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1]算起,体育课程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即使是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的今天,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的理解仍然歧义频生,似乎众所周知,却又似是而非。有人片面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有人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结为体育教材,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体育教学,不一而足,却又难得要领。那么,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亟需明晰的课题。
1见仁见智的体育课程定义
1.1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之所以说“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什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课程涵义的多重性甚至早在课程(Curriculum)一词出现的同时就埋下了种子。在西方学者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他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先使用了课程一词。Curriculum源自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一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入教育领域,并很快被西方教育学者所普遍采用。然而,在当代课程文献中,这种界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对课程一词的拉丁文词源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点是在“道”上,这样,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是在“跑”上,这样,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上。[2]由此可见,甚至连选择课程的哪一个词根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课程思想,从而导致不同的课程实践。
总之,在课程论的研究中,关于课程的定义繁杂纷呈,从广义到狭义,从词语本意到引申义,从要素到功能,从课程设计者到实施者和受施者,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从设计到评价,应有尽有。
1.2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定义
课程涵义的多重性及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滞后性,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理解的不尽一致。以下是迄今为止国内六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
(2)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4]
(3)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5]
(4)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6]
(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7]
(6)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8]
上述六种体育课程定义分别有着各自的课程理论基础,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学科”,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活动”,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体育内容”,有的则直接把体育课程归属于“课程”。
2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再认识
2.1课程涵义的新进展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课程涵义的理解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课程认识的深入,课程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9]上述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对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以巨大的启示:单一的、片面的体育课程定义不再适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2.2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
根据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社会和体育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媒介。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的涵义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2.2.1体育课程涵义的整合化
把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定位于课程,符合逻辑学的就近原则。不过,这也衍生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这里的课程究竟是指什么?是指“学科”?还是指“活动”?抑或是指……从课程涵义的最新进展来看,无论是把体育课程归属到“学科”,还是归属到“活动”、“计划”、“内容”、“经验”、“目标”,都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建国以来,体育课程在我国被定位于“学科”,这在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提高了体育课程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之后,有学者提出,要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体育课程的出发点放在学生身上,实现体育课程从“物”到“人”的转变。无容置疑,这一观点彰显了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然而,如果据此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姑且不说“经验课程论”是否已经过时和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只需正视这种课程观在实际活动中所带来的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就可认定片面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是不可取的。总之,课程涵义的整合化,是重新认识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基础。
2.2.2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处于不同层次的课程,其涵义是不一样的。其中,前两个层次的课程属于课程计划、课程采用阶段,往往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课程”;后三个层次的课程则进入课程实施阶段,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
体育课程同样具有涵义不同的五个层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倡导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研制的体育课程计划、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属于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属于学校层次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课程实施活动中真正实施和学生真正体验到的体育课程,则是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的体育课程。无论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还是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只有学校真正知觉了,教师真正运作了,学生真正体验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体育课程本身是一门静态的学科,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目标体系和内容计划;但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着重关注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及课程目标的达成。静态的体育课程只有通过动态的过程才能实现其价值。
2.2.3从“三位一体”之“和”走向学生主体发展之“谐”
这里的“三位一体”是指体育课程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体育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主要包括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等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学科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体育文化知识和运动项目;但由于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可能造成学生简单模仿和机械训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认识到了体育课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必然会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学生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编制和实施,有助于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但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容易滑向人本主义的误区。
事实上,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在突出人本化倾向的同时,吸收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体育课程相关概念辨析
3.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是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教学,还是体育教学包容着体育课程?抑或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建国以来,课程在我国被理解为教学内容,是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受“大教学小课程”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被归属于体育教学的下位概念,等同于体育教材。显然,体育课程绝不仅仅是指体育教材。与此相反,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学的上位概念。学校体育课程在没有实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此时它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课程范畴的问题。如果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施就变为教学,在这一层次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教学范畴的问题。[10]这种把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塞勒(Saylor)等人认为,以下三个隐喻可以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11]这一观点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计划,而把教学看作是动态的实施过程,强调课程与教学联系的互动性。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联系,简单地把一种概念归属于另一种概念的认识是不合理的。一方面,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核心途径,但并不是惟一途径;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还广泛存在于社会体育甚至竞技体育工作中。
3.2体育课程与体育课
有学者经过计算,认为我国体育课程根本达不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因为按照有关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40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30h,平均每天不到5min。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的误区,错误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如果说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途径,那么体育课就是这一途径的主要表现形式。
诚然,仅仅通过体育课确实难以实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这就要求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就像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涵盖了显性体育课程和隐性体育课程,兼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双重特性。
4结束语
虽然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涵义的理解日益呈现出整合化的趋向。根据课程涵义的整合化倾向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这一界定可以这样理解,体育课程是一种内在地蕴含着学生主体经验的目标体系和体育内容计划,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来看,体育课程改革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从严格遵循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转向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体育课程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和学会应用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独特目标,淡化运动技能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过分夸大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才是体育课程的真义。
参考文献:
[1]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参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2-2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2.
