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范文第1篇

1.1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理”即理论“,实”即实践,理实一体化指在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其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讲解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一体;理论课堂与实践车间统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操作统一。教师预先设计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按照预设的课题及具体要求,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集“教、学、做”三位一体,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公认最佳教学模式之一。

1.2中等职业教育前行的内在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数直面社会就业,为社会各行业提供直接的技术生力军,学生走出课堂踏向校外的一刻,基本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否提供技术支持,满足企业需求,给入职公司、企业带来收益是检验其中职教育成败的首要标准。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前者培养对象是直面社会,后者培养主体是直面高考;前者要求的学生技术过硬,后者注重的是高分过线上榜;前者检验标准是实践能力,后者要求的是应试能力。所以说,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具有质的区别,从培养对象、培养要求到培养目的来看,理实一体化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

1.3当前社会职业对新型电技人才的预期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企业成为检验“好学生”是否是“好职工”的场所。调查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手持证书和优异成绩单的学生,与他们所实际掌握的技能存在巨大差异,专业理论掌握实际操作严重脱节的情形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的推移,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的质疑声越来越高。这说明:传统中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所需人才标准相距甚远,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发现传统中职教育症结所在,创新中职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一次,以往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必须打破,不能为了理论而去学理论。抓好理论讲授的同时,把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进行的中职教育模式是必然出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的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社当前会职业对新型电工人才的预期。

2中职电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的条件

2.1“理实一体型”中职电技教师培养

在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师身份与职能必须进行转化。首先,该课程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教研能力,扎实的电工技术理论专业知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要的基础;其次,任课教师还必须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关注当前主流电工技术的发展动向,更新既有技术,与社会需求接轨。第三,中职教师在授课环节中要把课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科学结合。综合以上,中职教师在做好“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工作同时,更要具备胜任企业的真岗实位的职业技能。

2.2中职电工专业教学小课堂分编

由于师资和基础设施的限制,传统中职传统教学一般采取40-60学生同教室上课的模式,学生理解能力存在不同且教师关注度过于分散,而且由于距离问题,学生对教师的电技实践演示不能清楚观摩。所以,要提高理实一体教学质量,就必须减少单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建议为10-20名学生组成的小班制,教学时可以分为2-4组,保障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最终促成整个教学效果的达成。此外,小班制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实践问题的课内解决。

2.3理实一体化中职《电工技术》教材研发

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还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电工技术》教材。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电工技术教材明显偏重理论的传达,文本知识的灌输,与电工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严重脱离。由于中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过多专业化的术语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且电工技术本身带有极强的操作性,文字性描述使其流于晦涩。所以研发一套可实践性强电工技术教材,做到知识点浅显,理论知识能够充分练习、实践和应用。

2.4电工技术理实一体教学设施的配备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强调的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论与实践交互进行的教学过程。所以说,在该模式下教学,实际操作环节必不可少。在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就需中职教育学校配备与教学过程相配套的设施,达到边讲、边学、边练。

3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3.1教学情境设定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情境设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至关因素。在中职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致力于把学生踏出校门后的工作环境还原到课堂学习环境中,使课堂任务的消解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进程相类似。在电工技术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80%课程内容需安排在电工技能实训室或者一体化教室进行。

3.2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首先要对《电工技术》理论知识做全面的讲解和阐述,然后适当的布置一些相应的任务,允许学生讨论和研究,学生可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其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课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动手,这样可以更为直接的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课程当中,而且要提示学生,尽量让学生独立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教学小组划分

首先对学生均量分组,3-5人为宜,再把分成的小组命名为不同的单位,挑选能力较强者为小组长,将已经规划好的任务分给不同的小组,小组长负责记录实践情况,小组成员要严格地按照老师交代的任务去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小组长要负责与其他小组互相交流和研究,前提是尽量组内解决,然后记录下来让老师指导。

3.4考核体系建立

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果的考核,要做到科学严谨,就必然要求其由理论与实践两大板块构成,而且需要突出实践在教学成果考核中的地位。其中《电工技术》理论笔试成绩大体可占总成绩的40%,任务实践完成度考察占总成绩60%左右,两部分成绩相加得出总成绩。

4总结

电工技术范文第2篇

1.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动画演示、例题、案例等以知识单元的形式展现在该模块中。该网络系统中时,通过相应的教学目标,准确的了解该章教学的学习要求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再通过和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应用超文本语言HTML制作相应的网页式课件,将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加载到网络课件中,当学生进入到该网络系统中时,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此外,通过交互动能,网络课件中还根据教学中的疑难点以及关键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解析,保证不同认知水平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网络课件中的内容。

2.网络辅导

网络辅导系统是针对学生复习课堂讲述的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以及监测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果而设计的,该系统中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方面,其中包含了20个学习单元,并且每一个单元中都包含了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例题练习、问题解析等内容,该辅助系统中涉及的内容全部都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多年的学习重点与教学难点,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点,对相应的难点以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析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的强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3.课件点播

