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用水者协会业务

用水者协会业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用水者协会业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用水者协会业务

用水者协会业务范文第1篇

1. 农民用水协会组织现状和取得的成效

1.1 基本情况

乌拉特前旗在充分尊重多数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撤乡并镇、村组换届后,结合当地灌排水的特点,考虑水文边界整合成立用水协会38个,共辖灌溉面积117.91万亩,总人口14.81万人。协会是以渠系确定管理区域,制定了章程以及供水管理、工程维护、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办法,并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更加完善。全旗44个协会于2006年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

乌拉特前旗农民用水户协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强组织机构和内部制度建设,使协会运作民主、公开、有效和规范。在运行过程中建立健全了监督机制,涉水事务、财务状况,执委会人员聘用等都公开透明,接受用水户、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的监督,协会财务独立,定期向用水户公开水费标准,用水量、水费收支情况。协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参加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灌区管理单位组织的政策、技术及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了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1.2 取得的成效

一是在灌溉管理方面,协会在改变管理模式后,自己用水自己管理,成立了包浇组,实行“一把锹”浇地,极大地增强了管理支斗渠用水的能力,理顺了管理体制,落实了管理责任,自我调节各种用水矛盾,灌溉秩序明显好转,既缩短了灌水周期、节省了劳力,又实现了作物适时灌溉,降低灌溉成本,提高了水利用率。协会在2001年运行初期,亩均水费为16.4元,较1999年亩均节约水费7.03元,亩均节约水量140立方米。在协会运行管理进一步完善阶段,2005-2008年,4年亩均水费为13.87元,较2001年亩均节约水费2.53元,年灌水期缩短10-15天,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在收费管理方面,灌区推行亩次计费,打破了多浇少浇一个样的“大锅饭”计费制度。协会直接和农户结算,减轻了水管单位、乡镇村组等协调供水收费的压力,农户对于收费面积、用水量、水价和应缴水费清清楚楚,有效地消除了乡村借水费搭车现象,杜绝农民不合理负担,水费计收率达到100%,调动了农民节水的积极性,提高了灌区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快了农村水利事业发展。

三是在工程维护方面,协会和群管组织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群管工程维护和安全运行得到了保障。工程维护开支严格按照章程和财务管理办法执行,有效地推进了“降本、减负”工作的开展。协会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采取“一事一议”,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或筹资进行灌区末级渠系清淤和建筑物更新维修,从而使灌户民主参与灌溉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从思想意识上增强了灌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实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有效地了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排水基础设施条件,奠定了农村丰产丰收、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

四是政府引导,硬件支持。水务局积极参与用水户协会的管理,做好延伸服务。由于自身原因,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工程管理、渠道运行维护以及科学灌溉和内部管理方面缺乏必需的技术力量,水务局做为主管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向协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大对用水者协会的整合和加强对协会管理人员的培训,年培训达450人(次),协会受训人员达100%。

2. 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后集体管水组织主体“缺位”,斗渠以下田间工程有人用,没人管,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水费收缴困难,用水秩序混乱,浪费水严重。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制度的改革,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已成为制约农村田间生产能力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群管工程出现的问题单靠“一事一议”解决很难奏效,灌区内农民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进行工程改造,同时群管经费短缺,群管工程没有经费保证,工程维修难以为继,输水效率低,灌溉效益低。以前我旗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运行经费和工程维护费用主要靠水管部门反哺的4.5%水费征收业务费和通过“民主议事”筹资筹劳方法来维持。

近年来,群管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用管水和工程管理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节水、节费、农民增收,群众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和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但也存在着能力建设薄弱、运转经费严重短缺、末级渠系工程状况逐年愈下等问题,影响着群管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力建设方面:办公场所和村委会混合在一起,办公设备老化,量水设施落后,专业量水人员不足,业务技能培训缺乏连续性,宣传、组织培训有所欠缺;经费方面:协会管理人员工资待遇无法保障,个别群管人员不够稳定;末级渠系状况方面:虽然我旗黄灌区骨架工程都已配套,但多数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工程破损严重,田间工程条件差,工程配套和改造需要投入较大资金。

