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说课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温故启新式。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例如,在上《经济常识》中“劳动力成为商品”一节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商品,以及商品的二因素,说的都是普通商品、一般商品。我们已经知道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旁动产品,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这里,可以先提问,后总结,也可用设问以引导学生共同回 忆、复习)。那么,什么叫劳动力?劳动力也能成为商品吗?如果能,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劳动力成为商品,当然也应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什么呢?与一般商品相比,有何特点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用这样的导语,从旧知层层推进到新知,学生接受、掌握的难度就小多了。
二、悬念诱思式。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
例如,在《哲学常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目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先给学生简要地讲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吗?(短暂停顿,观察学生表情)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此一 段简短的导语,可以诱导、“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三、情境切入式。即教师从课前班级的某种具体情境入手,则某个(些)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或变化、班级刚开展过的某种活动等等,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随机应变,灵活自然地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点拨,然后迅速地切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例如,在一次上《师德常识》中“个人离不开集体”一目时,刚上课,一支横卧在讲台上的粉笔被风一吹,顺着桌面掉到地上,跌断了。我们没有忽视这个细节,觉得它是切入这节课教学主题的一 个很好的情境。于是,就将跌断的粉笔从地上捡起来,又拿了一盒粉笔(纸包的),沿着刚才那支粉笔下滑跌落的路线,把它轻轻推下讲台,拾起来让同学们仔细查看,竟无一支跌断。这时候,便说了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刚才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你们思考过它说明了什么吗?能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有限的,而由多个乃至无数个个人所组成的集体的力量则是强大的、无限的!你们说呢?(学生们会意地笑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这种由具体情境切入教学主题的教学导语,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其效果当然也比较好。
四、提问吸引式。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来。这是一种较常见的教学导语类型。它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问巩固旧知,强化对旧知记忆和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问,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学生及时作出注意、思维等心理的自我调整,把学生分散、无序的思维转移、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我校每学年举行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重大活动期间,或者像前两年的“迎评估”、“迎国检”期间,学生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多是当时学校、班级、寝室里等发生的事情。这段时间的政治课教学,我们便经常使用提问吸引式的教学导语。
一、引言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应现时职场实际需求所产生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程历史较短,加之传统英语教学观念影响、教学条件局限、师资力量不足和教材开发滞后等方面的原因,该专业课程尚未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成熟体系,总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作为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听说技能技巧的主干课程,教研教改任务紧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工具。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已经引起普遍关注。我们必须科学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实施课程优化整合,发挥综合课程最大效益,提高学生听说技能,着实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二、当前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局限性传统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首先,在教材方面,直至2006年上半年,市场上还没有一套专门服务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专业级视听说教材,许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采用的听说教材或摘自《剑桥商务英语》、《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等,或采用本科层次的教材,或自编教材。而且,在教学模式方面,大致只有两种:1.商务英语听力和口语作为两门课程分别由两名不同的教师授课,听力在语音室上,口语在传统教室上,听力任课教师和口语任课教师各持各自独立的教学大纲、教材、授课计划和考核体系。2.商务英语听说作为一门课程由一位教师任课,授课地点语音室,授课方式机械、单一。很明显,培养该专业学生听说能力教材相当缺乏针对性、专业性和严谨性。