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创新;教育;地理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49-01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边缘学科,内容涉及到数理化、生物和天文学等,知识跨度大,实际应用广。从古自今,一直在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探讨。然而,随着认知和社会需要,它落入边缘学科范畴。形成一个学生听的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少,兴趣降低;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教亦不学;因考而学,不考不学的怪圈子。为此,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进而运用上它,我们得双份地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开展辩论、自学讨论、动手画图制作、实验操作、多媒体、角色扮演、新闻、小老师上课,乃至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等,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达到此效,我们得明白地理教学为何学、怎样学,它的目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遂,地理思维辨别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因为惟有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地理思维辨别能力的培养一直贯穿中学地理教学的始终,从简单的地理现象认知,到理解以及分析,进而最终的解决一些简单地理现象问题的运用。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任务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

首先:素质教育,自主创新

第八次新课改施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地理新教材遂配套体现了自主创新和实践运用的精神,以培养学生思维辨别能力为目标。新教材的推行是为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促使全面成长。当代学生视野开阔,个性化倾向明显,教学中多采用自主、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个性化、自主性、全面成长,培养思维辨别能力的成长的目的。

其次:目标明确,培养为本

通过了解地理现象,直指地理原理;充分应用实例来判断、分析、评价地理原理。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和“阅读材料”,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增强实践活动,既是培养学生独自由地理现象到地理原理的解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辨别能力的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掌握思维方式,理解知识;广泛的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

最后:突破难点,扫除障碍

教学难点,即学生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视学习为苦役,甚至产生不学的念头!

地理教学范文第2篇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设计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地理教学设计必须认真分析总的教学目标,找出为实现总目标所需实现的子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和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描述),目标规定了地理教学活动的方向,是形成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地理教学设计者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确定学生的原有地理认知结构;同时设计者也要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期望形成的地理认知结构,找到“原有地理认知结构”与“期望地理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地理教学的起点。选择切实有效的地理教学策略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核心。地理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地理研究的方法和地理思维的过程。

(一)、教学方法的选取:

学生想要高效地参与地理教学过程、熟练掌握地理学习方法、顺利的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离不开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而课堂讨论就是调动学生参与与思维创新的方式之一,当教学内容需要突出重点难点时,当教学内容需要联系实际时;当书本上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发生偏差时;当遇到学生最容易发生分歧的涵义时,讨论课便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好办法。讨论课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路,便于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拓宽了,一些创新思维自然会如泉涌般而出。除了讨论课之外,演示课也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之一。演示课是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部分以演示的情境做给学生看,以证明某一个曾被假设或未知的结论。在演示之前。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由问题提出自己的假想,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启动新思维的过程。通过演示后的结论或许并不一定非常完整,因而可以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假想,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去完成演示,在演示中可以发现问题或发现新的观点。这一过程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如“地壳运动”一节,学生在书上看到的褶皱及断层都是非常简单的图片,通过讲解和演示,学生在基本了解其形成及特点后,提出“如果水平岩层在水平方向受力不相同,使其发生扭转,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其他同学立即动手操作,通过演示摆出了各种情况,从而解决了问题。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按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除了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把握好课堂气氛和掌握有效提问的技巧,以便课堂教学更有效的进行。

(一)、课堂控制

教师的课堂控制是教学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有效的教学,首先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即分析或假设各种要素的状态,拟定教学起点和教学方法、步骤,但是良好的教学设计绝不等于良好的教学效率。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要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很多因素是无法预测的,教师的课堂条款应该是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地理模型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五)、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营造、保护课堂气氛

气氛指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情绪的综合反映。包括师生的心境、情感体验、彼此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目标的主流态度等。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友善合作,学生之间团结,学生思维、行动活跃、积极向上,教师就很容易把他们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

(七)、有效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此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课后反思

地理教学范文第3篇

乡土地理是学校地理教育中的一个传统内容。7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强调了必须从乡土地理学开始,要求学生在他们生长的地方开始。许多地理学家更是从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出发,强调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出:“地理教学要加强联系当地实际,进行乡土地理教学”。 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如何进行和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就很值得探索与研究。本文主要从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探索乡土地理教学的规律,为乡土地理教学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 乡土地理的内容和教学形式

