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构建主义原真性 白裤瑶 旅游开发 文化保护

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旅游开发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所遵循的原则,但保护与开发的有效平衡却难于把握。目前,基于文化传承和旅游体验的需要,关于旅游客体原真性的研究日渐丰富。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的观点将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一、理论背景

最初,“原真性”用于对博物馆藏品的艺术衡量,随着旅游者对旅游者对真实旅游体验重视的增加,“原真性”被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来。

在有关“原真性”的旅游学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构建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存在主义4种理论流派对旅游客体的原真性进行研究。构建主义原真性是对客观主义原真性的修正。科恩认为“原真性”并不等于原始本身,基于原始的转变、创造和变化都可能成为旅游客体的“原真性”。美国学者伍兹更是将“原真”划分为“客观原真”和“象征原真”,“客观原真”表示原始真是的文化或传统,而“象征原真”是基于原生文化创造的真实。王宁认为,对于建构主义者而言,现实不过是人类解释和构建的结果而已,因此是多元的、弹性的。

二、建构主义原真性原理在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中的启示

(一)真实,是建构的真实

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认为:不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的思想行为和符号语言之外的先验的、“真实的”世界。绝对客观的、静态的起源是不存在的[1]。对旅游目的地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建构主义原真性中的真实,是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一种先前感知,这种感知也许基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产品的某种期望或印象。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所寻找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原始真实,而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原真性。于是,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不需要一味的保持文化遗产的原始风貌,适当的抽象、凝练、创造性文化表达在文化遗产的开发中是可取的。

(二)建构的原真性

真实与否是一种人们看待、解释事物的主观结果,是“一种被认知的真实性”。在旅程当中,认知,依赖于人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旅游经历等个人因素。真实性的社会建构在于整体的感官体验,对于局部真实性的感官体验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部非真实体验的冲击。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开发的过程中,强调整体原真性体验的提供、全方位原真体验的建构。这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丰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取决于旅游者个人的心理标准,完善的旅游产品谱系以及全面的原真性社会建构在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中是不可或缺的。

三、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互动研究――以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穿齐膝白裤,故他称为“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

(一)白裤瑶文化特征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白裤瑶有着极富特色的民族风俗。独具特色的婚恋习俗、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风格别样的民族服饰等都展现着白裤瑶民族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1.白裤瑶的婚恋习俗。白裤瑶的婚恋习俗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些特征。恋爱阶段,他们采用氏族群婚的方式,在恋爱中,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动选择,大胆追求,女子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结婚则采用娘舅婚制,娘舅在婚礼中的地位最重,有“娘舅大于爹”的说法;结婚后,组建夫权家庭,女子从夫居住,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

2.白裤瑶的民间演艺风采。白裤瑶族民能歌善舞,蚂拐舞、铜鼓舞、跳猴鼓舞等都是白裤瑶们喜爱的舞蹈,吹牛角、竹筒鼓表演以及赛陀螺也都受到白裤瑶族民中也深受喜爱。丰富多彩的民间演艺充分展示了白裤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3.白裤瑶的服饰。白裤瑶男子的衣服用妇女纺织并染黑的布做成,裤子则用白布,长度仅过膝盖。白裤瑶男子的白裤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白裤瑶女子上衣布为黑色,胸前无图,后背绣有方块形直线图案,下身则四季穿齐膝百褶裙。

(二)南丹白裤瑶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开展以及红水河流域大旅游圈旅游规划,南丹县旅游以白裤瑶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以争创“广西优秀旅游县”为突破口,以研究开发旅游产品、培育旅游商品消费市场为抓手,努力打造白裤瑶文化旅游品牌,紧紧围绕“打造12345旅游产品体系”即创建“一优”(即一个优秀旅游县)、“二A”(即两个A级景区)、“三星”(即三个星级宾馆)、“四园”(即四个主题公园)、“五村”(即五个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工作思路,着力实施“旅游热县”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的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南丹已建成温泉公园、恩村洞、激情漂流、甘河白裤瑶寨、王尚白裤瑶新村、生态博物馆景区等较为成型的景区(点)。

