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四年级教案

小学四年级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四年级教案

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第1篇

1.对幼小有同情爱护之情,愿意关心、爱护和帮助幼小。

2.对欺负弱小的行为感到气愤。行为:

1.见到小同学有困难,主动关心、帮助。

2.不欺负弱小,对同学中欺负弱小的行为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与下一课《同情还是取笑》为同一单元,同属于“团结友爱”的教育内容,两课有相似之处,都是教育学生对待弱者要有仁爱之心,能够尊重弱者。本课侧重教育学生如何对待弱小,不欺负小同学。下一课则侧重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取笑别人。

爱护弱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也是当今社会应提倡的美德。对于四年级学生,虽然总的讲,他们还是处于儿童期,还是被社会保护的对象,但这时他们已有了强与弱的意识。对于比他们小的同学,多数能做到关心、爱护,但是也有些同学,见到小同学有困难不能主动相助,个别同学拿小同学开玩笑或欺负小同学。因此,有必要从小对他们进行爱护弱小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心,使他们懂得应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弱者,懂得欺负弱小是不道德的行为,学会关心、爱护弱小。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同情、爱护幼小的情感,从道德认识上,提高学生爱护、帮助幼小的意识。

本课的难点在于具体的行为指导和情感培养上。教学时,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把爱护幼小落到实处。

本课导入部分设计了“说一说”栏目,通过一幅图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由此切入本课要讲的主题。这样设计,一方面可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小同学的位置上,体验小同学的困难;另一方面直接向学生提出了“如何对待幼小”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课文采用回忆的形式,通过李小玲回忆自己上一年级时受到大同学的关心、爱护的事例,告诉学生爱护幼小的道理。课文共讲了三点:(1)通过建立友谊班的事例,说明大同学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小同学;(2)通过四(1)班同学帮助一年级同学扫雪和张燕关心帮助李小玲的事例,说明小同学由于年纪小,缺乏经验和能力,需要大同学的帮助和关心,大同学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小同学的道理;(3)以张燕批评和制止欺负小同学的事例,说明欺负弱小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和制止。

教法建议

1.本课与学生的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课前,可对本班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和不太好的情况作一调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年幼时,被人关心爱护或受人欺负的感受,反思自己应怎样对待小同学。以此,激发学生对幼小的关爱之情和愿意帮助弱小的道德动机,从小培养学生爱护幼小的好品德。

3.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对一些欺负幼小的事例不宜过多渲染,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4.要注意课后的延伸教育,建议开展与低年级建立友谊班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关心爱护弱小。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 爱护幼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爱护幼小是一种美德,欺负幼小是不道德的行为。

2.知道小同学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大同学理应关心、爱护小同学。

情感:

1.对幼小有同情爱护之情,愿意关心、爱护和帮助幼小。

2.对欺负弱小的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见到小同学有困难,主动关心。帮助。

2.不欺负弱小,对同学中欺负弱小的行为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录音机、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在校园里、在马路上、在家里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了困难时,你会想到谁呢?

师:大家自然会想到一些年龄比我们大的人,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因为他们比我们经验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

2.当比我们年龄小的人遇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应该尽力去帮助,爱护幼小的同学。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师:新学期的一天,新星小学的李小玲起得特别早,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2.交流(说一说):故事中的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讨论:为什么应当爱护幼小?以什么行动关心、爱护幼小?

三、激发感情,指导行为

1.说说大哥哥、大姐姐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请你把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

2.现在,同学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也是大哥哥、大姐姐了,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待低年级的小同学呢?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出示四组辨析题)

3.比一比:小组交流、讨论。

4.小记者汇报调查结果。

5.小辉和陈刚该怎么做呢?

