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07-02
1 引言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国际间的合作更加密切,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因此在大学中双语课程的开设也越来越多。在开设之初双语课程就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语课程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很多师生甚至质疑这一举措,认为在中国不适合双语课程。因此学术界开始探究大学双语课程的改革。
2 双语课程改革的含义和目的
双语课程的含义是在课堂上利用中英两种语言来传授课程,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能够用这两种语言来学习知识。其目的是运用两种语言掌握专业技能,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性。双语课程改革是因为当前的双语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进展。双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完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相长[1.2,3]。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中要中分的发挥青年教师的自然优势,辅助与课堂和师资力量,优化实践教学和教学质量,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双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3 大学双语课程的问题
大学双语课程并没有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3.1 师资力量不够。
双语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英文水平。很多教师都能用汉语流利的表达专业知识,因为这是母语。但是一涉及到英语,一般教师只能用很简单的英语和学生进行沟通,没有达到一个专业表述的水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英文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传授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求知效果就差。因此,在目前非专业英语教师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4]。
3.2 教材选择范围少。
双语课程的教材需要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英文的真实感觉。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学双语课程里面很少有这样的教材,即使有也和当前中国的中文课程难度不匹配。选择一个好的教材能够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选择一个好的教材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5]。
3.3 双语环境不理想。
中国的大学教学中只有在英语课堂上英文的学习才很多,但是对于其他非英文专业的课程,采用英语的教学很少。学生在一个没有英文的环境中学习,就无法完成双语教学的任务。在学校里,学生也很少见到外国人,社会中的外语教学环境也不理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给学生营造稳定的外语环境是很必要的条件[6]。
4 大学双语课程的改革对策
大学双语课程由于面临如此多的问题,所以需要进行改革,以改革来推动大学双语课程的快速实现。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的改革措施。
4.1 增强专业外语师资力量。
由于大学双语课程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教师要有流利的英文进行课堂教学。中国的高校应该聘请更多的外语人才,特别是从海外归来的专业英语老师。同时对于英文水平不高的老师进行整体的培训和辅导,必要的还可以推荐英文能力很强的教师到海外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来进行教学的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的邀请外国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和讲座,也可以向一些双语教学开展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学校也可以鼓励一部分英文专业的老师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这样可以资源互动,对英文老师也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如图2所示,本文推荐采用这种专业课的教学体系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大学的教育分为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语言的培养,专业课教学侧重于完成学科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包括基础英语的教学课程体系和专业英语的教学,学生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以渗透学习专业课程的教学,因此这两种模式应该结合起来,以大学英语教学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从基础英语的学习逐渐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中,这样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学习中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辅助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可以培养现代化的符合性人才。在双语教学中要做到专业思维的理解英文的内容,不但要明白字面意思还要掌握专业思维方式[7]。
图2 专业课教学体系
4.2 选择合适的教材。
大学双语课程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针对当前的大学双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选择非常合适的教材。要对中英文的教材内容做反复的对比,最好是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这是保证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传授专业内容为主,利用外语把专业知识讲清楚,学生也能够很好的理解专业内容。要充分的研究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了解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可度和接受能力,这样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课堂上也能够很好的把握住教学的英文环境。最后要充分的考虑双语教学对专业知识的影响,双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教材的时候应该讲解精确,因为任何一个错误的单词使用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理解的不同[8]。
5 大学双语课程的前景分析
大学双语课程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随着中国与国际间的合作逐渐加大,对英文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但英文专业的人才缺口大,非英文专业的缺口更大。所以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双语人才,这样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总之大学双语课程的前景是很好的,在大学里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环境能力,增强教与学的互动,这些都有利用大学双语课程的更好发展。
6 结束语
双语教学改革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大学双语课程要让学生利用英文学习各种专业的知识,学习用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双语教学是一个缓慢进展的教学行为,不能操之过急,语言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所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双语教学的好处。作为老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英文表达无障碍。在这样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下,学生的兴趣也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更加的明显。因此双语教学的改革要不断的进行下去,只有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调整策略,我们的双语教学才能更加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 尚德会. 双语课程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29(5):65-71.
[2] 赵瑞莲. 高校双语教学的走向[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2):12-16.
[3] 王德广.正确认识双语教学 [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16 (7):109-114.
[4] 谢雪平,全小平.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23(8):62-66.
