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生品德论文

医生品德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生品德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生品德论文

医生品德论文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接收小儿阑尾炎患者140例,其中男90例,女50例,年龄3到12岁,平均年龄6周岁,病人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右下腹痛,临床怀疑阑尾炎进行超声检查。病程3-12h。

1.2使用仪器

采用探头频率为7.5MHz的SImenziCV7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3操作方法

患儿检查选取仰卧,使患儿腹部充分暴露,先在患儿腹部右下位置显示出回盲部和升结肠,肠腔内存在气体回声,是由液气泡破裂所致。缓慢移动探头至盲肠末端,平放于阑尾区域,探头两端缓慢施压,推开周围组织,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在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髂内动、静脉之间,发生炎症的阑尾与盲肠相连接,接下来,仔细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周围情况,如有无积液,有无炎性包块,精确测量阑尾的外径大小、肠壁厚度、积液范围、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并做好详细记录。有必要观测血流信号的可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测,肠气较多时需要适当对探头加压以排开肠气干扰。如果在患儿的右下腹没有探查到阑尾,可以将探查范围扩大到盆腔、右上腹以及腹膜后,以排除可能产生异位阑尾炎。最后,对炎症阑尾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观察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即阑尾壁动脉收缩期最大峰速(PSV)和阻力指数(RI)。

2、结果

2.1检测结果

在14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儿54例,占38.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64例,占45.7%。坏疽性阑尾炎患儿14例,占10.0%。阑尾周围脓肿患儿8例,占5.7%。其中阑尾内粪石或粪石嵌顿者患儿24例,右下腹腔淋巴结肿大患儿20例。本组14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彩超诊断118例,准确率84%。漏诊22例,其中16例均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为异位阑尾,包括4例化脓性阑尾炎和2例单纯性阑尾炎。

2.2各型阑尾炎声像图特征

正常阑尾的声像图表现为阑尾呈腊肠形或蚯蚓状,直径大多小于0.6cm,呈三层结构,且三层结构清晰,腔较小,内可呈低回声或气体高回声。

2.2.1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在回盲部呈腊肠形或蚯蚓状盲端管状结构,直径大多在0.8cm以下,形态略肿胀,管壁因水肿呈低回声,三层结构尚清晰,腔内与周围可见少量渗液或不明显。CDFI显示阑尾壁及周围肠系膜血流丰富。

2.2.2化脓性阑尾炎

长轴切面呈明显肿胀的长管状结构,直径大多大于1.0cm,管壁呈双层,阑尾腔内呈液性无回声区,横切面可呈“靶环征”,右下腹可见较多的游离液体,可在阑尾根部粪石样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周围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2.2.3坏疽性阑尾炎

阑尾正常形态消失,外形明显肿胀,管壁结构层次紊乱不清,并且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清,若显示阑尾壁连续性中断,其周围有较多的游离液体,则多提示阑尾穿孔。此时,患儿多有急性腹膜炎的声像图表现。

2.2.4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因化脓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清,形成杂乱回声包块,内回声强弱不等,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呈包裹性。必要时充盈膀胱进一步检查。

2.3阑尾处血流特点

正常的阑尾的动脉收缩期最大峰速(PSV)和阻力指数(RI)都比较低,阑尾壁血流不易显示。当阑尾处发生急性炎症时,阑尾会产生充血、血液的流量也随之增大,PSV值也会随之增高;于此同时,阑尾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致血管受压,会引起RI值增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舒张早期的反向动脉血流。此外,在本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当阑尾发生炎症时,不同区域由于炎症程度的不同,也会导致PSV值和RI值的不同。

3、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7-12周岁,其中男性的发病几率高于女性,男性发病几率约为女性的1-3.5倍[3]。由于小儿的腹壁较薄,采用高频超声的方法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阑尾的大小、形态、周围系膜的情况以及腹腔内有无脓肿形成。在阑尾炎的诊断中,最为明显的标志是阑尾直径超过0.6cm,阑尾周围伴有局限性积液,CDFI显示血流信号丰富,可提示急性阑尾炎;当发现阑尾没有明显的增粗,又无法识别或探及正常的阑尾声像时,则应该考虑是否有肠梗阻、肠套叠及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急腹症的可能。在急腹症中完全可将阑尾作为一个常规部位进行检查。

