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助理工程师职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监理工程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都存在,需要在每个阶段都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序与关键部门还要进行动态的跟踪与控制,在确保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还有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工,以减少会给建筑企业带来的相关损失。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不仅需要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因素进行检查、试验,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要求按时改正,还要在质量过程中来进行监督和认证,这也就是建筑单位所赋予监理工程的重要职能,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应该将质量管理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理论知识以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收获的经验,来浅谈一下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原则、控制方法以及控制手段。
1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关系
1.1合同关系
监理单位会与建设单位之间会签订相关的合同,这样的关系也就使得双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监理单位仅仅是受到建设单位的委托。监理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要进行的工作就是严格的执行双方在之前所签订的相关合同,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委托监理合同一旦受到了确认,建设单位就不得以任何的理由对监理单位的日常工作进行干扰,监理单位需要严格按照监理合同中的约定来执行自己的任务,开展相关的监理工作,在开展监理工作时能够做到独立公正,不受到任何的影响。
1.2监督职责
一个建筑施工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建筑单位所提供的权利来对项目现场施工建设的各道工序进行一个有效的监督工作,同时还要监督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合同的执行情况,但是监理单位没有权力对该项目的施工合同私自做出更改。一旦总监理工程师认为建设工程合同有需要更改必要,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但建设单位认同有必要对合同进行更改之后,总监理工程师才能协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来进行合同变更的工作。
1.3独立第三方
在实施整个建设项目监理项目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需要根据委托监理合同中注明的业务范围,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工程进度。并指出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意见。监理单位是作为整个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独立第三方。施工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如果发生了相关的矛盾和纠纷,监理单位必须公平,公正地处理有关问题,不能够有失偏颇。除此之外,监理施工单位对于工程的收费需要根据其监理的范围、整个工作的深度以及国家或者地方相关的规定来制定,并将其写进监理合同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2建筑施工中工程监理的注意事项
对于监理工程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由甲方委托项目建设单位开展施工作业时,根据项目工程甲方实际意见并和甲方的实际意见立场相一致。这样往往就可以使建筑工程甲方的意愿落实到监理乙方建筑工程施工上面去,同时也会使得建设项目的甲方能够充分,完全地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进而能够有效地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作为整个项目工程技术监督的执行者,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随时监督和管理项目质量,但这在进行工作时并不会涉及整个建设项目的建设。根据这些要求,监理工程师不需要建筑方提供施工图纸以及方案等,以避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而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为监理工程师是整个项目甲乙双方的沟通桥梁,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该详细的帮助他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与意见,并对整个工程的监理工作进行记录。监理工程师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及管理,要想办法从细节之处入手,使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加强。进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监理效果。监理工作对于整个项目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对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问题提供保障,因此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监理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施工工人的工作行为,通过施工工人的工作提高整个工程完成的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手段
3.1旁站、巡视、见证
旁站的含义就是在整个项目建设的关键过程中,监理人员会在现场进行必要的监理活动,巡视则是让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工序、过程以及工程材料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见证就是在完成某些难度较大的工序时,监理人员全程进行监督。总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监理过程时在每个相应的工序都要安排相应的监理人员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一些难度较大,操作隐秘的工序,甚至一些还需要下道进行施工,这些操作的难度较大,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监理人员应该选择旁站的方法来进行监理,以确保整个施工流程的规范性以及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要求。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之中,监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巡视检查也是需要不定期的进行的,整个检查的内容很多,包括了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来进行施工、施工文件是否规范合理、施工过程中是否是用来合格的材料以及设备、现场的管理人员是否进行安全培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否满足相关工艺的要求、特殊操作工序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能否满足相关工艺操作的要求,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工人是否全部都是持证上岗、施工现场的环境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已完成项目是否存着在较大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在进行不定期检查的过程中,建立人员应该采用照相、摄影等手段对现场情况来进行一个记录。监督人员一定确保自己的记录可以帮助随时查看整个建设项目的详细信息,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包括建设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建造方法以及建造过程中使用材料的规范性。一旦监理人员在检查的过程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来进行纠正,并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呈递给施工单位。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和消除质量缺陷的发生,提高整个工程的综合质量。
3.2严格执行监理程序
在开展监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来提升整个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工程监理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监理程序,这也是提高整个工程质量最为有效的一个手段。在项目开工建设之前要检查该项目是否具有开工的条件,在开工之后施工单位能否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并进行正常的施工。当建设单位先前没有项目的质量进行自检时,监理单位可以拒绝检查并要求其限期进行自检,从而加强了建设单位自身的质量控制职能。在建设单位的专业人士完成了自检之后,监理还需要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对于某些重要的工序或者对整个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来进行一个质量检查。没有监督员签字的中间交付证书,施工单位就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这样也就可以促使施工单位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标准化的施工。
3.3指令性文件
工程项目的监理指示通常以书面形式,这也就被称为了指导文件。监理人员需要应充分利用指导文件的作用来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一旦在监理的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且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监督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或者整个工程的已施工部分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那么监理工程师就需要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或返工,如果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需要暂停施工单位的工作以进行整改。在停工整顿之后,施工单位改善一些存在问题的地方之后,监理人员还应该进行再一次的检查,同时可以使用质量否决权,另其不得生产继续停工,在满足相关要求之后,再对施工单位下达复工要求。