第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和输出之间紧密相连的纽带,有悖于语言学习规律,同时也存在相同知识点重复授课的可能,浪费教学资源,影响教学效率。第二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点设在语音室,语音室特有的座位隔断排列特征使得交际双方或多方缺乏利用表情、姿态、眼神、手势和其它身体语言进行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渠道的综合交流,这种交际氛围会抑制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得听说教学事倍功半。尽管许多一线的教师已意识到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缺陷,但囿于教学环境的限制,无法展开实质性的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整合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为了弥补教材方面的缺陷和开展生动、形象、科学的教学,进行实质性的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的院系,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了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的内涵指的是对课程诸要素作系统的考察和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运用教育过程中各种关联课程因素。基于我院的实际情况,本文试从课程设置、教材、师资、环境方面探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整合优化。
1.课程设置整合课程设置整合指的是,在原来相互分裂的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基础上,将这些课程综合化。英语听力和口语是英语输入和产出的两个紧密环节,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我们应该把二者统一起来,即把商务英语听力和商务英语口语两门独立分开的课程综合为商务英语视听说。语言学习理论表明,语言产生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输入语言的量是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信息技术(如:现代数码、多媒体、网络等)之上的商务英语视听课程将商务情景通过音像演播的形式展现,为商务英语口语提供了最专业、最对口、最直接、最形象的语言输入语料。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另一个关于知识保持实验的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达到最久化。课程功能整合旨在为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主要目标模块———口语课的顺利进行做铺垫,以求获得课程的综合放大效应。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参考文献:
1
听母亲说,我读小学低年级时,语文常不及格,可到了中高年级,语文成绩却有了显著提高。或许是连环画看多了罢。那时,我父亲在镇小教书,每周都从学校给我带回几本连环画。这在当时的农村,特别是在没有电视的年代,是非常吸引人的。对于这些连环画写的什么内容,我现在已没有太深的印象,但学着连环画给小伙伴讲故事的情景却记忆犹新。
读初中时,周银娣老师经常用圆润的普通话在课堂上朗读我的作文,给我很大的鼓舞。到了高中,贺俊佳老师在作文本上批阅“我愿意做你的第一读者”的评语让我至今仍心怀感激。
或许是受老师的影响吧,抑或是对语文仍有期待。读大学时,我选择了中文系。但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在语文方面与同学的明显差距。其他同学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而我得比其他同学花更多时间去搜集资料,准备发言提纲,有时还不得不熬夜赶作业。记得有天晚上,我在宿舍赶论文,直到半夜还没有头绪。为了宣泄压力,焦躁的我跑到宿舍楼尽头的洗手间,大声唱许巍的《我的秋天》,唱《故乡》。就这样,我在手忙脚乱的匆忙中走过了大学,没有摩登,没有浪漫。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为了赶作业而阅读的那些书籍,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北京文学》上刊发的一组声讨语文教学现状的文章,让我对“语文”的“误尽苍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回想起我大学以前经历过的语文课,满堂灌、题海练、肢解课文、扼杀性灵……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好的语文课。
2
2005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一所农村中学教语文。刚站上讲台,我就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语文课。特别在物欲膨胀、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中,语文课更要在学生心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居多,当我在校园中看到他们那自以为是、肆意妄为、不懂礼貌、不知敬畏的表现时,很为他们精神世界的荒芜而扼腕。记得钱理群教授在《语文教育门外谈》里说道:“我们的语文,应该要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我们的语文教师要给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而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学生,是多么需要语文的熏陶和滋养啊。
为了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站立的教师,用独立的人格去感染他们。我想,只有教师挺直腰板,学生才能抬头审视世界。如果教师跪着传教,那么学生只有趴在地上匍匐。在阅读教学中,我不仅自己坚持用批判的态度去阅读和教学,还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听课时学会质疑和批判。为此,我专门准备了一本挑刺本,鼓励学生给我的教学提建议,挑毛病。在这种“教学相长”的互动下,我的语文“讲堂”逐渐成为学生快乐的“学堂”。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堂,我努力把众多语文名师的课堂实录研读消化,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并积极参加各种讲课比赛,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我曾先后获得阳新县、黄石市中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湖北省中学语文说课竞赛二等奖,全国中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在这里,我要感谢阳新县教研室胡家朗老师和吕毅平老师给我的关心与指导,感谢陶港中学罗光勇老师给我的鼓励与帮助。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我努力让学生成为疯狂背诵的“狂人”,专心阅读的“呆子”,痴情体验的“情种”。在班上,为创建图书角,我带头捐书、写读书笔记。几年下来,图书角里数百本书共同见证了学生在阅读上的收获与成长。他们在蒙学经典中熏染,在唐诗宋词上泛舟,在中外名著间神游,在美文小品里徜徉……广泛的阅读逐渐在学生的体验中沉淀为他们独特的精神。而学生在阅读中沉淀的独特精神,会在不经意间,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照亮他们前行的人生路。
