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环境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环境责任和问责机制研究
方世南认为,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强化环境责任,发挥主导性作用,实施政府主导型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政府环境责任意识缺失或不强,将直接影响到旨在实现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的政策的科学性和生态性,使得这些政策对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外溢效应,即这些政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许继芳认为,政府环境责任缺失集中体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环境责任不对称和地方政府经济责任与环境责任不均衡两大方面,这种缺失既造成了公众环境利益的受损,又导致了政府合法性的下降,还引发了社会发展的环境不公平。巩固认为政府环境责任的基础应为公众环境利益。肖萍认为,由于环境保护责任的缺失以及问责机制的不健全,环境问责的有关规定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环境问责制不是一项单一的制度,它包括问责的依据和条件、问责的主体和对象、问责的方式(内容)和程序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就问责主体而言,环境问责制包括权力机关问责、司法机关问责、上级政府(行政机关)问责,环境审计属于行政机关问责。
(二)审计与问责的研究
马骏认为,以人大预算监督以及国家层面的审计监督为代表的平行问责,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着我国财政问责的进程。冯均科认为,国家审计问责制度是特定国家以国家审计监督为基础建立的规则化问责体系,包括审计机关的直接问责与其他机构借助审计结论所进行的间接问责。王会金认为,责任监督是政府审计活动的固有功能。
(三)环境责任、问责与环境审计研究
Bennett和Newborough分析了英国城市实施地方21世纪议程以及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审计情况,构建了区域发展局进行的城市级别的能源审计,分析了政府审计部门如何对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进行问责。Luiz和Alessandra介绍了环境管理中巴西的政府审计,分析了联邦环境许可证审批过程的业务审计问责机制,提出了政府审计在环境领域的职责,并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的其他成员进行了比较。巩固认为,政府环境责任的基础应为公众环境利益,公众环境利益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只能以法律所认可并予以保护的正当利益形式为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它具有主体共同性、客体整体性和救济彻底性等特征。肖萍论述了环境问责的条件、主体和问责体系,认为环境审计是上级政府(行政机关)问责的重要形式。潘佳认为,我国目前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问责是内部的,缺乏公众对权力的制约,应该建立由公众参与考评、环境信息领域的独立监察专员和公民或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构成的外部参评机制。牛鸿斌等认为,政府环境审计的本质是控制和创新领导干部政府环境行为的管理工具,通过影响领导干部的政府环境行为,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工作目标。
(四)环境审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Tomlinson等对环境审计的术语进行了研究。Glen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和环境会计问题。Cláudia等为区分环境监管和环境审计的概念,收集整理了涉及环境监管、环境审计和环境会计的295篇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环境监管和环境审计的关系。国内有关环境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已深入各个方面,研究范围包括环境审计理论基础、动因、本质、职能、目标、假设、原则、准则、程序、方法、主体、对象等,总体而言,研究关注宏观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用研究方面涉及农业、工业、空气质量、水、建筑、气候、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等众多领域。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TheINTOSAIWorkingGrouponEnvironmentalAuditing,简称WGEA)是目前政府环境研究领域权威的国际机构,现已公布了24份研究报告,成果主要集中在实务指南,但其成果需要依据各国国情进行深化。综上所述,现有研究表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产生了环境问责需求,审计是问责的一种形式,属于行政机关问责,这种问责是审计活动的固有功能。目前的研究说明了环境问责对环境审计的需求,但什么条件下产生环境审计,什么因素影响环境审计的发展,环境审计的产生条件以及环境问责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关系则一直缺少理论层面的解释。
二、环境机会主义和污染容忍度下降产生问责需求
(一)环境领域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较高
机会主义行为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重要行为假设之一,是对新古典利己主义理性人假定的延伸,是理性人寻利动机的自然结果。杨小凯等认为,机会主义是人们追求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种对策行为,这种机会主义对策行为就是“损人利己”。不对称性信息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温床”,而相应的收益则强化了个人的机会主义动机。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是经济主体的理性与约束它的规则发生冲突的结果,包括个人理性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组织理性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以及组织理性与组织之间所达成契约条件的冲突。一般而言,机会主义行为最易发生于经济利益保护机制弱化的部位,机会主义行为的强度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敏感度密切相关。由于公共产权的固有缺陷,缺乏产权主体、产权主体虚无或激励、监控不力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公共利益的保障机制不力,对侵蚀公共利益的行为反应迟钝[33]。因此,具有公共产权属性的领域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较高。由于空气、水等资源不是稀缺资源,不属于私有产权,对公共成员没有排他性,因此环境质量具有典型的公共产权属性。环境资源难以进入市场交易,不适用于价格机制,无法用市场价格确定公共产权的成本和收益,导致其价值因无形而被忽视。同时,由于公共产权的主体不明确,导致“理智的冷漠态度”和“搭便车”的心理,个体往往不会主动维护公共产权。环境的外部性使得环境领域的“损人利己”行为尤为突出,加之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环境的公共产权属性明显,这些都导致环境领域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较高。
(二)污染容忍度下降使得问责需求强烈
经济社会的利己主义和环境领域的机会主义行为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存在的,但是问责需求并未在环境领域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时就产生,这表明环境机会主义只是问责需求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由于环境领域的公共产权属性和外部性特征,导致公民社会对环境质量“理智的冷漠态度”和“搭便车”的心理,在环境污染尚未严重到危害私人产权(包括身体健康)时,这种心理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助长了环境领域机会主义行为的滋生。也就是说,在污染初期,公民社会对污染环境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容忍的。环境容忍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中得到解释。一般认为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呈倒U曲线型关系,这被称为环境库兹涅兹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不是很严重时,民众更愿意接受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对环境质量下降保持容忍的态度,直至经济增长到某个程度后,公民社会的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对环境污染不再容忍,环境开始得到治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容忍度继续下降,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容忍度与经济发展也呈倒U曲线型关系。这种容忍度的下降,随着环境外部性内化为私有产权损失的加剧而更加强烈。影响环境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提出是希望通过环境意识教育的环节引导环境行为。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紧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落差和不一致。也有研究表明,只有在低成本情景里,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才可能呈现出较高的相关度。尽管环境意识的提高未必导致环境行为的发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环境意识的提高必然会使公民社会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容忍度降低。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有产权受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环境保护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必然影响人群的健康和福利,致使社会公民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环境领域的问责需求逐步强化。