医生品德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录音艺术; 完美美学; 创作; 生活;

针对录音本身是否是艺术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论。大到历史事件, 小到日常百姓生活, 时时刻刻无一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而现实也反过来在制约着其他事物的发展。录音艺术作品在记录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有限度的创作, 同时作为作品的记录者也在受到生活的改造。现实生活为录音艺术作品创作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大舞台, 可以根据对以往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运用艺术创作形式将生活进行改造, 这过程正是录音艺术作品创作的源泉。按照声音艺术家Douglas Kahn的观点, 音像应该挑战音乐霸权, 就像电影挑战戏剧霸权的戏剧艺术一样。就西方艺术音乐录制完美主义和不完美主义的辩证法来说, 艺术概念常常与作品尤为相关而非即兴。

一、录音艺术的内涵

录音艺术的内涵就是把自然界中或者社会人文中存在的历史以某种需要创造性地记录下来。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孤立地存在, 录音艺术作品也必然在贴近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而进行有限度的创作。录音的本质是将普通的音乐重新配置转变为艺术。有学者曾将其描述为即兴艺术与不完美美学的统一。不完美主义者的录音方法是单纯地记录历史表现, 关注点仅为同步完整性。而完美主义者的录音工作通过混合和编辑具有颠覆的创造性, 但这又不能回避录音工作中图像的制作等基础环节。针对录音的创意编辑, “完整的”不完美主义理想是人本主义和反对机械, 而不仅仅是浪漫主义的幻想。

二、西方录音艺术作品的机械制作年代

录音的发明是简单地将历史的本质完整记录下来, 抑或是加入外部干预将其艺术化, 这是Walter Benjamin关于摄影与视觉艺术关系转移到录音和音乐中的着名论断。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工作”专注于摄影和电影, Benjamin已经开始思考音乐产品机械复制现象。他注意到电影和摄影艺术的状态存在诸多问题, 他坚信, 电影和摄影打破了传统视觉艺术形式的权威, 这些媒体不应该以一个固定的并且是较长时期的艺术标准来评判。艺术的概念以及艺术地位的个人实践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的结构。此外, Benjamin认为, 机械性的复制工作导致独特音乐光环衰落 (regressive listening) 是以Adorno鼓励录音开始的, Benjamin更喜欢用中性的词distracted listening来描绘。Schnabel曾愤怒地表达过这种担忧, 他重新发现了舒伯特和莫扎特创作现代钢琴的所有曲目, 承认“有一个可怕的恐惧, 某时某地有人听着贝多芬奏鸣曲的录音, 会同时吃一个肝脏三明治”。音乐的光环不是通过机械记录再现它的工作本身, 而是鲜活的表演, 不再像普通音乐一样倾听音乐。尽管这个说法值得怀疑, 一些持相反观点的人认同录音本身就获得了一个光环。

Taruskin的说法是极端和不可信的, 但是差强人意的录音版本是普遍存在的, 作曲家自己对录音解释是独一无二的权威。Taruskin的观点说明了Benjamin的评论之间存在联系, 因为他们表达立场均源于完美美学, 关注的是录音如何重新配置音乐中的完美与不完美。Schoenberg强调了天才作曲家创作的自主权以及表演者的服从。Busoni发现口译员的美德和表演者的个人贡献。从不完美主义的观点来看, 即兴的不可预测性和兴奋性的组合产生了立即创作的错觉。不完美主义者找到即兴创作中的美德, 超越了形式和执行中不可避免的错误。这些美德正是因为这样的“未完成的状态”而出现的, 因此, 缺陷具有积极的美学价值。相比之下, Schoenbergian的完美美学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得到赞扬, 完美主义倾向于支持艺术的奥妙, 而不完美主义则提出质疑。

