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科学论文

系统科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系统科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系统科学论文

系统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系统科学是对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除外系统科学又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在大型军事科研项目的社会背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技术背景:整体思维的科学背景下。由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汇流,产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广泛综合性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老三论)。由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相互联系与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科学方法。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也是这样出现了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70年代以来,又相继产生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新三论)和超循环理论,极大的深化和发展了系统科学理论。

二.系统科学包括的内容

系统科学所包括的内容有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三.系统科学所研究的内容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如对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应立即立项组织科学调研,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使这项工作有较充分的科学依据,各个局部与整体间关系更加协调,各项目标更加合理,宏观调控更为有效,还可实现预警作用,及早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方向。

四.系统科学研究的方法

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出发,把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达到最佳的处理和解决具体系统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方法的关键是考察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如:对于研究教育系统中,我们要知道影响我们现在教育水平的要素是什么,那我们就要从教育这个系统出发,联系我们现在教育的制度,师资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教学外部环境等问题实行综合性研究和考察,揭示现代教学本质和规律。

五.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层级性原则:层级性是系统的普遍特性,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就必须从系统的这一普遍特性出发。

3、结构性原则:结构性是任何系统所共有的重要属性,因此,结构性原则是系统方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系统方法最基本的出发点。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是通过系统整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从系统整体出发,才能真正的揭示出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

5、相关性原则:由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和外部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系统的任何一个方面时,都必须与这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系统方法的相关性原则也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

6、模型化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时,一般都需要抽象出系统的模型以代替对象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研究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7、最优化原则:系统整体的最优化,既是系统方法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系统方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它贯穿与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过程的始终。

六.系统科学目的

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如为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我们用系统科学去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合理的工作目标。一是短期工作目标,二是长期工作目标。短期工作目标可以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大部分(90%左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工作目标应该是: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下岗、分流、置、再就业制度和机制。通过进行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的系统分析研究,并不是脱离当前的工作实际,既要考虑长远的工作目标,也要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可以分时间阶段地逐步完善,既做好基础性工作,又做到长远目标与当前工作相结合,

使当前的工作得到改进,使得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

七.目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向

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如:对于金属材料,有两个这样的科学问题。(1)能否将已建立的电子结构、相结构和组织结构3个层次的理论整合成相互关联的系统理论?(2)金属材料系统中合金相的多样性是否由基本结构单元序列的多种组合方式形成?为此“金属材料系统科学”提出了“基本原子团序列”、“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体序列”是构建合金相的三个基本结构单元的新见解并建立了计算合金相状态、能量和体积的新方法。实施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特征原子序列工程”同时开展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理论的应用。

八.系统科学发展的成果

1.近年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体育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总结经验,使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体育工作,提高体育工作管理水平。正在筹备举办第三届亚冬会的黑龙江省体委在会上进行书面交流。他们认为,系统科学的运用,为举办好第三届亚冬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管理的保证。从近两年来的筹备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看,所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们借鉴北京亚运会和申办奥运会的经验,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去组织管理筹备工作。做到了两个突破,一是思想方式上的突破;二是方法、技术运用上的突破。

2.系统法学是将系统科学与法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法学思想、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统,任何法的现象都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可以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系统科学将法的现象视为阶级现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阶级分析法学。系统法学也同样对法形成了一个基本观点或定义,既法或法律是系统。系统是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这种定义或这种思想,对法学研究的制约最小,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门研究如何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帮助物流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利用物流信息的学科。它是融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标是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和强调用户和管理者应该如何参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活动,使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更加适合管理者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以采集、处理和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目标的系统,它的应用标志着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文献:

系统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课堂;大型主机汇编语言;教学质量

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谓的“生态课堂”就是在“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全面健康发展。将生态的理念引入课堂,构建一种教师和学生、师生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创设一种富有生命气息、宽松和谐的生态课堂,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1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型主机汇编语言作为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大型主机系列课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具有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的程序设计结构,因此对于具有高级程序设计基础和微机汇编程序设计基础的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是汇编语言本质上是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相比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第一,与硬件联系紧密。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每一条指令对应一个机器动作,掌握这些指令的前提是对系统的硬件有一定的认识。这就需要掌握涉及到的CPU内部寄存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及内存的特点和管理方式。

第二,指令繁杂,编程繁琐。大型主机汇编语言和微机汇编语言一样,指令系统集复杂,由数据传送指令、十进制操作指令、定点操作指令、循环和分支指令、程序控制指令、位操作指令、地址处理指令等七个功能组成。由于主机系统本身使用汇编语言提供了很多例程,并定义了相关的编程规范,用户编写的汇编程序必须遵循这些编程规范,因此,在编程中需要注意约定设置及隐含使用的寄存器等。编程不但要注意指令的正确使用,还要考虑寄存器、主存单元等硬件细节,所以比较繁琐。

第三,调试困难。主机汇编语言调试时需要用专门的工具,采用的是命令交互方式,界面不友好,而且直接对内存地址和寄存器内容的二进制显示,不易理解。

第四,课程中间才涉及程序设计和应用。汇编语言的课程体系中,只有到中间才涉及到程序设计和应用。因此,在学习前面的基础知识和指令系统时,容易产生知识凌乱、支离破碎的感觉,产生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的疑问。

正是由于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的这些特点,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觉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缺乏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二十年以来,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生态课堂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2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系统论等,但影响最大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感教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依据建构主义、情感教学理论和生态学等理论,课堂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当我们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课堂教学过程时,课堂教学应处于一个动态、和谐、平衡、互动、相互联系的环境之中。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这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知识是课堂教学的纽带,如果没有知识的传递和建立在其上的互动,课堂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掌握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这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是根本任务,知识的获取和整合是课堂活动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来实现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生态课堂就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注课堂,重构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课堂。传统课堂的本质是技术,所以传统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课堂,它运用的方法是控制,追求的结果是知识与技能。而生态课堂的本质是联系、发展、和谐与共生,所以,生态课堂在方法上不强调控制,而重视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与学生的投入,就是说彼此将生命融入到课堂中来。

3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生态课堂的构建方法

(1)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学生间的学业竞争和人际交往而带来的行为冲突以及由于要求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而带来的师生间的行为冲突,使课堂教学充满紧张的气氛,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在生态课堂中,由于教育目的的改变,教师不再是为教而教,学生也不再是为学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创设这种行为环境的关键是,要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经历就是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同样,也要让学生懂得,课堂学习不仅是学习一种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与别人相处。只有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协调彼此的行为,相互合作,共同融入到课堂中去。也只有这样,一个和谐、共生的课堂才能真正构建起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教学生态中的组织者,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到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各种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对象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启发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主体性选择,根据是否感兴趣、听得懂,来选择积极主动的听课方式还是消极被动的听课方式。对于不熟悉的教学信息,学生需要调动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教学信息进行破译、理解和吸收,最终将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及认知结构融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达到信息的真正同化。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最终是受学生学习状态制约的。

在生态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尊互敬的,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随学生的发展而变化,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指导日益增强,控制日益减弱,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状态不断改变生态角色,发挥教学的多种功能,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