为了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我努力将自己的写作体验、获奖(发表)文章带到课堂里和学生一起分享。我不仅在博客上写诗、作文,后结集取名《在路上……》给学生传阅;还参加各种教学征文比赛,多篇论文获国家一等奖;并向报纸杂志投稿,常有文章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语文周报》《文学教育》等刊物发表。
为了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我努力把各种语文试题分门别类,琢磨研究,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命题。在班上,我们始终有两个类别的语文练习本。一本是我设计的习题,供学生自主设题时参考;一本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习题,供同桌练习时使用。别出心裁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在模仿和借鉴中巩固了知识,还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
为了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我努力消除师生关系的隔膜,主动分担他们的烦恼,真诚分享他们的快乐。和他们一起晨练,一起看电影,一起过愚人节,一起打雪仗,一起祝福新年……
看着班上那些朝气蓬勃的学生,我很庆幸,没有把他们变成考试的机器。
3
2008年,我有幸参加湖北省农村教师培训活动。在华中师范大学10天的培训中,我为教授们的深厚学养而折服,并萌生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在离开华师的那一刻,我在心里默念,一定要考到华师来。
顶着各种压力,经过紧张的复习备考,2010年,我坐在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室里,成为了一名语文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在华师的学习,让我既兴奋又惭愧。兴奋的是能近距离向教授们请教,惭愧的是,在课堂里,我越发觉得自己学识的浅陋。
记得做王先霈老师的《文学文本解读方法》作业时,我自信满满地交上“‘互文性’分析”作业,以期得到表扬。但当王老师讲解“互文性”时,我才发现,我连“互文性”的基本内涵都没弄清,真是羞愧难当。后来,通过研读《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小说鉴赏》《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和评论家金立群、李遇春在《文学教育》里的小说评论文章,才在期末分析《心随野蜂飞》时,少了些窘迫。
金立群老师讲授《阅读教学论》,他的课新锐而率真。有一次,他向我们征集教学设计以作教学分析。课后,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用邮件发给金老师,并从心里希望能得到他的认可。第二周刚上课,金老师就直接用他那犀利的刀法剖析我的教学设计,并指出诸多缺陷,且展示了他自己的创意,特别是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里“数字化抒情”的发现、提炼和拓展延伸,堪称典范。惭愧的是我当时没有勇气站起来承认那是我的教学设计,但对于金老师一针见血的剖析和精辟独到的创意很是心悦诚服。后来,在金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逐渐增强了反思语文教学的勇气,也提升了理性诊断语文教学的能力。
梁卫星老师教授《课堂教学设计论》,他的课理性而自由。在梁老师那直抵语言内核与本质的讲授中,我深感自己仅仅带领学生在语言表面滑行的浅陋。特别是在阅读梁老师的《成人之美兮》后,我对“海无言老师”的语文课充满了无限向往。
晓苏老师教我们《写作教学论》,他的课个性而鲜活。有一次,晓苏老师在讲“主题的要求”时,让大家结合作文教学来思考主题有哪些要求。我思考后,围绕中考作文评分规则,具体阐述了作文主题要有教育性,要旗帜鲜明,要明确单一的观点。答完后,我发现晓苏老师表情凝重,半天没说话。许久,他沉重地对大家说:“作为大学写作教师和语文杂志主编,我深感痛苦和无奈。时代和社会不断发展,阅读写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仍然没有改观。我认为,作文的主题应该更多的体现审美性,模糊性和多义性。”听完晓苏老师的话,我惭愧不已。想当初,大学毕业后为了实现心中的语文梦而奔赴农村,不曾想,自己竟然被环境同化而不自知。为了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教学,后来,我把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并得到了导师晓苏老师的同意。在晓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硕士论文《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批判》在答辩时被评选为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要阐述的题目为:你在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是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案例说明)应该说,此题目比较宽泛,因为题目并没有限定课标的某项具体要求,就是课标倡导的理念也可以视为要求。题目也贴近实际,虽然有“案例说明”的补充要求,但“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就是教师的工作内容。只要能熟悉课标里的一两项要求,并复述出来,然后用教学中的一个案例证实自己是“如何落实”的,对于一个成熟并优秀的教师而言,应该难度不大。
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但时间并无几何,从领到题目到陈述完毕,只给5分钟时间。
24人参加此项陈述,优秀者有之,但少之又少,多数留了点遗憾或欠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珍珠散落,独缺一纲提贯