三、环境问责需求:环境审计的动因
问责需求产生后,最先考虑的是对产生污染行为当事人的直接问责,如对排污者进行处罚、要求其整改、勒令关停等。由于环境问题十分复杂,专业性强,由环境专业人员承担对污染当事人的污染行为界定比较合适,因而通常的直接问责制度设计是由相关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的,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第14条就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美国的环境法律也规定由联邦政府的相关机构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直接管辖。但是,布坎南曾指出,如果将政府视为一个“经济人”,它也有自己独立的利益,这种利益就不见得总与社会的利益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政府有可能会采取“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惜损害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主义行为。“诺思悖论”也表明,“在历史中经常会出现财政目标偏离社会目标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惜采取损坏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这就需要对作为直接问责主体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再问责。例如我国在淮河流域投入大量水环境治理资金,但水污染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就会产生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问责需求。美国在1899年颁布了《河川港湾法》,1912年制定了《公众保健法》,1924年开始实施《油污染防止法》,但是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遏制,由此产生了对联邦政府相关机构的问责需求。间接问责制度设计是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责任的问责。如1969年美国颁布的《环境政策法》规定,在总统府设立环境质量委员会,该委员会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适时收集关于当前和未来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资讯,并对该资讯进行分析和解释,以确定这种状况与发展趋势是否会妨碍总统向国会提交环境质量报告中所规定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同时编辑关于此项情况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并向总统提出建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5条也规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5年,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中进一步明确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存在上述行为的企业中有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也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由于我国直接问责主体众多,如我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所规定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就涉及环境、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卫生、建设、渔业、公安、交通、铁道、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等,若再加上发展改革委员会(基建投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技改投资)等综合投资部门,将有15个部门之多。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上有间接问责的制度安排,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复杂,直接问责主体之间职能交叉,而目前作为间接问责主体的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又难以掌握全面信息来做出判断,如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涉及发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土地等多个部门,中央一项资金拨付下来后,分渠道配发,每个部门只知道自己的配额,很难就总体责任进行监督,因而目前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的问责效果尚未显现,对于政府的直接问责是否有效,对环境治理是否进行投入,投入多少,效果如何等民众关心的问题,难以做出准确的回应。社会有问责需求,但现有的问责机制还不能进行有效的问责,在制度上,我们希望能有一个部门可以掌握有关环境责任履行的全面信息,包括环境信息、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等,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同时拥有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定的处理处罚权力,具有权威性。审计机关正是这样的综合经济部门,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机关可以掌握多个部门的环境相关信息,可以做出综合诊断和评价,环境审计因此而产生。
四、环境审计内容演化:问责需求动因的证据
根据前面的分析,环境机会主义行为越多,污染就越严重,公民社会对污染的容忍度就越低,这方面的问责需求就越强烈,这个领域就应该是环境审计的重点。本文从我国环境治理投入、环境污染主要领域、与相关环境审计关系的角度来收集数据,以实证检验环境机会主义、问责需求和环境审计的相关性。
(一)环境保护的投资问责驱动环境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
根据2001—2010年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和中经统计数据网相关数据,本文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环境治理各年投资换算成2001年不变价格。我们从表1中的环境投资情况发现,2004年以前环境保护投入在1800亿元以内,2006年上升至2300亿元,环境投资的增长使得环境领域资金使用情况不容忽视。从环境污染情况来看,2005年11月发生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同年12月又发生珠江北江镉污染事件,这两起重大的水污染事件为我国的水环境保护敲响警钟。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共接报处置161起突发环境事件,比2005年增加85起,凸显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说明环境机会主义行为增多,环境投入大幅增加反映了环境污染容忍度下降,政府进行环境治理的力度增加。由此,对环境保护部门进行问责,对其预算执行进行监督成为必然。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是审计署的主要例行审计工作,从已经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来看,2005年公布的第3号《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和2006年公布的第5号《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均未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入公告对象。但自2007年公布第6号《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开始,环境保护部(原环境保护总局)已经成为例行的预算执行审计对象。这表明正是环境投资增长产生问责需求,进而驱动了审计署对环境保护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就审计披露的信息来看,也从2007年的仅披露问题发展到2013年披露环境保护部内部各部门预算执行的详细数据和差异,并披露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报告更具有绩效审计的特征,这也是近年来社会在问责方面要求更加深入具体的体现。
