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政道路施工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范文第1篇

1.1沥青的合理选用

沥青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并且还要考虑当地的道路等级,在此基础上比较重要的还包括路面的类型等,对于道路施工其主体是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道路的质量。根据上述的条件进行实际考察与分析之后才能够确保其地区是否适合沥青的选用。不同的地区选用的沥青的成分也不同。对于高温情况较多的地区,其日光照射时间长或者是夏季多雨等自然环境下的地区,要选用相对来说比较黏稠的沥青;对于低温情况较多的地区,其天气寒冷、寒风较严重的地区,要选用相对来说黏稠度低的沥青,以便其建造的道路适应其所在环境;对于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还可考虑温度感应较低的沥青。

1.2粗集料的合理选用

沥青砼混合料由多种材料组合,除了最主要的沥青以外还需要粗集料,并且粗集料又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主要有施工所需的碎石,并且还包括破碎砾石,在此基础上还有比较重要的钢渣等较重要成分。粗集料在选用的过程当中要考虑较多条件限制因素,确保其要保证洁净、表面粗糙、无风化,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1.3细集料的合理选用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粗集料以外还需要细集料。细集料同样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其中比较重要的即为天然砂,并且还包括机制砂,在此基础上还有石屑。在进行细集料选择的过程当中考虑较多的环境因素,要确保细集料的整洁,并且没有任何杂质,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细集料没有被风化过,其中还要保证细集料具有最重要的性质,即黏性,确保路面修建的工期与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其施工材料选用机制砂比较广泛,同时天然砂的选用比重也比较大,但是工程要求一般情况下减少石屑的使用率,其不能够对道路质量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整个施工,如果在使用天然砂的过程中需要石屑的辅助,则要求天然砂的使用比重率远远大于石屑的使用比重率。

2沥青砼道路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

2.1目标配合比设计所为目标配合比设计主要是确定混合料的类型、选择最大粒径、选用矿料的级配范围、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确定沥青的最佳用量等。对于这一阶段来说,马歇尔设计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2.2生产配合比设计在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以后,还需利用实际施工设备进行工程的生产配合设计。这一过程主要是将建筑施工所需的冷料进行干燥、在此工作之后再进行除尘以及二次筛分之后,将原本的冷料放进热料仓。最后将热料仓的材料进行取样实验,通过对材料的实际测量分析之后,确定热料仓矿料之间的比例,确保其合理以此保证施工道路的质量。

2.3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工作主要是通过对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对矿料进行相互配比实验,这一过程主要应用拌和机,根据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之后观察其比例情况以及路面的铺设情况。如不满意可适当调整后再试拌试铺,直至满意为止。

3沥青砼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砼道路的施工建设主要包括了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压实等多个工艺环节,只有切实保证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顺利实现。

3.1拌制

3.1.1确定适宜的拌制时间。由于沥青砼混合料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拌和,以保证各种组成材料在混合料中得到均匀的分布,并使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被沥青裹覆。大多数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调节。沥青砼混合料拌制以后,如不需要立即摊铺,可放入成品贮料仓。为避免沥青同混合料的老化,在有保温设备的贮料仓中,拌和后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3.1.2拌制设备的运行。对于拌制设备的运行,运用装载机将道路施工的矿料进行分类,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分类好的矿料根据其不同的性质与用途分别装入不同的矿料仓,当拌和设备处于运行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对其运行情况多加小心,要对仓库的矿料储藏情况进行频繁性的检查,确保各个料仓的矿料数量平衡,如发现不平衡情况产生,应马上停止运转,以防满仓或贮料串仓。同时,还应检查振动筛的橡皮减震块,发现有裂纹时,要及时更换,贮料仓中存料要过半后才可开始称量。矿粉要根据用料情况上料,以避免上料过多或卡住秒器。

3.2运输

要运用标准专业的运料车对沥青砼混合料进行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司机师傅平稳行驶,避免急刹车情况的发生率,以此可以避免导致混合料的透层或封层出现损伤。在此基础上,沥青砼混合料运输过的车辆要进行每次运输之前以及运输之后的清洗。