(三)南丹白裤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利益相关主体对原真性保持问题尚未形成一定的认识。旅游规划者、旅游经营者和东道主居民等利益相关主体对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持尚且缺乏一定的认识。在南丹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表现出不同的真实愿景和建构行为,这将不利于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将对南丹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真性的体现不足。虽然,在南丹县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已建成一定的景区(点)。但都因为时间短,规模小,没能成为南丹旅游标志性产品。南丹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在于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构建主义原真性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体现的不足,极为不利于南丹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其将大大降低南丹旅游的吸引力;其次,其将降低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最后,其将不利于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四、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应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提供动力支持,文化保护为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素材。

(一)在各利益相关主体中树立原真性构建意识

1.旅游规划者。旅游规划者应以南丹旅游资源为依据,以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强调南丹特色的发掘与梳理,南丹文化的归纳与总结,南丹文化内涵的浓缩与升华,在对南丹地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技术方法,在南丹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南丹白裤瑶文化的原真性,使旅游消费需求跟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等旅游价值充分结合。旅游规划者在规划中应树立构建主义原真性保持理念,通过增强南丹各项旅游产品的原真性内涵来增强南丹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2.旅游经营者。在南丹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经营者应努力寻求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平衡点,使得以白裤瑶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南丹旅游事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要求旅游经营者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通过合适的载体展现白裤瑶民族的原真性,目前商品化以及舞台化的具体化方式是不错的选择;在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要求旅游经营者注重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在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构建将成为旅游经营者保持开发与保护平衡的关键。

3.东道主居民。南丹白裤瑶居民应充分认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基础上增强白裤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充当好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维护者的角色。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原真性的感受,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东道主居民的文化原真性自然流露。在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白裤瑶居民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游客成功地塑造白裤瑶非物质文化的真实感知氛围和空间,这将极大的提升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形象和吸引力。

(二)丰富南丹白裤瑶旅游产品谱系

整合旅游六要素,形成独有的魅力和特色的南丹白裤瑶旅游文化,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原真性感知环境。

在“吃”方面,要充分发挥南丹白裤瑶饮食文化的优势。在深入挖掘南丹白裤瑶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推出白裤瑶特色地方食品,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生态食品系列。

在“住”的方面,适当融入白裤瑶居住文化。除发展一定档次的饭店外,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部分“农家乐”旅舍、自驾车营地以及度假营地等,让游客有机会充分体验白裤瑶居住环境及起居习俗。

在“行”的方面,在加快改善大的运输服务条件的同时,可根据条件发展环保型交通服务以及白裤瑶特色交通服务等形式。

在“游”的方面,在继续加快发展重点景区、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工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文化修学游、科考游等旅游方式。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构建。依托白裤瑶民族村寨和白裤瑶居民的有利条件,重点打造白裤瑶文化参观性旅游产品、白裤瑶民族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以及白裤瑶经典文化演艺旅游产品。

在“娱”的方面,可以针对主客源地游客的层次需求,结合当地的有利条件,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适当增加趣味性强,游客参与度高的白裤瑶特色项目,在增强游客对白裤瑶文化感知的同时,保持白裤瑶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购”的方面,应大力提升旅游商品的原真性内涵。首先,应提高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挖掘力度,从源头上增强旅游商品的原真性内涵;其次,在旅游商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组织相应的商品设计生产力量,在商品设计上展现新意,展示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张力;最后,在旅游商品的销售过程中,注重特色销售环境的打造。

参考文献

[1]Bruner E. M Tourism, Creativity, and Authenticity [J]. Studies in Symbolic Interaction, 1989(10).

[2]高科.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2010(02).

[3]衣玮,蒋招凤.在保护中开发广西南丹县白裤瑶风情旅游[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9.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紫线规划,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1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在春秋时代,太原已建有城邑,称晋阳城。后相继为赵国都城、秦汉重镇、北齐别都、盛唐北京,以及后唐、后汉、北汉的宫阙之地,素有“龙城”之称,太原有史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年。从宋朝初年毁晋阳城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1000年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在于旧城。历史赋予旧城丰富的遗产,纯阳宫、文庙、督军府等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民居和宁化府、清和元、开化寺等老字号,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西水系、拱极门遗址等古迹传承着历史的记忆。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重缺乏。在太原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2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

1)依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主城区的紫线控制范围。从历史和现代情况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即主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层次;从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主城区范围是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故紫线规划控制范围为太原市主城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主城区范围以外的部分将来作为二期陆续进行编制。

