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课设计与制作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微课;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长期以来,面向高考的应试教育使得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体验,阅读教学缺乏具体的情境,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没有得到重视,相对薄弱。而微课则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丰富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接受更多的视觉与听觉上的刺激。微课中可以展示多样的外国文化背景,更易于呈现教学重难点及疑点,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联想发散思维,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一、微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1.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与策略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合理分析利用教材,或延伸补充课外知识,从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明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具体要求,例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侧重学生语感增强基础上的阅读策略的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形成。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几乎每一单元都是篇幅较长的阅读文章,仅仅靠文章中的一些插图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背景及主旨要义。因此,微课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了解外国的风俗人情、政治文化背景等,明白文章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文本内涵的欲望。①
(2)教师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重难点与疑点,因材施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微课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师要通览教材,深入分析文章结构,通过课前与学生的充分讨论来研究分析让学生费解的知识障碍,最终确定采取合适的微课类型,或启发,或讲授,或问答,或讨论等。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而言,英语生词与句式语法的不解仍是造成英语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微课中最好能够以生动具体方式的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句式结构,为学生扫清语言障碍,进而提高阅读效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制作或收集不同难度的微课资料,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②
(3)教师要善于及时进行微课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反馈交流,以期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调整修改微课教学的计划和内容。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或者测验、提问、问卷等不同方式来评价微课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积极与组内其他英语教师共同探讨微课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最大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 提升。
2.微课课例设计及说明
(1)文本介绍与分析
本案例选自人教课标版必修5第二单元的Reading部分Puzzles in geography。本课的话题是“英国”,主要从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讲述了联合王国的形成、发展,以及它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如果通过几个微视频展开教学,直观地向学生介绍有关英国概况的知识,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英国形成一个比较详实的认识,拓宽其知识面,深入理解和领悟英国文化习俗。
(2)微课设计及说明
①情境导入微视频
Step1:Presentation
Play a piece of famous music about Scottish bagpipe and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UK (Big Ben,London Bridge,St Paul’s Cathedral,Westminster Abbey,Buckingham Palace, Royal Observatory in Greenwich,Scottish soldier,Karl Marx) .
Step2 :Talking
Teacher asks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give some explanations and show some related pictures): How many countries does the UK consist of ? Who rules the country: the Prime Minister or the queen? What are the provinces called in England? Which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England?
Then teacher says : The UK is famous for the things mentioned above and many other things. So there are a lot more things for us to learn .
【设计说明】播放图文并茂的视频可以激发学生了解英国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拓展视野和英语课外知识的积累,也可了解学生课前掌握的程度。微视频为学生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②整体阅读理解微视频
Please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1: (Para. 1-3) What England includes; about Great Britain; the UK
Part2: (Para. 4-5)The geographic division of England into zon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Part 3:(Para. 6 )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of London
【设计说明】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通过教师提纲挈领的思路点拨,让学生学会整体阅读的方法,抓住全文的重点,加深对全文结构的理解。
③关于英国历史发展及英国文化的微视频:
The UK:consists of four countries: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The four groups of invaders: a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________.
The Romans left their________and________.
The Anglo-Saxons left their________and their________.
The Vikings influenced the________and________.
The Normans left________and________.
【设计说明】以列表的方式呈现文章的具体内容,更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
二、总结与建议
微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资源的适当运用也为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带来了别样的生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微课毕竟只是一个讲 解碎片化知识点的短暂的活动过程,并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单纯依靠课堂上微课的应用,很难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③因此,教师还需不断探讨学生在课外使用微课的有效性,以及注重教师自身对于微课实践经验的积累等。
1.力求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教师应明确微课的使用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种激励机制,而非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展示易于操作、画面精美、动静结合、有独特亮点的微课教学课件,但不提倡为搞形式花样而将微课作为课堂主体的本末倒置的课堂教学,因为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思维能力,更违背了英语阅读教学的规律。
