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研讨论文

教育研讨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研讨论文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背景城乡统筹基础教育改革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政策支撑。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又如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段时间,我们对石柱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城乡统筹”内含“统筹城乡教育”之义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

“城市”和“农村”是世界上两种相对独立存在的主体。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高度,综合研究城乡关系、统筹解决城乡问题,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良性互动,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城乡共生共荣、均衡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融合,城乡关系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内容广泛、思想深刻、意义重大。中央强调城乡统筹就是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分割,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无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二)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实,早在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就与重庆市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部市双方共建试验区的职责和任务。2008年9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了改革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市委书记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推动力量。只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的统筹带动城乡经济的统筹,以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转引自渝教办〔2008〕85号文件),可见,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早年就对乡村教育寄予厚望,称之为“今日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在他看来,“改造社会如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能彻底地改造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统筹城乡教育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的空间搬迁,或将农村建成城市,而是生产要素的集聚、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乡统筹是一系统工程,作为这一系统子系统的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奠基、引领、推动、保障的作用:1.奠基作用。为城乡统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2.引领作用。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3.推动作用。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4.保障作用。接受公平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养成,人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以及由此带来劳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教育。二、教育服务城乡统筹面临新的挑战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育服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断梳理和研究遇到的新课题,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使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石柱教育近年有长足发展,学校教育网络完备,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重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支持弱势群体教育的措施、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城乡统筹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从总体上讲,全县学校教育网络基本能保障学生接受教育需求。但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还有差距,与城乡统筹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力的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面临的挑战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任务艰巨

石柱县教育的城乡统筹状况不容乐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有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育发展薄弱。(1)学校布点仍需调整。(2)硬件条件相差较大。(3)师资配备城乡不均。(4)学前教育量小质弱。

2.服务农村社会发展亟待努力。(1)教育观念必须更新。(2)教育体系需要调整。(3)课程设置应该相关。(4)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三、教育服务城乡统筹的对策思考

当石柱县的教育规模发展任务已基本完成后,必须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石柱县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战略的重点。

(一)统筹城乡,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中走出来,在去二元结构思维的框架下形成新的思路,也就是要在整个大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发展的关系定位基础上,谋划城乡统筹、谋划教育发展。在这一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加快教育发展,将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城乡统筹。为此必须强化宏观决策,抓好统筹规划,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传统模式的教育体制;抓好统筹预算,建立一个能有效保障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抓好统筹资产,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抓好统筹师资,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教师管理体制。

(二)搭建平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第2篇

一、关于教学目的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要以全民族素质教育为准则,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虑升学需要,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只有搞好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使全体公民都有知识、有文化、受过良好训练,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性,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的出现才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大量涌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二、关于教学内容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是多少,教育成本应该如何分担,收费标准是高或是低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围绕教育经费的不足与困难以及学费收取问题,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看法和建议。本文拟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分担方面参与大家的讨论。

关键词:教育成本、成本核算、成本分担、教育投入、高校收费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十年来,作为科教兴国重要战线的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发展和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办学经费紧张以及办学成本越来越高的困境,促使我们必须对教育成本核算与成本补偿进行研究。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必要性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所消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价值的总和。它是综合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记录、计量,并根据成本对象加以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的会计行为。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既是对教育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及其对象化的过程,又是对教育活动中各种耗费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的过程。它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

(一)、高校自身特点及运行规律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现阶段各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实行产业化管理。但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否定,并不能否认教育是产业。产业是指在社会公共条件下的国民生产部门的总称,其性质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和价值性。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时指出“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即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无论是体力方面还是智力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和训练。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艺术等劳动手段,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育的生产性。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就业,便能创造财富,同时,教育资产和教师的知识、教学艺术等都是有价的,体现了教育的有价性。因此,教育是一种产业,高校也应该同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一样,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重视成本管理,力争以最少的教育资源耗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获得最佳办学效益。这里所指办学效益,是指培养的合格人才数量与教育资源耗费量的最佳比。

(二)、高校教育资源耗费需要有准确的价值补偿尺度。

马克思在论述成本价格时指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这一部分价值能否不断得到补偿,将影响到再生产能否继续进行。因此,在教育生产中耗费的经济资源必须得到补偿,才能维持教育再生产。教育成本是教育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高校只有实施科学的成本核算,正确记录、计量教育耗费,有效控制教育生产耗费,才能保证教育资源耗费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指出: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学费标准根据生均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实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确定国家、社会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它对克服国家教育投入的随意性、增加高校收费透明度、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起着积极作用。

(三)、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温家保总理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是构建节约型校园长效机制,而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又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节约办事,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反对大手大脚,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成本核算,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分担的现状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及原因分析