[4]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73.
[5]耿培新.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参见《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7.
[6]毛振明,赵立,潘少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
[7]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8]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9.
[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72.
关键词:体育 课程 改革
一、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问题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科技+创新”的世纪,“社会”元素已经在个人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动力,是必需品,然而链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或者讲个人荣辱社会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呢?正是“教育”本身。当前,为了应对新变化,中职学校已经逐步摆脱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正在转向一种凸显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新型中职人才观,这是教育本身的一种特征转向,同时,也是应对现代中职生体质等相关问题的具体表现。近些年来,结合全国中职生的体质监测数据来看,中职生的身体状况总体上并不乐观,出现了诸如“速度耐力差”、“爆发力下降”等等客观实际问题。特别是锻炼意识的缺乏,中职生体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育方面,对应试教育的过于侧重,“重智轻体”不合理现象的不断接力,教师传授体育教学内容的灌输观念以及强迫性方法较为落后,累积起来,中职生在教育过程中就会处于一种情感困惑、情绪厌倦的状态,当然,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传递。这种教育方式,只是在强调一种短期的教育效果,忽视了长期的教育准备,单单围绕“教师中心”展开教学,较多地忽视了对“学生中心”的不同层面思想意识关注,无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当然,再加上中职生的体育锻炼、科学健身等生活习惯的未养成等等。对于上述问题的出现,国家层面也是积极应对,具体方面,比如教育部制订颁发的《中职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在这样一份总体要求文件中,中职体育教育的主方向已经从单纯的“体育教学”逐步开始向“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根据这一规划,实际上,我们能够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那就是中职体育课程改革也是到了十分紧要的P头。只有在这个时期,不断培养中职生的“健康第一”思想、“终身健体”意识,中职生才能养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中职生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我们才能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观念改革,否则,所有的努力只会成为一种“无的放矢”。
二、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关于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一般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体系构建;另一方面是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理论体系构建层面,需要加强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提高中职生以及中职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与“健康课”的正确认识,很多中职生以及中职老师往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对于理论课的学习,甚至没有一本正式教材,再加上一些中职老师缺乏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知识改进不够,教学方法陈旧;从实践意义上来看,中职生与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才能为中职学校课程改革创造一种有效的理论引导作用。另外,在理论体系建构层面,还需要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科研能力,课程改革实则还是比较依赖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如何调动教师的全方面积极性,也是题中之义,特别还有调动教师的相关课程改革的科研热情,如何通过外出培训、邀请专家上门辅导、讲学等多种形式将教师在中职体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转换为科研兴趣,也是理论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践探索方面,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并不单纯是教材的改革,也不是单纯地强调“跨栏、耐力跑”等体育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教育教学业务的不断完善,是教学理念不断转向“多样化”、“简约化”、“灵活化”和“综合化”。具体方面,中职学校可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播放多媒体影像资料,再借助于PPT等课件,近距离地即时地感受世界同步发生的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体育的距离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操。当然,还可以辅助于运动急救以及营养保健、康复训练等项目,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突出“体育+健康”,也是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这种有机整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自我塑造,同时,还陶冶了学生的“品性美”。这是根据学生需要的一种适应性尝试。在具体的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做到体育教学活动应当足够丰富多彩,需要吸引足够多的学生注意力,另外,也可以尝试一定量的竞赛性活动,再融合合理的表扬,借此来增加团队集体凝聚力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发挥。
除去上述两个方面,中职体育课程改革还需要一定的“组织性”、“制度性”、“创新性”、“人文性”等层面的保障。毕竟,中职体育教学属于一项双向互动的过程,单纯地以来任何一方,都是一种不全面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以中职学生为主体,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才能真正地结合教师素质与学生需要;另外,倘若要实现改革的效果最大化、持续化,一定的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辅助于一定的制度保障,在制度和机制的保障下,再加上一定的“精讲多练的启发式”教学、“树立榜样的发现式”教学以及“积极主动的情境教学法”等等实践创新,才能真正持续性地发挥出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风格,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比如,“单项俱乐部”的设立。还有一些学者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比较注重“体育养生+人文性”的集合,比如学者赖天德教授曾经指出,学校在实施中职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中职生主体需要+社会人文价值”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实现这一体育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意义上的“体育发展”。从学术层面来看,这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一种体育改革探究,并且也只有在教学改革中突显体育的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学生个性、心理和社会适应层面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体育才能实现其自身意义,并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探究
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伟大意义在于诸多层面:一方面,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助于转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理念,特别是学生主体地位会得到不断地提升,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教育会逐步摆脱原来的灌输思想以及忽视理论实现,逐步转向一种双向的互动参与,互相创造积极的条件;一方面,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助于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不断介入中职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去,一系列和谐教学因素会得到不断地积累,一系列不和谐的教学因素会得到不断地关注并消除。同时,在现代教学方式下,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地学习到体育教学的全面魅力,同时也会对体育的残酷性做好心理准备,这是过去体育教学所不可比的。最终意义层面,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大大推动了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锻炼中获取健康的体魄,在体育人文的熏陶中,把体育精神贯彻到生活和工作中,在参与体育理论的分析中,能提升自身的理论涵养,更好的进行养身锻炼。当然,从联系意义上来讲,获得合理科学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兴趣,才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特别是兴趣的培养以及体育意识的树立,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不断积累样本,需要不断地转换形式,只有这样,课程改革才能不断地焕发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l]郑厚成.