(听录音故事)

6.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我们在帮助小同学时一定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想点办法,而且办法还要得当。

四、总结全课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懂得了如何爱护、帮助小同学,希望同学们能付诸行动中,把爱护幼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

(板书:美德)

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第2篇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情境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

1.学习内容

小学二年级(水平一)《跳跃》。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有:知道“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做到前脚掌用力蹬地,动作连贯、协调;能积极参与,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充分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同时在锻炼身体、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4.片段介绍

组织:老师事先在地上画好两个大大的同心圆,老师站在圆心,学生成圆形站在外圆。情境设置,小游戏导入。

师问:同学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老师话音刚落,有同学一边“呱、呱”地叫着,一边在原地蹦跳,有的则手舞足蹈的一会儿跳起,一会儿四肢着地趴在地上,气氛非常活跃。

老师又问:如果遇到危险,青蛙还像你们这样跳,行吗?

这时有的学生站在原地一边摇头,一边不知所措的看着老师,有的说快跑。旁边的人马上反驳:“你是青蛙怎么跑啊!”

老师提醒,青蛙遇到危险,只有跳得又高又远来逃跑啊,只有跳到圆内才安全啊!

学生一起站在圆外,随着老师的口令,向内圆跳,再从内圆跳到外圆,如此反复,只有连得强壮、跳得远,才不怕危险。老师把学生带到事先准备好的场地,学生站成田径纵队。

5.做法

情境导入:今天天气很好,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一玩,可是河很宽,小青蛙怎么过河呢?

原来河面有很多美丽的荷叶,小青蛙借助荷叶就能跳到对岸去。老师示范小青蛙过河,从一片片荷叶上跳过起,安全到达对岸,跳得时候要注意做到双脚同时跳起来和同时轻落地的动作。就在老师示范讲解的时候,有个别男生已经抢着跳了起来,因为跳得太急,虽然跳得很好,但还是不小心掉下河,因为不想打乱课的秩序,我装着没看见。

让学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同时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掉到河里,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指导学生四人一组同时过河,边提醒,不要求太快,一定要稳,同时设疑,如果不充分跳起会怎么样?(引出双脚同时跳起,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

组织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老师请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演,进行评价。

集体练习。

三、分析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突出了一下几个特点: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通过“看、试、练、说”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第3篇

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一课组成一个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孝亲敬长的教育属热爱人民的教育范畴。本课着重向学生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

尊敬老人、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讲了千秋万代的老话题。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在今天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有些小学生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锦衣玉食生活,被百般照顾疼爱。有些孩子不孝亲,不尊老,过多地享受到老人对自己的疼爱和照顾,依赖心理较强。他们在老人面前只知索取,撒娇、任性,支使老人为自己干事情,有时还嫌老人动作迟缓。爱唠叨人,等等,给老人造成难以言说的痛苦。因此,设置此课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课文以图按辈分出示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照片来导入新课,目的是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家中的老人关心、疼爱自己的事情,并通过“说一说”,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激起敬爱老人之情。让学生带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们很亲,是自己的亲人的美好情感开始本课的学习。

课文以连环图配文的形式,讲小宝在家尊敬老人的故事。五幅图从不同的侧面讲小学生在家里应当怎样尊敬老人,每幅图说明一个要点,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导。

为了形成鲜明对比,课文在“看一看”栏目中,以四幅图出示学生对家中老人不尊敬的几种行为,启发学生心理换位,分析这样做时老人会怎样想,最后得出只有说话、做事都要替老人着想才是对的,并明确了应该怎样去做。

教法建议

1、在讲解本课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家里爷爷奶奶为自己做过什么?自己又为爷爷奶奶做过哪些事?

2、对于学生在家的具体做法,教师给予正确地指导。

3、尊敬老人的社会意义本课没有涉及,但教学中可以适当渗透。例如,老人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都做出过贡献,为养育子女和晚辈付出过许多心血,等等。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启发学生体会老人一生的辛苦,激发他们尊敬老人的情感。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爷爷奶奶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爷爷奶奶是长辈,应当敬爱他们。

情感:

爱爷爷奶奶,愿意让爷爷奶奶高兴。

行为:

对爷爷奶奶有礼貌,会问候,有好吃的先请他们吃,做让爷爷奶奶高兴的事。

教学重点:知道爷爷奶奶是长辈,应当敬爱他们。

教学难点:爱爷爷奶奶,愿意让爷爷奶奶高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展示上堂课填写的表格

填表

家庭成员名称(与你关系)

家庭成员姓名

年龄

统计数字

小结:通过刚才的数字统计,大多数同学的家庭是5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上一课我们已经说过爸爸妈妈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说一说爷爷奶奶吧!她们都为我们做过哪些事情。

一、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

1、爷爷奶奶的特点是什么?(年岁大了)

学生分组回答,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回答的问题一一记下来,然后分组讨论总结,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多少事?然后由各组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总结,汇报。

教师小结: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送我们上学,放学接我们,假日带我们出去玩等等,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些事情表演出来呢?