(2)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生态课堂的构建

在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该课程的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教师和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的关系和地位,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了几种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求学生预习,鼓励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提问,教师带着学生的问题来讲解知识。例如在讲授主机汇编语言时,很多同学就会提出主机汇编语言和微机汇编语言有何不同。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贯穿该问题。

(2)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有多种机会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也就是将知识“外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情景教学,尽量让学生在情景下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能灵活使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讲授十进制编辑指令时,首先设计一个银行账务打印需求的情景,然后针对该情景需求,讲授如何通过编辑指令实现客户要求。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各类指令能解决什么实际应用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繁复指令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例如在讲授如何调试程序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在实验课上尝试调试程序。学生自己调试程序后,通常会提出大量的疑问,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再详细讲授如何调试,解决程序中的问题,学生课下再去实践对程序的调试环节。通过这样一种自我反馈的方法,学生快速掌握了调试技能,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教师在教学当中注意穿插一些有趣的事情,以幽默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兴奋中枢,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有时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第二,学会运用赞赏,营造和谐的生态课堂。

教师尽量多用鼓励、赞赏的手法来营造课堂气氛,因为对学生行为的赞赏和肯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来获得更多的赞赏。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一个老师后,更容易接受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在课堂中,对于能正确完成练习,按时完成作业并积极配合老师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没有特别突出表现的同学,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纪律性。总之,让每个同学都能感觉到自己处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一个喜欢他们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自己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在实验课中,同学们交实验有一个先后次序,在下一次授课中,宣读前十名交实验的同学名单。这样,入前十名的同学就会感受到被肯定,更加积极地参与课程。而这次实验排在后面的同学就会在下一次实验中努力,争取排到前面的名次中。这样不断循环,就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通过协作学习,加强难点知识的学习。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大型主机汇编语言难点和关键点的学习,在讨论中加强理解。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作为讨论的内容。为了构造和谐的协作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2)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3)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禁止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4)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进行鼓励。

第四,用生产实例,实行情景教学。

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产实际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实际问题的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具备实际情境的生动性、丰富性,同化与顺应过程较难发生,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大型主机汇编语言教材中的程序例题多为计算、移位、逻辑处理、输入输出处理、调用子程序,编写宏指令等,单纯讲授这些内容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会错误地认为汇编语言没有什么用处,只能做这些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输入输出处理时,就针对一个记录了用户购买商品信息的文件,要求编程实现对该文件记录信息的读入,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编辑成一定的格式打印输出。该实例给出了输入文件的记录格式和含义以及要求输出的格式,教师然后讲授如何通过指令实现对数据的读入、编辑、输出,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课堂听课效率显著提高。

第五,提供丰富的环境资源,调动课上课下的学习热情。

课堂生态环境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已有研究表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总体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手段,但在具体指标上略有差异。因此在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的教学中,我们同时采用多媒体设备和黑板两种教学方式,把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和黑板教学中更多的互动与沟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在讲解指令的寻址方式时,利用投影动态显示寻址过程,复杂的过程变得一目了然;每学一个新的指令时,都在主机系统中编程运行,并查看结果,使得繁复的讲解过程变得简单清晰;在课堂上对程序的讲评和现场的调试,使学生找到发现问题的途径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生如何编写程序时,更多的是采用黑板,通过一条一条指令的编写,讲解编程的思路,学生能更好地领悟编程方法。在课堂下,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教师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主要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于如何获取以及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等问题作出明确指导。

4结束语

针对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的课程特点,将生态学的观念引入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舞台,使师生两个重要的课堂生态因子能平等的、和谐的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生态课堂平衡,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系统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异同比较概念厘清

Abstract:AlthoughScienceandTechnologyhavecloseconnectionandsimilarities,butafteralltheyaretwodifferentconcepts.Thispaperdiscussestheirdifferencesfromthepursuingaim,researchableobject,activity''''sdirection,processofquesting,concernedproblems,adoptivemethods,thoughtmodes,constitutiveelements,languageexpressions,finalresults,evaluativestandards,containsofvalues,normoffollowing,occupationalconstitution,socialinfluences,historicaloriginanddevelopment,developmentandprogress.

KeyWords:science,technology,comparisonof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clarifyvingconcepts.

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关系密切,之所以如此,除了二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科学要借助技术更新设备、启示问题、激励灵感,技术要借助科学提高理论水准、扩展发明视野、开拓新奇领地——之外,也在于科学和技术确实有诸多相通或相近之处。正如考尔丁所说,科学和技术二者都处理物理世界,使用相同种类的物质世界的知识。二者在研究中使用经验方法,雇用在科学中受训练的人,使用类似的词汇表。技术因它所应用的知识依赖科学,有时也为科学进展提供未加工的材料,即新观察或其他的激励研究的东西。

考尔丁只是笼统论之。其实,条分缕析一下科学和技术的各个要素,问题就更清楚了。例如,在建制方面,科学与技术都是高度创造性的行当,它们都给予那些能够以有意思的方法合成完全不会在其他人那里发生的思想的人们以一种奖励。在规范方面,科学和技术都具有非本地化和世界主义的特征。科学不是由于定义才是普适的,而是通过许多努力消解本地发现的与境的。技术不是自动地可用于其他境况的,它要求技术和境况两方面适应,以创造起作用的技术。这个消解与境过程的社会方面也是深入科学和技术之域消解与境,它在于在实践、流通和网络创造之间的交流。在结构方面,一切科学都有理论、观察、实验这三个部分,技术同样如此。因此,把技术和科学对立起来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科学和技术都进行观察和实验,提出理论,提出关于(通过实验)造成一定条件的方式的陈述。在基础研究问题上二者也有一定的重合。在方法方面,技术研究与科学研究没有什么区别。其研究周期图式都是一样的:确定问题;用现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解决问题;倘若尝试失败,就找出某些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假设以至整个假设-演绎系统;借助新概念系统寻求问题的解决;检验解决问题与结果;对假设或初始问题的表达方式做出必要的修正。在评价方面,

任何特定技术的发展是否值得的裁决必须永远是暂定的,对借助新证据重新评价是开放的。以这种方式,对于科学使用的问题不能给出永恒的答案,正如科学理论本身的真理问题不能给出永恒的答案一样。

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哲学底蕴方面,科学和技术都体现了操纵或摆布的思想。西方科学是作为实验科学发展起来的,而为了进行实验,它必须发展精确和可靠的操纵能力,也就是说进行检验的技术,人们操纵摆弄是为了检验。技术也操纵自然界的对象,同时也引起新的人操纵人的过程,或者说社会实体操纵人类个人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发明了新的和十分微妙的操纵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对事物的操纵同时需要人类接受操纵技术的奴役。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相通或相近之处,不少人认为,科学和技术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或者没有原则性的区别,在二者之间是无法划界的。譬如,克罗斯和巴克坚持,在20世纪,科学和技术就形式而言似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不把二者蛮横地弄得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不可能把科学和技术作为分离的实体与整体分开。雷斯蒂沃则一言以蔽之,纯粹科学的神话是近代科学作为礼拜堂的基石。近代科学的意识形态使我们之中的许多人相信,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可以划界,并因我们社会和环境的疾病而责备技术。