录音并不仅仅是Schoenberg美学的新应用, 一个完美的录音美学旨在筛选偶然的现场表演缺陷。相比之下, 对于不完美主义者, 生活本身是有特权的, 当渴望自发创造时, 录音具有最佳的纪录状态, 虽然会有失败的风险和轻微的缺陷。不完美主义者认为, 即兴和互相配合不是好的录音。Taruskin采用完美主义的录音审美, Benjamin持一种不完美的审美观念, 而这种对抗从最早开始就一直处于冲突状态。然而应该清楚的是, Taruskin和Benjamin都没有给出完美的解释, 录音本身并不能对艺术光环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 这只是录音完美主义者的一些观念而已。

三、现实生活是录音艺术作品创作的动力源泉

如果说录音艺术作品的创作是生活的精神动力, 那么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录音艺术创作而记录现实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基础。录音艺术作品创作本身运用各种生动的表现形式将表象的事物具体化, 使之富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大众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物质需求, 精神满足有了更多渴望, 深刻感受录音艺术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并得到普遍接受, 其需求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

录音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将生活、艺术、技术三者有机结合。录音艺术创作既不是单纯地利用技术手段记录生活, 更不是毫无基础的艺术发挥。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 录音艺术作品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未来朝着技术与艺术全面融合的趋势发展。创作对于录音艺术作品的最终实现愈发重要, 让录音师对技术运用和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许, 关于录音艺术创作究竟是一个技术记录生活还是艺术加工的问题争论可能会持续下去, 录音美感艺术的标准如何评价在艺术起步较早的西方同样饱受争议, 但这一标准却十分重要, 在实践中决定着录音作品的最终呈现。有几个“底线”是必须坚持的, 比如真实性, 录音作品的制作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 艺术审美反过来也是对历史事件真实的一种呼应。录音作品巧妙地将“自定义的美”与被录音对象的“真”两种主要价值连结在一起。“自定义的审美”需要长期、大量的感性认知, 因而不同的录音师创作出风格迥异的录音“审美”作品。作为“审美主体”, 首先需要聆听“审美客体”的真实感知, 再通过“敏感”与“深邃”两个必备的艺术与情感素质, 将录音作品动态地平衡起来。

参考文献

[1].Hamilton.THE ART OF RECORDING ANDTHE AESTHETICS OF PERFECTION[J].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2003, 43 (4) :345-362.

[2].楚毅.浅谈录音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 2014 (05) :108-109.

[3].鹿楠楠.真实与审美, 解构与重塑---录音艺术的创作维度[J].现代电视技术, 2017 (03) :126-128.

[4].林达悃.影视录音心理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5].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6].姚国强, 孙欣.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医生品德论文范文第3篇

西安城北医院 连秀峰

医学永远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医生呵护的是人最珍贵的东西——生命。基于此点,我才走上学医之道。做医生,虽然累苦,但觉得值。当抢救危重病人喜获成功时,特有成就感,倍感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崇高。

目前,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造就了医疗行业的现状,医生的崇高形象被“红包”、“回扣”、“渎职”蒙上了阴影,医疗体制的众多因素造成了医疗领域现在的低谷期,医生不再是“白衣天使”的形象。同时医生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身处法律、道德乃至生命风险的边缘。作为医生,其工作生活,可能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不管外界环境千变万化,我们首先要具有良心,所谓“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在任何情况下,医生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抢救患者的的生命,我们要准备面对和承受各界的误解和埋怨。

我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爷爷的曾祖父为清代朝廷御医。1964年我18岁,以平均8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居全年级新生300人之第2位,学医6年。大学令人回味的6个春秋,绚丽多彩,我是学习班长,每门功课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70年大学毕业后,正式开始了我的从医生涯。