板书:说说爷爷奶奶

2、你听父亲讲述过爷爷奶奶的故事吗?把其中最难忘的表演出来,好不好?分组进行。

学生分角色表演:分别扮演爷爷、奶奶、自己。

找几组同学表演,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表演得最生动,最形象。

师生一起点评,为表演得好的组鼓掌。并即兴采访,爷爷奶奶为你做得这么好?那你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

二、说说怎样尊敬爷爷奶奶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回答,并把学生说出的为爷爷奶奶做过的事做成卡片,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张卡片。并与前面爷爷奶奶为我做的事的多少进行对比,看看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提示:同学们我还可以为你们多加上几条,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演示动画:《爷爷奶奶好》。下载 看看加上这几条后,一共是多少啦?

学生计算

教师提示:现在,还有没有同学知道以后还可以为爷爷奶奶做哪些事,你打算怎样做,可以补充。

学生补充。

教师把学生为爷爷奶奶做的事做成卡片,每个人发一张,并告诉学生,以后你每做一件不同的事后,都可以上面加上某年某月某日,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放假前做一次评比活动,看谁做得又多又好。

板书:怎样尊敬爷爷奶奶

三、不让爷爷奶奶伤心

播放录音故事: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是这样做的,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谁和故事里的孩子做得一样,请举一下手。

学生举手。

教师提问:请你们分别猜一猜,你这样做的时候,爷爷奶奶当时的心里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提示:同学们猜得都很对,那你今后还会不会让爷爷伤心了呢?好,现在,就请这几个同学看一下课本11页中的看一看,现在请你帮助这几个同学改正缺点。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现在,大家知道爷爷奶奶需要我们哪些帮助?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看来,现在同学们都知道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了。

板书:不让爷爷奶奶伤心

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第4篇

新乐市邯邰学区邯邰小学

王亚静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91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进位加法。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境,呈现了两种帽子、两种手套的价钱,提出了“买1顶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并解决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不同选择方式的计算过程中,学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自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情感态度:

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难点: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笔试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5+6.4=

25.4+8.4=

37.8+9.1=

2.3+1.5=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计算简单的小数加法,为学习本节课的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90页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师:买1顶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选择,然后列式计算,最后交流选择的物品和计算结果。

(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选择物品的方式,然后每组找一名学生到小黑板演示,后进行评价加分。)

学生板书竖式:

(1)12.55+5.65=18.20(元)

12.55

+5.65

18.20

(2)45.8+10.35=56.15(元)

45.8

+10.35

56.15

(3)12.55+10.35=22.90(元)

12.55

+10.35

22.90

(4)45.8+5.65=51.45(元)

45.8

+

6.65

51.45

师:请同学们讨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点?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找学生说一说。)

出示:

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点?

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计算时,满十进一。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数点对齐。

2.计算结果小数末尾0要去掉。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下面是张楠的作业,请你当老师给他检查检查。

53.3

+2.47

7.80

9.86

+

4.26

5.60

2.28

+1.74

4.02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13.6+6.4

12.5+0.72

45.8+36.37

24.39+40.78

3.

