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反应测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焦炭;热反应性;实验设备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一些高炉进行解剖研究后发现:焦炭的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能较好地反映焦炭在高炉中的实际状况,是评价焦炭热反应性的重要指标[1]。
焦炭在高炉内由于碳熔反应、碱金属的侵蚀、高温作用和机械磨损,焦炭气孔变大、破碎、粒径变小,含粉增加,骨架透气作用逐渐降低,使高炉生产受到影响。反应性低的焦炭,在高温下不易被CO侵蚀,而高的反应后强度使焦炭到达炉腹后仍有一定的强度,保持炉内气体的畅通[2]。焦炭热性能指标(CRI、CSR)与高炉操作参数如:透气性、透液性、气流分布、悬料次数、风口寿命等均有良好关系。为减少渣蚀反应和增加炉料的透气性,必须保证焦炭具有良好的抵抗炉内高温的热性能[3],降低焦炭反应性,提高反应后强度,改善高温冶金性能已经成为焦化和炼铁行业的共识[4]。
因此,研究和提高焦炭热性能对确保高炉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焦炭热反应性试验就是模拟焦炭在高炉内的反应过程[5],为高炉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测定[6],涉及到化学试剂、玻璃器具、气体钢瓶、高温设备、机械装置和电路连接等方面,这些都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如果不加以重视、防范,并采取相应措施,轻则导致测定结果错误或不可靠、实验过程无法正常进行,重则造成仪器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1旧式焦炭反应测定装置缺陷
旧式焦炭热反应性测定装置,在吊出反应器环节,需要将超过1000℃的反应器吊出加热电炉,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必须戴耐高温石棉手套,一定要将吊装设备与反应器正确连接,确保牢固,然后缓慢从电炉中垂直吊出,轻轻放在支架上,严禁将身体直接接触高温设备或部件而造成烫伤[7]。整个过程要加倍小心,稍有不慎会造成实验人员的烧伤、灼伤。
2KF-2008H型焦炭反应测定装置特点
鉴于旧式焦炭热反应性测定装置,在高温下吊出反应器的操作,对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构成巨大威胁。我站综合各方信息,引进一套KF-2008H型焦炭反应测定装置,该装置在构造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改进,不但测定结果完全符合GB/T40000-2008的相关要求,而且整个测定过程实现自动化全程安全、简便,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KF-2008H型焦炭反应测定装置的结构和使用特点。
3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3.1重复性分析
4结语
KF-2008H型焦炭反应测定装置,其设计免除了1100℃的高温下吊出反应器,使得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大为增强,同时实现了气体流量控制、自动预热、独立切换,对反应开、关,升温速率调节,恒温控制,数据处理等操作的程序化、智能操作。同时,准确度和精确度均符合国标要求,而且使用安全、方便、稳定性好,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红玲,付利俊.焦炭光学组织与反应性关系的研究[J].包钢科技.第31卷第3期2005(6).
[2]刘丹,张泽志.宋成盈等.新型钝化剂对焦炭热性能改善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3]李明富.王文军.杜庆平等.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试验与研究[J]..莱钢科技,2004(1).
[4]王利宾,任学利.关于炼铁焦炭钝化剂试验的总结[J].大观周刊,2011(44).
[5]陆永亮,张文成,梁忠柳.焦炭反应性试验影响因素分析[J].梅山科技,2007(2).
