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市场学论文

文化市场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市场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市场学论文

文化市场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选择科学性;少量性

市场营销策划学是营销与策划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专业课程,这门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面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时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如实践场所、实践条件缺乏,课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讲授该门学科时大都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容易的感悟和理解。对于如何去利用和把控好案例教学法确实值得广大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

1传统的市场营销策划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只注重理论灌输,学生领悟差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依托教材,为讲授理论而讲授理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理解时也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解中,对于市场营销策划学中很多的策略,都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可能还抱有怀疑的态度,所以效果很差。而对于像高职类的学生来说主要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灌输,对于高职类的学生来说那就很是不太实用。1.2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讲授理论时,总是老师一个在满堂式的灌输在讲台上“不亦乐乎”。把学生忽略,学生只能在学习中被动拼命的记老师的讲授笔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教师所讲的内容,长期以往在学习上就没有积极性自己也不会发现问题,而老师还认为学生学得不错。

2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策划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把理论讲授和案例教授结合使用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较多,对于接触企业的机会较少,对于在市场营销策划学中讲授的很多理论,并不能够理解,所以在讲授很多策划方法时应结合某一个案例来进行说明,让学生首先在感性上就认识到市场营销策划学。比如在讲授为什么要学习市场营销策划学时,就可以举一个某企业在通过某项促销来提升自己的销售量,为什么该企业的销售量会提升呢?那是因为该企业做了某种促销活动,而这项促销活动企业又是怎么去做的呢?通过这样的一些形式的案例讲授,那么学生就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市场营销策划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就明确了。通过案例讲授也能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学生更加容易理解。2.2案例的分享在讲授案例时,通过案例讲授完之后,让同学们来就这个案例做充分的讨论分享,在讨论分享中来提高自己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也可以知道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案例讨论中学生也可以知道案例中的企业如何去做的,为什么这么去做?如果是自己去做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法呢?例如,在讲授新产品上市策划时,讲到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新产品,采取什么渠道,什么推广方式。我们就可以借助“脑白金”的案例进行介绍,史玉柱为什么做脑白金呢?是因为史玉柱进行很多调查发现:一是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升;二是现有保健市场没有领导品牌很多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不知道要买什么。有市场需求又具备良好的外部竞争条件,所以决定推出脑白金产品。人们购买保健品的场所多为药店和超市,市场中因为没有领导品牌,所以进入市场不需要快速树立领导品牌形象,迅速占领消费者的头脑,因此高价格高促销是非常不错的市场推广手段。经过努力最终脑白金迅速在市场中树立了品牌形象,获取不错的销售业绩。通过这种方式去讲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新产品上市策划的做法了。也可以去讨论“脑白金”的市场操作手法是不是最佳。2.3设置不同案例来讲授所谓不同案例来讲授就是就某一种类似的产品,在采用不同策划时,结果产生的效果的不同,以此来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和规律性。学生通过两个正反的案例的学习,对理论理解就不再是简单化,将来在工作中就不会纯套用理论,知道面对不同具体情况来运用理论。这样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会有更深的内涵理解。那么掌握的程度也就不同。2.4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实践中教师在讲授完之后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对于在课堂中讲授的案例,学生自己可以就课堂中讲授的案例中的自己想法具体去实践一下。形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

3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策划学中应注意哪些

3.1案例的选择科学性在讲授案例时,对于要选择什么样的案例,很多老师并没有考虑太多,而应该更多的去想这个案例是否科学、是否恰当、否全面。因为如果案例选择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理论说服性的降低。那样就起了相反的作用了,学生也就对学习会失去兴趣。3.2应正确把握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关系理论是分析问题的基础,而案例恰是对理论知识的印证。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首先要立足于将理论知识的内涵讲透彻,让学生弄清楚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如何应用。在此基础上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让理论知识更有支撑,更有说服力。既一味的讲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只讲案例又会显得课堂很散乱,没有凝聚力。因此,应当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辅以恰当的案例分析,让课堂内容更充实饱满。3.3案例选择的少量性所谓案例选择的少量性就是在选案例时要尽可能的少,不要太多而应更多尽量考虑最好用一个案例说明一个知识点的所有问题。如果一节课的案例过多往往可能导致学生接受的信息太多,学生难以接受。一个案例贯穿也能说明理论的联系性,就更加有说服力。3.4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及时进行总结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讲解案例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当学生讨论的主题偏离方向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和纠正。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加以提示,启发学生的思路。在讨论或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加以总结,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肯定,同时又让案例教学的过程更加完整。