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中,在可能网络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摄制的教师江河的电子教案、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转化成同步的视频课件,然后将这些课件传输到网络中,学生们通过登录该网络系统,就能够点播相应的课件,这种供学生随时点播的网络课件,使学生如同在教室中聆听教师的教诲,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4.模拟实验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模拟实验,是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软件,以一种模拟的空间来模拟现实中的实验环境,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能够紧紧的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将试验的理论、概念、重点以及难点等都标注出来,方便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实验教学的所有内容,这种模拟实验能够定量的分析电力以及系统的性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的理解。

5.在线检测

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中,还设置有在线自测题库,通过ASP技术管理相应的测试题库,该测试题库中包含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测试题目的难度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测试题目,ASP技术能够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实现对测试题目的快速组合,并且其还具有自动批阅以及分析问题的功能,当测试结束后,该系统能够自动的将试题的测试结果,其中包含测试的时间、试题的正确率、答题率以及测试的最终结果,然后将正确的答案以及答案的解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测试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结束语

电工技术范文第3篇

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电子电工技术是由传统电工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电子电工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从多个角度与传统电子技术相融合进而实现最大效率的新型技术。因此,结合电子电工技术特点与作用,来分析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2电子电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凭借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型电子器件显著提升了传统电工技术的使用效率。因此,现代电子电工技术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集成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集成化是指全控型器件依靠多种单元器件的并联,全部集成到一个基片上,这与传统器件有着完全不同的分立方式。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功率较大并且可以控制较复杂的电路。

2.2高频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高频化,是指器件在实现集成化的同时提高了工作速度。例如,电力晶体管(GTR)能在十千赫兹频率以下工作,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可以在数十千赫兹以上工作,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的工作频率能达到几百千赫兹。

2.3全控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全控化主要指全控型器件的自关断功能。在半控型普通晶闸管逐渐被替代的情况下,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了全控化特点,这也是电子器件在功能层面的重大突破。电子器件全控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电路设计,进而提高了器件的工作效率。

2.4高效率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高效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变换技术和器件。通过不断减少器件的导通压降,可以达到降低导通损耗的目的。此外,加快器件开关的升降过程,也可以降低开关损耗,而采用软开关技术,并处于合理运行状态下的器件,其运行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3电子电工技术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电子电工技术不仅承载了传统电工技术优点,还尝试做出一些改变,下面就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做具体分析。

3.1优化电能使用

优化电能使用在电力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确保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电子电工技术通过对电能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实现了对电能的大幅度优化,这是电子电工技术在优化电能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

3.2实现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安全与稳定的网络运行下,传统产业通过全面的电子电工技术的整合与改造,实现了新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过程,更是高端电子科技在新型产业技术中应用的重大突破。

3.3垫定了未来发展方向

机电设备在向小型化发展的同时,电子电工技术可以促进系统响应速度的加快,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进行系统变频化和高频化的技术研究就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4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

目前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发电环节

在发电环节,有效利用和改善发电系统的发电机组均涉及到电子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1)静止励磁静止励磁普遍运用于大型电厂的发电机组,通过替代传统励磁机,电子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厂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2)变速恒频励磁电子电工技术在水力发电或风力发电中也同样拥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水力发电中水流量和压力大小影响发电效率;在风力发电中,风速决定发电的多少。通过电子电工技术的调整,使机组自转速和电流频率保持一致,进而获得最大效率。(3)机泵的变频调速在高低压电进行互转时,传统风机水泵变频器逐渐被变频机所替代,变频机的引入可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但目前来看,关于电子电工技术在变频机的具体使用中还处于摸索阶段。(4)太阳能系统作为本世纪大力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的同样需要依赖电子电工技术的支持,大功率电流转换器就是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核心,目前美国加州电厂拥有着太阳能发电的核心技术。

4.2输电环节

在输电环节中,高压直流电、柔流电输电技术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应用均不同程度的涉及到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1)柔流电输电技术;(2)高压直流电输电技术;(3)静止无功补偿器。

4.3配电环节

在当前配电环节中,对于电能的质量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想要提高配电质量,对配电系统在电压、频率、谐波及非对称条件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子电工系统在用户电力技术上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配电过程中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保证了供电质量。

5结束语

电工技术范文第4篇

EMC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电工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在传统EMC中主要通过抑制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波中的电磁干扰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但是现代EMC问题中除了通信系统外还有非通信系统。如各类电子设备、计算机、家电产品等等在生产过程、运输及管理过程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能反映技术的现今与否最先是在军事领域,当然EMC问题也首先在军事领域得到反映。二战期间,美国军队在探讨EMC问题的基础上制订了无线电干扰。1946年期间通过多次测试美国国家标准协会颁布人类史上第一个标准民用无线电干扰仪器C63.1。二战结束以后EMC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军事力量发展的主要动力。60年代起,EMC程序逐步扩展到军事材料的各领域。美国在这时期成立了EMC分析中心和制定了EMC计划。70-80年代时期,EMC技术扩展到商业领域,如出现电动工具干扰家庭娱乐系统、电控大门被开启等等。90年代以来EMC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日常中如果手机、个人电脑被处于开机状态被带上飞机会对飞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造成信号干扰,甚至会造成飞机失事。1996年我国主办了第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人有上百人,10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论文涉及到EMC的各方面。