[6]GB/T40000-2008.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试剂盒;儿科
C反应蛋白(CRP)能够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同时发挥抗炎及促炎的双重作用,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变化最为明显的一种。绝大多数疾病如细菌感染、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均与CRP的升高有关[1],在临床上将其作为一种具有非特异性而且敏感的炎症指标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更加敏感的方法可以检测到浓度更低、计量单位更精密的C反应蛋白,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近些年随着hsCRP(可定量1 mg/L以下)检测的普及,hsCRP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对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2]。但现在常见的CRP及hsCRP的检测所用标本都采取血清,采血量最少也需要2~3 ml,增加了采集的难度,从开始测定到完成报告耗时也较长,无法满足儿科门诊需求。本文通过用生化仪与CRP联合检测试剂盒对同一批标本进行相同检测来评价此试剂盒的性能及可靠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3月~7月来我院就诊的患儿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8个月~6岁。
1.2仪器与试剂 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仪及配套试剂,韩国BodiTech公司生产的i-CHROMA(艾可美)免疫荧光分析仪和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hsCRP联合检测试剂盒。
1.3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hsCRP联合检测试剂盒由反应板和检测缓冲液组成。反应板有独立包装,内有干燥剂,检测缓冲液被分装在小管子中,与反应板分开运输。
1.4方法 所有检测对象均于就诊当日抽取1ml静脉血于加有EDTA的抗凝管中摇匀备用以及3 ml静脉血于促凝管中制备血清,避免溶血发生。
全血样本严格按照hsCRP联合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加样,然后将反应板放到艾可美免疫荧光分析仪中进行检测。血清样本用生化仪按操作程序设置参数,两组样本同时进行hsCRP测定,记录检测结果。
1.5统计学处理 所获得的各项数据中,hsCRP值>3.0 mg/L为阳性,
2结果
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见表1。再将测定值经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r=0.986,其相关性良好。
3讨论
韩国i-CHROMA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CRP联合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利用免疫荧光的定量检测技术,测定方法为干化学层析法:将检测缓冲液和血液样本在检测瓶中进行混合,缓冲液中的荧光标记抗CRP抗体与血液中的相关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将混合样本放到反应板上,通过毛细管作用扩散到硝化纤维基质的测试带,该复合物会被测试带上的抗标记抗体捕获。因此,血液样本中的CRP越多,测试带上的复合物聚集的越多,产生的荧光抗体的信号强度能够反映被捕获的CRP的量,再通过艾可美免疫荧光分析仪的处理,从而确定血液样本中CRP的浓度。测试样本可以采用血清、血浆或全血,摆脱了生化法只能用血清检测的限制。样本用量仅为10 μl,门诊初诊病患检测时采集手指或足跟部的末梢血即可,使标本的采集难度降低。测定方法简便快速,5 min即可获得检测结果,方便对婴幼儿及儿童病患的检测,有效避免了生化法病患抽血困难、检测时间较长等不利于儿科临床早期诊断的问题[3]。
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方法,该试剂盒的局限性表现为:①检测值超出了检测限(hsCRP的检测限为0.5~5.0mg/L,CRP的检测限为5~200 mg/L),其相关性会相应下降[4];②人类血液中某些非特异性成分具有相似抗原决定基捕获缓冲液中抗体导致假阳性;③某些未知成分屏蔽了抗原决定基使之无法与抗体结合而导致假阴性,但经过稀释后再检测就可避免。④不稳定的CRP抗原随着时间和温度逐渐退化而无法被抗体识别,想要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需要依靠良好的试剂存储环境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但总体来说,检测CRP和hsCRP比起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要更加可靠[5],CRP含量升高和降低的过程非常迅速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应该采用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多次复查的检测方法。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CRP联合检测试剂盒替代生化法用于对儿科初诊病患的CRP检测上还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王金良.超敏CRP检验的临床价值[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2(1):15.
[2]林德美.血清C反应蛋白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变化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8):11-12.
[3]焦瑞宝,唐吉斌,陈然,等.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28.
[关键词] A、B 级考试;听力教学;反拨作用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A、B 级考试是高职院校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要通过的最重要的英语过级考试。 笔者试图用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理论,分析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 级听力测试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正反面作用 ,从而引发对增加 A、B 级听力测试正面效应和化解负面效应的思考,以此更好地促进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一、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理论综述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该理论体系中尤以 Hughes 的反拨效应模式和 Alderson & Wall 的反拨假设理论最有影响力。 Hughes认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学的积极或消极的反拨作用,科学合理的考试会推动教学与学习, 不科学的考试只会起到反面作用。考试反拨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面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学产生人们所期望的影响,而负面反拨作用是“某一被公认为‘质量差’的考试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而“质量差”是指教师不希望教和学生不希望的学的东西。
本文基于以上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理论来进一步探讨英语 A、B 级听力测试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正、 反两方面反拨作用,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增加正面的作用,减少反面作用,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
二、A、B 级听力测试对英语听力教学的正面作用
我国目前对于中小学生英语教学方面的要求更多侧重于读、写、译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听力能力训练。 根据我国新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中,听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A、B 级听力测试的存在无疑会提高学生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学生听力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听力能力的训练。 听力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A、B 级听力测试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反面作用
作者认为 A、B 级听力测试的反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受考试题型限制的影响。 在A、B 级考试中,听力所占分值为 15 分,其中选择题占 10分,填空题只占 5 分。 依据英语能力测试研究报告的显示,选择题很难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听力理解水平,很多学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选择是仅凭猜测。 而主观题的对于能力测试的效果更明显,对教学的后效也较好。多年来受 A、B 级听力测试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所能买到的与 A、B 级听力测试有关的辅导材料中,所设计的题型也多以选择题为主,大量的选择题型导致学生听力练习内容单一,对其它类型听力能力训练不够重视。 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受到考试题型的影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 很多教师只有紧密围绕测试内容和题型进行教学,过度强调对学生在听力技巧方面的训练,从而忽略了英语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