总之,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综合来应用,充分让其成为教学的好帮手。

作者:洪俊国 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耀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培训,2015,(06).

[2]陆施予,何红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运用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02).

[3]彭荣华,李志长.项目驱动教学法对高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影响及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8).

文化市场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行演唱 音乐 歌曲

一、流行演唱简介

流行演唱(又名通俗演唱)始于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后来称通俗唱法。为与国际接轨,现在又改回流行歌曲唱法,简称流行唱法。流行演唱最早起源于欧美,美洲大陆和欧洲移民带来的白人音乐,最早表现在早期的圣乐和南北战争时期的作品上。还有就是非洲的黑人音乐,以白人音乐为基础而发展成为田间劳动歌曲、宗教歌曲和民谣。19世纪后期,黑人音乐迅速发展,诞生了布鲁斯。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新奥尔良诞生了爵士乐,并且在20世纪初达到辉煌。20年代流行音乐与戏剧完美结合,产生了音乐剧。音乐剧在英、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美国音乐剧的主要元素是爵士乐、踢踏舞、喜剧性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齐格菲”类的轻歌舞剧;英国的音乐剧以轻歌剧、话剧为主,取材于莎士比亚。

流行演唱的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流行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流行唱法以青年为中心,可以说是写青年,唱青年,青年唱,青年听。古己有之的那种通俗唱法,并非我们目前所指的典型意义的通俗唱法。现代通俗唱法,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它风格样式国标化;二是它与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相结合。

二、流行演唱的教育现状

在当今年代,流行音乐已经和网络与互联网挂钩,网络是一个人们交流渐多的地方,在这儿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当然,歌曲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大唱卡拉OK的情景,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而网络音乐似乎有成为21世纪卡拉OK的趋势,无论男女老少,专业与否,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支话筒和简单的工具,连上互联网,你就可以“想唱就唱。”以前做音乐需要音乐人、经纪人、唱片公司认同,现在只要有创作、有了群众的认同,就可以走红。香港著名电影人、专栏作家张坚庭说:“网络音乐是一场音乐参与者的革命;在网络年代,谁都可以成为大师,而且不只是孤芳自赏的大师,谁都可以批判,谁都可以赞赏,某夜只要你望着天际,灵光一闪,把几粒音乐符号写下,取一支吉他填上歌词,轻轻唱出心灵之歌,第二或第三天上万的同路人就会以病毒般的态度为你讴歌唱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政治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文化上的国门大开,首先是港台通俗音乐一拥而进,迅速形成热潮。这决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在经济上的独立,而是在于流行音乐的青春活力,能展示人们如何生活的意愿。

在如今这个各类流行音乐充斥于大街小巷、电台、电视、网络的时代里,也许流行唱法这个词大家一点也不陌生了,我们可以这样肤浅地认为,流行歌手演唱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就是流行唱法。曾经有朋友在聚会的时候当面质疑过通俗歌曲有唱法吗,唱流行歌曲需要学吗?虽然从普遍意义上说,流行歌曲应该是以易于上口便于传唱为前提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当它发展到一定高度和层面的时候,大俗的东西往往会变成大雅,流行音乐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从曾经的所谓的“自然声区,不足一个八度”的演唱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随随便便抓一大把最近相当走红传唱度很高的歌手,比如周杰伦,林俊杰,陶,其实他们的歌并不是很好唱的,做一个不太适当的比较,其实在唱法上被许多人有相当程度质疑的周杰伦在《发如雪》里面高音的高度甚至比帕瓦罗蒂还要高,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和他的歌曲被大家所接受和喜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说明了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听众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水平了,所以流行歌曲有唱法,流行歌曲的演唱需要学习,如果仅仅还停留在“自然声区,不足一个八度”的层次,那么它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三、流行演唱的教育意义

