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安排专人负责教学改革上网技术和课程录像及制作工作。积极协调各企业单位参与课程建设,及时提供场地和专业指导。通过汇报、访谈、听课、座谈和查阅资料等途径,对学校五个专业部实施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对专业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教改项目教学实践。在平日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将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的课程最新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之中,选取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由原来的理论教学为主,转化为技术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灵活选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角色扮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四、齐心协力,取得四项成效
1.提升了教学改革理念。在全校教师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学改革理念,强化了教学改革意识,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
2.建立了教学改革机制。制订了关于教学改革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立了教学改革的领导组织和开发团队。制订了教学改革实验方案,开发12本校本教材,一批关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相继获奖,关于教学改革的科研课题相继申报成功并正在积极研究之中。
3.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从2008年起,我校在财会、计算机及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旅游管理等专业中选择班级、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能有序顺利进行,并取得可推广性经验。
关键词: 食用菌技术 有效教学 标准
食用菌作为一种高档蔬菜,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做健康食品。近几年来,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1][,2]。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食用菌技术指导人员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多[3],这就对高职院校《食用菌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也就是说,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才能达到毕业后顺利胜任工作岗位,满足人们对食用菌技术指导人员的需求。
一、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
课前准备包括教学组织设计、教具和任务实施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预见及解决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每一项任务的教学组织设计,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的最基本条件,进行教学组织设计时,应首先制定本任务的学习目标,然后围绕学习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及教学过程等;食用菌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是有目共睹的,任务完成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具,教具是该课程有效教学的保障,比如在完成食用菌子实体组织分离这一项任务时,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食用菌新鲜子实体)和子实体组织分离所需的工具和场所;任务不同,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充分预见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任务完成的有效性。
(二)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课前准备是利用课本、网络、图书馆查找教师布置的相关内容。教师布置的相关资料查询都是下一次课完成任务相关的内容,学生完成这项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了解这些内容,课上讨论时可以取长补短。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中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任务引领教学,实现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开放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任务教学,创建良好的实践操作条件和时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及创新意识,锻炼其组织能力和实践技能。每一项教学内容的学习,都与生产实际相对接的任务载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比如:生料栽培100斤料的平菇,熟料栽培200斤料的灵芝等。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食用菌技术》课程教学中重视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根据不同任务,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任务驱动和分组教学是主要方法,贯穿教学始终,辅以示范、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法,比如在进行菌种转管任务时,可以辅以示范教学法;在整个制种任务完成后,为使学生头脑中对食用菌制种过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以菇农和制种人员的角色互设问题,进行解答;完成栽培任务时,教师可以辅以案例教学方法,这样与生产更加接近。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使所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认识,为其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有效性。
(三)严把学生工作任务书质量关。
学生在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时,都要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书,学生用工作任务书包括查找的相关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实施、结果记录与分析四方面内容,查找的相关资料为课前学生准备内容,在课中主要是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学生在接受工作任务后,会根据老师资讯的内容,制订本组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写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用具和材料、小组成员分工和工作内容,写好后交给老师审核。由各小组制订的工作计划,可以看出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合理与否,材料用具全面与否,体现学生对完成该任务的整体思路。教师审核各组的工作计划是有效教学的一项主要措施,不合适的地方让各组拿回去修改,直到教师认可后各组才可实施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求各组同学认真记录实施时间及过程,最后对任务完成结果进行记录,并对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上交任务书后教师对其实施时间及过程、结果记录与分析详细批阅,综合评定各组任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
(四)考核经常化、过程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使学生练就过硬的技术,将来胜任“食用菌技术指导员”工作,在每一项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对其实施情况及最终产品进行考核,如子实体组织分离、菌种转管任务的实施根据学生菌种管的污染率进行考核;食用菌栽培管理是一项细心、耐心且琐碎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进行分组承包教学,记录管理过程,教师根据记录和产品进行考核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始终保持严谨、饱满的学习热情,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职业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后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和提升
(一)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探究热情。
食用菌生产的特殊性使得任务的完成只利用课上时间是不够的,比如完成某种食用菌的栽培任务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在课上完成的只是栽培任务的栽培袋的制作及满袋后栽培袋的入棚,菌丝生长期间及出菇期的日常管理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往往刚开始热情高涨,时间长了就懈怠了。为了使学生能够保持高涨的学习探究热情,我要求各组记录每天参与管理的人员、时间和项目,即在培养室或菇棚每组放置一个记录本,记录每天哪些同学在哪个时间段来了,进行了哪些管理项目,我不定期抽查,不定期考核;从栽培到管理一直分组进行,实行承包责任制,小组之间互相比赛;使学生的产品与效益挂钩,自己栽培的产品自己销售。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每天都要出现在管理场地。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尝试自己设计试验,教师对其试验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数据的调查、整理、分析,写成论文,提高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
(三)暑假、寒假齐上阵,消化所学技术。
食用菌技术课程在我院分两学期授课,春季学习制种技术和高温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秋季学习低温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技术更加熟悉,暑假、寒假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对自己家乡食用菌制种和栽培现状进行调查,有条件的可以参与到当地食用菌生产中,更好地消化所学技术。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菇农会提出生产上的一些难题寻求答案,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菇农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有困难的,这样就促使他们更多地与教师联系,寻求答案,从而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食用菌技术课程要与工作岗位、市场需求相接轨,充分把握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各个环节有效教学的标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有效性,使学生将来可顺利从事食用菌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及应用等工作;也可自主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时期 本科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Take Shenzh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UAN Keming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Abstract Deepen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raised outline action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imed at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ake Shenzhen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new era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reform ideas and propose specific action plans.