3. 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措施

要实现协会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完善协会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使协会具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合法的法人地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有现代化的管理设施。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制度,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协会组织建设程序和运行管理机制;落实协会运转经费和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建立起长效合理的经费筹集保障机制;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建立起计划用水、科学配水、总量控制、共测互监的供水收费机制;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起以用水户为主体的用水质量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使群管组织真正成为河套灌区农村基层管水用水的主导力量。

3.1 搞好试点,探索创新

为探索成功典型经验,稳步推进灌区协会建设,我们选择了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灌区条件较好的农民用水协会作为试点来抓。经过这些协会的试点建设,全面推行“亩次计费”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制度,使灌区水费从大锅水到分灶饭,使用水户真正得到实惠,同时提高了灌溉效率,促进了节约用水,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了使农民用水户协会得到长足发展,每年在全旗范围内组织1――2次现场交流大会,目的旨在共同探索促进协会良性发展道路,妥善解决农民用水户协会与现存的支斗渠承包经营体制衔接,农民用水户协会、乡村、市县水管部门及渠道管理单位四方利益兼顾等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初步显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

3.2 依法组建,全面推开

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的成功,使灌区农民看到了协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在灌区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和水管单位的全力配合下,按照成功组建模式和取得的试点经验,广泛宣传发动,遵照边组建、边规范的原则,按照程序依法组建了用水户协会。为推动改革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乌拉特前旗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改革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把宣传教育贯穿于协会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印制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水管体制改革顺利开展。通过对乡镇村干部、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人员进行了政策和协会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确保了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正确贯彻实施。

3.3 转变职能,延伸服务

水管单位按照改革要求,转变管水思路,调整内部职能,实行以干渠管理为主,向支渠以下延伸服务,指导协会做好支渠以下的用水管理工作。各水管单位强化水量调度管理,优化配水制度,使协会制定的内部轮灌计划得以实施,让农民用上适时水,对协会工作给予最大支持。同时,水管单位抽调工作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人员延伸服务,参与各级协会管理。延伸服务人员主要职责是向协会通报干渠水情,及时了解协会用水需求和灌溉进展情况,帮助协会制定与干渠供水计划相协调的支斗渠用水计划,指导协会分摊水量水费等具体工作,对提高协会管理水平,建立协会、乡村、水管单位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农村供用水管理“一体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水者协会业务范文第2篇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要紧紧围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重点治理规划》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人人关心节水的浓厚氛围。要搞好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水权分配政策、水资源配置方案落实、配水计划下达、节水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宣传,强化对水权改革的重要性、主要内容、措施办法等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引导群众参与、支持、配合水权制度改革工作。要加强乡村干部培训。水务部门要适时举办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培训班,让乡村干部充分了解掌握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的政策,理解水权改革的办法和措施,发挥乡村干部的骨干作用,指导群众、组织群众,落实水权水价改革政策,使他们成为水权水价改革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

二、进一步核实面积人口等水权改革的基础数据。二轮承包土地面积、人口是水资源配置和初始水权改革的重要依据,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水权制度改革的成败。由于历史原因,二轮承包土地面积存在着虚报、瞒报和漏报等问题,农村人口存在着统计不正确的现象。对此,要由各乡镇牵头,国土、农牧、统计、水管单位配合,抽调专人,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等基础资料,认真核实土地面积。公安部门配合乡镇统计核实二轮土地承包人口和2010年底的人口,并将核实的人口及时报送水管单位。水务部门根据核实的土地面积、人口数据,在历年水权分配的基础上,制定今后各年度水权分配方案,确保水权分配更加科学、公平和合理。

三、加强协会管理,规范运作程序。要进一步加强协会管理,整章建制,规范运作程序,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职能作用。各乡镇负责督促召开群众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解决协会相关运转经费,确保协会正常运行;水管部门要加快业务工作向协会延伸,搞好必要的指导和服务,负责对协会人员进行水资源政策法规和水权政策的宣传、工程管理、水权证发放及业务培训,指导协会建立健全水权登记、工程管理、放水台帐、水费计征表册等档案;针对村干部兼任协会负责人的问题,由乡镇负责,督促村组按照协会选举章程尽快落实专门人员,把办事公道、能力强、威信好的群众选入协会。