四、对于如何提高 A、B 级听力测试正面效应和减少负面效应的思考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而其首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其中。 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A、B 级听力测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带来的影响。
首先,应该正确对待英语A、B 级听力测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听力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应用而不仅仅是考试,使学生能够真正提高自己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自己的听说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不是仅限通过听力测试。
其次,应该改进我们的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大多是 “听录音—对答案—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听力学习缺乏兴趣,遏制了学生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应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积极吸收新的教学材料,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辅助作用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我们改进的方向。同时,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强烈兴趣,而且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再次,在做听力练习前应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听力水平差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发音问题。 由于学生英语发音的不正确或缺乏连读、不完全爆破、同化、弱化等语音技巧,使他们在听英语时常出错或反应不敏捷。 此外,高职高专学生的词汇量较小也是制约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一大原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英语语言蕴含了英美国家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在听力理解材料中会有许多词句有很强的文化背景, 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很难对听力材料做出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因而,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重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
总之,A、B 级听力测试作为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之深是不容置疑的。 其正面反拨作用和负面反拨作用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不少启示。 因此要充分利用 A、B 级听力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将其产生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克服或减少其负面反拨作用,真正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实现外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红梅.试析 CET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2]陈晓扣.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解题不够规范化是失误丢分重要原因。所谓解题规范化,简单地讲就是解题要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图文并茂,书写整洁,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结论明确。一般来说,中考物理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就是解题规范化的量化依据。参照中考物理解题的要求,解题规范化应包括:解题思路的规范,解题步骤的规范,书写表达的规范,说明讨论的规范。
解题规范化不是抽象的,它由实实在在的诸多要素组成。依据中考试题的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为培养规范化的解题习惯,我们平时解题应该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画图分析:主要是画原理分析图和物理过程示意图(如受力示意图、运动示意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作图有助于分析题意,找出解题方法;作图有助于解题过程表述的简洁性。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目的是展示物理问题发展的前因后果。文字说明的语言要简洁、明确、规范。
列出关系式:主要是物理公式和与解题相关的基本的等量关系式。要注意:①一定要写关系式的原式,而不是变形式或结果计算式。②所列关系式要与解题密切相关。不要堆砌方程,方程过多,容易造成解题的混乱。③列关系式时,物理量的符号要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若使用题中没有的物理量符号时,也一定要使用课本上统一的符号。
解题过程详略得当:写出重要的关系式和推导步骤。详细的推导、整理过程则一般不用写。
代数运算正确:从原方程求解最后结果时,要先推导出最简形式的计算式,再把单位统一后的数据代入,写出计算结果和单位,中间运算过程无需写上。要尽量避免步步计算。
结果表达准确:结果的表达要明确。要有数值和单位。如果是力,还要说明其方向。
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讨论:如果需要说明或讨论的,一定要有准确的说明或必要的讨论。
除了解题要有规范化,做到应试有策略、遇阻有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
要做到应试有策略,应注意:
对题目的审查要认真:审题的正确是正确解题的开始和基础,对题目的阅读,除了有较好的语文基础外,必须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最后达到看懂、看清题目内容的目的。审题过程注意以下几点。
1.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问题的性质是可以翻新的。
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连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很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试题的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每一种题型都有各自的测试功能,应答时也应有各自的注意点。
1. 单项选择题的应答:试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
2. 多项选择题的应答: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但不能肯定其它选项一定就是错误的,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判断,对犹豫不定的结论不要强行选择和频繁更改,以免影响得分。
3. 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心理紧张的应对
应当自信:考试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一般考试中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正常的逻辑推理解决,考查的也是通性通法,不要想得太深奥,更不要简单问题复杂化。即使某题实在解不出,也要学会“自我安慰”:这题太难,大家都一样!这样可以避免影响解其它题的思路,应当坚信自己的实力。
由易至难:学生在考场上(尤其是中考)难免会紧张,由于紧张,思维往往难以充分拓展。解决的办法:一是静下心来;二是由易至难的解题。遇到“拦路虎”,不妨绕开行,先放一下,等到做顺了,心理平静了,思路也就开阔了,再回头对那些题来个“回马枪”,往往能收到成效。
暂时遗忘怎么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某人很熟,但突然叫不出名字,这叫暂时遗忘。这时可想想该人的小名,也可对姓氏进行扫描:赵、钱、孙、李……,往往能叫出来。实在没有办法,干脆不想,做别的事,半小时后突然就想出来了。考试时也一样,最可怕的是重要公式的暂时遗忘,这就要求能够快速推导出公式及知道各公式之间的联系。
扫描法:在脑海中快速进行扫描:哪些知识与此题有关……
思维受阻的应对
再审一遍题: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数据?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是否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所有必要的概念?是否有没有发现的隐含条件?再审一遍题!也许就会有新的收获。
联想:曾经见过它吗?是否见过类似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能不能利用它?是否能想起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
你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争取部分得分)?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似的问题?
