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1篇

1、补气养血,黄芪进入身体之后具有补气益中以及养血补气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身体倦怠、气虚、血虚以及气衰等毛病,有效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2、降低血压,科学研究发现,黄芪进入身体之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含量,特别是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糖也具有双向调节的效果。黄芪进入身体之后还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血管扩张之后血液循环加快,对于依稀慢性溃疡、皮肤不好以及各种血液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3、益气固表,中医方面认为黄芪使用之后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消毒生肌的作用,对于一些水肿的情况也有不错的疗效。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盗汗、浮肿以及溃久不敛的情况,都可以将黄芪泡水服用,身体能够快速恢复健康。

4、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来源:文章屋网 )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2篇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2.089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除去须根和根头, 晒干[1]。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谓:“第一出陇西洮阳, 色黄白甜美, 今亦难得。”李时珍谓:“耆, 长也。黄耆色黄, 为补药之长, 故名。”可见黄芪应用亦久。本文对黄芪性状鉴别、药性基本特点及在临床中的配伍应用、药理作用、不同炮制规格的应用等作了概述, 供临床参考。

1 黄芪的主要性状

黄芪呈圆柱形, 有的有分支, 上端较粗, 长30~90 cm, 直径1~3.5 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 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 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强, 并显粉性, 皮部黄白色, 木部淡黄色, 有放射性纹理及裂隙, 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成空洞。气微, 味微甜, 嚼之微有豆腥味[2]。

2 黄芪的功效

黄芪味甘, 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功效。主治表虚自汗,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黄芪亦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 主产于中国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流传着“常喝黄芪汤, 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 意思是说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 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 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 回阳救逆, 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 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 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 中医称为“表不固”, 可用黄芪固表, 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3 黄芪的常用方剂及配伍中的作用

3. 1 补中益气汤 黄芪与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配伍应用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及气虚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等, 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 其性甘温入脾肺经, 而补中气、固表气, 且升阳举陷[3, 4]。

3. 2 玉屏风散 黄芪配防风、白术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主治气虚, 卫表不固所致表虚自汗, 易感风邪者,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 甘温大补脾肺, 且善补卫气而固表止汗。

3. 3 当归补血汤 黄芪与当归相配, 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为君大补脾肺之气, 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3. 4 牡蛎散 方中黄芪配麻黄根、牡蛎组成“牡蛎散”,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治自汗、盗汗。方中黄芪补表气而实卫, 固表止汗。

3. 5 固冲汤 益气健脾, 固冲摄血。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方中重用黄芪及白术补气健脾, 使脾气健旺则统摄有权, 故以为君, 臣以山茱萸、白芍, 佐以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碳、五倍子、海螵蛸、茜草, 全方补涩并用标本兼顾, 补气固冲治本, 收涩止血治标。

3. 6 归脾汤 黄芪与白术、茯神、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组成,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方中黄芪甘温, 补脾益气;龙眼肉甘平, 既补脾气, 又养心血, 二者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皆为补脾益气之要药, 与黄芪相伍, 补脾益气之功益著。

3. 7 补阳还五汤 黄芪与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 具有补气活血通络功效。主治中风引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等证。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 补益正气, 使气旺而能行血。

3. 8 玉液汤 黄芪与山药、知母、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相配, 益气滋阴, 固肾止渴。主治消渴。方中重用黄芪、生山药为君药, 黄芪甘温, 补气以健脾, 升阳以布津。

3. 9 防己黄芪汤 由黄芪、防己、甘草、白术四药组成, 具有益气祛风, 健脾利水。主治风水或风湿。方中以防己、黄芪共为君药, 防己祛风行水, 黄芪益气固表兼能利水。

4 黄芪的现代药理作用

黄芪其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类、多糖类、氨基酸类和黄酮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 增强心肌收缩力, 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免疫功能, 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5-8]。黄芪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直接抑瘤、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抗肿瘤血管生成、影响机体的氨基酸代谢[9-12]。黄芪食用方便, 可煎、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5 不同炮制规格对黄芪的影响

