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会课件

班会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会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会课件

班会课件范文第1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卫生工作出现一些不尽人如意的现象。如:学生不太讲究卫生,随意乱丢垃圾,乱踏草坪,纸屑漫天飞等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环境。不利于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急需养成教育等。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但由于同学们多年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经常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身边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1.乱扔乱丢。

现在同学们吃早点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除此之外,许多同学吃完冰棍就乱扔木棒,到处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同学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即使不乱扔乱丢,也给学校的垃圾容器增加了负担。

2.乱涂乱画、乱踢乱踏。

有的同学好动,总喜欢在教室内外的墙上乱涂乱画、乱踢乱踏,在课桌上乱画,留下许多痕迹,如鞋印,篮球印以及打扫卫生时甩在墙壁上的污水等等,有的污迹漫延到一米多高。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同学把楼道的护栏踢弯、踢断,此现象较严重。

3.随地吐痰。

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地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

4.垃圾乱倒。

有些值日生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垃圾不是倒在垃圾箱内,而是倒在了不该倒的地方,甚至倒进果皮箱里。

5.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

在楼上的班级经常往楼下吐口水及扔垃圾,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使很多楼下走动的人受到侵害。

二、交流讨论身边的不良卫生行为

1、学生自由讨论,讨论身边出现的不良道德行为,并做出结论。

2、班主任老师总结:

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你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构造干净、清洁的文明礼仪校园做出一份贡献。

三、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全体同学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

②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零食袋、包装袋等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③要努力克服乱倒垃圾的坏习惯。在卫生保洁或值日时,无论走再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乱倒,倒垃圾时不能倒在垃圾池边上,以免风把垃圾吹到垃圾池外,影响环境卫生。

班会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题班会课;实践;班主任

德育工作是学校其他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石,也是维系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因此常作为与“教学”并称的“两手抓,两手都要严”的其中之一,被学校列为工作重点。而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先锋,是与鲜活的德育对象接触最为亲密的教育者,其肩负德育任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除了日常对学生德育外,班主任还要好好利用每周一次的德育主战场——班会课。

一、班会课现状呈现

1.“炒冷饭”:内容枯燥

许多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只是津津乐道班级在学校考核制度中的表现,对其中的得失分原因“深入剖析”。或者班主任成了学校的“传声筒”,传达一些通知和布置相关任务,单调的内容对于好冒险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就像“冷饭”——无味。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总是反复去炒这碗冷饭。

2.“一言堂”:形式单一

由于多数班主任将上述那些枯燥的内容作为班会课的内容,于是就决定了在班会课上的“一言堂”。不管是通知事情,还是对班级日常行规方面的点评,都是由班主任一个人主讲,学生则成为完全的被动者。如此单一的形式只会让学生觉得班会课无关痛痒。

3.“不领情”:可有可无

内容上的单调和形式上的单一让学生觉得班会课是可有可无的。在实际中的班会课上,我们不难发现会有部分学生只管埋头看书,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在看报纸等消遣。这些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班会课的现状,同时也对班主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班会课的利用率及博得学生的喜欢,是班会开展的当务之急。

二、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探索

1.紧贴时代脉搏,拓宽学生视野

社会是一潭活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到国际事件,小到生活琐事。这些是求知欲很强的中学生的“大餐”,可以作为班会课的主题,来拓宽他们的视野。

比如,本校的一位班主任在“国庆60周年”之际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会课。通过小组知识竞猜,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祖国;通过播放最新的阅兵仪式彩排视频,让学生领略军人的风姿和祖国的强大。

2.配合学校工作,德育渗透其中

每学期,政教处在德育工作上都有不同的重点指向,这既是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同时也为班主任提供了工作方向。班主任可以将之吸纳为班会课主题,通过班会课的平台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校举行“读书节”活动时,本人上了一节“悠悠书香,伴我一生”的主题班会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过的一本书交流感受,让他们明白读书之于人的重要意义。

3.根据学生所需,对“症”下“药”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中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同,而班会课主题的确定就是根据学情来定的,即对“症”下“药”。

由于本校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缺乏“感恩”之心,于是本人上了一节“让爱发光”的校级主题班会课。通过《养老院墙上的一封信》,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无私;再根据班上学生的真实故事自编的《母女聊吧》,让学生思考如何与父母沟通。学生所欠缺的,正是主题班会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主题班会的价值所在。

主题班会课是班会课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大大提高了班会课的利用率,并且使班会课真正成为德育的主阵营。只有确定有价值的“主题”,主题班会才能真正成为德育工作强有力的载体。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2-08.

[2]张亚男.中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综述.教学与管理,2009(9).

班会课件范文第3篇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幼儿即将大班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对此幼儿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幼儿对小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常规不太了解,为了帮助幼儿学会合理的利用课间十分钟,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常规,我设计了《课间十分钟》这一幼小衔接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做的事情及其重要性。

2.会小组合作,合理安排并表征课间十分钟的内容,能用连贯的语言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计划。

3.懂得做事要有计划,应在有限时间内做最重要的事。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课间十分钟》音乐、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快要大班毕业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幼儿回答。

2.师:老师感觉到你们激动的心情了,那我们用小学生上课的方式来体验一下上学的感觉,好吗?

老师:上课!一名幼儿喊:起立!老师:同学们好!幼儿:老师好!

