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教学评价首先要符合教育评价的一般规律,同时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一、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效果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应包括对其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等各方面做出的全面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自评。通过自评发现自身的问题,找出差距,有利于自我成长,促进个人教学工作的改革和提高。第二,他评。可以包括学校评定、同行评定、学生评定、家长评定等环节。他评应杜绝各种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还要做好被评教师的心理调控工作,防止抗拒、迎合、敏感等心理偏差的产生,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防止其他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干扰。
二、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语文积累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不能用难题、偏题和烦琐机械的题目无意义地反复考学生,应采用多种测验评价方法,如单字测验、注音测验、阅读测验、词语解释测验、听说测验、记忆测验、作文测验等单项测验,并适当与综合测验相结合。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发展趋势的评价,以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要重视教学评价情况的分析和反馈
对教学评价情况的分析和反馈应当有利于改进教学。我们可以对照自评与他评的资料,逐一分析达标程度。要综合思考,做结论时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分析,对自评内容也要重视,不能以学生成绩的“一好”代全部。要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将分项评定的结果进行合成或汇总,并对整体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描述,写出概括性的评语和意见。为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导作用,评价活动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有关方面。第一,要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评价工作的结果,为他们的教育决策提供参考。第二,在一定范围内的同行中公布评价结果和结论,让同行相互借鉴。第三,积极向被评者反馈结果。这很重要,要与被评者一起逐项分析,探讨研究,把重点放在指导今后的工作上。
一、学校、教师、家长对素质评价的认识不高
在很多地方,分数仍然是指挥棒,在人们头脑中“分数评价”形成的思维定势已根深蒂固。家长最为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关注明显不足,教师对学生成绩记录习以为常,而对其他方面的记录或描述不太适应,甚至认为是额外负担,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所以,如果评价大环境不改变,那么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方式、内容、标准不变,家长、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认识、行为均很难转变,综合素质评价出现了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二、素质评价操作难度大,增加了教师负担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既要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培训以应对新课改的要求,已经十分忙碌。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要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展、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行质性评价,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教学工作和进行评价的双重重压下而不堪重负,对学生投入的精力不足,不但会造成评价失真或不全面,而且会影响到教学工作。
三、评价效果难以保证
综合素质评价既有对学生共性的记录与评价,又有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记录与评价。而反映学生个性特点的记录与评价在个体之间难以比较,用于升学录取时的一种评价依据,评价标准难以把握。因而,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内容、标准的丰富性、项目权重分配、结果合成的复杂性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使评价的可信度和效果很难达到一个理想水平。
另外,综合素质评价是作为升学录取的依据之一,与升学挂钩,就成了高利害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几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学生和家长会非常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但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他们追求的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评价成绩。“人情”现象、“走后门”现象势必不能完全杜绝。且不说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会失真,就是教师和同学的观察及评价也会存在很大水分,以至于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评价、体育与文艺活动评价中家长、学生、教师弄虚作假,评价的可信度和效果就更不能得到保证。
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一定能全面的发展
当前,教育教学围绕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转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不取决于学生而取决于社会、教育机构、学校,是一些教育机构和学校为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向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不能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不能通过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就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改变观念,更有效地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呢?
一、正确认识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册的功能
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主要通过观察等手段搜集信息、描述学生成长,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学生自身前后差异评价,而很难进行学生之间的价值比较判断。其实这正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即它对学生的价值发现和提升的功能。
二、构建新的学校管理机制
学校作为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主体,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的管理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制度。尤其是对教师的考评制度、奖励制度应加以调整,以通过评价教师来促进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同时学生学籍管理与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应相结合。
其次,建立和完善学校评价组织,培养一支良好素质的评价队伍,一支专业的、有权威的、相对稳定的评价小组,并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从而保证学生的特长认定和升学尽量公平公正。
再者,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无论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是在具体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诚实守信都应成为首要的指标与原则。
第四,开展以对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强度和信度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制约制度和诚信制度。
三、提高教师评价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组织者、参与者、操作者,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根本保证。因此,一方面应对报告册本身进行修订,使之操作更为简捷方便;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使用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册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诚信教育;再一方面,应给予教师该项工作量的核定,充分考虑到教师在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四、在招生制度改革中合理、有效地使用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策略
1前言