体育与健康(北方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在当前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下,传统的体育教学逐渐被顶替,而且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混淆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对二者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基于此,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清楚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完善我国的体育教学体系,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当前的体育教学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再加上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一定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课程。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我们的体育教师在学生的配合下,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而我国的体育课程主要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以及教学的内容而形成的一套系统、规范、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我们从体育课程以及体育教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二者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属于不同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分子,是相互独立存在的,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入,使得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而且二者是以一种互补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育课程想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那么就需要体育教学的帮助。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执行标准
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体育动作的时候一般都会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现各个体育动作的细节。可以说,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整体质量。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方法没有办法顶替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各种动作技巧,这对于提升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2.2体育教学引入体育课程的优势分析
在当前的体育课程中,很多的教学方法都是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在示范某一个体育动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是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所有的技术动作都要经过拆分处理,技术传授要去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这样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和学习。其次,我们的体育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认识体育动作,了解体育动作的真正要领。保证其能够在运用到实践之后,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这也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个有效的前提。
2.3语言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只要体育教师的语言能够真正的符合学生的实际成长心理,那么大部分学生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体育教师的指导思想的,进而达到提升自己真实体育实践活动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的体育教师还要以非常标准的普通话来给学生探讨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来增强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在面对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体育动作时,还要保证讲解语言的明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时刻提醒学生在做体育动作的时候注意安全。
2.4示范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示范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是非常明显的,示范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方式的效率。我们的体育教师通过示范教学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体育运动的各项规范及运动要领。这样一来也能够很好的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更为精准的体育训练。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最终效果。
首先,我们的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进行体育动作示范的时候,不管是整体示范还是慢动作示范也好,都注重强调体育动作的完整性,学生在直观观看我们体育教师的示范之后,也能够对体育动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也就更加方便学生后续的体育学习。其次,我们的体育教师在示范体育动作的时候,学生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位置来观察体育动作细节,对体育动作进行全方位的示范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致的观察到运动练习的各个环节,保证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引言
教育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教院学生体育情况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教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对90级、91级、92级湖南教育学院379名脱产学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从现行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到学生的希望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侧重调查并回答中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意见。
调查结果分析
1、教院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在考虑课程的开设及内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学生能学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基本学过,甚至上师专时又一次地学习过,所以,教院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当调整。学制为二年的前一学年半设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选编目前农村中学能开展的项目进行,且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应占一定的比重。通过一年半的普通体育课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为选修课打下基础。
2、教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大都担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学校的领导工作。由于中学的特点所决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动都要班主任去具体指导组织。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专长,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级各项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教院普通体育课要在二年二期开设专项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内容,以目前农村中学有条件开展的项目且中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而又有基础的项目,通过一期的教学后,使学生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术及专项理论知识,以利于返回单位后去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的体质的情况下,还使学生能终身受益。
3、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开设体育理论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举行理论考试。通过学习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使那些体育基础差,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的,体质弱的学生也能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一些辅导与帮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体育保健常识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培养一般组织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他们的返回原单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大胆开展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办学校,体育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困难。一般教院只上普通体育课,大部分教院普通体育课还是男女学生合班上课,体育理论课也无一定的教学计划,只在雨天临时安排上一些内容。体育教师也不安排早操和课外运动,也很少进行运动队训练,只有少量的竞赛活动,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院的体育课在重视程度上也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所以体育教师们不能安心来认真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教院体育课是当务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暂时还开设不起来的学校,可以结合开展运动竞赛和训练运动队来扩大锻炼队伍,同时可举办体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小型培训班来调动成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建议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同时专访了几所农村中学,征求了部分教院毕业生对我们改革的意见,根据教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现行全国教院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考虑到成人高师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年龄档次多,体能、体质差异大,学生来源地区文化水平差异也大等特点。