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天员在太空授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次活动听课对象为初中、高中学生,授课内容为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王亚平所站讲台的高度以及我国青少年因此得到的太空知识,更在于它向世界传递了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独特探索。
各地教育部门和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共同组织了收看,天宫一号也因此成为中国“最高”讲台。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为全国青少年进行了一堂意义非凡的太空授课。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高度重视,妥善调课,组织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围绕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推动“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和中学科技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13年6月20日10时04分,跟随神舟十号遨游太空的航天员王亚平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33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中小学学生代表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楼四层地面课堂,兴趣盎然地聆听了“太空教师”王亚平在神舟十号上为大家所讲的一堂40分钟的实验课。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过地面课堂具有的双向音视频沟通交流能力,与神十航天员进行同步互动交流。地面课堂内的学生不仅能够看到王亚平授课的清晰画面,身在太空的王亚平也能观看到和收听到课堂内学生们的实时反应,同学和老师可以像平常课堂一样进行互动。
在地面课堂上的两位教师,分别是人大附中的物理教师宓奇和101中学的物理教师史艺,在太空授课开始之前,两位老师先让大家猜想本次课程中可能会涉及的原理,及对航天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课程伊始,两位地面教师先通过一个短片向大家介绍了航天员的衣食住行。当三位航天员出现在屏幕画面中的时候,学生们立即鼓掌,有人不禁感叹:画面好清楚啊!为了向孩子们说明“失重”现象,指令长聂海胜表演了“悬空打坐”,担任太空教师的王亚平说:“我还会大力神功呢。”她用一根手指轻轻一碰,就把聂海胜推到了船舱后面。看到此情景,孩子们哈哈笑了起来。随后,王亚平做了5个实验,分别为质量测量演示实验、单摆运动演示实验、陀螺演示实验、水膜演示和水球演示实验。
天津:做足功课 同步观看
6月20日,在南开中学航天体验馆,学生们通过弧形屏幕观看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天津大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同步收看,各学校的“地面课堂”瞬间沸腾。
上午10时,南开中学打开了全部教室和实验室内的闭路电视,让2000余名中学生共同见证和观看这一期待已久的难得的历史时刻。与此同时,南开中学的航天航空体验中心也全部开放,该校30余名物理社的成员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航天航空体验中心的仿真平台上迎来了这一次特殊的“太空课堂”。物理社社长、该校高一年级的女生孔令航兴奋地告诉记者,为了收看这次“太空课堂”,大家都做足了功课,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物理与航空航天的知识。她说:“虽然是学生,但我们都特别关心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航天梦’。这次‘太空课堂’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新奇的难得一见的太空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的‘航天梦’更加清晰起来,也更加增强了我们实现未来梦想的信心!”
南开中学副校长吕宝桐表示,这次“太空课堂”对学生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
上海:航空航天特色校闵行三中观摩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上海市闵行三中是航空航天特色学校,该校组织了初二年级全体同学观摩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校长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由于闵行三中高中部仍在期末考试期间,因此安排已经期末考完的200余名初二学生收看了太空授课。学校还特别安排了30多名科学兴趣浓厚、品学兼优的学生到高中部的刘辉航天科技工作室集中观看,现场安排物理老师和同学们互动,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2011年,闵行三中高一学生提交的“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探究”搭载方案,从全国113所中小学校的近3000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空间试验室首个出自中学生的研究项目,跟随当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入太空。
广东:遨游九天
圆梦中国
6月21日下午,广东佛山罗村二中初二级全体同学观看了此次太空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的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是一堂极其生动的实验课,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湖南:长沙市37中第一时间收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
6月20号上午10:00,长沙市37中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在自己的教室里准时收看了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直播,学生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室黑板正中间的班班通设备“电子白板”,一起分享着这一场来自太空的实验课。航天员王亚平给中学生们讲授的这一节实验课程,解开了同学们心中的很多谜底,比如: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是怎么样的?失重是怎么产生的?太空垃圾怎么处理?有没有见到UFO?太空中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太空中的水是怎么来的?……满足了学生很多的好奇心。他们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举得巨大进步而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激发了心中的航天梦、科技梦、中国梦、强国梦,增强了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四川:绵阳博雅学校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直播
6月20日上午10点—10点50分,绵阳博雅学校师生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收看了“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女航天员王亚平给大家演示了小球在太空中的单摆运动和圆周运动、高速旋转的陀螺旋转、神奇的水膜实验、液体表面张力能使水膜变“魔法水球”等内容,激发了同学们对太空的向往,更让大家了解航天、热爱航天、支持航天,让同学们集体感受了天宫课堂的无穷奥妙。
课后,各班老师还组织同学们谈感受、说体会。有同学这样说:“我一直以为‘天宫一号’在太空上只是固定地待在某个地方,听王亚平老师说,他们每天会看到16次日出,因为他们每90分钟就绕地球一圈,我才明白原来‘天宫一号’是要绕着地球运动的。”有的学生说:“太空太神奇了,看到王亚平老师能把地球上的一滴水‘变’成彩色的水球,她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那太空中还有多少‘魔法’啊!”