2)通过现状调研和分析,从历史遗存的集中度、风貌的整体性以及规模的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对比,认为应将文庙历史文化风貌区、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和坝陵桥街区作为三个历史街区。

文物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历史建筑还包括一些非文物的古建筑和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界定一般是指从l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对它的评价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a.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b.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c.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d.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e.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这样主城区范围内划定73处历史建筑。

3)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历史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核心保护区;指历史街区中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应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包含历史街区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指为确保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控制的地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历史建筑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的73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院落式建筑,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前者多为文物单位,以传统建筑为主,采取建筑围合庭院的布局,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后者多为近现代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其绝对保护区应包括建筑本体和相对围合的空间(如工人文化宫),以及必要的通道和外围空间(如原市政府办公楼)。在划定绝对保护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历史建筑l临城市规划道路,有些城市道路红线与历史建筑本体有冲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建议局部调整红线或调整规划道路断面设计,缩窄人行道。2)个别历史建设与规划道路红线存在严重矛盾。如校场巷工程师楼、川至医院、博爱医院等。规划综合考虑规划道路的层次及调整的可能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采取了调整规划道路或历史建筑整体迁移保护的方式解决。3)对于其他矛盾,如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造等问题,依据紫线优先,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划定绝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而忽略周围环境,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索:

1)原则上要考虑历史建筑的观赏视线要求,避免新建建筑对历史建筑的视觉干扰,尽量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环境格局和风貌。具体划定时,要结合现状地形地物,提高可操作性,为严格规划管理创造条件。2)由于历史建筑尤其是文物建筑周边大多是危旧平房区,综合考虑历史建筑保护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一些具体地段,将风貌协调区划分为A,B两区,并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A类地带:是为保护历史建筑环境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地带内只准进行绿化、小品建设及修筑消防通道,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对现有违章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迁,一时难以拆迁的房屋,可以维修利用,但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提高建筑层数。B类地带:地带内建筑物的形式、体量、色调都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历史建筑高度。地带内邻近历史建筑一侧的建筑物和通向历史建筑的道路、视觉走廊两侧的建筑物,其形式、体量、色调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3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1)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将来制定《太原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提供技术依据,加强了对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画条紫线,划定了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要求、丰富了保护内容、完善了保护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城市传统文脉,构建太原城市特色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2)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根据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对每个单位进行深入地现状调查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区域、街道、院落、建筑各个层次,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保持风貌的整体性。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运用哲学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科学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精英文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理学,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经济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历史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艺术价值,科学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农村”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旅游,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然而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的保护迫在眉睫。城市文化的符号是需要历史建筑来体现的,它作为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同时也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有些历史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大量的历史建筑遭到废弃,历史街区又不去改造,使得历史街区成为了危险地方,如何将这些历史街区重新改造,提升其活力,是当前要探讨的问题。

1.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1.1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矛盾。在我国许多城市中的历史街区都曾经有过繁荣的经历,现在仍具有很强的区段优势,目前大都成为土地增值最高的黄金地段,可观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因此,许多城市大面积的历史街区,例如广州有些历史街区被拆除或正面临拆除重建,代之以高利润的大型公建,或高层住宅楼,而原居民则被安置在较偏远的,造价低廉的生活区里。这样,历史街区中传统的城市结构和生活形态便完全丧失了。在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后者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如何兼顾两者的关系,达成有机的统一,是一个非常尖锐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我国城市建设上曾经出现的政策性失误,历史街区大都呈现了衰落的状况,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是以发展为前提的,一味地强调原封不动的保护是没有现实存在的基础的。

1.3 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矛盾。目前,开发旅游业已成为保护利用历史街区的一个常用而有效的手段,但同时必须做好量和度的把握,必须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使居住者能够高质量地安居乐业。因此,避免片面地将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紧密联系,从而造成旅游污染。单纯为了旅游,当地居民会彻底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放弃传统的职业和活动,商店里会摆满旅游纪念品而不经营居民生活必需品。兴建现代旅游设施,如宾馆、饭店、停车场等,将逐步损坏历史街区的独特风貌和整体形象。目前,已有不少街区旅游压力明显加大,出现街区原有性质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1]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规划

2.1 当前历史街区的形态特征。

(1)遗存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遗存建筑是反映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其价值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孕育着千姿百态的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总类复杂,质量多样,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保护建筑: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