3.3摊铺

在对其进行砼混合料铺摊时,需要对道路下层的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确认其是否安全,如若下层质量并未达到标准、没有根据相关要求实行黏沥青或者下封,则不应对沥青砼面层进行摊铺。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l0cm宽度的摊铺重叠。整个摊铺过程应做到缓慢、均匀和不间断。

3.4压实

压实作为沥青砼道路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合适的碾压,不仅能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而且能使沥青砼面层达到高密实度,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整个压实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合理控制压实温度和碾压次数。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进行,不应突然改变碾压方向和碾压路线。

4新型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沥青混合料在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上的提高,各类新型的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中,例如SMA沥青砼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沥青砼技术、稀浆封层技术、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等。本文中主要分析了近年来应用最为普遍的SMA沥青砼技术的应用特点。SMA(StoneMatrixAsphalt)是一种新型的沥青砼混合料结构,在我国,相关专家根据该技术的构成原理,在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正式命名为“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SMA沥青砼技术最初起源于20世纪德国,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首先在机场道路等工程中试用,并逐渐在全国各地的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MA沥青砼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技术特点:

4.1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与耐久性

SMA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混合料中粗集料相互之间的接触面较多,其具备较强的抗车辙能力和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在低温条件下,由于SMA结合料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和柔韧性,使得混合料能较好地抵抗低温变形。在此基础上其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SMA具有较小的透水性,其在阴天下雨情况下能够防止雨水渗透到沥青层,对道路的质量从根本上起到保护作用,能够促进道路的长久可持续使用年限。

4.2投资效益高

SMA沥青砼技术能全面提升市政到工程中路面的使用性能,不仅能延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维修与养护费用。据资料统计,SMA路面的使用寿命相比密级配混合料路面能延长20%~40%左右。

5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范文第2篇

公路路面工程的机械管理

机械设备是进行公路路面工程机械化施工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现代化施工当中不可缺少的,对于路面工程的进度、质量与效益等都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中国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的能力正在不断提高,所以,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当中,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之原则,将工程质量视为生命线。为了保障路面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实施严格的机械管理,因为这和质量管理密切相关,是提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建设高质量的公路路面,就要尽量运用好现代化大型机械用于施工,事实已经证明,对路面工程施工机械的管理是实现施工管理控制目标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因此,在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应当更加全面地实施全员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这一机制主要是指运用一系列的技术、经济与组织管理措施,对施工机械设备实行全过程综合管理之方法。其目的在于努力实现施工机械寿命周期的费用最低化与综合效能的最高化,强调的是经济性;其手段在于是综合应用工程技术、财务、经济及管理等学科内容及方法,强调的是科学性;其范围包括了从施工机械的选择、应用,一直到宣告报废的整个过程,强调的是全面性;其参与人员主要有施工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强调的是全员性。

公路路面工程的质量管理

(1)公路路面施工单位一定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与质量检验机制。要安排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并做到持续改进施工工艺以及管理的方法。同时,要严格实施质量管理自检制度,将质量控制之重点落实到过程控制当中。

要通过每个月1次的综合性检查,并实施内部质量的奖惩措施,并坚持工序的自我控制与自我检查,从而让质量问题能够消除在生产之中,以避免发生质量问题甚至事故,以推动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同时,在自我控制体系还不够建全和工作尚不得力的情况下,不能开展路面工序之施工。

(2)要放置路面施工的控制桩。在路面施工开始之前,为了对路面标高与平面位置进行控制,有利于施工放样与进行检查验收,应当注重于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精度。在路面开工以前一定要在已经验收的路基中放置控制桩,具体要求做到以下步骤:首先是将控制桩置于公路的中心线上,每隔100m至少要设置4个。该控制桩不仅能控制平面位置,而且还能控制高程。其次是控制桩一律应采取混凝土预制的方式,预制过程中应在其内设置至少1根钢筋,且外观比较好。

再次是要在控制桩埋设的过程,从路槽的标高开始计算,做到下埋30cm和外露30cm,要在控制桩上端的10cm处的路线前进方向正面运用红漆标写出桩号,并用红漆在控制桩之左画出石灰土的设计标高线,同时在顶端再用红漆标出中线所在位置。最后是控制桩的设置不管是标高,还是在平面位置上,都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要设置完成之后要加以复测,从而保证定位的准确性,以求真正发挥控制桩之作用。