新疆:华山中学学生收看太空课堂 见证奇妙一刻
“在太空当中做这些实验的时候,真正能够把理论中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状态呈现出来。我觉得学生的收获是非常大的。”6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中物理老师倪颖在与学生一同收看了神舟十号航天员展现的太空课堂后说到。
华山中学的学生们在教室里收看了我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他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发出惊叫;教室里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一片。神奇的课堂让学生们见证了太空的奇妙世界,也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科学梦和太空梦。
有学生表示,这个天宫课堂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义,它带给我们一些平时在地球上不能见到的真实现象,这也是科学引人入胜的地方,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航天员太空授课激发雪域学子太空梦
“太空会不会像高海拔地区一样,水到七八十度就能烧开了?”“冬虫夏草在太空能生长吗?”“太空像一样缺氧吗?”“在高海拔的发射宇宙飞船会不会更快?”……的学生对太空的热情很高,显然,太空授课激发了他们追梦太空的浓厚兴趣。
拉萨中学团委书记薛军利认为,此次太空授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的科学精神。不少学生通过太空授课产生了探索太空的梦想,要把个人梦和国家梦结合起来,使梦想成真。
澳门组织中小学生观看
“神十”太空授课
6月20日上午,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及多家学校组织中、小学生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作太空授课的现场直播,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航天员王亚平在授课中,分别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等试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包括关于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防护措施、航天员对抗失重方法和太空景色等。
在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的骏菁活动中心,有250名学生在聆听航天员老师讲课;在劳工子弟学校,也有近百名学生在礼堂集体观看直播。教育暨青年局还安排了导师在场讲解,解答学生们的提问。
有参与听课的澳门学生称,对太空的一切都感到很好奇,不知道太空冷不冷?太空是否会有外星人?希望将来航天员来澳门时,有机会直接向他们发问。
教青局青年厅厅长袁凯清表示,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重视科普教育,通过课余活动、对外交流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科普知识。通过收看太空授课直播,见证了中国航天科学教育的历史时刻,加深了学生对航天科技的认识,将进一步激发澳门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的热情。
美国:2007年,芭芭拉·摩根的第一次太空授课
2007年,美国东部时间8月8日18时3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机组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美国宇航局首位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的第一次太空飞行。
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后,地面发射控制中心指挥人员说:“对芭芭拉·摩根和机组伙伴来说,这堂课正式开始了。”摩根曾经教书的爱达荷州的科学教师联合会专门挑选了18名学生,与摩根进行天地间的师生对话。
摩根这次在空间站上的第一堂课,共进行了25分钟。在课堂上,一个孩子想知道如何在太空锻炼。摩根一手托起一个在她身边飘浮着的宇航员,给予演示。另一位年轻人想知道宇航员是怎样喝水的,摩根和她的同事从饮用水袋的吸管中挤出水泡,并将水滴吞下。4名宇航员还分别用乒乓球和垒球作讲课的道具。
实验一:质量测量演示——没有了重量,是否意味着失去质量?
3位航天员老师“站”稳后,先给同学们露了几手“功夫”——“悬空打坐”“大力神功”。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们都成了“武林高手”,博得同学们阵阵喝彩。
航天员的表演给同学们带来了疑问:在地面上,人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从而计算物体的质量,那么 ,失重环境下怎样测质量呢?
航天员老师用“天宫一号”上的质量测量仪现身说法。他们从“天宫一号”的舱壁上打开一个支架形状的装置,航天员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装置上的LED屏上显示出数字:74.0。这表示聂海胜的实测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向同学们解释道,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物理学原理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力)=m(质量)×a(加速度)。质量测量仪上的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F,同时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计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F/a)。
王亚平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后思考题:除了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失重环境下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单摆运动演示——太空中的机械钟表走得更准还是静止不动?