(一) 教学内容

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大体上应使学生了解本县(市)的地理位置、主要行政区划、自然条件、人口和民族、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方面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建设规划的前景等”。同时还要求:“乡土地理教学应注意走出课堂,进行野外观察、地理调查和参观活动”。并指出,“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乡土实际,注重实践活动。

(二) 教学形式

从上述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看出,乡土地理教学的形式可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类。课外教学又有观察、观测、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乡土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是要走出课堂,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然而,课堂教学也是乡土地理不可缺少的教学形式。不仅县(市)乡土地理教学要课内外教学形式相结合;在进行观测、观察、参观、调查等课外教学活动时,也需要利用课堂教学做知识准备和方法的训练等。可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是乡土地理教学的最佳形式。

三、乡土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长期积累,厚积薄发

教师要想能够灵活的运用乡土地理材料,必须下工夫长期积累材料,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中,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并且思考当地哪些材料与本课内容相关,如何能够巧妙地把乡土材料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教给学生哪些实践方法等。

例如,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由于平时的积累,我信手撵来邕宁水泥厂的例子,这个厂每天都要排出废气废水和废渣。这些工业“三废”污染了当地的空气、沟渠与湖泊,对生物的繁衍生长和人民的健康都带来了有害的影响。由此,同学们还想到了邕宁造纸厂烟囱冒出的黑烟,城市扩展建设中丢弃的废弃物等等,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充分积累乡土地理材料并恰当的运用于教学中,是可尝试的。它对于活跃地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二) 紧扣教材,联系生活

乡土地理教学应紧扣教材,联系生活。例如,在高中必修(下册)“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一单元中,我就充分的结合了乡土地理进行教学。教材上说“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我就让学生举例,学生争先恐后的就答出南宁、柳州、梧州等我区的一些沿河而设的城市,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在讲到城市化时,我就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几年从邕宁去南宁一路上有什么变化,然后我就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南宁琅东地区80年代到目前的变迁,使学生对自己身边生动实在的地理事实材料深思细想。而在讲到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和途径时,我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学生观察后在上课时汇报了学校里的十几个垃圾桶的废弃物污染和学校旁边的被工厂污染的八尺江,并得出平时也要爱护环境的结论。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紧扣教材,并巧妙的联系南宁和邕宁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进行乡土教学,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教学内容既充实又生动活泼,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注重实践,加强探究

地理教学中,除课堂讲解外,野外观察实践也地理乡土教学不可缺少的。因为地理野外观察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家乡人民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的情况,加深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从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并学到一些地理野外观察实践的技能。通过实验、写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针对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家乡资源等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的参与到家乡的文明建设中去。

例如,在讲“土壤”时,我就结合乡土地理,开展一次课外活动。在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并采集土壤标本,采集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土壤,有黄壤、红壤、紫色土壤,水稻土等,并标记其生长的农作物,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认真考察其生长与自然环境(如地形、土壤等)的关系,考察期间,我还请当地一名经验丰富的农民给同学们作现场指导,让他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科学种田种果的方法,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回到学校后,让学生用实验测试出各种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同时分析其与农作物的关系。这样的实践和探究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扩大视野,促进学生潜力的发展,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四)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是在乡土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各地地理环境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在各地则是不完全一样的,乡土地理研究主要是要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这就必然使乡土地理研究和教学带有地方性特色。所以乡土地理教学要因地制宜。

如在讲授“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时,我就结合乡土知识讲了广西“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特点,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这一国情。我介绍说:“我们生活在山区广西,农村的一些同学开门就可见到山,如果大家登高望远,便可发现到处是群山绵绵。”这样,学生对广西多山的地形就有了大概的认识。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我接着讲解了山区的优越性:“山区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让学生回忆,有没有观察到每天都有许多的汽车、火车把大量的水果运出南宁。补充说明:我们的水果不仅运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台湾,东南亚等地,同时,我们广西山水相连,造就了很多秀美的风景,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唐代诗人韩愈就曾经写诗赞叹“江如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而我们山区的石灰岩不仅可以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还形成了很多美丽绝伦的岩洞景观。这样,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开展乡土地理教学,首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山区,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实施途径;兴趣;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因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教育的过程。