[5] Frank Buschmann, Regine Meunier, Research on the Double language system in global stage [J].A System of Patterns,England ,2002.
[6] 李仁发.高校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J].高教探索,2005,21(5):23-27.
[7] 周方婷,王移芝.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J].新课程研究,2005,12(5):32-37.
[8] David A.Wheeler.Validate the higher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on Double language educaiton[J].Research Staff Member. Canada,Oct 23rd,2003.
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公司与金融法方向(同等学力)
申请硕士学位课程 招生简章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金融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也使公司与金融法成为各国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业是一个以规则运行为特征的特殊产业。实践证明,经过高素质法律训练的人尤其适应该行业的竞争与生存,因此,法律人往往会从事该行业工作,已经具备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如实现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成为复合型高端人才,则优势凸显。具备传统法律知识的人员,对于专业很强的公司与金融法律也有知识转型、更新和提升的需要。
浙江大学法学院为应对这种社会需求,特开设公司与金融法硕士课程班,综合浙江大学法学院和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及金融管理实务部门的优质资源,为学员提供硕士层面前沿热点国内外公司与金融法律知识,使学员的公司与金融法理论和实务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课程对象】
公司、证券、银行、保险、信托、期货、担保、贷款公司等相关行业人员;公安、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及仲裁委等公司与金融法律从业者;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等“一行三会”监管官员。
专业背景不限,免试入学。
【课程设置】
法理学、法学前沿、硕士生英语、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商法、金融法、票据法、公司法、股权投资法、证券期货法、保险法、银行法、投资基金法、信托法、国际金融法、金融刑法、行政法(金融监管)、房地产法、民事诉讼与仲裁、货币金融专题、证券投资专题。
富有特色的实战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进。
【学习时间】
1年半,双休日学习。
【证书颁发】
经考核合格后颁发浙江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课程班结业证书。符合条件,通过考试和硕士论文答辩可获得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课程费用】
学费:21000元。
书本费:1000元。
教学地点: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联系电话】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费直拨】 4000,716,617
【关键词】大学;法律;教学;课程
一、引言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法律职业化”成为当前在司法改革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其与国家、社会以及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法治人才,高校也面临的巨大的压力和竞争。只有发现当前法律教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改革和创新设计,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法律教学课程质量的提高,从而最终实现法律职业化改革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当前大学法律教学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在大学中进行法律教育其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养,这就需要积淀时间和知识储备量。由于法律教育内容多且繁杂,而当前高校并没有分配较多的学时用于法律基础教学,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只能采用照本宣科或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一些较为浅显的法律概念及规范传授给学生,却忽略了对学生法律思维及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样枯燥的教育形式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由于没有案例模拟及实践活动,也使得学生所学到的课堂内容脱离了生活,失去了法律教育的本质。长时间下去学生不仅会失去对法律的学习兴趣,更会造成学生对法律规范的漠视。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对法律专业的课程设计而言,其所对应的培养方向应该是法律服务部门、司法部门的辅助岗位,且为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法律事务部门培养应用型法律辅助人才。但由于高校在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造成了人才不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教学在课程设计中与其他学科相关性不强,这就使得学科之间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此外,专业课程设置并没有按照职业目标来进行规划和实现,且法律课程缺乏实用性,大大偏离了教学职业化的本质要求。
(三)教学设计缺乏技能训练
大学法律应该着重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摆脱学科性课程体系的限制,凸显职业技能训练,并让学生懂得将法律运用于生活之中,并在生活之中深化对法律的理解进而升华。但当前是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讲授的形式来开展,对学生并没有安排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目标相背离,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便会出现迷茫慌乱,手足无措,从而无法满足社会对法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大学法律教学课程改革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及结构体系设置
教师在进行法律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课程针对性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树立法律意识观念,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从我们现实生活中出发,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出发,将法律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做到以知导行、以知促行,让学生与社会同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创新精神,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刑事、民事法律制度后,可以结合典型的案例与学生分析讨论,可以以模拟法庭的方式来让学生处理一些简单的刑事和民事纠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动笔实践能力,还可以在实战演练对法律有更深一层的见解,真正做到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及职业能力。
(二)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
大学法律教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及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学校可以设立实习基地,并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专业的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第一个方面学校要确保经费投入充足,这也是提高法律课程教学质量重要的物质基础及保障。建立公共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法律诊所以及司法鉴定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并要配备充足精良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教学软件,让教师在组织学生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会受到教学设备的限制。第二个方面学校要加强与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律师事务所的联系,并可以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搭建出校外实训基地的桥梁,并强化管理,让学生走出校园,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以暑假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的实际操作技巧训练,在复杂真实的环境中,学会独立运用法律知识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及解决。学校还要注意对学生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制定科学的专业实习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和统一。
(三)增强教学组织形式的互动性
1.动式技能训练平台设计
在教学时,提供一个包括会计账务处理、成本计算、支付结算、计算机会计、审计、纳税申报、统计分析等技能的具有交互功能的数字多媒体会计技能训练的教学和训练平台,以方便学生获得各种会计专业技能。
2.教学媒体制作
制作多媒体教学光盘,以电影、录像方式动态、直观、形象、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各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教学光盘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也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媒体。“训练系统”提供的基于屏幕录像的教学手段,能够真实形象地演示出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获得各种会计业务技能,提高训练效果。