二、 结合课件,讲述故事,通过小猴子在课间发生的事,感受课间十分钟的重要

1.师:动物学校开学了,小猴子今天第一天上学,它在学校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1)小猴子怎样去上学的?(高高兴兴去上学)教育幼儿向小猴子学习,愉快地上学。

(2)下课铃响了,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3)上第二节课,小猴子为什么坐立不安?长颈鹿老师为什么会叹气?

(4)课间十分钟都要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小猴子只顾贪玩,没及时小便,影响了上课。课间十分钟可以放松玩耍,但是必须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才能和同学一起玩,也就是要合理用好课间十分钟。

3. 提问: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呢? 怎样合理利用时间?幼儿回答。

三、 幼儿观看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录像,并交流课间的主要活动,教师用简单符号记录在白板上

课前准备: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书本和学习用品

生活活动:喝水、小便

体育活动:到院子游戏、活动

四、幼儿计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

师: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一下“课间十分钟”活动。

1.幼儿先想一想,然后请一名幼儿讲述自己怎样安排课间十分钟活动,教师给予指导肯定。

2.教师讲解记录方法,请幼儿想想哪些事情很重要,要先去完成,要有顺序的记录。

3.幼儿小组合作用符号记录课间十分钟计划,教师巡导。(播放背景音乐《课间十分钟》)

4.交流课间十分钟计划,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5.师:老师看到小朋友都会合理利用时间,是个做事有顺序的孩子。那我们也来帮帮小猴子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吧!请幼儿对小猴子说一说怎样合理利用时间。

小结:老师相信,小猴子听了老师、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的话,肯定也会变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的!

五、用小学生下课的方式结束活动,幼儿小便、喝水,然后进行户外活动

老师:下课!幼儿起立:老师再见!老师:同学们再见!

附:故事《小猴上学》

动物学校开学了,今天是小猴第一天上学。早上,小猴赶快洗脸、吃早餐,然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了。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小猴开心极了。

1.下课铃响了,小猴想小便,但它被同学们热闹的游戏吸引了。它想:课间有十分钟呢,我最后一分钟去也来得及。于是就兴高采烈地和同学们玩起来。预备铃响了,小猴急忙往厕所跑,结果还没到厕所,上课铃又响了,它只好急急忙忙地跑回教室。就这样,第二节课开始了。没过一会儿,小猴就开始坐立不安起来。长颈鹿老师奇怪地问:“小猴,你怎么了?”小猴小声地说:“老师,我想小便,快憋不住了……”长颈鹿老师叹了口气说:“那快去,快去吧!”

班会课件范文第4篇

那么什么是半小时课堂呢?半小时课堂就是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每位学生在每堂课里都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下面就从两个小侧面来谈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半小时课堂。

一、追求简约的教学环节

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精神愉悦的事情,由于教师的预设过多使许多原本应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笔者始终相信“好课本简约,妙手才可得”。我们何必设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环节让学生钻,不真实的情境只会让学生感觉虚伪,除了能体现教师的“作秀”(也可以叫折腾)的水平,浪费课堂宝贵时间,还能带给学生什么?别忘记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案例:《套圈游戏》教学片断

首先,老师利用小孩子喜欢的套圈游戏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淘气和笑笑比赛情况的表格,让学生估计一下谁会赢?如此,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去关注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估计及交流估计的方法,发展了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

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三次比赛结束时,淘气共得多少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看图知道了得数,也有的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得出了得数,等等。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老师在分别肯定与评价的同时,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了竖式。同时,老师结合讲解,分别演示学生中出现的各种计算方法。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练习。

最后,留出十多分钟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应用练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①有针对地练习:把练一练中第1题设计为两个层次的“算一算”活动:——前两题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保证每一个学生对基本方法的专项练习;后一题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法去计算。②有层次地练习:教材练一练的第2题,在04版教材中的问题是:“最多有多少人?”现在改为“有多少人?”这样有了情境支撑,难度比第1题还要低,可删去该题。代之以第3题,以体现练习的层次性。③有重点地练习:教材安排了“想一想:小丽前两次共得了7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动物?”这一问题,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考虑到这一内容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联系不够紧密,此时练习冲淡了学习重点。因此,让学生在本节课的结尾或者课后思考、交流这一问题,以使这节课面向全体,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实,这样的半小时课堂并不等于简而不精,朴而不丰;这样的质朴,不只是关注自己的精彩,而是把空间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这样的质朴,并不是意味着老师可以“偷懒”,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胸藏千秋腹有底蕴,用简单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的天堂”,让学生轻松地享受学习的收获。

二、追求简明的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如果能够言简意赅,简要流畅,那么就会给人以明亮清澈的透明感。学生也会心旷神怡。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教师教学个性与风格充分展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追求简约化课堂的过程中更为重要。它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激励、召唤、调节、启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需要不断磨练教学语言,使之走向高度凝练、成熟,具有大家风范与个性神采。

班会课件范文第5篇

会考科目

(一)学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二)选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科目,学考、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确定后不得更改。选考科目每生限报3门。

会考时间

日期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学考

选考

11月1日

星期四

上午

历史

8:00-9:00

8:00-9:30

物理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技术

13:30-14:30

13:30-15:00

11月2日

星期五

上午

化学

8:00-9:00

8:00-9:30

思想政治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数学

13:30-14:50

语文

15:50-17:10

11月3日

星期六

上午

地理

8:00-9:00

8:00-9:30

生物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