关键词: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每年国内都有众多的建筑项目投入施工,在建筑业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结合理论和实践,探索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和成本管理水平,实现建筑企业的建筑质量和经济收益的双赢,已是当前建筑行业的迫切需求。
一、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构成
施工质量很难实现设计图纸规定的质量标准,这就导致为了符合规范标准必须要的返工维修,这就导致在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时,就不能够简单的按照设计图纸的设计来计算费用,而是由标准成本和损失成本组成,标准成本又叫做控制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而损失成本则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指的是为了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而进行一系列预防措施的成本,比如针对施工单位的培训,工序控制,新工艺鉴定试验等费用。鉴定成本则是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人力物力对工程本身施工质量鉴定,材料鉴定以及相关施工设备的完好度鉴定的费用,比如施工工序检验费用,工程质量验收费用及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测费用等。而内部损失成本主要包含的范畴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建筑设计时指挥不当,急功近利,操作不当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比如停工整顿费,返修返工费,事故处理费用等。对于外部损失成本则是建筑项目交付使用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维修费和诉讼打官司的费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成本往往和施工质量存在着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通常来说,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必须的,而且应该加大投入的,如果这两个质量成本控制得力,那么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这样看起来前期投入的质量成本较高,但是最终核算下来,是最低的,否则一旦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失控,那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亏损,前面所说的乌克兰高速公路烂尾工程就是前期成本预测不准,再加上国内建筑单位不重视质量成本控制,导致的严重亏损。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主要构成是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外部损失成本,这四种成本会形成一个曲线关系,又被称作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越低,那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往往会越低,由此导致的内部,外部损失的成本就会越高,相反如果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越高,只要方法得当,其工程质量往往也会越高,相应的内部,外部损失成本就会越低,但是质量成本越高,就会导致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竞争力越低,所以在实施质量成本控制时,自然不能够无限提升质量标准,而是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以及内部,外部损失的总和达到最小,这样企业所获取的利润自然就会越高。
三、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关系实施对质量成本的优化
质量成本优化目的就是实现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以及外部损失成本总和达到最低,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自然不是凭空想象,一般是在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所以质量成本的优化,也是建立在技术过硬的建筑施工企业基础之上的。在实施具体优化时,应该根据以往的质量成本数据资料来进行相应的模拟质量成本的特性曲线,通过逐步调整对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从而实现四大成本总和的最低。当然这种模拟显然是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的,对于正要实施的建筑工程往往只具备参考价值,并不具备制度属性,可以以此为标准贯彻下去,因为建筑工程地点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气候的不同等诸多可变因素,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质量成本,所以其原先预测的最佳质量成本控制点和实际的最佳控制点会有一定的偏差,此时就应该通过成本变化的规律,结合当前施工的条件和现状,采用不断逼近最佳控制点的方法来实现最佳的质量成本控制。
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管理
(一)对预防成本的管理。预防成本费用的多少和质量标准高度是成正比关系的,预防成本越高,相应的质量水平就越高,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避免建筑工程质量灾难,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需要投入的成本就是预防成本,合理的预防成本能够有效的降低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成本,也就是减少因为质量故障问题导致的一系列的成本,所以相对于整体质量成本的投入,预防成本的合理投入,所获得的性价比是最高的,那么就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对预防成本的管控,来提升预防成本的效益。其一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升施工单位从领导到员工的质量意识,在日常施工生产过程中,应该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够一味的赶进度,创效益而忽视施工质量;其二通过技术培训,来提升施工员工的施工技术,因为技术是保障质量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使用的培训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其三就是质量培训和技术培训应该要坚持,持之以恒的去做。由此可见,预防成本的管理控制的核心就在于对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能够提升施工质量,而施工质量的提升就能够进一步降低预防成本的产生。从而有效的管理好预防成本。
(二)对鉴定成本的管理。鉴定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鉴定所产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整个工程结束验收鉴定的成本,其实如果做好了第一种的质量鉴定,那么最后的验收成本就能够降低到最低,所以在对鉴定成本的管控方面,其核心的控制内容就是对一个个施工工序及过程环节的控制,因此,再施工前,将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都应该形成制度文件,除了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贯彻实施之外,还应该有相应的质量鉴定部门全程跟踪鉴定,发现问题立刻解决问题,不引入不良结果,不流出不良结果,不制造不良结果。再鉴定成本中,检测成本是最大的一部分,有效的检测能够帮助只来那个管控人员的质量鉴定,比如材料的检测,设备完好度的检测,参数的检测等等。
(三)对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管理。这方面的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其核心只要做好了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管控,那么造成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很低,产生的成本就会很低,但是这不表明就可以忽视对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的管控,因为再好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控制也没有办法将内部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消除掉,那么一旦发生,就应该及时的再次进入预防和鉴定成本环节控制,来实施对工程的修复,这样经过再次的循环,就能够彻底的消除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成本。
(四)防范质量成本投入过大导致的浪费问题。再施工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里面,防范质量成本过剩或者浪费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为从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中我们知道,质量成本最佳控制点在于合适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这两种成本投入越高,工程质量就会越高,但是对于某些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是有一个标准范围的,如果高于这个范围那就早晨了质量成本的浪费,所以在质量成本管理上,就应该避免这方面的浪费问题。
(五)实施PDCA循环模式实现对整个施工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PDAC是当前最为主流的质量成本管理模式,质量成本的管理是动态的,而不是仅仅通过结合经验数据整理出来的看似完美的质量成本管理,因为在实际的质量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变化的因素,导致计划不如变化,所以通过PDAC循环模式的质量成本控制模式就成了必须了,下面就来具体探讨如何做好PDCA质量成本管理模式。