“将升岱岳非径莫为,欲指扶桑无舟莫适。”救死扶伤,甘为孺子牛,就是我要攀登的“岱岳”,就是我要抵达的“扶桑”,而大学6年医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则是我登泰山之“径”、达彼岸之“舟”。从毕业到现在已走过了46个春夏秋冬,我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如今。并身兼多职,专著4部,论文52篇,获国家级中药新药生产批文三类2个、八类2个、九类6个。主编“钙拮抗剂的药理与临床”是国内第一部关于钙拮抗剂的医学专著,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教授为该书题词——“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钙拮抗剂应用于临床以造福人民健康。”参编“简明临床药物新辞典”,原国家卫生部崔月犁部长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最新专著《连秀峰医学临床研究——初度七十》201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54万字,大16开本。本书是作者从医45年来救死扶伤和医药科研攻关的真实记录,其翔实的史料是作者在基层县医院和八年来在某集团公司科研处工作及退休后返聘到本地和外省二甲医院多处任心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工作学习的总结和升华。书中“量子生物学概论”是作者在医学界首次对时空生物医学阐发的新学说、新观点,是本书的代表作之一。医学论文中大部分是关于心血管病的论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前瞻性和科学性兼顾,实用性和参考价值较高。全书共分为医学论文、医学专著、项目概览、工作日志、医学飞鸿、医学人文、诗歌拾遗等篇章。本书文字清晰,思路新颖,叙述简炼,图文并茂。在作者古稀之年,诚愿把从医与科研生涯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奉献给医学界同仁和年轻朋友;该书实为基层医疗和科研工作者学习成才的一本好参考书。

1998年被录入《中国当代名医名药大典》、1999年被录入《世界医学界名人录》和《中国人才世纪献辞》、2003年被录入《中华风云人物录》画册等大型国际交流系列权威辞书中。

以上是我从医46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微小收获,但我仍然不满足现状,决不停滞不前,我正在不断的努力学习、充电和提高。医海博大精深,知识永无止境,我要活到老、学到老!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段被称为“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大医精诚》,至今仍广为流传,并被不少医学院校作为新生入学誓言。

医生品德论文范文第4篇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刘晓娟同志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每天面对若干张被眼疾折磨的痛苦面孔和无数失去光明的患眼,听到的是,见到的是焦躁,感到的是烦恼,也许职业的特殊性,会使我们中的部分人淡漠了同情心;但是,从医以来,她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我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的同等位置上,学会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并且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医疗的渴望,对所有病人都以敬语尊称,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完美的解答让病人轻松的回家,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她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当有时为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时,则在术后或出院时退还。而且都是悄然退还,从不声张。多年来,已婉拒“红包”数千元。她觉得这是一位救死扶伤职业者起码必须具备的品德。

她作为一名医生,同样具备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她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她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节假日几乎很少休息。尽管如此,但她觉得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滥竽充数的医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从医以来,她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关于总结经验,收取教训,积极撰写论文。近十年来,撰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相继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一贯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认真、仔细、耐心诊断、治疗每一个病例,及时纠正了多例他院甚至是三级医院的漏诊和误诊病例。在与病人充分沟通并取得理解的基础上,她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术,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使我院眼科在周边地区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为造福于当地百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晓娟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的眼科专业,数十年的从医生活,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只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市人民医院七病区兼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工作三十多年来,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作为眼科医生,她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每只眼球,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从而使自己在医患关系空气紧张的氛围中,依然缔结了极好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刘晓娟同志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每天面对若干张被眼疾折磨的痛苦面孔和无数失去光明的患眼,听到的是,见到的是焦躁,感到的是烦恼,也许职业的特殊性,会使我们中的部分人淡漠了同情心;但是,从医以来,她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我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的同等位置上,学会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并且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医疗的渴望,对所有病人都以敬语尊称,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完美的解答让病人轻松的回家,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她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当有时为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时,则在术后或出院时退还。而且都是悄然退还,从不声张。多年来,已婉拒“红包”数千元。她觉得这是一位救死扶伤职业者起码必须具备的品德。

医生品德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医务人员的培养,过多注重医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医学技术,人文素养及哲学理念不可或缺。

关键词 :医学 人文 素养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五星级医生”: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健康的教育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

一、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内涵

1.人文素养的定义

百度的解释是: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点。《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素养,也叫素质,是指决定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2.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

就是由医学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执业所必须的特定的心理品质。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具有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健康的身心状态。就是说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修养、哲学理念二者兼修,缺一不可。