(二)水环境污染及治理问责驱动水环境审计
2001—2010年10年间公布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COD和氨氮的排放情况见下页表2。从表2中可见,2005年是全国氨氮排放量最大的年度,2006年是全国COD排放量最大的年度,而且生活污染源总是高于工业污染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的COD和氨氮排放在2006年达到最高点。2005—2006年之后,废水排放总量依然上涨,但COD和氨氮排放量均有所下降。水环境污染的趋势表明,2005年—2006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段。同时,自2003年开始,《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披露上一年度的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2005年之后开始分类统计,2010年之后又不再公报。由于当年度公报的是上一年度的污染事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公报中得到2004—2009年污染事件的统计情况。从表3中6个年度的环境污染事件分布情况来看,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我国主要的污染形式。2005年环境污染事件猛增,水污染事件是2004年的一倍。并且2005—2006年又是我国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段。严重污染事件的频发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容忍度下降。为加强环境治理,2007—2008年,我国的环境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环境污染责任人和监管责任的问责需求也十分迫切,正是这个问责需求导致大规模的水环境审计,如下页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审计署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水环境审计项目,2008—2009年是水环境审计项目最为集中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应的是2007—2008年环境投资快速增长后进行问责的时期。也就是说,2005—2006年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增多;2007—2008年治理力度加大,但治理效果未能让民众满意,容忍度下降,问责需求迫切;2008—200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审计。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上述各时间段存在驱动关系;从审计内容和发现问题来看,逐步从单纯的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转向对水环境绩效的审计,这也是缘于公民社会对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问责的需求,起初民众只是想知道钱有没有花到环境项目上,随着容忍度的下降,民众更关心花钱有没有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也就有了更高的问责需求,从而促使水环境审计向绩效审计发展。
(三)节能减排的问责需求驱动节能减排审计
能源消耗产生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是环境治理的途径。我国2001—2012年的能源消耗情况和增长率见后文表5。由后文表5可见,“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幅度攀升,上升幅度达到56.91%,“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上升幅度虽有所减缓,但也达到25.61%。正是由于大幅度上升的能源需求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超出了公民社会的容忍度,节能减排的需求才更加强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出台了多项财政补贴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于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公民社会有问责的需求,加之公民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容忍度的降低,这种问责需求十分强烈。正是问责需求的驱动,审计署组织了大规模的节能减排审计。目前完成的节能减排审计结果公告显示,2008年进行的41户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是对2006—2007年节能减排投入的问责审计,之后的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及10个省1139个节能减排项目审计也是对之前年度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的问责。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是节能减排的财政科目审计,是财政资金投入的问责。从时间顺序来看,正是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的问责需求驱动了节能减排审计;从内容和披露问题上看,由于节能减排审计是从2008年开始,此时问责需求已经要求审计关注绩效问题,因此节能减排审计起初就是绩效审计,只是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审计的范围更宽。
五、结束语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资金;环境审计
越来越多的事实警示着我们: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随着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了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此旗帜的号召下,国家投入环保的资金也将逐年增加。但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相比,环保投资依然不足,并且限于财力,这种局面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近年来,能否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一、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正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审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环境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可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我国政府准备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承载体的重大作用。我们通过环境审计,可以明确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而言,开展、加强乃至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道理为:既然有了相关的制约法规,就一定要有必要的监督,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将失去作用。但是,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有责任的机构很多(如环保局、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建筑部门等),在这些机构中,除环保局的工作较为专一之外,其他部门的管理都有其特定内容。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机制下,如果紧紧抓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资金投入与预期效益,紧紧抓住企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收支事项,由有综合性监督(或者是专门监督)职能的审计机构来担此重任是最为合适的。
有了专门对环境保护状况的审计监督,就等于在最关键的部位设置了一道关卡,即从资金的支出与使用效果方面来考核国家、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从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也可得到验证。比如,有的经济学家指出: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污染当然要治理,环境也要保护,有时候,为了保护环境宁可牺牲经济发展。但是,不能为了环境就压抑发展,人人都穷困潦倒环境再好也无济于事。所以,环境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要在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环境放弃发展。按照这样的理论,环境与发展成了我国现阶段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核心部位。在这时,我们就必须运用审计这一有力工具,进行小到企业、大到社会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监督,以保证国家、人民、企业之间全方位的利益。