演示完质量测量,航天员们又取出一个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
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对比实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太空实验趣味无穷,地面课堂的学生们也不失时机地向航天员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人大附中早培班学生徐海博举手提问:“航天员老师,您在太空中有没有上下方位感?”
为了回答同学的提问,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的帮助下表演了一套“杂技”动作,分别进行了悬空横卧和倒立。看到航天员老师的精彩表演,同学们兴奋地鼓起掌来。
实际上,航天员在太空中无所谓上和下的方位区别。不过,为了便于工作生活,航天员们为“天宫一号”人为定义了上和下,把朝向地球的一侧定义为下,并专门在“下方”铺设了地板。
实验三:陀螺演示——高速旋转的陀螺为什么不会倒下?
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高速旋转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轴特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
航天员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把它静止悬放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飞向远处。紧接着,王亚平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陀螺,让它旋转起来,悬浮在半空中,再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不再翻滚,而是保持着固定的轴向,向前飞去。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实验四:水膜演示——天宫里有没有“飞流直下”的瀑布?
阳光下五彩缤纷的肥皂泡、能够让硬币漂浮的山泉水,总是带给人们很多遐想。这些都是液体表面张力在发挥着神奇作用。
只不过,在地面上,液体表面张力难以抗衡地球引力的影响,只有经过特殊处理的肥皂水、富含无机盐的矿泉水才能表现出比较强的张力特性。但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特性便突显出来。
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与“天宫一号”舱壁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图案交相辉映,更显得美轮美奂。
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引起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连声惊叹。
实验五:水球演示——用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变个“魔法”
液体表面张力的威力竟如此神奇!普通的饮用水还能变成更加神奇的“魔法水球”。
王亚平用金属圈重新做了一个水膜,然后用饮水袋慢慢地向水膜上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水球中还有一串珍珠般的小气泡,仿佛银河系中的繁星点点。聂海胜取出一支注射器抽出水球中的气泡,实验继续进行。
此次“神舟”七号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风险、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舱外活动,航天员完成了首次太空行走、回收暴露在太空中的试验样品、释放伴随小卫星等一系列高风险任务,并处理了各种复杂的情况和突发问题。这对航天员的心理素质有着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进行了400多次出舱活动,总体而言都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出现危及航天员生命的问题。但一些大大小小的故障还是存在的,比如舱门损坏关不上、舱外服氨气泄漏、面窗起雾等。如果遇到这些特殊情况需要处理时,就需要航天员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把一些复杂问题处理掉,即具有一定的危险处理能力。
根据以往的出舱经验,航天员在太空中将面临诸多考验。首先舱外航天服作为出舱活动期间唯一的生命保障系统,它狭小的空间与隔离环境,要求航天员必须具备耐狭小、耐隔离和耐孤独的能力。
在航天员出舱准备阶段,操作繁琐而重要,这个阶段关系到出舱航天员甚至整个乘组的生命安全和整个出舱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在这个阶段,准备时间长、航天员易疲劳,再加上兴奋好奇的因素,容易导致航天员情绪不稳定。一位曾三次执行出舱任务的俄罗斯航天员说:“不管你在地面训练得多么充分,到了真实的外太空都会遇到不同于地面训练的情况,出舱航天员要时刻准备应对意外情况。”这些未知的情况要求航天员勇敢无畏,具备良好的情绪稳定性。
另外,航天员在太空还容易出现错觉。比如方向错觉、本体错觉、空间知觉错觉、时间错觉等。俄罗斯曾对102名航天员进行调查,98%的航天员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失重的空间知觉错觉,这就要求航天员还必须具备很好的感觉调节能力和耐受力。
即使是完成出舱任务返回气闸舱后,对航天员也有很高的心理要求。刚刚完成出舱活动,航天员身心俱疲,然而,返回气闸舱的航天员还有一系列重要而关键的操作,要求他们保持足够的警觉。
航天员需要训练多长时间?
根据目前美国航宇局对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要求,航天员候选人要经过三年半的训练才能成为正式航天员。在这三年半的训练中,头一年为基础训练,第二年为高级训练,最后还有一年半的专门强化训练。
航天员需要学习哪些科学知识?
航天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仅要学习一般的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材料加工等,而且还要学习有关空间工程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如天文学、轨道动力学、空间制导和导航等。
航天员需要学习外语吗?