一、发散学生思维,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问题往往是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最好手段,是体现过程优化的有效载体。地理教学中针对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坚持时间短的特点,采用提问题能使学生整节课围绕老师思考,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地理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可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另一方面,可由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引子来逐步引导学生。基于这一认识,例如,在教学和地震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大家所熟悉的四川汶川地震为例,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此地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属于什么类型的地震?还有哪些地方可能发生地震?要求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带着问题一一阅读解决。还要求学生从新的角度,或反向等不同途径来进行思维,大胆地想象各种问题还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答案,提供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一堂课下来,可以想象采用这种创设问题的方法,不但学生能及时地掌握地震的有关系统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能力。此外,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事实上,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参与机会。

二、深入钻研大纲、教材,加强教研工作的力度

近年来,拟订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中学地理教材改革的步伐很快,今后还将继续改革。要适应这一变化,广大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明确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使地理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标准。

教师要特别重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各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明确它们所处的层次和讲授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实施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地理教学的实践必须有理论作指导,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目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都是在新的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研活动应注意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教学时能够力求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和总体控制,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和地理教研员,要及时发现和推广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努力牵线搭桥,沟通信息渠道,提供条件,达到相互学习、共同研讨提高的目的。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良好的地理教研环境。要加强和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基本形式。应在备课、讲课和评估诸环节上制订一套科学的管理和实施方案,以引导和推动地理教学的发展。

三、于地理双基教学落实中,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能力,知识就成了死水枯木。因此,落实双基教学,优化地理教学过程意义重大。毋庸讳言,能力的高低,归根结蒂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以往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记硬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附图、插图、各类专题地图、自然景观图、寓意深刻的漫画和各类图表,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理清学科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实现“五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的形成过程。例如,掌握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就可以用它来分析气旋和反气旋、大气环流、洋流的运动偏向及河流对河岸的冲刷情况;把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进行联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把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进行比较,总结出纬度地带性是以热量为基础,而经度地带性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关键所在等。

四、围绕素质教育的主题,积极开展地理教学改革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广大地理教师应尽快从因高考出现不谐之音造成的失落心态下解脱出来,挺起腰杆、振作精神,很好地顺应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以新的机遇、新的起点、新的追求,积极开创地理教学的新途径,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模式,使非高考科目的地理教学能抢先一步走出“应试教育”弊端造成的误区,以结束那种狭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危害,大刀阔斧地进行地理教学改革。当前,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主题,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应注重以下十个方面: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知识的形成与品德的培养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会学习并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重;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重;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并重,努力使中学地理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总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我们教师要以教学过程优化为落脚点,实现地理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建君.变式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李晴,杨娅.试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与途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地理教学范文第5篇

感性认识;课堂;课外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以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地理教学离不开学生对地理事物及现象的感性认识,它是学习地理的一种途径。

一、地理教学现状之一―― 教学中忽视从感性认识出发

目前高考文综三个科目中地理科不论从成绩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看,都是不容乐观的。这与高中教师在教学上忽视从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出发有关。

1.从学科的内容来看,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对文科生来说是最困难的,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一般来说教师在这部分知识的传授中忽视从感性认识出发,更注重单纯地理知识的灌输,注重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教师缺乏引导对太阳视运动的观察。再如,“沿着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这一知识点,教师就难做到举身边福州闽江水对两岸侵蚀的差异的例子进行教学。这种高中地理课堂缺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感性认识的教学成了常态。知识的抽象性成为学习的拦路虎。