四、强化措施,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要加大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的管理力度,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严格落实好《县实施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管理办法(试行)》、《县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县机电井智能化计量设施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全县机电井地下水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管理的通告》等制度措施。水务部门要认真审核许可水量,于2012年11月30日前完成新的取水许可证换发工作,积极与机井智能化计量设备厂家协作,研究解决控制柜容易烧毁、计量不准等有关技术和设备性能问题,确保地下水计量设施正常运转。

五、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加快节水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保证水权水价制度改革落到实处。在农业节水方面,农牧、水务部门要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加强以渠道衬砌为重点的常规节水措施,全面推广抗旱品种、分区农作、保护性栽培及沟灌、小畦灌等非充分灌溉节水技术。黄灌区各乡镇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斗渠维修改造任务,水务部门要做好技术指导和督查工作。在生态节水方面,林业部门要积极发展设施林业,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经济林栽培技术,调整树种结构,实现高耗水向低耗水树种转变,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林业新技术,引进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保水剂、根宝等保水新材料,提高节水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在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技术上,经贸、建设等部门要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节水方法、节水器具,建设项目落实“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改革高耗水生产设备、工艺,节能降耗,实现废污水零排放。水务部门要加快老化管网更新步伐,加大县城自来水计量设施安装和改造力度,使水表普及率达到100%,节水设施改造率达到90%以上;逐步改造农村自来水供水计量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建立多种投融资渠道,加快高新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抓好综合高效节水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引导群众走特色农业、高效精品农业、节水农业的路子,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用水者协会业务范文第3篇

1.1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尽管昌吉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由于过去水利工程投资较少,总体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和政策保护,导致水商品的价格一直不到位。近年来,昌吉市进行了农村水价改革,并在水权分配中引入市场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因素,目前2个灌区内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普遍偏低,降低了水权和水价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导致供水管理单位长期处于亏本运行的状态,缺乏管护资金,加之经多年运行,各灌区渠道防渗率较低,防渗渠道的完好率也较低。

1.2管理体制制约,影响水利设施维护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全市河灌区乡(镇)按隶属关系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采用专业管理和用水者协会管理相结合的灌溉管理体制。部分农民用水协会办公设施差,办公经费少,部分乡(镇)仅靠末级渠系维护费基本不够维持。如阿什里乡2008年成立了2个村的农民用水者协会,2009年成立了7个村的农民用水者协会,但是协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业务能力差,人员不固定。协会没有专职人员,都是种地农户,农忙时没有时间及时结算水费帐目。供水后也不能及时向水管单位和农户进行结算,协会一直处于亏损经营,无法给协会人员发工资,导致管理人员缺失,被迫于2010年停止运行。农户参与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形成了政府管水、农民用水的传统格局,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农民用水协会独立承担灌溉管理的职责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农民群众对水管单位依赖思想严重,从而对农民用水户协会进一步推广发展带来了困难。

1.3重建轻管思想严重,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必要的管理运行人员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依赖政府资金投入,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建成后供农民使用。很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建成以后,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农民在使用过程中违规操作现象严重,且存在一些破坏情况,导致部分工程使用的年限并不长,无法发挥出原本的设计效能,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2.1做好前期工作是解决农田水利问题的基础

所有农田水利工程必须要有规划、有设计,按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进行。工程建设前要做好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勘测设计,搞好水源论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审查制,小型农田工程由昌吉州及昌吉市水利局组织有关专家审查把关,并报自治区水利厅备案;大中型工程由自治区审批。项目建设地点、投资规模需在严格遵守已经批复的可研基础上,因地制宣的选择,确保投资能够充分发挥效益。实施方案须经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实地勘察、有关专家审查批复后进行建设。由于加强了前期工作,从基础上保证了工程项目质量,避免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停工、返工等现象,从而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能在设计工期内完成。