诚然,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边界起初不可能十分尖锐地显示出来的领域,正如在遗传工程和基因治疗的情况中那样”。诚然,“许多现代建制的探究形式把科学的知识进展的兴趣与特定技术的较大效率的目标融合在一起,一致在二者之间不存在建制上的划线。科学和技术在医学科学没有简单的可维持的区分,虽然在极端的对照中是清楚的。”诚然,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任何区分实际上都可能强烈地受到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如规划的制定和资金的提供就涉及区分问题。科学和技术的区分还缺乏明晰的和毫不含糊的划界标准,在一种与境中是所谓“科学”和“科学的”东西,在另一种与境中往往被称为“技术”和“技术的”东西,反之亦然。然而,

不管怎样,从学理上讲,科学和技术毕竟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区别众多而明显。从实践上讲,把二者混同起来,也会在实际工作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我国科学政策和科研管理方面的诸多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混淆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和辖域。为此,我们必须尽可能把科学和技术区分开来,以便于澄清概念上的混乱和纠正管理上的不当。

邦格曾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科学和技术之间的某些相似点和和相异点。陈昌曙教授也从十个方面揭示了科学与技术之间原则上的、本质性的不同:基本的性质和功能,解决问题的结构和组成,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相邻领域和相关知识,实现的目标和结果,衡量的标准,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人才的素质和成长,发展的进展和水平,社会价值、意义和影响。在我的心目中,科学和技术一直是两个有别的概念和范畴。在混乱日盛且大有蔓延之势的情况下,我接连写了数篇强调科学和技术有别的文章,力图予以匡正。当时我没有研读多少资料,主要是凭直观和经验发议论的。在这里,我准备把原来简略的框架和十分有限的文字予以扩充,比较详尽地厘清一下科学和技术的差异。

(1)从追求目的上看,科学以致知求真为鹄的,其目标在于探索和认识自然;技术以应用厚生为归宿,其意图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科学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不断进展,技术追求生产目标的有效实现。尽管技术也涉及知识——应用零散的经验知识和系统的科学知识,也创造一些实用性知识——但是它把知识工具化。也就是说,科学把知识始终视为目的,而技术仅仅把知识当作手段。

尽管在某些现实的研究课题或项目中,致知求真和应用厚生这两个目的是相伴出现的,即便研究者只涉及一个方面;尽管每一个正确的科学理论都可能潜在地导致技术应用,而每一项技术研究项目也可能促进科学知识的进展;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科学和技术在目的上的鸿沟之分。考尔丁对此洞若观火:科学和技术的基本区分还是在于目的。科学的目的是获取知识,技术的目的是应用知识控制物质。技术人员的问题是分派给他的,希望他提供答案;而科学中某种研究自由是基本的。于是,科学的发展遵从它自己固有的需要,即对真理的追求;而技术的发展遵循公众的物质需要。桜井邦朋也一语中的:

科学和技术本来是有差别的东西,科学被认为是就隐藏在我们周围扩展的自然中所看到的各种现象的奥秘中的真理,换言之,是就各种事实和在它们之间存在的法则研究的学问;与之相对,技术是立足于把科学的成果作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的东西熟练使用的目的而加以研究、而组成的东西,是实用性极强的东西。

不用说,纯粹科学,如果它是实验性的,也控制和改造世界,但只是为了认识实在在很小的规模上这样做,而不是以此为目的。科学是为了认识而去变革,而技术却是为了变革而去认识。希尔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科学可以可以发明、改进和推广仪器工具,但是这不是它的首要关心。它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并通过认识扩大我们的知识。技术并不这么多地关心认识,它关心为最佳的利益而生产和使用。”

(2)从研究对象上看,科学以自在的自然实在为研究对象,不管这些对象是实体实在还是关系实在,不管它们是以物质形态存在还是以能量或信息形态存在,也不管它们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总而言之,它们是自在的自然的。当然,为了获取自在的自然实在的知识,实验科学家也在受控实验中对其进行某些干预,但是这种干预是小规模的、不成气候的。更重要的是,如此干预只是作为获取自然奥秘的手段,而决不是为干预而干预,决不是把干预自然作为目的。相反地,技术的对象则是现实的或拟想的人造物,也就是说,它要设计或制造出某个自然界中没有的人工东西来。当然,技术也针对自在的自然对象做研究和试验,例如研究和利用天然石头作为建筑材料,但是无论从研究的出发点讲,还是从试验的结局上讲,都聚焦于实用和使用,其结果,已经使自在的自然存在变成为人的非纯粹的自然存在了,如砌墙基的方形花岗岩石料、抛光和切割的大理石平板。

(3)从活动取向上看,科学活动是好奇取向的(curiosity-oriented),与社会与境和社会需要关系疏远;技术是任务取向的(mission-oriented),与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关系密切。科学本来就是在有闲暇的条件下,由人的好奇天性触发的。科学爱好的激起,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冲动的萌生,在很大程度上无一不是由好奇心驱使的。一个没有好奇心和惊奇感的人,是不会成为天才的科学家的。科学的好奇既表现在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如爱因斯坦对指南针的好奇)上,又表现在对科学理论的好奇(如爱因斯坦对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好奇,对空间和时间问题的好奇,对经典力学和电动力学关于运动相对性解释的不协调的好奇)上,这些都可能成为新发现的导火线或助产士。爱因斯坦说得好:

重要的是不停地追问。好奇心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一个人当他看到永恒之谜、生命之谜、实在的奇妙的结构之谜时,他不能不从心理感到敬畏。如果人们能够每天设法理解这个秘密的一点点,那就足够了。永远不要失去神圣的好奇心。

他还这样讲过:“如果要使科学服务于实用的目的,那么科学就会停滞不前。”

另外,技术像现代社会的许多建制一样,其取向往往是短视的,科学则不是如此、也不能如此。多尔比认为,短视的观点可能在技术的语境中被捍卫,但是却会使科学研究遭难。因为集中关于可预见的眼前利益,会使科学完全转向应用的和任务取向的科学,会减少产生未曾料到的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也会使未来技术的源泉枯竭。因为技术常常是为了满足眼前的需求而研制、应对市场当下的急需而生产的,所以不得不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和做法。科学一般不会如此短视,因为科学与人的物质欲求和市场的急需没有多少联系。假若出现短视的科学,也只能欲速则不达,美国攻克癌症计划的失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为科学的发现是无法预见和计划的,只有在科学内部的各种条件具备和时机成熟之时(如旧有理论的完备,相关学科的发展,实验资料的积累,天才科学家的关注等)才有可能取得理论突破。正是由于取向的不同,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要大得多,而技术的进展则要受到社会与境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4)从探索过程上看,科学发现的目标常常不甚明了,摸索性极强,偶然性很多,失败远多于成功。因此,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随时掉转方向、动辄改换门庭是常有的事。诚如俗语所说:你本来要进这一个房间,却步入另一个屋子。在这种情势下,你根本无法计划和组织科学研究;即使硬着头皮做出计划,也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你根本无法在实践中实施。大凡头脑机敏的科学家对这一点都心知肚明。一般来说,他们只有一个大致的研究范围,至多只有一个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的靶子,但是他们却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本领——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相比之下,技术发明对准的靶子往往事先就很明确,可以做出比较详细、比较周密的组织和规划,然后或按图索骥,或有的放矢,偶然性较少,成功率较高。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和登月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就是技术项目计划周到、组织严密、完成出色的绝佳表演,而刚才提及的美国攻癌计划则是计划科学失败的典型例证。正如我先前所写的:学术科学或基础研究是不可计划和组织的!组织和计划的学术科学不利于科学发展!在这里,爱因斯坦的告诫值得我们认真汲取:“人们能够把已经做出的发现的应用组织起来,但是不能把发现本身组织起来。只有自由的个人才能做出发现。”他还说:

科学史表明,伟大的科学成就并不是通过组织和计划取得的;新思想发源于某一个人的心中。因此,学者个人的研究自由是科学进步的首要条件。除了在某些有意识的领域,如天文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植物地理学中,一个组织对于科学工作来说只是一种蹩脚的工具。

(5)从关注问题上看,科学需要了解“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而技术面对的问题则是“做什么”(dowhat)和“如何做”(howdo)。邦格用一句话点明:技术的中心问题是设计而非发现。正因为如此,技术虽然以应用科学为基础,但是并非机械地追随应用科学。尽管实际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大量的、很好的甚至是很出色的科学工作,是在有着明确技术目的的研究过程中完成的,而且科学家自己在“科学”与“技术”职业之间来更而不改变自己实际从事的工作——然而“这些构成科学的问题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问题,而技术研究的本质却是一件经济的和社会的工作。”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发现的原创性和技术发明的原创性是不同的。“这两者的原创性都受人欣赏,但是在科学中,原创性在于比别人更深入地看到事物的本质的能力,而在技术中,原创性则在于发明家把已知的事实转化为惊人的利益的创造力。”因此,技师的启发性热情是以他自己迥异的焦点为中心的。他遵循的不是自然秩序的前兆,而是能使事物以一种新的方式运作以便达到某一可接受的目的,并能便宜地得到利润的可能性的前兆。在向新的问题摸索着前进时,技术专家所考虑的必定是科学家所忽视的利益与危害的整个全景图。他必定对人的需求特别敏感,并有能力评估他们准备满足这些需求时所付出的代价。科学家的眼光则全神贯注在大自然的内部法则上。

(6)从采用方法上看,科学主要运用实验推理、归纳演绎诸方法,而技术多用调查设计、试验修正等方法。考尔丁承认,技术研究的方法与科学方法有类似之处,如在实验中控制可变因素,使用矫正的参数,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方法根本不同于科学方法。科学的实验指向理解研究中的系统,本质上与科学方法的其他部分即说明的假设形成关联。没有导致新理解的实验是失败,实验通常借助一些假设设计,以便证实它或否证它。另一方面,技术的实验除了部分利用科学已经赢得的知识外,仅利用试错法,它不导致对自然的任何新的理解。技术通常满足于列举的观察资料,以方便的形式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不追求理解观察资料之间的关系。技术以科学的理解为先决条件,但它通常不为理解做贡献。广泛而精确的定量资料表并不构成知识,尽管它们可以是科学家的未加工的材料。

(7)从思维方式上看,科学思维除了在科学发现的突破时刻以形象思维为主外,在大多数场合下是以抽象思维和概念思维见长的,而技术思维是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统治着技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由于科学理论具有非自然的特征,科学思维必须摆脱与常识相联系的自然思维强加的模式,以理性批判和概念分析开路。技术思维在早期是直接与常识和经验密切相关,尔后出现的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技术,还带有常识思维和自然思维的胎记和烙印,它直接沿着现成的科学知识下行,化形而上的抽象为形而下的具体,注重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分析。沃尔珀特径直指明,技术的许多方面是看和非词语的,这完全不同于科学思维。这并不是说,科学家不使他们建构的概念和机制形象化,不过对科学来说,说明是基本的,必须把图像翻译为语言和符号,尤其是数学。由于未受词语化的理论的牵累,技术设计者在他们的心智中把不同的要素会聚在新组合中。与科学相对照,从文艺复兴直到19世纪的技术知识刊载在图示占统治地位的书中——信息主要以绘图的形式刊载。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技术思维是由技术理性或曰主观理性、工具理性主导的,科学思维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科学理性或曰客观理性、纯粹理性。所谓客观理性,按照霍克海默等人的观点,是指客观结构是个体思想和行为的量尺,而非人和他的目标。在这里,关键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也就是说,客观理性关心的是事物之“自在”而不是事物之“为我”,它要说明的是那些无条件的、绝对的规则而不是假设性的规则。所谓技术理性,关心的是手段和目标,追求效率和行动方案的正确,而很少关心目的是否合理的问题。它是围绕技术实践形成的一套基本的文化价值。它预设了笛卡儿式的主体-客体、精神-自然的二元对立,也预示了一种人对自然的新的体验方式:人作为主体,雄居于所有客体之上,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可以纵和统治的集合体。它包括这样一整套基本文化旨趣:人类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维,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

(8)从构成要素上看,科学的构成要素可以说是非物的——科学知识体系纯粹是非物的;研究过程虽然离不开实验设备的支撑和物资的消耗,但是这些物本身并不进入科学的结果即科学理论之中。尤其是,基础研究或学术科学对物的依赖是很少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支笔加几张纸足矣——难怪有人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称为“纸上的革命”。即便非要把科学与物扯在一起,科学也只是“抽象物”的科学或“物之共相”的科学。相反地,技术则是实实在在的物的技术,时时处处与具体物打交道,起码或多或少是离不开物的。尽管在学术层面,学人对技术构成要素的理解还有“技术非物”和“技术是物”的歧见,但是技术恐怕很难完全与物脱离干系。只是“对于不同的技术,物的因素所占的份额和所起的作用是有所区别的。或者说,在人工自然的创造或技术活动中,人们可以让物质实物扮演各种角色,如载体角色、对立体角色、匹配体角色和包容体角色(这当然是不确切的划分)。”

(9)从表达语言上看,科学语言也使用日常语言进行事实的描绘和实验的叙述,但是其中无论如何缺少不了科学概念或术语。在科学理论中,更偏重抽象的概念说明和的繁难的数学推演,这一点在科学的典型代表物理科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要严密、精确地陈述科学理论,非数学语言和数学公式莫属。相形之下,技术语言多是具体的、平实的描述,缺乏复杂的概念分析和数学演绎。在技术中也运用数学工具,但大都是具体的数值罗列和一般的数字计算,技术结果也不要求绝对精确,只要满足实用需要,在某一误差范围内得出具体的数值即可。尤其是,表达科学知识和理论的科学语言的是可传达的、可交流的、可用文字和数学符号书写和记载的,科学共同体实际上是科学语言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使用相同的词汇表或词典。可是,在技术方面,情况就不同了:有些技术事项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或数学符号表达清楚的,因此得借助图示、模型、样品等来说明。更为歧异的是,不少属于技术的技艺、诀窍之类的东西根本无法用语言解释和传达,也无法从书本学到手,只能像师傅带徒弟那样,边干边学,边观察边体味,才能逐渐达到心领神会、游刃有余的境界。此类知识就是波兰尼所谓的“私人知识”(personalknowledge)或不可言传的知识(tacitknowledge)——后者也可译为“意会知识”或“默会知识”——技术知识的某些分野就归属这样的知识。