二、会计课程多媒体教学模式分析
1.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
会计学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等特点,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由于大学生的经验有限,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作支撑点。例如,会计工作中应用的多种凭证账表,特别是银行结算凭证几乎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而在教学中要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套齐全的上述凭证,一般难以做到。而利用多媒体系统,就可以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基础资料及各种会计核算程序进行演示,再配以必要的语言进行点评,既生动又形象,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演示知识提纲,概括要点,突出重点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促进者和释惑者。面对新技术的挑战,会计教师必须采取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培养具备高新知识和技能的创造性人才。例如,在讲授某一个理论或知识点时,将这个理论或知识点的要点首先列举出来,打印在电子教案上,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个理论和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从而对后续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轮廓,这一步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重点时要有强调、有提醒,及时引导学生变换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讲授难点时,要循循善诱,层层分析。在重点、难点问题讲授之后,还有一个融合的问题。这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来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
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优势之一是能够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信息集成和综合,并可方便地进行操作、编辑、调出、存储、处理和呈现。当然,在注重教学内容表达多样化时,应优化设计各种信息媒介的表达和组合,精心选择,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中级财务会计》是按照6大会计要素所包含的主要项目设计教学内容的,其中资产类介绍了货币资金、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内容,每一部分都独立成章,但是实际经济业务的发生,往往都是混合发生的,每个会计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关联。这样,我们可以将独立的各个知识点加以整合。比较容易混淆的几种业务是: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长期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等,它们分别是处于同一笔业务的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如销贷方与购货方,债权人与债务人,虽然是同一笔业务,但处于不同的主置,其概念、处理所用的方法都不同,分别独立成章学习时学生都能理解,两部分学完之后常常混淆。因此,设计电子教案时,要列表归纳,整理联系与区别,辅之以各种综合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4.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教学内容情境化
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能模拟会计业务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参与,借助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领会和掌握会计操作实务。例如,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是会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种类繁多,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异地托收承付等多种结算方式,每种结算方式都比较复杂。因此,在已往的课堂教学中,单凭教师的口头讲授和文字说明很难讲述清楚,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每一种具体的银行结算方式按其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使学生对各种结算方式有一个清晰、难忘的印象。此外,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企业增值税业务核算流程,讲授财务报表的编制等。5.利用交互式,设计灵活的对话形式
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习惯。同时,还可以利用E-mail等在课后为学生答疑解惑。
三、大学会计课程多媒体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技术虽然形象、直观、生动,传递的信息量大,能活跃课堂气氛,效率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需要引起教师的格外注意,需要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起来。
1.不要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要始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多媒体技术在会计课程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新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由于多媒体的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部分学生只注意好奇的、热闹的场面和表面现象,而不去思考会计概念、会计原理的真正意义,这就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未发挥出来。因此,不能只重视多媒体会计教学的演示功能,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根据会计现象建立模型的能力。而模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进行抽象思维,对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从而抽象出模型,然后应用它去发现规律,分析、处理和解决会计问题。但是,目前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会计课教学时,没有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会计现象,虽然有了鲜明生动的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削弱对学生会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学习会计知识、获得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过程,是对会计知识的一种体验过程。没有学生的内在体验,就无法形成会计实务的操作能力。学生要获得会计实务的操作体验,就必须在会计学习过程中进行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多种器官的协调活动。
2.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过程,努力适应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导演者,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研究和评价。采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改革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因为采用多媒体技术,就忽视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教学。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体态语言、教师的情感调控是任何技术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讲,教师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对学习目标的分析、学习情境的创设、信息资源的提供、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上来。
3.掌握多媒体课件运用的艺术
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制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计划,规定每一节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的具体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软件、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如果不实事求是、因课制宜,不加选择地制作使用课件,就会使教学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一是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积累的有典型意义的感性材料,而学生过去又没感知过;二是所讲授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不易直接感受、直接理解,需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材料作为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的支撑点;三是讲授内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体验,或需要让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并长期保存在记忆申的。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恰到好处,切忌滥用、泛用。
[参考文献]
[1]樊树鑫,段丽凌.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探讨主体性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3,(16).