(3)要硬化路面拌合场。公路路面的基层拌合场需要用到较大面积的材料堆放地点。同时,材料的放置状况又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质量,并且影响到公路路面工程的质量。

为了确保各类材料不受到污染,确保拌合场的整洁,并减少施工材料之损失,应当对路面施工材料存放场地实施硬化,主要要求如下:公路路面拌和场中所存放的各类碎石、石灰与粉煤灰等都不能直接地堆放于原地面之上,而是一定要对场地实施硬化。同时,硬化场地所用到的材料,一般来说可以是石灰土,也可以说二灰稳定风化岩或者石灰土稳定风化岩等,层厚15cm以上,具体应当视当地地面的情况来确定,从而确保备料与施工过程当中的场地不会受到意外破坏,因此要以接触到地面的材料不会受到污染为主要原则。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法、提出施工企业质量通病应对策略,首先需要对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质量通病方式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受我国传统施工管理习惯影响,市政道路施工中也存在质量管理方式落后、施工质量通病频发的现状。

在对其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施工质量通病方式方法落后是造成施工质量频发的主要因素。而多数施工企业仅通过及技术控制等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对于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操作用事后治理的方法。这样的现状倒是了施工质量通病治理影响了施工进度、进而造成后续工序赶进度而引发质量问题,恶性循环下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应从质量通病方式理念的更新入手,以完善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体系规范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在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管理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应从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式更新、管理体系完善以及动态化管理评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强化。通过多方面工作的有效执行实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方式管理工作目标。

1、更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针对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企业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现状,施工企业应加快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理论的关注与分析。选择适合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架构的、选择适合企业施工质量管理实际情况的、选择符合施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以现代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论多年的研究经验、施工管理经验为基础,为预防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保障市政公路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市政公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更新中,施工企业的经营者还应提高对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并将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贯穿于施工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将抽象的管理理论、理念分解落实到市政道路施工的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为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2、更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促进施工质量通病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注重施工质量通病管理理念更新的基础上,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还应对自身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进行更新。通过对现有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分析以及以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效果的分析,明确企业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优势与不足。以充分发挥现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优势、弥补不足的方法,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为中心,实现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应用目标。以此使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能够以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工作、强化管理重点,实现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明确管理思路以及完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还应针对不同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对现行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以现代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研究进展为基础、以企业实际管理经验为重点,结合成功案例对企业新兴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仍以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弥补不足为目的,结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研究成果以及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作为重点,开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的改进,以此促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的实现。

4、以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动态评测,实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动态评测工作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的重要工作。针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重要性,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也应采取动态评测的方式进行完善。在传统意义的一次性完善基础上,对完善后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进行动态评测。针对完善后的管理体系实施效果、不足等提出改进措施,以不断完善改进的方法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方式管理体系更加符合企业管理特点、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更加符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管理需求。

5、注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基础工作的开展,促进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作为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管理工作的基础执行是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代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应在总结以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进行明确。并将基础内容落实到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当中。再由部门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以此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内容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人员培训,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现代施工质量管理研究中明确指出人员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影响施工管理体系执行的关键、是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关键。在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中,施工企业应认识到人员培训工作对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的重要影响。针对企业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方法改革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人员培训。同时在培训工作中强化企业员工质量意识的树立、强化企业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中各岗位员工工作内容与要点的培训。以人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开展,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的实现。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道路交通行业的逐渐进步是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车辆承载力的增加也随着交通车流量逐渐增多,这就导致了道路施工标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国最基本的基层材料是水泥稳定碎石半钢性基层材料,这种材料的道路使用性能比较好,并被我国各部门公路和城市道路当成一种主体性基层材料得以广泛应用,这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断使用得出来的结论。笔者通过在南平市八一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厦门环岛路10公里段扩建绿化工程及莆田市荔港大道建设工程-壶山大道跨线桥等工程对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1工程实例

此工程项目为莆田市荔港大道建设工程,总长度为22 km,车道行驶宽度为2 m×13 m,碎石石灰粉煤灰基层44 cm,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12 cm,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为42cm,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比例达到60%。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程序安排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资料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且设计的时侯严格要遵守市政道路工程的操作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运输、摊铺、碾压施工技术有关注意事项是需要施工人员按照所处的方位与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情况进行重要研究。

