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心理健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孩子心理健康范文第1篇

张仲华 湖北郧阳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下简称:张)

主持:馨 月 东方电台《亲亲宝贝》节目主持人(以下简称:馨)

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活泼、可爱,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全面发展的保障。您在重视孩子体能、智能发育的同时,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爱,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心切。所以,家长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习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孩的心理发展,情感需要或者他的性格、品德的培养。

周:根据我们对两所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家长认为孩子发展得最好的是各种能力,75%家长认为孩子的各种语言、动手能力等很强,但只有3.9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情感方面发展良好,所以,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情感方面发展不满意,其中有40%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力的发展,30%的家长认为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馨:很多父母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好孩子,但是因为年轻,没有经验,对孩子的教育感到茫然,有时费了很多心血,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很多问题。

周:家长对待孩子心理健康有两种态度倾向:一是注意不够:一对夫妇都是银行职员,从小较重视孩子独立性及各种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2岁时的独立能力就很强,上学后读书也很好,父母平时很忙,觉得孩子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母亲发现钱包好几次被窃,后来才发现是孩子偷的。这说明 家长只重视孩子表现出来的能力,而容易忽视孩子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注意过度:比如一些保健品广告例举了15条有关多动症的行为特点,而这些行为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于是有的家长对号入座认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就让很小的孩子服用多动症的药物,致使孩子长期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以至于以后不服药,就不能正常生活。其实多动症要到8岁以后才能确诊,孩子多动是天性,不能因为孩子爱动,就认为孩子有多动症。所以,注意不够或注意过度两种态度对孩子健康成长都有一定危害。

馨: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而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身体的健康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那什么是心理健康?我们看到很多独生子女表现出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不合群、生活能力差,常常吵闹、乱发脾气、任性等,很多父母为教育孩子伤透了脑筋。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呢?

周:健康和不健康之间还有一个亚健康状态。根据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有10条,与孩子有关的健康表现是:精力充沛、处世乐观、态度积极、遇事不挑剔、应变能力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简单描述就是不会出现问题行为,如:3岁以上的孩子咬手指、尿床、夜惊、特别退缩的性格、攻击性暴力行为等不健康的表现,反之,乐观、向上、坚强、合作等性格特征是健康的表现。

馨: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小时候是萌芽期,父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忽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反应,没有通过积极正面的态度加以处理,长大了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疾患。哪些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呢?

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是综合的。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其中对孩子影响最直接、最关键的是社会因素中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心理起着决定作用。

馨:孩子是在父母身上学习的,就算长大成人,也有大部分行为是由家庭中学来的,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现代父母总抱怨自己的孩子容易发脾气,霸道,不讲道理等,其实,孩子的脾气、性格、情绪直接受父母、家庭的养育态度的影响。

周:孩子的成长既有生物因素(遗传)的影响,也有父母养育方式、态度的问题,都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引导作用。我们对许多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既民主,尊重孩子,又对孩子严格要求。我们将不适当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的家长分为3种类型:(一)权威型,家长认为父母就是一切,孩子应该绝对服从,一边意识到与孩子是平等的,一边又发号施令总希望孩子应该服从。(二)溺爱型,现在出现了慈父严母现象,溺爱发生祖父母一代还是比较多的。(三)忽略型,一种是主观忽略,家长认为自己特别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一种是客观忽略,确实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世界上对异常儿童的研究中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因为它是一种潜在的母爱剥夺,即使妈妈在身边,也不能给孩子母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也特别大。

馨:家长的养育方式、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让我们做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孩子心理健康范文第2篇

第一,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转变观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毋庸置疑,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谈不上有良好道德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像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潜力却极为有限。教育实践的大量事实证明,理想、志气、进取心、勤奋、刻苦、毅力、虚心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和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人父母者必须把心理健康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加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应当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如何教孩子正确做人的方向上转变。作为启蒙教师的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教育上做到爱而不宠 ,严而有度。

第二,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了解孩子。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一般儿童好活动、好模仿、好奇、好问,还具有喜欢成功、喜欢称赞、渴望得到同情和理解的心理等。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其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他们与外界也常常发生各种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是家庭教育中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问题儿童都是心理不健全的结果。显然,他们的问题不是突如其来的,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也总会有一些表现。如过分自卑或孤僻、经常与父母及同伴发生争执,敌对,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使这些儿童获得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发展良好品德和性格的新的有利因素。