二、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状况
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局限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具体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环境审计进展。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部门(含生态环境建设主管部门)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
2、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除常规审计方法外,环境审计可以采取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主要运用的还是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对于环境效益审计方法应用不多。
3、环境审计开展的项目。主要有: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针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环境审计或调查。
(二)实施环境审计存在的制约因素
1、公民(特别是政府管理者)的环境意识比较薄弱,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实质认识。目前人们对赖以存在的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深刻的、实质的认识,一些政府管理者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不能全面和谐处理。从长远来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追求的目标,本来严峻的环境形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持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对抗环境保护的借口和理由,我国环境审计面临严峻考验。
2、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开展较迟,因此,组织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不多,也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这种状况导致审计机关内部相当数量的审计管理者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环境审计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这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环境审计的推广与深化。
3、环境审计的依据不足。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395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指导,也缺乏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环境审计依据既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的前提。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有难度,审计风险较大。如对环保资金的界限欠缺具体规定,影响环保资产、负债、成本的核算;有些环保的效果和成本难于计量,目前按照推算产生的数据很难作为审计依据;有些环保事项为非货币计量,其成果或损失在会计信息中的披露存在缺陷。
4、没有开展全面的环境效益审计,涉及的领域较少。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一般都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方面,而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对履行国际公约和政府环境政策审计监督等内容,基本上是空白。环境审计限于事后审计的消极防范,与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供决策依据的目标相差甚远。
5、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境审计队伍。环境审计需要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人员。也未全面涉及过环境审计,而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缺乏专业环境审计人员是当前环境审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将逐步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今后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并且将突出其资金配置功能。对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功能的侧重,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操作手段等更强调对资金的考虑。这使目前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审计类型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从而逐步地过渡到绩效审计上。在审计类型上将逐渐增加绩效审计。从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看,环境保护领域将成为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搞好环境审计的建议
环境审计是对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企业为抑制、消除或改善此问题而付出代价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的一种独立行为,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在目前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缺乏和经验不多的情况下,除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外,还需要审计组织与环保机构联合实施,或是在国家审计机关指导下环境审计部门与环保部门合作,避免环境审计机构孤军奋战,这样更能够促进环境审计的实施。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环境审计在我国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一项较为陌生的事物,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不少同志至今还未认识到环境问题与审计工作的内在联系,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审计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也认识不足。为开展环境审计,要开展宣传工作,尽量做好舆论准备,提高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同时宣传环境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环境审计管理体制,自觉开展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产生巨大利润的重要性,从而使审计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2、对环境审计进行立法。《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有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要对财政收入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可以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府环境,保护投资的执行情况,国有机构环保信贷资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有企业排污费、环境支出等各科资金的财政、财产收入支出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监督。对环境审计进行立法,扩大权限,使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审计的全部范围。这不但可以为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的环境会计奠定法律基础。
3、深入研究和积极借鉴。环境审计在我国毕竟是一项新事物,需要就其性质、内容、方法进行认真深入地研究,建立起理论框架、工作目标、作为规则与报告标准,以指导我们工作。鉴于不少国家已先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借鉴其经验为我所用,当可事半功倍。
关键词:环境审计;环境审计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当前环境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环境审计,而环境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我们有必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审视和研究,并结合传统审计的产生渊源,同时应兼顾环境审计的特点,以达到使环境审计理论更趋系统和完善的目的,以便为环境审计真正走向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环境审计理论综述