黄芪饮片常用炮制规格可分为黄芪(生黄芪)、蜜黄芪两种[13-16]。经过炮制这两种制品的性味和功效有差别, 在应用上也各有擅长。生品长于补气升阳, 固表止汗, 托毒生肌, 利尿退肿, 常用于表卫不固的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 气虚水肿, 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如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透脓散。蜜黄芪是加练蜜炒至深黄色。因加入蜂蜜, 甘温而偏润, 长于益气补中。多用于脾肺气虚, 食少便溏, 气短乏力或兼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 子宫下垂及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也可用于气虚便秘。如补中益气汤、归脾汤[13, 17-19]。

参考文献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3篇

中医有一种疗法被称为“食疗”,即为药食同源。此观念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我们的中医学家所认知。在远古时期,我们的食物都是作为药物来被医学家所使用。如今人们把药和食分离出来,但总体是万变不离其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夏秋时节人们家中常备的8味中药材!

夏翔

上海市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擅长诊治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棉衣风湿、眩晕症等疑难杂症。

【】

在《神农本草经》中,是药之上品,其具有“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作用。由于具有平肝明目、散风清热、消咳止痛的功效,所以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风热感冒、咳嗽等病症效果显著。

养生推荐:

粥:将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

茶:用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糕:把拌在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制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

枕:将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

茶中品质最佳的为黄山贡菊,是从群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成品后的贡菊以朵大色白者佳。

【大麦】

大麦具有消渴除热毒,益气调中的作用。克滋补虚劳,使血脉强壮,对肤色有益,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性平凉,口成滑腻,长时间食用可使人长得又白又胖,肌肤滑腻。韩国人大多数喜用大麦泡茶。

青海东部农业区,大麦是地里唯一盛产的农作物,于是,就地取材,用炒熟的大麦粒压碾成麦碴后就熬成了麦茶,茶汤呈现的是黑褐色,闻着是类似咖啡茶的清香。

养生推荐:

大麦散:此方源于《肘后方》。具有消食下气的作用。用于饮食过度,烦闷胀满,但欲卧者。

大麦姜汁汤:此方源于《圣惠方》。本方以大麦利小便;用生姜汁、蜂蜜有解毒之意。用于卒然小便淋涩疼痛,小便黄。

大麦粥: 源于《金匮要略》。本品在《金匮要略》中配合药方,起辅助治疗作用。大麦粥利水泄湿,生津滑燥,化谷消胀,下气宽胸,消中有补。

【生山楂】

养生推荐:

山楂双耳汤:银耳、黑木耳、山楂、冰糖等材料所组成的。该药膳是一款降压的食疗方,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慎用,黑木耳有通便的作用,而山楂这种消导作用大量食用的话,也会使大便次数增多。

山楂粥:山楂和粳米共煮,具有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营养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山东青州府王坟镇是中国山楂第一镇,制作的山楂饼远销欧美。

【藿香】

藿香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呕吐腹泻者、胃肠型感冒患者、中暑、晕车船、消化不良致腹胀、腹泻、腹痛者、宿醉未醒者。藿香最好的是广东的,在广州石牌的最好也是地道药材。

养生推荐:

藿香配佩兰:藿香芳香温煦,散表邪、化里湿、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湿解暑。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夏日伤暑、湿浊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发黏等症。

藿香配半夏:藿香化湿醒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湿而止呕吐,用于治疗寒湿内阻引起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藿香配砂仁:藿香化浊止呕;砂仁温中行气、安胎。二药合用,有温中理气、止呕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妊娠恶阻或气滞脘闷、胃纳不佳者。

【薏仁】

薏仁作为一种中药,有其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中即有记载。《本草纲目》中也提及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薏米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福建、河北等省为主,由于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和“生命健康之禾” 。

养生推荐:

薏仁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防癌等功用。消化不良的人群可把薏仁炒焦之后泡茶,食之可改善症。

薏仁粥:薏仁研为粗末,与粳米等分,加水煮成稀粥。食用后具有补脾除湿作用。用于脾虚水肿,或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

薏仁汤:薏仁与紫草,加水煎汤。对青年性扁平疣、寻常性赘疣有一定疗效。

薏仁百合绿豆汤:绿豆煮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食疗功效。薏仁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温的功能,对平衡血压和血脂也有好处。百合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都是有好处的。三者煮汤食用,是会给对人体带来很大的益处的。

【黄芪】

养生推荐:

黄芪建中汤:黄芪、大枣、白芍、桂枝、生姜、甘草、饴糖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芪苓鲤鱼汤:黄芪、茯苓、鲤鱼。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以生姜、盐调味。饮汤吃鱼。本方以黄芪补脾益气、利尿消肿,茯苓利湿补脾,鲤鱼滋养补脾、利湿。用于脾气虚弱,水肿,小便不利,或有蛋白尿;亦用于老人体虚气弱,小便点滴不畅。

黄芪山地粥:黄芪、山药、生地黄。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本方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三者均能降血糖。用于糖尿病,气虚阴亏,口渴口干,尿频。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蒙古的黄芪最好,也叫正北芪,其次是箭芪,甘肃陕西那边的,黄芪笔直的就像箭一样,所以叫箭芪、陕西棉山的黄芪叫棉芪,棉黄芪和箭芪一样差不多。

【当归】

当归尤以甘肃定西市的岷县(位于兰州南方偏东)当归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之乡”之称。

养生推荐:

当归土鸡汤:土鸡、当归、花生仁、红枣、黑木耳、姜片等熬成汤。该药膳对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等人群有极大的好处。

当归乳鸽汤:鸽子、当归、姜片、大葱段、料酒、红枣、枸杞少许、小人参少许、当归头、制首乌、桑葚、茯苓、莲米、灵芝熬汤。中医认为,鸽肉易于消化,具有滋补益气、祛风解毒的功能,对病后体弱、血虚闭经、头晕神疲、记亿衰退有很好的补益治疗作用。

当归粥:当归、粳米熬粥。当归粥具有很好的补气生血的功效及健脾胃、止疼痛等作用。适用于气不生血、头晕心悸、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者。

【陈皮】

《本草纲目》谓其曰“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陈皮食用或者药用,功效甚佳。

养生推荐:

陈皮荷叶茶:体重偏重的人,或肠胃负担过重的人,可以饮用茶,达到降脂和减肥的作用。

红豆陈皮粥:根据中医理论,红豆性平味甘酸,可通小肠,具有健脾利水、清利温热、和血排脓、解毒消肿的功效;而陈皮则是味辛带苦,性温,有帮助消化、消滞化痰、宣通五脏、开胃、理气燥湿的功效,与红豆结合在一起,即产生了微妙的化学作用。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4篇

中国传统中医认为,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味甘,性微温,能固卫气,补中气,生清气,托疮毒,利小便,为温养强壮保健之佳品。但胸闷胃满,表实邪旺,气实多怒者勿用。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合有蔗糖、葡萄糖醛酸、氨基酸、胆碱、甜菜碱、叶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对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心肺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减少、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利尿、健肾、降血糖、镇静、抗病毒、杀菌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由于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还具有良好的抗癌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黄芪食补 益气强身

黄芪粥:黄芪10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黄芪择净,切为薄片,用冷水浸半小时,水煎取汁,共煎两次,二液合并,分为两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健脾补肺,益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不固,汗出异常及平素易感冒等。

花生红枣黄芪粥:连衣花生100克、去核红枣100克、黄芪20克,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油脂;红枣能生津、花生红枣黄芪粥调节内分泌;黄芪行气活血,三者搭配所做的花生红枣黄芪粥确实有丰胸的功效。湿热重,痰湿较甚,或肠滑腹泻、舌苔黄腻的人不宜食用。红枣糖分丰富,糖尿病人最好少吃。

黄芪蒸鸡:黄芪50克、老母鸡1只、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盐少许。将黄芪洗净切片,与葱、姜一起放入鸡腹内,将鸡置入蒸盆。加盐、料酒、水适量,武火蒸2小时即成。功效:气血双补,温肾健脾。适合于肾炎病人食用。

黑豆黄芪汤:黑豆60克、黄芪30克,将上两味洗净煮熟,加盐少许食用。功效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可用于糖尿病久病气虚,肌表不固、自汗不止者。

黄芪枸杞乳鸽: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斩脚爪、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会,捞出洗净斩块放炖盅内。黄芪、枸杞分别洗净,放入炖盅内。将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到肉熟烂,取出笼,拣出姜、黄芪,淋上鸡油即成。具有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哪些人适合用黄芪