此题的阐述,首先应该开宗明义。说出自己对课标某个理念或是学段某条要求的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案例,说具体的做法,以突出题眼“落实”。反之也可,先说做法,再引证课标要求。可实际情况是至少有15位教师,主要叙述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中间的有些教师,教法很有实效性,也具典型性,如有的教师列举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案例,在恰当时机运用字理教学,组织了系列的课外识字活动。且讲述生动、具体,一听就是自己平时所做。可是,案例讲毕,只是说自己平时识字教学就是这样做的,所依据的课标要求却淡而化之、笼而统之。其实,讲述者就是在落实课标中关于识字写字的具体建议:“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两句话可能较长,一字不差的记忆确实需要花上点时间,但是,“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各种机会,识用结合”“多种识字方法”这些都是教师平时说课、议课的高频话语,也是识字字教学的指导策略。教师怎么在关键时刻不能有理有据呢?自己撒的是珍珠,却不知用什么来提贯,经验缺少理论的佐证,就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实在有些可惜。此种情况,遇到真正熟悉课标要求的听者,可能有所对应。否则,那就是有据无理、有果无根的经验主义,比赛吃亏事小,平时指导交流总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自然也不会让人心悦诚服。
二、慢言絮语,只少一序关联
当众阐述(或是当众讲述)不能说是妙语连珠,可也要对平日的口头语言适度加工,最起码要言之有序。语言质朴是优点。可过于质朴,甚至是用两人唠嗑的话语,那就流于苍白无趣。两人唠嗑,心有灵犀者若稍有分神,还会叫停追问。面对多人讲述,听者出于礼貌,有疑不问,搞不好那就是一团乱麻。这里面有客观原因,只给5分钟,平时习惯了40分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忘记什么可以临时或是结束再补充的教师来讲,只能争分夺秒、登台就说。5分钟虽然都说满了,岂不知,如果无序,话越多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越严重。反不如少说却说得恰如其分给人留下的印象深。话多而无序,问题没说清楚,却暴露了自己的问题。起码口语交际的要求或是教学策略是模糊的,因为小学第二学段课标的要求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课标的要求是: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自己言之无序,教学效果不难想象。本打算多言必贵,没想到言多有失。
三、模棱两可,唯欠一准点睛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7万余字,全文背诵不可能达到也没有必要达到。因为课标学习主要是领会理解并运用核心理念。但是,就学段目标的表述而言,最好要死记硬背,哪怕是关键词句的死记硬背。如此,才能比较三个学段的细微差别,保障教学的递进有序,螺旋上升。现场阐述者,在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是教学实例寻找依据时,对课标相关条目的表述,往往把最为关键的词句省而略之。如第一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随意地说成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少了“学习用”三个字,对教师教的作用认识不足,和第二学段的要求区分不明。这就难免让听者对你的教学心有疑虑。同样,对词句教学要达到的程度(当然也含方法),三个学段的要求分别是“了解”“理解”“推想”,笼而统之,一概而论,区分不明,就会导致教学效果模模糊糊一大片。标准者,标靶也,理解上的失之毫厘,应用上就会差之千里。
总体成绩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凡是上述三方面遗憾或是欠缺较多的,课堂教学成绩也较低,反之,课堂教学成绩较高。也就是说,对课程标准是否能理解并且运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甚至个人每学期都要学习课程标准,多数学校起初还要以此为专题进行学习交流,甚至很多来参赛的教师,在等候室里还在翻看课标,可是怎么到了用时就忘了呢?恐怕存在如下问题:
一、以为懂而事实上不懂
课程标准的语言不生涩,只要有过教学经历的教师一读即懂。加上系列的学习和培训,对里面的许多流行提法大家都不陌生,还能常常挂在嘴上。尤其是理念方面的提法,如:实践性、综合性、语用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可以随时引用,且由于帽子很大,所以戴在哪个头上也大致可以。可是我国的课程标准,概括性强,过程、方法、结果往往一并呈现。到了学段具体教学时,才进入了操作层面。操作层面的要求,虽然每个学段的教学板块大致相同,可要求上的不同只是通过几个词语来区分的。想有效地落实,非得咬文嚼字、锱铢必较不可。非得具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的阅读策略不可。非得能把某项具体要求和实际教学中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不可。就像现在的语文教学一样,引导或是自读发现阅读或是习作的策略方法,如果不及时运用,还是纸上谈兵,这种学习还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如此看来,平时的课标学习仅读过、听过、议过、考过,还是半截子学习,知能分离,不能对接。表面似乎懂,事实上还是不懂。
二、把课标当成应景应急的点缀
在遇到赛课、说课时,教师也会引用一两句或一两段课标的要求。可多数是研读或教学课文之后再去找课标并自下而上的学习,是迫于应景而临时抱佛脚。平时则仅凭经验(新教师也以老教师的经验为凭)想到哪里,教到哪里。课堂的表现也如栽树插禾,想在哪儿栽就在哪儿栽。反复研读教材,解读千头万绪,就是难以判断哪条头绪才是课标着力所指。知其大概者,扮演着盲人摸象的角色,知道语文就是学字词句段篇,就是学听说读写,导致学段不分,学情不分。可怕的是对课标浑然不觉者,就像小猴子下山,追赶潮流,红火了过程,却无功而返。真正地学习课标,运用课标,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熟记每个学段每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到了教学教材内容时,应该自动对接,对号入座,方能谈得上落实,而不是再去寻点缀。在日常的教学之后,抑是自己的教学有了实效有了创新,亦或存有遗憾,也要追溯标准要求,使教学和标准如影随形,甚至变成支配自己教学的潜意识,才能真正谈得上业务的成长。课标不是用来点缀增色的,教师只要站在讲台上,甚至平时的一言一行,其实已经向别人透露自己是否是个熟悉标准、运用标准的教师了。
三、把课标当成形而上的条文
教师在现场阐述时,只重教学过程的叙述,模糊课标要求的现象,其实也反映出平时的教学现状或是教学情形。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就是教语文。只要多做练习多做试卷,就能考好语文。只要瞄士际缘奶庑停变换着练习,语文的效果才更直接。和考试相比,课程标准就是形而上的文件。岂不知,课标不仅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检测的依据,试卷检测板块大体相当,就是检测阅读时所提的问题,也有规律可循,那就是课标里对相关学段提出的具体要求。只有先明确了要求之后,在阅读教学时,才会有意为之。复习时,也会有意练之。要比题海战术来得精准,也避免了许多无效劳动。也就是说,想检测成绩高,课标学习不但绕不开,还得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