[2]袁清.创新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3,(16).
[3]龙薇.创新高校专业课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A].杨胜刚,祝炳奎.中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沪军.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会计学课教学需注意的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2).
[5]张同.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J],经济师,2004,(2).
[6]罗玉宏.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0,(3).
关键词:昆明学院;大学泰语;研讨
【中图分类号】H412
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随着桥头堡战略实施,目前,云南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小语种人才培养对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昆明学院是一所综合院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21个特色专科专业,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同类院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选择昆明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调查研究泰语学习在各个专业开展情况的绝对优势。
泰语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据统计,云南省小语种专业目前在校生人数约5万人,根据2013年5月30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快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教高【2013】69号)》和同年6月28日召开的“云南省高等学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的要求,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规模在三年时间要扩大到10万人左右。
截止2015年,云南省开办泰语专业的本科学校已经超过10个,在校生规模约1900人,办学规模还没有实现预定目标。云南省大部分学校的泰语专业培养方向集中于传统的泰语语言文学、商务和旅游方向,机械、农业、建筑、医学等专业相关的复合型泰语人才稀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因此,对于泰语教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
昆明学院自2002年开始招收泰语导游专业(专科),10年来共培养专科毕业生近200人;
2010年开始,为满足社会发展对泰语人才需求,学校增设大学泰语为公共必修课程,供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选择,课时数及学分均与大学英语一致。选择大学泰语的学生可以用大学泰语代替大学英语。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大学英语”和“大学泰语”两门课程中,任选一门进行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学习。
本文选择公共必修类课程“大学泰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5年实践研究,总结昆明学院多年以来泰语教学的“得”与“失”,并通过调查以及基础数据采样分析,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并结合当前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搭建符合昆明学院教学宗旨的泰语学科教学体系。
本研究数据信息采集可靠,分析科学,研究严谨,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昆明学院自2010-2015年所开展的大学泰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将数据分为静态及动态两个方面进行采样研究:静态数据主要涉及学生、师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学生最终考核等方面情况;动态数据主要反映在静态数据背景下,学生的反应、感受,学生个体的差异,老师的教学情况等方面。
昆明学院“大学泰语”2010年-2015年探索实践之路
选课模式的探索
2010年12月,为了响应云南培养小语种人才计划,昆明学院选择在2010级音、体、美,及三校本科R笛生中开设大学泰语公共必修课程,学生在本门课程所修得的学分将置换大学英语相关课程的学分。当年选修大学泰语的学生人数为115人,选课学生集中在音、体、美、三校专业,利用学生的原课程上课时间作息,不占用晚间或周末额外排课。
2011级,学校决定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开放选修大学泰语课程。当年,全校17个学院的各专业均有学生有意向选修泰语,最终确定报名的学生总人数为38人,开设一个大学泰语教学班。由于选课学生专业分布零散,为避免和其他课程安排的冲突,安排在夜间第9、10节课上课。
2012级选修大学泰语的学生为17人,开设了一个大学泰语班。因为当年同时面向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增设了泰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故只能由任课教师指定上课时间,满足上课时间条件的学生才能选修大学泰语。
2013级,考虑到2012级上课时间段难统一的问题,学校决定将大学泰语课程安排到周末上课,以满足全校各专业的选课需求,最终有60人选修泰语,开设了一个班,采取一周上一次课,周日连上4节课的模式。但这一年级的学生在16周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教学的统一监管,学生缺旷课、请假情况突出。