2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

2.1所需材料

2.1.1水泥:水泥应该使用凝结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不宜选用的水泥为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到潮湿导致变坏的水泥。采用标号较低(为325)的水泥比较合适。一定要选择符合我国国标规定的水泥。

2.1.2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两大类是活性材料与非活性材料。能与水泥中离析出的氧化钙反应的粉煤灰等物质是活性材料。没有活性或活性非常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材质是非活性材料,材料的细度和含有利的成分是对这种材料的质量标准。

2.1.3集料:应选用人们手工选择配制的碎石,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低于40mm,颗粒组成范围,用表1中1号级配是城市主要道路用作底基层是所要求的,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低于30mm,颗粒组成应在表1所列2号级配范围内是用作基层时所要求的。磨耗值应低于35%,压碎值应低于30%的石料是所要求的。

表1适宜用做水泥稳定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

2.1.4水:可搅拌和护理水稳的是比较合适于人们饮用的水。对水泥强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必须对有质疑的水质进行试验。不宜用于水稳施工的水是从水源中取水制成的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与蒸馏水制成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比,是不高于90%的水。

2.2准备工作

能为施工作业带来很大的便利是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底基层、土路肩、施工放样等都属于道路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基层不仅要参照工程标准验收外,对于基层的强度指标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样才能保证路面车辆经过之后满足荷重要求。土路肩的工程在于给水泥稳定碎石一个侧限,以代替边模来确保路缘处的标高、压实度与标准相符,这样不仅降低了材料消耗且节省了工程造价成本。土路肩的压实厚度与水泥稳定碎石在压实厚度上一致,宽度达50 cm,土路肩内侧采取方木立模、人工整平的处理方法。考虑到施工期间排水问题,土路肩每隔30 m需开挖泄水沟,施工放样必须准确把握。

2.3摊铺

2.3.1摊铺下基层:下承层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相当注意,将水泥稳定碎石摊铺的方式有用推土机粗略整平、再用平整机进行精平粗平、最后人工进行精平。(1)按照运输车辆的具体吨位,对各个车料的堆放面积严格计算审核。从远到近对混合料根据以上计算距离卸置于下承层堆放面积的中间,对卸料的距离必须准确把握,这样可以防止路段料达不到要求,混合料处于下承层上的时间需要严格掌握。(2)施工前要采取相关的性能检测,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指标系数达到要求,通常需参照1.25~1.30的范围选择运用。(3)把混合料防止好之后,先把料堆用推土机整理到平整状态,然后在道路中间隔10m测量好高程,最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确整平。

2.3.2摊铺上基层:(1)摊铺集料实施之前,要想了解集料的松铺系数应对照有关的实验。有时可选用ABG423沥青摊铺机按照之前的施工情况进行施工,把握松铺系数在1.23~1.25是在选择振动和双夯锤时需要注意的。第一次摊铺集料应采取松铺系数的下限1.23,摊铺20 m,碾压结束后需尽快测量3个~5个断面的标高,每个断面应布置3个左右的测量点,这是为了减少松铺系数的误差。(2)施工选择的拌合机和摊铺机在生产作业能力上需相互吻合,摊铺机保持持续操作施工,这样可以降低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时间,将摊铺速率控制于1 m/min。(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需防止纵向接缝,选择2台摊铺机在前后相隔5 HI~10 HI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碾压工作必须同时进行以防止发生离析现象。(4)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于摊铺机后对粗集料离析现象清除,需要重点消除的则是局部粗集料“窝”,然后结合新拌混合料实施填补。(5)如果遇到变宽的路面,则不应使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改为人工摊铺。人工摊铺的松铺系数在1.3~1.35,摊铺要重点处理离析现象。(6)因路中排水检查井以及下承层局部低洼等问题,常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凹凸不平,这就要结合齿耙对表层进行耙松,再使用新拌混合料找补平整。