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要坚持“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限制”的原则,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附则中对历史建筑的定义,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的风貌和价值是有的,但是介于文保单位和普通传统民居之间,对于历史建筑要进行挂牌注册,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准进行保护。

传统民居:是指除了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之外的传统历史风貌的建筑。对于整个历史街区来说,其个体艺术和文化价值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历史街区的整体的“鲜明的城市肌理”正是传统民居和其他历史建筑相得益彰的共存,才形成了历史街区整体的赏心悦目。

近现代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历史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负责,应该加强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2)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古栈道,古地道,古仓库,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其本身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是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要素,蕴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3)街巷。由于历史功能、自然环境、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展现了不同的街巷内容。街巷主要形态包括了街、巷、弄及其他公共空间等,是历史文化街区中人们居住生活、商业交往、游憩观赏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影响着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的重要因素。街巷空间的空间尺度,居住生活类型,建筑营造的空间层次、街巷铺地、绿化环境和依托其存在的环境要素都是应保护的对象。

(4)空间格局。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是指其所处历史城市的总体布局形式、体现城市的肌理和风格。空间格局一方面反映着不同自然条件,地域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源的影响对城市布局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历史形态。在对空间格局进行保护时,应联系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历史片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及其在历史城市中的区位作用、重要历史景观节点及城市其他重要构成要素等,以保持历史城市的空间布局特色。如北京城的中轴线格局,张家口上下堡和东西太平山,长城等自然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古商道格局。[2]

2.2保护与改造的具体措施。

(1)建筑高度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规定保护规划必须控制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在分别确定历史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视线通廊内建筑高度、保护范围和保护区内建筑高度的基础上,应制定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控制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传统特色风貌的集中地段,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多为低层建筑,维持这种宜人的尺度和空间轮廓是必须和必要的。保护区内的高度控制主要依据如下:①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要求,划定不同层次的高度控制。②视线分析,将各个保护对象作为视线焦点进行视线分析,以保证保护对象周边环境达到高度要求,使其周边环境和谐统一。③根据视线分析做出平面的高度控制。对于建筑物的高度控制,根据不同的建筑等级和层次,规定建筑的檐口高度,建筑的整体高度,建筑的层数控制等。相应的,对影响建筑高度较为明显的附属物也应有必要的要求。

(2)重要历史构筑物的改造保护。

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古栈道,古地道,古仓库,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对这些构筑物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保证其原真性,对其现状遗存进行评估,针对其保存的良好程度,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应合理利用。对待已经湮灭的历史构筑物,要进行基址提示。反对盲目地重建,要根据历史遗存保存现状进行有选择的修复,否则不仅破坏了历史信息的真实性,还浪费了资源。

(3)传统街巷的改造保护。整体保护和分级保护的原则,保护街巷格局和街巷风貌,不得随意改变街巷的尺度、走向和名称。一般保护要求如下:①保护街巷立面、高处俯瞰的屋顶肌理等空间界面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②根据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应要求,保护沿街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整治沿街的建筑,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③保护街巷空间的连续性、立面及节奏韵律。④新设置的路灯、指示牌、招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市政设施应妥善设计,其风格、材料、色彩应与保护区的整体环境和氛围相协调。尽可能使各种管线入地,妥善设置相关的地面设施使其不影响街巷和建筑景观环境。⑤街巷的铺装不宜随意更改, 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时尽力避免对街巷原始铺装的破坏,对待已经破坏改造的铺装,更新地面铺装材料,使其与传统街道环境相协调。

(4)院落形态的改造保护。保护院落的完整性,不能随意改变院落的空间布局和形式。对于院落内的建筑朝向,大门的朝向和位置,院落内的影壁等组成部分要完整保护,不得随意拆除和改建。建立院落保护档案,对院落格局、建筑现状做出总体评价,并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的院落进行不同层级的保护。

(5)建筑的改造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之前,建筑主要包括文保单位建筑和未经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及其他民居建筑。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造保护。

社会环境条件是逐渐变化的,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保护时,必须尊重这种遗产所必须遵从的习俗和仪式。保护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必须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要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深入挖掘物质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综合保护文化空间本身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建立完整详尽的档案。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如重要的历史遗迹、纪念物,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场所要有条件的恢复其功能,如戏台、戏楼、庙宇、祠堂等等。[3]

