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Practice on Inquiry Teaching of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LIU Zhong, ZOU Shuyun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eaching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The idea and measure of inquiry teaching were propose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nd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se study and practice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ffects.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learning interest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教和学两者互为依存,教师的教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进程和效果。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未能参与课程的讨论过程。①“水轮机原理”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方向的主干专业课,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传统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难懂的感觉。②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探究式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应用性强的课程。由于学生被引导进行深层学习,其对很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为加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更为自然。比如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学生的兴趣选择,也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这样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效果,有必要研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活跃课堂气氛。
1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
探究式教学对于教师是一项极富挑战的工作。该挑战一方面来自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来自老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能力。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需要老师把问题的答案分析和解释给他们,而是自己独立思考找出答案。正因为学生们能独立思考,所以全班几十名学生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老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执教素养,那么就很难应对学生的问题。
因此教师除了从事课堂教学外,还必须进行试验研究、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等活动。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提高基础理论水平,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项目丰富经验和技能,通过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以求创新与改革,最终提高“水轮机原理”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提高“水轮机原理”教学效果的途径
“水轮机原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时应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公式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如水轮机蜗壳水力计算公式,各类教材中鲜有推导过程,只给出一个结果,每次上课必有学生问如何推导。该公式推导较复杂,用到繁琐的积分代换或复变函数的知识。而且,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蜗壳:基本理论式,带碟形边蜗壳的实用计算式,铸造蜗壳的实用计算式,与箱式座环联接的蜗壳的实用计算式,每种公式的推导都不简单。通过推导,才能在“水轮机原理”探究式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疑问进行恰当的引导和解答。
(2)对教材的核心知识必须了如指掌。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核心知识与一般知识,主讲教师必须对此有清楚的认识。有两种观念是错误的。一种是认为教材中的东西都同等重要,分不出主次,认为教材中的内容都必须掌握,这样认识的教师必然犯重点不突出的毛病;另一种是提不出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这样认识的教师自然不能让学生学到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技术。笔者按照三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明确每一章的重点与核心,教学中确保这些核心知识的掌握。
(3)必须了解课程知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水轮机作为水电站的“心脏”,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它的复杂不在于结构,而在于其内部流动、材料和设计方法。这些都依赖于复杂的流体计算、现代的材料科学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因此,水轮机是一种与当代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设备。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新的动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4)恰当运用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即使经过探究,可能还是难以理解。对于这些难点,适当运用类比,可以把复杂的理论以浅显的道理进行说明,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水轮机原理”中难以理解的水轮机空化,可以用生活中的感冒进行类比,如表1所示。
表1 关于水轮机空化的类比
(5)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是兴趣的源泉,也是促使学生思考的动力。为了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上课内容设计为几十个相关的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制造应有的悬念和气氛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6)在组织课堂讨论中,要注意扣住“选、定、引、评”四个环节,即选题恰当,定中心发言人,引导启发、评述小结。选题要难易适度,由浅入深,讨论才能顺利开展;事先定中心发言人作重点准备,使讨论不出现冷场;教师恰如其分地给予引导启发,使讨论紧凑;当意见充分发表后,适时地评述、小结,使学生掌握要领。
2 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1)学生应深入开展讨论研究。讨论是学生学习中获取信息、加深认识、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渠道。通过讨论,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一些理解上的偏差,从而达到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应有竞争意识,大胆质疑。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组学生之间互相评分,互相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通过质疑,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介绍水轮机飞逸的概念时,某些教材上说“当水轮机突然丢弃全部负荷时,如果导水机构故障而不能关闭,水轮机转速会迅速升高。当输入的水流能量与转速升高时的机械摩擦损失能量平衡时,水轮机达到某最大转速,即飞逸转速”。有的同学就提出疑问:像三峡这样的机组,单机容量700MW,如果发生飞逸,700 MW的水流能量全部用于水轮机的轴承等处的摩擦损失,那么,这些摩擦损失会变为热量,700 MW的能量变为热量,能否把整个机组融化?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学生们就开始思考并踊跃讨论。经过教师提示,结合之前学习的水轮机工作原理和水轮机能量损失,最后学生们确定是教材上关于水轮机飞逸的观念错了。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当水轮机发生飞逸时,由于水轮机转速的不断升高,使水轮机的内部流动远远脱离了最优的无撞击进口和法向出口状态,输入的大量的水流能量成为转轮的进口脱流损失,而且大量的水流能量以出口环量的形式从水轮机出口流向下游,此时的水轮机效率极低,仅有少量的水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这部分能量使水轮机升速,并与水轮机的机械摩擦相平衡。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也需要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获取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
(3)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否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加创新竞赛或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而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同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讲授法也有其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探究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热能与动力工程”,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暨长沙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JG1307)
注释
[关键词]资源共享;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75-02