2.4碾压

2.4.1碾压顺序与速度:(1)采用稳定碾压在摊铺结束时,不仅可以进行振动碾压施工,也是为了增加表层密实度。稳定碾压对压路机的标准不宜过多,只需12 t的静压压路机则能满足。考虑到减少机械配置数量,施工时振动压路机可不开振动进行碾压,仅需一个来回碾压则达到表面稳定的要求,碾压速度控制在1.5 km/h~2.0 km/h。(2)振动碾压对于压实度有着决定性作用,振动时要选择碾压效果好、性能优越的振动压路机,且碾压时配合准确的振动参数以满足碾压遍数的要求。振动时碾压轮重叠量需控制在轮宽的1/2~1/3,这样能有效清理压痕,维持良好的平整度,碾压的最佳速度为3 km/h。(3)摊铺或碾压时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表面裂缝和轮迹,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弹性较大,对能路面造成揉搓的作用,这可以降低路面裂缝造成的作用。碾压遍数在1遍~2遍则能满足路面需要,碾压速度在4 km/h~6 km/h。(4)振动碾压的作用深度大,深层密实作用较好,而此种方式会导致表面密实度不足。选择作用深度小的静压能满足表层密实效果,特别是大吨位的单钢轮压路机性能更好。要想减少机械配置数量,施工时振动压路机不开振动,操作两个来回则达到施工标准,碾压速度控制在2 km/h~3 km/h。

2.4.2碾压工作时间的长短:施工时要尽量减少碾压工作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保护基层强度,而且对碾压后的基层很快地压实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若碾压段长度过小,则会导致压路机频繁换向,使得压实接头的数量增加,这些会破坏压实的均匀性和基层的平整度。碾压工作段需保证强度损失能承受的最大长度。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相关指标,如:延迟时间、拌和吨位、运输距离、摊铺速度和碾压时间,通过计算就能得到施工允许的最大碾压长度,按照施工现场的气温和碾压作业水平,碾压长度通常在30mm~60mm。

2.4.3 碾压步骤和次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步骤是稳压、振压、静辗、收光。(1)稳定的基础为保证摊铺好的混合料处于稳定状态,以此避免振动碾压时出现推挤。稳定选择的压路机吨位重量需严格控制,通常处于12 t~15 t。按照机械装备形式,选择振压时采取的压路机不开振动完成碾压。(2)振压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中是关键的步骤,通常使用12 t~18 t振动压路机完成碾压。考虑到促进基层全厚范围内压实效率、压实质量的提升,应要求压路机能具备几种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这样就能在施工过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控制。振压的碾压方式与压路机型号、混合料配合比、铺层厚度等多方面因素相关,施工时严格把握这些因素有助于满足预定的密实度要求。(3)选择低频、高幅振动后,能不断增强基层的“深度”密实度,表面5 cm~10 cm范围内密实度较小。静压时为了让路面基层的表层去的良好的密实度,防止振压表面带来不良影响。静压一般选择12 t~18 t的单钢轮压路机,按照机械装备状态可选择振压时使用的重型压路机不开振动实施碾压。

3施工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加快机械化施工速度,加大施工管理力度

因为要求水稳施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质量也一定要达到要求,不然就不容易修理所形成的板块。因此一定要把施工管理加强,机械化施工程度也要加强,这样大规模、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就能形成,也能使水稳的作业要求达到标准的规定。

3.2水稳在加入粉煤灰后更容易施工后期强度高。

由于混合料在只加入砂的情况下,需水量逐渐变多,干缩性也逐渐变大,在夏天高温炎热干旱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操作是极容易出现裂缝的,而且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道路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翻浆现象,压路机施工很难实施。而对改变它的和易性,降低水化热温升,这些用粉煤灰均有显著效果。粉煤灰的添加,水温的后期强度被提高,粉煤灰的活性及球形颗粒表面光滑,骨料之间的摩阻力在水稳施工中可被减少,而且相对应的拌合物所用的水也逐渐减少,水稳的和易性也得到改变,越变越好。粉煤灰使水稳产生强度的同时也散发出一部分热量,但这散发出来的热量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样就会减少由温度变化而导致裂缝,所以掺加粉煤灰的效果是好的。