2.2做好资金筹措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

资金筹措始终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为了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办好、办实,又不增加农牧民负担,在资金筹措上,昌吉市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计划的实施。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按照“渠道不变、资金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把国债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资金和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整合起来,捆绑使用,形成合力,统一按项目可研报告实施。同时依据“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牧群众投工、投劳,吸纳群众自筹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确保了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2.3做好工程建设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注重工程建设中高质量严管理,坚持实行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后续管护责任制,从严把好材料设备进货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资金管理关、项目竣工验收关。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择优选取施工单位,并对招标各个环节中的文件资料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这对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和控制工程造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大宗物资(管材、水泵)均由地区统一招标采购,择优汰劣,既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也杜绝了“三无产品”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自治州或自治区审批的单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对工程的全过程、各单元工程工序中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建立了质量追踪档案,实行了质量“自检、复检、终检”三检制度,由水利、设计、监理、质监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保证了项目建设质量,降低了工程超概算、附属设施投入偏高的现象。在资金管理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帐核算,按规定标准开支,避免了帐务混乱、随意支出的现象发生,并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规定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完善了项目工程款项支付财务审核制度,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安全使用。工程建成后,先由项目法人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自查、自验,自检合格后,由市水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直到合格为止,并对工程和当事人通报批评,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质量。

用水者协会业务范文第4篇

2002年国务院45号《关于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出台后,我局紧抓机遇,奋力推进,成效显著。2004年,经湖北省编委批文将漳河管理局定性为准公益事业单位,核定财政全额拨款编制439名;水价改革全面不断深入,农业两部制水价+终端水价已在全灌区推进,水费收取率达100%,工业水价逐步向成本逼近,今年又上调0.04元/立方米,达0.2元/立方米;国管与群管组织相结合,为灌区工程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发展情况

1995年漳河灌区抓住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整治配套渠系工程这一良好机遇,在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对灌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试点。即对灌区灌溉主系统管理单位进行内部体制改革,对支分渠以下末级渠系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着力研究解决支分渠以下进行田间配水和维护、发挥其整体效益,实现良性运行的问题,探索提出了“灌区管理单位+用水者协会”的新型灌溉管理模式。1995年6月16日,全国第一个农民用水者协会——洪庙支渠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成立并投入运行。同年9~11月先后又组建了仓库、九龙、老山、楝树等4个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过这些协会的试点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初步显示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

农民用水者协会试点的成功,灌区农民看到了协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纷纷自发成立协会。漳河灌区按照第一个协会的组建模式和取得的试点经验,广泛宣传发动,遵照边组建、边规范的原则,逐步在漳河灌区推广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截止目前为止,漳河灌区已先后成立了67个农民用水者协会,涉及灌溉面积达4.17万hm2,涉及252个行政组,1268个组,46746户农户,主渠长达610km,引水流量达91.3m3/s,有协会代表1366人。在已建的67个协会中,都是以水文单元为边界组建的,其形式有三种:一是以分干渠为单元,其灌溉面积大于1333hm2;二是以支、分渠为单元,其灌溉面积在333~667hm2之间;三是以干渠上多个取水口联合组建的协会,其灌溉面积在200~333hm2之间。这些协会执委会成员都是农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协会代表有部分村民小组组长参加。另外,考虑到干渠的防汛巡堤和灌溉调度,灌区管理单位派一名职员参与协会的技术管理与防洪保安协调工作。通过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设,漳河灌区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减负增收效应。一方面减少农民负担,农民守水劳力减轻了。洪庙支渠农民用水者协会通过有秩序的供水管理,农户守水劳力减轻,用水户自筹资金对渠系工程进行改造配套后,缩短供水时间3天,亩平节水97立方米,按现行水价计算,减轻农民负担9.3元/亩,单方水效益由建协会前的0.50元/立方米提高到1.28元/立方米,投入产出比由建协会前的160%上升到227%。另一方面减少了地方政府和水管单位的负担。协会自主管理,极大的减少了地方官员的协调工作量,把地方官员从繁忙的放水管理中解脱出来,减少了政府负担。

二是主动投入效应。农民用水者协会实行合同制供水、定额管理后,促使农民不间断地维修配套渠系工程,提高输水能力和水利用系数,缩短用水周期,保证农时,从而有效解决了农民用水难和工程管理难的问题。2004年冬,漳河一干渠按照地方政府《末级灌溉渠系建设以奖代补管理办法》,组织农民出资,政府补助,仅2005年春就改造衬砌混凝土末级渠道1.1万余米。