2.探索微课在学生英语课堂外的运用,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大多数高中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往往难以面面俱到。很多学生课堂上难以消化的问题也经常搁置一旁,羞于请教老师。因此,学校应积极创设技术条件,让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困惑将课堂上的教学难点,如语法语音、句式结构等微课资源,上传至网络资源平台,供学生不断复习揣摩。同时,教师还应发挥引导监督的作用,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养成通过微课解决英语学习中疑点难点的好习惯。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3.教师要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交流经验,开发校本微课专题。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频繁,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微课制作方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同时,还可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开发适合学生学情的微课专题,例如阅读技巧微课专题(语法分析、词汇联想、篇章结构、寻找主题句、揣测主旨),文本阅读微课专题(故事类、小说类、新闻类)等等。微课专题系列的开发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要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字:微课程;微课教学;设计
基金资助:本论文受北京联合大学2016年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应用型大学工科第二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k110201611
本论文受北京联合大学2015年校级教研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性机制研究与实践-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资助,项目编号JJ2015Y043
1 引言
随着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的网络媒体为导向的“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微课程、微课、微学习、微内容等名词也应运而生。其中微课程以其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内容精悍、学习灵活等诸多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微课程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资源的创新,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教学资源,在近年来,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2 “微课程”概念及特点
微课程(Micro-teaching)这个概念最早是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的,他称微课程为“知识脉冲”,其核心是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微课程的创始人是美国青年萨尔曼・可汗,他创立了“可汗学院”能够免费提供包括数学、历史、物流、化学等多学科的高品质的教学视频,并能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学习进度跟踪、学习行为分析等学习的支持工具。比尔・盖茨高度评价可汗学院,认为“可汗模式”预见了教育的未来。我国微课程最早是201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师,他以PPT的方式将课堂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等呈现在网络中,称其为微课程。2011年,佛山市教育硕士胡铁生老师,将之前的教育资源库映像进行了整理,将其命名为微课。这些教师的成果得到了政府和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关注,微课程也随之流行起来。微课程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原有课程分解成为一系列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部分知识点可以做成相关的微课供学习者使用,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育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可以作为新一代教学课件,在微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微课程中不仅要有微课,还要有与学习单元、学生的学习活动等结合起来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微反馈、微点评等,才是一个完整微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课堂中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主要目的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微课程主要的特点有。
(1)课程短而精,内容丰富
微课是微课程的基本单元,一般一节微课会控制在十几分钟以内,并且内容都具有针对性,学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注意力进行有效学习。每个微课单元都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都是浓缩的精华部分,另外微课程中还有相应微教案、微练习、微反馈、微点评等丰富的资源可以使用,这些都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2)学习时间灵活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教学,并且教室人数也是有限制的。而微课程很灵活,因为是视频媒体,主要通过网络传播,所以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就比较随意和自由。教师录制完课程之后,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在学习人数上也没有过多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还不会耽误其他事情。
(3)课程形式多样,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视频录制方法,如利用录屏软件录制、在录课室录制、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讨论、直观演示、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等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3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微课程主要以网络为主要载体,针对于一系列和课程相关的知识单元,通过视频或文档将可信的概念重新编排形成了相应的微教学资源,它不仅包括了学习资源,还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微课程教学形式开放、内容短小精悍、结构清晰,有讨论和作业的支持,所以得到了广大认可。在微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学者首先要对课程非常了解,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安排将微课程按照知识点分成需要录制的微课单元;然后按照每个单元微课的教学主题进行分析和细化,确定需要录制的微课的类型;接着准备相关的教学文档并拍摄录制微课视频;最后对微课视频进行后期编辑与输出。另外,除了核心资源微视频之外,还需要制作其他多种资源,如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微反馈、微点评等。
微课程最重要的设计就是每个知识点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微课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微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教学方法可以分为讲授型、问答型、讨论型、演示型、启发型、练习型、实验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和合作学习型。按照视频录制方式可以分为拍摄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型、混合型等。按照传递方式可以分为讲授型、解题型、软件合成型、混合型等。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按照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微课的主要制作方式有摄像机拍摄、智能手机拍摄和录屏软件录制。制作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摄像机对学习过程进行拍摄,或用三角架将智能手机固定,对教师在白纸上的教学进行拍摄,或通过录屏软件,ppt讲稿或其他视频合成形式来制作课件。
4 结论
信息网络时代,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成效,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今后将继续研究微课程的制作,为微课程的应用带来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雯等,大数据时代MOOC环境下微课程教学研究 [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年第12期:200-201。
[2] 吕琴、王忠华,基于微博应用的微型学习资源设计与实现 [J],软件导刊,2013.7:6-8
[3] 路璐曹效英王乔峰,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分析与设计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132-134
作者简介
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薄弱,缺乏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对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基础、教学和科研三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十六个计算机能力类,三个需求类到能力类的映射。
关键词:
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模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首先需要培养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目前,河南高校教师队伍,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缺乏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针对河南省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因计算机能力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本文开展了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模型研究。首先,通过调查统计,从基础、教学和科研三方面归纳出当前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其次,针对归纳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给出满足需求所需的计算机能力类。最后,建立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制定高校教师计算机能力培训计划,提高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1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需求类
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部分。因此,我们将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概括为:基础类、教学类和科研类。每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包括若干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点。经调研、统计及分析,基础类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包括:系统安装、系统维护、安全防护和搜索引擎。教学类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包括:制作课件、制作教案、制作试卷、制作微课、统计成绩和信息系统。科研类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包括:获取文献、设计实验、论文排版和投稿系统。三个需求类如图1所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一项基本计算机技能,是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制作课件、制作教案、制作试卷、制作微课、统计成绩和使用教学信息系统是日常教学工作必须的计算机能力。获取文献、设计实验、论文排版和熟练使用投稿系统是进行科研研究的必备计算机技能。获取文献主要指利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EI全文数据库等获取所需文献的能力,设计实验主要利用Matlab、NetworkSimulator等软件完成实验设计及验证的能力。论文排版主要指利用Word、WPS、Latex等软件完成论文排版的能力。
2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类
经调研、统计及分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类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维护与优化、360安全卫士使用、360杀毒的使用、百度搜索引擎、Word软件的使用、Excel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PhotoShop软件的使用、Visio软件的使用、教学信息系统的使用、Latex软件的使用、微课制作、数据库检索、Matlab软件的使用、投稿系统的使用等十六个计算机能力类,每个计算机能力类包括的计算机能力点具体如下:(1)操作系统安装包括:磁盘分区、系统安装、驱动安装;(2)操作系统维护与优化包括:系统备份、系统恢复、系统修复、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清理、内存优化、编辑注册表、修改注册表、导入导出注册表、备份注册表、恢复注册表;(3)360安全卫士使用包括:查杀木马、清理插件、修复漏洞、电脑体检、软件管家;(4)360杀毒的使用包括:快速扫描、全盘扫描、自定义扫描、宏病毒扫描、弹窗拦截、软件净化、上网加速、垃圾清理;(5)百度搜索引擎包括:简单搜索、联合搜索、精确匹配、消除无关性、并行搜索、相关检索、百度快照、新闻搜索、音乐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百度地图、学术搜索;(6)Word软件的使用包括:文字编辑、文字排版、艺术字、图片插入、边框底纹、页面设置、表格处理、图文混排、格式编辑、页眉页脚、分页符、分节符、脚注、打印;(7)Excel软件的使用包括:单元格管理、图表、汇总统计、工作表管理、筛选、排序、公式、函数、打印;(8)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包括:文本编辑、绘图、数据图表、高级文本格式、幻灯片放映、母版设计、模板设计、配色技巧;(9)PhotoShop软件的使用:选择工具、填充色彩工具、路径工具、渲染工具、图层、图层混合模式、图像色彩调整、图像模式、图层风格、图层蒙版、通道、路径、滤镜;(10)Visio软件的使用包括:框图、流程图、网站图、网络拓扑图等;(11)教学信息系统的使用包括:教务管理系统、Sakai(赛课)网络教学平台等;(12)Latex软件的使用包括:基本排版流程、文本排版、列表环境、文档结构、表格排版、图片排版、字体设置、段落对齐、页面布局、目录格式、数学公式排版、图形绘制、演示文稿;(13)微课制作包括:Visio、草料二维码、问道网、金数据、maka、手机互动大师ih5、初页、思维导图、微弹幕、易企秀;(14)数据库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EI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等;(15)Matlab软件的使用包括:基本语法、常用函数、图形绘制、工具箱等;(16)投稿系统的使用包括:计算机工程投稿系统、通信学报投稿系统等。
3需求类到能力类的映射关系
需求类到能力类的映射关系指非计算机专业教师三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及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能力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如图2-图4所示。图2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的基础类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计算机能力点的映射。图3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的教学类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计算机能力点的映射。图4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的科研类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计算机能力点的映射。图2为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基础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有图可知,系统安装需求点需要操作系统安装和百度搜索引擎计算机能力类来支撑。系统维护需求点映射到操作系统维护和优化及百度搜索引擎两个计算机能力类。安全防护需求点映射到使用360安全卫士、使用360杀毒和百度搜索引擎三个计算机能力类。搜索引擎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一个计算机能力类。图3为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
有图可知,制作课件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使用Excel软件和使用PowerPoint软件三个计算机能力类。制作教案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使用Excel软件和使用Word软件三个能力类。制作试卷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Word软件两个计算机能力类。制作微课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微课制作两个计算机能力类。统计成绩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Excel软两个计算机能力类。信息系统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教学信息系统两个计算机能力类。图4为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科研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有图可知,获取文献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检索两个计算机能力类。设计实验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Matlab软件两个计算机能力类。论文排版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使用Word软件和使用Latex软件三个计算机能力类。投稿系统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投稿系统两个计算机能力类。需要特别指出的有两点:(2)每个计算机能力类都包括若干个计算机能力点,并没有在映射图中体现,如:百度搜索引擎能力类包括:简单搜索、联合搜索、精确匹配、消除无关性、并行搜索、相关检索、百度快照、新闻搜索、音乐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百度地图、学术搜索等能力点;(2)每个需求点都以百度搜索引擎作为一个计算机能力支撑类,由此可见,搜索引擎的使用是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一项核心计算机能力类。
4结语
本文所建立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模型是一个开放的能力模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该模型可以不断的完善和扩充。比如人员科研扩展到学生、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实验室人员等,计算机能力也不止于报告中提出的16个计算机能力类。
参考文献
[1]霍占强,米爱中.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方案研究[J].电子世界,2014(18):443-444.