结束语:对于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除了细分质量成本构成,通过对细小环节的控制来实现管理之外,同时也要不断的融入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由此不断优化质量成本的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依然能够保证建筑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控制与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措施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环节多、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及属性不同,工程所处环境千差万别等,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就会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的决策或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二)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四)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个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有了坚实的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没有任何保证。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使自己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话,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应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
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防水作业、钢筋连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一般工种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点和难点,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二)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
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三)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制定、修改、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编制各分项工程的预防质量通病措施,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形要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其次,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Abstract: How to develop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the new situation has already became each construction workers tha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ims at the abov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a lot of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pproach an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Angle at.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许多国内建筑企业在如此利好的环境中抓住机会,不断做强做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与机制在新的行业发展中表现了诸多弊端,其不相协调的矛盾已经凸显出来。建筑工程监理贯穿工程决策、设计、实施、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是保障工程完成质量与实施进度的关键环节,其监理效果好坏对于工程成本投资、安全等目的的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1.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目前仍或多或少的带有“计划管理”因素,科学管理方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监督体系不完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缺乏力度、施工工序组织不科学、人员素质低等方面。
从工程监理上来看,目前还未形成一个完善、健全的监理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合理性、科学性,从而很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监理不到位、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的出现。另外,确保建筑工程成本最小化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每个施工单位的目标,也是增强国内建筑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上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1)缺乏完善的预算机制,忽略成本发生过程中的控制,从而致使大量成本流失后无法挽回。(2)成本控制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多层面、多角度管理。容易出现材料成本因流失而增
加、预算不合理变更等漏洞。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现状是施工周期短,工程项目范围广,项目多,这些都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工程整体实施的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有效的监督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2.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相关途径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下面就完善工程监理体系、协助建设单位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加强施工工序组织优化等解决途径进行探究。
2.1完善工程监理体系
一是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健全监理管理体制,使建筑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增强工程监理体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实行全程监理管理,严防出现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疏漏。
2.2协助建设单位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方法有多种,但建设工程监理对合同的管理必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笔者经过总结,从组织、技术、合同、经济、信息管理等几个方进行简要概括,以作参考(表1)。表1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方法
2.3监督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工序组织优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组织难点,作者认为监理机构应保障组织达到有效、实时、全面的效果。务必在组织过程中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重点在于根据工程所处实际情况,制定最适施工工序,如下图为某大坝总施工工序框图。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督促建设单位建立、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关键监理机构要督促建设单位建立、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总工程师、试验室、质检科、施工计划科等组成质量保证体系(图1),其对于工程施工中的思想、施工组织、技术、制度、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责任分工,比如: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全面质量工作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指导规范、规程、标准的执行,参加编制和审批质保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参加图纸会审,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质量培训教育和特殊工种考核,做好交工后服务工作。以此来保证质量责任到人,增强建筑团队的质量责任意识。
3.2审查、保证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是基础
施工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包括工程操作人员、管理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在内的所有施工人员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作为监理机构,需要审查施工人员经过培训,以提高业务技术水程规和培质平、提高其质量控制意识。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业务技术能力。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质量规划检查等方面的能力;采购人员除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忠于事业、守信于企业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观念。
其次,提高其质量意识。技术培训跟不上,会造成施工环节间衔接不够紧密,容易脱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使施工人员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观念。
3.3加强机械设备和原料监理是保障