Key words new era;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大学本科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最紧迫最核心的主要任务。现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问题,把握好这一作为高校的主要生命线,是各高校迈向现代化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关乎着学校的生存、发展。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教学质量的好与否,关系着深圳大学各项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深圳大学自创办以来,一直苦寻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深圳大学在国际、国内兄弟院校间的影响。通过多年的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深圳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社会影响度不断攀升。但作为地方性大学,与一流大学相比,特别是与社会的期待相比,深圳大学本科教学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在学科建设上有诸多方面待改革和探索,如: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待加强;本科教育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在当前深圳大学本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原因有教育体制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对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问题。
深圳大学对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改革思想进一步的梳理,确定学校办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深刻分析本科教学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深圳大学总体发展战略,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机遇,全面实施“深圳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行动计划”。
1 近年深圳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深圳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使命,以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为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进一步提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育教学改革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打造拔尖创新人才
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条条框框和体制,进一步探索科学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本科招生的三元结构,学校和各教学单位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截至目前,已组建高性能计算机特色班、数理金融班、国际投资接轨班、国学精英班、管理科学全英班等8个创新班。在推进现有创新班内涵建设的同时,学校将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扩大规模,3年内重点建设五种类型共40个创新班,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五类创新班包括:以“本-硕-博”连读培养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学术研究创新班”、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基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技术应用实验班”、以跨学科跨专业方式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复合人才培养班”、以全英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国际合作接轨班”、以创业课程与创业实战相融合模式培养创业领军人才的“创业精英培育班”。
各类创新班充分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个性化教学组织、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开放灵活的管理制度,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特点,个性定制培养方案、精心设置课程体系、科学制定评价要素,实行学术导师制、小班授课制、小组研讨制、研究性教学与学习制、学习过程管理制。
1.2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建“创新创业实践与学生发展”课程模块,形成一套创新与创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系统完善又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理念先进、教学相长的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实施《本科生创新学分奖励办法》。
(1)课内“创新研究短课”与课外“聚徒教学”相结合推进创新教育。“创新研究短课”设置科研项目短课、专题研讨短课、专技实践短课和学院特色短课四类,实施学期课内短课制,要求以学术研究性、探索性和实践性为开课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实践能力为目的,采取课内集中授课、集中研讨或集中训练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带入课堂、组织学生围绕学术主题进行研讨探索和方法训练、或开展专用技能集中训练和培训等。每年开设100门“创新研究短课”。
“聚徒教学”为课外实施的以研究性、实践性教学为基础和特征的教学活动。“聚徒教学”拟实施“导师书院制”,3年内聘请100位聚徒导师围绕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建立100个“导师书院”。通过“师传徒”、“老带新”的形式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工作室,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通过一大批课内“创新研究短课”和课外“聚徒教学”的实施,营造浓郁的创新教育氛围,使学生创新行为蔚然成风,创新成果脱颖而出。
(2)从意识、品质、知识、技能与实战五个方面构建“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四年一贯制的创业教育与训练。对现有创业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梳理整合,改变非计划性、非系统性、孤立零星开设课程的状态,构建四年一贯制“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①低年级开设“创业兴趣引导课”,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学生创业意识;②中低年级开设“创业通识课”,讲授创业所需财税、金融、法规、企业管理和创业项目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品质;③高年级开设“创业专长课”,讲授各专业领域创业所需的产业模式、业态特征、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等行业知识,增长学生创业知识;④广泛开展创业素养和技能训练,如: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以项目、竞赛与活动为载体针对性地加强创业素养和技能训练;⑤组织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战。
1.3 实施“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实践平台