3.3水泥所需量用水所需量的控制

在搅拌水稳时水泥用量太少会使它的胶凝作用逐渐减少,用量太大会逐渐加大水化热反应温度,裂缝很容易就形成了,还有在振动式压路机施工作业时,很容易在水稳表层形成一层水泥浆覆盖面,覆盖了整个水稳表层,这样水稳水化热的挥发就被阻碍了,有害于压路机施工,所以一定要把握准确水泥用量用水量。

4 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问题;预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市政道路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市政道路工程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因为城市道路除了具有地质、环境、交通和材料等的复杂性以外,还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加大了施工难度,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包括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如何搞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呢?除了科学、全面、严密、精心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之外,更重要的是把住施工质量这一关。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施工建议。

当前城市道路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 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辅助设施多,所以,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 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对此,施工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回填质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回填。据我们的经验:中等井背缝隙(大于50mm 宽)可用灰泥进行充填,每层回填厚度≤100mm 分层捣实。小的井背缝隙(小于50mm 宽)可用砌筑砂浆进行充填,每层回填厚度≤100mm 也要分层捣实。为了防止施工疏忽,监理方应加强巡检。必要时采取旁站方式进行监理。

2. 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 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

2.1 危害

(1)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是道路,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2)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

(3)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

2.2 治理方法

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机型不超过有关规定; 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 时应做成台阶;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大于或等于1m 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 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3. 土路床整修碾压的问题

3.1 危害

(1)不经压实的土路床,路面结构等于铺筑在软地基上,其软基有较大的空隙,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季节的水分积聚,软土基中会渗入大量水份,使土基稳定性降低,支撑不住路面结构,路面将出现早期变形破坏。

(2)不做土路床工序,便不能及时发现土质不良与软弱土基或含水量过大的土层,当做上面结构层,“弹簧”现象反射上来,将造成结构层大面积返工。

(3)不控制土路床的纵、横断面高程,只控制其上结构层的高程,将不能保证结构层的设计厚度,会出现薄厚不均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薄弱部分,出现过早破坏。

3.2 治理方法

(1)对技术素质偏低的施工单位或人员应进行培训,施工时做好工序技术交底。

(2)按照路床工序的要求,在控制中线高程(+20mm)、横断高程(+20mm,且横坡小于或等于+0.3%)、平整度(10mm)的基础上,填方路段路床向下0~80cm, 范围内, 挖方路段路床向下0~30cm 范围内要达到重型击实标准95%的压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达到98%)。

(3)路床工序中的密实度项目和路面各结构层一样是主要检查项目(即带项目),不做土路床工序等于密实度合格率为0,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判定应属不合格工程,因此,必须加强土

路床工序的质量控制。

4 人行道施工中,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

监理方应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提出特别要求。在施工中应要求施工单位特别注意此处的施工质量, 注意砂浆标号、干湿度及砂浆的饱满度。必要时可要求用于此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个等级。监理时也要加强巡检。

5 过路管沟处路面出现裂缝

市政道路工程中,有许多管道需要通过行车路,如排雨管道、过路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管道等。施工这些管道要在路床施工前进行,这样就不存在压实度不足的问题。这一点要特别加以注意,以防止因压实度不足产生路面裂缝的现象。

在管道底部回填施工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灰泥填管道护脚处的狭小部位,然后以虚铺≤200mm 的厚度,进行人工夯实,夯实遍数不得少于5 遍。管道以上,人工夯回填完两层后,进行机械夯实。并在两侧放坡,完成回填,以避免出现上下直通缝。

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对策

1. 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1.1 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规范与指导工程建

设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各环节对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

1.2 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 进一步开放工程建设市场,避

免地方垄断。优化施工招标评标办法,使创精品工程或施工质量好的企业更容易中标,或有更多的机会中标,避免施工单位的恶性价格竞争,使中标价回归理性。

1.3 建立并完善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形成对各单位的评级与优选制度。

1.4 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

2. 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考核和奖惩

2.1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采用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

2.2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检查与考核。重点考虑对承包人是否有合同违法行为、承包商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到位情况、主要施工设备的投入情况、质量控制程序的遵守、材料质量控制情况、施工方案、现场实体质量控制情况、内业资料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对检查考核的结果要采取两个手段来抓:一手抓激励;一手抓惩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结束语:

总之,只要从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可以预防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