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一根长彩带,扎蛋糕盒用了

2.53米,还剩0.97米。这根彩带的长度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笔算小数计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

从低位算起;

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第5篇

敬佩学习上爱动脑筋的同学,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学习时动脑筋思考。

2.对学习中或生活中不明白的东西有好奇心,能提出问题。

3.学习时注意发现和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奋学习”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学会思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引导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在学习时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当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不可能通过一节品德课来实现,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本课的教育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些要勤于思考的意识,告诉学生学习时勤于思考的好处,使学生产生愿意思考问题的愿望,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个普遍的弱点就是依赖性比较强,这不仅表现在生活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面,有的同学习惯于家长陪读,学习时懒得思考,遇到问题总希望父母给自己解出答案,即使是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也只是满足于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做,不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勤于动脑的教育。

本课的教学要点是:知道学习时勤于动脑有助于更深入、更牢固地学好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要多动脑筋,多提问题,注意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法建议

1.由于学生年龄所限,对动脑筋的好处还不能从道理上完全搞懂,因此教学时要通过事例、故事,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对事例。故事的分析让学生提高认识。

2.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正反事例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勤于动脑的好处和学习时不动脑筋的害处。并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适当的行为指导。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课要学好勤动脑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学习勤于动脑的格言、故事。

2.知道学习动不动脑筋,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3.能举例说明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情感:

敬佩学习上爱动脑筋的同学,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学习时动脑筋思考。

2.对学习中或生活中不明白的东西有好奇心,能提出问题。

3.学习时注意发现和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学习应该动脑筋。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最近老师在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想一想吗?

2.出示:想一想,老师布置造句作业,小芳把书上的例句抄了下来,小红模仿老师的示范句式,小兰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造出句子。照这样学习下去,你认为谁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是啊!小兰能独立思考,所以她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读名言,揭示课题。

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2.读读,说说格言的含义。

师小结:思考,思考,再思考,说的就是勤动脑。爱因斯坦就是靠这个办法成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所以我们说要学好就要勤动脑。

板书:七要学好勤动脑

3.齐读课题:要学好勤动脑

三、讲故事,明白道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位从小爱动脑、“快速计算法”的发明者史丰收的故事。

1.投影一:师述故事(4~6小节)。

2.听后问:

(1)读数和写数是从前往后,而运算是从后往前,这是学习数学时,大家都知道的,但为什么史丰收要对此提出问题?

(学习时,他虽然弄清了书本中和老师讲的知识,但他更能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所以他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这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好处?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像史丰收那样,做到勤动脑,善于多想多问。

板书:多想多问最重要

师: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时,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3.投影二,师述故事(7、8、9节)。

4.提问:

(1)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答案时,他有没有放弃?

板书:遇到问题不怕难

(2)他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师小结:在学习中,不但要勤动脑,还要注重学习方法,善于用巧妙的灵活的办法解决问题。

板书:学习方法要巧妙

5.师总结:听了史丰收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学习时勤动脑有助于更深入、更牢固地学好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要多动脑筋,多提问题,注意采用好的学习方法。正因为史丰收在学习时做到了这些,所以他才能发明“快速计算法”。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能不能说出几个?

四、树榜样,加深认识。

讲讲古今中外有关勤于动脑的故事。

(例:鲁班发明锯,瓦特发明蒸汽机等。) 音频“戴震问师”下载

五、选一选,议一议,指导行为。

1.选一选:

遇到下面情况,你会选哪种做法?为什么?

做一道数学题时,你看了几遍,还是无从下笔,这时你会……

(1)请父母帮忙做,然后把答案抄上。

(2)先不做,看看同学怎么做的。

(3)请教父母,按他们的解题思路,自己独立完成。

(4)开动脑筋,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题。

(讨论、交流。)

2.议一议: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1)小雨说:“只要把课本和老师课堂上讲的记住了,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小波做完作业自己不检查,总喜欢找成绩好的同学对答案。一旦发现自己的答案和别人的不同,就赶快擦掉,把别人的按上。

(讨论、交流。)

(都不对。第一种是死记硬背的现象,即老师怎么讲,就怎么记,只求记住,不求搞懂。这样学的知识,很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二种是学习时自己不动脑筋、不独立思考,而是跟着别人跑,这样不可能真正学懂知识。)

六、树立榜样,落实行为。

1.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学习时勤 于动脑的好处。

2.请班上学习时勤于动脑的同学谈谈学习方法。

七、完“活动”栏目教学。

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学习中要学好就要做到勤动脑,养成多想多问的好习惯,这就是:(齐读课题板书)。

板书设计

七要学好勤动脑

多想多问最重要

勤学多思境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