(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树立实践育人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加大课内外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以案例、项目、讨论、实践报告和团队作业等形式强化课堂内实践教学。(2)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优势,广泛开展特色基地建设。不断探索校企协同、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优势,依托产业集群协同,开展特色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施展的平台。3年内新增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10个,校外实习基地100个。(3)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学校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鼓励和资助学生尽早参与学科实践和科学研究;学院加强专业实践和岗位实践,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参加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和学科技能竞赛,以教育部、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省部级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为牵引,实施一院一赛制;研究改革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探索工程实践、企业顶岗、应用产品、调研报告、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毕业综合训练。
1.4 实施“国际交流拓展工程”,探索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
(1)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全面拓展全英课程资源,积极联系和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提高学位留学生比例和留学教育质量。(2)积极推进联合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院级“2+2”(混合班)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研究制定学费、招生、课程和管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倡导中外学生相互融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联合办学项目前两年实施中外学生混合教学。(3)开拓本科生出国(境)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对外交流与学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包括:短期会议、研讨、暑期学校等;积极拓展交换生项目,稳妥实施学分转换,让更多本科生有机会到国外大学学习深造,开阔视野。(4)鼓励教师出国交流学习,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分专题选送骨干教师赴国外开展教学交流培训,掌握国外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掌握本学科领域学术新进展,全方位提升师资水平。
1.5 实施“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优化课程教学资源
(1)建设一批高水平在线开放课程(MOOC课程)。结合国家级、省级与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以通识教育类课程为重点,遴选并建设一批高水平MOOC课程,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开展“翻转式”课程教学改革,推行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以深圳大学为首的地方高校MOOC课程联盟,探索MOOC课程共享机制,开展高校间在校生跨校选课、学分认定等工作,实现更大范围的优质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2)实施“双百”品牌课程建设。3年内遴选和建设百门“通识教育品牌课程”和百门“专业教育品牌课程”(简称“双百品牌课程”)。“品牌”课程体现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双百品牌课程”将成为深圳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标杆性课程,在其示范、辐射和引领下,带动学校本科课程建设。
1.6 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1)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校院两级质量报告制度,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内部评价和保障体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学校对各学院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推进实施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制度,促进专业和课程统筹调整,优胜劣汰。加强教学过程评价,继续实施教学检查、三级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完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2)充分发挥本科教学督导团的监督、指导与评估功能,有力促进教风建设。加强督导团听课、常规教学检查和评优工作,实施督察建议和回复制度。(3)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举办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培训或讲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教学工作坊、教学午餐会、专题研讨会、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教学法与教学实践的交流研讨;持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改革专题研究项目立项。(4)全面实施《深圳大学本科课程考核规定》。改革课程考试和考核办法,继续推行过程性考核制和附加题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形成性评价,规范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提高课程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加强学业过程管理。严格实施学生学业预警、退学机制,调整选修学分上限,推进学分制收费,改进学风。
1.7 实施“本科教学奖励工程”,激励教师教学投入
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教学奖励体系,形成《本科教学教师奖励办法》,实现教学评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发挥教学奖励的评价、导向和激励作用。学校扩大奖励范围、增加奖励项目、提高奖励标准,奖励在本科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本科教学奖励工程”设立综合奖、突出贡献奖和专项奖三大类:(1)综合奖。包括校长教学奖、腾讯良师奖、腾讯教学管理团队奖和教学成果奖。综合奖由学校组织评定,教学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其他奖项为每年度评选。(2)突出贡献奖。对取得各类国家级教学荣誉的教师授予“本科教学突出贡献奖”称号,并予以奖励。(3)单项奖。为本科教学各个环节设立三大类共十六个单项奖。包括学年优秀课程奖(最佳课程、最佳创新短课、最佳全英课程、最佳过程性考核课程、最佳课件、最佳案例教学、最佳PBL课程);学年优秀教师奖(最佳课堂教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最佳“聚徒名师”、最佳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最佳学术及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最佳实习实践与实验指导教师);学年优秀教研成果奖(最佳教研成果、最佳教研论文、最佳教学改革推广)。单项奖由学院评定,每学年度评选。
2 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培养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使命。深圳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牢牢围绕着这个命展开的。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培养视野宽广、意识领先、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把深圳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