在有些情况下航天员需要学习外语。例如过去美国航天员到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上去工作,这些航天员就需要学习俄语;日本航天员准备搭乘美国的国际空间站,不仅要学习英语,而且还要学习俄语。因为日本航天员还要到俄罗斯的加加林航天员中心去训练。日本航天员的外语课共有400小时,其中英语课和俄语课各占200小时。语言和体能训练贯穿航天员基础训练的始终。
为什么要进行海上救生训练?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航天员的训练就包括救生训练的内容。但是80年代以后,救生训练,特别是海上救生训练的比重加大。但美国的航天飞机并不是在海上降落,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也是在陆上着陆。为什么要强调海上救生训练?这是因为地球表面71%是海洋覆盖着,在太空飞行中万一发生故障需要紧急返回地球,海上降落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从安全考虑必须加强航天员的海上救生训练。
如何进行海上救生训练?
海上救生训练主要学习在海上漂浮期间如何使用救生器材以及在海上降落时如何使用降落伞。日本航天员的海上救生训练是在俄罗斯的黑海边进行,日本人用一艘大货船作为海上训练基地,同时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联盟号飞船返回舱模拟器。三名航天员和一名教练先进入返回舱模拟器,航天员都穿着加压服,然后用货船上的吊车将模拟器轻轻地放入海中。航天员首先要脱掉加压服,换上抗浸保暖服。模拟器在海中漂浮两个多小时,其间航天员要用力摇撼模拟器,以模拟波涛汹涌的海面。两小时后航天员要带着他们的救生器材跳入海中,学习使用紧急信号枪、烟雾信号发生器和反光镜等救生器材。
海上救生会遇到各种情况,除了海面救生外,也可能遇到海底救生,因此还要对航天员进行潜水训练。日本航天员的潜水训练是在日本海洋科学与技术中心进行。首先也是由教员讲解潜水知识、潜水规则和潜水生理学,然后在一个3.5米深的水池中练习用通气管潜泳和戴潜水呼吸具潜水。航天员还要练习带着重物不呼吸在水下潜游40米,在可视度极差的条件下从水下障碍物中逃出来。
航天员需要学会游泳吗?
在体能训练中就有游泳训练。而且在游泳训练中也穿插有海上救生训练的内容。在游泳训练时,先穿着游泳衣,练习各种姿势的游泳;然后换上飞行服和运动鞋,除练习各种姿势的游泳外,还要练习踩水和在水上仰面漂浮。
航天员如何进行失重训练?
航天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就要开始进行失重训练,使他们熟悉失重环境。在地面上让航天员熟悉失重环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产生失重和在中性浮力水池中模拟失重。美国航宇局作失重训练用的飞机是一种经改装的有4个引擎的KC-135喷气式运输机。这种飞机在作抛物线飞行时每次可产生30秒钟的失重。每堂课一般要连续飞行2-3小时,完成多次的抛物线飞行。在短暂的失重期间,航天员要练习吃食品、喝饮料、使用各种设备和仪器。30秒钟的失重时间显然是太短了,为了完成复杂的太空操作训练必须使用中性浮力水池。当人体在水中漂浮时,如果在身体上加上一定的重物,可以保持身体既不会浮出水面,也不会沉到水底,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失重的状态。这就是用中性浮力水池模拟失重的原理。
是否可以在一般游泳池中进行模拟失重训练
不可以。一般游泳池水的深度不够,而且也没有专用的附属设备。美国航宇局有两个中性浮力水池:一个称为“失重环境训练设备”;另一个称为“中性浮力实验室”。“失重环境训练设备”水深7.5米,长23.4米,宽9.9米。附属设备包括净水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和一台5吨的吊车。该设备主要用于评定航天员舱外活动装备、航天员身体限制系统、发展舱外活动程序和提高航天员的舱外活动能力。“中性浮力实验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游泳池,水深12米,长60米,宽30米。水池内可容纳国际空间站美国实验室的模型外加一个航天飞机的货舱模型。“中性浮力实验室”是美国航天飞机航天员和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主要训练设备,在实验室的水池中航天员可以熟悉在失重状态下身体如何运动和双手如何操作。除供航天员作失重训练外,该实验室也是美国航宇局设计、研制和试验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设备之一。
航天员在高级阶段的训练内容是什么?