1、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制约其进行成本核算。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是非经营性组织,其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会计核算只要求对预算经费收支进行记账和报账,而不需要考核成本。具体体现为高校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执行的是预算会计模式,尚未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2、对高校进行考核的各种评价指标不含经济效益成本指标,使高校不计成本成为必然。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强调的是教育投入总量指标和教学质量指标,没有考虑在同等教学质量下,教学资源投入量的比较,即经济效益的考核。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促使高校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往往是努力开避财源,但却很少“节流”,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弱化,一方面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开支和浪费现象,缺乏向管理要效益的内部管理机制。

(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成本补偿面临的问题是:生均培养成本是多少,这些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各方又该承担多少。受高校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教育成本如何分担至今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国家财政拨款不到位,随意性大,社会上关于高校乱收费、高收费的意见也很大。与此同时,多数高校又因收费的局限性及财政拨款不足、社会筹资困难,而导致教育成本补偿严重不足。

1、教育投入总量分析。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国际公认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它体现了国家考虑对教育支出的优先程度,反映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在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百分比达4%。然而,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995年GDP为58478.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409.32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1%;2004年GDP为136875.9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3365.94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6%,远未达到4%目标。同时可以看出,十年间,GDP增长了134.06%,而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仅增长2.07%。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的水平距离欠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

我国1995年与2004年财政总支出分别为4642.30亿元、28486.89亿元,这两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36%、11.82%。说明财政总支出增加,而教育支出却相对减少。

我国1995年与2004年的财政收入分别为6350.72亿元、26396.47亿元,可以看出,2004年与1995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了315.64%,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则只增长138.83%。

2、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及生均投入基本情况及分析。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育总投入为17543468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8405779万元、学生学杂费收入5057307万元、其它教育投入4080382万元,分别占总投入47.91%、28.83%、23.26%。当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为1108.6万人,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为15824.89元(即生均培养成本),其中:生均财政性教育投入为7582.34元,生均交纳学杂费4561.89元,其它生均投入3680.66元。

不难看出,高校在保证学费和财政投入到位的条件下,还需通过其它途径生均融资3680.66元。而事实上是,国家教育投入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一些地区高校得到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及全国平均数。如: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522.48元,湖南省为2910.08元,四川省为2215.68元。

3、学费收取基本情况及分析。学费的收取为缓解财政压力,弥补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反映高校收费标准高,认为已大大超过了居民家庭的支付能力。二是欠费率高,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许多高校的欠费生率都超过了30%,欠费总额在上千万元以上。欠费生中确实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缴纳学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有钱不交费,恶意欠费在高校已越来越严重,高额的欠费严重影响到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社会对少数高校的违规收费意见大。

4、学校自筹经费基本情况。学校自筹经费包括社会捐资款、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等,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少部分高校外,多数高校由于学校社会声望低、科研劣势、校办产业运作不佳等原因,自筹经费困难。

三、合理制定成本分担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1、确定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随着高校办学向多元化发展,许多学校出现了全日制教育、夜大、函大、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形式共存以及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教育共存的格局。从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教育活动具有批次性特征。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可根据分批法核算成本的原理,分批计算培养人才的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同时,适当调整高校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改现收现付制为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标准确定当期的成本费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增设成本类会计科目,增加成本会计报表。

2、正确界定高校教育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确定成本开支范围的总体原则是:凡是教育活动中直接或辅助用于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人、财、物的耗费,均应计入教育成本。包括:人员经费、教学业务费、行政管理费、学生活动费、奖学金、贫困生补助、设备及教学教辅行政办公用房折旧费、图书资料摊销费等。在确定开支范围的基础上,确定每一项费用的开支标准,防止冗员越来越多、校园越建越奢侈、奖金越发越高的现象挤占成本。

3、建立内部成本报告制度。按各届、各层次、各类专业分别编制内部成本报表,并定期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成本报表的编制,有助于决策者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招生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制定各种消耗定额、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教育经费投入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4、建立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实行按院系、部门考核成本制度。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可以从总体上起到正确的政策导向作用,对高校成本管理起到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生均教学经费支出、生均教学仪器占用率、生均图书资料占用率、就业率、师生比、教学投入效率(合格学生人数/教学投入总量)等指标,定期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使成本管理不断完善,以达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成本的补偿特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应该得到等值回收。从经济学范畴看,高等教育属于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其公共产品性质主要表现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而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又体现出私人产品消费上的竞争性,与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预期的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公平原则,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都应承担教育投入的责任,这符合经济学原理。学校是国家资助开办的,也应该负担一部分责任。因此,应建立财政拨款、收取学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确定成本分担比例,并用法律加以约束和规范。