三是民主管理效应。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体制改革后,农村逐步在向民主管理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产生,既是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势,又是基层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通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管水用水,按章自我约束,灌溉秩序井然,以往违章放水、偷水、抢水、破坏建筑物事件急剧下降,灌溉管理走向良性运行。同时,协会工作人员在灌溉管理、工程维修和水费缴纳上事事带头,并尽力为农民办好事实事,不仅提高了农民投工筹资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农民各方面工作也更加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后,因用水和水费问题上访事件大大减少,维护了农村稳定,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达到了让政府放心、农民安心的目的。

四是节约用水效应。过去漳河灌区水费计收是按总水方平摊到单位田亩收费,对于农民来说,水费与水量关联度不大,因而大水漫灌,工程疏于管护,跑冒滴漏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组建协会后,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漳河二干渠二支渠协会在2004年灌溉中,通过协会组织用水户投工投劳,清淤整险,对险工险断进行处理,并得到当地政府的投资,配套涵闸22处,计量设施22处,渠道衬砌2.5公里,实行合同制供水,定额管理,做到供水到田,收费到户,厉行节约用水,保证农业供水安全。

五是优化服务效应。农民用水者协会是灌区管理单位与灌区用水户联系的桥梁纽带,并充分发挥了协会的作用。漳河四干渠冷水支渠协会灌溉管理钟祥市冷水镇6个村22个组1.2万亩农田,今年漳河灌区在遭遇了50年一遇的干旱情况,冷水协会一边深入农户了解旱情,一边积极与四干渠联系,调水350多万立方米,并积极帮助农民调水分水,维护水事秩序,做到灌溉到村,供水到田,服务到户。并及时在水价宣传栏公示“水量、水价、水费”,让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放明白水,交明白钱,干明白事,阳光操作让群众放心。

二、主要做法

农民用水者协会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识、了解、接受的过程,特别是工程设施状况差、用水效率低等老大难问题的影响,暴露出协会运行不规范、协会运行经费困难、工程设施状况亟待改善等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按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要求,协会成立初期是很难达到的,还需要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为了使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操作运行纳入制度化的轨道,灌区管理单位积极呼吁地方政府尽快颁布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办法。2002年7月,荆门市政府出台了《荆门市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3月,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审查登记的通知》。政策的出台使过去松散的管水组织转变成为章程严密、法律地位清楚的组织,农民在投入、决策、管理等方面有了法律依据,用水户权益有了保障,用水管理更加民主。

另外,我们对协会在组建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编制出版了《灌区用水者自主管理探索与实践》一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协会的作用与地位、协会的组建方法与程序、协会运行管理的内容与章程、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等。并举办协会主席培训班,用于指导各级组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指导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实际操作。

(二)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一方面全力扶持协会改善所辖工程和基础设施。农民用水者协会是一个非盈利的社会团体,没有经济实力解决工程基础差的问题。我们除力争当地政府支持外,还为协会筹建住房,整治渠道及建筑物配套等。如二干渠二支渠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初期,灌区管理单位投资20余万元为其修建房屋一幢,配套涵闸22处,计量设施22处,整治衬砌渠道2.5公里。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协会运行费用主要分两部分,一是管理费用,二是工程维护费用。为了解决协会的运行费用问题,作为灌区管理单位,除在所收水费中返还3~5%外,积极为协会呼吁,寻求政策支持,我们借鉴陕西终端水价的办法,积极争取地方物价部门的理解。荆门市水利局、物价局以荆价发〔2003〕53号文下发了《关于农业供水试点末级水价的通知》,明确末级水价暂定为0.02元/m3。其中0.01元/m3用于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正常开支;0.01元/m3用于水利工程支渠维修配套和改造。末级水费由农民用水者协会协助计收,管理处统一管理,建立专帐,实行专款专用。做到供水、计量、收费、开票到户,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制度,严禁乱加量、乱加价、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水费负担,违者将严肃查处。