3.小结

对历史街区文化的改造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悠久文化得以长生,子孙后代才能享用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科学合理利用,才能实现有品质、长久的发展,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保护的硕果,才能提高和扩大保护的意识和主体范围,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共生。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11)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芙蓉街;文化承载;传承;维护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芙蓉街改造的得与失

(一)芙蓉街改造之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芙蓉街区也出现了功能混杂、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薄弱、泉水遭到污染、居民生活混乱以及商业层次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恢复和保护老济南的传统历史风貌,解决街区存在的问题,济南市历届政府对于芙蓉街道保护整治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推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改造过程。比如,1989年济南市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带三片三街坊,五十二点一个网”。其中提出要对芙蓉街——曲水亭街地区(珍珠泉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分别在1999年,清华大学与济南市规划院合作完成了《济南市芙蓉街一曲水亭街保护整治规划》。2003年《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中提到:“芙蓉街一曲水亭街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中心,南至泉城路,北至明湖路东至县西巷,西至贡院墙根街和省府前街。将芙蓉街、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曲水亭等街区,统一规划,保护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传统风貌,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地方特色,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

改造后的芙蓉历史文化街面貌焕然一新,功能混乱的现象得到遏制。芙蓉街北部环境整体改造比较成功,其中主要以关帝庙和文庙保护较为完整,隐约透露出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当年的繁华景象。逐步实现了芙蓉街以保护商业旅游为主与曲水亭街居民居住为主的功能定位;以关帝庙和文庙为重点的历史文物建筑得到保护;生活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泉水污染的现象实现改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二)芙蓉街改造之失

芙蓉街的保护历程是曲折而漫长的,由于受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该区域在整治保护中也存在着历史建筑被破坏、历史风貌削弱等问题。正如报刊所评论的那样,“修门面、大拆建、钢筋水泥混凝土、几天拆一栋老房子、两层三层的仿古小楼竞相建起……5个月来芙蓉街就这样改造完成过半,一条济南独有的古商业街正在变成仿古建筑一条街……芙蓉街里有很多泉景,其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现在的改造追求的是有商业利用价值的门头的扩大,很少顾及其他。”由此看出,改造后的芙蓉街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历史遗留的问题,但随着传统建筑的拆除与旧建筑肤浅地穿衣戴帽式改造,加上某些大型综合商业建筑的侵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街区历史文化脉络,削弱了历史文化风貌。

芙蓉街区的保护整治过程也正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中的一个缩影,这一过程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改造后的弊端大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1 过度重视街区“硬性”物质文化景观,忽略“软性”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挖掘

在芙蓉街区的整治改造中,单纯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通过对历史建筑体简单的进行修复,甚至对于近代建筑穿衣戴帽式的改造,把街区做成一条“仿古街”而忽略了建筑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意义;比如太庙所代表的儒学文化,瑞蚨祥丝绸店、燕喜堂百年饭店等老字号所蕴含的古济南商埠文化,以及济南泉水文化及名士文化等都没有得到体现。

2 过分强调单一商业功能,忽略居民居住、休闲娱乐、办公等其他功能

芙蓉街区的建筑形态是多样的,不仅有商铺、洋行还有府衙、文庙和民居。因此,不仅有商业功能,而且有居住、办公、公共等其他功能。然而在整治的过程中,政府重点强调的是恢复其商业功能,并没有尝试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没有进一步延续、拓展街区功能形式,从而限制了街区的发展。芙蓉街区应积极提倡历史文化街区的多元化,多种功能并存,给街区划定功能分区,比如打造商业片区、艺术产业区、居民区等,从而提升街区功能,给街区注入活力。