根据我国国情,学费标准如果过高,居民家庭承受不起,会造成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从而影响国民素质提高。学费标准如果过低,又会造成教育成本补偿不足,教学经费欠缺,最终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认为,应在准确测定各种学历层次、各类专业社会平均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财政状况、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和条件、专业类别等因素,确定国家和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以明确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数额和学生交纳学费的标准。社会各方捐资助学已成为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重要渠道,政府应鼓励社会民间组织和企业集团向高校捐资办学,对捐资者在其经营活动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校办产业对学校自筹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政府继续实行对校办产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1、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成本管理知识的学习,全校上下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转变观念,深化财务管理改革。要一方面抓“开源”,一方面抓“节流”,投入和效益一起抓,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金钱。

2、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对各部门定编、定员、定岗,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师生比,降低人员经费。

3、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行校有资产有偿使用。对水、电、耗材的消耗实行定额管理,严格控制使用。

4、防止盲目上专业,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要根据学校资源优势设置专业和确定招生计划,不能不切合实际的追求大而全。

5、规范、理顺和强化收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提高收费服务质量,改善收费条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有效的缴费约束制度。做好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工作,努力降低学费欠费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2.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

4.张保庆.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案例教学法以来,随着人们对“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的逐渐认识和会计素质教育的普遍开展,案例教学法已经在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应同样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但遗憾的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还远未得到广泛应用。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案例教学”等为关键字检索了自1990年以来会计电算化或者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方面的论文,共找到相关论文39篇,发现贯以“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名称的论文不少,但查阅其内容,基本上全部都是有关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基本上没有真正涉足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的。这说明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中还远未得到重视和应用,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确实有应用,但是没有对其在理论高度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而且目前教师对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理解也各有千秋,如有的教师将案例教学理解为例题讲解,有的将案例教学理解为单位情况介绍,有的将案例教学理解为程序设计(陈旭,2008)[1],还有的将会计软件的操作实验理解为案例教学(苗娟,2010[2];程翠凤,2007[3])……,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现状固然与当前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的不规范有关,但也与教师对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理解和立足点不同不无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期对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丰富提供一些建设思路。

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教学的特点

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是一门集现代信息技术、会计理论、管理学等于一体的跨学科、交叉性、边缘型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会计专业理论、方法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内容本身就比较复杂、抽象、不易理解,其教学活动存在以下特点:

(1)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问题和争议很少只有唯一正确的确定性答案(Hurt,2009)[4]。这一点与会计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显著不同,因此,为了应对实务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帮助学生发展职业判断和培养分析、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而培养这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不重视寻找正确答案①,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教科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讲授等管理教学法教学功能的评价结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案例研究在所有教学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占第二位,在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方面占第四位。

(2)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校学生经历有限,实践经验普遍缺乏。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在短时期内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案例是指具体事例,往往来自于现实世界的第一手资料,案例教学通过案例事实提供了教学内容与实际经验之间联系的桥梁。它将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冲突、矛盾和危机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置身于案例背景和角色之中,迅速地积累实际经验。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作为联系教学内容与实际经验的桥梁,其开放的思维是非常适合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的。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应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

案例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的目标及案例的选择与课程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由于目前国内各高校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尚未统一规范,因此,案例教学的目标也有待明确。目前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国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侧重于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另一类是侧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应用。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会计(财务)软件市场日趋成熟,商品化会计软件功能越来越完善,通用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不是成为一名现实的软件开发人员,而是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理论,流程和功能结构,会计信息系统规划和实施方面的知识,能够参与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参与系统管理,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这就好比一个汽车司机最好能够了解汽车的大概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却不一定会设计研发、制造汽车一样。所以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以此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等。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上机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常见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流程与使用方法,能够应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不涉及上机实验。

实施案例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1案例类型设计。在案例教学法中,由于案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案例的设计应该与教学环节紧密联系。按教学环节可以将案例分为3类:①课堂引导案例。这类案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案例作用在于讲清原理,给出分析过程,得出分析结论,发挥理解、加深记忆的功能。例如,在阐述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案例,说明现实商务世界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并和学生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形式和基本功能,以加深学生对AIS的理解和记忆。②课堂讨论案例。这类案例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重在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可以发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例如在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可以将某企业实施AIS的真实过程作为案例,介绍实施过程,评价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③课外思考案例。这类案例以学生自我研究为主,重在应用,发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功能。