(三)服务于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组建工作完成后,灌区管理单位还跟踪服务,加强指导。由于受专业知识、协会执委会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在运行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如不及时帮助解决,可能导致协会难以正常运行。为此,灌区管理单位设有专门班子研究农民用水者协会有关问题,专人负责指导协会运行管理,帮助协调处理有关矛盾。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渠系工程建设滞后,计量设施不配套。漳河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的水利设施大多建于60年代末期,先天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计量设施不配套,后期由于产权、管理权、维护权没有明确界定,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放水期间,渠堤散浸明漏严重,致使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不能实现计量到田、收费到户的要求。对此,我们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力度和强度,启动末级渠系的投入,为协会的组建和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积极探索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对支斗渠以下的田间工程建设,积极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拍卖等改革方式,将小型和末级渠的管理、维修和养护责任与工程的经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落实到具体的用水协会或个人,从而明确工程所有权,转让使用权,落实管理权,搞活经营权,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三)国家应出台扶持政策和相关规章。漳河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从酝酿试点到推广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实践已经证明了农民用水者协会不但具有经济活力,能够解放生产力,而且也符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村民民主自治的要求,为了将农民用水者协会这一新生事物更好的培育、发展、壮大,更好地使之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愁,国家应出台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进一步明确协会的地位,为协会的正常运转提供法律保障。

四、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推进单位各项内部改革。在现行的岗位工资及岗位效益工资基础上,根据我单位性质,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把职工收入与工作责任、工作绩效紧密结合起来。对实行主辅分离后的内部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以单位资产管理为纽带,探索建立新型管理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制度。在走好管养分离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推行管养分离三步走的办法,逐步推进此项改革。

(二)强化管理,谋划发展。各项改革为我单位加强管理和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要以此为基础和新的起点,更新观念,在如何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方面下功夫,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上做文章,谋划和完善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水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经营思路,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初步形成工农业供水、水力发电、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水产养殖、生态旅游、林果种植等六大项目部类。按照水利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工程辖区水政监察、渔政、船检、港监执法力度,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加强对水库工程周边区域环境的保护和监督管理。

(三)继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积极推行“终端水价”。在灌区继续深化以“两部制”水价和“一价到户、一票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水价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实施计量收费,逐步取消按田亩收费。同时,为了确保协会正常运作和末级渠系日常维修经费来源,全面推行两部制终端水价,即基本水价5元/亩,计量水价5.3分/立方米,其中计量水价的2分/立方米用于协会管理范围内计量设施安装、支分渠工程维修以及管理费开支等,并积极开展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的探索。

用水者协会业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程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水费征收与使用;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100-02

0 引言

固原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饮工程),以固原东山坡引水工程贺家湾水库为水源,解决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东部山区和彭阳县西北部干旱地区的人饮安全问题。工程设计供水人口14.50万人,有学校78所,清真寺82座。工程采用入户全时供水方式,设计主管线全长112.26km,支线26条,总长990.38km。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764万元。

该工程2008年开工,2010年底完成主体及大部分入户工程建设任务,2011年开始全线通水试运行,东饮工程从重点建设转入运行管理。根据工程建设现状及目前运行管理情况,结合上级部门相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固原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经过2年的试运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改进管理方案,逐步探索出实用性较强,操作方便的运行管理办法。

1 工程建设现状

东饮工程实际建成主管道长126.1km,穿越开城镇、清河镇、头营镇、官厅乡、寨科乡、炭山乡、甘城乡等七个乡镇;由于部分生态移民搬迁,实际支管线铺设25条,长795km,建各类建筑物1541座,其中水净化厂1座,隧洞3座,泵站4座,2000m3调蓄池2座,1000m3调蓄池3座,500m3调蓄池1座,400-100m3调蓄池14座,50-10m3调蓄(减压)池32座,检查井及闸阀井1485座。大部分入户管线都已建成,少部分由于农户意见分歧等各种原因处于待建阶段。通信与自动化系统、输变电工程、5座供水管理站及附属设备、贺家湾水净化厂、唐家坪等4座泵站安装调试等已全面通过试运行,整个工程试运行状态基本良好。

2 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2.1 运行管理机构 工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现有的东部农村供水有限公司为主体,实行“供水公司+供水管理站+农民用水协会+用水小组”的模式管理,“责、权、利”相结合,以不低于工程运行成本的合理水价,实行同网同价,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工程运行管理拟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运行管理办法,管理机构按专管和群管分级设置,专管机构为供水公司,下设供水管理站,主要负责水厂、干支管线及其建筑物管理;群管机构为农民用水者协会,以用水组为单位,主要负责分支管线、入户管线及其建筑物管理,确保各农户供水安全。