3 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管理

芙蓉街区经过连续几次的保护整治,虽然从外观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些仅限对芙蓉街道两侧的建筑或修复或复古式的整治;内部很多内容根本没有改造,所谓的街区改造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根源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芙蓉街整治后缺乏统一管理,总体环境依然较差。改造后的芙蓉街以餐饮为主,餐饮档次不高,多为小吃,卫生条件较差,小摊贩侵占道路,致使街区污水横流。特别受这些人为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芙蓉街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活动的需求,节假日往往人群高度集中,人影攒动,喧嚣嘈杂,街道拥挤不堪。街道两侧招牌杂乱无章,环境污染严重,历史人文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百年古商业街沦落成“小吃街”的混乱境地!这些极其不利于城市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虽然芙蓉街在改造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总体改造是成功的。存在的后续问题集中反映出芙蓉街区在整治的过程中,改造不彻底,功能定位不明确,致使功能结构混乱,社会网络格局遭到一定破坏。依据问题对症下药,本论文试图在重视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前提下,依据现状问题探讨出切实可行的关于芙蓉街文化延续与保护的策略来实现街区的复兴,增强街区的生命活力;使历史街区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芙蓉街文化延续与保护的策略

目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在历史街区并存,如何协调处理各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握文化精髓,突出重点;首先要做的是理清历史街区的文化脉络,是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延续,提升城市的个性品质的前提。

(一)芙蓉街的文化延续策略

1 物质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并重

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与文化在历史街区中的重要地位。历史街区的环境包括客观存在的物质的“硬”环境和人的生活习俗等参与其中的非物质的“软”环境两部分。那么,从文化层面上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在历史街区表现为建筑本体及装饰、园林、交通、居民的饮食、服饰、商娱生活设施、重要艺术品、文献、手稿等。芙蓉街区的物质文化以地域环境、建筑风貌、民族风俗与传统工艺为载体,形成泉水文化、儒学文化、名士文化、商埠文化等文化内容外,另外还有老济南油旋、梨花大鼓、面塑、兔子王等各种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对于泉水地域文化环境与对于关帝庙及文庙有比较完整的保护外,非物质文化几乎消失殆尽,除了芙蓉街北部区域仅存一家油旋老店,但在芙蓉街头很难寻觅到面塑及兔子王等非物质文化的踪迹。(面塑泥人等传统手艺偶尔在银座商城出现过,终究形不成气候,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在芙蓉街区专门设立芙蓉街非物质文化展示保护区域,来突出街区特征,提升街区品味,以吸引游客,增强街区功能。因此,如果把街区的物质文化称之为硬件,那么非物质文化就是给历史街区注入活力的软件,两者并重,缺一不可。

2 历史文化挖掘与现代文化发展和谐共存

挖掘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对延续街区文脉、维护街区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有重要意义。历史文化是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传奇故事或名人轶事等,具有不可再生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思路新观念新文化的融入,历史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遭受新文化的冲击,并不断将其消化的产物。芙蓉街区的泉水文化、名士文化、老字号商埠文化及民俗文化等,这些都是经过一代代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相互消受并积累沉淀的结果。如何把握芙蓉街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共存下去,建议以史为鉴,在尊重街区历史文化的前提下,用现代文化理念去把握历史再现历史痕迹,从而融于历史。

因此,历史街区文脉的形成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相融合的产物,完全割断历史痕迹的街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脱离时代完整保留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也是僵死的缺乏活力的完全不可能实现;只有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和谐共存才是符合规律的发展。

3 街区文化个性与城市文化共性有机融合

历史街区是属于城市的街区,街区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芙蓉街区文化是济南泉城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芙蓉街的泉水文化及名士文化是泉城文化的一个分支;而街区的儒学文化也是齐鲁文化形成的主要元素之一;芙蓉街文化为树立泉城济南文化特色做贡献,但同时又隶属于济南文化。因此,在芙蓉街区保护过程中,应当站在济南城市设计的角度,要符合济南市城市的总体发展策略。历史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个性品质的一个兴奋点,脱离城市的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是孤立的。突出街区文化个性,把握城市文化共性,城市文化的总体发展为历史街区文化发展提供保证,两者有机结合,和谐共存才是历史街区文化发展的根本。

(二)芙蓉街保护策略

芙蓉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运作。依据剖析芙蓉街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芙蓉街区的保护策略主要从历史街区运作的复合型空间结构模式、芙蓉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鼓励公众参,以及模式等四个方面展开。

1 维护芙蓉街区空间结构功能模式,突出历史街区的文脉延续性

第一,尽量复原芙蓉街上原有的交通空间系统。在芙蓉街街区的整治过程中,由于过多的人流量极大的破坏芙蓉街区的肌理。采取合理组织历史街区的交通空间,鼓励行人采用步行方式;特别在芙蓉街北部区域通过限制机动车数量,延续和修复原有的以曲水亭为主体绵延的古街巷空间系统。同时改善街区的停车设施,鼓励自行车等交通的使用,实现机动交通与步行交通的空间转换。