(1)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监理。首先要对进场的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审查,操作人员禁止违规操作,要严格按照规程来进行作业,以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顺利进行。如果因为错误操作而导致的机械故障,这种问题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要保证设备经常进行保养和维修。另外,原料、设备等运输车辆也是要经常维修和定期保养,以保证出勤率。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对于不听从指挥、不按规定的造成质量问题的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工程施工中原料的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砂石骨料、粉煤灰、水泥、外加剂等原料要严把工程材料的质量,不能因工程施工中赶工期,把不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施工中,监管人员严格控制采料、用料关,对一切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一律不许进入施工现场。在原材料上不为工程的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3.4检查、确认施工方法合理性是核心
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技术不断被引进到建筑施工领域,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先进技术,施工人员并不是照搬照抄,应通过实际来进行改进和完善,创造出最合适的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的提高。
3.5加强环境管理是补充
施工作业环境、现场自然环境和施工质量管理环境都属于施工环境。毋庸置疑,建筑环境条件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必须加强环境条件的管理。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管理与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密切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要相关操作人员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及时、积极的发现潜在问题,就能最大程度的消除工程中的隐疾,保障建筑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国庆.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2(0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 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 管理制度完善, 技术措施得力, 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是基础。操作人员的理论. 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 施工时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 操作人员. 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 操作人员. 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 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
1.2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有些承包商承接工程后, 为谋取更多利益, 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 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 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 放任自流, 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 无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 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1.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 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比较多, 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 不能严格执行, 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 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 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1.4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 工程管理环境, 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 劳动环境, 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 人文环境, 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 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 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
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2.1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 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 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 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 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
2.2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 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 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 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 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 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项目中标后, 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2.3 质量控制
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 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 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 和设计要求,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 因此, 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 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 搞好细部处理, 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 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 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 既是施工的难点, 又是检查的重点, 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 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 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 开展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 三检.. 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 监理验收, 实行.. 三检.. 制度, 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搞好技术交底。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 以及必须把握好的技术难点。
2.4安全控制
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 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 发生安全事故, 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 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 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 造成的影响很大。
3.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 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 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 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2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技术管理人员
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 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 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 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 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3.3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 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施工中不遗琐碎, 不留后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成一个成功的项目,除了能承担基本职责外,项目经理还应具备一系列技能。他们应当懂得如何激励员工的士气,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同时,他们还应具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培养员工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施工中的协调工作,牵涉面广且又琐碎,突出了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项目经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才有可能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