环境审计理论是用来解释、指导和预测环境审计实践的系统化、理性化的认识。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是指环境审计据以产生、完善和发展的基础理论,或者说能用以解释和说明环境审计变化的状态和原因。可简单解释为环境审计理论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是支撑源于环境审计实践的系统化理性认识这一体系的根脚或起点。理论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它可以发生变化或用新的理论补充,因此它具有动态的性质。理论基础是动态的,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将会以最新、最科学的先进理论进行补充。当前,环境审计理论基础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会计系统理论、抽样计量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等。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发展经济学中最受注目的理论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类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失后代人类满足他们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一理论的出现与环境审计的兴起几乎是同步,而绝不是巧合,因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石;其次,可持续发展又是环境审计的最终归宿。实施环境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免遭污染与破坏,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蔡春在他的《环境审计论》一书中提出来。从表象上看是环境问题的严峻导致环境审计的产生,但深入分析则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环境资源无法切割分配,在民主社会里,它理所当然地归社会公众共有。而环境资源所有权的共有性,决定了环境资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审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因为从审计产生的根源来看,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而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又源于资源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这种“分离”不仅是审计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而且也是审计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会计系统理论。会计与审计是紧密相连的。通常认为,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但这些经济活动却是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为载体反映出来的。会计系统是生成这些信息的“加工厂”,因此会计包含了审计的对象。审计实施过程中所收集的证据大多来自于会计系统,并且审计或审计技术也常常作为会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很多方面,会计与审计是不可分割的。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实践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为审计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四)抽样计量理论。内部控制的日趋健全,企业规模的日益庞大以及高等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抽样技术在审计上广泛运用成为可能。由于审计抽样大量地应用统计抽样计量理论的有关概念和方法。因此,以现代抽样计量理论为后盾构建环境审计理论便成为一种必需。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相结合而成的抽样计量理论也是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是环境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基础。
(五)经济外部性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有益的,就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害的就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外部性。
(六)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环境资源价值可以分作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产品价值可以称为有形的资源价值,简称资源价值;一部分是比较虚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可以称为无形的生态价值,简称生态价值。
(七)大循环成本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强调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消耗,必须给予充分的补偿,在产品价格的形成、劳务服务的提供中有所体现,从而形成环境补偿资金,这部分资金在企业中的开支及有关部门的收缴、使用的真实、合理、合法及有效性如何,亦需要审计部门进行监督见证,这就为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当前环境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环境审计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企业会计、审计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但还没有关于环境审计理论的评价标准。当前环境审计理论中主要问题有:
1、经济外部性理论存在的问题。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有益的就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害的就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外部性。有学者认为经济外部性理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而且,经济外部性更为关注的是环境效益与环境费用的计量,它对环境会计的构建将产生直接影响,这似乎是宏观环境会计的产生基础,而对环境审计的产生没有直接影响,因而不是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
2、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存在的问题。传统经济学忽略了环境资源的价值,认为环境资源是大自然赐予的,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无须在市场上购买,因而不具有价值。根据西方效用价值理论认为,某种物的价值来源于它的效用。人们获得的效用不一定非要通过生产和劳动,效用也可以从大自然的赐予获得,而且人们的主观感觉也是获得效用的源泉。根据这一理论,一切环境资源都应具有价值,因为它们对人们有效用。因此,有学者就认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强调的是环境资源的价值性、核算的重要性以及计量的前提条件。不可否认,这一理论是环境会计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并对实施环境会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似乎并不存在明显的受托经济责任,这与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受托经济责任是不相吻合的,因而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同样难以构成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
3、大循环成本理论存在的问题。大循环成本理论是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过程看待成本,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它不仅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破坏的补偿及更新或重置,使自然界保持原有的良好状态,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完成良性循环。但是有学者也认为从大循环成本理论涉及的基本内容看,该理论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提出了大循环成本的构成要素,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含义。很显然,该理论对环境成本研究乃至环境会计的核算与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这一理论同样忽略了受托责任,所以将其界定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