第三,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信任孩子。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子女对父母应当尊敬、体谅、爱惜;父母对子女更应当尊重、信任、爱护、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同子女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并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这样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心里的秘密讲给父母听,以取得了孩子的最大信任。同时,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他们或许有意想不能的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凡孩子的事,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做父母的切忌越俎代庖,而应给予更多的启发性的帮助。

孩子心理健康范文第3篇

记得上师范时,国家给了贫困家庭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我在班上享受了甲等,这是班主任考虑到我家庭困难特意设的等次,全班只有我一人享受。当班主任在班上宣布时,我的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没有兴奋,有的只是难受,当时的念头只有一个:“老师,我不想要。”每次领补贴对我来说也像是一种折磨,心中总有一股难言的酸楚。

时隔几年,我也成了一名班主任。家庭贫困的孩子自然也成了我关爱的对象。班上有个男孩,父母亲都是残疾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很同情这个孩子的处境并处处关心他。有一次上面来了一批扶贫物资到学校,我为这个男孩精心挑选了一件好的男式西服,当我迫不及待地在教室里把这件衣服披在孩子身上时,孩子却低声地说:“老师,我不要。”

学生拒绝我的善意与我当年的难受都源于贫困,家里虽然贫困,但不需别人同情的想法植根心底。当年的我没有拒绝这份资助,但三年来,我在自卑中度过,不爱跟人说话,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孤独、寂寞成了我生活的写照。而今我的学生很干脆地拒绝了这份资助,我没追问他拒绝我的原因,因为答案已在我心中:孩子不只是生活上的贫困,更多的是心理“贫困”,就如当年的我一样。这个男孩只是班上贫困生中的一个,像这样的孩子还不少。作为班主任,我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为孩子选件好衣服,摸查享受生活补贴的贫困学生名单,等上面的贫困津贴,然后发放到人,而更重要的是怎样引导贫困孩子摆脱贫困的阴影,健康成长。

接下来的日子,我跟班上的贫困孩子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聊起了贫困的话题,谈到了我曾经有过的贫困经历以及因自己对贫困认识上的偏差而带来的消极心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贫困,告诉他们贫困是暂时的、相对的,是可以改变的,它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孩子们仿佛轻松了许多,眉宇间舒展开来。紧接着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团体活动,话千古风流人物,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古今名人的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次活动让贫困孩子认识到从古至今多少名人志士也是经历了苦难才成就了一番伟业。我还在班上营造了一种互相关爱、团结和谐的氛围,成立“一帮一”互助小组,让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与贫困生接对子,目的是让贫困的孩子体验到同学的关爱、集体的温暖,不再孤独。同时在班上倡议成立“雷锋小组”,利用假日照顾孤寡老人,调查孤儿的生活状况并送上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让贫困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贫困算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激励他们为改变贫穷而努力学习。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发现班上的贫困孩子变开朗了,尤其是那个男孩,脸上有了笑容,开始主动跟同学交流,并加入了“雷锋小组”,后来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我和我的学生都经历了贫困,但却有着不一样的贫困体验。当年,我的老师从物质上帮我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可是却忽略了我内心的困惑。我的学生,因为我的同理、共情和关注,他们慢慢从贫困的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不再如当年的我因为贫穷而自卑、敏感多疑、孤僻、自我封闭。我和我的学生只是贫困生中的个案,如我们一样贫困的孩子现在还很多。不过贫困生的现状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寄宿学校的贫困孩子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费补贴,一个学期是300多元,学校为了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每个学期都要将享受贫困津贴的学生名单公示在学校显眼的地方。走进校园,随时可以看见公示的贫困学生名单。班主任更是认真仔细,摸查、造表,每步工作到位,不让一个贫困生因自己马虎而漏掉。然而,大多数学校、班主任在完成扶贫工作时却忽视了更重要的工作,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很多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贫困生心理问题严重,在情绪和情感上容易形成强烈的波动,与同学交往时常采取逃避、退缩、消极的方式,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这可能与平时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引导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学校给予了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但缺乏正确的精神引导,贫困生依然没走出“贫困”,那就是更让人担心的精神贫困。

孩子心理健康范文第4篇

从4~6周岁,父亲正式开始走向前台。在本阶段,父亲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母亲,作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父亲的言行主要会影响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一、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及自信心

4岁以后,孩子心里就有一个我了,我的概念形成了,但是这个我的概念是空的,内心对自我的认识是空的,因此,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是很重要的。我们发现爸爸在这个时期的功能是特别重要的。

妈妈去看小孩子,小孩子的表情是平静的、淡定的。爸爸和小孩子玩则不一样,和爸爸玩,小孩子会特别兴奋,这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性。爸爸如果肯定、赞美,认同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可爱,很有价值:我很好,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受他人的影响。即使在物质上什么都没有,或者不富有,他依然十分自信,十分快乐;即使总是遭遇挫折和失败,他也能从挫折和失败中走出来,这就是自信;有些人十分富有或者多才多艺,非常出色,却自信不起来!