黄芪面色(面色萎黄):脸色比别人黄,而且没有光泽,眼睛也没有神采。

黄芪肌肉:肌肉不像别人那么强壮硬实,肉是松的,皮也是松的。老了以后下巴耷拉下来了,典型的黄芪肌肉。

黄芪水肿:平起早晨起来就容易水肿(眼睛,腿),腿也容易发沉,容易疲倦。

黄芪骨骼:骨头没有别人那么强壮,典型的特点是腿比较细,腿腕子,脚脖子手脖子都比别人细,而且是一种浮胖的感觉。

黄芪体质:身体一直比较弱,容易感冒,容易得七七八八的小病,容易出汗,汗比较多,也适合用黄芪来养生。

相关链接:黄芪与人参的区别

人参就像关羽和张飞,年轻气盛,勇冠三军,非常英勇;黄芪就像是刘备,为人敦厚,温文尔雅,比较能协调,比较圆通。

人参是峻补药,力量比较大,起作用比较快,能够大补阳气回阳救命。人昏迷了,虚脱了,休克了,非要人参不可。黄芪来不及。就是冲锋陷阵的时候,非要人参不可。如果这个人是慢性的气虚,要一点一点来补,就要用黄芪了。

黄芪对老年人特别好,它的特点是这个气慢慢补上来以后,不会有壅滞的感觉,也不容易上火。黄芪这味药比较灵活,比较平和。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5篇

文/土荣华

对症食疗方

黄芪羊肉汤六味升压汤黄芪当归鸡粥

首选食材:羊肉

属性 味甘咸、性热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

存放 干燥、阴凉处

挑选 以新鲜的、肉质紧密、富有弹性者为佳

当成人的肱动脉血压低于12/8千帕时,称为低血压。有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两种。急性低血压,是指因休克、晕厥引起的血压突然下降;慢性低血压可见于体质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营养不良等。

低血压主要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所引起,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偏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头晕、气短、心慌、乏力、健忘、失眠、神疲易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女性可有月经量少、持续时间短的表现。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有关。

黄芪羊肉汤

原料:黄芪30克,羊肉15克。

用法:将黄芪煎汁去渣存汁。羊肉切片,倒入药汁内加盐调味,肉烂熟后即可。

功效

有补气升阳、养血益脾之功效。经常服食此汤,可助低血压患者强身升压。

六味升压汤

原料:蛤蚧1对,田鸡2只,黑北芪(大者)4片,花菇2个,火腿10克,生姜2克,酒、盐各少许,沸水适量。

用法:将蛤蚧宰杀去头,先洗净;田鸡宰杀去皮、取腿肉;花菇、生姜洗净,姜切片,花菇撕成小朵,火腿切成薄片,同入锅与北芪加滚水同炖;待肉熟软加入酒、盐调味即成。食肉饮汤,1日1次,连服5天为1个疗程。

功效

具有补脾、安神、升血压、养血之效。适于低血压头晕、面黄唇无血及诸虚百损、记忆力差、心肾虚弱者食用。若血压正常者服之也有补身作用。

黄芪当归鸡粥

原料:黄芪30克,当归15克,母鸡肉250克,粳米200克。

用法:将黄芪、当归加水煎取药汁,与母鸡肉及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加麻油、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

益气养血,升提血压。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低血压。

喝粥也能降“三高”

文/夏德民

古代医学家认为,米药合用煮粥,“峻厉者可缓其力,和平者能倍其功”也就是说它既有粥的作用,又有药的作用,即不同于粥,又不同于药。药粥的组方灵活,随证选用,适合于常服久食,吸收好,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高血压:葛根粥

将粳米30克煮成稀粥,用少量凉水将葛根粉20克搅拌稀释,倒入粥中拌匀,再煮5分钟即可。葛根中的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作用,可降低血压,明显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缺血,降低胆固醇和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者疗效尤佳。

高血脂症:双黑粥

取黑芝麻10克、黑豆30克、粳米30克,淘洗干净。将黑芝麻捣碎,与黑豆、粳米一同煮粥食用。黑芝麻中亚麻仁油酸成分可去除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黑豆能补充性激素,其所含亚麻酸和卵磷脂有直接降胆固醇作用,所含大豆皂苷还能促使脂肪分解,防止氧化脂质沉积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此外,黑豆中的大豆蛋白还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关期刊更多

特产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湖北医药学院委员会

滨州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