(10)从最终结果上看,科学研究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某种关于自然的理论或知识体系,技术活动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某种程序或人工器物。科学成果是人类精神的非物质成就,而不是设计和生产的物质成品。史蒂文森断定,科学不是技术,它不在于器械的发明。科学的中心关注和最终结果是knowingwhat即真理的知识,与knowinghow即如何做的技术知识相对。当然,这两类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在现代。沃尔珀特断言,科学的最终产物是观念和信息,也许是在科学论文中;技术的最终产物是人工制品,比如说钟表和电机。与科学不同,技术的产物不是针对自然实在衡量的,而是借助于新奇性和特定的文化加于其上的价值衡量的。巴萨拉(Basalla)道同志合:“虽然科学和技术二者包含认知过程,但是它们的终极结果是不同的。创新的科学活动的最后产物最可能是写成的陈述、科学论文、公布的实验发现或新的理论见解。相对比,创新的技术活动的最后结果典型地是对人工制造的世界的添加物:石锤、钟表、电动机。”

(11)从评价标准上看,对科学的评价以是非正误为主,以优劣美丑为辅,真理和审美是其准绳;对技术的评价是利弊得失、好坏善恶,以功利和价值为尺度。沃尔珀特一言蔽之:“技术的成功与欲求和需要有关,而科学的成功依赖于与实在符合。”对此,多尔比论述说,就作为知识形式的科学和技术而言,二者之间的关键区分是,技术借助于实用标准“它奏效吗?”评价,而科学知识则借助于“它为真吗?”评价。他继而指出:

对技术和科学而言,成功的标准依然是不同的。在技术中,成功与起作用的产品、尤其是与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在商业上的产品俱来。相对照,在科学中,成功的标准不是它起作用,而是它被接受为真。

(12)从价值蕴涵上看,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大体上是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的,或者说其本身仅蕴涵为数不多的价值成分;而技术处处渗透价值,时时体现价值,与价值有不解之缘。莫尔就是这样看问题的。他说,真正的科学知识在伦理的意义上是善的,而在技术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每一项技术成就,必然使人又爱又恨(有矛盾心理):它能够或善或恶,技术必然是双刃工具。尽管把已知的技术成就分类为善或恶从来也不是确定的,但是任何一项给定的技术总是在伦理上能够分为善或恶,这取决于人心中的目的,取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边界条件。邦格详细地陈述了他的观点:对科学家来说,所有具体对象都是同样值得研究的,而不涉及价值问题。技术专家却不是这样:他把实在分为原料、产品和其他部分(即一堆无用之物),他最珍视产品,其次是原料,最轻视其他部分。技术知识和技术活动的价值准则是与纯粹科学的价值中性相对立。技术专家凡事都要衡量其价值,而科学家只衡量自己的活动和成果的价值。科学家甚至以摆脱价值观念的方式去处理价值问题。虽然基础研究作为心理过程的评价,它也做出价值判断,但是这完全是内在的:它们涉及科学研究的要素,诸如资料、假设和方法,而不涉及科学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工程技术专家不仅做出内在的价值判断,而且也做出外在的价值判断:他评价他能得手的每一事物。基础研究就其自身目的而言,是寻求新知识,是不涉及价值的,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当可以做某些有利于或不利于他人的幸福或生活的事情时,才涉及道德,工程技术专家恰恰在这里有份儿。他们应该遵守可以称之为技术命令(technologicalimperative)的东西:

你应该只设计或帮助完成不会危害公众幸福的工程,应该警告公众反对任何不能满足这种条件的工程。

(13)从遵循规范上看,科学遵循的规范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所谓的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有组织的怀疑主义(organizedscepticism);技术的规范与此大相径庭,它以获取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为旨归,其特质是事前多保密,事后有专利。波兰尼看到这种天壤之别:“科学知识与技术操作原则之间的不同被专利法认识到了。专利法对发现和发明做了鲜明的区分。发现增加我们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而发明则建立一个服务于某一得到承认的利益的新的操作原则。”普赖斯也十分清楚:

存在着科学和技术之间最为重要和最有意思的一种对照。大家都明白,在科学上只要你第一个发表了,你就打败了其他人。通过发表来表明你对知识产权的私有要求。非常不可思议的是,你的发表越公开,你的产权要求就越安全地为你所独占。在技术上则是另一回事。当你做出发明时,你必须为其取得专利,你必须防止工业间谍的窃取,你必须看见它远在能够被竞争者复制或取代之前就被制造出来并销售出去。在技术上你得用通常的保护方法来确保你的私有权。

他进而揭橥,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从哲学意义上看,即使科学是对规律的一种概括和发明过程,自然却非常强烈地表现出似乎只有一个世界可以被发现,如果波义耳没有发现波义耳定律,那么必然会有其他人去发现。但是,技术中的大部分竞争比在科学中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技术是一种文明所获得的,而科学则让人感到更像是自然的规定而不是人的大脑所拥有的。

(14)从职业建制上看,科学和技术无疑是相互渗透的,并且经常看上去好戴着同一顶帽子或穿着同样的实验服装。但是将两者混淆起来的做法是把表面的东西——例如机构联合——当成了深层的东西。在科学共同体中,其主要成员是以思想型、理论型、动脑能力见长的研究员和教授;而在技术共同体中,其主要成员则是以实践型、经验型、动手能力见长的发明家和工程师。前者的建制实体是国家科学院、科学各学科研究所、科学学会、综合大学的科学研究机构等,后者则是国家工程院、工科院校的研究机构、工程学会、工业部门的研究所、工业实验室、高技术开发区的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职业建制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上。科学人才的培养主要在综合大学的理科院系和科学研究所进行,注重理论知识、概念辨析、数学基础、逻辑推理的训练;技术人才主要在工科院校、工业研究所和实验室培养,偏重专门技能知识、数值计算、实际操作的训练。尽管这两种角色可以转换,也有可能一身二任,但是转化总得有一个学习和适应过程,而且“双肩挑”的人毕竟是稀少的,即便兼而有之,此类人物也是有所侧重的。

(15)从社会影响上看,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深远的,而且各自作为子文化,都是文化进化的重要推动力,显示出很强的文化渗透性。但是,二者的社会影响无论如何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科学主要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的社会影响基本上是思想上的和精神上的,尤其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促使人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完善人性,而它对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和生态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影响。技术则不然:技术往往是以器物的形态出现的,它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却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其他各个方面,其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具有两重性。反过来,由于科学自身的本性,社会对科学的影响较小、约束力弱,但是对技术影响很大、约束力也强烈得多。