【关键词】TEM测试;反驳作用;反思教学法
1.引言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在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分别做了规定。大纲同时指出,为了帮助各校和有关部门了解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在第四学期和第八学期分别实施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统一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标准化的大规模考试,TEM4和TEM8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吸引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测试成绩在一些高校里被作为教师评优的标准,甚至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用人单位也以此为尺度进行人才的选拔。对于英语专业的师生而言,TEM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教与学均产生重大影响。
2.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作为语言教学的评估手段,测试给语言教学提供了重要信息并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研究者们把语言测试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定义为反拨作用 (backwash or washback)。Bailey. K. M指出, 测试会影响学习者对教与学的理解和态度, 而这种理解和态度又会反过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多数研究者认为,反拨作用具有两面性,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也有人认为反拨作用只是负向的。Madaus就曾指出:The higher the stakes attached to a test,the more it will distort the teaching process。他认为测试的作用是可感知的,教师会把以往的测试题目作为教学内容,根据测试相应地调整教学,从而使测试成绩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
3. 利用反思教学法弱化TEM测试的负面反拨作用
对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的研究肯定了负面反拨作用的存在。TEM测试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权威测试手段,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如何充分发挥TEM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克服或减少其负面反拨作用,实现测试设计者、实施者和教育工作者“以考促教, 以教促学”的初衷已成为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3.1 反思教学法理论
反思是指在回忆的基础上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深刻地反省、分析和推理,从而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提出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反思教学法(reflective teaching)自20 世纪80 年代在西方国家的教育领域里兴起以来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青睐。布鲁巴赫(J .W. Brubacher)等人从时间角度把反思教学法的实践分为三类: reflection-on-practice, reflection-in-practice, reflection-for-practice。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给反思性教学下的定义是“ 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师通过反思以往的知识、技能和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经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3.2 利用反思教学法弱化TEM测试的负面反驳作用
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和测试进行反思,通过不断的肯定和否定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从而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教学。
3.2.1 正确认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
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的关系是“伙伴关系”( partnership),测试应该支持“好”的教学, 并纠正“不好”的教学。教师应该意识到,恰当运用语言测试能有效地评估教学效果和质量,了解学生的语言程度和不足,促进教与学;语言测试运用不当则会误导教学,产生不良后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不能是考什么讲什么,应该避开“应试教学”的指挥棒,努力发挥测试的积极导向作用。
3.2.2 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及时获得信息反馈
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我教学进行的研究,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教师通过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行动过程不断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运用随堂观察、课后谈心、问卷调查等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取得反馈信息,从而进行教学反思。
3.2.3 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
“实践”不单指和TEM测试有关的内容实践,更指真实场景中听、说等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练习测试相关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但长时段高强度的强化训练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影响其学习兴趣,并导致“高分低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真正的语言实践机会才能切实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 结论
TEM测试对外语教与学有正、负面的反拨作用。反思教学法可以引导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累经验,促进教学与语言实践相结合,能有效地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弱化测试的负面反拨作用。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与实践,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Bailey K. M. 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 [J].1996, 13(3).
[2]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李继红. 反思教学法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J]. 海外英语, 2011(10).
[4] 李秀丽. 英语专业八级翻译测试对英语教学反拨作用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3).
[5]邹申. 对考试效应的认识与对策-兼谈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的修订原则与方案[J]. 外语界, 2005(5).
基金项目:
安徽三联学院院级基金课题 “高等学校TEM4&TEM8反拨作用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