(二)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理论的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晚,还处在对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理论体系,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环境审计还不能够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所以没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例如,某工厂废气对社会有害,但排放却是免费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必然不会选择安装净化设备而增加其成本,而选择免费排放的做法,污染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居民承受了影响健康的负外部经济,却不能因此而得到补偿。假定环境对此类废气的自净能力已被超出,社会对此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听任环境质量恶化;二是拿出钱来治理污染。后一种选择意味着企业将治理污染的那部分成本转嫁到全社会,而没有计入其自身产品的成本或价格。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揭示出,如果听任负外部经济的扩散,企业负费排放污染物,由无辜的外部经济单位承受损失,或者把治理污染的成本转嫁给全社会,这是一种极不公正的状况。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手段两条途径解决。在没有成熟的市场体系条件下,主要靠政府的力量去消除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政府行为主要是实行管制和经济刺激的两种手段。管制就是有关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章条例和标准等,直接规定生产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经济刺激就是实行环境收费、财政补贴和押金制度等。无论是实行管制还是采用经济刺激手段,这些环境保护政策要得到很好的实施,都需要借助环境审计。对环境控制责任的监督,是环境审计的重要职责。正是因为社会对环境审计理论的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一个理论体系去制约,所以才会造成很多环境污染没办法去处理。
(三)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不系统、不成熟
1、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环境审计的研究大多数只注重某一方面的研究,而不是从整体的角度展开,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环境审计理论同其他理论一样,应该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也具备一个完整理论体系所应具备相互联系的组成要素,如果只是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不协调,这对于完备环境审计理论是极为不利的。
2、对于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环境审计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其中,基础理论包括环境审计的定义、目标、假设、原则、本质等。理论性强,可以间接指导和预测实务,是环境审计的研究基础;应用理论包括环境审计准则、程序、方法等,实务性强,可以直接指导实践。环境审计基础和应用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其划分没有绝对的分开。
三、当前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一)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要制定环境审计理论评价标准,使环境审计的开展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环境审计理论系统的一个框架,它为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使理论研究更为有序,更具有科学性。
(二)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理论的认识。要大力宣传环境审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环境审计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充分了解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知识,支持和配合环境审计。同时,促使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自觉开展环境审计,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注重系统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理论是否系统将直接影响到这一理论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能够正确而有力地指导实践。在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中,正是缺少这种系统化的研究。这与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条件是有一定关系的。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比较晚,虽然学术界对于此项研究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但真正系统研究的还不多。并且我国政府、企业各方面对环境的关注还不像国外那样热,各项环保措施并没有真正到位,加上企业所披露信息大多没有涉及到环境信息,这些条件都对环境审计的系统化研究有一定限制,直接影响到环境审计研究的进程。由此看来,在当前注重环境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于环境审计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只有理论基础牢固了,才能使环境审计研究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
目前,环境审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审计学的日益成熟,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使构建环境审计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在全球绿色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环境审计必将在理论上构建起来,在实际中得到普及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
1对首次入院患者的护理沟通技巧
精神科首次入院的患者常常缺乏自知力,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忽视了护患沟通,恰恰相反,正由于患者处于疾病的高峰期,心理很脆弱,又极不情愿地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常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护理时应该更为小心,因为此时一个小小的甚至是平时习以为常的动作或语言都会引起患者情绪上很大的波动,给今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积极、主动、细心、耐心和恰到好处是顺利沟通的手段,要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了解患者的入院情况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向患者做自我介绍、管床医生护士、住院制度、病房环境和其他相关项目,在对患者的病情解释时,做到恰如其分,既不过于夸大病情,亦不轻描淡写,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入院治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之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即将开始的治疗程序。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保守医疗秘密和个人隐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保密原则,让患者安心入院。
2重视患者家属和社会关系的沟通