2.2 运行管理专管机构 供水公司:供水公司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确定管理、运行类人员43人,职责是全面负责工程分支管以上干支管道及输配水工程运行管理,确保良性运行。供水管理站:供水公司下设六个供水管理站,对主干工程运行和供水分段进行管理,其中彭阳县支线单设管理站,归彭阳县和供水公司双重管理。供水管理站做为东饮办派出的下属单位,执行东饮办对工程的日常维护、水量分配、水费收缴及后续自来水入户工程实施等任务,并监管各支线工程运行。各管理站划分了其管理范围并细化责任分工。

2.3 运行管理群管机构

2.3.1 农民用水者协会 根据本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管理的需求,固原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根据管线走向及所属乡镇、村组范围,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从协会中确定供水管理人员,负责各自然村用水户的用水管理。目前共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98个,选举出协会主席98人,下设用水户小组532个,推选用水户小组代表532人。同时东饮公司与98个用水者协会签定《固原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供水协议》。

2.3.2 协会的具体业务范围 ①全面负责协会辖区内分支管以下至农户自来水入户工程的运行、管理、维修和用水调配。②负责向用水户配水并按批文水价收取水费。③维护本协会辖区用水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并维护用水户的合法权益。④为用水户提供与供水及用水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⑤宣传东饮办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有关供水管理办法及供水、工程管理等政策精神。

2.3.3 协会内部机构设置 协会设置有主席、会计、出纳、抄表员、维修员和纠纷调解员。按照简单精干、服务于民的原则,一人兼多职,如协会主席可兼巡管员,会计兼抄表员,出纳兼收费员。

2.3.4 协会人员设置 东饮供水工程范围内共需209名群管人员(其中彭阳县设协会23个,用水小组87个,协会参与管理人员45人)。

2.4 水费征收 按照“两部制”水价的办法收取。由供水公司向用水管理站下达通知,供水管理站向各农民用水者协会分别通知,农民用水者协会向各用水小组分别通知,各用水小组负责向农户落实。根据水费收缴通知,对小组范围内用水户逐户征收水费,征收的水费分基本水价水费和计量水价水费。基本水价的收取为一次性收取,按时缴纳到协会。计量水费的收取采取每月抄表收取,按时足额上缴,确保水费不拖欠,用水户缴纳水费后由用水小组负责人出具收费凭据,并进行用水户手册登记。协会将用水小组收取的水费足额上缴到东饮办财务并存留收据。彭阳县供水管理站水费收缴与原州区其他管理站同网同价,最后缴纳水费给东饮公司。

2.5 水费使用与管理 供水公司收取全额水费后,按规定比例返还给农民用水协会。返还的水费主要用于人员基础工资和奖励工资等。公司返还水费的时间,根据协会上缴水费的情况与人员工资发放时间同步,即上缴水费及时返还及时,上缴水费拖延返还时间延后,协会将对此造成的不良影响负责,并按照水费收缴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协会使用水费的开支情况要定期向会员公布,做到帐务公开,民主监督。农户集资投劳统一纳入水费管理中并进行台账登记,由用水小组负责人负责落实。

2.6 利用通信及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人饮安全工程监测和管理 首次利用通信及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东饮工程运行管理,实现工程运行及观测,准确实现自供水管网上采集数据、处理并传送到原州水务局调度中心显示、远程控制监视供水管网相应设备的整个过程,达到协调共享资源、分段分层远程监控和管理。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①水费征收难度大。由于工程涉及面积广,农户较多(1万多户),且东部山区山大沟深,路途遥远,水费收缴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力。②工程实际年维修费用较高。由于工程涉及固原东部山区地势高低不平,落差较大,一般1.0-380m,长期运行或遇大雨洪水易发生爆管或水毁,年维修费大大超出预算,而实际年收交的水费远不够工程维修费用。所以将来工程维修这部分资金仍是问题。③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造成入户工程迟迟不能完工建设。

4 结论和建议

①尽快落实并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依托农民用水者协会来完成大量的水费收缴工作。②尽早加固改造工程落差较大或易毁关键部位,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和防洪标准,实现工程安全运行。③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实现所有入户工程建设任务,便于工程全面落成,全面运行及管理。完善的管理体制是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的关键,因此,东饮公司将继续探索和改进工程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良性持久运行。

参考文献:

[1]闫海.关于加强垦区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的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