(16)从历史沿革上看,技术的历史是古老而漫长的,可以说从原始人打制第一块石器时就开始了,而科学的历史沿革是相当短暂的,至今不过三百余年的历程,即使把科学的萌芽时期计算在内,也仅仅有两千多年。与技术的历史相比,科学的历史短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此外,技术依赖于科学的时间,就更为短暂了。沃尔珀特对此印象深刻,他进而还洞察到科学和技术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的不对等性,以及科学起源与技术起源在特点上的差异。他说,在确立科学的非自然本性(反常识的和反直觉的)时,必然要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做出区分。区分的证据主要来自历史。技术比科学要古老得多,它的大多数成就——从原始农业、陶器的烧制、金属的冶炼制造、大教堂的建筑乃至蒸汽机的发明——无论如何是独立于科学的,直至19世纪科学才对技术产生影响(合成染料和电气工业)。这些技术基于常识和经验的实践手艺,而实践取向无助于纯粹知识。技术的历史大都是无名的历史,这再次不同于科学。就观念和器械而言,历史上的科学严重地依赖可以得到的技术,技术对科学有深刻的影响,反过来,科学对技术的影响是相当晚近的事情。一旦承认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别,科学在希腊的起源就呈现出特殊的意义。科学的特殊本性对科学仅仅一次出现负责。往往被认为是科学家的中国人实际上是熟练的工程师,对科学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他们的哲学是神秘主义的。容许科学在西方得以发展的,也许是理性和支配自然的定律的概念。史蒂文森也明确地意识到,与科学不同,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对一直存在的每一种人类文化是共同的。与技术不同,科学并不是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或在每一个文化传统中都存在。

(17)从发展进步上看,科学和技术都具有发展进步的性质,在这一点它们与文学、艺术、哲学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二者在发展进步的特点上判若黑白。列维特揭示,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科学与作为在社会、经济、历史中展开的技术的逻辑,是很不相同的,尽管这两个建制看起来并肩前进。关键的差别在于,科学——仍然是指对惟一的物理世界的探索——的确是逻辑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过程还是作为已经完成的提炼过的理论结构。科学的发展结构基本上是树枝状的,即新的知识分支不断从老的枝干上生长出来,尽管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一体的。与之相比,技术展开的机制完全不同。那些在生长点和结点工作的人是混合的集群,很难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加以概括。关键人物可以是科学家或工程师,但也可能是行政领导、官僚、银行家、军官或政治家。技术的进步、后退、停滞或分叉看起来并不遵循任何可以概括的逻辑。沃尔珀特指出驱使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动力大相径庭:对技术来说,它是市场的需求或进展中的技术“造成”的需要。情况似乎是,发明活动是受发明的预期的价值支配的,在投入高峰时即是发明高峰——科学往往不是这样的。斯科利莫夫斯基(H.Skolimowski)认为,二者进步在目标上各行其是:与科学进步的目标在于接近真理相对应,技术进步的内在目标在于提高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在具体的技术实践中表现为精确性、耐久性和低成本(或称效率性)。还有一点必须提及:尽管科学知识单元在进化过程可能出现复杂和多样的局面,但这只是暂时的、过渡的现象,它最终必将趋向简单性和惟一性。可是,技术物品的单元在进化中趋向复杂性和多样性,各种用途的锤子,各种大小和型号的扳手、螺丝,各种面料和花色品种的纺织品,各种配方和商标的牙膏、香皂等等。

科学和技术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分离的,科学大规模地转化为技术的高峰时期也寥寥可数,可是在现代,科学趋于技术化和技术趋于科学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斯平纳提出认知-技术合成体(cognitive-technicalcomplex)和现实化的科学(realizedscience)的概念,拉图尔甚至和盘托出了“技科学”或“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的生硬概念。这种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思想是后现代主义的主题思想之一,诚如福曼(P.Forman)所言,技术取向的科学(technologicallyorientedscience)以及科学取向的技术(scientificallyorientedtechnology)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这是后现代性之结果。为了说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们提出了诸多说明模型,例如“线性模型”、“舞伴模型”、“杂交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有可取之处,也道出了部分真理。但是,线性模型似乎简单化了一些,把科学和技术复杂、多变的关系描绘得过于径直,而且易于引起技术神话。舞伴模型亦有把科学和技术互动过程简单化之嫌,同时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科学和技术不仅可以跳双人舞,而且有时也独舞。杂交模型把科学和技术视为一个新的综合体,这实际上已经使二者一体化了——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尽管这种一体化是部分的一体化而非整体的一体化。我觉得,可以接受的比较周全的观点也许是:

科学和技术是有联系的,但并非一体化;科学和技术是有区别的,但并非决然对立;科学和技术有时是互动的,但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互动的过程错综复杂,而不是线性的和一义的。

参考文献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London:Chapman&HallLTD.,1949,ChapterX.

普赖斯:《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任元彪译,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61页。

A.Rip,ScienceandTechnologyasDancingPartners;P.KroesandM.Bakkere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intheIndustrialAge,NewPespectiveontheScience-TechnologyRelationship,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2,pp.231~270.

柯拉赫:工业的科学。戈德斯密斯、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赵红州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11页。

H.Rapp:技术哲学(上),张彩云译,上海:《世界科学》,1989年第1期,第54~57页。这是拉普引用朗夫的话语。

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张立中译,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4年第1期,第56~64页。

L.StevensonandH.Byerly,TheManyFacesofScience,AnIntroductiontoScientists,ValuesandSociety,Boulder,SanFrancisco,Oxford:WestviewPress,1995,p.210.

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0~81页。

P.KroesandM.Bakker,Introduction: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P.KroesandM.Bakkere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intheIndustrialAge,NewPespectiveontheScience-TechnologyRelationship,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2,pp.1~15.

S.Restivo,Science,Society,andValues,TowardaSociologyofObjectivity,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4,p.87.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London,Boston:FaberandFaber,1992,p.165.

R.G.A.Dolby,UncertainKnowledge,AnImageofScienceforaChangingWorl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p.169.

P.KroesandM.Bakker,Introduction: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P.KroesandM.Bakkere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intheIndustrialAge,pp.1~15.

国人有意或无意地把科学视为“生产力”和“财神爷”,国人习惯于或集体无意识地把“科学和技术”称为“科学技术”、进而简化为“科技”,就是这种现状的生动反映。有趣的是,这种状况在东邻日本也存在。正如桜井邦朋所言:“在我国,把科学和技术看做同质的东西,在各种场合把‘科学技术’归拢在一起使用。像现在这样的科学发现经过不了多久就被应用于技术,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屡屡经历这样的经验期间,随之认为科学和技术是水平同质的东西。”参见桜井邦朋:《現代科学論15講》,東京教学社,1995年,p.1。

邦格: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吴晓江译,北京:《哲学译丛》,1993年第3期,第35~41页。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68页。

计有李醒民:什么是科学?——为《科学的智慧——它与宗教和文化的关联》序,北京:《民主与科学》,1998年第2期,第35~37页。李醒民:有关科学论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20~23页。李醒民: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北京:《光明日报》2003年4月29日,B4版。XingminLi:ScienceandTechnologyIsNotSimplyEqualtoSci-Tech?inGenomics,Proteomics&Bioinformatics,May2003,Vol.1No.2,pp.87~89.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ChapterX.

桜井邦朋:《現代科学論15講》,東京教学社,1995年,p.1。

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

D.W.Hill,TheImpactandValueofScience,London,NewYork,MelBourne:Hutchinson’sScientific&TechnicalPublications,Chapter1.n.d.顺便说说,V.布什的下述言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科学具有简单的信仰,该信仰超越有用性。正是该信仰,是人学会理解的特殊荣幸,这是他的天职。为理解而认识是我们存在的本质。参见VannevaBush,ScienceIsNotEnough,NewYork:WilliamMorrow&Company,Inc.,1967,p.191.