2EMC问题对策原则及措施

找出电气设备、电工产品等各种电磁干扰是解决EMC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提高电产品可靠性的关键。宏观上看电磁干扰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箭头为双向箭头,即任何一种电气设备都肯能会产生或者接受EMC信号,并且还会传输给其他设备。电磁干扰的四个方面主要是:电磁辐射(Ef)、信号传导S(f)、电源传导(Pf)以及干扰地线传导(Gf)。电磁干扰与信号发出的频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把干扰当作频率的函数,为便于分析,各种干扰统一用(Nf)来表示(Nf)=E(f)+(Sf)+(Gf)+P(f)(1)若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为EM(Cf),则可用评价不等式给出EM(Cf)≥N(f)+A(2)式中A———设备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的安全余量EM(Cf)实际由两部分组成EM(Cf)=EMC(1f)+EMC2(f)(3)EMC(1f)表示设备自身具备的电磁兼容门限,EMC(2f)表示经电磁兼容设计后设备增加的那部分电磁兼容门限。由式(2)及(3)可以得到EMC(2f)EMC(2f)≥(Nf)-EMC(1f)+A(4)不同的干扰源对安全余量A的要求也不同,A=6~8d(B传导干扰)、A=8~10d(B辐射干扰),EMC(2f)也被称为干扰噪声衰减系数。我们可以根据式(5)定量作依据来进行EMC设计。除了对电工设备的电磁干扰来源进行设计以外,还可以分析电磁兼容,预测EMC的可兼容性设计模型。在混合电路中,仿真电路通过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到电磁兼容达标与否,如果没有达标则血药对其进行修改调整电磁发射,以及重新选择设备器件。对电工设备的干扰源及接收器预测以,主要的电路途径结合分析后,即可对电磁兼容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模型。

3EMC动向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电工设备、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多的领域涉及到EMC问题。由于考虑到EMC问题,在其约束下电子系统的设计显得更为复杂,电工产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目前的文献研究中提出首先在固定的电磁环境下所研发的系统必须性能良好,第二该系统必须符合EMC标准。目前EMC的应用向各个领域开始扩展,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也不断呈现。目前EMC干扰消除的方法是使用自适应性预测器(ALP),ALP主要是通过控制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CDMA)中的BPSK窄带干扰从而达到避免感染的目的当然现在很多单位都在研制关于降低计算辐射的技术。另外随着不断深入分析电磁危害,对EMC的精确测试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4结论

电工技术范文第5篇

电工仪表是用于测量电路中的各种电参量(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和元件参数(如电阻、电容等)的仪表,分为指针式仪表和数字式仪表2大类。其中,指针式仪表是利用指针在表盘上的偏转程度来对被测量的大小进行指示,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实验要求:设计一个指针式直流电压表,量程分为100mV、1V、10V、100V4档。

2动态元件参数的测量

作为电路中的动态元件,电容和电感参数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交流电桥法、RLC串联谐振法、电压法、时间常数法等。实验要求:用3种以上的方法测量电容和电感的参数。实验方案举例:用时间常数法测量电容的参数。将电阻R和被测电容C串联,构成一阶RC动态电路,以幅度为US的脉冲信号作为输入信号ui,合理地选择电阻R的值,用示波器观察uC的波形,使电容C两端的电压uC。

3数模转换器的设计

由于数字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在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以及其他许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情况也更加普遍了。为了能够使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必须把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方能送入数字系统(例如计算机)进行处理。同时,往往还要求把处理后得到的数字信号再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作为最后的输出。可见,数模转换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路。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是构成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单元。常用的数模转换电路(D/A转换器)包括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权电容网络D/A转换器、权电流型D/A转换器、开关树型D/A转换器等,它们都可以用电阻、电容、开关等常用的电工元件来进行设计。实验要求:设计两种不同的数模转换电路,以4位二进制数字信号作为输入,通过电路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模拟电压。

4放大电路的设计

放大电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子电路,在电子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分立元件构成的放大电路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在电子技术中得到普遍应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也是以三极管或场效应管为基本单元构成的。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可分别用电流控制的电流源(CCCS)和电压控制的电流源(VCCS)来表示,因此,在没有实际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情况下,利用受控源这一基本的电工元件,同样可以设计出各种放大电路。实验要求:利用受控源设计一个2级放大电路,要求电路输入电阻大,第1级电压放大倍数为-30,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600。