二、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修养的意义

1.提高人文修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学技术在大踏步的地前进。但同时,医学也开始脱离人文。表现在:

(1)科技发展提升医疗装备。大批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检验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医学专科越分越细,临床医生在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和知识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一门专科医疗技术。医生的医疗活动被限制在狭小的领域内。医护人员越来越多的依赖于高端的设备、昂贵的药物而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医生没有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护士不愿为患者提供细致的护理,致使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2)经济发展忽视人文教育。GDP不断攀高峰,而政府对医院的投入相对没有增加,导致医院管理层为了维护医院的正常运转,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追求经济效益上,忽视了职工的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医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没有因为医学技术的进步而得到提升,这必将影响、限制到医院的发展。

2.提高人文修养是卫生职业特点的要求

医生护士服务的对象是人,医疗活动不仅涉及到生理功能、病理活动还包括人的精神世界。患者比普通人更渴望得到医者的关怀。有些看似与纯粹医疗技术无关的活动比如医护人员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能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往往会胜过昂贵的药物。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和剖析。医生的成长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这一过程必然要依靠文化底蕴来支撑和体现。无论科学性多么强的医生,如果缺乏文化功底,缺乏博爱仁术的信条,他的成长必然受到限制。

3.提高人文修养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补充

过去几十年,我国的医学院教育模式过多偏重于医学专业的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医学院人文教育课程多做为选修课程,没有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学校老师学生三方都不够重视。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开学典礼致辞中建议学生们要“在复旦悟道”。杨玉良院士认为,大学应该提供智慧与思维方法的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回归。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在西方,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基本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齐头并进。人文学教育家尹梅教授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他的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就如同人的两条腿,哪条腿短了都不行”。目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今社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像瘟疫无时不刻地在侵蚀着医疗卫生队伍,少数医务人员禁不住诱惑,轻者出现心理失衡,工作懈怠,不思进取,不愿意热心为病人服务,重者导致医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收红包、吃回扣,走上犯罪的道路,非常可惜。因此,医学生毕业来到医院,虽然已取得执业资格,这仅仅是漫长的医学生涯的开始。医院必须及时为他们补上人文素质教育这一课,避免他们走弯路、走错路,促进健康成长。

三、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修养的途径

作为现代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外,人文修养及哲学理念也是现代医生必备的素质。

1.建立有效的可行的培训制度

医院关注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的培养和提高,建立了一整套的计划和制度,对年资高的有进修计划,新职工有住院医师的三年规范化培训制度等等,这是立足之本,必不可少的。但是医院关于非专业技能的培训则存在不足,重视不够。笔者认为对于医务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年轻医护人员的教育方面,应该是二条腿走路。从他们进院开始,就要接受规范的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将医院的文化,人文精神逐步根治于人心中。

2.加强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总书记在《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一文中指出,“孩子要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唐朝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早就道出了做医生的真谛:精,要有精湛的医术;诚,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要培养医务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理性对待社会问题和医疗改革问题,要勇于批判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以及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

3.加强医院文化的建设

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体系建设,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医院文化。医院发展要有文化支撑,个体的成长需要内外兼修,要有文化底蕴。我们要通过一系列文化创建活动来不断完善和塑造医院品牌,对外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对内不断加强职工内在素质的高。用先进文化塑造人、教化人、感染人、激励人,使全体职工形成文化共识和共同的价值理念,提高全体职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加强职工对于医院的认同感,对于职业的荣誉感,增强凝聚力。

4.注重医学以外的知识的学习

俗语说功夫在诗外。除了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广泛猎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临床医生丰厚的文化如冰山浮水,只有90%的体积沉在水下,才能有10%的冰峰露出水面。如金字塔,底座坚实,方能千年不倒。

(1)坚持广泛的阅读。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所谓开卷有益,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古今中外,但凡有建树者,无一不是饱学之士。乔布斯一生读书无数,他说:苹果之所以能研发出像iPad一样的产品,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将科技和人文学科有机结合。除了读书有助于开阔诊疗思路,帮助我们敏锐地抓到核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疾病的关键钥匙;有助于提高自身论文写作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