引言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大量的数据信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1]同时,这些信息也在随时更新,如果无法正确引导,不仅信息会丧失自身原有的价值,而且不利于学生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习。[2] 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同时,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也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命题。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支持与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保障。
网络化资源共享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式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提出问题”、“设计实践”、“自主探究”、“拓展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及知识的应用价值。[3]课程共享模式的探究式教学符合当代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向。
一、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立
共享课的建设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为标准[4],具有课程教学资源完整、资源充分开放共享的特点,知识点划分合理,每个知识点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自治性,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联系,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能够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方便师生和社会学习者使用。[4]
依照当前国家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在基本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课程拓展资源建设、开发工作,组织教师编写试题,建立完善的、界面友好的试题库。[5]积极开拓、延伸课程内容,对重要的知识点建立相应的案例库,深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内容的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题讲座库。聘请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课程团队,根据资源共享课技术要求以及课程内容,建立相应的演示、虚拟和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作业系统以及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网络课程资源,便于学生学习和参考,力求该资源共享平台使用效果良好,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设计时应使学生清楚了解学习本学科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等。[6]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充分了解,进而通过该课程的网上信息进一步对本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就达到了探究式教育的学习目的。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大纲了解课程基本信息,教学目标以及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方式,对本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后在教学日历的引导下,进一步掌握每次课的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时依照相关教科书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共享课的核心内容以知识模块的形式建立,知识模块包括总体课程内容、知识结构、本学科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等,并且将期末试卷加载到自我测验模块中,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考试方式和对课程掌握程度有具体的认识。[7]通过扩展学习模块了解在该课程基础上的知识延伸。知识点模块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该课程每一部分的知识点内容。课程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视频教学,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
二、对网络化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习兴趣
资源共享课以创设网络化虚拟情境为主线,根据学科特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引入与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相关的情境当中,让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参考教学大纲不断地积累、丰富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中,对本学科逐渐产生新的认知,进而达到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共享课为辅助手段,巧妙地创设课程情境,引导学生从被迫学习、强制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利用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再从课堂教学返回到网络课程的查阅和学习。形成课堂教学―问题提出―网络学习的良性循环系统。
(二)合作交流,完善课程认知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已建立的网络课程情境,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工具进行交流、评价,达到教学和学习的互动。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2.培养合作技能,不仅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而且小组合作交流时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3.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以及交流结果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平衡学生的知识获取机会,缩小学生之间学习资源的占有差异。4.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在巡视和检查学生对问题的交流和解决情况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网络化自主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和深化。[9]
(三)网络化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共享课上线并被广泛浏览后,可以对教育系统的多个方面形成促进作用:首先可以扩大共享课开发单位(高校)的影响,有利于本科及研究生招生;其次,主讲教师在建设共享课的同时可以参考其他课程的优质资源,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共建共享”;最后,学生是共享课浏览者,他们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资源共享课把问题真正搞懂,这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网络化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有助于探索高教改革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还有很大区别和差距,在向高水平教育机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抄其理念与做法,否则我们的学生不适应、教师不习惯、教学资源也不够。资源共享课正是高校教学国际化改革的集中体现之一,有助于形成“倡导教学自觉、积淀教学文化、营造重教氛围”的中国式教学文化。
2.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有三种模式:一是读课,即照本宣读以及照屏宣课,读课的局限性在于上课的内容仅限于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教材,这样会限制学生的知识扩展性,同时使学生无法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成果。二是讲课,这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一般形式,仅通过讲课的过程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与学生完全互动,而共享课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愿在课外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把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三是说课,面向教师,用10分钟能把45分钟的课是如何讲的问题说清楚。资源共享课通过师生互动、师师互学、生生互促,将有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3.有助于实现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课共享体现了学校之间的协同、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一个大学的学生修读另一个大学的课程将成为可能;进一步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没有围墙”的大学也将成为可能。资源共享课让我们有所期待,让我们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
三、结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当代高校大中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知识的快速更新。共享课模式作为探究式教学的手段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学生从课程资源中便利地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而可以形成学校、教师、网络全方面辅助学习系统,从而有效地促进数字化探究式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威达.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0):25-27.