自信是一个人的底气!是孩子遇到人生中困境时的心理底线,面对强大压力,他可能会一直往下掉,但掉到这个“底线”时,就开始全面反弹,再也不会往下走了。一个人底气足的人,永远不会崩溃,这缘于父亲塑造了孩子一颗强大的心。

二、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

孩子对父亲的赞美总是记得很牢,对于一个男孩子如果父亲总是肯定他、认同他、欣赏他,他就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男孩子很好,就会把自己男孩子所具有的阳刚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是女孩子,她就会把女孩子温柔、可爱的特质展现的很完美。他们会都很喜欢各自的性别角色,否则,为了获得父亲的爱,父亲的关注和认可,他们就会过多地呈现出异性的性别特质,如女孩子男性化,喜欢男性打扮,过于喜欢保护弱者;男孩子女性化,喜欢女性打扮,不能承担过多的责任。

我曾经接触过两个个案,足以说明上面的观点。

其中一个是女孩子,高中生,总是把头发剪的短短的,走路也像个男孩子,总是和女孩子在一起玩,并保护对方。经了解,在其幼年期,父亲和母亲离婚,后来,母亲离世,她就和父亲生活。和父亲生活时是高中时期,在此期间,父亲既没有时间照顾她,又总是训斥其不好好学习,着装不像样。越是这样,她把头发剪的越短。就这样,父女关系极其不好。

这个女孩子呈现男孩化趋势,一是因为父母离异,母亲有病,父亲没有承担一定的责任,她对父亲有一定的怨恨,并对自己有一种期待,要像男孩一样强大,可以照顾母亲;还有就是父亲对她的不认同,激发了其逆反心理,你不喜欢我,我偏要像男孩子一样妆扮,久而久之影响了其性别趋向。

还有一个是男孩子,上初中。从小妈妈把其当女孩子养,穿女孩子的衣服,用女孩子喜欢的文具,说话也是女孩腔调。爸爸虽然不认同,但因为家中妈妈比较强势,爸爸也不便表示不满。

上小学后,父母离异,其和父亲生活,同时又遭到男同学的排斥,他就不愿意学习,不愿意上学,因此经常遭到父亲的责骂和埋怨。于是,他更不愿意去上学,而且更加不愿意说话。上中学后,他经常以生病为由不去上学,父亲没有办法,就放弃,任其发展,此时,他的女性化行为更多,如总是照镜子,喜欢高中男同学等。

所有这些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小时候植下的潜意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成长为一棵棵大树。此外,父亲还是孩子的心理模型。爸爸如果太溺爱孩子,或者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得过于怯懦,就会让男孩子失去勇敢的一面,变得中性化和女性化;让女孩子对异性缺乏信任。

三、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对待困难的态度

我们的价值观系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因此,我们对孩子价值观的教育不是用语言说教出来的,更多的是身教胜于言教,因为到了6岁这个期间,孩子进入模仿模范阶段,父亲的模范力量更为直接。

这时孩子将迅速学习到父亲面对生活难题和困境时体现出来的态度和方法:爸爸坚强,孩子就容易坚强;爸爸面对问题喜欢逃避,孩子也耳濡目染;爸爸狂躁粗鲁,孩子也会失之细腻,对于平衡心态缺乏感知力。

孩子将学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问题,父亲是对外抱怨还是向内反省,是逃避还是承担,是冷漠旁观还是积极参与……,孩子会不加分辨地照单全收。而这些东西如果引导得当,孩子一辈子就会过得幸福而成功。

四、影响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即生命的意义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爸爸的影响就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这个不是用嘴讲出来的,而是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如何看待生命。爸爸碰到事情,成功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失败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沮丧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他是怎么应对他的生命——都对孩子有很大很大的影响。

孩子心理健康范文第5篇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孩子们健康的心理成长树起了很多无形的屏障

(一)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金钱、地位、名誉,往往为了得到某种利益而不择手段。一些少年儿童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身心受到伤害。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等都直接感染着孩子。特别是在当下,家庭分裂现象很是普遍,父母离异后,孩子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牺牲品。他们在心理上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打击,且生活上也发生了巨变。一些孩子的父母离异后,孩子竟成了没人管、没人要的孤儿。孩子放任自流,和社会上闲散人员混到一起,使其心理发育极不健康。