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长期照料和支持,强大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对病情的康复至关重要。往往在护患关系的沟通中仅仅重视患者的恢复而忽视了“家”的神奇效果。其实有许多患者的发病病因正是因为家庭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才造成的。处理好这种护患关系的沟通最大的技巧就是和患者家属,社会关系和谐沟通。家庭成员因长期难以忍受患者发作时的精神症状或缓解期残留的人格障碍时,难免会产生厌恶心理。加之外部社会,邻里对精神患者及其家庭所存在的歧视和偏见,也易使家庭成员将其归咎于患者,从而导致家庭亲密度下降,影响患者的家庭适应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满意度应从关怀、疏导、支持和鼓励等方面入手。在沟通中应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向他们介绍病房采用的管理模式,告知患者情况,以及病房的环境、规章制度及患者在病房的日常生活,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病房的陌生、恐惧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特别是对残留人格障碍的患者,除要尽量采取精神康复训练措施外,还要帮助家庭成员解决患者不实际的想法或不良行为。这样有助于增加家庭亲密度。对治疗方法及效果、检查知识等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介绍,过于繁琐不但效果不佳,还可能引起家属的担忧,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可待以后再做详细介绍。对于那些受精神症状支配存有自杀、自伤或伤人风险的患者,更应充分与家属做好沟通,避免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3不能忽略精神疾病以外的合并症
对于控制稳定期的精神患者,及时处理合并的器质性疾患是改善护患关系的促进剂。住院精神患者中合并器质性疾患的占很大的比例。常表现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尿路、皮肤感染等。合理地控制血压,调整血糖,抗感染等等措施,不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住院精神患者患有高血压,在护理上稳定患者的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有无异常,加强健康宣传教育,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讲解高血压病的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纠正其种种不良的心态和错误的认识,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指导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忌烟酒,并适当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食品,治疗后不仅精神症状及血压控制,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4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维护患者的自尊心
由于社会及家庭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加上疾病的影响,入院期间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情绪障碍,如焦虑、急躁、自卑感、孤独、恐惧、期待、无助、情绪不稳等。因此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维护患者的需要是改善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的有效手段。观察患者的、步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尤其是目光等[3],目光的接触是面部表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并愿意倾听对方的讲述,此外还可以通过目光的接触来判断患者的需求指数,交谈中运用目光接触技巧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视线的方向和注视时间的长短。一般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的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很恰当地、很有礼貌地看着他面部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当患者向你诉说时,不应左顾右盼,而应凝神聆听,患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在认真倾听患者谈话内容的同时,要注意通过患者说话的声调、频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移动等,尽可能捕捉、理解患者所传达的所有信息。仔细体会患者的弦外之音,了解并确认沟通过程中患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同时要采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非语言信息给予响应,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4]。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尊重患者,要用真诚和宽容理解的态度使患者感到温暖,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常言道“良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甜言美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语言,不虚伪,不做作,用这种话来打动患者的心,让患者感到温暖,了解他的需要。学会尊重患者,言行要有礼貌,举止要文雅。切忌埋怨指责患者,无论这种隐私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齿,尽量避免谈及患者敏感的事,及不愿涉及的忌讳和隐私。更不能以其体态的滑稽、语言内容的荒谬而加以取笑。把握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依据不同特征在适宜的场所予以适当的赞扬和鼓励,以激励患者的自信心和满足感,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在护患沟通中,护士使用适当的触摸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能表达关心、理解和支持,使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平静下来,触摸也是护士与视觉、听觉有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不能达到时要诚恳的给予耐心的解释,避免伤及其自尊。在自尊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患者能主动地改善护患关系,更好地配合治疗。
5不断提高的护理素质是护患沟通技巧实施的必备条件
护士的个人素质,在护理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端庄的气质,亲切稳重的仪表,优雅大方的体态及熟练的技术操作,都会在患者和家属的心中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增加信任感,使他们不安的心情得到安慰。洁白整齐的工作服不仅有预防和隔离的作用,还代表着护士的尊严和责任。优雅健康的姿态,自然亲切的表情,得体的举止,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性化的微笑服务,关心、爱护、体贴的情感,诚实的美德使备受病魔折磨的患者感到友善、安全、平静、幸福和满足。有助于积极进一步沟通。精神科护士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并热爱精神科护理专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患者在病态下对护士无礼,护士不能因此而出现不满情绪,更不能出现报复行为;要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对愤怒、忧虑等负面情绪有较强的克制力,保持乐观自信的情绪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对知识的需求面广,除基本的护理技能外,精神科护士要有更广博的知识,护士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科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引导;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对患者讲解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与应对,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或不舒适感;教患者学习生活技能,学习社会应对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等,要适应护理服务市场的需要,精神科护士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是提高护患沟通的纽带。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追求护理质量高效,熟练掌握护理业务,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要求。完备的护士业务素质与技能是保证护理服务安全、高效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平时工作中不断锻炼,不断娴熟自身的技术。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修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提高精神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与患者进行圆满地沟通。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对不同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沟通技巧,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护患交流,更有利于治疗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06-207.