过去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注重书面表述的训练,忽视了口语表达的训练。人教版教材不仅在理惫上强调要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而且在教材中的许多地方都为教师留下了口语表达训练的广阔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此加以充分的利用,多给学生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与别人交往的能力,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教育应该能够在培养小学45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从语文课堂入手。学生口语能力不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不受重视的原因。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母语这一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听和说的本质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活动信息、情绪、情感等活动,所以从小学开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口语交际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口语交际能力强弱也是衡量小学生综合素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要着眼于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语文教学中每一个口语训练都应当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它素质的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淡化了其交际性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说话、听话训练取代了说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在口语交际课上,经常出现一人讲,众人听的场面。教师关注的是说者是否说得完整、清楚;听者是否听得专心,忽视了交际双方的交流。这一做法将动态的、互动式的口语交际活动置于了一种静态的、单向式的个体性的语言实践。
(2)忽视了情景的创设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一个和小学生现实生活、认知实际相似的交际情景,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交际内容的剖析上,忽视了交际情景的创设。这一做法大大削弱了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
(3)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发现,在家里经常活蹦乱跳、能说会道的学生,到了学校之后很少说话,到了课堂上更是一言不发,这是明显的对语言接触、口语交际的恐惧心理,这也导致了他们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加大,久而久之,他们越发不愿意张口说话,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海通交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出现在考试中表现好、成绩高,但平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高的现象。
4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乐于交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并在学习上产生莫大的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从而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但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想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很多:实物演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交际的话题应来自生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积极参与,突出交际主体
在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确定交际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以及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全体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除此之外,还要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殿堂,他们总是在侃侃而谈,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口语交际教学就变成了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而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达到训练的目的。
(3)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①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在课堂合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势必作用于学生的心理。②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③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口语交际训练生动化。毕竟学生和老师一起的时间多在课堂上,受时间和空间条件制约,有时无法创设情境。但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将教师无法描述,学生没看过的东西或景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兴趣,对口语交际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化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足社会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课往往空洞、乏味,因为学生的语占积累不够丰富,语言表达、思维能力都不完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巾,无拘无束地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常小珂.小学语文El语交际教学探究.语文教育,200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教育游戏;艺术设计理论;教学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广泛普及,数字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点,多媒体交互技术迅速应用在各个领域,为制造、建筑、金融、文化、娱乐、教育等众多行业带来诸多利好。就教育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正被多媒体交互技术再次刷新,人们在关注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力图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变革,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走出来,完成更为有效的自主学习。利用交互式数字技术制作的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游戏,针对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将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以教育游戏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质量。
一、教育游戏的概念
教育游戏是严肃游戏的类型之一。严肃游戏又称应用游戏,是不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严肃游戏并非将游戏严肃化,而是将游戏的概念进行拓展。严肃游戏的涉及范围已经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行业的知识及技能的获取上。教育游戏是严肃游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特别适用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别于普通游戏以人们在娱乐中获得乐趣为主要目的,教育游戏的目的是让人们学到某种知识。目前,我国对教育游戏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描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2004年,《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出,教育游戏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培养游戏玩家的知识、技能、情感、智力、态度、价值观的计算机游戏软件。2006年,赵海兰、祝智庭在《关于教育游戏的定义与分类的探析》一文中谈到,教育游戏是带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是教育与游戏的合成物,是一套工具和方法论。2008年,恽如伟、李艺在《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一文中指出,教育游戏是由游戏设计和制作人员创作,并承载着具体教育和娱乐目的的计算机软件。以上观点的文字描述虽有不同,但三种观点有明显的趋同性,即都认为教育游戏是一种兼具游戏特征和教育功能的软件。