[2]霍占强,耿玲玲.如何在当前阶段做好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电子制作,2014(12):113-114.
近年来,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如火如荼,为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微课作为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课程资源等的理论研究愈来愈深入,将其运用于一线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也越来越多,微课的优势和局限性也愈加明晰。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微课引入日常课堂教学,成为切??推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口。
一、微课研究现状
近年来不断开展了各种微课教学比赛,从校级到国家级,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从微课视频展示到基于微课视频的课堂演练,为微课模式研究提供了范例,为微课实践运用指引了方向,也为微课教学模式深入发展带来了动力。而微课相关话题论文研究数量在近两三年来出现大幅上涨趋势,可见关注之多。从近两三年的中国知网以微课研究为主题的论文数量(2015年为2923篇,2016年为4615篇,2017年第一个季度已逾千篇)和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不难发现,微课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口和关注热点。在经历了最初的翻转课堂,慕课等在线学习模式之后,微课的出现更接地气。它的特点是“微”――内容短小,“精”――重点突出、“活”――方式多样(制作方式,呈现方式和教与学的方式)。纵观微课研究,关于关于微课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把作为新的教学模式融入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师制作使用微课的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实践更多的体现了“教”的改变,受众学习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尤其是基于微课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并没有系统形成。而关于微课的理论研究则主要体现在宏观的微课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研究和微观的微课作为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和微课制作设计主题选择等方面的方法技巧研究。总的来看,关于微课的理论研究成果显著,比如对微课的概念界定,优劣势分析,系统发展预判等,这些无疑为后续的微课融入教学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指明方向。
二、在大学英语课堂运用微课的实践及思考
微课的运用是教学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教学的又一次创造性融合。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程,面临着削减课时、英语学习重视度下降的严峻现实,困而思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调动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刻不容缓。而以短小精悍,形式新颖著称的微课无疑为大学英语课堂改革注入新活力。一线的微课实践主要集中在把微课这一新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创新手段在课堂内使用,多停留在单枪匹马的零星尝试,存在微课知识点选取碎片化,难易程度两极化等问题,且受制于课程规划设置等诸多客观因素,缺少系统规划和长效机制,并没有成为系统的线上线下学习课程体系资源,从而导致微课资源分享使用率很低。“微课功能定义偏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视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聚焦常规课程的碎片化处理,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资源制作,生成了大量的微课资源,但是尚未重视微课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两个范畴之间融合,导致资源建设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有效学习(郭宏伟,142)。以笔者为例,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引入微课模式时,有一些启发,将微课作为教学手段的优势很明显,比如将一些知识难点做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有不错的收效。学生的注意力有所提高,课堂互动更为频繁积极,知识点掌握的更好。但是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等自主学习环节以及线上互动活动并没有积极展开(主要受长期被动学习习惯和资源平台使用率较低的影响,),碎片化的知识点也很难串联起起成为,缺乏系统性,无法涵盖整个课程(这涉及到微课选题,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成微课,有些知识点演练操作困难耗时)。所以,微课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改革探索还要继续一段时间。有专家提出基于微课的教学渐进发展策略:第一阶段,引入,了解和熟悉微课;第二阶段,校内试点微课应用;第三阶段,树立典型,推广优秀微课;第四阶段,形成高校微课教学体系;第五阶段,基于微课资源的慕课开发模式(赵鲁华,35-36)。而就笔者所了解的身边的课堂教学现状而言,微课进入大学英语课堂还处于第一,二阶段,若要将碎片化的微课微课构建为课程体系资源,目前来看,有现实困难,比如依靠个人而非团队的微课前期设计制作相当耗费精力,且并不能保证每个微课视频资源都质量上乘;课堂现场展示演练效果明显好于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涉及到学生对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课程的认同程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问题);建构微课课程体系需要人力、物力、政策等配套资源的大力支持。
三、务实之举:微课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的混合式教学
既然大规模开展微课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尚不具备,亦不可能完全传统放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局限于当前的实际教学现状,教师技能,设备资源,学生特点,真正的意义上的微课教学还是不现实的。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发展微课教学,才能真正进入实际教学应用中(赵鲁华,34)。也就是说,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微课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成为互补。微课 “可以满足学习中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需求”(张云霞,36)。而实践表明,目前阶段,将个性化、趣味化的微课模式融入传统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切实可行。而且这种线上线下的网络与课堂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拓宽了教学时空,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固化模式,保留了传统课堂的系统教学优势,又凸显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模式的优势,教学效果、学习效果都可以得到极大改善,亦可以有效化解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互联网的师生互动,是面对面的课堂授课与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刘凤峨,73)。