航天飞机航天员在高级阶段的训练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与系统有关的训练和与飞行有关的训练。所谓与系统有关的训练就是让航天员熟悉航天飞机的各系统和分系统,学习系统的结构和性能,特别是要学习当某一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何发现、检查和排除。与系统有关的训练主要使用各种训练器和计算机辅助训练设备。所谓与飞行有关的训练主要是学习与航天飞机飞行有关的各种操作技能,包括从起飞到着陆的全过程。这种训练主要是在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上进行。一般在航天员指派飞行任务后开始这种训练,一直持续到发射前。正常需要7个月到1年时间。
航天员在高级阶段如何训练?
航天员候选人进入高级训练阶段以后,一般是以机组为单位进行训练。航天飞机机组成员包括指令长、驾驶航天员和1至3名任务专家航天员。航天飞机每一次飞行的成功都是全体机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从高级训练阶段就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练习,但有不同的侧重,只有这样在训练结束后才能适应航天飞机的飞行要求。对航天员的课程安排非常细致而周到。每堂课都要预先详细列出课程的名称、课程时间(一般为2~3小时)、授课方式、受训学员(一般是全机组成员)、授课日期(要指明某年某月),所用教材、在此节课之前需先学习哪节课,对此节课的内容提要和目的要求等。授课方式一般是先讲解30分钟,然后结合模拟器或训练器边讲边做。对航天员来说,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航天飞机航天员提供87种训练设备和设施的用心和目的也在于此。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在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大家进行了太空授课。整个授课持续时间约为40分钟,聂海胜辅助授课,而张晓光则担任摄像师。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一种尝试,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观看后心中感触颇深。我也一样。
在此次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可爱的航天员们为我们展示了五个实验,主要是让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在微重力环境物体运动的特别,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并且对质量、重量、牛顿定律等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观看后我觉得特别有趣。
第一个实验是测量质量,所使用的器具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所制成的质量测量仪。到底该如何测量呢?我仔细观看了实验,并且听了解说。原来,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第二个实验是单摆实验,主要步骤是:将支架固定后,在摆轴的前端我们可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接着将球拉高到一定位置后松手。如果是在地球上,这时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说小球会左右摆动。但在太空中你猜怎么着?原来小球在那个高度静止不动了!想要它动该怎么办呢?这时,王老师给了小球一个推力,可爱的小球就傻乎乎地围着摆轴做圆周运动了!
第三个实验的道具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玩具之一——陀螺。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静止的陀螺悬浮在空中,然后给它一个干扰力,这时笨笨的陀螺就会开始做翻滚运动,轴向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若是先让陀螺旋转,再给它干扰力,此时它就不会翻滚了,而是向前行动。真是有趣啊。听说天宫里的很多设备就是利用陀螺组合来定向的呢!原来,小小的陀螺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丰厚的知识啊!
第四个实验是水膜实验。这根我们所说的面膜差太多了。在这里我们可用到两个道具——一金属圈,一个水袋。首先,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接着,将金属圈慢慢地抽出。好了,等待奇迹的时刻到了!抽出后的金属圈上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归功于——失重!
第五个实验是水球试验,也就是王老师将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而红色会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终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
一、采用综合直播方式
1.现场实况直播
中央电视台对“神十”的发射及返回采用了现场实况直播的方式。实现了现场多机位拍摄,导播切换组接完成的客观记录。这是对新闻事件原始状态的客观记录,相应对参与新闻直播的人员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直播过程中这种无数次的选择就积累成最终的节目面貌。”“这个成片不是完成在剪辑台上的,你不可以搜看素材、不可以预演编辑方案,而是完成在每时每刻按键的一刹那。”[1]因此,对于直播人员,尤其是对于直播导播来讲,对于视听语言的理解、新闻内容的深刻把握、演播室及外景各环节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以及在导播台上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决定一场新闻直播成败的关键因素。[2]此次“神十”载人航天飞船媒体报道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也体现出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2.演播室直播