2014级,学校尝试采用与大学英语平行选课的模式,在全校范围内选修泰语。当年,由各班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向新生作动员,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和自学能力,在英语和泰语两门课之间选修一门。在开放选课的头两周期间,学校特别开设了大学泰语公开课供学生体验观摩,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经过积极动员,2014级最终选修大学泰语的人数为324人,较2010年选课人数增加210人。
2015级,学校决定沿用2014级的选课模式,与英语上课时间段平行开设6个泰语班。考虑新生开学上课秩序问题,学校取消了大学泰语试听公开课,采取向学生开放校园网络选课系统的方法,有意向选修泰语的学生可以直接网络选课。但是,因为新生不熟悉校园网络选课程序,最终通过网络正常选课的学生仅有53人,但在正式开课后3-5周,又不断有学生提交申请选上泰语课,截至开学第五周,选修大学泰语课的学生总人数为138人。
授课模式的探索
复制大学英语分课型授课―合并课型授课―提高平时成绩比例
昆明学院“大学泰语”课程的授课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照搬复制阶段。2010级-2013级,照搬复制“大学英语”版块式教学模式,将大学泰语课程分割为听说课和读写课两个板块。
随着“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启动,学校增加网络自主学习板块计入总学分,为了使选修泰语的学生获得相同学分,“大学泰语”也增加网络自主学习课程。但由于泰语教学起步晚,供学生自学的资源不足,学习资源均由任课教师搜集后转发给学生,供学生自学参考并要求学生于学期末提供一份自学内容总结给教师评定核算期末成绩。
“大学泰语”教学不应照搬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回归到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将“大学泰语”课程合并为一门综合课程进行授课,其重点以教师的课堂讲授和随堂练习为主。
第二阶段,合并课程阶段。选修“大学泰语”课程的学生,没有泰语学习经历,学生需要从泰语语音开始学习,第一学年的教学以字母识别、音节拼读为主;第二学年教学以场景对话为主。
选修泰语的学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英语基础较好,具备英语自学能力,希望多掌握一门外语的学生,这类学生占到总人数的7%;第二类学生是对英语课没兴趣,希望重新选修一门外语,掌握基本口语会话即可,这一类学生占到总选修人数的90%以上。考虑到选修“大学泰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学校将“大学泰语”两年的教学目标调整设定为:使学生具备泰语拼读能力;学生能够用泰语进行基本日常会话;在熟悉泰语拼读、词汇构词特点的基础上具备基本自学能力。
第三阶段,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因为“大学泰语”的教学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学不好英语,希望通过选修泰语轻松过关的学生,他们对泰语没有真正的学习兴趣。这部分学生刚开始还能跟上教学进度,但一进入到大量语音拼读规则学习和训练时,他们开始进入“听天书”的状态,并伴随有缺旷课现象。“大学泰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因考虑到学生选修泰语的初衷,往往对学习要求不严。
为强化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监督,学校决定将“大学泰语”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提高至40%,剩下的60%再由口语、听力、笔试的期末成绩构成。学生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x40% +(听说成绩x50%+期末笔试成绩x50%)x60%
结语
在长期以英语为王的大学公共课程教学体系中,“大学泰语”是一个新生事物,昆明学院现行的“大学泰语”选课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现实的问题。
学院对泰语公共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是“重发音、重交际、重自学能力的培养”。但泰语作为公共课程,两学年四学期的课程,共计只有256学时,这只相当于泰语专业一、二年级阶段一个学期泰语课程的授课量,所以对选修“大学泰语”的学生考核要采取切之可行的标准。
选修泰语课的学生都是泰语零基础,照搬“大学英语”的授课模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泰语教学质量,学生更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学好基本功,能够通过两年的学习,达到基本的自学能力。所以,应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通过灵活的选课模式,满足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选课需求。
现在各高校都在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趋向于行业化、技能化发展。泰语可以向英语教学借鉴,但不能照搬,得结合际,闯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泰语教学路子,做到学校重视课程管理,老师重视教学设计,学生重视学习修养。而整个泰语教学最终的落脚处,还得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专攻,学以致用才是昆明学院作为综合性运用型大学泰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闭晔.提高泰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48-49.
[2]黄钰惠.基础泰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4,07:164-166.
[3]段召阳.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非专业泰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战线,2011,S2:348-350.
[4]林子艺.怎样提高职中泰语教学的水平[J].考试周刊,2015,06:167-16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