2.高中地理教材中一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材在教学中得不到实施。教材中的“问题研究” 和“活动”,特别是“问题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基本流于形式。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不重视(特别是老教师更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由于操作上的难度:耗时、研究所需器材的匮乏及“问题探究”涉及的面广,大部分“问题研究”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配合,学生和老师、学校、社会各部门不具备相应的配合能力。如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就需要水文部门的配合。而通过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和“问题研究”的有效开展可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化解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难点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缺少对地理事物从感性认识出发的高中地理教学产生的危害

“今以追求理性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恰恰忽视了人作为个体的感觉。”缺少对地理事物从感性认识出发的高中地理教学,不利于作为个体的高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理性主义充斥的地理课堂,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控制,驱散地理教材教学中种种不确定性,代之以逻辑的明确性。这样的高中地理教学更趋于功利性。这样的教学追求一种普遍简化的图式,体现在地理高中教学中的直接方式之一就是为应对地理高考主观题而建的“答题模板”,对学生进行“套模”训练。特殊性、多样性及学生个人的适应能力被同一性、普遍性所代替。在目前现实世界中,呼唤创新之时,却培养出无创新意识之人,这与我们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背道而驰的。

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上看,地理教学是召唤感性的。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推崇要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教育过程”。“感觉经验”就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

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肉体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世界,也就是学生通过看、听、感受、操作、阅读、观察等活动进行地理信息的接受和比较,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的途径有两条:课堂和课外。

(一) 在课堂之内增加高中生的感性认识

1.充分利用地理图片、图表、模型、实物标本等地理教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静态的图片、图表、模型、实物标本等教具直接感知的是点、线、面、色彩、空间等这些要素。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海平面气压分布图、黄土高原景观图、土壤标本、等高线模型等教具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吸引学生去观察,获得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教具的动态演示获得感性认识。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先观看,直接感受事物本身,然后辨认,再言说,再由学生演示。例如,在课堂中进行地球自转及公转演示,大气热力环流的演示,洋流运动的的动画演示、冷暖锋面系统的运动演示等等。

2.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观看视频资料,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如《同饮一江水》《河流与生命》《茶马古道》《走进非洲》等优秀的影视纪录片能够生动直观表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成为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媒介。

3.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俚语、俗语、古诗词的美来吸引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例如,①福州话中的俚语:“南风天”―指冬天暖和的天气;“转润”―指反潮;“日头花”―指薄云下的阳光,“二八天”――指春秋宜人的天气。②俗语:“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冷暖气流经常相遇)“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春天气温回升快)。③歇后语:二八天的天气―― 忽冷忽热;冷热无常大热天下暴雨――猛一阵,长不了;南来的燕,北来的风―― 挡不住。④古诗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语言让地理知识的美感在课堂中流淌于知识结构中,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4.通过增加与教材相关的身边的事例,以增加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们使用的教材中有许多感性的案例可能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例如,在“传统工业区”教材中列举德国鲁尔区的例子,在这里可以增加列举位于福马路、二环路的福州第一化工厂、第二化工厂搬迁至永泰、福清的实例。发生在学生所生活区域的实例,对学生来说比起鲁尔区的案例更具有吸引力。再如,“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节教材也生动的列举了喜马拉雅山的海陆变迁,它跨度几千万年、一年有几毫米的抬升现象,这是学生们不易感知的。在这里可以增加列举鼓山镇的地名如埠头、远洋、浦东、前屿、后屿来说明这些地方曾经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有的曾是岛屿、码头,而现今为陆地。又如,鼓山下院公交站原名为廨院,是坐船远道而来的礼佛的僧人歇脚休息的院子,说明鼓山脚下曾经有可渡船的河道经过,而现今河道萎缩,大部分地方形成了陆地。

(二)利用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和个体的课外活动获得感性认识

1.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鉴于目前的学校教育特点,开展有组织的课堂之外的地理观察有些举步维艰。但地理老师可以每年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如参观学校附近的福州洋里污水厂处理厂,参观福清天生园生态农业园等等。

2.在旅游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旅游是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最直接的途径,鼓励家长支持高中生的旅游活动。山脊、山谷、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地理事物和现象可在旅游中直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