卡拉普赖斯编:《爱因斯坦语录》,仲维光等译,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76、160页。

R.G.A.Dolby,UncertainKnowledge,pp.294~295.

李醒民:学术科学可以被计划吗?北京:《学习时报》,2004年12月20日,第7版。该文以较多的篇幅发表在上海:《社会科学报》,2006年4月13日第5版。很遗憾,现今的一些编辑常常在不告知和征求作者意见的情况下,随意对稿件大刀阔斧地腰斩或删改,弄得作者哭笑不得,实感无可奈何。对这篇文章的完整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吴国盛教授主办的“北京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网站阅读和下载。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203页。

内森、诺登编:《巨人箴言录:爱因斯坦论和平》(下),刘新民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84页。

邦格: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70页。

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73页。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ChapterX.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3.

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54~161页。但是,我不同意作者的下述说法:现代自然科学“是在技术理性所构成的地平面上产生和展开的”,它“具有内在的工具主义的特点”。众所周知,在科学的起源中,理性传统和工匠传统兼而有之;在科学的发展中,科学内在的理性逻辑和人的纯粹理性一直是强大的动力。纵观整个科学史,对科学家来说,“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始终具有巨大而诱人的魅力。

E.Bellon,AWorldofPaper,SdudiesontheSecondScientificRevolution,TheMITPress,1980.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第96~97页。

L.StevensonandH.Byerly,TheManyFacesofScience,p.2.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1.

A.Rip,ScienceandTechnologyasDancingPartners.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2.

R.G.A.Dolby,UncertainKnowledge,pp.169~170,183.

H.Mohr,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12.

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

邦格: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

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第271页。

普赖斯:《巴比伦以来的科学》,第161~163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第171页。

邦格厘清了一种误解:“经常有人认为,技术与文化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彼此对立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是对技术过程尤其是对革新性技术过程的理论丰富性完全无知的表现。……事实上,技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组成部分,它与整个文化的其他各个分支有很大的相互作用。而且在现代文化中,只有技术和人文学科(特别是哲学)与其他文化分支有很大的相互作用。具体地说,技术与系统的哲学的几个分支(逻辑、认识论、形而上学、价值论和伦理学)都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参见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

海森伯对此有具体的说明:从18世纪和19世纪初起,形成了一门以发展机械操作过程为基础的技术,这起初只是旧手工工艺的发展和扩充,其基本原理人人都能掌握。甚至在蒸汽机得到应用以后,技术的这一特性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但是,19世纪后半叶出现的电工技术,使得技术与旧手工工艺的联系已经不复存在,电力这种自然力的开发不是来自人们的直接经验,而是基于科学理论。参见海森伯:《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吴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6~7页。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p.vii,24~30.

L.StevensonandH.Byerly,TheManyFacesofScience,p.5.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第171~173页。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1.

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9页。

普赖斯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科学的正常成长更多地来自科学,而技术的正常成长更多地来自技术。技术专家用的科学大多数是他们在学校学习和大众知识中的科学,而科学家用的技术大多数是伴随他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技术。两者之间的强有力的相互作用只出现在很少的时候,因而引人注目地形成历史山脉的高峰。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有一种从工匠技艺状态向新型科学仪器的有力转换,它使科学从古代状态突破而获得爆炸性的增长,并带来现代的实验传统,带来望远镜、显微镜、气压计、温度计、抽气机和各种静电机械。在我们这一代,工业革命已经达到一个新水平,主要通过物理学——特别是爱迪生的电学——科学找到了它回报技术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并没有给技术许多帮助,但偶尔你会遇到像晶体管和青霉素这样完全相反的反常事件。同样必须注意的是,这里存在的引人注目的例外而不是规律。高峰不是典型。不能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标准去判断科学家。不能以晶体管的特例去判断科学对技术的影响。承认科学和技术大体上是只有松散联系的系统,人们的动机目的甚至训练都非常不同,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这在理智上是没有什么困难的。普赖斯:《巴比伦以来的科学》,第170~171页。

H.F.Spinner,TheSilentRevolutionofRationalityinContemporaryScienceandItsConsequencesforthe“ScientificEthos”.RevolutioninScience,U.S.A.:ScienceHistoryPublications,1988,pp.192~204.

系统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相互学习;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70-02

一、关于如何合理地组织相互学习的讨论

(一)如何合理组织组间学习

当讨论由组内延伸到组间时,有的同学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参与讨论。为此,笔者制订了组间讨论的两种方案:(1)组间讨论先从组内选择代表,然后由代表将组内的讨论内容和问题提出和其他组相互交流探讨。(2)辩论式的探讨,各组相当辩论双方,采用点名式方式,各组间直接点名对方某成员回答,这样可以促使每个组各个层次间的同学更深入地相互学习,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提升对问题认识的程度。

(二)如何使讨论成为一种常态化活动

常态化是指趋向正常的状态,指某事物更趋近于合情合理。通俗地说就是养成一种习惯。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很多学生适应了这种上课模式,但是笔者也发现,有些学生是为了讨论而讨论,没有将讨论变为一种习惯。到了物理课,他们就像开关一样,一开,讨论开始,但是在平时的时间里,比如在课后遇到问题了,就不知道,彼此之间如何展开讨论,怎么去讨论。这种仅在某一特定环境中才去开展的讨论,是狭义、片面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讨论习惯,笔者在开始的阶段,将讨论制度化、规范化。制度规定,每个成员必须都参与到讨论中,讨论的范围没有局限性,可以讨论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讨论其他学科的知识,甚至是生活中的场景,只要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都可以拿来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化训练,学生们渐渐将讨论融入到学习生活中,课后只要遇到问题,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三五一群凑在一起,展开讨论。

二、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讨论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即使教师讲得再精彩,也没有任何的效果。在开始阶段,很多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不大,所以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一般,没有能真正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面对这些问题,笔者研究了学生调查问卷上的答案,发现学生大部分比较喜欢科学探索等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物理学知识,所以笔者准备从学生的爱好入手。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平时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如在讲到加速度这概念时,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方程式赛车和拖拉机)的启动进行形象的比喻,学生马上就能在脑海中初步形成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大致框架,然后对此逐步深化,扩展,最后,慢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上课的模式。讨论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讨论,各组的小组长也不知道如何组织组内成员展开讨论和学习,记录人员不知道该记录什么。大家完全掌握不了上课的节奏和方式。面对这种情况,在开始的阶段,笔者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刚开始,学生都不习惯讨论,笔者就以强迫式的方法逼着他们去讨论分析,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只说一两句话,即使说得文不对题,笔者还是一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能表达出来就好。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越来越熟悉这样上课方式,很多时候,笔者的教学任务刚布置下来,学生就快速地讨论开了。他们把上课的知识结合网络上、杂志上等学习到的知识,相互讨论,归纳,相互学习。到最后,笔者只要负责在每次上课前将下次上课的内容分配好,下面就是大家在课余时间查资料的过程了,等到预习工作都做好了之后,下面就是我们的分组学习的过程。