2李旭.国内外护理新进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48.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推出的信息系统项目有39个,涵盖计划、财务、营销、工程、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公司核心业务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流程化管理。目前与电网工程管理相关的系统主要包括:ERP系统;电网前期管理系统、项目规划库、项目储备库、项目计划库;财务管控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基建管控系统、工程结算管理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系统;经济法律系统等等。考虑到工程项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部分都会在信息系统中留有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审计线索的特征。为此可以从工程业务出发,在深入了解工程业务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列举出审计线索的特征。由于电子数据反映了电网工程的经济活动,因此特征列举后,可以用计算机语言描述这些特征,然后在海量的数据中高效、准确地找出符合这些特征的数据。通过对工程问题的特征枚举、特征捕捉和特征分析,最终找出审计线索。首先,进行工程问题的特征枚举,即尽量列举出工程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可能产生问题的特征表现。其次,通过运用计算机查询语言或多维分析方法等相应技术来寻找、发现相关特征,或验证数据的发展趋势是否与通常的规律相一致的过程。数据特征隐藏在海量的数据中,特征捕捉是显性化数据特征的过程。最后,通过前两步找出了符合特征表现的数据,通过审计人员的分析和职业判断,再结合线下审计进行取证。
二、信息化环境下电网工程造价审计的具体路径
工程造价审计的重点在于:初设概算是否超过可研估算;工程决算总额是否超概算,单项工程结算是否超概算;工程结算是否真实、合规;工程量是否真实;是否严格执行招标价;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是否合规;竣工验收当月是否估价转增资产;是否有预留的尾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算、决算。对于上述内容,L供电公司在信息系统中的具体的审计路径如下。
1.通过ERP系统挂接的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等文档,或通过OA系统查询可研批复文件、初设批复文件,核实概算金额是否超过可研估算;查询ERP系统项目模块、财务模块,获取在建工程支出金额,同时查询工程决算报告,核实最终决算金额是否超过概算。
2.核实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合规性。(1)核实工程量,主要通过工程现场实地核查,并与施工图、竣工图核对确定。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数据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快捷获取相关信息,判断审计重点,提高效率。通过基建管控系统,可以查询施工图、施工及监理记录,现场签证单等资料,与工程量核量单进行核对,基本确认工程量,为工程现场核实提供资料基础。(2)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查询中标单位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核对,工程量清单是否一致;投标人编制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是否响应招标文件;同时,获取综合单价信息,并与工程结算书核对,是否存在随意调整综合单价的情况。(3)工程结算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单价是否调整,调整依据是否适当;措施费、其他项目费是否依据合同约定的项目和金额计算,发生调整的,是否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金额结算等。(4)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是否存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核实变更、签证手续是否齐全,承包单位是否在设计变更确定后14天提出变更价款报告,是否经监理和工程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确定方法是否适当。(5)查询基建管控系统施工、监理记录以及工程量文件,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实际完成工程量与合同约定工程量的增减,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是否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综合单价及措施费是否调整,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措施费租价方法计算。(6)查询施工期内合同约定的主要建设材料当地信息价相对投标价上涨或下降幅度,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是否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是否按合同约定调整,调整价差是否只计取规费和税金。(7)如果工程结算中有甲方原因支付的窝工费、赶工费等,可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相关施工和监理记录,确认窝工费、赶工费的真实性、合理性。
3.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工程分包业务,并与招标文件、合同核对,是否存在违反约定分包的情况;通过OA系统文件查询施工企业合格分包商名册,核对承揽分包业务的企业是否属于公司系统入围的合格分包商;查询分包合同,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界限是否清楚,是否存在将核心业务违规分包的情况,是否存在违法转包的情况。
4.查询ERP系统中其他费用订单,核实其他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合规性。(1)征地拆迁补偿费:通过经法系统查询征地协议、拆迁赔偿协议,与ERP系统服务订单、会计凭证核对,金额是否一致;征地面积是否与工程实际占地面积一致;查询施工设计文件中的拆迁明细,与拆迁赔偿协议核对,是否存在较大差异。(2)招标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查询招标文件,已向中标人收取招标服务费的,是否在招标费中重复计列。(3)生产准备费:查询ERP系统车辆购置费金额,与固定资产卡片及实物核对,是否存在车辆购置费拼盘使用、超标准购置车辆的问题。(4)大件运输费:查询初步设计文件,在初设阶段是否明确大件运输方案;同时查询经法系统,是否签订大件运输合同,合同金额与结算金额是否一致。
5.查询财务管控系统,核实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支付,是否超过工程财务制度规定的上限;工程最终结算支付金额是否与审定结算一致。
6.是否存在尾工工程,查询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决算报告,核实预留的尾工项目是否包括在批准概算内,有无新增工程内容的问题;预留尾工总额是否控制住概算金额的5%以内;未完工程是否在竣工决算报告完成后6个月内建设实施完毕;6个月内尚未开工,是否取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