演播室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连接新闻现场和受众的纽带作用,起到调控新闻现场和调动受众关注度的中介作用。演播室直播能够弥补现场直播的不足,展示新闻事件的过去和未来、展示新闻事件的特性、承担对新闻事件的理性解读,给受众以理性的升华。[3]
在直播“神十”飞行任务现场的同时,也插入演播室现场报道。在“神十”发射之前,央视演播室的直播已经开始了。其中的一大亮点是虚拟演播室中的直播——泉灵探“火箭”。通过先进的技术,主持人仿佛置身于火箭脚下,搭乘着“太空电梯”让观众对“神十”的外观及内部构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做到了模拟火箭升空的全过程,并追踪火箭飞行进程。在“神十”飞船返回时,央视新闻频道请来了“神九”航天员刘旺做嘉宾,解读返回时令人期待的几大看点,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观众此刻宇航员在返回舱中的活动和心理状态。当画面切到返回舱返回画面时,刘旺担任画面解说,主持人代表观众向他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在直播太空授课的地面现场时,演播室直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和嘉宾先在演播室进行话题讨论。在太空授课结束之后,直播并没有马上结束,央视国际频道特别报道中主持人和嘉宾继续就刚结束的太空授课进行了讨论。演播室直播和现场实况直播的结合,形成了新闻事件和评论的互动,很好地配合了现场新闻事件的直播,实现了对“神十”航天任务的立体解读,构成了现场和演播室的多信息源切换,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层次和维度。
通过现场实况直播、演播室直播、记者现场采访解说等综合电视报道方式,央视对“神十”航天任务进行了立体综合的新闻直播。
二、整合立体视听元素
所谓“可视性”是电视新闻传播表现中可看、可听、可读等诸要素的复合及其相互影响、变动过程的总括。在直播过程中,只有兼具这多重视听读要素且可以相辅相成的题材,才可能产生生动、新鲜的电视场效应,也才是适合电视新闻直播表现的题材。[4]“神十”直播报道中包含着足量足质的“可视性”电视语言,这也是保证此次直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画面语言
在直播“神十”升空时,受众看到了不同角度、不同机位、不同景别的画面。指挥中心指令员倒计时的近景、按动火箭发射按钮的特写镜头、火箭发射前的全景、近景画面等,让观众多角度、全方位、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发射的全过程。火箭升空后的跟踪拍摄,让观众的兴趣点无限地向上蔓延。多视点、多机位的拍摄和镜头的切换,让受众同时置身于“神十”发射现场、北京指挥中心、央视演播室等不同的场景,实现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立体化展示。当“神十”发射成功后,展现了航天工作人员激动欢呼的现场画面。电视新闻直播的真实性、时效性和现场感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直播画面中也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如在返回舱返回的直播中,有来自地面测控系统的画面、空中搜救直升机摄像头拍摄画面、红外光学镜头拍摄画面等。不同来源的镜头丰富了受众的感官系统,让我们更立体直观地感受返回舱的回归。
在直播中还多次使用到双视窗:飞船成功升空后,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外观,置于其中的宇航员他们此刻感受如何?能适应吗?通过双视窗的展示,我们同时看到了飞船上升画面和飞船内驾驶员状况,极好地满足了受众此刻的心理需求。在太空授课直播中,实现了地面课堂、指挥中心、天宫舱内画面切换,同时展现了地面学生提问画面、主讲航天员王亚平太空解答画面,以及太空实验演示画面和地面试验演示画面对比等,使互动参与性显著增强,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
2.声音元素
(1)同期声
电视新闻中同期声是指拍摄电视新闻画面时,同时记录的新闻现场人物或环境的声音,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和现场采访同期声。在“神十”直播时,大量采用了各种同期声。同期声增加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如返回舱返回时,受众同时听到了指挥中心汇报各种数据的声音、返回舱内宇航员对话的声音、演播室内主持人和嘉宾的声音。几种来自不同空间的同期声叠加在一起,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也使得电视画面的立体感、运动感得到了更好的表现。
(2)解说
影像具有多重意义,在没有同期声配合时,难于传达深层次的、具有确定意义的信息。电视新闻解说词对画面起到了补充、升华作用,每句话、每个字都应该反复推敲、精心锤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太空授课”开始之前的直播中,主持人配合画面做了现场解说。这里的解说是附加于图像之外的声音成分,是理性思维的一种直接外化体现。画面通过摇、移等运动镜头介绍了展开“太空授课”地面课堂的学校情况,解说说明了接受此次地面课堂的学生组成,包括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解说使电视直播新闻画面更加生动有力,引导受众更好地理解了影像的重要意义。
三、凸显电视新闻直播魅力
电视新闻直播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其独特的传播魅力使其成为了具有不可动摇地位的传播形态。此次央视对“神十”的报道凸显了电视新闻直播的魅力,同时体现出新闻直播的手段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1.即时同步
传统的电视新闻是在新闻现场作选择性的拍摄,播出时需经过后期剪辑,其叙事是删节性的,有大量的信息损耗,再现的不是完整的原生态的东西。而电视新闻直播的叙事时间和新闻题材的进程时间是一致的,其中的信源—编码—传输—译码的全过程是共时空的。[5]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负责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报道的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报道、边播出,采用多机拍摄、现场导播切换的报道方式,省略了大量的后期工作。新闻报道和播出同步,电视机前的观众如同亲临现场,目睹了神十升空激动人心的瞬间。2013年6月26日,经过15天的飞行,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央视也做了直播。从“神十”距地表十多分钟时开始,观众看到了主伞打开、返回舱落地成功、着陆后出仓的全过程。这些关键点的直播,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电视新闻直播即时同步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获知新闻的需求。