在流行音乐的领域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演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要研究唱法?这是任何歌唱艺术发展的必然。它不像古典音乐、器乐和声乐泾渭分明。不论流行音乐形式怎样发展和变化,总是围绕着演唱这个中心,但在国外流行歌坛上,不论流行、爵士、摇滚和乡村等形式如何不同,歌手们的歌唱方法始终是统一的。不像中国民族唱法那么复杂:撇开风格不谈,众多的戏曲和各地的民歌在发声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光是京剧一项,老生、花旦、小生、老旦在嗓子运用上就有很多不同要求。因而通俗唱法的发声研究也就相对简易一些。

流行歌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在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作曲家和以周璇为代表的歌唱者,搭起与艺术歌曲、以及1931年“九一八”后主流的抗战音乐平行的都市音乐的流行音乐风景线。1949年后,中国的音乐史写作以革命音乐史为主,流行歌曲被斥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在大陆遭到清除。1979年之后,“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市民社会的发轫,使流行歌曲在大陆通过正当的与非正当的方式得以传播。但受多年来的思维惯性影响,一些人仍无法接受“流行歌曲”这个概念,通过种种渠道对流行歌曲、特别是港台传播而来的流行歌曲大加鞭笞。然而大陆流行歌曲的发展又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协调矛盾,就选用了“通俗歌曲”这个新名词来指称“‘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特别是1986年具有强大话语力量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设立了“通俗唱法”组,“通俗歌曲”、“通俗唱法”的叫法开始在社会广泛传播。

如今,“革命”不再是惟一的价值标准,流行歌曲的存在意义得到尊重;政治让位于审美,艺术的娱乐功能不再是羞于启齿的话题,曾被广泛批驳的《毛毛雨》、《何日君再来》也被再认识。在此情况下依旧延用“通俗歌曲”的叫法已经缺少了现实依据,用“通俗歌曲”的名号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割裂开来不仅没有必要,也嫌粗暴。用“流行歌曲”代替“通俗歌曲”,不仅象征着我们艺术观念的转变,而且体现了我们对“Pop Music”的认真和诚恳态度。事实上,很多人正在为着这个不起眼的名号之争在各自的位置上付出自己的努力。综观各种公共话语(传媒)和私人话语,“流行歌曲”的称谓代替“通俗歌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流行唱法”代替“通俗唱法”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总结

文化市场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情绪认知;酯化反应;缺水;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7202

一、问题的提出

酯化反应是中学有机化学部分的重要内容,酯化反应原理及方程式的书写是该部分内容的重难点。教学中,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酯类物质的书写上,因为酯的书写与前面知识相比更灵活,变化更多样。但是在随后的作业中,许多教师发现:在书写酯化反应时,将近一半的学生会忘记书写水。富有经验的高三教师也反映: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平时的测试中,在高考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可见,酯化反应方程式的“缺水”现象并非偶然,该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呢?

毋庸置疑,酯化反应方程式中酯类物质的书写是教学的重难点,其中生成水是顺水推舟的事。于是很多教师将“缺水”现象归因为学生书写方程式时的粗心大意,并通过反复强调与不断纠错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方法虽在短时间内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一段时间后,“缺水”现象仍会反复。对于“酯化反应过程中生成水”这一知识点,一般学生理解起来不是难事,但在书写方程式时却多次“缺水”,当他们发现反复订正和强化仍无法有效克服时,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成就感就会削弱,甚至不少学生会因此认为自己无法胜任有机化学的学习,更严重的是对有机化学问题产生畏难与抵触情绪,并逃避有机化学的学习,最终影响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