(二)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庭、学校、社会又向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往往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相矛盾。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心理冲突也随之而来。其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从正常情况看,儿童生理发育速度要快于他们的心理发展速度,虽然儿童的大脑重量已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知识经验不足,认知能力落后于成人。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影响着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其二,心理发展过程不协调。心理过程由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构成。小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发展也常出现不协调现象。如:认识过程出现问题会导致情感的不稳定;情感出现问题会导致意志不健全;意志出现问题会导致认识不深入。所以小学生一般都依赖性强、意志力弱、稳定性差,并且自我意识淡薄,什么都要靠提醒,自我主动性差。其三,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不安。近些年来,学生生理发育普遍提前,一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进入了青春期,开始经历一些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的重要事件。他(她)们往往缺乏思想准备而表现出来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心理冲突比较明显,从而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

(三)学校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尽管人们深深地懂得,良好的心理及行为习惯对人格的形成、学业的成功极为重要。但目前的学校教育,因受教育观念、教育条件及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习惯的培养,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其一,“应试教育”未能完全转向“素质教育”,由于社会、家长的观念没有转变,仍然用升学率和分数来评定一所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的工作价值,所以不少学校和教师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尾随升学率和分数,侧重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其二,由于教师的认识不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表面上,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变化、情绪起伏,处于简单的说教或规定的浅表层上,很少细致、耐心地去说服教育、引导。其三,由于工作的繁重,心理压力大,不少教师很难做到学用结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往往脱离工作实际,于是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甚至采取命令式强制性的粗暴态度,动辄训斥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发展健康的心理机能,需要社会的支持、家庭的配合和学校教育的重视

(一)加大社会环境的治理力度

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混乱肮脏的环境却能影响人的健康发展。目前在学校周围出现了网吧、歌吧、迪厅等经营场所。不少学生上网打游戏,沉迷于虚拟的空间乐此不疲,使学生的心理偏离了方向。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也在侵蚀中小学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会环境的治理力度,特别是要对学校周边环境加大清理整顿力度,为学生身心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庭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够,一些人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送进班级,孩子在学校的一切事情都跟家长无关,家长就是管理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就算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家长也不讲求方法,不能很好地与学校老师沟通配合,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其实,家长的言传身教不容忽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精神文明并没有同步发展,一些家长手里有了钱,不去学知识、学技能,却成天成宿的围着赌桌转,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交往等过问极少。更有甚者,自己手气不好时,竟让孩子替自己换换手气,还有的家长在赌桌上输了钱回家拿孩子出气,非打即骂,严重地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试问在如此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孩子怎么能健康地成长?因此在家庭中,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自己的孩子做好表率。

(三)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注重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的行为举止,可以直接地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我们从一个孩子的行为上,可以判断出这个孩子的心理是不是健康的。健康向上的心理机能可以支配人们有着良好的道德行为,而良好的道德行为又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说要使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要让他们明辨是非。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了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可是有一些孩子往往明知这件事不该这样做,但是由于意志不坚定又去做了。这时我们每一位教师或家长就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教,必须深入地阐明不该这样做的道理。当孩子们真正地懂得其行为的利害关系时,就会自觉地改掉这种不良行为,而且还会监督别人也不这样做,极大地推动了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必须做到言行统一。

学生有向师性,而且有一些孩子将老师看做自己心中的偶像,专门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师德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这样当学生在某方面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的教诲才有说服力和不可抗拒力。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因势利导,用情导行。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因不同的事情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少年儿童也是如此,他们的情绪好坏更加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心情好时,他们无论对什么事情都会产生积极的兴趣,表现得特别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他们就会出现上课精神不集中,做什么事心不在焉,有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于一点小事都会和同学发生争执。如果老师不及时疏导,放任自流,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因此我们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帮助其分析情绪波动的原因,尽早使其从反常的状态中走出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过错时要学会宽容和理解,用爱心去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作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涉世不深,不太懂事的孩子。《心理学》上说,儿童经常要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正常的,反之则是不正常了。作为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犯错的心理,不能一味地批评,要用博大的胸怀去理解和宽容他们,使儿童的心理情感和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在教师的理解和宽容下健康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尤其是儿童心理,有时是瞬息万变的,关键要抓住心理矛盾冲突的有利时机,使矛盾向正确的方向转化。老师对孩子的批评教育永远要给孩子们留有回旋的余地,让他们自己去审视和评价自己,得到正确的选择,只有这一次次的取舍,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才能经受住“人生”这个课题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