[2] 陈菀菁,刘情情.高校教学云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6):58-61.
[3] 黎孟雄,仲兆满.基于云计算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151-154.
[4]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
[6] Peter B.Henderson,Thomas J.Cortina, Jeannette putational thinking[J].Proc of SIGCSE,2007.
[7] Seymour Papert.An Exploration in the Spac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for Mathematical Learning,1996(1):95-123.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原则;实施策略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呢?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最终完成问题解答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意识。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学到相关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问题性原则。问题性原则是该方法的核心原则,也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发现问题。不能发现问题就不会有进步,所以问题是引导该方法实施的重要前提。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重点,首先要考虑问题的价值性,然后是问题的可解决性,最后是问题的普遍性和关联性。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提高思维活跃的程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
3.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指在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时候,不能够照本宣科,所有的课堂教学都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手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比如在集合知识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类似于“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进行,而在数列知识的教学中,则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食堂打饭来进行。总之,在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这三点原则,缺少任何一个原则,对教学效果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接下来我们就讨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上文说过,问题的提出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那么怎么才可以做好这个核心呢?那就是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考虑问题的价值。首先是问题的提出方式,方式可以分为很多种,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法,即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直接提出来,比如在学习数列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什么是数列?”,“数列分为哪几种?”,等等。另一类是间接法,即通过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引出知识,比如在学习排列的时候,可以由汽车限号的问题引出。其次是问题的讨论价值,如果提出的问题讨论的意义不大,那么探究式教学实施起来就会很困难。比如在学习椭圆方程的时候,“椭圆方程有什么特点?”和“椭圆方程中都包含哪些信息?”这两个问题,显然第二个更具有讨论的意义。最后是问题的普遍性,即问题可以在多种相关知识中反复使用,比如椭圆方程中“焦点的坐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同样可以使用在双曲线方程知识中,在今后双曲线方程知识的学习时就可以按照椭圆方程解决。总之,要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这是自主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2.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进行陈述,再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推导新的知识,或者是教师也可以讲解相关的概念或类似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探究的情况,扮演一个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指挥人。
3.师生之间沟通协作。探究式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也不是单单靠学生自己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不断交流合作完成。为了更好地通过探究式教学强化教学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加强沟通,同时选出小组长,教师和小组长多多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组内成员的情况,而且可以减少工作量,拿出更多精力完成探究式教学的其他模块。例如在学习曲线方程整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多与组员交流,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通过组长通知的方式对其进行辅导。
4.自主探究的评价。评价是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所以对学生的探究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评价的方式和措辞,做到公正、公平、客观。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把握,并且进行适当的激励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着非常有效的帮助。评价分为两个方向: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个人评价是教师对某个学生进行评价,对其学习的效果进行反馈,小组评价是教师对小组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学习效果等。通过评价,帮助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5.课堂总结。总结是对某一个阶段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课堂总结则是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说明,这个总结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比如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了极坐标以后,可以由教师对极坐标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进行总结,也可以由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复述,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通过总结,学生对每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大致了解,形成了大的框架,然后学生在以后的复习中可以按照这个大的框架进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复习时再次构建知识框架的难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同时,总结也可以成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一种手段,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有着一定的把握,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到在引导过程中存在什么失误和问题,可以避免在以后的课堂上重复。例如在课堂最后由学生总结的时候,并没有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整理出来,那么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的时候是不是没有把握住重点或是引导方向出错等,下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改进了。
三、结语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鲜的教学方式,是随着新课标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不断积累经验,并且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整理分析以后,通过一定的平台进行分享,相信通过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成熟,从而更好地为高中数学教学服务。
作者:曹敏 单位: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政治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政治新课改致力于推进政治教学的创新,加强、改进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新课改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寻找规律及发展创新等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态度、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2)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高中政治教学要建立在实际生活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融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3)政治教学要彰显时代特征。政治教学理论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显得极为重要。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强化教学质量,必需改变教学方式,大规模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
2.转变观念,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
受到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对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运用,教师还应切实把握优化学生思维模式的机遇,合理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区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探究式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2.1 设计、确定研究课题。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的研究,研究课题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选择的视角与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受师生所处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