2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描述和分析的前提,也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案例的选择需要考虑:①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案例教学法始终是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案例不应也不能取代教学内容。案例情景设计、问题的分析解决不能脱离特定的教学内容而进行。大型教学案例的选用要择其要旨,舍弃细枝末节,使教学案例真正起到有效促进和实现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②案例应是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写照。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关键在于“真实情景为本的案例”(Donham,1923)。越是现实的事物,越让人感到亲近。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国内外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发展非常之快,内容也非常的丰富,这些现实当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践成果,很容易激起同学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参与讨论的热忱。③案例分析不限定唯一的结论与结果。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许多问题是没有唯一确定答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除教学引导案例目的在于导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之外,其他类型的案例都可以不以追求唯一的结果为目的,主要在于诱发学生产生争议和讨论。④案例的设计应设置可引发思考的“陷阱”。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会计软件的控制重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理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总账子系统的出纳签字功能时,可以设计一个案例,某同学执行出纳签字时,软件出现提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应当如何处理?引导学生分析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以及如何解决。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总账系统中如何通过程序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以及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设计的关系。再例如总账系统中记账凭证修改,对错误记账凭证的修改要识别错误凭证所处的环节,位于不同环节的错误凭证有不同的修改方法。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个案例“陷阱”,分析如何修改不同环节的错误凭证,使同学们理解记账的含义及作用,掌握错误记账凭证的不同修改方法,也更深刻地领会软件设计中流程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内容也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3案例的来源。案例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案例库的质量。而案例来源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问题,会计信息系统案例主要来自于:①深入企业单位调研,收集实践工作中的会计信息化案例。应鼓励教师定期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或者参与社会兼职,一方面教师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相关资料,从中提取典型会计案例,丰富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库建设,充实教学内容。②从有关资料中获取。例如从现有教材或者案例集中选取,或从报纸、报刊中摘录,也可以从网上搜集。Internet的应用使得教师从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料,从中选择有价值的资料经过改编、提炼,形成案例。③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④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⑤学生的上机实践过程。上理论课的教师往往同时也担任上机实验课的指导老师。学生在上机实验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大量的问题,教师这时应当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从中总结提炼,发掘有价值的典型问题,设计成为案例,在理论课堂上帮助学生从理论深度上理解和把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功能结构的设计,对会计软件的操作不仅能够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总之,案例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探讨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拥有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能力。

4教学环节。以课堂讨论案例为例,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划分为3个阶段,6个环节。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该阶段要做好3个环节的工作:①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教师在课前选编典型案例,拟定讨论题目和学习要求,事先印发给每个学生;②学生自主解读案例;③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相互启迪,于开课之前即进入案例内容和案例角色。案例教学的成败与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密切,为此不仅要给予充足的准备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而且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第二阶段是课堂讨论与辩论阶段。该阶段要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①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进一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手段补充案例背景和过程细节。小组派代表发言,就案例事实展开讨论甚至争论;②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引导讨论热点,揭示各种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概括总结。第三阶段是课后总结阶段。课后学生继续就案例争论点进行讨论,并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材料。教师结合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显然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案例是基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增进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综合能力养成与提升的可能性。

教学实践及效果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广东金融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本科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激活学生学习主体为主旨的案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教学质量得到了同行的认同。同时学校也将案例教学改革作为强化文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突破口。4年多的实践表明,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师生互动,研究性教学模式已取得明显效果,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创新本科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其效果表现在:

(1)激活了学习主体,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积极性显著提高。案例教学主张“案例分析—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自从课堂引入案例教学法后,教学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从而达到了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学生在上机实验中只能按部就班,按操作指导一步一步地做,遇到问题时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对上机操作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是相互脱节的。案例教学后,由于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大量引入上机实验形成的案例,来培养学生以理论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活学活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3)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快速积累了实践经验。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要使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在新型的学习模式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它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由师与生、教与学彼此互相控制,而且是一个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于一体的开放性的系统。因此,为了培养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学会自由学习、自主发展。而惟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根本转变。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讨论、总结。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导而有方,营造最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与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上,使学生学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师备课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其次,应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只有明确训练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教学目标的制订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三、倡导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有互协作的互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大家在互相学习中不断地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从而拓宽思维、深化认识,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研究和发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规律,探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体性特点,并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体,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减少备课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使教学活动更趋于优化。其次,鼓励小组式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个深化和巩固单元学习重点的过程。讨论的基础是倾听,听取反对的意见,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教师在教学中可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一定的人数编成学习小组,并引导学习小组对那些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第三,合作学习还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计算机辅助合作学习法等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以最重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重视课外阅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

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不断发现、丰富、完善和超越自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阅读量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因此,应该重视开展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并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引导。其次,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从生活中学。课外阅读材料应注意与课内内容的沟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第三,强调读写结合。养成读写结合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组写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形、声、光、色等手段可以为语文教学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外阅读的网络化,使阅读课的容量无限增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和创造力;网络技术的交互性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改为独立思考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文凯.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J].新课程(教师版),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