三、关于如何使学生活动不流于形式的讨论

(一)如何在学习共同体中体现教师参与度

随着小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轰轰烈烈地展开,很多活动表面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时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时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为了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有充分的准备,要尽量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并尽量使任务具有真实性,使活动具有真正的交际性。所以,为了使小组活动发挥其作用,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布置要明确: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最终要完成怎样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才能明白自己的活动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

2.适当地点拨指导。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在小组中认真聆听学生的讨论,当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要适当地点拨,当学生跑题时要加以提醒。

3.强化训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经常性地进行小组活动,将小组讨论变成常态化的教学活动。

(二)如何在学习共同体中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1.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一个课堂死气成成的,学生没有想要探索的欲望,即使安排小组活动,开展的效果也不会很好,所以要较好地开展好小组活动,必须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设计好每一次的小组活动,选择有意思和价值且学生都有急迫的心情想要去了解的话题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

2.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避免一个学生支配整个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学习小组,性格活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可能在小组活动中占统治地位,也许一个小组将会围绕这样的学生运作,这样其他学生的能力将得不到锻炼,甚至一些内向的学生就会被遗忘在角落。为了避免小组活动成为个人或少数人的活动,就要制定制度,使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3.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创设小组独特的文化。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的角色是聆听者和学习者,而不再是课堂的决策者,所以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学生的活动,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学生的身上。适当放手,教师会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让学生自由发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系统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髙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 作和进行相关技能的基本训练,是完成学位认定的 必需环节[1]。近年来,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 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呈下降趋势,毕业论文的实施 和审核难以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行业和企业也难以通过毕业论文的内容和水平,进行人才的 选择和评价,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了专 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需要对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 策,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分析,调查和走访动物药学专业毕业生,召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座谈 会等方法对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和总结。

 

1.1毕业论文选题多样化不足对毕业论文的选

 

题类型进行调查,90%的毕业论文均为实验性类 型,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设计实验条件,开展实验研 究,研究内容多为基础性研究,而调查报告、实践研 究、案例分析等类型的毕业论文只占10%[2_3]。从课 题来源看,指导教师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选题占 91%,来自生产实践的课题为7%,自选课题仅占 2%,课题来源、类型相对单一影响了学生自主进行毕业论文试验研究的积极性。调查表明,学生主观 上希望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试 验工作,并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能有更大的自主 性,但是由于知识背景、实践经历和创新思维培养 上还有诸多的不足,很多学生对自主选题感到困 惑,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 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短,对学 生的引导不足也是影响学生选题质量的一个重要 影响因素。

 

1.2毕业论文执行过程中外界环境干扰毕业论

 

文和毕业实习开始的时间为第7学期中旬和第8 学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面临着研究生考试、公务 员考试和兽医资格证考试等一系列关系到毕业后 进一步发展方向选择的重要考试内容,学生很难把 精力集中到毕业论文的设计、实施和撰写上来。尤 其是部分毕业论文的依托单位为企业,学生进人企 业后,更多的是进行岗前的培训为毕业后的就业做 准备,而开展毕业论文实验所需的投人时间、精力 和条件在实习期间也难以得到企业的支持。学生即 使在主观上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投人来完成毕 业论文,但考试准备、面试奔波、参加招聘会和进行 岗前培训等客观存在面前,使得学生在就业和发展 的巨大压力下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深入开展毕业 论文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导致毕业论文的工作量、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与学校的预期相差较大,因此 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也是在所难免。

 

1.3毕业论文评价过于宽泛毕业论文是反映学 生对学习知识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授予学位的 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在对毕业论文进行评价时,很少 或没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在答辩时没 有获得答辩委员会的认可,而失去获得学位的资格, 因此造成学生越来越忽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通过 近5年的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调查数据表明w],毕业论文答辩首次通过率高达99.5%。而毕业论文成 绩的核定也远高于学校的预期设定,优良率高达 87%。这些数据表明,在进行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 量的评价上,评价的标准虽然很严格,但评委进行 考核时评价的尺度较为宽泛,优秀、良好、中等、及 格和不及格等评价指标界限的执行过于模糊,导致 成绩分布不能体现为正态分布,峰值偏向于高分, 不能够体现出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1.4毕业论文作用趋于功利在很多学生的概念 中,进行毕业论文研究与实验课、理论课没什么区 别,都是在本科4年学习生涯中的一个被动的考核 环节,通过就是目标,对做什么内容,选择什么类型 题目,并没有更多的思考,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 地进行自主研究。部分学生由于面临找工作等问 题,常常要求指导教师不要给较大工作量的题目, 只要能够通过答辩就行了。有的学生则认为,毕业 论文的选题和他工作关联性小,用不上,不愿意承 担毕业论文研究实验工作。由于带有功利性的选题 目的,将毕业论文作为本科高等教育一个综合性的 培养,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 环节的效用性打了折扣。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以个性选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个性化教育

 

突出对个人意愿的尊重,提供更具有选择性的教育 环境,在培养目标上更侧重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个性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 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 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 技能的同时,能够自主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 计、开展、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提升观察、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选题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为 个性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 选题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①临床药学方面:药物 治疗效果的连续监测、进行处方分析、关注药品可 能的不良反应、药物配伍后相互作用等研究;②制 剂研究:优化制剂处方,摸索含量的测定,优化制剂 工艺参数,对中药的使用和开发进行基础性研究 等;③其他方面:宠物疾病的诊疗与用药分析、动物 组织病理切片及观察,动物中毒生理应激反应等。

 

在选题类型方面要允许学生除进行试验研究 性论文外,还可以选择工艺设计、调查报告、诊断分 析等多种论文形式,只要能够满足论文的科学性、 创新性和工作量,形式不要限制过严。

 

2.2以校企合作提高课题的效用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进行校企合作,在经过 3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在第7学 期和第8学期与企业紧密结合开展实践能力训练, 第8学期既是学生与企业开展密切联系的时期,也 是开始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时期,而对于部分 执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而言,最后一年 的实践学生都将在企业进行培训,该种模式必将与 毕业论文产生冲突。在这种形式下,要积极利用学 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与生产全面展开接触, 在生产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有的 企业配备了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借助企业和学校的 设备和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和市场调研,实现以 企业为主导,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同设定毕业 论文选题,在完成企业培训任务的同时,实施毕业 论文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在返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时,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参加答辩环节,对其成果进 行评述,根据成果内容决定是否采纳并实施。通过 该种方式增强了毕业论文的效用性,与生产实践紧 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毕业论文的成果能够在工作中 得到具体应用,并为其将来在企业职场发展提供了 科技支撑。

 

2.3以学期延伸拓展实施的时效性毕业论文选

 

题和实施的实践集中在第7学期和第8学期,学生 面临诸多干扰因素,在时间和精力上投人不足,针 对这种情况,动物药学专业制定了科研导师制,鼓 励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与专业教师联系(实施导师 制),进入实验室,通过“协助一关注一选择一实施” 的选题流程,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这个 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也可中断某一环节重新开始, 对选题的科研意义、创新点、材料的准备和实验环 境进行充分的论证,使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不断增强,同时也为论文内容的充实和完成提供宽 裕的时限。科研导师制是以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 研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通过提前开展课题研究 工作,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进行科学研究的经验,学 习科学研究方法,并且能够在一个相对单一稳定的 环境中进行论文研究,以保障论文的质量和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