二、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分析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在表征水平上的情绪与认知在学习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少学生在从无机内容转向有机内容的学习时,仍套用无机化学学习方法,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多次的挫折体验强化了学生的不胜任感,当学生再次学习新知识时,易处于应激状态,而过度的紧张会使新知识的学习处于抑制状态,知识的建构常常变得机械与被动。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初次接触到酯化反应时,发现酯类物质相对于之前学过的有机物更为复杂,再加上大部分教师都会强调酯化反应中酯类物质的书写,这无形中对本来就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形成了威胁性刺激。学生加工该知识点时,由于畏惧,试图逃避细节加工,以减少心理上的不顺畅感,这样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对酯的学习浮于表面,无法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建构。著名心理学家马瑟韦斯发现,人们倾向于注意与自身情绪有关的信息。处于焦虑或恐惧中的人,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所害怕的消极信息上,而忽略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导致注意和加工范围变窄,从而影响了周围更广泛刺激信息的加工。学生在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时“缺水”的原因也就变得容易理解了。通过以上分析,学生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时“缺水”的现象,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学生在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时“缺水”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消极情绪。因此笔者尝试从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解决该问题。

三、聚焦学生认知心理情绪,尝试改变学生的认知心理状态

首先,在学习无机化学时,学生已经获得了通过化合价的高低来推测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方法。在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时,我们借助相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从结构特点来分析有机物的性质。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引入有机化学学习,学生就不会感到生疏,这种轻松自然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从无机化学学习过渡到有机化学学习,从无机化学学习方法向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转变。当学习到烯烃、苯等有机知识时,应强化通过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来推测有机物性质的基本方法。这为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包括酯化反应,提供了基本而又实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掌握一定方法时,有机化学学习就会变得相当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

其次,在学生开始接触酯化反应时,让学生感受酯物质也只是有机物中普通的一种,而不必过分强调酯类物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在上该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和反应条件,特别是浓硫酸的作用,恰当地引出酯化反应会生成水;当学生从实验原理分析出酯化反应的特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结构式对有机物进行分析归纳。虽然结构式比较烦琐,但其对于酯类物质的形成特点可以较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样,便可以化学反应的本质――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分析出酯化反应的实质,最终归纳出基本规律:“酸脱羟基醇脱氢。”当学生理解了该知识后,再引用学生已学的生物内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进行类比验证,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再次,在学生对酯化反应的本质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酸+醇酯+水”。为了深化该模式的本质意义,要求学生必须用虚线框勾画出酸与醇反应生成水的本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酯类物质书写的难度,另外虚线框也在提示生成物中水是不可缺少的。这样,经过多次相同类型的习题演练,就可帮助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怪圈,并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对酯化反应本质的领悟。对此,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为了防止“缺水”现象的出现,在新授课时便引导学生归纳出:“酸+醇水+酯”。这样做可让学生牢记该模式。通过公式化或程序化的做法写出水,然后学生焦虑点就聚集在酯类物质上。当学生写出酯类物质后,暂时放松的心态已不会影响水的书写了。这是某中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总结的规律,我们可根据学情进行借鉴。

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极少部分学生仍不可避免地忘记写水。对于这部分特殊的学生,我们可以借助

放松

认知心理的方式进行弥补。首先让他们进入一个安静且宽松的学习气氛中,然后引导他们想象书写酯化反应时一直都顺利地写出了水,并且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通过多次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强化学生获得写出水后的愉悦感。这种方式对于顽固地忘记写水的学生的辅助效果相当好。

最后,我们需要将学生获得的方法熟练化并深化运用。当学生对该知识已经信心十足时,我们再引导学生进行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比如,让学生尝试进行一元酸与多元醇、多元酸与一元醇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当学生成功地写出了反应式后,再抛出两元酸与两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的情况,并进行探讨,探讨结果与大家共享。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复杂酯化反应中求解水的个数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努力,顺利解决了难题,这样的结果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生成的快乐体验,且对于酯化反应形成了知识体系,各种类型酯化反应的书写自然得到了很好的掌握。