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来教学和考试,可以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根据教院实际情况适当增选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为体育课普修,二年二期为选项(限选学习更为适合成人特点)。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指导本单位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选项课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根据教院的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结合中学生体育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一般开设大小球类、武术、舞蹈、田径、气功和健身操为最佳。这样既可以满足有运动特长学生的需要,又可使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还可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技巧用于锻炼身体。
2、课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学校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③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④教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求喜爱的项目、男生以开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开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⑤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需求 体育课程 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7-01
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需要更多综合型人才,不仅能够对所从事的行业的各种技术进行掌握,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对此要加强学生身体能力素养的提升。体育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此,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该要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进行提升。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还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等,总体说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
一、在职业需求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育学习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得到提升的关键,尤其是当前社会中各个职业对学生的身体素养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体育教学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教育目标有了全新的认识,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养、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职业的普遍需求,对体育教学的定位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导致体育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一)体育课程的设置不够完善
体育课程的设置包括时间、内容等方面的设置,时间设置对学生的身体素养有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强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为体育课程预留了更多的时间,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各种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够合理,使得学生对于各种系统性的体育知识的认识不够。有的学校虽然给体育课程足够的时间安排,但所安排的时间有欠缺,或者课程设置不足,最终导致体育课程教学的效率不高。
(二)学生体育基础参差不齐,不能满足职业需求
体育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从一开始学习就是一个必修的课程项目。随着学习进度的加深,很多学生的身体素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体育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的成绩会更好,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学习的成果则会相对变差。
(三)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结合职业需求
在新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需求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的导向,各个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是全能型的人才,而体育课程是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出贡献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需要根据职业的需求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在职业需求背景下,强调学生要利用实践、参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加强体育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按照这个原则进行教学,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注重形式,轻视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积极参与进来,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二、基于职业需求的体育课程改革
(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设置
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大,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要有所侧重,学生在接受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适应职业需求的体育动作,从而对自己的体育技能、身体素养进行提升,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与职业需要最为密切与相似的体育项目最为教学的主要课程,加强教育过程中的职业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契合度。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减轻各种职业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比如一些办公室白领,其工作往往比较单一,长时间的站立、伏案、记录等重复的动作对人体机能的伤害较大,时间累积越久越容易出现腰颈椎病、关节病、肥胖、肌肉损伤、消化不良等现象。因此,在体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该要根据职业的特点出发,针对具体的职业可能出现的职业病以及对人体的伤害,采取正确的措施对这些伤害进行预防,减轻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二)加强对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
体育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育或者传统的传输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加教学的课时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应该要结合执业需求,增加体育课程时间的同时,也合理地调整体育课程结构,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在课程的安排上不能过于集中,也不能过于分散。比如内容比较相关的课时可以安排得紧密一些,在进行下一个课时的学习之前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缓和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
(三)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对一门课程抱有极大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体育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而言,其趣味性更高,学生的接受度也更高,但正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认为体育课程就是学习一些动作,完成考试。在这种态度上导致学生出现散漫的现象。在职业需求背景下,应该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尤其是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加强积极性的培养对于学习效率和主动性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激发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要结合学生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个性特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不能过于限制他们,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种体育问题的答案,参与到各种体育动作的练习中来,并且结合未来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对身体素养的要求,对自己的能力素养进行培养。
结语
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成为很多学校考虑的一个重点课题。由于不同的职业对人才的身体素养具体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从职业的普遍需求为出发点,职业的特殊需求为着力点,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曾文军.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