为促进微课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应注重微课技术的普及,微课制作团队的建设、微课线上线下分享使用的量化管理和监督考核,并逐步构建微课课程体系。在微课试点阶段初期,由改革意愿强烈、愿意尝试变革的教师先行实践,根据课程特点自行设计制作相关微课,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不断实践尝试,探索微课模式的使用效果、总结与传统教学模式共存互补方式,为今后系统推行微课积累经验。在微课试点取得一定成效后,应对教师进行微课制作技术集中系统培训,使其打消技术顾虑和技术抵触情绪,从而为规模化的微课制作和运用打下基础;组建微课制作团队,负责整个课程相关微课话题筛选、设计、制作,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定期投放相关单元的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等学习资料,确保线上自主学习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分享,同时应该制定相关的课程考核标准,包括教师教学考核、学习在线自主学习考核监督机制。自下而上的摸索实践和自上而下的组织引导相结合,课堂模式局部改善和课程体系规划改革相衔接,将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循序渐进推行开来。
1文献检索:在学生初步了解课题背景,即知道需要做什么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检索明白为什么做和如何做。虽然学生在前期理论课阶段均学习了文献检索课程,知道了文献检索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常用数据库,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不能准确确定关键词、不熟悉主要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等,常常造成文献漏检或范围过宽。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先仔细阅读带教老师指定的代表性文献,通过对课题研究背景的初步分析、讨论,确定准确的关键词,再利用Pubmed、GoogleScholar、Elsevier、Springer、WileyInterscience以及重庆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各种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并进一步对所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和归纳,使学生对课题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等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研究方案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可见,利用各种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是获取课题背景知识及依据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方案设计:在学生对课题背景、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等相关文献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方案的拟定工作,包括具体研究内容、详细实施步骤、技术路线、预期结果、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及时间安排等。由于学生刚接触课题不久,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情绪,不知道如何着手,对此我们的做法是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独立设计方案,通过多次反复讨论与进一步文献检索,必要时举行“课题开题论证报告会”,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从而确保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比如,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水凝胶烧伤敷料研制课题过程中,刚开始学生连敷料是什么都不明白,我们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其阅读烧创伤救治等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文献,查阅水凝胶敷料相关产品信息,通过多次深入交流,让学生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和方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此外,还应考虑到课题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必须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从而确保带教任务的完成。
3课题研究:在前期课题方案设计完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规定的时间和技术路线展开实验。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贵重仪器以及专业性很强或较危险的操作,应教育学生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刚开始坚持由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以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实验记录是指科学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声像等原始记录,应教育学生坚持真实、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原则,不得随意更改,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学生遇到的理论或技术难题,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先自行查阅资料,自行思考并汇报解决方案,如仍不能解决再做进一步指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应教育学生重视自己每次的实验结果,尤其是那些与预期实验结果相左的实验数据更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这是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不可忽视的方面。比如,在学生在进行盐酸小檗碱体外微透析回收率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减量法与增量法的数据差异较大,我们让学生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回收率测定结果的因素,通过排除法,学生最终自行发现,差异是由于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阀垫圈微量渗液引起进样误差造成,更换垫圈后即消除了该系统误差,这样既解决了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经皮微透析理论水平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能力。
4论文答辩:论文不仅是学生答辩的书面材料,而且是学生专题实习结束提交学校考核评价的依据,因此,论文撰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毕业成绩高低。但是,药学本科毕业生对于撰写论文的格式、写作技巧、专业性把握等各方面都非常欠缺,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对课题研究内容认真进行总结,依据实验数据大胆进行合理性推测和讨论,提出课题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待论文初稿完成后及时进行修改和点评,从而确保论文撰写规范、实验方法正确、实验数据真实、实验结果可靠。论文完成后,督促学生制作PPT,同时可组织预答辩环节,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改进。通过学生与我们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所带教的近20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均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且取得了优异的答辩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