二、教育游戏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2004年,我国出现了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策略研究,并将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软件”。此后,教育游戏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特别是随着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用户群体激增,进一步激发了相关人员研究教育游戏和开发学生市场的热情,教育游戏呈产业化发展状态。目前我国的教育游戏分为角色扮演游戏(RPG)和Flash游戏,游戏的使用对象定位在中小学生,高等院校和成人市场还未涉及。通过对中国知网自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相关文献的分析筛选发现,教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在理工类学科鲜有涉及,人文学科涉及较多,但艺术设计学科还没有涉及。
三、教育游戏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软件,充分利用当下大学生普遍适应电脑辅助学习的特点,将电脑游戏和知识教育相结合,这不仅是一种因势利导,更可以通过教育游戏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化教育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完成学生自我能效感的建构。(一)改变教育观念当前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已经从黑板报、幻灯片进入多媒体投影时代,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但与传统教学方法并无本质差异,仍然是以课本知识的传授、考试作为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收信息,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育游戏的使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二)深化教学内容学生刚进入大学时难以快速转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习惯,进行自主学习,这使很多大学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脱离基础知识而进行综合分析类或方法性的深化教学。以中国艺术设计史课程为例,其中基础知识点很多,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教师难以在授课中深化某些问题。但若将课程大纲中的知识点作为教育游戏的内容,学生就可以不受课程进度的影响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预习、复习的效果,这让教师在授课中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能使整个课程的知识获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提高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自己的喜好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上都会有明显表现。教育游戏可以作为一个全方位的展示平台,将图片、文字、音乐有机结合,并以多种方式刺激游戏者的感官。同时,其通过交互设计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而游戏中的关卡设计更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为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增添乐趣。(四)建构自我效能感教育游戏不仅能够借助游戏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功能、完成教育的目的,而且还能借助某些游戏类型完成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和主体自我的把握与感受。其实质是个体对自身品质、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把握程度。如常见的角色扮演游戏,游戏者能够通过在游戏中所选择的身份充分积累经验和升级,以达到成长和对自身实力的认可。在此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也将相应提升,使游戏者在获得游戏刺激的同时,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并更好地运用于学习中。
四、教育游戏在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中国设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艺术设计类高校一直呈扩招状态。同时,学生的入学门槛相应降低,学生普遍出现一种转变:以前的专业化、精英式的学生被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化学生所取代,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热情有所下降。特别是学生专业素养的欠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成为很多院校的棘手问题。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作为研究艺术设计自身发生与发展,以及普遍规律的系列课程,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设计实践的完成均有指导意义。但面对繁杂且知识信息量极多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很多院校既没有足够的课时,也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能够保证课程的开设,导致学生的求知需求和实际教学间的失衡。而已经开设多门理论课程的院校,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枯燥,繁杂的知识点让学生难以得其要领,教学效果普遍不佳。将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制作为相应的教育游戏,可以有效缓解艺术设计院校在理论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改善现有教学状态将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主干知识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游戏化,既可以完成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视觉形象再现,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借助游戏场景编排及关卡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完成逻辑固化。同时,教育游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知识获取不理想的情况,使每个学生有均等的机会完成教学实践。(二)解决专业教师队伍及课时量不足的问题目前艺术设计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开设有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艺术设计概论等课程。另外一些课程,如中国艺术设计史、设计管理,在大多数设计院校中缺乏开课的经验,需要专门的教师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备课,要求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上都需要一定的积累。理论课程教育游戏的出现能够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在详尽的图文资料中获取知识,在没有专业教师讲授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并能够清楚地获悉整体的知识架构。特别是在没有课时安排的情况下,若将理论课程教育游戏进行推广,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游戏中自学,从而获取相应知识点,教师则有更多时间准备其他课程。(三)教育游戏在高校中实施的条件计算机早已成为高校的必备硬件,大多院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需求,建设了匹配的计算机机房。机房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校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要场所。各院校每年对机房及计算机都有相应投入,计算机硬件配置不断提升。艺术设计类院校更是从专业性质出发,配备了较高配置的计算机软硬件,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教育游戏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使用场所,无需进行额外投入。艺术设计类院校和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类院校,大都有能力保证在软硬件配置上满足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使用。
在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加入教育游戏的形式,是在尊重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上,满足其对艺术设计理论的知识诉求,合理调整其知识架构,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教育游戏能够有效填补院校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上的缺陷,改善教学中的疲沓现状,促进艺术设计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徐爽 王国彬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前程.浅谈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与发展应用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5).
[2]姜浩.对严肃游戏核心理论问题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教育游戏与虚拟现实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吕森林.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
[4]赵海兰,祝智庭.关于教育游戏的定义与分类的探析[A].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恽如伟,李艺.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J].远程教育,2008(5).