文化市场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跨文化交际,互动发展,综合社会效益

1.具有跨文化属性的旅游产业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被定义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而旅游正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首先,从世界旅游组织每年提出的旅游主题中可以看出。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理解旅游和发展旅游是被多次提及的一个主题,这些旅游主题的提出说明旅游这种交往形式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旅游和交际,尤其是和跨文化交际的密不可分是由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次,旅游者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由文化的“异”引起的游客流动是国际旅游的主流。

2.追求异质文化催生跨文化旅游

文化型动机是旅游基本动机之一,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旅游目的地的多选择性,而追求异质文化又是旅游者的终极目标。人类所注意的既是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又是自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十分感兴趣的东西。而恰是后者,构成跨文化旅游的心理动力。

跨文化旅游的大规模兴起其直接原因是文化的差异和对异质文化的好奇与了解欲望,旅游是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是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也天然地带有文化产业的色彩。因此,利用旅游产业鲜明的跨文化属性,大力发扬地域独有的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再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的繁荣,二者相互促进,有利于旅游及文化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二.在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框架中发展旅游产业

1.相辅相成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

将旅游与文化两种产业之间实行跨越。旅游行业中那些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如嵩山少林寺的禅宗大典。而文化产业中那些主要为旅游者参观、游览、鉴赏、购买等而生产产品的单位,又发挥着旅游的作用,如博物馆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旅游产业具有两种不同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另一方面,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的当今,文化产业本身也形成了本体产业(演艺业、娱乐业、音像业、电影业)、交叉产业(文物博物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和延伸产业(动漫业、网络业)。因此,应该打破原有的行业门槛,结合地方特色,将两种产业实现跨越,将旅游产业置于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框架下发展,将旅游产业整合为旅游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但可以创造地方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长期的可持续性阶段。

2.发展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议

2.1 以思想的整合为纲领

以指导思想的整合为纲领,保证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合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人本思想;三是特色原则。

2.2 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管理机制的转变,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改革不够、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因此,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引导文化、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突出管理的整合作用和衍生力量;另一方面要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3 整合产业,形成综合效益

一方面,文化和旅游打破行业界限,促使两大产业相互延伸、扩散、融合,形成互动。另一方面,整合组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由于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国际上不少大型的跨国集团都是以一业为主,辅以多种经营。只有搭建起产业集团的平台,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河南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精心策划,以龙头企业为试点,实施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扩张。将实力强大的文艺团体(如话剧团、豫剧团、民间艺术团)、武术团体、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联合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

2.4 打造品牌文化产业

品牌效应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用现代的营销手段运作文化产业。国内外成功的文化产业都很重视品牌的培养和利用,美国的迪斯尼公司就是品牌经营的成功典型。我们的舞剧《风中少林》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把“少林文化”这个河南独有的特色品牌打出去了,但在宣传营销上还应该能够做得更好,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5 要有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创意

要用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创意,加大对旅游产品的改造、包装,并大力开发适合旅游者需求的参与性、娱乐性旅游产品,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水平的策划、高质量的建设、全方位的宣传、促销,使得老景区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游客回头率大幅上升。

2.6 注重高科技作为旅游的支撑

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必然是要有高科技作为支撑,如一些景区夜景和大型歌舞表演要求声光电配套,要音乐礼花烘托,青少年喜爱的旅游是动态的、参与的、好玩的、刺激的,这就要求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因此,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要注重高科技作为旅游的支撑。另外,还可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进行多种营销创新。

文化历史游是河南旅游的一大看点,历史文化游在河南旅游中占有近80%的份额,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潜力十分巨大。凸现河南旅游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河南的文化旅游,变现文化旅游的潜在价值。

三.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价值

异质文化的吸引是旅游的动机之一,有创新性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产业,对当地旅游产业的繁荣会起到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兴盛也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林南枝,李天元.《旅游市场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3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