2.2 构建开放性课堂,发掘学习潜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研究计划,教师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学生亲自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研究进行规范与指导。
2.3 适当点拨,规范探究的方向。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学生困惑时进行适当点拨,规范探究的方向。
2.4 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探究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的探究,产生新的收获。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自学成果交流,探究疑难,在课后布置创新作业,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3.如何针对高中政治进行探究式教学
3.1 转变观念,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高起点、高要求地抓好高中各年级的政治教学工作,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双向细目表,以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基本方法的训练为手段,强化学科内部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
3.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思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如果只注重一些孤立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该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为此,在今后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与重点,创设出源自于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元素,从而将学生的认识过程与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探究欲望与探究意识,能切实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深化热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政治教学时代性。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与时事、实际生活问题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热点社会问题、生活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深入对生活、国内外重要事件的思考,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一些社会现象与社会热点话题,进而引导他们从现象的本身抓住问题的实质。
3.4 模拟活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探究性教学开放性的特征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意识。在班级开展关于时政的评论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发言,进行时政热点进行评述,必要时构建情境,进行角色模拟,通过多种灵活方式调动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政治意识。
4.目前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政治教学方法不适宜。强调教师课堂教法,而忽视了学生政治实践能力及修养的提升。当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多数学校对政治教学进行了改革,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2)教师探究式教学不彻底。新课改提倡探究、自主及合作的学习方法,提倡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但大多数老师受到高考或统考的束缚,不敢大胆创新尝试。(3)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政治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实施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然而,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多数学校仍然沿袭旧方法,机械地传授知识,强调死记硬背,追求的依然是政治理论知识教育。(4)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不足。课程资源指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等。(5)教学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及时代感。当前,一部分教师把精力放在理论知识上,忽略将高中政治联系社会实际,使得政治教学理论被狭隘地记忆,而非系统全面地理解。
5.如何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存在问题
人才的培B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育的改革创新能够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校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我国高中历史课堂的探究式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理论和实践是不能分离的。本文从实践基础上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探究的“教”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参与,交流想法,认识历史、理解历史,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的“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等发现性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通过探究教学推动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例如,在关于《社会习俗变迁对社会的影响》探究课上,执教者设计了四大探究问题,即风俗差异;风俗变迁;移风易俗与改革;风俗的背后是什么。每一个探究问题有若干小问,如“移风易俗与改革”这一环节下设置“中日这两次改革为何都要改变男子发型?改革与移风易俗之间是什么关系?请小组合作在小黑板上表达出两者的关系”。教师利用《大国崛起》中明治维新解说词“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通过研读相关历史资料,经过一系列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终按照教师的要求设计出了两者的关系图。其中一组学生画出这样的图:改革是一棵大树,移风易俗是一片树叶,当树叶落下,学生又以“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一句话做了形象总结,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改革与移风易俗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学生不明白时适当点拨,指明探究的方向。
1.在探究式问题的提出方面。学习要有怀疑的精神,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勇于质疑是学生动脑思考,积极投身到学习当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文段落逐一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式学习,并以笔记的形式交流基础史实,在生生交流中完善学习成果。其中出现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扩充历史细节,引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例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中,围绕国王与内阁的关系,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引用“48小时首相”及“最年轻的首相”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2.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方面。在方案的设计中要从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探究的目标、具体的步骤。合理的探究方案要有明确的主题,运用史料时要步步推进。如在讲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天主教教会的神圣权威时,教师可提供多个视角:“异端者”被焚烧;卡诺莎之辱;教皇的宏伟庄园、兜售赎罪券,以此突出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的神圣地位。为后面“孕育进步的欧罗巴”奠定基础,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3.探究式学习的反思方面。每一种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对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对问题的提出、资料的分析、探究式学习的方案和结果进行具体反思。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结果是什么,提供纠正错误观点和深化观点的机会。反思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性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们不注意对探究学习的反思,那么所有探究式学习就得不到总结,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宗教改革的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追问“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实质区别,听从教皇还是由自己做主,进而认识人文主义中人的价值和作用,总结出现代社会的“奋斗称义”――我奋斗,我成功。
三、高中历史的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每种教学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问题,探究式教学所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提出者是教师,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换了一个班级或者换了一课内容去实施,这种由老师提供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课就可能会效果不佳。例如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中,教师提出国王与内阁的关系问题,内阁与会议的关系问题。教师的探究问题就显得比较生硬,超出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学生普遍感觉探究困难。这种矛盾在于探究问题不是来源于学生自己。如果探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偏离得较多,就只会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