[6]曾明瑛.中国严肃游戏的娱乐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7]宋敏珠.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和应用方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关键词】 心理契约;管理;学生组织
一、引言
学生组织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延续和有效补充,已成为除专业教育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另一主要场所。但是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其内部组织机制,还是对于组织成员的影响都出现了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把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新思路。
二、心理契约概述
(一)心理契约概念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其含义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而且因为是动态变动的也不可能加以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预望。
(二)心理契约的特点
1.主观性。心理契约的内容是员工个体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
2.内隐性。心理契约的形成并没有进行正式的签署协定,主要是建立在领悟、意会条件下的一种期望、愿望,是一种无形的协议。
3.动态性。正式的雇佣契约一般是稳定的,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建立是不需要经过对方同意,容易发生变化,是处于一种不断变更与修订的状态。
4.双向性。一方面反映出员工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信念以及他们有资格或权利得到的东西和应该得到的东西的期望;另一方面是组织应承担的责任的信念以及对员工在忠诚与责任方面的期望。
(三)心理契约与学生组织
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组织情境中,是指学生组织和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系列彼此期望的主观信念。心理契约可以作为一种责任准绳和管理手段,在规范组织自身行为的同时还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组织目标。
三、高校学生组织的特点
(一)组织性质
关于高校学生组织的性质定位,多数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大学生自愿结合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众性组织。这些组织以服务同学为宗旨,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学习、创作、文体、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学生组织在管理上倡导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理念。虽然在具体运行和管理中套用了行政体制模式,隐然成为一种行政机构,但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是一种松散的非契约关系,组织对于成员的行政约束力较弱。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组织内的工作是无偿的,组织无法以薪酬方式(经济契约)回报组织成员,成员参与组织工作主要依赖于工作的成就感、组织归属感。因此,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松散型”管理模式。
(二)成员特征
从组织的成员结构看,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充当了活动的主力军。组织成员中普遍存在目的不明确现象,他们或是缺乏对组织宗旨的认识,或是简单盲从同学,或是因为空虚无聊而加入组织。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难以产生持久的参与活动的热情。实践证明,这部分人往往会在短期内退出组织,或是经常不参加活动,成为可有可无的闲杂人员。从组织成员的年龄结构看,基本为90后,个性化已成为组织的特点,成员自我意识较强,追求个性张扬,活动的表现上不再崇尚整齐划一,而是喜欢追求标新立异。
四、心理契约在学生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一)组织与成员的心理契约缔结过程
高校学生组织在通过自己正常的活动任务去管理成员时,不知不觉中首肯了“心理契约”,成员在以自己正常的心态去加入组织时,也是无意识地对和组织签署了“心理契约”,至此为止,组织和成员的心理契约也就缔结完成了。在此心理契约下,组织和成员之间如能密切配合,就可能达到一种互为诚信和同频共振的效果。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成员在加入组织后经常感觉实际与期望相差甚远,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心理契约产生动荡。此时,需要组织对于成员进行疏导,主要对策包括:(1)使组织“服务同学”的理念深入人心;(2)树立组织成员良好的价值观;(3)建立组织和成员之间有效的相互信任和沟通机制。心理契约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心理契约建立之后,其效能并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不断了解成员的思想状态,调整组织中的不合理因素,使得组织与成员之间缔结良好的心理契约模式。
(二)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运营理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组织文化具有无形性和软约束力,适合成员不喜欢被强迫的心理特征。组织文化具有很强的行为塑造力,能够从潜意识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特征。加强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就是建立一种适合大学生需求的积极向上、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加强成员的组织认同感、荣誉感,使命感,把完成组织任务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了解成员的需求层次
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需求理论组合,个人的需求一部分是维持需求,只会产生不满,不会产生满足,称为维持需求;另一部分是激励需求,只会产生满足,不会产生不满,称为激励需求。组织可在了解其成员的需求层次上,运用相应的管理手段来满足对应的成员需求,并促动成员以相应的工作行为作为回报。在高校组织的情境,维持需求一般包括组织的规章制度、工作条件、成员关系、成员学习生活等。从成员的心理特征看,激励需求一般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和成长等。尤其高校学生在完成统一任务时个体又渴望表现个人特点,希望在组织中被委以重任,发挥特长和才能,独立自主完成工作。据此,通过为成员指引方向并设置挑战性的工作,通过丰富工作本身的内涵,吸引工作人员,这一点对于学生组织成员非常关键,让其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其才能。
(四)建立有效的非薪酬激励方式
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实质上就是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来满足成员的需要,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成员感到自己是组织的主人,产生对组织的心理契约,与组织共建“双赢”关系。学生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只能采用非薪酬激励机制。然而,设计良好的激励方式仍可收到满意的效果,列举一些通行的做法:(1)尊重每一位组织成员;(2)相信成员的能力,让其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3)充分沟通,使成员参与组织决策,认同目标;(4)多赞美成员,赞美要真诚、具体;(5)注重公平,不暗箱操作,建立合理的规范体系。
五、总结
用心理契约管理理念加强组织凝聚力,优化成员管理的激励机制,其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是形成组织凝聚力和团队氛围的一种无形的手段。心理契约管理丰富了成员的精神体验,进而提升成员的工作成就感和满意度,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对于高校青年学生组织这类非营利群体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心理契约的概念、维度和特点[J].学术探讨.2009(12):222~222
[2]柯健.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非薪酬激励方式[J].HR论坛.2006(4):23~24
[3]聂锐.管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8:84~85,99~109
[4]吴龙.管理心理学视阈下的“80后”员工的管理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08,24(6):101~104
[5]刘西真,王相平.“心理契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2009(38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