2.互动参与
从电视传播的方式来看,观众可以同现场参与者几乎完全处于同样的心态和思维活动。透过电视新闻直播,受众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和参与感,这是其他播出方式无法相比的。也正因此,受众会积极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的活动中去,主动地关注、去寻求新闻事件发展的轨迹,预测事情的发展。
“神十”太空授课的直播尤其突出了受众的互动参与性。此次太空授课采用天地互动的形式,航天员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同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地面课堂和电视机前观众的积极性和对太空的探索热情。太空授课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其实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51分钟的太空授课直播画面清晰流畅,没有出现任何信号故障。天地互动进行得有趣而又有序,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理念层面这都是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取得的巨大的进步。
3.悬念新鲜
从新闻直播的分类上看,对“神十”载人航天飞船飞行任务的报道属于可控制的、预发性事件的新闻直播。虽然是预发性的新闻直播,但每一次直播的结果都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神十”的直播过程仍然具有悬念性和新鲜性。神舟十号的发射能否成功;太空授课究竟如何展开,能否顺利进行;航天员能否顺利返回等。电视新闻直播利用现在进行式的报道,充满了连续性的态势,有着不可预测的悬念。这种强烈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大地刺激了受众的收视欲望,增加了受众的亲历感和现场感、新鲜感。
电视直播对“神十”执行航天任务的现场讲述是跟踪式的。我们的视野被扩展到神奇的宇宙空间,接收到了很多未知的新鲜事物。受众在观看的同时,兴趣会不断积累叠加。最终“神十”圆满完成任务,宇航员顺利返回时,观众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一个个悬念终于被揭开,与之相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时愉悦的心理体验。
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核心
此次央视媒体在对“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这一科技新闻的报道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
科技新闻由于专业性强、涉及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常人难以理解等特点,新闻媒介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往往难以摆脱枯燥、干瘪、严肃呆板及模式化的毛病。此次央视对“神十”的报道中,对于涉及专业概念和在操作的报道语言上,充分考虑广大受众的可接受能力,通过恰当的类比和解释,化“硬”为“软”,以一种服务者的角色和人文视角切入事件进行了报道。[6]在“神十”成功发射和返回的时刻,央视利用三维动画、虚拟演播室、双视窗等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原本抽象的新闻内容。
在报道中,央视媒体注重以人为核心,特别关注三位航天英雄及幕后的工作人员。在“神舟”十号发射之前,就采用了系列专题的形式,通过人物专访、新闻背景材料、历史资料回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介绍了航天员选拔过程、训练情况、宇航员的生平、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知识等,全面进行了人性化展示。这些前期策划中积累的资料,填补了直播中的空白,也能提高直播中的信息的包容度和表达的深度。
在介绍宇航员完成航天任务的同时,媒体也格外关注了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如怎样喝水、进餐、睡觉,如何进行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如何避免太空中对身体的损伤等。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就观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深化了受众的理解,体现出了更为强烈的人文观照。
“神十”的成功报道,标志着我国电视直播新闻取得了新的进展,记录了我国“飞天梦”的再一次实现。这一方面源于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更加体现出传播观念的革新。而电视新闻直播的创新,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民主的进步。
注释:
[1]郑月:《电视节目导播》[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峥:《再谈电视新闻直播》[J].《当代电视》2013年第1期
[3]徐志东、李文秀、李谦:《关于演播室直播的几个问题》[J].《中国商界》2009年第10期
[4]阎怡男、邵珏武、王薇:《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浅辨》[J].《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颜道丽:《电视新闻直播美特征与功能》[J].《新闻前哨》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