第二,构筑荚蓉街区成为多元目标和谐共生的载体。芙蓉街区的建筑体、街道和公共空间构成了芙蓉历史文化街区,它们又都是街区的一份子,如何构筑芙蓉街区成为多元目标和谐共生的载体,需要突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界面和尺度的延续性。其中街区中不同年代和各具形态的建筑界面提供了“场域”和“时间”感并确立芙蓉街区的物质空间特征。街区原有的历史建筑与新建或改建的建筑在界面位置上,必须通过设计或控制的手段使原有的街道界面实现连续和完整,避免遮挡原有建筑;特别是芙蓉街北部区域,新建筑不要破坏文,庙的所构筑的文化氛围和关帝庙营造的民俗特色。因此,在建筑物的布局上要综合考虑原有街道的空间特点;特别在街区的垂直界面上,控制街区轮廓线,使界面的形式在保持原有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尽量不要破坏芙蓉街区的天际线。

第三,修补芙蓉街连续性的开放空间,改善原有的基础设施。芙蓉街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南北路口节点的空间,是最能体现建筑空间的结构性与时代连续性的开放空间体系。因此在改善原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建设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严格控制建设强度,规定建筑的红线等手段,使街区内留出足够的开放空间,以实现对原有公共空间体系的修补。

2 芙蓉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历史建筑是历史街区不可缺失的文化资源,然而,芙蓉街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在改造过程中被拆除了,仅剩山东省内除曲阜孔庙之外最重要的济南府文庙,珍珠泉院内的巡抚大堂等,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大致有三点看法:

第一,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设法保护民族建筑的原生空间生态;历史街区是有单体建筑组合而成,那么对于历史性单体建筑采用保护性修复技术,通过对于建筑造型处理,建筑材料选择以及建筑色彩搭配等来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比如,对于燕喜堂、瑞蚨祥、亨得利等老字号可以考虑保护性修复,来增强荚蓉街的商埠特色。

第二,新建筑的融入设计不但要具有其自身的美学完整性,还要采用与原有建筑文脉呈现并置关系,赋予历史街区以新的特点。如恒隆广场大型商业建筑体的融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芙蓉街区遥相呼应,增强街区的时代性而不是破坏街区机理。另外,新建筑的融入要注重建筑设计的传统文脉符号诠释,为历史街区接收新的设计理念,从而营造和谐环境。

第三,注重对芙蓉街区建筑使用功能的优化与调整。历史街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原有的建筑功能已经很难符合现代的需要了,只有调整和优化建筑功能,才能激发历史街区的活力。而芙蓉街区前期一系列的改造大都集中在街区建筑外观的改造整治上,建筑内部,特别是居民建筑内部没有进行任何改善,建议注重对街区建筑内部使功能进行优化和调整,改善现存的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从而本质上改善旧环境。

3 保护荚蓉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芙蓉街区的保护整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街区的空间组织结构、历史建筑及基础设施等物质因素进行处理,还要重视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突出街区的人文特色风貌,拓展城市旅游经济。如何使街区泉水文化、儒学文化、名士文化与商埠文化等文化财富更好的传承下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是一条出路。建议借鉴周村历史街区保护的案例,按照功能来划分区域,比如划分商业片区、艺术产业区、居民区等,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街区,提倡历史街区多元化。既可以传承非物质文化,又可以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4 保护文化街区的社会网络,鼓励公众参与模式

居民是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的主体,要保护历史街区,必须要保护原有芙蓉街区的社会网络,鼓励公众参与的模式。要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必须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合理的经济结构、正常的生活方式及交际方式等。如今,芙蓉街区南部环境几乎完全被外来餐饮文化破坏,比如陕西秦镇凉皮、西北拉面、南京鸭血粉丝汤等等外来餐饮的融入,致使原有芙蓉街区传统文脉机理被打乱,要恢复原有社会网络需要:首先,要保留原居民生活状态,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保护历史街区的重要手段。其次,鼓励原著居民主动参与到街区保护中,原著居民大都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都熟悉当地的风俗和生活习惯,也都适应原有的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